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公子空牵念 多情公子诗句](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31642t0165246ede4c18b688.gif)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第一个写晴雯,多少是有点自我喜好。随性如她,张扬如她。虽不是十二金钗的正册,出场也不算多,但我对她和袭人的印象却是比钗黛都深刻的。晴雯和袭人完全是两种女子,一个火,一个水。宝玉对两人自然都是有深情在的,但对晴雯,爱无疑是更深的,虽然袭人陪他的时间更长。仔细读会发现,宝玉其实并没有拿晴雯当丫鬟看待,如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他对晴雯的无理取闹有种宠溺的态度在,甚至说“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而且在晴雯生病时,他也不舍得把她赶出去,而是在自己的暖阁里请医生诊治。王夫人和史湘云都说过,晴雯长得像林妹妹,故有人说,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这并不能算她得宠的原因,宝玉自己也知道,晴雯的直爽刚烈,风流灵巧,怎是黛玉可比的?又何况,作为侍奉的贴身丫鬟,晴雯和宝玉在一起的时间更长,可谓之朝夕相处了。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后,宝玉夜间仍呼唤她的名字,更看出他对晴雯的依赖。而晴雯对宝玉,也是情深意切的,不然就不会有病补雀金裘一说了。深夜读书相伴,带病补衣,不想宝玉受到责备怪罪。在我看,晴雯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宝玉的,但她太单纯太骄傲了,以为凭此就可以永在君侧,却忽视了封建礼教的毒液早就浸入了大观园的角角落落,丫鬟命的她,又怎可能飞上枝头呢?况且,就连林黛玉这个贾母疼爱的外孙女都不能嫁与宝玉,她的想法,也不过一场痴梦罢了。晴雯之死是必然的悲剧,即使她确实是冤屈的。所幸,晴雯离世之际,还能见上宝玉一面,再享受一次他端茶送水的温柔体贴,二人交换指甲红绫袄,泪诉一番,真真的比黛玉幸运不少。香消玉殒,她的芳魂都不忘与宝玉别过。一场深情,也终是落了个空。宝玉亲手杜撰的《芙蓉女儿诔》,再见雀金裘的失魂落魄,物在人亡,任多少情,都无处相寄了。晴雯是一杯烈酒,醇香浓郁,一饮而尽,方知其中味,然饮过的人都知道,再牵念,都是过往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