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举隅 (上)
高启山
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教学,课程标准,是将其与词语联系在一起提出要求的:
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中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高年级: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行为动词要求,是 “从了解到理解,再到推想”,目标是从“理解意思,到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再到辨别感情色彩(词语)体会表达效果”。
这是三个年段句子理解与赏析训练的梯度要求。
关于方法,三个年段都提出了“结合上下文”这样一个要求。前面,我们谈过词语教学的要求,谈到了“语境”的问题,是词语运用的环境,包括词语所在的句子,也包括其他句子或者段落。句子的意思及其作用“了解、理解、体会”,也要求“联系上下文”,这里的上下文,更多的是指相邻的句子,文中相关联段落(可能是相邻,还可能是跳跃的)。单个句子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是,文章,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作者就是靠这样一个又一个句子,联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事物的特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文章的句子之间,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的。因此,读文章,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得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得读懂句子之间的联系。
一、联系语境来读懂单句的意思。
1、含有难懂词语、重要词语的句子意思的体会。
结合生活实际、查字典,了解重点词语(不理解或者有独特含义、特殊用法)意思,把词语的意思放到句子当中,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独特的意思,来体会句子所强调的事物特征、思想感情。
案例:
“山那边风景很美。”—— 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
“风景”、“美”都是生字,需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这个句子,就需要结合生活和图画来读懂“风景美”,再联系上下文体会,小鹰是在山这边,要飞到山的那边才行。这就是结合上下文来读懂词句。
低年级,字词教学是重点,强调随文识字,其实,也是要锻炼学生在课文中读懂字词,同时读懂句子意思的能力。多数情况下,采用读懂重点词语以后,再串联起来体会句子意思的方式,来读懂句子所表达的“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谁在做什么,谁在怎样做什么”等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子的意思,而且低年级多数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来读懂句子的意思。
中年级,要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体会这个句子所写出来的事物的外在的独特特征和情感态度。
案例: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
卧:躺下。躺: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被放倒了,躺在水面上,实际上联系上下文,是因为这株树“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这样就能想象大榕树的样子,可见独木成林的茂盛。这个“卧”字,用得极其精妙——为什么用“卧”?不能用“长”、“立”、“站”?树太大了,你根本看不出主干在哪里的,而且,作者说是从远处看,因为榕树茂盛,枝叶繁茂,连许许多多的枝干上也都是枝叶,将“腿”给藏起来了,只能看到身子和头,看不到腿,形态可不就是“卧”吗?从这个“卧”字上就足以感到榕树之大。
理解这个“卧”,先是查字典,体会这个字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个字写出了大榕树怎样的姿态特点;再进行“近义词”比较,体会用法的的“唯一性”。
文中还写道: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得多少叶子在一起才能“堆”啊?“堆”的意思是堆积,成堆地聚集,“簇”的意思是用于聚集成团或成堆的东西。一个“堆”写出了树叶之多,令你很难想象出到底是多少枝叶,因此你很难看到枝干了,因此,远看好像“卧”了(这是联系上文,体会“卧”与“堆”的联系;再体会“簇”与“堆”的运用,想象成堆的树叶堆在一起,是不是多的数不清啊(这是用想象的方法来体会词语写出的事物的形象特征)。枝干多,叶密,既像许多株树聚在一起,又像一个大树冠,所以前文才会有朋友“到底是几株树”的争论,“茂盛”的特点,就这样写出来了。
高年级,侧重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来体会句子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态度。
案例: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人教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在这里,作者赞叹景色用了“奇丽”这个词。奇丽,奇特、奇异、美丽意思。在这里,写成“多么奇特(或者美丽、奇异)的景色!”行不?不行。奇丽:奇特而美丽。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奇异:①奇特。所以奇丽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不能用其中之一替换。在查字典的基础上,分别把这些词语的意思放到语言环境之中去比较,用奇特、奇异、美丽,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用“奇丽”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而在文章当中,作者所写的内容,具体的指的是什么?美丽景色的成因是奇特的,“奇特、奇异、美丽”都不能很好的表达这个意思。(这里,仍然是查字典理解关键字词,比较关键字词意义的细微不同,再结合课文,去体会词语表达内容的不同,从而读懂句子的意思)
案例:“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
为什么是“志”?这里用了“志”,按照一般的理解,这里完全可以解释为“想到”。但是,如果就这样一般性的解释为“想到”,那就没有味道了。《辞海》里这样解释“志”:志向、意志。举例《诗大序》“在心为志”。又例:“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现代汉语词典》,“志”有“志向、志愿”的解释。
那么,想到高山,想到流水,为什么用“志”而不用“念”?下文写到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念,《辞海》中解释为“念头、想法”,这很通俗,为什么前面要用“志”?
这需要结合下文来考虑。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想到“巍峨,泰山”,为啥钟子期想到的是泰山而不是黄山、秦岭、武夷山?难道是钟子期没看过其他的山吗?这样是解释不通的。在中国文化中,很多事有象征意义的。我们先来看看“泰”的解释:(1)骄恣——为威严、傲慢;(2)古代六十四卦之一——阴阳调和,社会和谐;(3)通,否极泰来;(4)平安——国泰民安。仅说“泰山”的泰字,就有这么多“好”的解释。再看“泰山”:本来就是一座山,却为“五岳之首”,因为这是神话传说盘古开山后盘古的头颅形成的;古代帝王常在泰山行大礼,封禅,后来人们干脆将比作有名望的人——泰山北斗等等。既然是泰山有这么多令人敬仰的东西,这里用“志”而不用“念”,就能解释的很清楚了——志向也行,志愿也行,总之,是伯牙内心向往“泰山”,或许要表达成为如泰山北斗这样的名人之志,这样的志向不是谁都能有的,也不是谁都能理解的。而伯牙有,钟子期能从琴声中听得出来。
有了上文,那么“志在流水”,就好解释了,绝不是“寻常人家小河流水”,一定是汹涌磅礴的大江大河了,于是,“洋洋兮若江河”就很自然了。
在中高年级,我们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意思,不单纯是要理解词语表面的意思(一个字词有几个意思的,需要联系语境进行比较),还需要对用词的特殊性进行品评体会(前面已经讲过很多例子,主要是用增删掉改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2、结构和内容比较复杂的句子意思的体会。
结构和内容比较复杂的句子有如下特征:主语为两个或者多个主体、连续动作、限制条件比较多、补充内容比较多等。认真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了几部分内容(体会每一部分内容,仍然需要先解决重点词语的意思),再把几部分内容内容进行比较,通过串联、综合、取舍等方法体会清楚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
案例: “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二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
这是典型的重复使用谓语、多“宾语”句子,这样的句子,因为他们是并列关系,就得进行综合,从而体会到:这所学校的小学生民族成分很多。
案例: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三年级上册《放风筝》)
这段话讲到是小朋友把风筝放飞到天空的经过。从这段文字来看,放风筝需要经历“一个人托着、牵线人把线牵到远远的地方,托风筝的小朋友放开风筝,牵线的人飞快地跑”这样的步骤。这样的文字,就需要去抓住连续变化着的动作,来建立对这个过程的整体印象。怎么读懂?去寻找一系列的重点词语,用重点词语进行串联表达,从而体会事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读懂结构比较复杂句子的意思,从中年级开始重点训练,到了高年级,学生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判断句子之间的关系,运用综合或者取舍的方法,来读懂复句的意思。
复句的学习体会,不是为了学习复句的知识,记忆复句的相关知识概念,而是为了读懂关系,读懂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读懂语气,来读懂作者所表达的态度,在反复阅读中感受、潜移默化的积累。
复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正的(条件、因果、假设、转折)关系;一类是联合(并列、顺承、递进)关系。偏正关系的复句,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取舍法”,来读懂强调的意思。一般偏正关系的复句强调的是后面的意思。联合关系的复句,一般需要进行综合。
但是,小学阶段学习体会复句的意思,不单纯是要求能够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读懂,而是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体会这个复句写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表达怎样的感情。
案例: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人教三年级《赵州桥》)
“不但……而且……”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就需要用“综合法”来体会这个句子写出了事物的两种特点。那么为什么不用“既……又……”?
我们反复读几遍,读后你会发现:第三自然段,作者主要介绍的是赵州桥“美观”的特点,如果用上“又……又……”,那么,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你说“又坚固又美观”,,但是这段话怎么只是介绍美观,没介绍坚固啊?你也可能会说,不是前面已经介绍了吗?这里的说它坚固,是对上一段的总结啊。
是的,如果又要总结,又要对下面的内容的特点进行总的介绍,我们就不能用“又…又…”,如果这样写,读起来就会让读者产生我们前面的疑问。如果想用“又坚固又美观”,就应该把这句话放在第二自然段的前面。如果用在介绍两方面特点的两个自然段当中,其实是起到一个连接作用,就必须用“能够既对上文进行总结,又对下文进行介绍”的句式。
“不但……而且……”,这里的“不但”是在总结上文,而用了“而且”,则强调了“美观”,下面这段话重点要介绍“美观”,这样,读起来也就顺畅了。
这就是结合上下文来,通过比较体会复句的作用。
案例: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三年级《翠鸟》)
按照一般规律,这句话的理解应该取后舍前,意思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但是,为什么这里用转折,为什么前面要写“翠鸟机灵”,这里面本身就是要通过对比,衬托“翠鸟眼睛锐利”,这就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读懂作者表达的意思和态度。取后舍前,不是简单取舍,而是要读懂作者这样写所强调的意思,作者的态度。
案例: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三年级课文《我不能失信》)
这是一个多重复句,重点是后面的转折,前面的假设是退一步,是承接上文——“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这里的转折,在强调宋庆龄的坚持——这是跟“不行、抽出手”相联系的。
复句教学在中年级,侧重体会意思和态度。到了高年级,则侧重体会复句……所表达出来的思想,体会作者思想表达的逻辑过程。
案例: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这个句子,有三个分句。几个分句通过“凡是……统统……任意”,这些非常平凡的关联字眼,表达着深刻的思想含义。“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凡是,意思是只要是,在一个范围内的一切。哪个范围:能“拿走”的范围,于是我们就可以想象:可以放在衣兜里的,可以放在背包里的,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可以提在手里的,可以挎在肩上的,可以背在背上的,只要是“能拿”这个范围的,全都拿。课文前面介绍了,圆明园内有上自先秦,下到清朝,两千多年历史中的字画、珍玩、青铜礼器,有多少是可以“拿”的啊?“所有”这些,“统统”被拿走了,一件都不剩。这是怎样的贪婪?“凡是……统统……”这平凡的字眼,写出了这样的意思。除此之外,“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你想象吧,我们这座艺术宝库重点文物还能剩下多少?这是一个“……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意思。“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里,“任意”这个重点词语,强调了“破坏、毁掉”行为的放肆程度。
读了这三句话,读懂了这三个分句,在此基础上,进行“串联”,通过“串”来把这个内容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意思穿起来,在此基础上再提炼:这句话,逐层深入地写出了侵略者贪婪、残暴的嘴脸,表达出了对侵略者罪恶表现的切齿痛恨。
案例:“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六年级《为人民服务》)
这是一个多重复句,在这里,“因”是前提,“如果”是假设条件,“就”是结果。这段话讲的是“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指出”。通过因果和假设来把思想观点表达得非常严密。
怎么体会?可以再用删掉其中一部分、一些关联词语的方式,来引导体会他们之间的区别。比如,删掉“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写“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观点表达起来,就没有理由;如果删掉关联词语,改成“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读起来,就显得很突兀,原来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了,语气上就不如加了关联词语让人更明白,而且,我们有缺点,这就成了肯定的事实,如果是事实,那是过去有缺点,未来呢?这里不用“如果…就”,就不能表达出以后也可能会有缺点的意思,这里不用“如果…就”,就不能表达出以后也可能会有缺点的意思,而我们的队伍未来还要为人民服务,还要兴旺发达啊。修改之后,“过去可能有缺点,现在可能有缺点,将来也可能有缺点”的意思就没有了。
这是用调改的方式来体会复句。当然,掉改,也不是孤立的比较,比较,体会句子的意思,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进行。
三、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言外之意的句子;第二类是揭示一般事理、一般性看法、规律的句子;第三类是表达作者对事物独特思考和态度的句子。我们常说“深刻理解”,怎么深刻理解?就是理解出了字面没写出来的言外之意、字里行间揭示出来的道理、规律、一般性看法或者作者独特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
1、如何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所写内容、时代背景等,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是某一语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作者临时赋予的意思,这种意思虽没有直接说出来,却是发话人向听话人传达的主要信息。根据语句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的方法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
(1)识别语句与语境的不谐调,领悟言外之意
当某一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语境(交际中的话题、目的、双方的关系、场合等)“看似不谐调”时,往往它就有了言外之意。
案例: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作者本来在写与叶圣陶老先生会面、交谈,但是,这里却写进了“爬山虎”,而且几次写到。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写它?是作者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了吗?作为作家,决不会写成流水账,必定有它的深刻用意。怎么思考这深刻用意?就需要把看似“不协调”的内容,与作者要写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看似不协调”内容的特点,与文章要写内容的特点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态度。
作者要写的是叶圣陶老先生,叶圣陶先生值得肖复兴永生记忆的,文章在这里用爬山虎作为第二部分的线索,其实是有很深刻含义的。作者的原文有这样一段话: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在编者删掉的这部分文字中,提到爬山虎,目的是什么呢?很显然,当时叶圣陶先生的这篇爬山虎是给了当时中小学生很大影响的。
爬山虎有什么特点?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的脚”确有“扎扎实实迈好每一步”、“认真、质朴”的感觉,从读过《叶圣陶教育文集》中的一些文字来看,叶圣陶确有“爬山虎”的风格。所以,这里再写爬山虎,借物写人的味道。从全文的字里行间,爬山虎能够让肖复兴想到叶圣陶。这里,“总是那么绿着”,却能让人体会到:这里,他是说叶圣陶在影响着他的一生,总是在影响着他,这就是教师,应该说是好教师的作用。
这是结合上下文内容、时代背景来体会作者在句子中表达的言外之意。
(2)依据不同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新的对象,结合上下文和写作背景,通过联想解释言外之意。
指导学生依据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方法,联系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语境,通过相似、相关、相反的联想来解释言外之意。
案例: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五年级下册《白杨》)
作者用象征手法,来写白杨树成长。怎么推导出言外之意?得联系上文“父亲的内心”、父亲对白杨的态度。父亲的内心,需要结合上文: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结合时代背景、父亲的经历来体会。这样,象征意义,才能很好的体会出来。
我们从父亲对白杨的赞美,隐约感觉到了,父亲的内心世界中,自己就是一个大白杨,在边疆扎根、长成“卫士”。
为啥又写小白杨?我们看父亲的神态变化:“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为啥笑啊?“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从父亲把自己看做一个老白杨,我们可以推想了:作者用这样的方法,含蓄的表达出父亲的另一层心思:小白杨成长起来,就是孩子们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而读者读到这里,心中也豁然开朗了。从全片来看,作者开头是远景推向近景,推向画面主体——白杨,而结尾处,又将画面推向远景。而这远景,不再是混黄,而是清秀的、让人感觉到希望和信心的清秀挺拔的大白杨和小白杨!
案例:“四周围黑洞洞的,能不碰壁吗?”——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里,鲁迅先生说话的时候用的是暗喻,你得去联想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暗喻中喻体的特征”与背景中的什么内容有相似特点,从而推想出鲁迅先生这句话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嘲讽,对自己境遇的自嘲。
(3)结合上下文,分析语句省略的前提或结论,推断言外之意。
说话人为了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表述得很委婉,常常把推论过程中最主的的内容省略不说,而只说推论中的前提或结论。所以理解这类语言现象造成的言外之意,可以通过分析出推论的过程,说出前提或结论,来推断出言外之意。
案例: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再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
要读懂这句话,得到上下文中去寻找:作者省略了什么。省略了什么?李大钊不在家的时候去干什么了。本文写的主要是他对待敌人的情形,没有具体介绍他在干什么。这只能结合时代背景、结合课文内容去推想。推想出来有什么用途?就能明白李大钊为什么会被敌人逮捕杀害,就能更好的体会李大钊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4)结合语境,从相反的角度体会“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所谓正话反说)”的句子。
这类句子,首先要认识到作者在这样的语境中表达的感情色彩与语境的不协调,然后,再体会让我们感觉到不协调的原因是一些词语感情色彩的问题,然后,尝试从反面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案例:
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六年级《索溪谷的野》)
这里,作者说水是“野”的,“赌气”的,一般来讲,这是贬义的。这“贬义”就与语境不够协调,全篇都存在这样的感情色彩的不协调,而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描写,把它改成“褒义”来体会:活泼的、欢快的、无拘无束的。这样,言外之意就读懂了,作者的态度也读懂了。
2、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阐述道理、表明观点”的句子
这类句子,一般是针对文中所陈述的现象、事实、事件等具体内容而做出的归纳、总结、抽象。如何理解这类句子?首先,要读懂课文所写内容的主要特征,通过理解重点句子(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所写内容的特征和作者的态度。然后,将说明道理、观点的句子与文章所写内容进行联系,找出句子中关键词语与所写事物特征的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类比联想,归纳出同类事物的特点,体会句子写出了“类比出来”的哪些情况,从而体会一般规律。
在中年级,写出了“道理和观点”句子是前面或者后面所叙述内容的概括,实际的现象、事物特征、事件、情形跟一般性事理(观点)有什么关系,理解这类句子,只需结合上下文,就能从具体的事实、解释中找到原因。因此,中年级的训练更多的是认识联系,用上下文的相关联系来解释简单的抽象、概括的句子,培养学生读书能够联系上下文、认识上下文的联系,用上下文来解释的习惯。
案例: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太阳》)
这里,就是用相邻的句子来解释、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这一观点,读懂这个道理的方法,就是用下文来解释上文。
案例:
八月,天气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去了。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到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槐乡的孩子》)
“火热的劳动中”,是对劳动具体情形的概括,火热是什么样的?需要结合上文具体劳动的场景来读懂。【再展开解释明白】
到了高年级,有些具有概括力的句子,含义会非常深刻。这个时候,就需要先找到相关内容,把抽象程度比较高的词语在句子中具体化,然后,再进行类比联想、最后进行归纳。
案例: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
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得先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的故事,体会“遵守没到开放时间钓的鱼不能拿走”这一规则就是道德,这个规定就是简单的是与非;理解“遵守这个规则”,就是道德,理解“到底是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是把鱼拿走还是放掉”,这本身就是道德实践;在此基础上,联想生活中的其他与钓鱼类似的事情,从而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一般意义和作者的态度。这里,理解的方法,就是用文中的例子,来具体解释抽象的概念,再进行类比联想,从而能够读懂句子的深刻含义了。
案例: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同样的道理,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得把“问号”、“真理”变成上文中的具体做法、具体现象的结论,用文中一个又一个科学家的具体案例,所介绍的具体发明的现象和结论,来解释;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类比联想。
用上下文来理解具体的含义,除了能够帮助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印象——围绕一个意思写,从不同角度将一个句子的意思写具体、写明白、写清楚、写出条理,从而帮助学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