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的空间
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 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若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有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被人们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養分
自己成长起来
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
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
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遙遠的地方人们就能看见你
走近你 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
你能帮助别人
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
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树活着是美丽风景
死了是依然是棟梁之材
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就应该是每位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听完这段,也很受鼓舞,恨不得跟着鼓起掌来。显然,俞老师是激励他的每位同学朝树的方向发展,我也清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做树的志向,播下树的种子。后来我脑子中马上浮现了另一个问题,全成树了,那草呢?不要草了么?再后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这样的,自然万物,都存在着道理,人和人总是要有区别的,有富人就有穷人,有强者就有弱者,看你怎么去给自己定位,怎样去实现定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角色,没有草也不会体现出树的价值,一切都包含在相对性里面。人生观价值观不尽相同,有些人可能没有能力成为一棵伟岸的树,但他甘愿做棵小草,默默地欣然地做着小草,他也乐意与树为伴,成为自然和谐不可或缺的一幕。那么这样,做棵快乐的小草,也未尝不可,关键是你自己的心,心里有着怎样的追求。如果是棵小草,那么请选择不要痛苦,愉悦地享受自然,有时人们靠着树阴休息时,眼里欣赏的是地上那生机盎然的一片绿色。
以上绝非是对俞老师发言的反驳,只是顺着他的发言衍生出的另一点点想法而已,着力点不同吧。毕竟,自己也是胸怀做树志向滴,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