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一篇本打算清明时发,一忙,忘记了。于此补发。
有个词儿叫“始作俑者”,指开启了一种恶劣先例的人,一般只用于贬义。有位大学者品“三国”,说“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用得就不大合适。
捯捯根儿,此言出自《孟子》:“仲尼曰:‘始作俑者,岂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孔夫子一向温文尔雅,这回却发了“庄稼火儿”,骂道:那个最早制造了俑的人,就不怕断子绝孙吗?
“俑”是用来殉葬的偶人,有陶制的,也有木制的。其实最早贵族死了是用活人来殉葬的,考古发掘曾在商代贵族墓中发现不少陪葬者的遗骨。后来拿“俑”来代替活人殉葬,其实已是很大的进步。然而孔子仍不答应,认为这样做有侮人的尊严——至少孟子是这么理解的。
也有人分析说,孔子大概是错会了意,以为世上先有俑殉,后有人殉,因此对“始作俑者”发出诅咒。这也难怪,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还偶然能看见拿活人殉葬的。
有个齐国大夫叫陈子车,死在了卫国。他的妻子和管家商量着要用活人殉葬,说主人在地下没人伺候还行?子车的弟弟子亢说:用活人殉葬,这可不合礼法。不过我哥哥在地底下真需要有人伺候,我看没有比我嫂子跟管家更合适的了!你们二位看着办:这事如果不办也就算了;非要办,就劳驾您二位吧!——两人听了神色大变,再也不提这事。
这个陈子亢,有人说就是孔子的弟子陈亢。看来,他选修的“丧葬研究课”一定得的是满分!
儒家对父母丧事非常重视,甚至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父母死了,依礼要服丧三年。孔子的学生宰予质疑说:三年有点长,一年还不够吗?孔子说:你落生三年才脱离父母怀抱,守丧三年,长吗?不信你宰予出生后,就没在父母怀里获得过三年抚爱?——孔子由此得出结论:宰予“不仁”!
三年之丧后来成了制度。在古代,当官的死了父母,需停职三年(一般为27个月)、回乡守制,叫作“丁忧”。例如宋代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少年得志;正准备大干一番,不料母亲病故,只好丁忧回乡,两年后才返回朝廷。又过了几年,父亲又病故,他又再度丁忧——这中间帝位更迭、政局变幻,苏轼也因此失去实现政治抱负的最佳机遇,不能说不是件憾事。
不过翻回来说,孔子更强调对待丧事的态度,说是“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举行丧礼,与其哀痛不足而礼仪到位,还不如礼仪有缺而哀痛有余。出《礼记·檀弓》)在具体指导丧礼时,孔子也秉承着这样的原则。
学生子游曾向孔子请教棺椁等丧具的标准。孔子说:这得根据各家贫富、分别对待。有钱人家呢,可以搞得体面些,但也不要越礼。贫寒之家,能用衣被把遗体裹严也就行了。入敛之后,也无须搞什么仪式,不必选什么日子,立刻运往墓地,用绳索把棺木吊入墓穴中就是了。谁还能说什么呢?
就是富有之家,孔子也反对拿真金白银、玉器鼎彝等贵重物品陪葬。对此他有一段专论,说是:安葬死者,就认为他真死了,这么想有点缺乏爱心;可是若认为他没死,那又是缺心眼儿!为逝者准备陪葬品,就应依照介乎于生死之间的原则:所用的竹器呢,都是不堪一用的;瓦器也都未经烧制、难盛洗脸水;木器制作得很粗糙,乐器也都不曾调准音调……这些陪葬品统称“明器”,意思就是把逝者当神明来供奉,别当真人!(《礼记·檀弓》)——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老先生,又是“礼仪专家”,能有这样洒脱的看法,真让我们某些现代人脸红!
都说儒家重视等级、强调尊卑,但在丧礼方面,却又不乏“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宋国有个把守阳门的“介夫”(披甲的卫兵)死了,大司空子罕亲自去吊唁,哭得很伤心。晋国的间谍回去报告晋侯说:子罕为一个卫兵哭得很伤心,百姓们都很感动;宋国人心齐,不可轻犯!
孔子听说这事,感叹说:这个间谍可真有眼光!《诗经》里说:“凡民有丧,扶服救之。”(百姓有丧亡,全力去帮忙)子罕就是这么做的。这样的宋国,别说是晋国,任谁也打不败它!
(本博客文章均属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