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霞采访『转贴自五点风行』 查无此人 陈小霞

陈小霞(简称:陈):李欣好,大家好,我是陈小霞。喂喂喂,大家好。(哼唱:天涯涯。。。)

李欣(简称:李):小霞姐,我们就是像聊天儿一样。

陈:来吧,放马过来吧。

李:真的放马过来。其实马勒在这边不敢放过去。能够跟高手过招,心里要做好很多的准备。各位晚上好。今天非常非常的开心,面对面的坐的是一个充满着爽朗的笑声,然後你知道吗,一看到她就有那种强烈的亲和力的姐姐一样的人物。呵呵,小霞姐你好。

陈:你好。听衆朋友大家好,李欣你好,永礰。我是陈小霞。

李:小霞姐,其实我觉得人有时候命中注定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你会碰到什么样的人。下一次你面对面的会不会因爲她的音乐惊动过无数次的人。像小霞姐这个名字在我心里根本不会奢望在我采访的生涯当中我会碰到这个人。然後呢就是因爲朋友说,啊,你真的不来采访吗。。。我说,我来,我来,我来。。。我要去请她来,就把你请到了直播间这样子。

陈:我很荣幸啊,因爲我很少到上海来,这是我第二次来。有朋友跟我讲说有电台要访问我,我说那很好阿,我觉得这很荣幸。

李:所以小霞姐应该也是个蛮喜欢表达自己的人嘛。

陈:我不知道怎么讲。你说的表达是指。。。。

李:就是蛮喜欢跟人家沟通。

陈:我对人基本上都是蛮乐观的态度,我不会先防着。可是我也会很小心,因爲我总怕说。。。你知道我这个样子其实我不讲话看起来蛮凶的。

李:嘿嘿嘿嘿。。。。。。。。

陈:那如果说我不认识你的情况之下,如果你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可能你会觉得,诶,怎么不太容易接近。所以,认识我的人就会觉得,其实我实际上给人的感觉和看起来的是两回事。

李:所以上个礼拜当我听说小霞姐来上海因爲工作的关系要做录音的工作,然後直到今天碰到你,我耳边所有那个朋友对你的评价就是说,小霞姐是一个很好的人。其实那个评价几乎已经到了说,那是一个我碰到的难得的这么这么这么好的人,直到我们今天又碰到录音室另外一个老师。这个评价大概也是朋友经常会对你的评价吧,就是接近好沟通那种。

陈:对,其实我已经讲过,我对人都是先相信,然後我觉得没什么好计较,其实做音乐就是这样子。如果说你没有一个很开放的心胸去接触所有得人,那对创作是没有帮助的。

李:所以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心情。

陈:对,对。必须得对人有兴趣。

永砺(简称:永):小霞姐有没有因爲对人相信而受过伤?

陈:那是必然的。可是我也不能说因爲害怕受伤,我就不跟人接触或怎么样。我觉得受伤是必然的,可是怎么样从受伤之後赶快让自己好起来,那个能力是更重要的,培养那个能力是更重要的。

永:像在这个音乐创作过程当中,给其他很多歌手创作,人有很多的选择,有些东西做,有些东西不做,这个是怎样慢慢调整自己?您一开始肯定是与人爲善,很多东西我会去接受。

陈:我在想所有的想从事创作的刚进来的人,刚进这个圈子的人,一开始肯定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因爲有机会你就做对自己是好的,因爲所有的机会都是磨练。可是你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你就必须得要自己很清楚就是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机会。就是你到了一个程度之後,当你有选择余地之後,你就得选择,因爲选择是对自己负责任。那开始的时候,那当然,那都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什么样的事情你都得接,你不能去挑:因爲我不喜欢这个歌手,我歌不写,那是不行的。

李:小霞姐,你的喜欢这个歌手和不喜欢这个歌手的标准是什么?

陈:呃。。。直觉诶。。。。。

李:直觉吗?

陈:对,我不见得能跟这个歌手有很多的接触,可是我会从这个歌手他唱歌的表现,我大概可以知道,从他唱歌的方法,我大概可以知道他是个什么样个性的人。那我就会决定我要不要喜欢这个人。哈哈哈哈。。。。。。

永:对或不对。

李:歌如其名。

陈:对和不对很快就知道了。

李:所以舞台上所呈现的,它即便有很多的装饰,有很多的排练,但还是有一部分其实是装饰不来的。它就是狠本性的表露。

陈:我觉得假戏真做这四个字不太容易,不太容易真的做到。就是说很多是包装的,可是还是会露馅儿,我觉得。

李:嘻嘻。。。。。。小霞姐就是因爲接触过那么多的音乐人,把他们去做音乐,所以你刚刚讲虽然是直觉但那个直觉也是越磨越敏锐的。就会一眼看到这个人,我大概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

陈:对。很快的就可以知道他个性上的弱点可能是哪一块有弱点。

李:我越发发现你有点像。。。。嗯。。。。吉普赛女郎。。。。(哄堂大笑)。。。就直接开始讲星座。像我最近就一直在整理一些台湾校园民谣年代的一些歌曲,其实小霞姐的名字应该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

陈:我是在校园民歌所谓很後面的(稍微偏後一点吗)已经很後面了。我真正参与民歌只有一首歌。

李:是给王海玲的那首歌吗?

陈:王海玲其实她已经是。。。她是民歌手,但那个时候民歌已经转型了。

李:她已经本身也转型了。

陈:对。我给王海玲的是她个人的专辑。那早期的民歌是你得放在合辑里面。譬如说一张专辑里面有十首歌,十个作者,十个歌手唱,是这样子的东西。那那种东西我有参与到一首。

李:那是哪首作品?

陈:哦。。。。那好久了。。。。很早了。。。。。那後来是我写歌给所谓的民歌手的专辑唱,所以有些人会把我跟民歌联想在一起,其实我跟民歌的接触并没有那么多的。没有怎么真正的接触。可是我听狠多,那是一定的。我也很关心那时候民歌的发展,爲什么会有民歌,这些从事民歌创作的人他们後来,其实都是在流行音乐上面很有影响力的。

永:做的久了,积累的多了,然後慢慢的就会变成一种传奇,我们在隔了那么长时间以後,看到有那么多点在那儿。今天我跟李欣在见到您之前我们俩在聊,其实小霞姐作品没有那么的多,不像某些多産的人那样,但是,(最恐怖的是),命中率太高了。呵呵呵呵。

陈:你们所谓的命中率,因爲它有打对不对,就是说专辑里面有打对不对?(对)这个怎么讲呢。。。我从来不会,就是说歌写出来一定要打它才是成功的作品。其实我们比较高兴的就是,就我个人而言就是,如果说我今天在路上认识一个人,或者说你的朋友告诉我说,嗨,小霞姐,我很喜欢你写的那一首歌在某某人专辑的倒数第二首,第三首,就是完全没有打的歌,可是有人听到了,有人注意到了,有人了结了。我觉得那个给我的回馈回比一首歌打了很多次很多人知道了的那个鼓励是更切实的。

李:会不会就是说自己帮他们做的所谓的主打歌,或者是一首其实是你的心爱之作可是未必会变成主打作品,自己可能会对待它们所希望得到的一些反馈,那个都会不太一样。你可能情愿听到那样的作品受到关注。

陈:其实主打歌有一个情况,就是说,因爲一旦是主打歌,它就要配合歌手的整个包装跟它整个唱片它要塑求的一个精神,所以有时候歌曲会被扭曲。也许我们在写整个词跟曲的心境不是那个样子,可是因爲这个歌手他打的这首个,他整个专辑的精神是什么,也许他要创造什么世界,然後那首个就变成好象另外一个情绪或者是。。。。。你懂那个意思嘛。。。。跟我原来那个初衷。。。。。对,那当然。其实我觉得一首歌交出去就不再是我的东西了。实际上我很早就有这个认知。其实我在KTV或者卡拉OK里面我听到人家唱我的歌,唱得荒枪走阪的当然是很恐怖。(呵呵)呃。。。。在过去我会介意,啊呀。。。怎么是这个样子的。可是,有一挥我看到一个中年妇人,她唱我写的歌,她唱得很伤心,虽然很不好,可是她唱得很伤心、很陶醉,我那时候就告诉自己说,的确,我歌写出来都是每一个人的,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了,你怎么诠释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可能跟我的关系就是――作曲者是陈小霞,其他的所有它带给你什么感觉也许都是他自己创造的。听到歌之後,所有的创意都是他自己去发挥了。跟我无关。

李:然後每个人的情感都对号入座。

陈:那我觉得能够让他哭也好,让他笑也好,那就算是我做一件蛮好的事情。

永:就变成另外一种完成。

陈:对。永远不知道人家听我们的歌他的情绪反应,或者你在他的生活里你影响了什么或者你改变了什么或者你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你永远无法猜测,可是我觉得有影响就是好事。

妈妈心内有一条歌――陈小霞――《化妆师》

李:像今天其实我想就试图去找一些网上有没有正式的官方的资料,我就会发现,小霞姐,这个工作其实蛮难找,陈小霞的名字实在太多太多,就像您刚刚讲的都是收录在谁的作品当中,陈奕迅啊或者是其他人,可是你要找到陈小霞的访谈,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很少)我发现是一件蛮难做的事情,然後就真的找到一小篇也不知道哪个朋友跟你做的一个电话采访(啊?真哒!)大概这是一篇仅有的介绍的文字。然後觉得小霞姐是一个,你大概是那种。。。呃。。。其实还算是圈内比较低调的人,对不对?

陈:哦,我很懒。(懒惰吗?)对。因爲我思想狠复杂,这个我不否认诺,可是我觉得思想复杂的人基本上行爲单纯一点会好一点。哈哈哈哈哈,我不知道你听不听得懂。

永:您指的思想复杂是在哪方面?

陈:我对任何事情我会想得很多,因爲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做流行音乐该有的基本条件。很幸运我有这个个性。思想复杂那什么事情无论好的坏的你都可以乱想,就是因爲这样子所以我个人我生活是狠低调得,我在圈子里也很少跟朋友出去(哈啦哈啦这样)很少,没有这回事儿。

李:大家相处的时候可以很快乐的相处,生活还是各自的生活。

陈:对,对,对。朋友找我喝茶我很高兴,可是你叫我去像你们讲的蹦地啊。。。哦。。。那不可能。

李:就是唱卡拉OK稍微去一去。呵呵

陈:唱卡拉OK我可以是因爲我可以帮你们把声音调得好一点。

衆人:哈哈哈哈~~~~~~~~~~~~~~

李:所以,小霞姐你本身的个性当中男生的部分也蛮多的有时候。(对)承担照顾人(对,对)然後大姐大(对,对,对)真的马?真的在朋友中有大姐大这种形象?

陈:其实很多人跟我在一起说喜欢我,觉得我像妈妈这样子。

李:就是那种关爱所有人,包容所有人。

陈:也不是,我个性就着样子,我觉得我这人不太计较的,很多事情我就是。。。我不知道,我比较大而化之。那其实大而化之并不代表我不吸引你,我还是有我很吸引你的地方,那是在里面的那一部分,我的行爲会比较单纯一点。

李:那小霞姐最早的你刚刚讲在民歌运动快结束的时候才进入歌坛,(对)所以说当时给王海玲的那首作品算是比较早的入行作品吗?

陈:对。那是早期的,蛮早期的。

李:因爲很早当时有陶晓青的一个音乐节目。在整理资料得时候我也很想知道像陶晓青这样的角色,她算是带动了一群音乐人吗?

陈:对,对。她那个时候是因爲那时她自己也在电台里面做节目,然後她在节目里面。。。。她早期是介绍西洋歌曲的,後来她就开始发起这些学生,其实已经有这股力量在,这群学生他们觉得我们爲什么要唱美国的歌,我们可以有自己的音乐。那也是因爲陶晓青看到了这群年轻人他们的努力,所以她就在她自己的节目里面她就先发表这些人的作品。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最早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那我都有听她的节目,我觉得她也真的是费了一番苦心,就是整理他们的作品,每一个星期她都介绍他们的作品,因爲做了很长的时候。那後来是有一个唱片公司叫新格,它就举办了这个所谓的民歌比赛,也就是让这些校园里面的学生出来比,只要是不错的它就签下来就帮你发合辑,创作专辑这些。

李:那後来在网上,因爲现在的网路也就是在於你可以听到N年前的一些声音的资料,所以小霞姐你的名字也是被陶晓青提到过得。

陈:可是民歌也是持续了蛮久了。

李:那一段创作的岁月其实对台湾来讲非常非常的重要。

陈: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爲从那时候开始,其实在民歌运动之前呢台湾不是没有音乐,当然有它的音乐,但是有一些作家譬如说刘家昌,还有像左宏源这些他们也都是台湾当时的作者,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可是那个音乐太单一了,就是几年唱下来都是(这样),刘家昌就是刘家昌,不论他怎么写他还是有他狠强烈的个人风格。

李:还是比较情歌的那个。

陈:对,就是比较男欢女爱的东西。

李:甜蜜的情歌。

陈:对,格局就是那个格局,那谁唱他的歌也都是那个样子。所以到民歌运动之後,他告诉许多年轻人就是只要你有作品就有空间让你表现,所以作品其实会比较多样。那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台湾的流行音乐真正的进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李:有自己的思想。

李:那段日子对小霞姐的影响也很大。

陈:当然有影响。实际上那是巧合,因爲我自己在写歌的时候是没有民歌运动这一回事,我十七岁开始自己记录自己的作品,其实我跟你讲,我真正开始写歌是七岁(啊?!)对,七岁,那个是好玩的,(真哒)可是我也不会记谱,然後我会哼,然後我看到我们课本里面比较好的小文章啊或者是短篇的心思啊,我就会帮他谱上旋律,我觉得那是我自己唱好玩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一种创作。那个时候呢我还不觉得是种创作,我还觉得呢那是每人都有的能力。那到十七岁开始,那时候我已经玩吉他玩了两年了,那我有一些记谱的能力,所以十七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把自己的作品等於是有记录了,把它记录下来。那时候实际上还是在民歌之前。可是民歌运动之後让我觉得,诶,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我的作品拿出来,是这样子的。刚开始要把作品交出来的时候,其实对自己狠没有自信,因爲你不知道你的东西好与不好,你完全不了解,那你也不知道如果你得到的答案是非常不好的答案,譬如说你很烂,你也不知道你承受不承受得起,那心里有一个狠大得问号,对创作又有一个狠大得向往,真的很希望自己得作品被大家看到,那个是早期得时候。我算是比较幸运得,因爲我得作品一拿出来就被认可了。

李:小霞姐,像那时候你刚刚讲的刘家昌啊,左宏源老师都算是更加早期得台湾的本土创作人?(对,对)那像刘文正大哥这个角色是从什么时候出来?

陈:他比较特别的就是它在民歌之前,民歌运动之前他很红,民歌起来之後他当然也安静(沉寂)了一点点,然後又到民歌开始转型的时候他又红过一阵子。

李:那你给他写的春夏秋冬大概是什么时候的?

陈:就是民歌转型之後,三月里的小雨那一张嘛,我知道。就是那个时候,我很幸运的,其实就是在春夏秋冬那时候,那是我发表的第一首歌啦。

李:您听听这个版本是什么时候的DEMO好不好?我今天刚拿到,据说这个在内地也有版子。

陈:哦。真哒?

春夏秋冬DEMO――刘文正

你似微风吹醒我心灵羞怯还带着惊喜

默默递给我一朵小野花带给我喜悦的春

你伴着我带着老吉他吟唱在山颠水涯

深情注视我笑在艳阳下漫溢我欢畅的夏

你难忘记流浪的岁月挥挥手只留下背影

弹着老吉他我依然吟唱潇洒我清愁的秋

你已远去无处觅游踪寄语浮云传珍重

多情应似我此情与谁共凋零我孤寂的冬

啦啦啦

李:这首歌太美了!那个旋律。。。。。

陈:我那个是很早期的,很早期的作品。

李:像这个DEMO版本就是说最早的刘文正的DEMO?

陈:这是成品咯。他的成品。

李:但是那时候大概是。。。我知道了,因爲这个是内地EMI的前老总徐毅,你知道吗,他今天快递给我的。(真哒)这个DEMO从何而来,是当时要引进的时候要挑歌,是那样的一个DEMO的版本。所以它其实也很珍贵,後面还有更加珍贵的呢(喔?)他说估计小霞姐也不知道原来她那么多DEMO都在我的手上。(别唬我哦)所以像这样的曲风在当时虽然是属於那种清新的小品,但它也足以吸引很多很多人的耳朵。

陈:呃。。。那个时候其实。。。我看看。。。那个时候其实我说过那是民歌开始转型,我们不能讲民歌没落了,那个难听,就是说它转型了。然後这些从事民歌工作的人,无论是作曲或是歌手,甚至於编曲、制作人都做流行音乐了。那刘文正算是一个比较幸运的,因爲他在这张专辑里面用了很多当时在民歌运动里面很重要得作曲的创作者、编曲的,那制作人当然是原来的制作人,就是原来做他很多年的制作人,所以他是善用了民歌运动的很多资源在他这张专辑里。

李:可能对小霞姐而言这是一个开始。

陈:傻傻的,你听那是时候旋律多呆啊。

李:啊?你觉得呆吗,我觉得很好听。

永:很好听。

陈:思想很单纯。

李:那像小霞姐你据说其实你本身在那个少年时期,最早开始喜欢玩音乐的时候,可能本身在年少年轻的时候其实性格来讲固然是爽朗,可是是不是也会有一点叛逆的东西?

陈:我年少的时候一点都不爽朗。

李:真的吗?你的爽朗是後来演变而成的吗?

陈:因爲做音乐,真的。做音乐会改变我很多,真的。我年轻的时候不爽朗,我非常孤僻,所以我可以耐住性子,我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之下,我把吉他弹得还好。

李:所以吉他是自学成才的。

陈:对,当然自学的,偷学的。我家里人不准你碰这个东西。

李:当然这个也要去摸索一段时间,当然这一定有开窍的那一时刻,突然你就觉得音乐的灵感来了。

陈:没,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我从小就爱的。我的音乐教育还算好。我所谓的音乐教育不是我到音乐学院去上课什么,倒不是。是因爲我从小就接触了很多的流行音乐,因爲我父亲也喜欢音乐。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那个音响,所谓的音响,stereo这种东西,喇叭就有四颗,就规定这两颗喇叭是听古典音乐的,这两颗喇叭是听流行音乐的,听古典音乐的时候一定得往左边掰才能听古典音乐。我父亲是很注意这个的,所以我听很多很多的东西,从小不论是英文歌曲或是古典音乐,那也听很多上海时期的老歌,听得很多。听得最少的最陌生的居然是闽南语歌曲,这个我想也想不到,所以导致我後来爲什么我也创作闽南语歌曲,就是那个原因。

李:突破你那个。。。。。

陈小霞采访『转贴自五点风行』 查无此人 陈小霞
陈:对,我一直觉得我应该要会写这个东西,因爲它也是我小时候,等於是我生命里面一部分的东西,那爲什么在我创作的过程当中没有机会去做这个东西,那我就试试看。结果还好,我很喜欢写闽南语歌曲,虽然写的很少。

李:不少,两张专辑加起来的话就歌的绝对数量来说还是蛮多的。

陈:哈哈哈哈哈~~~~~~~

永:您觉得这个方言跟普通话这个国语在创作当中对旋律的影响有多大?

陈:嗯。。。。影响狠大。因爲普通话的音节比较死,就是我们讲的声调,音乐。

永:他是不是最不适合唱歌的,实际上。

陈:对,非常不适合。我们知道第一个适合的一定是西方语言,英文、法文什么唱起来都好听。那。。。。最不容易表达的就是普通话,闽南语就比普通话,它的那个音调,声节活多了,而且吐字。。。就是表情比较丰富。

永:包括那个广东话也是这样。。。。。

陈:我觉得广东话可能听起来很软,可是你仔细听,可能广东话唱狠轻柔的情歌的时候是不会太好听的。真的真的。你会发现很多香港歌手,就是说他们唱歌的时候他们的共鸣是在喉咙这里的,因爲他语言的限制

李:对对对对对~~~所以感觉他们会故意造成那种共鸣。

陈:我们像说声音是包在喉咙这里的,因爲他吐字的关系。

李:我觉得也蛮有意思的,像整理小霞姐的资料整理出一件事,就是说1997年你们做过一次闽南语歌的,我不知道那算是普及啊还是。。。。反正那算是一次表演。当时分了好多场,那小霞姐那场是跟侯孝贤、还有蔡振南。

陈:啊。。。。。。你以爲我有参加那场,其实没有。(没有吗?)他们本来计划我跟侯孝贤、蔡振南的,因爲我蛮欣赏蔡振南的,因爲有制作单位提出,诶,你跟南哥一起表演。我说好啊,没有问题啊。後来南哥又说因爲侯孝贤是他好朋友,侯孝贤也唱过我的歌嘛,他说那我们就三个一起表演,我说太好了,我们就老到一堆吧!哈哈哈哈。。。。。。。

李:噢,原来是这样子的一个组合。

陈:对,可是後来那个活动我不知道有没有办成,因爲我知道後来是没有消息的。

李:所以我们现在找到的只是之前的一个计划?

陈:对。

李:太恐怖了。你说这个网路有多恐怖。(哈哈哈哈――)因爲那算是一个很正式的一个通告一样。所以像我们刚刚提到的南哥――蔡振南,不久在上海电影节上看了一步台湾的南哥跟李炳辉他们两个主演的叫作《黑狗来了》那样一个片子,当然里面李炳辉他虽然是一个盲人歌手,但他真的是让你觉得生活是很可爱的,是可以很快乐的进行下去。当然我们现在对闽南语存在一些理解的鸿沟,听不懂嘛。但是逐渐的,像我现在会慢慢接触一些闽南语的歌,再去看那些歌词,包括南哥自己发行的几张闽南语的专辑,他们还是会比较不去忽略底层生活的那些细节,他们还是很在意生活,包括街边发生的小小的事情,像这样的生活细节到小霞姐你自己的闽南语专辑里面的时候其实还是会有很多朴素的生活情感在里面。

陈:其实在我自己的专辑里面我比较少去碰那些就像你讲的比较写实派的东西(一种流浪艺人的生活)对,其实我谈得比较多的还是自己心里面的想法,半抽象的东西,其实他是具体存在在我心里的东西。南哥他的作品,他的东西很强烈,因爲他是一个强烈的人,他唱得方法也强烈,其实他的作品草根性很强,土地味儿狠浓。

李:因爲他本身也是最早去做金文王他们音乐的人。我在想我们都是通常的人,包括可能台湾本地的年轻人是不是也会觉得闽南语歌跟自己的感情有一点点的距离。像小霞姐你的闽南语歌用的是方言,但其实情感是现代人的一些情感,包括那种家庭的。你觉得那种表达之间,到你的专辑中他怎么去融合?

陈:其实我在做我自己这张专辑的时候,我倒没有去想太多我一定要去表现什么样的闽南语或是什么,我倒没有这样子。开始我想闽南语也是我小时候会讲的一种语言,我爲什么写了数百首歌都是国语歌曲,我真的很想尝试看看我能不能创作闽南语歌曲。就是因爲这个观念,我开始是好玩啊,大概写了两个歌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6389.html

更多阅读

转贴:忆与吴志攀教授夫妇交往点滴--冷静

提示:本文作者冷静,是我博士同门,共同师从尊敬的吴志攀教授,目前任教于香港大学法学院。冷静闻知吴老师和杨老师遭人陷害,悲愤在心,连夜写就长文,回忆与恩师交往点滴。冷静文章多有自谦之词,事实上,冷静游学多国,学问及才识远在本人之上。因而

转贴 煲耳机用什么音乐比较好? 什么音乐适合煲耳机

转贴自http://ik.hustonline.net煲耳机不是要把耳机放在砂锅里放上作料煲汤,煲耳机主要是煲耳机的振膜,就目前而言,静电耳机振膜的厚度已薄到1?35微米,动圈耳机的振膜也只有几微米到十几微米(我们头发的直径大约是60~90微米)。振膜本身在

声明:《陈小霞采访『转贴自五点风行』 查无此人 陈小霞》为网友妳别犯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