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绘楼和清音阁座落在陶然亭公园中心岛西侧,与陶然亭隔水相望。
云绘楼和清音阁原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原在中南海内东岸,双层楼廊,画檐雕梁,玲珑秀丽,是当时皇帝登楼观赏太液清池,写字、绘画、吟诗作曲之处。
《日下旧闻考》记载:“蕉雨轩南曰云绘楼,楼西有室曰韵磬。又西南为清音阁。”“云绘楼三层北向。联曰:‘道堪因契真佳矣,画岂能工有是夫。’又曰:‘众皱峰如能变化,太空云与作沉浮。’清音阁联曰:‘宫商之外有神解,律吕以来无是过。’阁上下与云绘楼通,有门曰印月,门外东南则船坞也。”“乾隆二十五年御制云绘楼诗:‘棣通景物斗韶妍,又见鱼鳞效远天。水墨丹青争献技,东皇宁许一家专。’”“乾隆二十六年御制韵磐居诗:‘风水相吞吐,磐声出碧粼。自称宫与角,底辨主和宾。似矣彭兹口,居然泅水滨。东坡笑李渤,盖是特欺人。’”
1953年,北京市建设局打报告说:“云绘楼及清音阁原地基,政府需用甚急。”建筑学家梁思成考虑这组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特色,建议保留,获周恩来总理首肯。周总理还亲自与梁思成一起到陶然亭选址。次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例被完整搬迁的古建筑,云绘楼和清音阁便被迁出了中南海,落户陶然亭。
原建云绘楼共三层,坐西朝东,楼北有间屋名为“韵磬”。清音阁共两层,坐南朝北,上下层之间有题字为“印日”的两个门相通。双层游廊分别往东面、北面延伸,各连一座复式凉亭,这两座凉亭相连而又独立。
下面是几张云绘楼和清音阁的老照片。
上面照片是由小川一真拍摄于1900年代。
上面照片由喜仁龙拍摄于1920年代。
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云绘楼、清音阁这组建筑已经破旧不堪。
2009年2月24日,陶然亭公园在对地下水管进行施工改造过程中,工人们挖掘出一尊雕刻精美的“龙头”石雕,这个用石头雕成的“龙头”长约1米,高约70厘米,整体造型比较精致,花纹清晰,栩栩如生,椐有关专家初步鉴定为元代文物。
迁建后的云绘楼和清音阁只是改变了朝向,云绘楼变成坐北朝南,清音阁则坐西朝东,而建筑风格、布局和结构没有丝毫改变。这座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巧建筑,与陶然亭等其它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使富有自然美的陶然亭公园,更加清新秀丽了。
这座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巧建筑,雕塑彩绘全部保存原来的形式与装饰,精巧大方,别具风格。
清音阁北墙上有一块《迁建竣工题记》石刻,记录了这组建筑的迁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