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头类药物急性中毒
乌头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落地金钱、搜山虎菜等多种。主要含有毒性强大的乌头碱,多见于服用某些民间秘方、偏方时炮制不当,用量过大,煎煮时间不够,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服药方法不正确等。乌头类药物中毒宜中西结合处理。
这类药物均应制用,入汤剂者先煎30~60分钟以破坏有毒成分,减弱毒性。草乌毒性最大,常用量1.5g~4.5g;川乌次之,常用量3g~9g;附子毒性弱于前两者,常用量3g~15g。各药致死量不祥。
[病因及发病机理]
乌头类药物引起的中毒,与乌头的品种、炮制方法、服法、用量有关。此类药物生用时毒性最大。中毒症状主要由于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麻痹,迷走神经兴奋,以及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严重者可因呼吸抑制,心室停搏而死亡。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服药史
有服食乌头类药物史,或服食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物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尤以神经系统症状与循环系统症状为明显。
1.神经系统症状:烦躁,头痛,头晕,耳鸣,神识呆滞,不能站立,口舌和肢体麻木感,胸部紧束感,痛觉减退或消失,视物模糊,甚则瞳孔散大,痉挛,阵发性抽搐,昏迷而死亡。
2.循环系统症状:心慌,心悸,气紧,面色苍白,唇绀,四肢发绀,厥冷,出冷汗等,心率减慢或加快,或心律不规则,重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跳骤停而死亡。
3.呼吸系统:胸闷,呼吸迫促,重则因呼吸中枢抑制而致呼吸停止。
4.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流涎,胃肠灼热感,腹痛,腹泻等,重症可致吞咽困难。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电连续监测:可发现心律失常,一般多见结性心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阵发性室速,室颤。
四、鉴别诊断
主要是与其他有毒中草药中毒相鉴别,临床常见患者所服复方中亦包含可能引起其他中毒特征的有毒中草药,须仔细推断查明。服药史与现场证据的调查是鉴别诊断的最重要依据。
[危重指标]
1.昏迷、抽搐。
2.严重心律失常。
3.休克。
[治疗]
一、西医治疗
(一) 治疗原则
清除毒物,促进排泄,对症及支持治疗。
(二) 治疗措施
1.洗胃及导泻:食入4~6小时内者应立即洗胃,可选用0.5%~1%鞣酸液,或以浓茶替代,亦可在洗胃前注入活性炭吸附毒物后再洗胃,或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洗胃后注入硫酸钠导泻。
2.补液、加速排泄:50%葡萄糖溶注液,60ml加维生素C lg,静脉注射,以氧化并加速毒物的排泄。
3.应用阿托品:皮下、肌肉或必要时静脉注射,每次0.5mg~2mg,每10分钟~2小时1次,直至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国内临床经验:应用大剂量阿托品治疗乌头类药物中毒,不但可迅速减轻症状,心脏异位节律也能迅速消失,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4.严密监护:心电监护直至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有心律失常及时处理;注意体温、血压、呼吸,有呼吸中枢抑制时,立即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
5.对症与支持治疗: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压突然下降、抽搐或心搏骤停者参考有关章节处理。
二、中医治疗
(一)单方验方
1.黑大豆30g、黄连10g,水煎服。
2.生姜120g、甘草15g或绿豆120g、甘草60g,煎服。
3.独参汤或参附汤,煎服。
4.生脉散,煎服。
5.苦参30g,水煎服,对乌头碱所致的心律不齐有纠正作用。
6.甘草15g、犀角1.5g(研末分2次冲服)、黄连6g,水煎服。
7.银花、甘草、生姜各15g,水煎服。
(二)临床报道
现代的临床报道提示有不少中药有较好的解毒作用:如和氏用金玄解毒汤(雪山金不换(VeratrillabaillooniiFrarch)10g~20g、玄参15g~30g、生甘草20g~30g,水煎服或鼻饲),抢救2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均在用药l剂后获愈。值得进一步研究。袁氏采用蜂蜜50g~l00g,开水冲服,症状在半小时后开始缓解,1~2小时基本解除。张氏采用中西药结合,用阿托品配银花、甘草、黑豆、绿豆、赤小豆各30g,蜂蜜30g(另服),水煎服,治疗13例乌头碱类药物中毒均获痊愈。
(三)古文献参考
乌头类药物是常用的中药之一,历代医家对乌头类药物中毒的诊治均有详细的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解诸毒候》指出:“著乌头毒者,其病发时,咽喉强而眼睛疼,鼻中发臭,手脚沉重,常呕吐,腹中热闷,唇口习习,颜色乍青乍赤。”描述了乌头中毒的早期表现。对于乌头类药物中毒的救治,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可供临症参考:
“乌头、天雄、附子毒:大豆汁、远志、防风、枣肉、饴糖并解之。”《太平圣惠方·解百药蛇虫诸毒诸方》。
“解附子等热毒,……一例方:田螺捣碎调水饮之。”“解乌头草乌毒,甘草煎浓汤服之;或米醋调沙糖俱可解。”《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因阵》。
“中附子乌头毒,大豆汁、远志汁并可解之。”《肘后备急方·治卒中诸药救解方》。
附: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一例
2.雷公藤中毒
雷公藤是卫茅科野生植物,根皮、茎干、叶、花及嫩芽均有毒性,其毒性成分主要是雷公藤碱等5种生物碱及卫茅醇、雷公红等。雷公藤的叶、根供药用,服用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内服中毒致死量:嫩芽7个,根皮30g~60g。
含雷公藤的中成药制剂目前广泛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及某些胶原性疾病之中,由于其中毒量与治疗剂量较为接近,以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因素,雷公藤中毒临床常有出现,宜中西结合处理。
[病因及发病机理]
雷公藤的有毒成分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胃肠粘膜充血、水肿、坏死;亦可引起肝脏、肾脏、心脏等脏器的出血、坏死,对心肌有直接损害作用。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抑制骨髓功能,引起进行性贫血。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服药史
有服食雷公藤史,或服食含有大量雷公藤的中成药物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眩晕,头昏头痛,全身疲乏,肢麻肌痛,痉挛甚而抽搐。
2.循环系统症状:胸闷,心悸,心痛,气短,血压下降,心跳减弱,心律不整,紫绀,体温下降,休克。
3.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口干,纳呆,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全身黄疸。
上述中毒症状持续2~3日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浮肿,腰痛,尿少,严重时可出现尿毒症而致死。
三、辅助检查
1. 尿分析:可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血红蛋白尿。
2. 血液生化检查:可出现血中非蛋白氮,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电解质紊乱。
[危重指标]
1. 严重的心肌损害,出现危险性心律失常。
2. 急性溶血。
3. 急性肾功能衰竭。
[治疗]
一、西医治疗
(一) 治疗原则
清除毒物,促进排泄,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症治疗。
(二) 治疗措施
1.清除毒物:服药4小时内者应尽早催吐,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由胃管注入导泻剂硫酸钠或硫酸镁20g~30g。
2.解毒:兔胃浸出液200ml,顿服。
3.对症与支持治疗:输液,吸氧、强心等对症处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一般采用低盐饮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人工肾)治疗。
二、中医治疗
(一)单方验方
1.绿豆120g、甘草30g、水煎服,顿服。
2.新鲜羊血300ml趁热灌服,1~2次。
3.先服鸡蛋白两个,再将金粉蕨用冷开水洗净,打锤成泥状,用干净纱布包好,绞汁,开水兑服。
4.鲜凤尾草(井口边草)120g、塘螺60个、乌桕树鲜嫩芽10余个,混合洗净,捣碎取汁吞服,每日2次。
5.蛇莓(去果实)60g、绿豆60g,冷开水浸泡后榨汁服。
6.鲜地捻90g~150g,水煎服。
7.鲜萝卜汁或鲜韭菜汁200ml,顿服。
8.莱菔子250g煎汤至200ml顿服。
(二)应急措施
1.中药灌肠治疗
患者出现尿少,浮肿,心悸头晕,气促,恶心呕吐,甚至尿闭神昏抽搐等气机瘀滞,湿毒内阻的危重病症时(急性肾功能衰竭),可用中药保留灌肠。
⑴ 方一:大黄、槐花、崩大碗各30g,水煎至300~350m1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
⑵ 方二:生大黄15g~30g、附子9g、生牡蛎60g,水煎至150ml~200ml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
⑶方三:大黄、黄芪各30g,红花、丹参各20g,制成中药结肠灌注液,成人每次用l00ml,加入5%碳酸氢钠20ml,加温至38℃后,通过肛管作结肠灌注,每日6次。
2.高热神昏的处理
⑴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其中1种,每次1~2丸,口服或鼻饲,每日2次。
⑵ 醒脑静注射液10ml加入等渗葡萄糖注射液60ml~l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砒霜中毒
砒霜又名信石、白砒、红砒、人言等,为砷矿石烧炼升华或雄黄氧化升华而成的加工制品,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2O3)。按其颜色分“红砒”与“白砒”两种。白砒较纯,通常所说的砒霜即指白砒。砒霜的临床常用量为每次0.002g~0.004g,入丸散服。
三氧化二砷纯品的成人中毒量10mg~15mg,经口致死量100mg~300mg,个别敏感者甚至lmg即可中毒,20mg可致死。一般多由误服或谋杀等引起中毒,宜以西为主,中西结合抢救。
[病因及发病机理]
砒霜(三氧化二砷)的毒性极强,其毒性作用是多方面的:
1.经口服中毒可引起口腔、胃肠粘膜广泛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麻痹等,导致组织水肿、出血坏死,出现局部损伤与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2.砷吸收后作用于机体的酶系统,抑制酶蛋白的巯基,特别是与丙酮酸氧化酶的巯基结合,从而抑制了酶的功能,阻断了细胞正常的的氧化和呼吸,造成肝、肾及心脏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等。
3.砷还能损害细胞染色体,阻止细胞的正常分裂,损害神经细胞造成广泛的神经系统病变如中毒性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炎等。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服药史
有误服砒霜类药物史,或服用含有砒霜类药物的中成药物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反应:急性中毒多在口服后半小时到1小时后出现口咽干燥、灼热、流涎、剧烈呕吐、吞咽困难、腹痛、腹泻;吐出物初似米泔样,后呈粘液或胆汁状,腹泻大便如米泔样挟有血丝。大量吐泻可出现极度衰弱,引起脱水,休克。
2.肝肾损害症状:肝损害明显,可出现黄疸、肝昏迷,肾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血尿。
3.神经系统症状:急性期可见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惊厥、昏迷。部分患者缓解后发生多发性神经炎,或有吞咽困难,发音障碍,个别产生精神症状如幻听等。
4.呼吸系统症状:可见呼吸困难,发绀,重症患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于中毒后24小时至数日而死亡。
5.循环系统症状:可见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可并发中毒性心肌病,阿斯综合征。
急性砒霜中毒者多于24小时内死亡,病者眼结膜充血,鼻及口腔粘膜充血、水肿,或靡烂出血,即所谓“七窍出血”。大多病人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
三、辅助检查
1.毒物检测
⑴ 尿砷定性阳性,尿砷定量大于0.65mg/L。
⑵ 取呕吐物l0ml或可疑含毒食物10g加6%盐酸50ml煮沸数分钟,加铜片再煮15分钟,铜片变为黑色则证明有砷存在。
2.肝、肾功能异常。
[危重指标]
1. 呼吸麻痹。
2. 肝功能衰竭。
3. 肾功能衰竭。
[治疗]
一、西医治疗
(一) 治疗原则
清除毒物,促进排泄,对症及支持治疗。
(二) 治疗措施
1.清除毒物
用温水、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之后立即口服新配制的氢氧化铁(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氧化镁混悬液,二者分别保存,临用时等量混合,摇匀),每5~15分钟1匙,直至呕吐停止。再以50%硫酸镁30ml导泻。
如无上述药物可用碳酸氢钠混合液(碳酸氢钠1.25g、氢氧化钠0.1g、硫酸锰0.38g,加水至l00ml)或活性炭、牛乳、蛋白水(4只鸡蛋清加入约200ml水中拌匀),加以吸附、收敛。
2.使用螯合剂解毒
⑴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一般用量5mg/kg/次,第1日每6小时肌肉注射1次,第2日每8小时肌肉注射1次,以后每日1~2次,疗程共计5~7日,偶有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头痛、头晕、乏力等反应,短时间可消失。
⑵二巯基丙醇(dimercaprol,BAL):3mg~5mg/kg/次,肌肉注射,第1~2日每4小时肌肉注射1次,第3日每6小时肌肉注射1次,以后可以逐渐减量,直至完全恢复为止。此药可有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口咽烧灼感、手足发麻、出汗、心率加速以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一般在注射后2~4小时可逐渐消失。在注射前半小时口服苯海拉明或非那根等,可防止或减轻过敏反应。注意:此药大量使用时也有毒性,尤其儿童用药,不要用量过大。
3.对症治疗
如吸氧、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防治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止痛等。
二、中医治疗
(一)急性期
以下的单方验方,条件具备者,可供采用:
1.南瓜子7粒、田螺10个捣汁内服。
2.杨梅树皮200g,煎水至200ml~300ml顿服。
3.白矾末4.5g,加入鸡蛋清3~5个,加冷开水l00ml,搅匀内服后刺激咽后壁使其吐出,呕吐止后,再服鸡蛋清10~15个。
4.绿豆120g,水煎至200ml口服。
5.乌桕树根90g,冷开水泡服。
6.防风120g,水煎服。
(二)病情稍稳定后的处理
急性中毒经过一定正确处理,病情稍稳,但仍有四肢麻木乏力、失语、耳鸣、吞咽困难、半身不遂、胁痛、黄疸、心悸、眩晕等症状,可按各症进行辨证论治,在选定方药的基础上,可同时加用生甘草、绿豆、小蓟根、南天行、鲜羊血、鸭血等1~2味解毒药物。还可配合采用针灸治疗,取穴:上廉泉、合谷、百合、肩龋、曲池、内关、外关、环跳、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心俞、隔俞、听会、听官、翳风等。
(三)古文献参考
传统中医学对急性砒石中毒的处理方法,多强调早期的解毒和排毒。由于病势凶猛、进展迅速,抢救时必须根据已有的条件,争分夺秒,尽量地减少毒性作用和促进毒物的排泄。
归纳历代医家所论述的有关解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涌吐、收敛:如《本草纲目》提出:“米醋吐”,《石室秘录》:“羊血,生甘草”催吐,以及“鸡蛋灌之”,“地浆水顿服”等。
2.导泻:如《华佗神医秘传》指出:“初中毒时,可用生甘草三两煎浓汁,加羊血半碗,和匀饮之令吐,如仍不吐,是为毒已入腹,此时五脏欲裂,腹必大痛,即用大黄二两、生甘草五钱,白矾一两,当归三两,水煎汁数碗,饮之,立时大泻,即生”。
3.解毒:还有记载如南天竹、小蓟根捣汁,单用大黄煎服,生绿豆粉冲服,鲜羊血、鲜鸭血口服,甘草汁、密佗僧研细徐徐灌服等等,均有一定解毒作用。
4.科植物巴豆树之干燥种子,又称江子、刚子,对胃肠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系一种中药峻泻剂。巴豆中所含毒素主要是巴豆油,若使用过量或炮制不当,可引起中毒。
临床上多制成巴豆霜(巴豆加压去油)入药,内服量通常0.15g~0.45g,不与牵牛同用。
[病因及发病机理]
巴豆所含巴豆毒素可溶解红细胞,使局部细胞坏死。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服药史
有误服巴豆史,或含有巴豆成分的中成药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口服后口腔粘膜发生红肿或水泡,口腔、咽喉、食管有烧灼感,流涎,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剧烈腹泻,大便呈米泔样,严重者有呕血或便血。
2.神经系统症状与循环系统症状:巴豆毒素吸收后,可有头痛,头晕,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发绀等,重症中毒患者随后可出现四肢厥冷,脱水,体温下降,昏迷及休克;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
3.泌尿系症状:肾脏损害的表现如尿少或无尿,尿液分析可见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等,重症者迅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4.局部接触症状:直接接触皮肤、粘膜可致局部急性皮炎、发泡、烧灼痛;入眼可引起角膜炎及结膜腐蚀性溃疡。
[危重指标]
1. 呕血。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 昏迷及休克。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清除毒物:立即用温水洗胃,动作力求轻巧,以免加重食管及胃粘膜的损伤。
2.收敛、润滑:洗胃后给予冷牛乳、鸡蛋清、冷米汤、豆浆等,以保护食道和胃粘膜。
3.对症与支持治疗:防治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止痛,抗休克,解痉,治疗呼吸衰竭等。
二、中医治疗
(一)单方验方
1.黄连、黄柏各10g~15g,石菖蒲30g~60g,水煎服(冷后服)。
2.生绿豆60g~90g,打碎,开水泡,冷后服。
3.甘草、绿豆适量水煎服。
4.生晒参6g、黄连3g,水煎服。
5.芭蕉根、叶捣汁100ml,顿服。
6.黄连、石菖蒲、寒水豆各10g,大豆30g,水煎冷服。
7.大豆500g,煮汁饮。
8.花生油60g~120g,口服。
9.巴豆外用引起皮肤红肿灼痛者,黄连6g,泡水外搽。
(二)古文献参考
《肘后备急方》记载有:“中巴豆毒,黄连、小豆、藿汁,大豆汁并可解之。”
《本草纲目》有“巴豆毒:黄连汁,菖蒲汁,甘草汁,葛根汁,白药子,黑豆汁,生藿汁,芦荟,冷水,寒水石。”
《太平圣惠方》有“治药中有巴豆,下痢不止方:干姜一两炮裂制,黄连一两去须微炒。”
以上古方可供临床参考。
5.马钱子中毒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系马钱子科番木鳖树之干燥成熟种子。主要含生物碱,如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等。马钱子中毒多见于误服或炮制不当、服用过量。
临床上,马钱子一定要炮制后入药,常用内服量0.3g~0.9g,作丸散服。发现中毒,中西结合,以西为主进行抢救,关键是抗惊厥,防止窒息。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服药史
有误服马钱子史,或含有马钱子成分的中成药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1.中毒早期:服用马钱子后,早期出现全身不安,呕吐,躁动,焦虑,胸部紧迫感,呼吸急促,双眼凝视,颜面及颈部肌肉僵硬,呈苦笑面容。
2.中毒中晚期:继之出现高度反射兴奋,知觉过敏,阵发性强直性惊厥,表现为牙关紧闭,两手握拳,呈角弓反张状,瞳孔散大,呼吸肌强直收缩以致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光线、声音等刺激后症状加剧。以上兴奋表现过后呈麻痹状态,全身乏力,常死于窒息。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一般处理:应将患者置于暗室,避免光、声等各种刺激,各项检查及治疗操作要尽量轻快,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吸氧。
2.抗惊厥:戊巴比妥钠或阿米妥钠0.3g~0.5g,静脉注射,亦可用水合氯醛20ml保留灌肠,以制止惊厥。
3.洗胃:惊厥控制后,以1:3000高锰酸钾或1%~2%鞣酸洗胃。若病情尚轻浅,惊厥不是很严重,可应用少量抗惊厥药物,同时洗胃,要防止突发惊厥、抽搐引起窒息等。
4.对症处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二、中医治疗
(一)单方验方
1.甘草120g,水煎服。
2.用适量白糖,香油混和后保留灌肠·
3.白芍60g、黄芩30g、甘草15g,水煎服。
4.白芍30g、僵蚕12g、天麻12g、全蝎6g、甘草12g,水煎服。
(二)应急措施
本症并发惊厥抽搐时:速以蜈蚣3条、全蝎6g、干地龙6g,研末冲服。
6.大戟中毒
大戟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京大戟之干燥根部,成分含大戟甙等,为峻下逐水要药。入药时应醋制过以减低毒性,汤剂常用量1.5g~3g,散剂每次1g。不与甘草同用。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服药史
有误服大戟史,或含有大戟的中成药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1.服用后出现咽喉部肿胀、充血,剧烈呕吐,吐物带血及腹痛,腹泻。
2.毒素吸收后可出现眩晕,心悸、痉挛,抽搐、瞳孔散大甚而昏迷。
3.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清除毒物:以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2.支持及对症处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有呼吸抑制时加用呼吸兴奋剂。
二、中医治疗
1.芦根120g,水煎服。
2.荠苊(甜桔梗)30g,水煎服。
3.石菖蒲30g~50g,水煎服。
4.甜桔梗15g、白茅根60g、金银花30g,水煎服。
7.芜花中毒
芫花为瑞香科瑞香属植物芫花之花朵,又称老鼠花、头痛花、药鱼草。其有毒成份为芫花毒、芹叶素、苯甲酸和刺激性油状物等。入药时应醋炒过以减低毒性,汤剂常用量1.5g~3g,散剂每次0.6g。不与甘草同用。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服药史
有误服芫花史,或含有芫花的中成药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1.服用后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下血痢,脱水,甚而休克。
2.严重者可引起痉挛,抽搐,甚至昏迷及呼吸衰竭。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清除毒物:含漱温水,洗涤口腔、洗胃。
2.收敛毒物:频饮冷浓茶或饮冷冻稀饭。
3.对症处理:输液、止痉、使用呼吸兴奋剂等。
二、中医治疗:
1.生姜汁5ml,顿服
2.生姜30g、防风60g、绿豆120g、甘草20g,水煎服。
3.黄豆30g、黄连12g、山栀子12g、甘草18g,水煎服。
4. 白芨粉l0g,冲服。
8. 生半夏中毒
半夏为天南星科樟物半夏的干燥块茎球,含β-谷醇葡萄糖甙、辛辣醇类、种类似烟碱及毒芹碱之生物碱的微量挥发油等。未经加工之半夏名生半夏,对人体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并有神经毒性。生半夏中毒多见于误服或炮制不当、服用过量。
临床上,内服应尽量避免应用生半夏;而用经过生姜汁、白矾加工过的制半夏等,常用量5g~10g。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服药史
有误服生半夏史,或含有生半夏的中成药物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1.服用后口腔、喉头及消化道粘膜因强烈刺激而引起疼痛,肿胀,麻木,不能发声,流涎。
2.发热,头痛,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腹痛,舌麻,吞咽困难。
3.严重者心率减慢,喉头痉挛,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清除毒物:常规温水或生理盐水洗胃,洗胃液中可加活性炭;常规导泻。
2.收敛、解毒:洗胃、导泻后,适量食醋或鸡蛋蛋清含服。
3.对症处理:输液、吸氧、解痉、使用呼吸兴奋剂等。
二、中医治疗
1.生姜汁5ml~l0ml,顿服。
2.生姜汁5ml,食醋30ml顿服。
3.生姜汁5ml、明矾末9g调匀,顿服。
4.生姜片30g、绿豆60g、防风30g、甘草15g,水煎服。
5.生姜30g榨汁、红糖30g,开水冲服。
6.金银花30g、连翘30g、绿豆衣18g、生姜15g、甘草l0g,水煎服。
中草药中毒的解救 煤气中毒的解救
更多阅读
两面针——一种神奇的中草药 神奇的退烧中草药
本品为两广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商品主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根。[历史] 两面针以入地金牛之名见载于《本草求原》。又以金牛公和两边针之名见于《岭南采药录》。近年来因发现有镇痛和抗癌作用,渐被广泛应用。但同属多种植物也常
中草药中毒的解救 煤气中毒的解救
1.乌头类药物急性中毒乌头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落地金钱、搜山虎菜等多种。主要含有毒性强大的乌头碱,多见于服用某些民间秘方、偏方时炮制不当,用量过大,煎煮时间不够,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服药方法不正确等。乌头类药物中毒宜中西结
中药的丸剂有哪些呢? 中草药丸剂的制作方法
丸剂 丸剂是指药物细粉或药物的提取物加入适宜的黏合剂或副料制成的球形制剂。丸剂服后在胃肠道崩解缓慢,逐渐释放药物,作用持久,对毒、剧和刺激性药物可延缓吸收,从而减弱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久病
耐克成功的关键:卓有成效的仿效
当今世界上,有运动场的地方必有耐克鞋。30多年来,耐克鞋在全球畅销不衰。然而,这家小作坊起家的公司在走向成功的路途上,却经历了人们难以想像的艰难和奇迹,他们独到的模仿与虚拟经营策略也极具传奇色彩。 1000 美元起家菲尔·奈特是
耐克广告:无知的错误还是营销的失败
耐克公司的“恐惧斗室”的篮球鞋广告片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耐克公司已经撤回了这则广告,但是它辩称这则广告是为了激励青少年克服困难;而专家认为类似广告可能是“无知的错误”,也可能是“市场营销的失败”。 最近一个月,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