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片的时候,就一下子被这部电影吸引住了,开始关注这部电影什么时候出DVD版,,后来终于在网上淘到了,看了之后确实很感动……
在网上找了几个影评,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电影……
没有了翅膀,起飞后只有死亡
2010-10-08 21:35:35 来自: 维斯 (每个人心中都有另一个自己)
“没有戒不了的毒,只有戒不了的爱”
——2010.10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上半年的时候看到过这部电影的预告片,饶有兴趣的一直在网上寻找资源,之后听说电影遇到一些审检问题一直没能如期公映,我也便将它忘的一干二净。再次关注《安非他命》的原因或许与影片本身毫无瓜葛,电影中的男主角(白梓轩)参演了萧亚轩新专辑的MV,让我重新提起了找到这部片子的兴趣。
写在正文之前,我想说,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能够参加世界三大影展之一柏林影展的作品决定了这部片子并不是仅以裸露的肉体作为卖点。《安非他命》是一部同性恋作品,被香港电影协会划分为三级影片,电影中出现的同性吻戏,男女xx,男男xx甚至男男强x等桥段尺度很大,毫不避讳的画面剪辑让彭冠期出演的男一号kafka常常全裸出镜。如果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不能接受这样的尺度,或者你对这样的电影题材并不感兴趣,那希望你可以及时关闭这篇文章,我不想影响你的欣赏观与生活观;而如果你喜欢这种口味的电影或者仅是想从艺术的角度观摩一二,我真心希望你可以仔细看一看,看看这篇影评,看看这部除了同性恋情以外,还和成长与成熟有关的电影。
故事的大背景并不新鲜,以香港生活为大基调,一个是留澳归港的青年才俊(Daniel),一个是寂寞落魄的游泳教练(Kafka),或许这样的搭配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悲剧。D是天生的Gay,爱上了能玩能打,阳刚直率的K。而K是直男,从小到大一直在悲惨的命运里挣扎反抗。曾为解救一个女人而遭到男人轮x的不堪记忆,童年时候就失去爸爸的痛苦,再加上身边如毒瘤般不争气的哥哥,这一切让K选择了在安非他命(冰毒的音译词)的毒瘾里寻找暂时的安慰与自信。也许从故事的一开始到kafka生命结束之时他都一直没能解开心底的结,与Daniel社会地位的悬殊差距和少年时候不堪回首的轮X记忆一直让k对D的爱热烈期望却也不敢真正去接受,而对Daniel而言,kafka的出现或许只是他优越生活中的一次调剂而已,就像K在电影中所说“我没钱我学识没品位没前途,我又不是同性恋,你到底喜欢我什么”,他们在一起,注定了是不可能的事情。电影中出现的两人的梦境,也许也从侧面印证着这一点。
电影中出现了多次Kafka的哭戏,因为思念,因为脆弱,或者是对生命的反抗。一个男人哭的时候是他最真实的时候,在Daniel面前K渐渐成为一个脆弱并依赖着另一个男人的孩子,在所有爱他的人纷纷离去之后,D成为了他生命里最后一个可以保护他的人,也许对K而言,他始终也没弄明白他对D的爱到底是种怎样的感情,也许就像kafka所说“我喜欢你穿衣服的样子,你就宁愿我不穿”。电影中kafka最感人的一场哭戏出现在Daniel的梦境之后,D惊慌失措冲进浴室,K想要摆脱记忆弯下身体,却被D温柔拒绝,回身拥抱,kafka哭的像个孩子,那一刻的眼泪也许包含了太多难以名说的情愫。我忽然想起一个朋友对我说过的话,“什么时候你也可以在我面前哭一次,让我安慰你、帮助你,让你觉得对你而言,我也是有价值的。”呵,可惜电影的情节可以随意改变与确定,而人生这场大戏,谁都不知道下一场会走到哪里。
说远了,继续说电影。
断桥是《安非他命》里多次出现的场景,据说导演一开始就想把这部电影命名为《断桥之恋》。作为整部影片的物征,这座一直尚未完工的断桥自然一直串联着整部电影的情节推进。“或许到这桥接通,我们也能通。”从Daniel一开始对kafka说出这句话,到两个人在断桥上进行极限蹦极,再到最后kafka在幻象中与D从断桥跳下,这座断桥寄托着两个人繁多而复杂的情感。
D与K的感情在短短九十多分钟的影片里不断升腾跌落,让我在每一次觉得电影应当就此打住之时上演峰回路转。两人之间的爱没有怀疑与猜忌,D与K之间似乎只有简单的爱与被爱,然而这般纯粹的感情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捉弄,在kafka当以精神支柱的妈妈最终离世之后,K又拾起了安非他命的幻觉,让原本可以完美的结局没能画上句点。“安非他命”在电影中出现的次数并不繁多,然而每一次出境却都是一次一针见血的致命之击。故事的最后,Daniel向kafka提出了回到澳洲结婚定居的想法,在kafka考虑的这段日子里,一场送行party的喧腾让K再次陷入安非他命的幻觉,戴上翅膀的kafka以天使的形象从高楼跳落。我以为故事这次该彻底结束,可没想到导演安排了比这更让人悲伤的结局。习武多年的kafka没有摔死,在他住院昏迷的这段时间,Daniel选择了离开,而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爱的kafka在经历过日暮断桥的一系列幻想之后,跳向断桥的另一端寻找两人心灵的相通,颠沛流离的二十六年就此画上句点,这段爱情,也从此没有了下文。
如果《安非他命》只是简单的一部卖弄肉体的同性恋电影,我想我也不必大费笔墨对一部主角也并不是太帅的GV评头论足。故事的另一条主线在于男一号kafka的心灵成长。kafka从小没有了爸爸,妈妈长期住院昏迷不醒,而身边的哥哥却又是个不思进取的瘾君子,这一切都促使kafka在安非他命的幻觉中寻找体力的透支与心灵的慰藉。认识了Daniel之后kafka尝试过改变,他可以努力去读英文原版的《海边的卡夫卡》,他可以将头发染回到原始的颜色并修剪成安稳的样式,他可以向Dainel明誓戒掉毒瘾一起去南极探险,然而他终究抗不过命运的摧残。被当做精神支柱的妈妈突然去世让kafka彻底崩溃,安非他命的幻象终究还是让他跳下断桥结束余生。从kafka渐渐向着好的方向变化的形象和风格可以看出他的成长,他一直想高高的飞,Danie的出现l更让他的梦想更接近天空。然而命运却狠狠折断他的翅膀,没有了翅膀,升空之后便是死亡。这段爱和这段人生都注定是悲剧的,我忽然庆幸导演没有将影片的名字定为《断桥之恋》,“安非他命”四个字除了是一种毒品的名字之外,或许还有一层更深刻的意思。安非他命,这怎么就不是他的命呢?
纵观整部影片,从故事情节上来看并没有太多出彩之处,我想若把故事的主角换成一男一女或许这部电影不会受到太高的关注度。然而导演云翔从执导以来就从来没有在主流的道路上驻足,从《无野之城》到《永久居留》再到如今的这部《安非他命》,男男情节和裸露的男体一直是云翔电影的招牌特点,然而他的画面风格却又一直都是细腻甚至唯美的,让原本敏感题材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不会显得那么重口味。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他想要让更多的眼光来关注香港电影非主流的部分,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今社会尚且隐晦的一面,我想他做到了,甚至还会做的更好。
如果你可以接受这样的尺度,如果你可以理解这样的感情,或者你想要更多的了解一些这个圈子的事,那么你看到的就不会仅是满屏横飞的裸露肉体,在电影里你一定可以挖掘出更多与心灵成长有关的东西,尤其是很多男性朋友,《安非他命》,我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