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空间》读书报告
这是一本建筑学的经典书籍。多看几遍,会更体会其中蕴含的真理。
作者扬·盖尔(JanGehl)1936年生,建筑师、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高级讲师。曾在世界各地的大学讲学,在爱丁堡、奥斯陆、墨尔本、德累斯顿、珀斯、多伦多、卡尔加里、伯克利、圣何塞、开普敦和瓜达拉哈拉等城市任客座教授。并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远东地区进行设计咨询。在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鹿特丹、伦敦、安曼、马斯喀特、墨尔本、悉尼、旧金山、西雅图和纽约等城市开是了城市改善项目的研究。他出版的著作包括《新城市空间》、《公共空间·公共生活——哥本哈根1996》等,获伊德拉(Edra)场地研究奖。为表彰盖尔对城镇规划的杰出贡献,国际建筑师联盟向他颁发了帕特里克·阿伯克罗姆比(sirPatrickAbercrombie)奖,奖励他对城市规划的楷模性贡献。爱丁堡的Heriot-Watt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也是RIBA、AIA、RAIC和PIA的荣誉会员。
扬·盖尔是为数不多的人文价值的积极支持者之一。他在这方面进行了出色的研究,以使建筑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思想体系的来源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在于结识并迎娶了一位心理学家的妻子,妻子的专业知识使他进入了过去未曾接触过的领域,也开启了他新的认识世界的视野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改变了他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人生方向;必然因素则是由当时城市公共空间正在朝着一种非常危险的方向发展,人们开始呼吁公共空间,呼唤公共生活,而盖尔及时的捕捉到了人们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将其发展为一套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改进产生了积极地意义。
第一章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
1、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连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2、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公共空间中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接触形式。在公共空间中,通过观察体验他人的言谈举止,可以为下列活动提供机遇:轻度的接触(进一步发展的起点),进一步建立其他程度的接触(相聚是前提),保持业已建立起来的接触(远亲不如近邻),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观察与倾听),获得启发、收到激励(感受人生人群丰富变化的吸引力)。而活动也是公共场合中引人入胜的吸引因素。孩子的嬉戏,广场的活动,都会吸引人在空间中观望驻留,而人们会倾向于选择能很好观察周围活动的座椅。
通过调查和分析表明,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甚至仅以视听方式感受或接近他人这类轻度的接触形式,也显然要比大多数城市空间和住宅区的其他吸引人的因素更有价值,人们对它们的要求也更为迫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建筑室内外的生活都比空间和建筑本身更根本,更有意义。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断言。引导我们以人为本,回归对人的关注。而非空间本身。
3、户外活动与户外空间的质量
户外空间的质量与户外活动有密切关系。在地理、气候、社会等特定条件下,通过物质环境的设计,可以影响使用公共空间的人和活动的数量、每一活动持续的时间以及产生活动的类型。
4、户外活动与建筑取向
文艺复兴与功能主义对户外活动的考查和影响。曾经对人与户外活动的忽视,造成人、活动、功能之间相距甚远的新城区的产生,以及“荒漠规划”等现象。
5、当代社会状态下的室外空间生活
现代城市设计对公共空间的要求:为必要性的户外活动提供适宜的条件,为自发的、娱乐性的活动提供合适的条件,为社会性活动提供合适的条件。
第二章规划的先决条件
1、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居民之中是否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有共同兴趣。这是交往的基础。空间形式对社会关系的发展不具有促进作用,但这并不否认物质环境及其功能性和社会性空间处理能够拓展或扼杀发展的机会。这种影响是有限度的。
2、但建筑布局,空间结构与空间界限,私密程度,领域、安全和从属感,空间过渡等等也会影响户外生活从而影响社会关系。
3、知觉、交流与尺度。距离性感受器官(眼、耳、鼻),以及直接性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与交往尺度的关系。不同交往形式的习惯距离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以及公共距离,而在交往场合中,距离与强度,亲密和热烈程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推广到人们对于建筑尺度的感受。给人不同的感受,会影响知觉与交流。而速度和体验时间也会影响交流。最后得出孤独与交往的五项原则。
4、室外空间的生活--一种过程。室外活动空间有自我强化的特性。正效应过程是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负效应过程是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形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户外生活是各种活动数量和持续时间的产物。改善户外逗留的条件是改善户外生活的关键。
第三章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
1、集中或分散。通过规划将人群活动集中起来,使单个活动可以互相激发。通过大、中、小不同尺寸上的一些设计方法,集中活动。在大尺度规模上,混合功能利于活动集中。在中尺度规模上,紧凑的公共空间体系以及短捷的步行交通利于集中。通过广场和街道等不同形式可以组织有结构的人群集中方式。在小尺度规模上,减小尺度可以加深感受强度,小空间更使人容易兴奋。立面分隔设计以及用处理高差的设计手法来集中人群。尽量避免不合时宜的分散。
2、综合或分解。紧凑型综合城市与高度分化的功能主义城市的不同结构,也造成了热群活动的综合与分散。分化型城市的优点是使相近功能之间联系紧密,效率也更高,但代价是减少与外界的接触以及更单调乏味的环境。大尺度需要精心的综合型城市规划。小尺度规划也是,将不同功能综合起来。打破不同功能人群之间的边界。
交通模式是影响人群活动的因素。通过城市外围转换慢速、建立步行条件下综合地区性交通,可以有利于户外逗留与交往。
3、吸引或排斥。公共空间可以吸引或排斥人们的活动。方便可视,交通方便,提供外出的动机,有地方可走,有事可做等等,会促进并吸引人的活动。反之则会造成毫无逗留的吸引力,甚至排斥。
4、开放或封闭。公共空间的封闭造成与外部人的活动的隔离,需权衡开放与封闭的优缺点。私有化公共空间也许使开发商早出非常非常美好的景观。却会导致人群的分散。交通公共化,或是步行交通代替,将促进街道活动,甚至可达到减少犯罪危险的积极效果。
第四章步行空间·逗留场所·细部规划
仅仅创造出让人们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活动、流连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本章主要分析了一系列各种活动所需的户外环境质量要求。以及特殊年龄组别如儿童和老人对户外活动的要求研究。
1、步行空间对材质与路面铺装的要求,人们对走捷径的渴望,步行距离的有限性,无障碍可达性需求,尺度需求,以及对空间连续性的要求。种种因素都影响着不行空间的设计。
2、驻足停留。驻足停留的逗留区域具有边界效应。如果边界不复存在,那么空间就决不会富有生气。而当空间具有利于局部隐蔽的构筑物,可供驻足的支持物,或着具有向心性边界等时,也会促进与创造公共空间中逗留的条件。
3、小坐。空间中座位的选择具有规律。精心布置的座位才会被“选中”。确定座椅位置比设计驻足停留的空间费神得多。座位选择也具有边界效应。对朝向与视野,座位类型具有要求。而基本座位与辅助座位的搭配,例如“坐席景观”有利于更合理发挥作用。
4、观看、聆听与交谈。观看的空间需要考虑视野和距离和照明的问题。聆听需要考虑噪声对交谈的影响。聆听人声与音乐是空间引人入胜的特点之一。交谈分为三种类型:与同伴交谈、与遇见的熟人交谈以及与陌生人可能进行的交谈。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是:在社会场合中,熟人间需要找一个借口以避免相互交谈,而不熟悉的人之间则需要找一个借口搭话。丰富的交谈景观设计将有利于公共空间的使用。
5、各方面宜人的场所。此类场所要求考虑防护问题,避免由于担心犯罪和交通事故,以及避免不利天气的影响等等。奥斯卡·纽曼在《可防卫的空间》中提出自然守望公共空间等减少犯罪与破坏行为的方案。良好的设计将有助于气候体验与享受自然。并具有宜人美好的场所感。从而促进人的活动,停留与交往等等。
6、柔性边界。柔性边界是一种既非完全私密,又非完全公共的过渡区。它们常常能够起到承传连接的作用,使居民和活动在私密与公共空间回旋时生理和心理上都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少数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创造了丰富的户外生活,增加了邻里间见面的机会,并派生出许多简短的活动等等。在住宅的公共一侧为停留于休息提供良好条件十分重要。出入方便;紧靠住宅前有良好的逗留区;紧靠住宅前有事可做,并有一定的设施;这三点是影响住宅周围户外活动的重要因素。前院的过渡性设计等,结合不同高度住宅的需求,设计不同程度的私密性。设计柔性边界,对与建筑群,邻里单位和城市中的户外活动都有贡献价值。
一些思考
1、城市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由于使用而形成的一种工具。城市化好像不知不觉变成了目标本身,在被谁使用?使用来增加个人政绩?用来满足利益的驱动?用来促进资本的流通?还是真的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美好生活本身?
2、在现代的网络电子社会。交往空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点,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Wifi覆盖是促进交往,还是阻碍交往?没有WiFi的地方,我不想去,如何看到你?有WiFi的地方,我只想看手机,不想看你……
3、空间对人交往的影响是根本的吗?这种影响有多大?
利用建筑等空间促进交往,真的是解决的根本呢?又或许,其实道德和素质的提高,充满爱与尊重的人心的归回,才是根本呢?在中国社会中,盼望看到那种美好丰富的公共空间的场景。如果人们根本不想交往,带着一颗封闭冷漠的心,那么,空间再怎么合宜,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吧?如果我们已经失去对人的兴趣……空间是大而不当,或是尺度吓人,或是给人束缚感和没有安全感,冰冷充满距离?是冷清,混乱,吵杂或拥挤?或是有序而有丰富地活力?糟糕的环境,加剧了这种恶果。
4、人们是否还渴望这样的交往?
上帝创造每个人都是有渴望交往的心的。只是人们因为各种原因,太缺乏爱,受了太多伤,太多原因使内心的壳很厚很厚,很难突破。而外在环境,也是这么不给力,所以,自然而然,就灭了交往。
而人们的心,是自由的有安全感地,或是防备的,被人的眼光束缚的,或是封闭冷漠的?那期待“交往”的渴望,是已经磨灭,爱心渐渐冷淡,或是仍旧保持热情和渴望呢?如果这个人本身没有安全感,那再好的空间,也很难真正帮助他自己的捆绑。如果这个人本身的心不开放,那再开放的空间,也很难帮助他打开。如果这个人的心本身是拒绝交往的,那再welcome的空间,也不能让他心动。
街头的人们变得冷漠,防御。那么,如何使人们卸下心理防备,营造一个open的建筑空间?我觉得孩子是一个很棒的引入,可以增添活力。因为孩子纯真的心,可以冲破那“因不法的是增多,许多人的心渐渐冷淡了”的情况。但孩子使用的空间,往往是很安全考虑很高的。否则,大人若没有安全感,一经阻止,就又扼杀于摇篮中了。
我永远会记得虎溪一食堂广场上的一个外国老师,他热情地走上去邀请每一个路人来参加他筹办的慈善晚会,说:”Come!Talktome!”当有这样的爱的动力的时候,任何空间,也无法阻碍交往了吧。
拼贴画,想表达,人的交往才是空间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