弗朗茨·约瑟夫二世(HSH Franz Josef II, Prince of Liechtenstein), 全名Franz Joseph Maria Aloys Alfred Karl Johannes Heinrich Michael Georg Ignaz Benediktus Gerhardus Majella , (1906年8月16日 - 1989年11月13日) 1938年起任列支敦士登亲王直至去世。
1943年3月7日,37岁的弗朗茨·约瑟夫二世亲王与维尔泽克的乔治亚娜女伯爵喜结连理,乔治亚娜出生于1921年,弗朗茨爱称其为“亲爱的吉纳”。二人婚后共育有五个孩子,
二战中苏联伪军部队“俄罗斯解放军”的阅兵式
1945年5月2日清晨,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突然来到了奥地利与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的边境线上。列支敦士登公国位于中欧,与瑞士和奥地利接壤,是一个面积仅为160平方公里的袖珍国。该国在二战中一直保持了中立,没有一颗炸弹落到过这个袖珍小国的领土上,然而就在二战即将结束之际,这支来意不明的军队顿时让列支敦士登举国紧张起来。
列支敦士登自1866年参加了普奥战争以来,已有近80年没有见过战火硝烟了,而且整个国家没有军队,只有一支11人的警察部队——“列支敦士登安全团”。危急中,列政府紧急派遣了7名警察来到边境,他们鸣枪警告来者不得入境,但后者却根本不予理会,继续前进。警察们自知不是对手,只好询问他们有何贵干。这时,对方的翻译出来解释说,他们是一支为纳粹服务的苏联伪军部队,是来寻求政治避难的,原本以为自己会成为二战中最后一个遭纳粹侵略的列支敦士登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得到列支敦士登政府的同意后,除了为首的几位军官,这支约500人的苏联伪军部队在放下武器后被允许入境。尽管列支敦士登长期以来不为人所注目,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苏联政府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由于欧战刚刚结束,苏联还一时顾不上此事,到了8月,苏联官员们便来到列支敦士登,要求对方移交这些叛徒。但列支敦士登大公弗朗茨·约瑟夫二世却拒绝交出这些人,反而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回苏联还是前往他国。
![列支敦士登小国王照样不理斯大林的胡子 列支敦士登旅游](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31149t0145716147a926c2bf.jpg)
苏联政府得知约瑟夫二世的反应后很是困惑,当时苏联的影响力正如日中天,连美国和英国都将“苏奸”遣返回了苏联,而这个袖珍小国竟敢对斯大林说“不”。人们同样困惑的是,后来苏联竟放过了列支敦士登。一些历史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列支敦士登没有军队,没有谁会把它视为潜在威胁,苏联也不例外。况且如果和列支敦士登争执不休,将有损苏联的大国形象,苏联领导人在权衡利弊后才决定放列支敦士登一马。
后来,这些苏联伪军中大约有200人自愿回到了苏联,其余的人留在列支敦士登将近2年,但还是没有国家愿意接受他们。直至1947年夏,阿根廷政府才允许其中的100人前往阿根廷定居。
虽然列支敦士登庇护了为纳粹服务的苏联伪军,但约瑟夫二世却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纳粹的反感,在他之前的列支敦士登大公一向生活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但1938年“德奥合并”后,约瑟夫二世为表示对纳粹的抗议毅然回国居住。1938年4月14日,纳粹党卫队企图吞并列支敦士登,一位列支敦士登牧师、一群童子军和一些自发组织起来的徒手平民赶到了列奥边境,面对荷枪实弹的纳粹党徒,这些质朴的列支敦士登人毫不畏惧,迫使党卫队退兵,保住了国家。在希特勒当权期间,列支敦士登还成为了许多德国反纳粹人士的避难所。而在纳粹德国垮台后,法国傀儡政府总理皮埃尔·赖伐尔曾试图进入列支敦士登避难,却被拒之门外,最终皮埃尔·赖伐尔在法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曾试图进入列支敦士登避难的法国傀儡政府总理皮埃尔·赖伐尔
“假牙王国”富得流油
2006年,是“欧洲袖珍王国”列支敦士登成为主权国家200周年纪念。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
这里是世界上假牙生产的中心。全国最大工业中心沙恩生产的假牙颇负盛名,产品占市场的60%,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悉,这里输出的假牙,可以供全世界1/3人口的需要,每年赚取外汇达1亿美元。位于沙恩的义沃嘉维瓦登集团公司在世界假牙市场上独占鳌头。集团不仅在意大利、菲律宾设有工厂,而且还投巨资研发适应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生活习惯和特殊要求的假牙。有意思的是,沙恩每年生产5000多万只假牙,其颜色五颜六色,有白的、淡黄的、褐色的,为满足非洲某个部落的要求, 他们甚至还制作了“黑牙”。同时,在式样上有超过20种不同规格,用近40种模子制成。如今,“假牙王国”还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推销他们的假牙产品和开设牙科培训中心。
为什么列支敦士登会成为“假牙王国”?当地居民这样回答:“因为我们的香肠特别好吃,吃坏了牙,才促进了假牙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