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Britannica)宣布停止出纸本印刷版,只保留网络版供应客户,这可说是电子加上网络科技发展下,纸本印刷的另一败仗。
对习惯上网利用维基百科翻查信息的新一代来说,《大英百科全书》是个陌生名字,偶尔听过,大概没有翻过,但是,对我们这些依靠纸本图书学习取得信息的一代,大英百科却是个知识的宝库。写学术性不太高的文章要翻查数据,最方便是拿大英百科作参考,大英百科到今天还是以数据经过多重审核所以可靠作为卖点,可惜这个特点已经不受重视。听在大学任教的朋友说,不少学生的论文内容都是大量从维基百科复制黏贴,而且从不注明来源,而大家都晓得,维基百科的数据库开放,人人都可以自由修改补充,作为初步数据源作参考还勉强可以,用来做论文引用还需要多方面再核实,索性照抄肯定犯错。我上大学时,有同学因为论文引用其他书的句子没有加上引号,也没有列明出处,结果被校方以「学术不忠诚」论罪,被逐出校呢。不过,时移世异,今时今日连大学教授的学术著作被人揭发抄袭后,校方竟然若无其事,不进行聆讯不采取行动,教授一点也不面红,学术高位照坐的今天,大学生抄维基百科,不外是小菜一碟罢了。
我们上中学时,做功课时间中会去图书馆查数据,翻得最多的是《大英百科全书》,遇到合用的段落便抄下,有时连插图也照画。有些家境较好家长有识见的同学,家中有整套的大英百科,不用劳师动众去图书馆翻查,令我们这些穷学生羡慕不已。家中有整套的大英百科是身份象征。
《大英百科全书》本来在英国编辑出版,美国未加入《伯尔尼公约》(BerneConvention)前,有人拿来翻版出售,美国政府不管,英国出版社投诉无门,利益受损,于是索性开设美国公司,把书拿到美国初版,先注册版权后,再拿回英国出版。这是今天到处宣扬维护知识产权的美国政府的真面目,法律只求对己有利,哪有公义原则可言。
《大英百科全书》在美国所以成功,因为以中产家庭作销售目标。大英百科售价昂贵,他们还首创分期付款,所以曾经销量惊人。美国有些豪宅设有书房,听说最多的藏书便是《大英百科全书》。倒不知这些藏书有没有人翻过,还是只供观赏。
《大英百科全书》销量最高是1990年,全球卖出十二万套。到了2011年,才印了八千套,至今仍未卖完。兴衰之间,才短短二十年光景,估不到世界转变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