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廷秀私访》全剧与其中片段《王二姐思夫》简介
《张廷秀私访》又名《回杯记》、《白布店》、《访苏州》、《花园试妻》、《铡赵昂》,是我国许多剧种的传统连台剧目。单就河南剧种来说,豫剧、曲剧、道情、越调等都有这出戏,并且演完全剧不是一个晚上就能唱完的,有的常常有十来集,需要几个晚上才能演完,可见剧情有吸引人之处。
这部连台本戏取材于《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张廷秀逃生救父》。说的是江西南昌县张权,率妻陈氏及子廷秀、文秀逃荒至苏州。王宪爱其手艺,资助开设白布店,并将廷秀招赘次女玉莲。玉莲与姐玉花拌嘴。玉花唆使丈夫赵昂买通禁卒杨洪,沟通盗犯攀罪张权,苦打成招后下狱。又以退赃之名将陈氏卖与白布店主褚卫为妾。褚卫欲带陈氏回归河南原籍。陈氏求探视张权,褚卫陪往。褚见张权哭诉冤情,遂舍银毁契,成全张、陈。张权感恩,将次子文秀送与褚卫。赵昂为赶走张家,独霸家业,诬廷秀偷盗玉杯。王宪轻信,逼廷秀写下休书,赶出家门。玉莲赠银二百,玉杯一盏,立下海誓山盟,嘱其南京赶考。廷秀赴京途中川资被人骗尽,便到韶府学戏。韶公喜其聪明,命弃艺就读。张权被判斩刑,陈氏与玉莲法场生祭,感动同案犯吉品,吉品供出杨洪逼其攀罪张权始末。监斩官宋廉将杨洪收监,释放张权、吉品。廷秀得中状元,奉圣命巡按江苏,假扮乞儿,潜入王宪花园,试探玉莲,玉莲忠贞不渝。次日,赵昂生日,廷秀以演戏祝寿为名,戏耍赵昂。适廷秀之年兄孙大庞来拜。赵昂以为拜己,与廷秀口角,廷秀唤来人役,转归察院,审清赵昂残害全家之罪,铡死赵昂、杨洪,举家团圆。
左图是《张廷秀私访》连环画封面
《王二姐思夫》是其中一个片段,因为经典,在我国不少地区都有流传,曾被曲艺、戏曲唱来唱去。莲花落、乐亭大鼓、河南坠子、大鼓书等曲艺形式都有演出,评剧,东北二人转(有赵本山演唱视频)、及前面说到的豫剧、曲剧、道情、越调等剧种也演这出戏。常常摘出来单独作为折子戏演出。甚至相声大师侯宝林、刘宝瑞在上世纪60年代也把《王二姐思夫》的故事编到自己的段子里,当代相声名家郭德纲等人也唱过《王二姐思夫》的几个片段。
《王二姐思夫》这一段小戏故事非常简单,写嘉靖年间苏州连年遭荒,忠臣海瑞保荐状元张廷秀去苏州私访,但遭到奸臣严嵩反对。在众位大臣极力推荐下,万岁准下奏章,封张廷秀为八府巡按到苏州明察暗访。这里采用了倒叙手法,讲述王二姐的新婚丈夫张廷秀进京赶考六年,杳无音讯。王二姐独居房中,日夜思念她的远方丈夫张廷秀,急切地盼他早日归来。最后在丫鬟春红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团圆。张廷秀查明真情,将将奸臣绳之以法,为国除害,为民解灾。这折戏唱词优雅,以演员的唱功取胜。在我过去的博文中,曾给出了越调《王二姐思夫》的唱词,当时没有找到视频,这次找到了匹配视频补充上去,又添加了对演唱者李玉花的介绍,形成了本文。
(上右图是李玉华与“大宝贝”张秀卿(右)演出《张廷秀私访》,注意:这里的李玉华不是下文就要介绍的李玉花,两人第三个字音同字不同是两个越调著名演员,不要搞错了)
(二)越调《王二姐思夫》唱词赏析
因下面给出了视频没有字幕,现在把唱词先贴出去。
越调表演艺术家李玉花(1936——)演出版本:
一阵愁来一阵悲,恨只恨棒打鸳鸯两处悲。
年霜半百独根草,鲜花偏遭冰雪培。
琵琶断了弦难弹唱,乌云遮日无光辉。
风筝短线我往哪里找,廷秀夫你去赶考怎么不回?
(一开始短短八句,就描绘出主人公王二姐愁思满怀,盼望丈夫早归的诗情画面。)
王二姐我在楼上曲指盘算,算一算我的廷秀夫走后几年?
年年有一个正月正啊,家家户户都去逛花灯,
看人家对对夫妻都去逛灯会,二姐我一人冷清清。
二月里龙抬头,二八佳人梳油头,
光油油的油头钓郎摒丑(卖弄风骚之意),二姐我也不梳洗来不下楼。
三月里有个三月三,在那桃花树下荡秋千,
笑声传在我的绣楼上,伤心人听了,我的心更烦。
四月里有个四月八呀!都到那娘娘庙里算娃娃,
看人家欢天喜地都去求儿女,我跟着人家去做什么?
五月初五本是端阳,家家的艾叶查上了门旁,
我盼了声,廷秀哥哥你回来吧!我预备的糯米粽子沾蜜糖。
六月里好热的天,姐妹们约我去采莲,
奴相公他一去音信断,无心玩耍去采莲。
七月里有个七月七,天上的牛郎会见织女,
他们夫妻一年还能一相会,相公你一去怎么就不回。
八月十五月正园哪!桂花树下盼郎还,
看人家夫妻同赏团圆月,二姐俺一人月月不园。
到九月里有个九重阳啊!桂花做酒菊花香,
若是盼回相公张廷秀,开坛的新酒让你先尝。
到十月里立了冬,二姐我一人冷清清。
我盖着锦丝段被还显冷,我的相公啊!你可有棉衣度过这寒冬?
到十一月里浇了酒,二姐我楼上更犯愁。
燕鹈南北只寒暑,相公一去怎么不回头。
十二月腊梅花雪里站,家家户户都是过新年。
砰砰啪啪炮声响啊!锣鼓声声热闹喧天。
奴相公他一去不回转,我一人还过的什么年?
(从一月唱到十二月,这在戏曲中屡见不鲜,京剧《卖水》一折,小丫鬟唱的“表花”一段,也是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把各个时令开的花唱了一遍。这里唱十二个月,还把王二姐、张廷秀这两个人物唱到里面,增强了感情色彩。例如唱到九月,唱词为“九月里有个九重阳啊!桂花做酒菊花香,若是盼回相公张廷秀,开坛的新酒让你先尝。”深刻唱出了少年夫妻的恩爱之情。)
头年上没盼到,一心等待第二年。
正月里吃樱桃大街去买;二月里端阳节家家带艾;
三月里秋风起那树叶飘落;到四月下严霜百草掩埋;
五月里立了冬把我冻坏;六月里下大雪铺满了长街;
七月里七月七那秋千高挂;八月十五贴门神它新年到来;
九月里九月九那春风白柳;到十月桃花开,大雁归北是笑颜来;
十一月里交接立了夏;到腊月三伏天热死我,晒死我,
埋怨声卖扇子的你怎么不来?
(这十二个月完全颠倒了时令,反映出王二姐思念丈夫,想得颠三倒四,达到忘记时令的地步。)
王二姐我盼夫心中迷了窍,叫俺把一年的节气都颠倒过来。
正月的想来,二月里盼,
三月里孤单,四月难,
到五月请了个先生算,他言说到六月不回正半年,
七月八月没见面,九月十月盼郎还,
十一月里没盼到,盼到腊月正三年。
(这十二个月唱的又不一样,有些唱句一句唱两个月,反映出王二姐思夫的急切心理。)
二姐我楼上我屈指算,瞧瞧三十七个月,我赶上闰月的年哪。
(三年是三十六个月,这里说三十七个月,说明她度日如年,连闰月也记得准。)
呜呀!王二姐我在楼上埋怨声爹娘。二爹娘们做此事太不应当,
恁不该听信那贼赵望,只把恁的二门婿赶在外乡,
为什么两个女儿恁看待不一样,为什么爱赵望歧视张郎?
奴相公他一去音信渺茫,怎不叫玉莲我牵挂在心上。
(以上八句埋怨了二老爹娘。原剧中爹娘有两个门婿,大的孬,二的好。王二姐埋怨爹娘偏心眼,把她的张郎逼去进京赶考。详见《张廷秀私访》全剧介绍。)
猛想起昨夜晚玉莲我做了一个好梦啊!梦见廷秀奴的夫郎。
只见他头戴着乌纱,身穿着蟒袍,得中爷家的状元郎。
乘坐着八抬轿,浩浩荡荡他衣锦还乡。
进门来他先拜见我的二老爹娘,吩咐丫鬟把我请,我急忙下楼会张郎。
见相公喜的我心花怒放,激动的两眼泪汪汪。
俺二人正说那知心的话,哎!金鸡报晓惊醒我梦一场。
(全剧最后张廷秀考中状元,微服私访回家,引出了许多故事。这一段借助做梦,一方面唱出了王二姐的喜悦心情,另一方面点到了全剧的结局。)
我骂了声报晓的金鸡你叫的早,你整年不叫又何妨啊!
悲切切打坐在绣楼上啊,但不知廷秀夫到何时还乡啊!
(这让我想起了金昌绪一首叫《春怨》的诗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戏词中这最后四句颇有诗的意境。)
(三)李玉花演唱的《王二姐思夫》视频
李玉花,女,汉族,1936年生于河南省临颖县。中共党员,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她4岁学戏,6岁登台,与越调大师申凤梅同乡,同申凤梅年龄相差9岁。童年两人便是好友,并以姐妹相称。
1949年申凤梅在漯河、西安两地收学生10余名,统以“玉”打头取艺名,人称“玉字辈”,李玉花拜其门下学习申派艺术时年9岁。因其家乡临颖县是越调盛行,但年景不好,常与申凤梅、毛爱莲等名艺人攒班子唱大戏。1950年,李玉花其所在太康的一班四股弦到睢县演出,经县委县政府审查,同意接收,定名民声剧团,1953年改为睢县文艺二团。1955年再次更名睢县越调剧团,成为国营剧团。李玉花担任该团团长。此时在豫东一带红及一时,人称“响八县”。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李玉花获演员二等奖,受到周扬部长的亲切接见。并与张秀卿、申凤梅、李玉华联袂演出《哭殿》。该团全盛时期,上演剧目一百多个。现代戏有《中秋之夜》、《冬去春来》、《红色的种子》、《野火春风斗古城》、《赵一曼》等二十余个。古装戏有《火焚绣楼》、《花庭会》、《小包公》1-2部、《张廷秀私访》1-5部 、《收姜维》、《柴君主挂帅》、《铡西宫》、《铡太师》、《三哭殿》、《李双喜借粮》等戏。
1981年9月在省会郑州中原剧院演出《火焚绣楼》、《张廷秀私访》1-5部等戏,(李玉花主演洪美荣、王二姐等角色)演出场场爆满,受到许多的专家和戏迷的好评。1981年12月河南电视台拍摄录制由李玉花主演的《火焚绣楼》。1982年1月河南电视台拍摄录制由李玉花主演的《张廷秀私访》1982年调至刚成立不足一年的平顶山越调剧团,后担任该团业务团长。1983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为其录制《小包公》、《收姜维》、《柴君主挂帅》、《无佞府》、《张廷秀私访》等唱段。1984年中国唱片社为其灌制唱片《张廷秀私访》、《无佞府》、《收姜维》等唱段、并发行。
李玉花主攻青衣、闺门旦、武旦,她扮相俊美俏丽,唱腔声情并茂。她的越调表演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高亢明快,淳厚质朴,吐字清晰,以字代音,以声传情,既善于表现激昂慷慨、悲壮高歌的场面,又能抒发深沉、轻柔、哀怨的情感,在越调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
李玉花、杨艳丽—越调《张廷秀私访》“花园会”一场
1981年12月录像,杨艳丽——申派弟子,1990年拜申凤梅为师。
李玉花《张廷秀私访》之“坐楼”
(2013年1月12日唐小宝初稿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