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出处。就是说仁者发现仁的一面,智者发现智的一面。各人的想法不同见解不同,说出来大家相互参照,就容易解决问题了。然而有人却把其当作模糊是非的挡箭牌。意思说我不赞同你的看法,又有各种看法。再深一层的意思往往是我不敢肯定你的看法,我又没有什么看法。却不直接说出来。事情要解决怎么办呢?看到一只狗。问他:“那是狗吗?”他说“是”。这是普遍的看法,大家都会这么认为。特殊的看法是什么呢?是狼狗,狮子狗,卷毛狗,笨狗。也就是说普遍的看法是相同的,特殊的看法有所不同。普遍的看法是基础,特殊的看法是建立在普遍的看法之上。普遍的看法知道了,特殊的看法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普遍的看法不知道,普遍与特殊都辨别不清。那样的话特殊的看法往往会出大问题。特殊的看法会偏离基本。没有了基本什么都不是,就是明显的错误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各人的想法不同,见解不同。但是大家都抱着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达到目的的方向是一致的。

你是仁者如何解决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说明白你自己的想法,无论你是仁者还是智者。就是不仁不智者,有想法也力求说明白。见贤思齐,向贤者学习,就可能成为仁者智者。见仁见智,就是大家看清楚你的表达。大家看不清楚你,看不清楚我,看不清楚他的见解。还怎么见仁见智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让你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大家就容易发现你是仁者还是智者。也许你是个努力者,努力表现你的见解,大家就容易针对你的问题帮助你。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6079.html

更多阅读

关于中国诗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意象是中国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古代,没有确定的含义,也没有一致的用法。《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圣人用卦象把要说的意思乃至事情的

《周易·易经》 周易是哪个朝代的易经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介绍作者: 佚名商末,西伯侯姬昌被

形而上与形而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的东西。《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指无形的精神本体(道),“形而下”指由道派生出来的具体事物(器)。“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一对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过长期的

声明:《《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为网友缺扣衬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