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中国高职高专网站
发布时间:2010-04-05 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次数: 4982
梁国胜
未来10年,生源减少会让当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高职教育市场迅速分化,使好的更好,糟的更糟——
3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今年73所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名单。高职单独招生一直被称为“高考招生改革的试金石”,是在为高职招生改革趟出一条道路。
在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这固然是招生权利的下放,然而,高职教育入学考试为什么要下放,又如何组织?这些都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针对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专家指出,高职院校应根据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办学,找准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因为,未来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选择将会更加精细。将来好的高职院校,录取分数会高于办学质量不高的本科学校。这只会让当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高职教育市场迅速分化,使好的更好,糟的更糟。
对此,高职教育界自己已经敲响了警钟:高职教育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能否做大坐稳?危机之下,高职教育应做好怎样的准备? “半壁江山”能否坐稳
如果仔细梳理高职招生规模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高职教育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04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47%~48%,“半壁江山”开始崛起。随后几年,在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同步增长的情况下,高职的发展略胜一筹。2007年,这两部分的学生人数终于达到了1∶1;2008年,高职学生比占到了51%,第一次超过了本科院校。
然而,在2008年带来的兴奋之情还没有退潮时,在国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情况下,2009年,本科教育的学生人数比重上升为51%。
就是这细微的变化曲线,让人似乎看到,尽管从概念上还可以以“半壁江山”来形容目前高职教育的规模。但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开始出现拐点。
这并非危言耸听,一系列数据证实了这一判断:
一是高校跨省招生的比例增加。目前中国高校平均跨省招生人数约为21%。从2008年开始,高校跨省招生比例急剧上升。目前,跨省招生超过6万人以上的省份,除了四大直辖市以外,还包括湖北、陕西、辽宁、四川、江西等省的高校。四大直辖市外地生源已经超过了40%,北京、上海超过了一半。跨省招生比例的提高,有助于高校优质资源的跨区域共享。然而不可否认,迫于招生压力才是真正动因。
二是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客观上减少。目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连年扩招,而普通高中连续4年招生规模呈直线下降的态势。
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首次超过了普通高中,达到了51.3%。
另外,中职学校可以招初中毕业生、普高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还可以招农民工、复转军人。目前,在中职学生中,非初中毕业的大概占了整个生源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可供高职院校选择的普高毕业生将会减少,并且受到来自中职招生的冲击和压力。
三是国外学校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开出优厚的条件,到中国来抢生源。
可以说,以上所有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向外传递的信号只有一个,中国高职院校的“半壁江山”并非不可撼动。新的生源大战中,处在普通高校和中职学校夹击下的高职院校,日子不会好过。
高职院校会不会遭遇一轮新的招生“滑铁卢”?这让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都在招生季节到来前习惯性失眠,面对记者“一劳永逸还是一败涂地”的调侃,一位院长抛出一句话:“很难说!” 实话还是危言
日前,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10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对此说法表示赞同,他认为面临破产的学校就包括高职院校。该专家说:“我能感受到高职院校院长的巨大压力。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tobeornottobe''(非生即死),这话用来形容未来3~5年后的高职教育很贴切。我国大学面临重组,而部分高职院校面对的恐怕是生死存亡的危机。”
这是实话还是危言?
他进而解释,高职教育面临“四大”压力:
一是招生压力。高职院校的传统生源在急剧减少。比如今年,北京、湖南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20%,河北的生源预计到2018年只有2009年的50%,而上海已经连续3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到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而生源减少会加剧高职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将会陷入困境。
二是就业压力。一些高职院校单从就业率来说,还比较好看,但是就业的质量和内涵与老百姓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有研究者已经提出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不能用简单的就业率来衡量,而应该用就业力来做客观评估。
三是教育内部的压力。现在,部分本科院校在向高职院校学习,以高职教育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实行3+1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并且要求,学生有职业能力,教师要来自企业。如此,现有的高职院校所谓的优势将不再明显,到时候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
四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压力。毋庸置疑,“哥本哈根会议”、“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形势使中国被推到了世界舞台中心。“低碳经济”对中国提出了挑战,要求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和转变。此举当然会波及到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教育领域,随之而来的挑战是,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转型,人才结构需要调整。与地方经济契合最为紧密的高职院校被推到了这个关口,高职院校能否适应这个挑战,完成自身转变?
高职院校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改革。
的确,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应高度重视国民教育体系中高校的规模数量和结构布局问题。当然,也给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平均年龄是35岁,那么,我们的高职院校将来学生的年龄是否会有调整?从高中、中职学校的毕业学生有多少可供我们选择?如何选择?未来生源应是怎样的结构?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和管理应该如何改变?
在未来的十年,这一系列的改革和答案都将是破解高职招生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高职教育准备好了吗
为了破解高职的招生难题,很多地方和高职院校开始打中职毕业生的主意,并试图把中职毕业生当成主要生源。
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为619万,2010年是800万。2009年,中职的招生规模是860万人,今年计划适量减少预计为830万。这一人群是否就是高职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呢?
事实可能正是如此。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表明,2009年,高职对中职的对口招生生源已经占到了高职招生规模的近13%,再加上5%的五年制高职,说明全国高职的生源已有18%左右来源于中职。去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是313万,今年预计将达到320万左右。如果800万的中职生20%升入高职,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生源将近一半来源于中职毕业生,生源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生源结构的变化,就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相应改变。然而,我们的高职教育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一所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可以被比喻成来料加工的话。过去,前面来的是金属材料,出来的是铁制的脸盆。但现在不同了,进来的是塑料材料,再用加工金属的方法就不适用了,必须更换技术生产方式。
目前,高职教育界形成一个共识:即在进入规模发展后,寻求质量的跨越,重规模更要重特色。最近,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吉林调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时强调,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其毕业生在企业不可或缺。高等职业院校只有找准其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空间,形成特色与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有权威人士疾呼:“高职院校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教学改革。必须强调两点,一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二是专业建设。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够清晰、准确,目标普遍比较空泛。应该对专业培养目标有清晰的描述,比如一毕业能够干什么,三五年之后可以干什么,以后还可以干什么,应该建立起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逻辑关系。”
更多阅读
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历史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网站
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历史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1371年明洪武四年-1433年宣德八年)塑像 航海历史馆是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重点展馆。位于一楼东侧,该馆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展区。同时历史馆以技术副线为隐线,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 中国海事局官方网站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专题讲座讲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杨炳平(2009年8月25日)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出的背景今年4月21日至2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山东视察,4月22日下午,在听取了姜异康书记的汇
中国保健品市场现状中国质量报 中国质量报网站
中国保健品市场,在连续经历了几年的下滑之后,开始在营销领域寻找新的出路。8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保健品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和众多保健品企业老总得出的结论是:以倡导个性化服务为特征的营销模式将成为保健品市场的
论文资料网 中国免费论文网站
论文网[http://www.51lw.com(免费论文下载)论 文 在线网[http://www.lwzx.net(论文下载,大量免费资源)论 文 帝国[http://www.papersempire.com(论文资源)论 文 资料网[http://www.51paper.net(各专业论文下载)论 文 快车网[http://
中国葡萄酒资讯网 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网站
这是山楂发酵酒的做法 还有就是山楂用酒精浸泡酒 那个好就不用我说了1选择山楂 颜色好的 无病虫害的 这就不用说了吧 还有一个方法是把山楂掰开看里面是不是红的 红的最好(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呵呵)2去种子 看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