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必修)试题(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余震1335次。图1是地震发生示意图1.云南鲁甸地震的成因是
A.背斜挤压B.向斜挤压
C.断层活动D.凹陷活动
2.目前,云南省防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
A.加大投入,增加快速运载工具
B.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C.加强科研,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D.加固岩体,提高抗震防塌标准
【答案】1.C 2.B
【解析】考点:地震成因和预防措施
2015亚洲杯开幕战于1月9日北京时间17:00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首府墨尔本(东十区)的墨尔本立方球场打响,对阵双方为澳大利亚vs科威特,该季节墨尔本实行夏令时(较区时快1小时)。回答3-4题。
3.比赛开始时当地时间是
A.1月9日15:00   B.1月9日14:00  
C.1月9日19:00D.1月9日20:00
4.亚洲杯历时22天,在此期间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答案】3.D 4.C
【解析】考点:区时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2),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5~6题。5.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右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aB.bC.c D.d
6.形成图3C类型岩石的过程为
A.岩浆活动B.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
【答案】5.B 6.C
【解析】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
7.关于温室大棚示意图(图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棚保温是因为增加了太阳辐射,所以大棚温度高
B.大棚保温是因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所以大棚温度高
C.大棚保温是因为增加了地面辐射, 所以大棚温度高
D.大棚保温是因为隔绝了地面辐射,热量保存在大棚中
【答案】7.D
【解析】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经过45天的施工,于2014年2月8日竣工并开站运行。图5为“南极地区图”。据此完成8~9题。8.泰山站风向主要是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9.建站时期,关于长城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冻范围大B.天晴且无风
C.会出现极昼现象D.有极光现象
【答案】8.B 9.D
【解析】考点:南极地区
图6为“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此时丁地的天气特点是
A.低温阴雨 B.寒冷干燥
C.风雪交加 D.晴暖无风
11.图示时间甲地的风向是
A.西北 B.东南
C.东北D.西南
12.图7中P天气系统对应的锋面示意图是
A.甲B.乙 C.丙 D.丁
【答案】10.B11.A 12.C
【解析】
考点:天气系统
13.图8为“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图中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B.地下水
C.冰川融水D.海水
【答案】13.B
【解析】
考点:水体补给类型
14.图9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① 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答案】14.D
【解析】
考点:洋流分布规律
读图10和图11,回答15—16题。
15.图10中①、②、③三地的景观与图11依次对应的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甲、丙D.丙、甲、乙
江苏省淮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16.造成图中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地形 D.土壤
【答案】15.A 16.B
【解析】考点:地域分异规律
图12为一张北极冰盖融化时的图片,酷似哭泣的人脸,被人们富有深意地命名为“‘大自然母亲’在哭泣”。据此回答17~18题。
17.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 海洋环境污染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臭氧层被破坏   D. 全球变暖
18.针对此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 ①②③ B. ①③⑤C.②③④D. ③④⑤
【答案】17.D 18.B
【解析】
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植树造林等措施。酸性气体增多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臭氧层破坏是导致紫外线增强的主要原因,二者和气候变暖的关系不大。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一定的面积、范围、轮廓与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方言区②文化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干湿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它在客观上并不存在
B.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的内部特征是相对一致的
D.不同的区域之间只存在差异性,不存在相似性
【答案】19.C 20.C
【解析】考点:区域的划分
图13为“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阶段Ⅰ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森林破坏②水土流失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 阶段Ⅱ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A.天命决定一切B.自然主宰人类
C.人定胜天D.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
【答案】21.A 22.C
【解析】
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周星星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23—24题。
2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24.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地形平坦,黑土肥沃,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粮农业
B.该地区的基塘农业是一种新型混合生态农业
C.该地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平,房屋进深和高度不大
D.该地多幢高层楼房之间的距离比我国其他地区大
【答案】23.D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14为某重大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调入地区的问题是
A.水资源紧张B.环境脆弱
C.经济结构单一 D.能源紧张[来源:学科网]
26.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环境治理重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荒漠化治B.②—水土流失治理
C.③—解决水资源短缺 D.④—沙尘暴治理
【答案】25.D 26.A
【解析】
考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读图15回答27—28题。
27.该图揭示森林具有 的作用是
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D.保护农田
28.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流量减少 ②河道淤浅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27.A 28.C
【解析】
考点:森林的生态功能
读“辽中南部分矿产分布示意”图16,完成29—30题。

29.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
30.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29.B 30.A
【解析】
考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就是人类所指的宇宙。
【答案 】31.B
【解析】考点:总星系
32. 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答案】32.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性质差异,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划分为地壳、 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33.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多储存于向斜盆地中。
【答案】33.A
【解析】
试题分析: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斜是良好 的储水构造。
考点:地质构造在工程上的应用
34.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答案】34.A
【解析】考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35.除冰川外,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答案】35.B
【解析】
试题分析: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均处在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考点:水循环
36.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答案】36.A
【解析】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7.决定流域开发方式和方向的是流域的自然背景。
【答案】37.A
【解析】
试题分析:决定流域开发方式和方向的是流域的自然背景。
考点:流域开发方向
38.人地关系最为和谐的时期是后工业文明阶段。
【答案】38.B
【解析】
试题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地关系逐渐走向和谐。[来源:学&科&网]
考点:人地关系
39.产业转移都有利于迁入区的产业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39.B
【解析】
试题分析:产业转移可能给迁入区带来环境问题。
考点:产业转移的影响
40.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答案】40.B考点: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II卷(综合题 共30分)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4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图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丁地的地质构造是。(1分)
(2)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循环,此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2分)
(3)甲地地貌是,简述其形成原因。(2分)
(4)图中丙处的地貌类型是,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分)
【答案】
(1)背斜(褶皱)
(2)水汽输送海陆间(大)
(3)山岭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4)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解析】
试题分析:
(1)丁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
(2)根据水循环的原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地表径流,该水循环发 考点:地质作用及地貌
4 2.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18)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19),回答问题。(7分)(1)图18中A气压带名称为,其形成原因与(热力或动力)因素有关。B风带名称为,如某地区全年受其控制,则会形成气候。
(2)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如图18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19中所示(填甲或乙),其中东亚季风的成因是。
(3)若C、A、B表示的是大陆上的自然带,则由C到A再到B方向的变化体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1)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
(2)甲海陆热力差异
(3)从赤道到两极
【解析】
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风从此高压中心向四周辐散,在东亚和南亚地区分别形成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
考点: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地域分异规律
43. 图20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部分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入区水资源缺乏的社会经济原因是、。(2分)
(2)“西电东送”南路线的终点是_______工业基地;该基地经济发展的位置优势主要是____________。该工程实施对调入区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3)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除西电东送外还可以采取、等措施改善这些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2分)
【答案】
(1)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水污染严重 (任答两点得2分)
(2)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对外联系方便;毗邻港澳,临近东南亚,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1分)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产业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等(任答两点得2分)
(3)西气东输;节约能源;发展核电;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合理就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资源跨区域调配
44.读“江苏省主要物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2) 为立足本地资源,江苏应发展起来的工业有    、      。
(3)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
(4)近几年,江苏棉花生产萎缩,而蔬菜、花卉等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小麦 水稻(顺序不能颠倒)
(2)化学工业纺织工业
(3)土地面积大,劳动力廉价丰富,政策支持等
(4)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等
【解析】
试题分析:考点:农业和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优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657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江苏省淮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为网友有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