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音乐梦想,宣扬佤族文化 放飞梦想文化墙

一、合声走出阿佤山、走上舞台的佤族小伙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们是来自美丽的云南阿佤山的佤族人。佤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文化需要口口相传,需要通过语言、音乐、舞蹈才能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因此,佤族人同其他没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一样,能歌善舞。佤族自古就有用歌舞表情达意的天性,歌舞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休息、劳动、喝酒、婚丧嫁娶,任何时候,佤族人都会想唱就唱。“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佤族人生下来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自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唱歌。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佤族的文化也在流失,而外界也很少知晓佤族的存在。我们从阿佤山中走出来,一路走一路宣传佤族文化。“黑珍珠组合”中的黑就是我们的标志性肤色。音乐是我们快乐的所在,也是我们宣传佤族文化的一种形式。我们演绎原生态的佤族音乐,也演绎添加了流行元素的佤族音乐,还会演绎RNB、HIPHOP、RAP等不同流行元素的音乐,我们对音乐很敏感,我们是多元的。当我们站在世人的面前,人们一定会想起阿佤山中的那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我们是佤族的符号,我们愿意做佤族的代言人。我们要用我们的歌声,感动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的人们;我们要用我们的歌声,传递来自阿佤山上的激情;我们要用我们的歌声,向人们宣传佤族和佤族文化——我们,是欢乐的佤族使者!

音乐感动你我,音乐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付出所有激情和才华,放飞音乐梦想,来自阿佤山的黑珍珠组合相信付出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我们愿和大家一起拥抱美好的梦想,让我们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 黑哥 岩望:致力宣传佤族文化,曾被老师误解亦无怨无悔

1994年,我考上了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刚进上大学时,还有不少同学误以为我是来自东南亚,对学校招了一个"老外"觉得很新奇。同学们的误会让我感觉很悲哀,我是土生土长的云南思茅人,云南居然还有人不知道这里有黑皮肤的佤族人!虽然我们皮肤很黑,长得很像印地安人或东南亚人,但其实我们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也有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文化!那一刻,我一直以来要致力于宣传佤族和佤族文化的想法,在心里更加的强烈了。

1997年从学校毕业后,我进入县电视台成了一名“新闻主播”,这是让不少同学羡慕的工作。但是走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对佤族、佤族文化了解多一点的想法一直在我心里涌动,一年后我递交了辞职信,远赴浙江的一个景区当了一名演员。我的大学班主任对此十分不理解,他托同学转告我:在岩望做了一件能让他理解的事情前,不要给他打电话。1999年9月,在杭州工作一年后,我辗转来到深圳。我同自己的十余个同族兄弟姐妹一起,组成了两个演出队,在深圳的酒吧、歌舞厅跑场,也到东莞、福州、西安等地演出,每到一处,我和同伴都会向人们宣传佤族文化。有时碰到一些经济人,想让我们说自己来自菲律宾、泰国,或者干脆说是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这样会给更多的出场费,但我和同伴总是断然拒绝这样的要求。

2000年,我和一帮佤族兄弟姐妹来到深圳欢乐谷,成为欢乐谷的一名员工,担任景点演员。从最开始的群舞演员慢慢转型为景区主持人,后来因为演出需要又开始组合唱歌,我逐渐成长为欢乐谷演员中的骨干力量。我一直在默默地宣传佤族文化,每次上台向观众介绍自己时,我都会自豪地告诉观众,“我是来自云南佤族的岩望……”。

2006年,我和岩科、卫冷冷组成的黑珍珠组合参加了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凭着最具佤族文化特色的原生态歌曲《佳林调》以及佤族童谣《月亮粑粑》,从海选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进入组合全国30强。虽然最后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比赛以来组合一直坚持佤族风格,已经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佤族的文化。中央民族学院等院校一些佤族的教授、研究佤族文化的专家还找到我们,鼓励我们更多地宣传佤族文化。我的班主任也看到我的努力,他终于原谅了我的选择,还专门打电话来高兴地告诉我说他理解、支持我。那一刻,我的泪水忍不住哗哗地流下来,这是我这么多年在外打拼最开心的时刻。

小弟 岩科:不识谱和不识字的组合,一路逐梦永不言弃

我自幼父母离异,由姥姥抚养大,我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便辍学干活,以养活年迈的姥姥和自己。2000年,未满15岁的我外出打工。2003年,我来到深圳欢乐谷,从事表演工作,正是在欢乐谷我认识了老大哥岩望。岩望之前闯荡特区,7年只回过一次阿佤山,先后加入或组建过几个乐队组合,但都因为音乐理念不同,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岩望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梦想,他和我一见如故,并把我带上了音乐之路。我开始跟着老大哥岩望学习唱歌,我们组建了男子组合NEWFEELING,我还担任了乐团的贝斯手。

由于我基本没念过书,不识字,我的音乐之路充满了艰辛。每次学歌,都需要岩望一个字一个字念给我听。我很珍惜岩望大哥对我的赏识,我很好学,不懂就问,直到让岩望大哥满意为止。我们都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声乐训练,我们都不识谱,唱歌的时候完全不看谱,都是仿音。我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流行歌曲,因而独具特色。我们付出了别人无法想像的努力,很快就在深圳市场唱响了,开始小有名气,被称为深圳的“动力火车”。

四 初绽光芒 黑珍珠继续音乐征程

2006年,第12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敲响战鼓,欢乐谷所属的华侨城集团决定组建自己的队伍赴京参赛,于是,我俩从海选一路过关斩将,杀入了华侨城决赛十强,取得了赴京比赛的入场券。佤族女孩卫冷冷也参加了华侨城赛区的决赛,因为华侨城没有准备选送民族唱法的选手,所以和十强无缘。赛后,华侨城代表队的指导老师,著名音乐人解承强老师建议女孩加入组合里,主打佤族风格,于是,佤族的第一个三人歌唱组合“黑珍珠”正式成立了。岩望负责低音说唱、音乐创作、和声编排;卫冷冷负责高音、舞蹈编排;岩科负责中音、说唱、和声编排。三人各司其职,开始了全新的起步。最终,黑珍珠组合征战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亮相于世人面前,。

2007年,卫冷冷因伤退出组合,对黑珍珠组合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我们没有因此却步,继续坚持我们的音乐梦想。我们把组合重新定位为流行音乐组合。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改变大家的一个认识,那就是:佤族不仅有原生态的文化,当代的佤族青年也可以很流行,甚至于可以引领流行。蓦然回首,从阿佤山上出来,走上了一个个光辉灿烂的舞台,直到走在国家级的金钟大奖赛的舞台上,多少艰辛多少汗水,多少欢笑多少荣光,黑珍珠组合始终怀抱梦想永不言弃。在音乐的天空下,我们一路逐梦并看见梦想划出了一道灿烂的轨迹。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将一往无前,继续做好一个佤族文化的宣传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219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放飞音乐梦想,宣扬佤族文化 放飞梦想文化墙》为网友單身貴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