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良:村官难当, 究竟难在哪里? 红军过草地难在哪里

导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农村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较以前有较大的提高,基本达到了衣食无忧的状态,出现了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但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在看到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又有诸多的难处,主要体现在:

一、村干部待遇低,后顾之忧大。现在的村干部月工资500元,没有任何保险。工作的激情和积极性很低,一般都是在应付上级的检查,很少主动的开展工作,更别提创新工作方法了。没有医疗、养老保险让他们有很大的后顾之忧,更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集体经济无,干事难。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村级负债累累,村级集体经济为零,想干事没资金。基础设施只能等上面的给项目、靠群众筹资,但上面的项目也不是好要的、群众的钱也不是好收的,事情办不好,领导指责、群众埋怨。

三、工作头绪多,具体落实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是依法开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但是现实是村级几乎承担了党委、政府工作的全部,计划生育、党建、社会治安、发展经济、各项惠农政策的到户到人等等。如果哪项工作未做好,轻则批评,重则撤职;有时候一项工作今天刚布置,明天就要结果,让人无所适从。

一、 当前村官难当的表现形式

村官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村官虽然不大,但管的范围不小,管的事也不少.对上要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对下要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帮助村民发展生产等.他们是农村各项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工作在第一线,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催粮催款的难事他们要去做,村民间鸡毛蒜皮的琐事也要他们去排解.因此,村官虽小,但责任大,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村官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安定,影响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近几年来,农村中"村官难当,村官难选"的反映较大,总体来说,当前村官难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一难:离任村组干部拖后腿。

一些离任村组干部自恃在村里有些威望,便带头拒绝承担应负的税费义务,而新任干部碍于情面也不愿意申请强制执行。更有甚者,一些离任干部对基层党委、政府心怀不满,对新的村班子心怀嫉妒,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法,在村里制造工作阻力,试图使村班子瘫痪,为自己重新上台制造机会。这些人的做法在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村组区划调整后,各村都进行了村组财务审计,一些村干部的经济问题暴露出来。目前这些有问题的干部虽然都已不在职,但70%以上的人的经济问题都未解决,仅仅是免职而已。而要其退赔违法所得,仅靠乡村两级的思想工作,没有一定的强制措施是难以处理到位的。离任干部从数千到数万甚至十几万的经济问题迟迟得不到处理,群众意见很大。群众不理解处理此类问题的复杂性,于是把问题得不到处理的责任迁怒于经常同他们打交道的乡镇干部和新任村干部,用拒缴税费、拒出义务工等形式表达心中的不满。农村离任干部经济问题处理不到位已成为农村工作开展的一个绊脚石。

二难:村组债务挡路。

由于以往达标升级活动太多,村组为完成各种超出其承受能力的达标升级任务,不得不举债办事。据调查,70%的村不同程度地负担有债务,多者上百万元,少的也有数万元,而这些负债村大多没有集体积累,短时间内不具备偿还能力。有一个村5年前花费20多万元建成了村办小学,欠了包工头5万多元的工钱。如今学校已撤并,原计划拍卖学校还债,但地处偏僻的小学校即使拍卖也根本无人问津,因为在农村买得起房的人宁愿自己建,而一些经济困难户想买房却花不起钱。村里想将学校抵算劳务费,包工头却不愿意。每到农村上缴季节或年节前后,村组干部被债权人围追堵截,群众形容说他们走路像排队,坐下像开会,致使村里无法正常工作。农村债务的形成本身原因十分复杂,除了达标升级原因等形成债务外,其中还隐含着许多的腐败问题,有无本生息的,有本利已清却仍未消账的,有前任干部个人借款改头换面成集体负债的,有干部报酬改作债务的,形形色色,包罗万象,单单清理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不用说还债了。这其中有许多债务就是借本村村民的,每到上缴季节,他们就纷纷提出以债抵税,如果同意这样做的话,许多村数十年也结不清账,国家的任务怎么完成?

三难:限时突击愁煞人。

近年来为加快工作节奏,乡镇的工作常实行板块式推进,诸如税费征收、农田水利等工作,乡镇经常向村提出诸如5天突击2天扫尾等限时完成的要求。这对推进工作无疑是有利的,但村组区划调整后,各村大都是强村带弱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留问题未及时处理,需要时间来做工作。而要求在限期内完成任务,一些村组干部就放弃了思想工作这一武器,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动粗的。这样,即使任务完成也留下了新的矛盾,而事实上不但完不成任务,反而造成了恶性事件,影响干群关系。

四难:党员作用未发挥。

目前一些农村支部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不注重发挥普通党员的作用。据对某乡调查,农村支部中有60%未正常开展组织活动。农村在两上缴、河工等突击任务下来时都要求党员带头。但党员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他们的参政议政权利却常常被漠视。—些村班子,决策不按民主程序,村里的重大事项不同群众商量,不征求普通党员意见,仅是村里班子几个人碰碰头就拍了板儿。往往一件好事,就因为未征询各方面意见,未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导致群众甚至部分党员对工作的抵触。村支部不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统一党员的思想、调动普通党员宣传支持村两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是不自觉地把党员视作普通群众,长此以往,一些党员也看不到自己同群众究竟有什么区别。

二、当前村官难当的原因分析

“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县官好当乡官好当村官难当。”

楚国良:村官难当, 究竟难在哪里? 红军过草地难在哪里
这是两句俗话,前句现成的,后句是我的杜撰。因而在此咱不表前句,只说后者。看到这句话,一定会有人不以为然:村官怎么难当呢?一个连品位都不上的官还会难当?但这却是实情。村官当然用不着日理万机,但却绝对是千头万绪;村官当然不会是整天大会小会,但干每一项工作却都得挨家挨户去做;村官当然也不会象县官乡官那样愁什么GDP愁什么政绩,村官没那个必要,因为再怎么折腾他还是个不入品的村官,不会象县官乡官那样因此而被提拔,“你咋折腾也还是个农民”,村官对自己几斤几两绝对清楚。但村官却并不会因此而得闲,象那些提拔无望的官员一样混日子,村官还得去天天奔忙,不为自己还得为村子呀!村官得一辈子生活在村里,他能不为村子着想,这一点与那些走马灯似轮换的干部们有着根本的不同。

说村官难当,却并不是指村官工作就有多么忙。事实上比较起那些整天泡酒场整天泡歌厅会海的干部来,村官还是要清闲许多,他们还有时间去侍弄自己的庄稼地,否则他们吃啥呢?靠那杯水车薪的补贴能干啥?但村官的确难当。既然称为官,不管是大是小,也是官。上便要与乡县政府打交道,下还要做村民的工作,许多时候整个就象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完不成乡里的税收任务,要受乡里的训斥,催急了还要被村民埋怨。由于是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因而许多时候,农村问题表现出的种种矛盾就直接指向了他们,县乡当然也有矛盾,但县乡干部却并不直接和农民打交道,而且有了矛盾还可以易地为官,而村官就住在村里,他是跑不了的,种种繁杂的矛盾一缠就缠住了他。

村官难当,以上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乡村经济资源的匮乏。全中国这么大,过去讲地大物博,但大部分的经济资源却与乡村无缘。我们讲资源是国有的,而国有的实际上说也就是全国人民所共有,但现实却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并不能占有什么太多的经济资源。城市修一条大街两面的位置都成为抢手的经济资源,城市的官便可从中收取税费供自己使用,搞政绩工程。而农村呢?那些资源似乎与他们无关,他们唯一拥有的是土地,但土地是国家的,只能生产出养命却价贱的粮食,不能买卖,而到了买卖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征地补偿费,结果连土地也失去了。没有可供生财的经济资源,他们便干什么都捉襟见肘,没钱怎么办,只有向村民摊,结果造成更严重恶劣的干群关系。而村官能怎么办呢?要税费村民顶着不交,乡政府又催着紧,许多村官便去以自己的名字去信用社贷款了,用贷来的钱上交税费,完成了上级的任务,上级屁颠屁颠地向上邀功去了,而苦果却要村官和村民自己去吞。这种现象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现在虽然国家逐步取消农业税了,但以前的亏空还是一副沉重的担子,仍然压在农村人的肩上。

村官难当。现在的绝大部分农村都实行了村官直选,各种配套的制度都在要求村官要清正廉明,但我不知道在一个没有整体清廉环境的条件下他们怎么才能清廉。前些时,我看到一个报道,说是某个地方村级基本实现了业务费为零,那个报道为此还大发了一通议论,为这个现象大声叫好,但我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表面看来,这样做是真正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在农村不能真正均衡占有国有经济资源的情况下,我却担心这样一来事情会更坏。我常听人们讲“跑项目”“跑贷款”以至与村民直接相关的“跑扶贫款”,拿什么来跑的,中国人讲究礼义,自然不能空手,是要带东西的。带东西当然是要花钱的,有时候少了还不行。这当然是令人憎恨的不良现象,但目前还不可能根绝。以前村官去跑,有列支的地方,现在跑的环境没改变,却来了个釜底抽薪不让列支了,那么我不知道村官们究竟该怎么办。要么是不去跑了,就让官声清廉而乡村贫困,;要么继续跑想法列支引起村民的不满而告状。跑也不是不跑也不是,村官真难当呀!

村官难当,村官真得很难当。一个《村民委员会自治法》不会真正的解决了农村的问题,几个“一号文件”也不会切实解决了农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说到底不是孤立的,农村并不是独立天地。什么是农村,农村是什么呢?在中国九百六十万陆地面积中,城市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而在这小部分之外的广大地域,那就是农村了。农村不富裕,中国便无论如何不能说已经富裕了;农村不强大,中国也无论如何不能就说强大了。我们在看着城市令人眩目的高楼大厦时千万不要被城市富足的表象所迷惑,还要看到城市之外的广大农村。只有农村富裕了中国才会真正富裕起来。因而也不要小看了村官的难处,要看到他的难处与中国的难处是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难处如果有一天真正解决了,那么我敢说我们的国家便真正富强起来了。

村官难做,但我们盼望着村官不难做的那一天。

三、解决当前村官难当的对策建议:

如今村官难找、难选、难当,已是不争的事实。不由想起了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原党委书记李昌平,2000年2月他因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化解乡村债务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故上书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三农”问题开始真正浮出水面。可见,别说村官,就是镇一级的官员,都存在着难当的局面。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力还有待逐步增强,具体到村一级,“三农”问题更不容忽视。要找好、选好、当好村官,谈何容易!下面,本人尝试提供点看法。

1、发展村集体经济是第一要务。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今农村出现的诸多问题,都跟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因为村级经济薄弱,大部分年轻、有文化、脑子活的村民都外出经商、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留在村里的,也只能尽是年龄偏大、身体不便、文化偏低的人了。“386199部队”、“空巢”等现象由此衍生。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积极性不够高,跟他们的待遇偏低甚至没有待遇(村里拿不出钱来发补助)关系密切。有素质的干部不愿干,素质低的干不了,也就谈不上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了。诸如此类,村官不难当才怪。“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有源头活水,就要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要自己“造血”。

2、要树立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奉献精神。

致富领先必须行动领先,行动领先必须思想领先。当今农村,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甚至没有,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甚至有人形容乡村面貌是“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娱乐基本没有”。要改变这一局面,村官如果首先没有树立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奉献精神,老百姓不信任不支持,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做农村工作,做村官,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我是来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只有具备了奉献精神的人,才能苦日子也能快乐的过,才能在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时,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它。当今农村,村官难找,缺乏的正是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3、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察指导制度。

农村的问题都是老问题。诸如封建迷信、旧风俗、旧习惯、旧观念,文化偏低、思路狭窄、眼界不开阔等等,导致农村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一到换届选举的时候,房姓、派系、宗族、黑恶势力等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较力。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真正有能力有文化想为村里做事的人选不上,村官难选,成了令各级党政部门头疼的难题。因为难选,更不能凑个数完成选举任务即可,这样不但很容易让那些私心很重的人当选上村官,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要打压私心很重的人当选村官,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监察指导制度,从源头上充分考察人选,把好审查这一关,让真正有奉献精神、有能力的人当选。村官任职过程中,更需时时指导,时时监察。如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置。要防止当选村官盲目急躁铺摊子搞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努力追求得到群众真心用户的发展成果。任期结束,更需总结经验,存案备档,以作为下一届的镜鉴。上级党政作为监察指导部门,如果真正做到勤查勤访,严查严管,树立起正气,打压邪气,让有公心想干事会干事的人带领村民致富,有了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拥护,村官也就不难选了。

4、要解决村官的身份问题。

村官难找,还因为当今村官的身份很难确定。村官的低收入与工作压力不成比例,干好干坏都难以改变农民的身份,老了没有生活保障,又怎能不出现政治上无奔头、经济上无想头、工作上无劲头的消极之举呢?要保证村官不难找,首先要形成一套解决村官身份的保障制度。要保证村里的大多数(最好是全部)干部,退休后都有足够生活的退休金,只有彻底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才能消除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心态,真正形成合力,发挥带头人的作用。

作者介绍:楚国良(1962---),男、湖南湘潭人。中共湘潭市委党校经济学讲师,主要从事邓小平理论,区域经济,"三农"问题的研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4194.html

更多阅读

刺杀安禄山时究竟谁在放哨 放哨

刺杀安禄山时究竟谁在放哨知白守黑安禄山之死,似乎没有什么疑团。多部正史记载:他当皇帝后眼瞎患疽,性情暴躁,经常打人,亲信严庄和宦官李猪儿挨打最多。安禄山宠段氏及她生的庆恩,常想以庆恩代长子庆绪。安庆绪怕被废,严庄怕宫中事变于己不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究竟写在哪里? 亲爱的你究竟在哪里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究竟写在哪里?幽州,北京的古称。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代燕都蓟城北部的门楼,遗址尚存。我只知道北三环路上有一座现代化的蓟门桥:这里离幽州台该不远了?“蓟门烟树”是燕京八景之一。由蓟门桥往北去不远处,元大

声明:《楚国良:村官难当, 究竟难在哪里? 红军过草地难在哪里》为网友说了再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