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北京遇上西雅图》:当中国遇上美国
(刊于《社会观察》2013年第5期)
“潜伏”在美国
票房已超过五亿、荣登大陆有史以来最卖座爱情电影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有一处细节饶有趣味地向“革命”致意:文佳佳和月子中心的另两位待产妈妈周逸(海清饰)、陈悦(买红妹饰)闹得很不愉快,文佳佳在周逸、陈悦一起看电视剧时,讨嫌地把下面的情节讲出来,周逸气得和文佳佳大吵。在乱作一团的时候,导演有意味地以一个长镜头来表现这一幕:后景是虚化的台湾房东拉架的场面;前景是孤零零的电视机,画面上女主人公在党旗下宣誓,片尾主题曲《深海》作为有声源音乐在电影中响起:“生命只为一个信仰”。
了解这几年热门电视剧的观众,都会很容易地辨识出文佳佳们看得是《潜伏》。对于电影理论稍有涉猎的观众都明了:这种“戏中戏”的模式往往意味着导演的隐喻,这种隐喻有时候是导演自觉的,有时候是在潜意识层面的。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比较著名的是汤唯成名作《色戒》中的三段“戏中戏”:女主人公王佳芝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先后看的是《寒夜琴挑》《断肠记》《博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很微妙地借用了《潜伏》,而《潜伏》往往被视为一种对于“中国梦”的可能的表述,这种表述既符合革命叙述,又是令人感动的。2012年度在上海举办的代表文化界最高级别对话之一的中国文化论坛主题即为“电视剧与当代文化”,海内外学者聚焦于似乎难登大雅之堂的电视剧,孜孜矻矻于从《潜伏》等热门电视剧中寻找“中国梦”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努力未必可以“曲径通幽”,《潜伏》不一定能够承担《新闻联播》的工作,但对于“中国梦”的文化叙述上的焦虑,由此可见一斑。
回到《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与《西雅图夜未眠》的互文性清楚可见,而与《潜伏》的互文性还没有影评人发现。而恐怕只有在《西雅图夜未眠》与《潜伏》之间巨大的张力中来理解《北京遇上西雅图》,才可能打开这部电影,进入这部电影的深层结构。笔者可以想见,当大多数读者读到此处时,会像我课堂上同学们的反应一样,觉得对一部商业电影做所谓深度分析是枯燥无聊之举,商业电影仅仅需要笑或眼泪。然而,这一两年来部分小成本国产电影屡屡创下惊人的票房纪录,同时《青春雷锋》这类电影遭遇尴尬的“零票房”,已然清楚显示出一种新的力量在电影领域的崛起与成熟,甚至于掌握文化领导权。
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中,讲述革命者忠诚信仰的《潜伏》,被文佳佳们反讽性地接受。文佳佳剧透的是谁和谁在一起,谁和谁没有在一起;而周逸愤怒的是“剧透”这种行为,如果知道了下面的情节,似乎看下去就变得索然无味。文佳佳和周逸貌似冲突,但在本质上她们对于《潜伏》这类作品的接受方式是一致的:或者读成情爱剧,或者读成悬疑剧,都是流行文化的读法(经典作品是不怕剧透的,而是常读常新)。文佳佳在表面上对于《潜伏》的情节很熟稔,但骨子里对深海式的忠诚潜伏是很陌生的。她的“潜伏”对于共和国的缔造者而言显得荒诞,由于是“小三”,文佳佳跨越她的深海太平洋来美国产子:她是电影中一直没露面的“钟总”的情人,没有合法身份,无法在国内拿到准生证。。
“西雅图”治愈“北京”的病
《北京遇上西雅图》将故事的主要场景放在美国,交叉讲述了两个金钱侵蚀爱情的故事:一对是赴美产子的“非职业小三”文佳佳(汤唯饰)和钟总,影片多处暗示文佳佳尽管挥霍无度,但爱的是钟总这个人,不是他的钱,而钟总似乎只知道以金钱来示爱,在失约的圣诞夜,用两个名牌包来补偿文佳佳;另一对是月子中心的司机Frank(吴秀波饰)和他任辉腾药业大区经理的妻子,作为曾经的阜外医院心脏领域的名医,Frank放弃了国内的一切陪着妻子来到美国,而妻子爱上了公司的执行董事。
这种金钱侵蚀爱情的故事,带有不成熟的早期资本社会的特征,在美国式的“西雅图故事”中很少见(好莱坞电影和美剧中很少看到这类情节),而大量流行于中国式的“北京故事”中。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金钱的粗粝与锋利,处于当下中国的我们感受的尤为痛楚。在电影中当文佳佳回到北京之后,大约十分钟的“北京故事”里,几乎完全是豪华别墅内景的镜头,无论文佳佳在景框中出现与否,都带有空镜头的味道,投射着寂寥的情感。文佳佳不断地给钟总打电话,而钟总永远在外面应酬。最终金钱蚀空了爱情,文佳佳和钟总分手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方能理解尽管“北京”在电影中占不到十分之一的场景,但影片还是被命名为《北京遇上西雅图》,“北京”是一种病,而“西雅图”意味着治愈——有意思的巧合是在情感上治愈文佳佳的Frank是一名心脏医生,而对于北京一个最俗套的讲法是“祖国的心脏”。治愈“北京病”的药方,则是在被金钱包围的情境下,重拾家庭的价值——一个无法更好莱坞的好莱坞式的药方。
幻想一种超越性的爱,将家庭视为社会问题之外的桃花源,这是近几年高票房电影的核心元素。在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徐静蕾饰)不断升职,但和王伟(黄立行饰)的爱情一波三折。只有远离北京CBD,在泰国这个佛教化的国度,杜拉拉的爱情才获得生机,她在一棵许愿树下和王伟重逢。无独有偶,2012年的《泰囧》,开篇伊始主人公徐朗(徐铮饰)就陷入了婚姻危机,他从烦躁的北京飞往泰国,在争夺“油霸”的过程中渐渐醒悟,最终与妻子合解。这一系列的电影固然由于电影制作受到了泰国旅游局的赞助,更重要的是泰国作为著名的宗教国家,其所携带的文化想象和当下对于“家庭”的理解相似:一种宗教化了的救赎。
幼稚的“中国梦”视听叙述
然而,超越性的爱是否可能?《北京遇上西雅图》无疑认为是可能的,电影中文佳佳受到一处墓志铭的触动:Toliveinheartsweleavesisnottodie.Frank帮文佳佳翻译:“只要我们住在彼此心里,死亡也不能让我们分离。”文佳佳和钟总分手的时候,说的是“你不在我心里了”。就像她给Frank烫衬衫的时候说的:再名牌的包也没有意义,“有钱没心”。影片中的意识形态说教,东西方并无差别,都表现在主人公“人生”关键路口的抉择:文佳佳在“钱”与“心”之间做出了选择,“心”所代表的真爱,成为文佳佳改变自己生活的动力。她离开了钟总,发挥自己曾经当过美食编辑的特长,创办了一个美食网站,并收到了第一笔广告费。文佳佳从依附性的“小三”,开始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Frank和妻子离婚后也重拾旧业,考取了美国的医生执照。这一方面回应了鲁迅在可能是最早的“反小资小说”《伤逝》中的著名判断:“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另一方面这种“生活”又是高度小资化的:美食家或美国医生。
这种矛盾集中于片尾的帝国大厦,帝国大厦一方面是坚硬的实体: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的著名写字楼,华尔街的地标性建筑;另一方面是虚幻的景观,纽约的标志,“美国梦”的象征。在电影中帝国大厦再次景观化了,和超越性的爱相似,变成了一片雾气蒸腾的幻境。文佳佳和Frank带着各自的孩子,极偶然地在帝国大厦的观景平台相遇,一切似乎受神秘的命运推动。然而在两人的手终于握在一起时,要注意前面一个一闪而过的蒙太奇镜头——帝国大厦上飘扬着的美国国旗。“美国”在这里首先悄然抹去自己的真实面目,抹去了资本的逻辑对于人群的黏性(纽约、伦敦、东京或上海能够聚集大量的人群,最重要的是证券交易所所代表的经济结构),而将自身抽象为一处梦幻般的平台,一片充满奇迹的国土。电影结束于以帝国大厦为核心的镜头大全景拉升中,帝国大厦—曼哈顿—纽约—美国,慢慢填充整个银幕,供观者在潜意识中想象、信仰与迷恋。
故而,这部电影与其说北京遇上西雅图,不如说中国遇上美国。“美国梦”作为成熟的叙述,再一次在第三世界的电影中显影,光彩夺目地映照着“中国梦”的拜金、浅薄与芜杂。不得不说,关乎“中国梦”的视听叙述始终停留在幼稚的状态,或者仅仅依赖体制支撑而诉诸老套的宣传,这种状态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故而,当下中国的高票房电影一定是小资化的,所谓“小资电影”,是关于“美国梦”的支离破碎的、教条化的山寨版本。“小资电影”是当下中国真正把控文化领导权的电影。不必苛责小资电影,纯粹的爱是可能的,也是普世的,而且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保卫家庭”有不容置疑的正当性。但是仅仅有这样的电影还远远不够:电影不是逃离世界的麻醉,电影是对于世界的凝视。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更多阅读
岳麓书社《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书目 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近十年来,中华民国学术热始终不曾停歇,究其原因,自然是读者对于四九年建国后、尤其是当代中国学术界的整体性不济的不满,于是愈发怀念大师辈出、勤恳治学、崇尚独立自由之精神的民国时期。岳麓书社自2010年开始推出的这一套《民国学术文
转载 13格格:我为什么要写《北京售楼小姐》?
真色原文地址:13格格:我为什么要写《北京售楼小姐》?作者:13格格我为什么要写《北京售楼小姐》?_____人气博客得主13格格接受搜房网记者采访2月29日晚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2年 PDF+TXT 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2年第1期【中篇小说】刘万福案件(邵 丽)◇ 暗潮(陈春澜)◇ 人事(丁邦文)◇ 双眼皮(
《北京亮起来了》评课稿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两周一次由专家引领的教研活动如期而至。这两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关于“课堂作业随堂化”的研究。在今天两位教师的课上,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环节,可以说都紧扣着这一专题。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真正把课堂作业适时引进课堂,既达到了
北京遇上西雅图经典语录吴秀波汤唯经典语录 汤唯北京遇上西雅图2
北京遇上西雅图经典语录北京遇上西雅图: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死去活来的离别,却就是那种平淡不断触动着心灵,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找到福兰克那样的男人,不是每个男人都能碰到文佳佳那样的小三,温度到了,感觉也就到了,这就是你。 《北京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