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技巧 创造望闻问切

【名称】望闻问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ē(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为4声)

【出处】

最早应源于《难经》 第六十一难

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事例】~是中医必经的步骤。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叫做四诊。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中医

中医用语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和嗅气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

编辑本段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中医的望具体就是指看五官,目舌口鼻耳,看眼睛是否有神,眼白是否有异常,舌头是否过红,舌苔是否过厚,舌苔颜色是白还是黄,口腔是否有炎症,颜色是否过红或过白,鼻子是否有有鼻炎,鼻涕是稀还是稠,颜色黄色还是白色,耳朵外形、性状,主要看耳轮耳轮肉厚的肾先天就比较好,然后有没有耳鸣或者耳炎。注: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解释就是:眼睛的毛病就是肝有问题,舌头有问题就是心脏不好,口腔问题就是脾不好,鼻子的问题就是肺不好,耳朵有问题就是肾不好。但是在眼睛和舌头又有细分,在眼睛里面还具体分为瞳孔和眼白,瞳孔反映的是肝的问题,比如近视、眼神恍惚都是肝的问题,通过养肝是可以治好的,现在就很多通过养肝治好近视的(这在西医是基本不能治疗的)。眼白对应的是心肺,眼白如果红了,则说明心火热了,引起眼白的毛细血管发炎充血。舌头边沿反应的是心脏问题,舌头红了说明心火热,要降火和养心。舌苔则反映的是脾胃的问题,舌苔黄,脾胃火大,舌苔白了,说明脾胃寒了,要养胃养脾。

分类

简单来说,望诊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望神 察色,望形态 望五官等,舌诊包括望舌质 望舌苔。望诊首先是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如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通过望神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预後,做一个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察色主要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正常中国人面色微黄,红润光泽,若出现异常色泽称为病色,常见的有:白色,主虚主寒 主失血;黄色,主虚主湿;青色,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红色,主热;黑色,主肾虚。

望形态是指望形体和动态,如形肥食少为脾虚有痰。形瘦善饥,为胃中有火。踯卧喜静,多属寒证。烦躁喜动,多属热症。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是喘症,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是痉病;久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危重证候。

中医经验认为五脏开窍於五官,五官内应於五脏,通过望五官可以了解一定的内脏病变,如目赤红肿,多为肝火或风热,两目上窜,直视或斜视为肝风内动,耳轮干枯焦黑为肾精亏耗,鼻翼煽动为邪热蕴肺,牙龈肿或兼出血属胃热亢盛。

望舌诊病是中医长期实践积累的独特察病手段,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是舌的肌肉部分,舌苔是舌面附着的苔状物,舌质可以反映五脏的虚实,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正常人是淡红舌,薄白苔。若舌质淡白主虚,主寒,舌质红主热,紫舌主瘀血,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黑证热证,黄而厚腻是湿热或痰热,苔薄病情轻,苔厚病情重,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进,由厚变薄表示病退。临床上通常把舌质和舌苔变化联系起来,综合判断,中医经验,一般是急性病重舌,慢性病重脉,因为舌象能比较准确及时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况。熟练运用望诊,对疾病的诊断既快又准,所以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望五官知五脏

根据中医的“全息理论”,脸上的“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故与脾胃相关。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如果嘴唇苍白,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贫血、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如果口角溃烂,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

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故与肺相关。如果鼻子看起来很红,可能是肺热所致,也可能是内火旺盛所致。鼻子出血或异常干燥,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所致。

眼睛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所谓“肝开窍于目”,眼睛与肝脏密切关联,得了肝病就会表现在眼睛上,出现双目发黄、两个眼角发青。眼睛看不清东西,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发胀的情况,可能与体内肝火旺盛有关;如果眼睛发干,可能是阴血不足所致。

耳朵是听觉器官,《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因而得肾病的人会出现耳聋、耳鸣症状,反之,如果听力敏锐,说明肾器官较好。

舌头是味觉器官,与心脏关联。如果舌尖颜色很深,可能是心脏有火;如果出现淤血、淤斑,可能是血循环不好;舌头长疮,可能是心火过旺,与饮食和心情都有关。有些心脏疾病还会导致舌头不灵活、舌蜷缩等问题。

其实,除了五官,眉间印堂、颧骨之下、鼻子两旁、人中处的颜色变化也会预示着身体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印堂看起来苍白无光,可能是肺虚所致;鼻子两旁与小肠相关,如果此处颜色较黄,并且没有光泽,可能是脾胃虚;颧骨下边与肾相关,如果发黑,可能是肾有问题;人中位于鼻孔下侧,与生殖器、膀胱相关,如发黑,也可能是肾虚。

当然,面色的微小变化通常比较难辨别,所以一旦发现自己脸上的某些部位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就说明问题可能比较严重了,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望舌苔原理

舌为胃之外候,以输送食物入食管胃脘之用。其舌体之组织,系由第五对脑筋达舌,其功用全赖此筋运动。舌下紫青筋二条,乃少阴肾脉上达,名曰金津、玉液二穴,所以生津液以濡润舌质,明,其辨症之识,必有毫厘千里之误,此原理之不可不讲也。夫舌之表面,乃多数极小乳头,铺合而点,其不易见高起一日三餐,故苔亦日有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其所以有变者,因饮食入胃时,将腐浊之气,遏郁下降,故苔色一退;至饮食腐化,浊气上蒸,苔色又生。胃中无腐浊,则苔薄而少,有腐胃中正色不能直达而上,故有暂白之时;青为绝色,青绿之色,见于舌上,其人命必危。其外尚有似黄非黄、似白非白,各类间色,皆条分于后,以备后学细心参考。望痰辩病

中医学上,按咳嗽排出的痰色或痰质和量,加以辨症下药,基本上可分为六类:

痰液潴留在体内,不仅会使呼吸道致病原生长繁殖,导致炎症的恶化,还会阻塞支气管,发生缺氧、呼吸困 难等情况。

一、肺寒咳痰:

咳出之痰色白清稀,患者形寒肢冷,恶寒重而发热轻微、咳嗽胸痛、喘促、面色青白等。

二、肺热咳痰:

咳出之痰色黄、粘稠、有块、或痰中带血、并有发热咳嗽、胸痛喘促、面红目赤、咽喉红肿疼痛、口渴唇燥、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等现象。

三、风邪犯肺

痰液清稀多泡沫,伴见有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咽干痒、头身痛、舌边尖红、舌薄白等状况。

四、阴虚肺燥

痰少粘稠难出,咳痰带血。若是燥邪所致,一般有发热、恶寒、胸痛、唇黑、鼻燥、咽干口渴。

若阴虚所致,则有虚烦不寐、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舌鲜红少苔等症状。

五、湿邪犯肺

咳痰量多,白滑易咳出,四肢困重无力、眩晕嗜卧、晚闷纳呆。

六、湿热蕴肺

咳吐浓血痰或咳痰腥臭、高热或潮热、胸闷疼痛,喘不得卧,口燥咽干、烦躁不安。

编辑本段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编辑本段问诊

指询问症状;通过问诊了解既径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结合望、切、闻三诊,综合分析,作出判断。《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后世医家将问诊主要内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简便易记。指听声息;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前者是凭借医者的听觉器官,从病人的语言、呼吸以及咳嗽等声音中进行辨别;后者是凭借医者的嗅觉器官,来分辨从病人的体肤、口鼻气息及大小便等各种排泄物中所散发的气味。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诊察,了解病情的寒热虚实及病邪所在部位,并结合其他三诊所取得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即可得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 如语声高亢而有力的,多为外感有余之病;若语声低微,少气不足以息,多为内伤不足之证。如说话声音粗壮、话多、有时怒骂叫号、奔走登高的叫做“狂言”;如症见神志昏迷,胡言乱语,前后颠倒而没有次序,声音粗壮的是为“谵语”。二者多为热证,如高烧病人多见谵语。若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行低微的叫做“郑声”,多属于气脱阳虚的虚证。所以,古人有“实则狂言、谵语,虚则郑声”的说法。说话多出差错,乱无条理,过后自知,但再说又错,这叫“错语”,见于虚证。无人时自言自语,但人来即止,讲话无对象而喃喃自语,谓之“独语”,常见于癔病或老年性精神病等。 另外,通过患者语声变异,如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以了解病变的部位。如病人表现安静,但不时发出惊呼的,多属骨节间病;如病人失音或言不清彻的,多属心膈间病;如病人语声细小而长的,多为头脑中病。这是从病人语声中辨别疾病所在部位的几个简单例子。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均要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真正的中医只问大小二便(性状、次数等),不会问什么病,问什么病的基本只配做大夫(西医医生),不配叫中医。 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性,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特别要理解中医问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辨证,不同于西医学的完全辨病。如问寒热,要问清是恶寒发热及寒热的轻重主次,还是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或寒热往来,发热是壮热还是潮热、身热不扬等,以辨病位、病性。问疼痛要问清是胀痛、走窜痛、刺痛、固定痛、冷痛、灼痛、绞痛、隐痛、空痛及拒按、喜按等。以辨寒热气血虚实,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还须注重内外环境、气候、居住地区、生活及饮食嗜好、性格情绪、体质类型等与疾病的关系,针对妇女、小儿等不同对象,详察细辨。

在问诊时切忌给病人以暗示和误导,尤其与情志病人的交谈,“诈病”者的假诉,要有所识别取舍。

参十问条:

(一)问寒热

1、恶寒发热 疾病初起,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外感表证,可见以下三种类型:

(1)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是外感寒邪所致,常伴有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

(2)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是外感热邪所致,常伴有口干微渴,或有汗,脉浮数。

(3)太阳中风证:发热轻,恶风,自汗。是外感风邪所致。

2、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是半表半里的特征。

3、但寒不热 病人之怕冷而不发热,称为但寒不热。

4、但热不寒 发热不恶寒但恶热,多数里热证,可见以下几种类型:

(1)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2)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临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1)阴虚潮热:多为午后或入夜发热,以五心烦热为特征,常伴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属阴虚内热。

2)阳阴潮热:多为日哺(下午3——5时)发热,热势较高,又称为日晡潮热,多因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常伴有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燥结,舌苔黄燥等。

3)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多因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所致,常伴头身困重,胸闷呕恶,便溏,苔腻等。

4)低热:指轻度发热(体温多在37——38摄氏度之间),但持续时间较长,多见于阴虚潮热或气虚发热。

(二)问汗

1、表证辨汗 2、里证辨汗 3、局部辨汗

(三)问头身胸腹

前额部疼痛连及眉棱骨,为阳明头痛;头部两侧疼痛为少阳头痛;枕部疼痛连及项部,为太阳头痛;头项痛,为厥阴疼痛;头重如裹,为太阴头痛;头痛挚脑,为少阴头痛。中医十问歌

问诊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是获取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名老中医非常重视问候,问诊包括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问起病,问现在症,明朝张景岳曾编有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谒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眼药叁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中医妇科问诊

《景岳全书·传忠录》认为问诊乃诊治的要领,临证之首务也。《儒门事亲》亦云:“凡有病妇,当先问娠,不可仓卒矣。”提示了妇科问诊的专科特点。

由于妇科问诊的专科性强,涉及面广,因此临证时,既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询问,又要态度和蔼,注意语言技巧,解除患者的顾虑和羞涩心理,获悉可靠病情,以便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望、闻、切诊。

妇科问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一)一般问诊 包括年龄、职业、民族、婚配、婚后生活和配偶健康状况。

(二)问主证与病期 主证即患者就诊时最为痛苦的症状。围绕主证询问起病时间,起病原因,发病经过,曾做过哪些检查,曾否诊断治疗过,疗效如何等。

(三)问兼证 即围绕主证询问有无其它症状,如除外阴发痒,白带增多主证外,还有无心烦、失眠、倦怠等兼证。又如,有腹痛主证外,还有无发热、阴道流血、妇科肿瘤史。

(四)问病史 妇科不孕症患者须问清曾否怀孕过,有无流产史、难产史、腹部手术史及其它病史。

(五)问月经 不孕妇女就诊必须问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行经时有无腰腹疼痛或其它症状。

(六)问旧病 注意询问与现病有关的其它病症及其治疗经过或手术情况。

(七)问家族 了解父母、兄弟、姐妹有无同样的病史。

(八)问其它 除上述情况外,尚需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个为嗜好、卫生习惯、工作性质、夫妇是否同居一地、夫妇感情如何等。注意事项

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病人,态度既要严肃又要和蔼可亲,要细心询问和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

问话要通俗,不要使用病人不易听懂的医学术语。如问肝郁气滞的病人“胁痛吗?”问感冒的病人“恶寒吗?”这里所问的“胁痛”、“恶寒”都是医学术语,没有中医专业知识的患者是不容易听懂的,所以,医生问诊时要注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在需要询问时可分别问其“两肋叉痛不痛”、“怕不怕冷”等通俗易懂的语言。

要重视主诉。因为主诉常是病人自觉最痛苦的病情。根据主诉,再深入询问,有助于医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病情和辨证。

要善于抓住重点询问,启发诱导,但不能依主观意愿套问病人,这样才能抓住要领,获得可靠资料。

对危急病人,要扼要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便于迅速进行必要的诊察,及时抢救治疗,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编辑本段切诊

指摸脉象。望闻问切,合称四诊。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切脉辨证,早在《内经》、《难经》就有记载,经历三千年来的不断总结,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却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脉证间的内在联系,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五脏功能出现盛衰,才会出现不同脉证。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病变的道理所在。

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

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心脏搏动有力,脉象随其病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如果血络松弛则呈孺、缓;紧张则呈弦紧;

痉挛则呈结代等等。只有将固定的心脏、脉络和流动的气、血、津液连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脉象变化的本质,对于何证出现何脉才有理有据,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气血津液虚滞变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脉象。

先从气的虚滞言之;气是心脏搏动的动力,心气是由肾系生化的元气,脾系生化的谷气,肺系吸人的清气,注人心脏,成为心脏活动的能源。脾肾功能衰退,心气也就随之衰弱,脉象与心相应也就呈现缓慢或虚数无力。若将这一连锁反应进行逆向推理,脉象无力是因心气不足,心气不足则是脾肾化气功能衰退所致。气行脉外,营卫和调,则脉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如果风寒束表,毛窍收缩,脉络紧张,卫气充盛于表,则脉随气浮,呈为轻按即得的浮紧脉。若卫气因寒、内归脏腑,则呈重按始得的沉紧脉,久病气虚,脉伏于里,则呈重按始得的沉弱脉。若阳气虚衰,无力助心行血,则脉呈迟缓微弱。若风寒束表或风热犯肺,气郁化热,心阳亢进,则脉应之而呈洪大有力而数。

若因气郁引起脉的传导阻滞,则脉应之而涩。若因气郁引起脉络不舒,则脉应之而弦。

由此可见,脉的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均与气虚、气滞有关。

次从血的虚滞言之:血行脉中,充盈流畅,才呈正常脉象。若因血的化源不足导致血虚,乃是由实变虚,逐渐减少,脉能与其相应而逐渐变细,所以脉呈细弱。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脉管仍呈原状却脉无血充,遂致形如葱管,按之中空,呈为芤脉。如果血滞、血瘀,脉的传导受阻,微呈挛急,即呈按之犹如轻刀刮竹,大波之内又有细密微波应于指下的涩脉。

再从津的虚滞言之:脉的形态改变也与津液有关。血中津少,脉失液充,其脉也就应之而细。由于津虚是因营阴暗耗或因热病后期伤津,常常兼有热象,是故营阴亏损之脉常呈细数且与香红少苔并见。若脉外津虚与脉内津虚并存,脉失津濡而呈脉络紧张,即呈指下如按琴弦的弦脉。上述脉象是因肝肾阴虚。若因脾肾阳虚,气化失常,水饮内停,血中津多而呈舌体淡胖,水停脉管夹层而使脉络紧张,也能呈为弦脉,虽然同属弦脉却有寒、热、虚、实之异。

综合上述,一切脉象都是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的综合反映;心脏、脉络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又与五脏发生病理改变有关,所以切脉能察五脏盛衰。

切脉只是四诊之一,有些病变不是单凭切脉就能做出诊断,应该四诊合参,并宜结合现代检测手段才能全面认识疾病。如果片面强调切脉能知病变所在,会将学者引人歧途。脉的形态很多,令人难以掌握,兹将常见脉象的病理略述如下。病理描述难免有误。

1.浮脉 风寒束表一卫气为御邪侵,充于肌表一脉随气浮于外一轻按即得一谓之浮脉。

2.沉脉 病在脏腑一脉位深藏,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一、谓之沉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3.迟脉 阴盛阳衰一心功减退,搏动迟缓—一息三至,去来极慢一谓之迟脉。阴盛为寒,阳衰为虚。

4.数脉 表卫闭郁,气郁化热,或由气人血,气血两播一心动亢进—一息六至,多于常脉一谓之数脉。亦有心气虚衰一搏动无力一每次输出血量不足,心动加速以求代偿一成为虚数。

5.细脉 气血两虚,阴虚偏甚一气虚则输出量少一加之血虚脉失血充,则脉细如线一谓之细脉。

6.微脉 阳气衰微,气血俱虚一脉细而软一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一谓之微脉。

7.弱脉 气血两虚一气虚无以鼓动血行,血虚无以充盈于脉一极软沉细,按之乃得,轻取难寻一谓之弱脉。

8.实脉 三焦实热或腑气不通一心动亢进一搏指有力一谓之实脉。

9.洪脉 气郁化热,气分热盛一心功能亢进一按之洪大有力寸谓之洪脉。若大而虚,按之无力是壮火食气,心气已虚。

10.弦脉 肝肾阴虚一水津亏损,脉失津濡一脉络紧张一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一谓之弦脉。少阴阳虚,气化失常一水停三焦,充于脉内及其夹层一脉络为之紧张,触之如按琴弦一谓之弦脉。肝胆气郁一脉为气束,不能舒张一如按琴弦一亦可成为弦脉。

11.紧脉 风寒束表一脉络收引一脉形如索,轻按即得一谓之浮紧;寒中三阴一脉络收引一其形如索,重按始得一谓之沉紧。

12.滑脉 痰食妊娠,停阻经隧一所阻部位脉络紧张一血流受阻一聚集如珠,流于脉内一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一谓之滑脉。

13.涩脉 气滞、血瘀、痰凝一脉络传导受阻,微挛一血流不畅一按脉犹如轻刀刮竹一谓之涩脉。

14.濡脉 水湿阻滞一脉因受湿而弛一按之无力,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一谓之濡脉。气血阴阳亏损,生化无源一脉无血充一亦呈濡脉。

15.芤脉 突然大量失血一脉失血充一形如葱管,按之中空一谓之芤脉。

16.结脉 心系阴阳亏损一脉络痉挛一传导阻滞一脉律不匀,时有止歇一谓之结脉。迟止定期,谓之代脉。

编辑本段如何调理五脏

1、养肝最好的食物:生吃绿色食品,特别是绿豆汤(把绿豆放水里煮,当水开了以后再煮7~8分钟,然后喝水,不是我们习惯的把绿豆煮烂,绿豆煮烂后会失去养肝的功效——切记)晚上吃为好。

2、养心最好的食物:红色食品,特别是红豆,可以是红豆豆沙包、红豆粥、红豆豆浆。早上吃好。

3、养脾最好的食物:黄色食品,特别是黄豆,可以是豆浆、豆腐、豆腐干,都是上等的养脾佳品,在西方的医学界吧黄豆列为劣等蛋白,认为黄豆的蛋白质很难吸收,这个观点只适合西方,对中国人来说,黄豆是非常优质的蛋白质,原因是西方很少吃大米,而中国人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当黄豆的蛋白质和米饭一起,就是绝佳的蛋白质。什么时候吃都好。

4、养肺最好的食物:白色食品,特别是大白萝卜,白萝卜只有生吃才能养肺,切记。什么时候吃都好。

5、养肾最好的食物:黑色食品,特别是黑豆,黑芝麻,晚上吃为好。

【味道和五脏的关系】

1、酸养肝,但是过酸则伤肝。如醋酸,每天吃点酸作料就好,不要多吃。

2、苦养心,苦味的食物可以泄心火,特别是苦瓜。

3、甘养脾,甜味的食品养脾,比如各式各样的水果。

4、辛伤肺,辛辣的食品少吃,如果离不开辣椒,则需要控制在每天最多只能吃一次。

5、咸养肾,盐是养肾的,但是过咸则伤肾,每天吃盐控制在6g以内就好。

扩展阅读: 1 中医望闻问切的现实应用:http://chinadoctor.org/post/1074.html

2 http://www.plbbzs.com http://www.beauty-baby.com http://beauty-baby.com

3 http://www.beauty-baby.com.cn http://magic-u.cn http://plbbzs.com1、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从整体出发,研究人体发生疾病后其临床表现的特点与规律,从而认识疾病的一门医学科学:在中医教学中,它是辨别病症、寻求病因、推断病情,为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的一门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

2、诊断 诊是诊察,断是判断。即运用望、闻、问、切四种基本的诊查方法,对疾病所产生的症状、体征进行了全面了解,并运用辨证的理论加以分析研究,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一认识疾病的过程,就是诊断。3、四诊 四诊是指望、闻、问、叨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4、审察内外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生理机能对自然界一般的变化是能够相适应的。当人体这个整体内在失调或自然界的变化超过人体所能接受的限度,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时,便会产生疾病。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天地相应这些观点出发,在认识疾病的时候,便不能只看到局部或只注意个人。这种观点,在诊断学中成为“审察内外”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

5、辨证求因,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审察内外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一系列的具体证候(包括病人自觉症状和四诊检查所得),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癔结所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 www.woacn.com

6、四诊合参 诊断要根据审察内外和辨证求因的原则进行,诊断的方法,便要求对病人作周密的观察与全面的了解。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四诊合参。只有望、闻、问、切四者俱备,才能见病知源。 ’

7、望诊 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与疾病的情况,即是望诊。

8,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乃指人体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 旺,形衰则神惫。神的盛衰是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神来源于先天之精,但神又靠后天之精的滋养。精与神的关系是: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则神旺;反之,精衰则体弱,体弱则神疲。气与神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气是生命的动力,气能生神,神能御气。总之精、气-神为人生三宝,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神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望神的重点在于目光,表情和动态。 ’’

9、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例如精神饱满,目光炯炯,言语清晰、面色润泽、气息平顺等,可称为得神,得神者虽有疾病,较易治疗,预后亦较良好,故有“得神者昌”的说法。

lO、失神即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当生命机能严霞障碍,五脏精气衰败时,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

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火肉已脱等,均称为失神,有“失神者亡”的说法。此外,望诊中的“真脏色。,脉诊中的。真脏脉’,亦是失神的表现。总之,失神是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预后不良。

11、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并非佳兆。

1 2、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常见于虚证患者,是正气不足的缘故。如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无力、动作迟缓等。

13、神志异常包括烦躁不安、谵妄神昏,以及癫、狂、痫等精神失常的表现。

14,狂病是神志异常的一种表现,多由精神感受重大刺激而引起,病起急骤。本病发作时躁扰不宁,喧闹不休,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少卧不饥,妄行不休,声音壮厉,力过常人。多由气郁化火,痰火扰心所致;或为阳明热盛,邪热扰乱神明;或由蓄皿瘀阻,蒙蔽神明。

15、癫病是神志异常的一种表现,其神态表情多为一种抑郁状态。表情淡漠,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或哭或笑,易惊喜疑,饮食不知饥饱,生活不能自理,每欲闲户独居,重则僵仆直视,病属不足,多由心脾两虚,痰气郁结所致。

16痫病,俗称“羊痫风”。其发病无定时,多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 两目上吊或口眼歪斜,有时喉内发出如猪羊之叫声,发病时间短者仅有几秒钟,长者几十分钟不等,醒后如常。多由肝风挟痰,上窜蒙蔽清窍,或属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17,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他们的归类是:青属本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

18、五色主病 根据阴阳五行和脏象学说的理论,五脏配应五色。即:青色主肝病,赤色主心病,黄色主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肾病,此五者均为一般情况下的病色,合称为五色主病。后世在临床实践中发展了五色主病的理论,较为切合实际。归纳为:青色主风

病、寒病,痛证、惊风等;赤色主热病;黄色主湿热,寒湿和血虚;白色主虚证,寒 证;黑色主寒证、痛证、水饮及瘀血等。 ,

19,五色诊 属望诊的内容,即根据患者面部出现青、赤、黄、白、黑等色泽的变化而进行诊断辨证的方法。 。

20、望色十法 是汪宏根据《内经》的理论,总结个人临床经验,在《望诊遵经》中提出的。十法是:浮沉、清浊,微甚、散搏、泽夭。

2l、常色 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精神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脏腑功能的正常。我国正常人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这就是有胃气、有神气的常色。 ’

22、主色 在人群中,由于遗传,或地区、工作条件等造成某些人面色或自或黑或红或黄或青等等,都属于个{本特征,只要终身不变,都成为主色。

23、客色 人与自然是相应的,由予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就成为客色。

24、病色 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色泽,可以认为除常色之外,其他一切反常的色泽都属病色。病色的出现,不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

25、五色善恶 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称为“气至”,多预后良好。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说明脏且珞}或有败坏,胃气已竭,不能荣润,称为“气不至”,多预后不佳。 · .

26、病色交错 病与色不相应,称为病色交错。在交错中,又有相生相克的善恶关系,相生为顺,相克为逆。病色交错可以判断病之顺逆吉凶,但在临床运用时,不可过于机械,应四诊合参,灵活运用,综合评判.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

27、真脏色 指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色诊上,面部的色泽以明润而含蓄为佳。明润为有胃气,含蓄是脏腑精气充足;反之.枯槁为无胃气,色泽显露为五脏精气衰竭。这种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五脏的精气已竭,五脏的真气外露,故称之为真脏色。它显示有较严重的内脏疾病。

28、青如草兹,出自《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肝的真脏色。草兹,即枯死的青草,形容枯草样青黑的病色,见于风邪极盛,胃气将绝的疾病。

29、赤如虾血,出自《素问·五脏生成篇》。是心的真脏色。妊不血,即凝积的死血。形容紫黑枯槁的病色,可见于心I血瘀阻、胃气衰败的疾病。

30、黄如枳实.出自《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脾的真脏色。形容枯黄失泽的病色,见于久病脾气将绝、胃气衰败的病人。

3l、自如枯骨,出自《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肺的真脏色,形容苍白而枯稿不泽的病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的病人。 “

32、黑如焓,出自《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肾的真藏色。焓,即灰烬。形容灰黑枯槁的病色,见于久病肾气将绝、胃气衰败的病人。

33、戴阳征 见于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多为虚阳浮越之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 ,

34、萎黄 面色淡黄,枯槁无光,称为“萎黄”。常见为脾胃气虚,气血不足的患者。

35.黄胖 面黄虚浮.称为“黄胖”。多为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

36、黄疸,病证名。出自《内经》平人气象论等篇。又称黄瘴。身黄,目黄、小便黄是其三大主症。多由感受时邪,或饮食不节,湿热或寒湿内阻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昕致。

37、阳黄 黄疸两大类型之一。见,(景岳全书·黄疸》。多因感受外邪,湿热侵及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所致。

38、阴黄 病名。黄疸病两大类型之一。因阳黄日久转化,或因睥阳不振.寒湿内蕴,或因过服寒凉所致。

39,疳积 病名。小儿面黄赢瘦,毛发作穗,腹坚且大,青筋暴露为疳积。 ’

40,鼓胀 病名。指腹部胀大,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或微肿)的病症。多因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虫积日久,使肝脾损伤,气血瘀滞,水湿不运所致。

4l、战栗 证名。自觉寒冷,且躯体颤振。战傈见于疟疾.表现为先战傈而后高热,发作有时。战傈见于热病,乃因里热炽盛.阳气不得发越所致。

42,积苷 病名。出《婴童百问》。是指疳积患者,背部肌肉消瘦脊骨显露之证。 “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齿”,是对脊疳症状的描述。诸疳后期,形体赢瘦,均可出现此证。应根据主病辨证论治。 ’ 43,项背强直 证名。指后项病脊问肌肉筋脉牵强板滞不适。多由风寒乘袭足太阳经,或气血凝滞.脉络不和,或因外伤所致。

44.角弓反张 证名。项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故名。多见于痉病、破伤风等瘸证。

45,痉病 病名。又称痘。以项背强直.口噤、瞪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症。实证多固风,寒、湿、痰、火邪壅滞经络所致。虚证多因过汗、失血、素体虚弱、气虚血少、津液不足,骑失濡养、虚风内动所致。

46,痿证病名。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严重的手不能握物,足不能任身,肘、脆、膝、踝等关节如觉脱失,渐至肌肉萎缩而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种病症。’多因肺热伤津,湿热浸淫,或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所致。

47、痹证 病名。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昕引起的多种疾病。 。

48、中风 病名。亦称卒中。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的病症。卒倒口开,手撒遗尿,是中风脱证;牙关紧闭,两手握圆,是中风闭证。

49、中暑 病名。指夏季炎热,感于暑邪而发生的急性病证。症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脒虚数,或昏迷不醒,四肢铀搐。

50、厥证 病证名。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症。

51、五软,病名。即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

52、五迟,证名。即小儿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53、解颅 病名。又名囟解.囟开不合。指小儿到一定年龄,囟门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以致囟门较正常为大,或可见囟门部稍稍隆起。囟门延迟不合,多由父母精血不足,以致小儿先天肾气虚弱,不能充养脑髓而成。多见于脑积水、佝偻病等病症。

54、抱头火丹 发于头部的丹毒。头面皮肤掀红肿胀,色如涂丹,压之褪色,伴有疼痛。多由风热火毒L攻所致,每易邪毒内陷。

55、大头瘟 病名。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盛,目不能开,由天行时疫,毒火上攻所致。

56.痄腮 病名。又名腮肿。即流行性腮腺炎。为感受温毒病邪后,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摩遏少阳经脉所致。冬、春两季常见流行,以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先 后在两侧腮腺部位肿胀,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并有疼痛或压痛。

57、发颐 病名。出《医学入门》。又名颐发、汗毒。颐,指面颊。本病由伤寒或温病唇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积而成。初起身发寒热,面颊一侧结肿如核,微热徽痛,渐肿胀延及耳之前后,疼痛日增,溃后脓出秽臭;甚则咽肿痰涌气堵,汤水难咽。

58、瘿瘤 病名。出《中藏经》。瘿与瘤的仓赘,或单指瘿。发病与水土有关,或忧思郁怒,肝郁不舒,脾失健运,致气滞痰凝而成。症见颈前生长肿物,色红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有如“缨络”形状。多指甲状腺肿大一类疾患。

59、瘰疬 病名。小的为瘰;大的为疬。多因肺肾阴虚,肝气久郁,虚火内灼,炼液为 痰,或受风火邪毒,结于颈项、腋,胯之间。初起结块如豆,数目不等,先痛无热,后渐增大串生,久则微感疼痛,或结块相互粘连,推之不移,若溃破则脓汁稀薄,其中或央有豆渣样物质,此愈彼起,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瘘管。相当于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

60,胬肉攀眼 日瞥赤咏胬肉,横布自睛,渐侵黑睛,故名貉肉攀睛。多由心肺二经风热壅盛,经络瘀滞,或稗胃湿热蕴蒸,血滞于络或由肾阴畸耗,心火上炎所致。 ‘ 。 、

6l、针眼 病名。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其症胞睑边缘长小疖,初起形如麦粒,微痒微痛,继而掀肿拒按,相当于麦粒肿。 .-

62、眼丹 病名。多由心肝毒气上攻,壅而聚此。其症整个胞睑漫肿赤痛,波及整个脸部组织,硬结拒按,常伴有寒热疼痛等全身症状,病情重者,热毒可深入眼眶。顾不同于针眼局限在睑缘之小疖。

63、睑废。即上胞下垂:病证名。发病有先后天之分,先天者常由发育不全弓!起,后天者,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风邪客睑而成,亦可由外伤所致。症见上胞垂下,掩及瞳神,无力提起,妨碍视瞻。 ,

64、目闰 胞轮振跳,称为“目鸱”,多因风热外来,贼邪不泻,或血衰气弱,经络失养所致。

65、耳痔,即耳菌。病名。常见形态不同而异名。初生形如蘑菇者,名耳菌;如樱桃、羊乳者,名耳痔;如枣核者,名耳挺。皆由肝、肾等经火毒凝聚而成。

66、耵聍 出《灵枢·厥病》又名耵耳,俗称耳垢。乃耳孔泌出液体与进入耳中之尘垢结成。大量耵聍堵塞,则形成耵聍栓塞,而影响听力.

67、鼻窒 鼻中膜胀窒塞为搿鼻窒一,多由热客阳明所致。

68、鼻痔 鼻内瘛肉,结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称为·鼻痔,由肺气热极,或风湿郁滞,日久凝浊,结成瘛肉0甚者又名。鼻邕謦。 一

69、酒皂鼻 玑病名。古名鼻赤。《素问·热论》: 。脾热病者,鼻先赤一。由脾胃湿热上熏于肺所致。症皿鼻准发红,久则呈紫黑色。甚者可延及鼻翼,皮肤变厚,鼻头增大,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疣。重症称为肺风或肺风粉刺,鼻部疹起如黍,色赤肿痛,

破后出粉白汁,日久皆成自屑。

70、鹅口疮 病名。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主症为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故名。脾开窍于口,脾经郁热,循经上行,熏于口舌所致。

71、唇风 病名。多由阻明胃火上攻所致。多发于下唇,初起红肿发痒,破裂流水,痛如火灼,皲裂脱屑,状若无皮,日久口唇睛动不止.

72、茧唇 唇上初结似豆,渐大如蚕茧,坚硬疼痛,妨碍饮食,称为·茧唇膏多因胃中积热,痰随火行,留注于唇所致j

73、蚧齿 齿介齿即齿舂介。多因心胃火热。或为血气虚,邪客于牙车筋脉之间。清.徐灵胎《徐氏医书六种》. 膏齿齿介者,睡眠而齿相磨切也……·.小儿睡中齿蚧常为有虫。、 74、牙疳 病名。见《儒门事亲》。初起齿龈红肿疼痛,继之腐烂、流腐臭血水.因风热而致牙疳者,为风热牙疳;患牙疳而见下肢青色肿块者.为青腿牙疳;发病急,病势险者,为走马牙疳.

75、龋齿 病名。指牙齿蛀空朽痛者。多因口腔不洁,见龈肿腐臭,齿矛瑶面灌强f1丽作时止或风痰湿热熏蒸手足阳明二经。症

76、乳蛾 病名。以其彤似甄头.状如蚕蛾而得名。本病多因肺胃热壅,火毒熏蒸:或因气滞血凝,老痰肝火结成恶血;或因肝肾阴津亏损,虚火上炎,病发于喉核(即扁桃体)。霉于一侧者名单乳蛾,发于两侧者为双乳蛾。症见喉核红肿疼痛,表面面面疆蠢不孬融分泌物,口臭便秘,舌苍厚腻,汤水难咽,身受寒热。

77、白喉 病名。常发于秋冬久晴小雨,气候亢燥之季.多凶肺胃索虚,复感时行疫疠之身I;毒,邪毒从口鼻入,疫毒搏结于咽喉所致。症见咽喉疼痛.吞咽尤甚,继之则一侧或双侧喉核出现白点,迅速蔓延,成为乳白色或灰白色边界清楚有光泽之假膜,假膜迅速蔓延至悬垂及喉关内外,不易剥脱,若用力剥脱,则易出血,迅即为新假膜所覆盖,并感头痛身疼,微热或寒热交作,乏神,胸闷烦躁,口臭鼻塞,若白膜延及喉关内或会厌下,则呼吸困难,鼻煽唇青,心悸怔忡,脉结代等。 ’

78、丹毒 病名。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发无定处者为赤游丹,发于头部者为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为流火;发于上者多为风热化火,发于下者多为湿热化火,亦有外伤感染所致。初起患部鲜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症。

79、天花 病名。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情险恶的病青性传染病。本病常有发热,咳嗽,喷嚏,呵欠顿闷,面红惊悸,手足耳尻俱冷,身发痘疹等症。整个病程分发热、见点、起胀、灌浆、收靥和结痂六个阶段。因病毒感受的深浅,病人体质强弱的不同,可出现各种变证,须严密观察,辨证施治。

80、水痘 病名。是一种病毒所致的急性儿童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膀及粘膜分批出现斑疹和丘疹为特征。由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扰于卫分而发。

81、斑疹 证名。指热病过程中发于肌肤表面的片形或点状韵斑块或疹子。点大成片,斑斑如锦纹,抚之不碍手者称为斑;形如粟米,高出皮肤之上,抚之碍手者称为疹。

82、麻疹 病名。本病是一种“内蕴热毒,外感天行”属于温热病的范畴。多见于小儿。 发病主要在肺胃二经。以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口腔颊部粘膜上有粟形白点为特征。一般分初热期、见形期.收末期三个阶段。

83、风疹 病名。又名风痧。为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由外感风热,郁于肌表而发。疹点细小淡红.出没较快,退后无落屑及疹痕,因其症状如痧子而名。

84、隐疹 病名。因内蕴湿热,复感风寒,郁于皮腠而发;或由于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小如麻粒,‘大如豆瓣;甚则成块成片,剧痒,时隐时现。即荨麻疹。

85、自痞 病症名。由于湿热之邪郁于肌表,不能透泄而发。颈项初生水泡。渐及胸腹,.亦可见于四肢,先少后密,状如水晶.显示湿热有外透之机,破之有淡黄色浆液,有腐 臭气,常伴有身热。重者有延缠日久,水泡呈枯白色,称为枯痞,是气阴枯竭之候。即白色粟粒疹。

86、痱子 是痱疮。病名:t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见于炎夏,以小儿及肥胖人易患。分布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如粟米样的红色丘疹,很快变为小水泡或小脓泡,有瘙痒及灼热感,常因搔抓而继发感染引起痱毒(汗腺炎)。即红色粟粒疹。 ’

87、缠腰火丹 病名。指生于胸胁及腹部…侧的疱疹性疾病。由心肝二经火邪湿毒凝结而成。初起患侧刺痛发红。继而出现米粒样水疱,疱液透明,累累知串珠,呈束带状排列.即带状疱疹。

88、湿疹 病名。此病表现多样,初起多为红斑,迅速成为肿胀、丘疹或水疱,继之水疱破裂,渗液,现红色湿润之糜烂,以后干燥结痂,痂脱后留有痕迹,旧久可自行消退。此症多因风、湿,热留于肌肤。或病人耗血,以致血虚生风化燥,致使肌肤失养而受损.

89、热气疮,是针头到绿豆大小的水疱,常为一群或二、三群,有痒和烧灼感,好发于口角唇缘,或眼睑,外阴,包皮等处。常见于高热病人,正常人亦可发生,多由风热之毒,阻于肺、胃二经,湿热熏蒸皮肤而发. .

90、痈 病名。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多由外感六淫,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气血凝滞而成。因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内痈、外痈两类。临证均有肿胀、:9lc热、疼痛及成脓等症。属阳证。

9l,疽 病名。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症见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等,属阴证。

92、疔 病名。因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状,故名。多因饮食不节,外感风邪火毒及 四时不正之气而发。发病较急,变化迅速,初起如粟,坚硬根深。继则掀红发热,肿势渐增,疼痛剧烈,待脓溃疔根出,则肿消痛止而愈。

93、疖 病名。即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炎症。由内蕴热毒或外触暑热而发。本病肿势局限,色红、热痛、根浅、出脓即愈。

94、望络脉 屉指望小儿食指络脉。对三岁以内的小儿,在诊断上有鼋要意义。因食指络脉,也是由手太阴之脉分支而来的,所以诊小儿食指络脉,与诊鱼际络脉和寸关尺脉,是同出一辙的。由于小儿脉部短小,诊脉时又常哭闹躁动,以致影响切脉的准确性;而小儿皮肤薄嫩,脉络易于暴露,食指络脉更为显著,因此,望络脉较诊脉更为方便。

95、透关射甲 是指络脉直达指端.说明病情凶险,预后不佳。

96、鱼际 是手大指本节后肌肉丰满处。鱼际属手太阴肺经之部,望鱼际络脉诊断的原理和切脉独取寸口的原理是一致的。

97、痰 是由肺和气道排出的粘液,其浊而稠的为痰,清而稀的为饮,都属于有形之痰。

98、涕 是鼻中分泌的粘液。

99、涎 是从口腔中流出的清稀粘液。

100、唾 是从口腔中吐出的带泡沫的粘液。

中医诊断学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中医诊断学

英文名称: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定义: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药学总论(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中医诊断学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目录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 诊病 辨证 病案 四诊 八纲 辨证 诊断与病案

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综述 司外瑞内 见微知著 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常见症状鉴别 发热 发热恶寒 壮热 潮热 往来寒热 烦热 微热

病因辨证 六淫 火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燥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湿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暑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风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上 篇 诊 法 综述 第一章 问 诊 问诊的意义 问诊的方法 环境要安静适宜 态度要严肃和蔼 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目录 绪论 上篇 诊法 中篇 辨证 下篇 诊断综合运用

中医诊断学(王忆勤)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目录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 诊病 辨证 病案 四诊 八纲 辨证 诊断与病案

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综述 司外瑞内 见微知著 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常见症状鉴别 发热 发热恶寒 壮热 潮热 往来寒热 烦热 微热

病因辨证 六淫 火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燥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湿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暑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风证 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分析

上 篇 诊 法 综述 第一章 问 诊 问诊的意义 问诊的方法 环境要安静适宜 态度要严肃和蔼 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目录

绪论 上篇 诊法

中篇 辨证

下篇 诊断综合运用

中医诊断学(王忆勤)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诊法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察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 中医诊断学

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异常表现,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以及运用嗅觉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病人的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的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

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诊病

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对于临床上的各种具体疾病,进行分析判断而作出的诊断,是为病名。因而病名是各种具体疾病的代名词。如疟疾、痢疾、肺痈、痫病、消渴、滑胎、痛经、麻疹、夏季热、红丝疔、乳癖、脓疱疮、牛皮癣、内痔、股骨骨折、白喉、圆翳内障等,都是病名。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

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应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还不可能对疾病的病种进行辨别,难以作出病名诊断。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对疾病怎样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作初步介绍。 辨证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以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者,亦有称病为证者。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的各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病案

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病案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病案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作如实地记录。

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病案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而也属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之一。 四诊

也叫诊法,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诊,是通过观察神色,形态两个方面来了解一般的情况,并结合舌诊来进一步帮助判定疾病的性质。三岁以下的小孩还可以通过看指纹来辅助诊断。闻诊 包括听病人的讲话、呼吸、咳嗽、呃逆等。二、嗅气味 包括嗅身体、口腔、和多种排泄物的气味等。问诊 问诊是四诊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细致的问诊,往往可以为正确的诊断找到线索。问诊的内容,大致与西医相同,要了解患者的主要病痛所在;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治疗的情况(包括服药后的反应),既往病史,以及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思想情况、家族病史等等。切诊 包括切脉和对四肢、躯干部位的触诊。它是在人体的一定部位,采用按、触等方法,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 八纲

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张景岳称为“阴阳”、“六变”。四诊所得的一切资料,须用八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是分别邪正的盛衰;而阴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它从总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别疾病属阴属阳,为治疗指明总的方向。 辨证

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七情、卫气营血、八纲、六淫和三焦辨证。各种辨证既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有相互联系,并且都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诊断与病案

诊断分常见疾病诊断和征候诊断两个方面。疾病诊断简称诊病。就是对患者所患疾病以高度概括,并给 中医诊断学

以恰当的病名。征候诊断即辨证,是对所患疾病某一阶段中证候的判断。病案,古称“诊籍,又叫医案,是临床的写实。它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治疗经过与结果等,都如实地记录下来,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病案分析统计,经验总结,医院管理等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因此,临床各科都应有完整病历、病案记录。

编辑本段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 扁鹊切脉图

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清代李延星《脉诀汇辨》、贺升平《脉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舌诊方面,继元代杜清碧增补敖氏《伤寒金镜录》后,明代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清代张登的《伤寒舌鉴》,傅松元的《舌胎统志》等对察舌辨证多有研究。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地介绍四诊理论和方法,便于实用。

明清时期对辨证的研究更为深入,尤以伤寒、温病的诊断与辨证最为突出。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传 金元四大家

忠录》,特别是清代程钟龄《知觉心悟》,都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大法。明清重《伤寒论》,致力于六经辨证研究的约百余家,各有精避见解。如明初王初道的《医经溯洄集》、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等等。明清创温病的辨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焦辨证,分别开创了对温热病病变表坎特征与转变规律的研究。

近代,诊断学的发展较慢。1917年,曹炳章著《彩图辨舌指南》,把辨舌诊断与治法并提,内容翔实,多为经验之谈。中国建国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获得了新的苗头与成就。例如:运用电子仪器描记脉图研究脉学,以微型电子计算机输入常见病辨证论治系统研究辩证学等等。为中医诊病、辨证开避了新途径。

编辑本段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综述

中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直观的方法从总体方面看待其关系,构成了天人相应、神形相合、表里相关的整体观点。

中医学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因果联系,人体是一个有 中医诊断学

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应,全身的病理变化又可反映于局部。因此,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现常可反映出整体的状况,整体的病变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审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种疾病现象,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思考,便可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就是说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测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改变看出反常的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便是中医学诊断病证的基本原理。 司外瑞内

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灵枢·论疾诊尺》说“从外知内”,就是说通过诊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现象,便有可能测知内在的变动情况。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说明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 相关书籍

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了解内脏所发生的疾病,认识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候。所以《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如《灵枢·五色》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内而脏腑、外而胸背的整个人体皆分属于其中,并说:“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便是察面部的情况,以测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

又如早在《素问·五脏别论》便有“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之说,《难经·一难》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于是详细审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临床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有诊断全身疾病的意义。因而有人说,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 以常衡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规;奇,指异常、变动;揆度,观察比较、推测揣度的意义。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知常达变。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的虚、实、细、洪,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作出判别的。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也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编辑本段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疾病的病情变化极其错综复杂,医生要在千变万化、纷纭复杂的表现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 相关书籍

证作出正确判断,他除了应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外,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

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那么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四诊并用,并不等于面面俱到。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详细的病情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诊断,它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征候,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征候;而一个证候亦可见于多种病。

症,即症状,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症状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中国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但这不等于不要辨病,应该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才可作出更确切的判定。

编辑本段常见症状鉴别

发热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古代医家认为发热是指病人自觉有发热感,或医生在诊察病人过程中觉察有 发热

发热,现在还包括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不管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均可出现发热。

发热热型及伴有的其他临床表现,可以反映不同的病证。 发热恶寒

是指发热同时伴有恶寒,即发热恶寒同时并见(恶寒与恶风都是怕冷的症状,性质相同,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恶寒重,恶风轻),它是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发热恶寒常见于外感热病中,凡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体表,人体卫气受邪,卫气被遏,温煦功能减弱则恶寒或恶风,卫气抗邪,邪正相争则发热。根据发热恶寒这一热型伴有的不同临床表现,可诊察辨别不同的表证。

——发热恶寒伴头痛,自汗,脉浮缓者,是太阳中风证,八纲辨证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所致。

——发热恶寒伴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无汗,脉浮紧者,是太阳伤寒证,八纲辨证亦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阴郁滞所致。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头痛,口渴,咳嗽,咽红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者,是卫分证。八纲辨证属表热证。为温热之邪袭表,肺卫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痛,身重,胸闷不舒,苔白腻,脉儒缓者,是湿遏卫分证。为湿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作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鼻燥,口渴,咽干,舌红苔白,脉数,发于秋季者,是燥邪犯表证。为燥邪侵袭,肺卫受邪所致,有温燥与凉燥之区别。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身重,疼痛,汗出,口渴,脉弦细芤迟,发于夏季者,是暑邪犯表证。为暑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壮热

又称高热。是指发热较高,热势较甚.常不伴恶寒而反恶热,又称“但热不寒”,或“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是里实热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为邪正斗争激烈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 ——壮热伴汗多,面赤,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M,rN.9P7脉洪大或滑数者,是阳明经证及气分证。为阳明气分热盛所致。

—一壮热伴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者,是心包证。为热陷心包,心神被扰所致。

——壮热伴头痛头胀,手足躁动,口干唇燥,甚则抽搐神昏,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者,是热盛动风证。

为热盛心神被扰,津伤筋脉失养所致。

——壮热夜甚,伴头痛,口渴,肌肤斑疹隐隐或显露,或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者,是气血两燔证。为里热炽盛,营血被扰,血热妄行所致。

——壮热伴胸痛,胸闷,咳嗽,痰多色黄或粘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是邪热壅肺证。为邪热壅肺,肺失宣肃所致。 潮热

是指发热有定时现象,或发热的病人,到了一定的时间其热势升高。为邪正斗争所致,既可见于外感热病,又可见于内伤杂病。

——潮热日前而发,伴有腹胀腹痛,便秘,或下利,心烦,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者,是阳明腑证。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热之邪结聚所致。

——午后潮热,身热不扬,伴头身困重,胸脘痞满,腹胀便溏,口渴不欲饮,泛恶,舌苔厚腻,脉濡数者,是湿热留恋气分证。为湿热留恋气分,湿遏热伏所致

——午后潮热,伴颧红,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疲乏力,心烦,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是阴虚内热证。为余热未尽,阴虚内热所致。

——午后潮热,伴干咳少痰,失眠,盗汗,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者,是肺肾阴虚证。为肺肾阴虚,津液亏损所致。 往来寒热

是指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即发热时不觉恶寒,恶寒时不觉发热,两者交替出现。为邪正斗争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中。

望闻问切技巧 创造望闻问切
——往来寒热,伴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者,是少阳病证。为邪人少阳,正邪分争所致。

——往来寒热,甚则高热寒战,休作有时,肢体酸痛,周身乏力,头痛,口渴引饮,汗后热退身凉,反复发作,脉弦者,是疟疾病证。为疟邪侵入,邪正相争所致。 烦热

是指发热伴有烦躁不安等症状。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均可出现。 ——烦热伴胸膈灼热,心中懊(忄农),烦躁不安,口干欲饮,舌红苔黄燥,脉数者,是热扰胸膈证。为热邪留扰胸隔所致。

——烦热伴身热不得卧,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细数者,是阴虚火旺证。为肾阴虚,心火亢所致。 微热

是指发热不高,热势不甚。常见于外感热病恢复期或内伤杂病。

——身有微热,伴干咳少痰,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虚者,是外感病恢复期,肺胃阴伤证。为邪热未.尽,肺胃阴伤所致。

——身有微热,长期不退,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红绛,少苔,脉虚数者,是外感热病后期,肝肾阴伤证。为余邪未尽,肝肾阴伤所致。 ——身有微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劳累后加剧,反复发作,伴神疲乏力,心烦,少气懒言,自汗,食少,舌淡,脉虚者,是气虚发热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

其它常见症状鉴别:出汗 咳嗽 气喘 出血 疼痛 呕吐 泄泻与便秘 小便不利与水肿 黄疸 眩晕 心悸 不寐 抽搐 昏迷 噎膈与积聚 臌胀 痿躄

编辑本段病因辨证

六淫

六淫属于外感病因,六淫指异常的引起人类疾病的风、寒、暑、湿、燥、火之气。 火证

火与热同类,都为阳盛之象,故火热常常混称。进一步比较,火与热仍有所区别。一般说来,热 淤血

轻而火重。温为热之渐,火是热之极。由于温邪也是外感热病的一类致病因素,故温热又常并称。火、热、温邪致病,常有易伤阴津,动风、动血等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

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不眠,神昏谵语,甚则躁扰发狂。或生疮疡疗毒,或吐血,衄血,发斑疹。舌质红绛,脉洪数或细数。 病机分析

火、热、温邪入气分则壮热,口渴,面红目赤,脉洪数;火热入营血,则烦躁不眠,逼血妄行,则吐血、衄血,发斑疹;热扰心神则神昏谵语,甚至躁扰发狂;火热郁结不解,腐肉成脓,则生疮疡疗毒;舌红绛,脉细数,是火热深入营血之候。 燥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由口鼻而入,肺为娇脏,最易伤肺。燥邪致病常有凉燥、温燥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

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口鼻唇咽干燥,干咳少痰,心烦,舌干苦黄,脉浮数。凉燥: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干燥,舌白而干,脉弦涩。 病机分析

温燥多因初秋气候炎热、干燥,燥与热相合迫于肺卫,故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等证。燥伤津液,则见口渴,口鼻唇咽干燥,心烦;燥伤肺系,可见干咳少痰;舌干苦黄,脉浮数,都为燥热之象。凉燥多因深秋气候变凉,寒邪与燥邪相合而致病。燥寒侵袭肺卫,故既有恶寒、无汗、头微痛等类似风寒表证的现象,又可见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干燥等燥而兼寒的症状;舌白而干,脉弦涩都为凉燥之证。 湿证

湿邪重着,粘滞,易耗伤阳气,阻遏气机,其病变常缠绵难愈。湿邪致病有伤湿、冒湿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

伤湿则头胀而痛,胸闷,口不渴,身体困重而疼痛,发热,身体倦怠,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冒湿则头重如裹,四肢懈怠,遍体不舒,脉濡弱。如果侵犯关节,则关节屈伸不利,酸痛重着,活动受限。 病机分析

伤湿,是湿邪侵犯肌表之证。湿邪重着、粘滞,伤人后,阻遏气机,当清阳被遏时,就会出现头胀头痛,胸闷不适,身重疼痛,倦怠乏力等症状;湿困肌表,卫阳被郁,故见发热,湿为阴邪,故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濡或缓,乃湿邪为患之象。冒湿,多指行居于云瘴山岚,感受湿邪,阳气被遏所致。湿在头部,清阳被困,故头重如裹;湿性重着故四肢懈怠,遍体不舒;湿邪侵入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暑证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为病多见热象,暑邪易耗气伤津,且多夹湿,与湿邪相合为病。暑邪致病有伤暑、中暑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

伤暑则恶热,口渴,汗出,身体疲乏,小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中暑则出现卒然昏倒,发热,大汗淋漓,口渴,气急,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舌绛干燥,脉濡数。 病机分析

感受暑湿之邪、耗伤津气则为伤暑。暑性炎热,迫津外泄,出现恶热、口渴、汗出、尿黄;气随汗泄,则身体疲乏,脉虚数;暑热炽盛,可见舌红、苔黄。中暑多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温下劳作过久所致。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热伤及筋脉,筋脉拘急,故见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暑热灼伤营阴,则舌绛干燥,脉濡数。 寒证

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容易损伤人体阳气,阻碍人体气血运行,导致各种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嗽,喘促,苔薄白,脉浮紧。或见肢体拘急,关节冷痛;或见腹痛肠鸣,腹泻,呕吐。 病机分析

寒邪束于肌表,腠理闭塞,卫气不能宣发,故发热,恶寒,无汗;寒邪郁于经络,则头身疼痛;皮毛受邪,内含于肺,肺宣降失司,出现咳嗽,喘促,寒袭肌表则脉浮紧,苔薄白;寒邪凝结,郁结经脉 相关书籍

,阳气受损,阻遏气机,则肢体拘急,关节冷痛;寒邪入里,损伤脾胃之阳,升降失司,运化不利,故见腹痛肠呜,腹泻,呕吐等症。 风证

风性轻扬开泄,易侵犯机体的体表;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具有起病迅速、变化多端、游走不定的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疼痛,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皮肤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或见肢体关节疼痛,或见颜面麻木,口眼歪斜。 病机分析

风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伤人卫气,卫气不固则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疼痛;肺合皮毛,肺卫受邪,故咳嗽;风邪犯卫未及深入故见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于肌肤,故可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风袭经络阻滞于经脉关节则肢体关节疼痛,颜面麻木,甚至口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2526.html

更多阅读

朗诵艺术创造外部技巧·重音 朗诵技巧

朗诵艺术创造外部技巧·重音重音是使创作主体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方法之一。停顿和连接,解决了创作依据内容构成的分与合;而重音所要解决的是创作依据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关系。第一节 重音的概念

中医望闻问切各什么意思.? 中医的望闻问切

中医诊病方法是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称为四诊。望诊,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晦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局部的望诊,主要是望舌

慕课设计的四大关键点 创意品牌策划方案的四大关键技巧

     在这里,我们不是探讨品牌策划方案文笔方面的技巧,而是要探讨品牌策划公司如何策划形成品牌策划方案,把品牌策划方案形成过程中的技巧性东西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品牌定位的精准性技巧  大家都在做SWOT分析,是不是拿出来

声明:《望闻问切技巧 创造望闻问切》为网友淡看伤感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