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传奇(五)致富宝典 种植致富宝典

历史上有这么一部奇书,虽然它不能帮人们练成盖世武功,但能够帮人们发财致富。有一个国家得到了它,实现了国家富强;有一个人得到了它,成为天下首富。这部奇书就是《计然之策》。靠着《计然之策》,实现国家富强的是春秋时期的越国,成为天下首富的是帮着越王勾践消灭了吴王夫差的著名政治家范蠡。



关于《计然之策》指导越国实现富强的故事,记载在《史记·货殖列传》里,原文说:“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之策》记载:“修之十年,国富。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是说,当初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差点就亡国了。勾践被迫投降,带着妻子来到吴国,为吴王夫差养马、牵马,当了3年奴隶;为了讨好夫差,勾践甚至还尝过夫差的大便,真是耻辱到了极点。越王勾践被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反败为胜,彻底打败了强大的吴国,迫使吴王夫差自杀。随后,越王勾践乘胜北上,进军中原,经过一番耀武扬威,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指导越王勾践反败为胜的就是《计然之策》。(图2)



范蠡是楚国人,老家的地名叫宛。范蠡年轻时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狂放不羁。楚国有一个官员叫文种,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种曾经在宛做过地方官,认识了范蠡。文种认为,虽然表面看上去,范蠡狂放不羁,实际上是个具有大智慧的旷世奇才。于是,文种和范蠡结为莫逆之交。后来两人一起到越国做了官。当越王勾践落难时,范蠡和文种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他,为他出谋划策,终于帮助勾践反败为胜,报仇雪恨。范蠡被封为上将军,是越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可是,正当功成名就、位极人臣之际,范蠡却做出了一般人想不到的举动。他辞绝了所有的高官厚禄,经商去了。《史记》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是说,范蠡帮着越王勾践反败为胜,扬眉吐气,然后,长叹了一声说,《计然之策》共7条,越国只用了5条就反败为胜了。既然《计然之策》能对一个国家发挥如此大的作用,那我呢?也可以用它指导自己经营产业。

听说范蠡要走,越王勾践说什么也想不通。他对范蠡讲,全越国的贵族最尊重的就是您了,全越国的百姓最感激的也是您,我正要重用你,你为什么要走呢?如果你留下来,我分割国土,与你共享,如果你执意要走,我就杀死你的妻子和孩子。可是范蠡不为所动,去意已决。因为他早就看出来了,勾践这个人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享乐,担心自己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于是,范蠡收拾了一些金银细软,带上妻子、孩子,连夜悄悄地乘上了一艘小船,向北方疾驶而去。(图3)



范蠡来到了工商业发达的齐国,一家人在海边定居下来。到齐国后,范蠡改名换姓,叫鸱(chi)夷子皮。鸱夷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指的是皮筏子。再一个指的是用皮革做的酒囊。

商贾传奇(五)致富宝典 种植致富宝典
范蠡带领家人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史记》记载,范蠡“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说,范蠡家经过不长的时间就发家致富了,积累了数十万的家产。范蠡白手起家,能在较短时间发家致富,当然首先靠的是范蠡及家人们勤奋的劳作。虽然史书上说“耕于海畔”,但海边盐碱地比较多,生产粮食的条件并不好。因此,范蠡除了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外,主要是利用了海边的盐业、渔业资源,开展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

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过程中,范蠡并不仅仅靠自己的力气,他还得到了理论的指导,即《计然之策》的指导。(图4)



《计然之策》究竟说了哪些奇谋妙计呢?其完整的版本早已失传,《史记·货殖列传》里保存了它的一部分主要思想。我们能够知道的《计然之策》主要是两部分内容:

第一,称之为富国之道。即国家通过经营粮食买卖,实现国家富强。具体讲,就是国家通过平价收购粮食,销售粮食,以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的稳定。

第二,称之为富家之术。可以归纳为3条商业原则:

第一条,叫作“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计然之策》一开始就讲了“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是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事先准备好商品,不能等到市场上商品短缺了,才急忙进货。要做到备好商品,必须要了解消费者在不同情况下需求什么样的商品。因此,《计然之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原则,即“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是说,大旱之年要想到旱灾过后有可能发生水灾,所以必须提前准备好水上交通工具船只。而大水之年,一定要想到水灾过后可能发生旱灾,所以必须提前准备好陆上交通工具车辆。这一商业原则,在我国工商业经济史上被称为“待乏”。就是预测市场行情,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商业经营取得胜利的致胜法宝。市场形势变幻莫测,时机稍纵即逝,如果能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市场的行情及机遇。这条商业原则,在我国历史上得到了广泛使用。

比如,我国近代的民族实业家荣德生,人称面粉大王、棉纱大王。他总结说,他的经营之道来自于“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商业原则。

第二条,叫作“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土”。《计然之策》认为,市场上价格行情的变化如同波浪,起伏不定。“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是说,价格上涨到了极限后,一定会下跌:而下跌到了极限后,一定会上涨。商业经营就应该踏准价格波动的节奏,“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是说,当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时,要把手中的货物抛售出去,就像抛掉粪土一样毫不吝惜;当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要像抢财宝一样,把货物买进来。

第三条,叫作“务完物,无息币,无敢居贵”。“务完物”就是保证商品质量;“无息币”,“息”是停滞的意思,“币”不仅讲的是资金,也是商品,“无息币”是说无论是资金还是商品,都不能压着,应让它流动起来。

在古代,钱被称为泉,钱所以被认为是财富增值的源泉,因为它像泉水一样是流动的,泉水只有流动才能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汪洋大海,商业经营也是一样。无论是“务完物”,还是“无息币”,要达到的共同目的就是加快资金、商品的周转速度。要做到这一点,《计然之策》特别强调“无敢居贵”,是说,不能把价格高昂的商品居为奇货,在手里压着,捂盘惜售。而应该在价格相对理想时把商品销售出去。这样做似乎没卖到最高的价格,但由于加快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计然之策》的思想,基本上都是研究商业经营的一些理论。但《计然之策》却实实在在地在越国得到了运用。比如说,越国要想反败为胜,无论发展生产还是扩军备战,都需要增加人口。而人口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必须提前准备。越国在《计然之策》的指导下,采取了鼓励人口生产的政策:规定男子20岁不结婚,女子17岁不出嫁,父母就有罪;禁止年龄悬殊的人结婚;如果生了孩子,国家要给予奖励,比如,一家生了一个男孩,国家要奖励一壶酒,一只狗;生个女孩,要奖励一壶酒,一头猪;生了双胞胎,国家另外还要再奖励粮食;如果生三胞胎,国家还提供奶妈,帮助抚养孩子。

在《计然之策》指导下,越国人口增加得很快,这就是所谓的“十年生聚。”

范蠡改名叫鸱夷子皮后,不仅发家致富了,而且生意做得很大。甚至在齐国上层贵族中产生了影响,引起了注意。有的贵族说,鸱夷子皮经商做买卖这么成功,说不准也有治理国家的办法,不如就把他推举为齐国的相国吧。齐国贵族们一合计,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准备推举范蠡为相国。同时担心他不干,便提前把齐国相国的大印送到了范蠡家。

范蠡看到桌上摆着的齐国相国的大印,叹了口气讲,经营自家的产业能够积累数十万的家产,做官如再能做到相国,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可以说达到了人生顶点。可是一个人长期享有尊贵的名声,并不是好事。于是,范蠡委婉地谢绝了齐国贵族的推举,把相国大印还了回去。然后,他把自己的家产分了若干份,赠给了一些贫穷的亲戚、朋友、邻里乡亲。自己带着妻子、儿女,及小部分家产,悄悄地离开齐国,来到一个叫陶的地方。

陶,位于现在山东省的定陶县境内,在春秋时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都会。范蠡认为,陶位于天下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货物南来北往,商贾云集,是经商做买卖的理想宝地。于是范蠡全家在陶定居下来。这时,范蠡又一次改名换姓,自称朱公。古代时,在称呼一个人时,都好把他居住的地名放在姓名前。范蠡自称朱公,又居住在陶,人们称他为陶朱公。范蠡这时不仅名字是新的,事业也从头开始。他带领妻子、儿子在陶种地产粮,还饲养牲畜,开展商业贸易。这时的范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并有过非常成功的经历。到这时,范蠡是否不需要再接受《计然之策》的指导呢?不是,范蠡的商业经营活动依然在实践着《计然之策》的理论。(图5)



比如,范蠡非常重视按照“待乏”的原则开展贸易,特别重视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史记》记载,范蠡“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说,范蠡观察市场的形势,当发现商品的价格相对低廉时,就把一些便宜的商品买进来储存,等着商品价格上涨时再卖出去。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范蠡坚持薄利多销,从来不追求高利润,叫“逐什一之利”,只赚取十分之一的利润。

再比如,范蠡在经商过程中非常重视人才,还特别重视时机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史记》记载了两句话,叫作“能择人而任时”,“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两句话反应了范蠡在用人以及把握市场时机的特点。

用人方面,范蠡的做法叫“择人而不责于人”。择人,就是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范蠡既“择人”,又“不责于人”,就是对手下为自己办事的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苛求,而是非常宽厚。如果说不责于人,是范蠡用人的特点,那么在对待时机的问题上,范蠡却是极端地认真。

范蠡早在越国时,就高度重视时机问题。他曾经一再对越王勾践讲,抓住时机就应该像救火一样,否则稍有迟疑,就可能来不及了。为什么范蠡“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是说,为什么范蠡对于人才问题的重视程度,甚至比不上对时机问题的重视程度呢?因为范蠡懂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什么是天?天就是形势,就是时机。形势瞬息万变,时机稍纵即逝。一旦形势改变了,时机错过了,人的才能再突出,也可能无力回天。

由于经营得法,范蠡在陶又很快地发家致富了。《史记》记载,“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史记·货殖列传》)。是说,人们议论起天下的富豪,首先就是范蠡。范蠡俨然成为当时的天下首富了。

有意思的是,这期间范蠡并没有一直保有自己成千上万的家产,而是好几次开始重新创业。难道说范蠡投资失败了?经营破产了?家产赔得精光了吗?不是的。《史记》记载,范蠡在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史记·货殖列传》)。是说,范蠡在19年的时间里,几次积累了数以千计的黄金,可是他又几次把一些家产分给贫穷的朋友、亲戚、邻里乡亲。真是既会挣钱,又会分钱。他的这种做法在我国工商业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司马迁对他的做法高度评价:“此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史记·货殖列传》)。是说,范蠡的这种做法真是既富有,又乐善好施。

毫无疑问,范蠡具有“富而好德,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也有社会责任感。同时,这个做法也充分体现了范蠡对自己的商业经营才干的高度自信。如同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是,范蠡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头开始,是否有其他的更加深层次的考虑呢?如果把范蠡的一生做一个粗略的梳理就会发现,从头开始,重新创业,这并不是范蠡迁居到陶,人称陶朱公后才开始的,无论是陪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还是迁居到齐国后改名叫鸱夷子皮,以后又把齐国相印归还回去,再把家产分散给亲戚朋友。范蠡仿佛是每当达到一个人生高峰时,都会急流勇退,把自己打到起点,重新创业。范蠡一生中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真可以称得上大折腾了。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本可以好好享受一番,他却弃官从商,选择从零开始;而当范蠡在商业领域获得成功后,他又把赚来的钱财散发出去,再次选择从头开始;范蠡为什么这样做?这种做法与《计然之策》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范蠡对《计然之策》的商业哲理,还有道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计然之策》不是讲吗?物价波动的规律是“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所以商业经营就应反向操作;“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这些都反映了商人对于市场规律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和道家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道德经》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说,幸福与灾祸,好与坏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祸可能转化为福,福可能转化为祸。市场形势就是如此,比如,当价格上涨时,下跌的危险性越来越大,而当价格不断下跌时,上涨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人生也是一样,当人达到一个高点时,如果不再继续努力,就可能遭到时代和社会的抛弃。所以道家思想提出了这样的人生处事原则,叫作“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是说,你越爱惜财物,你的破费可能越多。你收藏的东西越多,你的损失可能也就越大。只有懂得知足,才不至于招致侮辱。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陷入危险。这是保持长久的办法。

《计然之策》的商业哲理和道家的思想如出一辙,一脉相承。范蠡年轻时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帮助越王勾践反败为胜的过程中,就开始运用《计然之策》。所以在范蠡一生中的很多大事上,都表现出他受到了《计然之策》的理论和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可以说,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了“知进知退,适可而止”。因此,使范蠡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不断进取的激情和活力,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事业推向一个巅峰,演出一幕跌宕起伏、大开大合,令人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

在我国历史上,范蠡被誉为商圣,受到后代人的高度尊重。后人之所以如此地推崇范蠡,并不因为他曾经是当年的首富,事业做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既体现了富而好德、乐善好施、不求暴利、买卖公平、宽于待人、坚毅自信等优秀的商业美德,又具备了知进知退、适可而止的非凡智慧。这些都和《计然之策》的商业哲理及道家思想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

过去曾有个说法,叫作富不过三代。现在,很多人都非常重视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范蠡在培养继承人的问题上,有没有遇到什么烦恼呢?如果有的话,具有非凡智慧的范蠡又是怎么做的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5294.html

更多阅读

一代风水大师赖布衣传奇五 近代风水大师无量子

第五回 得禽渠吐火之穴 被孩童无意迁葬赖布衣为何妇葬得猛狮摸宝穴之后,他自知现在仍是朝中通缉的罪犯,不宜在一处久留,倒不如四海为家,寻访各地名山佳穴,于是便朝着鹤山方向走去。在经过堂下墟时,看见群山相接,龙脉暗藏,值得细细探寻,说不定

大宋奇案之狸猫换太子传奇五 大宋奇案之狸猫换太子

第二十一集524、日、茶馆里茶馆里稀稀落落地没有几个人。包公和展昭坐在靠墙角的一张桌旁。展昭笑道:有官轿不做,偏偏要走着,包兄可真是出人意表啊。包公笑道:久在朝中,不知民生之计,今日有闲,正好下来走走。而且,我到陶老王妃的府中要尽量保密

百家讲坛·商贾传奇 百家讲坛梁祝传奇

李晓,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百家讲坛·商贾传奇》(一)商人出世·2011年5月4日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04/100896.shtml(寡妇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字可考的女企业家。丈夫死后,寡妇清便没有再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习俗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

声明:《商贾传奇(五)致富宝典 种植致富宝典》为网友滚离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