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 寒山寺夜半钟声的由来
寒山寺寺名的由来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寒山寺是因诗得名
匾额竟然是迟浩田所题
梵音阁是朴老所题,霜钟天籁为明学题,法音无碍为性空所题。
明学法师,俗名冯祖慎,1921年2月出生,浙江湖州人氏。他七岁的时候,就随母亲去杭州灵隐寺进香礼佛。1947年8月到灵岩山寺,1948年农历二月,依普陀山三圣堂真达老和尚出家,同年又在南京宝华山受戒。1949年4月到11月去福州舍利院拜慈舟老法师学戒律。1959年九月至一九五九年七月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就读,毕业后仍回灵岩山寺任监院。 一九九四年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1988年被推举为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1998年7月当选为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1983年当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1998年1月被推举为江苏省政协委员。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 苏州灵岩山寺方丈。
性空名圣智,1922年3月14日出生,原籍江苏泰县(今姜堰市)张沐乡。俗姓杨,俗名葆青,排行第二。自幼体弱,14岁投泰县西姜家庄观音庵,礼当代佛教教育家、佛教史学家、佛教文化活动家东初为师。1941年受具戒于无锡南禅寺,同年负笈于镇江焦山佛学院,受教于当代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名宿仁山、守培、芝峰、雪烦等。1946年毕业后留定慧寺任职。嗣后奉命参访大江南北各大丛林,修学禅定。1962年苏州西园寺因急需有真才实学的僧才,方丈明开特邀他到该寺当僧值。1964年受市佛协委派至寒山寺当监院,参与寺庙管理。“文革”期间,为维护寺庙文物,克尽厥职,用稀泥巴将名人碑刻上的字糊住,白纸染黑后贴在碑上,用白粉笔书写大量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著作,使红卫兵造反派不敢轻举妄动随意破坏。后被迫下放昆山农村数年。1978年落实宗教政策返回苏州,积极致力于寒山寺的修复开放。1984年升座为寒山寺住持。近廿年中,在寺院修建、佛像重塑、弘扬佛法、培养僧才、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尤其是发愿倡议并经数年艰辛,重建寒山寺普明宝塔,其影响更为深远。因受名师薪传濡染,加之勤学苦练,道艺并进。擅书画、工诗词,常以书法广结善缘。曾多次去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参观访问,交流佛教文化,弘扬佛法。2002年8月27日,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荣升为寒山寺法主和尚,秋爽法师荣任寒山寺方丈。现任中国佛协理事、江苏省佛协及苏州市佛协副会长、苏州市政协常委等职。
季羡林题
江村桥
听当地人说“江村桥”,还以为是“张春桥”
江村桥位于苏州枫桥景区内,为单孔石拱桥,建于唐代,清康熙四十五年(1867年)由当地人程文焕发起募捐重建,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后因乏于修护,拱位于寒山寺照壁前偏南,1984年,苏州市政府拨款整修,并列有《重修江村桥记》。东堍有南北侧引桥,南侧9级石级,北侧10级石级,宽2.1米,向上25级石级到顶,长38.7米;桥面宽2.4米,长2.88米;北堍直接33级石级,底宽3米。石桥栏间用砖封砌。其与枫桥相望,对愁而眠;拾阶而上,闻钟听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寒山寺的山门,即大门,是朝西的。说起这门的朝向,有它的来历。苏州孔庙里有块刻于1229年的苏州地图,名叫《平江图》,因为宋代苏州称为平江府,图上的寒山寺庙门就已经是朝西的了。另外,《寒山寺志》也明文写到:"寺院呈长方形,四周培垣峻起,山门西向。"为何朝西?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师曾指点迷津,说过四个字:"因地制宜"。隋代开的大运河,至唐宋之际日益繁忙;苏州是水乡,庙门朝西靠河边,便于路过的商贾、船民、农民、信徒乘船来此朝拜进香。再者,人们熟知唐玄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是佛祖居住地,西方又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切烦恼,庙门朝西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另外,按照五行学说,水能克火。历代寺僧以大运河的水来克火,所以历史上寒山寺曾太平了几百年。
然而,和尚的苦心仍逃不脱人间灾难。元未遭战火;明代两次火灾;清代也是两次,其中一次是战火,烧毁了这座古寺。现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重建的。
一诗七碑
北宋翰林学士殉国公王珪(1019—1085年)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石刻,为张继诗第一石,可借此碑早年失传。为恢复历史遗迹,弘扬民族文化,在海峡两岸有关人士的努力下,于1996年用王珪字迹集成的张继诗第一石又重立于普明塔旁。这要感谢台湾博斯年图书馆,他们无偿慷慨惠赠3000余字的王珪手迹墓志铭拓片,经苏州著名书法家费之雄集字,苏州碑刻博物馆雕刻艺术家时忠德重刻,又向世人展示了张继诗第一石的神采,为了解王珪书体特征和风格提供了实物。
全诗集字只有28字,但能直接选用的王珪完整原字只有14个,即:月、满、天、江、火、对、姑、城、外、寒、山、寺、夜、半,其余的都是通过原字部首组合而成。如:“霜”,用“雨”和“相”结合;部民”以“目”和“民”组合等等。字作为正楷,介于颜、柳书体之间。碑石选用了有一定年代的无字旧青石碑,总高2.5米,宽0.84米,厚0.2米,高1.66米,每字约13厘米见方。诗碑碑拓于1996年9月已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第二块碑是明代文征明所写,因寺失火,仅存残碑一块,剩下不到10字,现展示在碑廊墙内。第三块碑为清代俞樾所写,保存完好,现市面上常见的《枫桥夜泊》条幅即是俞樾书碑的拓本。该碑陈列在碑廊内。第四块碑是与唐代的张继同姓同名的河北沧州人张继于1947年12月14日书写的。张继写好此碑,想不到第二天便猝然逝世,这幅墨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绝笔了。这块诗碑保存较好,现陈列在普明塔院内,诗的原件保存在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史馆。
第五块碑在寒山别院松茂亭是李大钊书写的。
第六块碑是当代书画大家刘海粟的作品。1981年冬,时年86岁高龄的画家把自己关在房内约5个小时,用整个身心完成了一件力作——行草《枫桥夜泊》。刘老完成这件作品后病倒了多天,但他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认为不亚于俞樾所书。根据刘老生前愿望,这块碑于1994年镌刻完成后置于寒山寺碑廊内。
第七块碑是1998年新竖在“枫桥诗碑廊”内的由革命前辈陈云所书,原件是他82岁时赠给评弹名家刘韵若的。
碑廊内与俞樾手书碑相对而立的是康有为1920年在寒山寺题的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勿使丰干又饶舌,化人再到不空空。”康有为曾慷慨于古钟流失到日本,他风趣地说:也怪丰干和尚多嘴多舌,向浙江台州太守阁邱点破了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两菩萨化身的天机。若不是泄露天机,再有转世者到来,寺内就不会空空地连古钟也保不住了。
康有为1920年在寒山寺题的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勿使丰干又饶舌,化人再到不空空。”
风流才子唐伯虎所题
岳飞所书
钟房悬钟
唐代大智禅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佛教典仪中规定在晨昏二时鸡大钟108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根据我国佛教经典和风俗,108响钟声有3种含意:第一种含意是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代称五天为一候,按农历360天计,一年分为知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108,既代表一年,又符合108种烦恼之数。所以要听108下钟声,表示回顾旧岁,迎接新春的意思。第二种含意是表示对佛门108位长老的怀念。第三种是说人生祸福相依,沉浮无常,一年中有108个烦恼,佛经上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所以敲一下钟声能除去一个烦恼,敲108下,就除尽所有烦恼,一年中化凶为吉,平平安安。每年除夕夜半,寒山寺僧敲钟108响,最后一个钟声正好是新年零点开始
说说寒山寺的钟
寒山寺也由于张继的吟咏成为名扬千古的游览圣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本和别集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人,连日本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特别是使张继写出声情并茂诗句的那口钟,使中外游客元不为之向往。日本游客每年在岁末之夜都要专程到寒山寺聆听“夜半钟声”,并以此为荣。有趣的是:因为张继诗中提到了“夜半钟声”,竟引起了一场持续到清代的笔墨官司。 宋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一书中指责张继“贪求好句面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因为“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但他的指责却受到后人的普遍反对。南宋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盖公未尝至吴中,今 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唐诗纪事》曰:此地有夜半钟,谓之无常钟。继志其异耳,欧阳以为语病,非也。”《学林》《诗眼》/遁斋闲览》等书也都证明苏州寺庙有夜半敲钟的习惯。《苕溪渔隐丛话》、《野客丛书》等还引了不少唐代诗人如白居易、温庭骛、王健等人咏苏州夜半钟的诗句。直到清代,《渔洋诗话》人全唐诗话续编》等书还在批评欧阳修的主观臆断。其实,历代诗人墨客到寒山寺游览后留下的诗句中,仍然可以发现寒山寺一直是夜半敲钟的,像宋人陆游“客枕依然半夜钟”、明人唐寅“客船夜半钟声渡”、清人王士镇“疏钟夜火寒山寺”等。由此看来,欧阳修的批评指责实在是想当然的主观臆断。 由于这场笔墨官司的渲染,寒山寺真成了“寺以诗显,钟以诗名”的游览胜地了。然而,使张继诗兴大发和使历代游人慕名而来的这口古钟如今何在呢?为什么现在寒山寺只有一口清代所铸的钟和一口日本钟呢?说来有趣,历经沧桑的寒山寺已经数易其钟了。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初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这口钟也是当时所铸。到唐代,据《清一统志》载相传寒山。拾得尝至此”,才改名为寒山寺。寒山、拾得都是唐时高僧,皆有诗集传世。于元末年寒山寺毁于战祸,以后虽经多次修建,却屡遭火灾,日趋败落。那口有名的古钟也不知去向。这口钟据说声音异常宏亮,夜深人静时敲起来,连十几里外的苏州城内也能隐约听见。寺庙里是不可无钟的,所以到了明代嘉靖年问,本寂掸师又主持建楼铸钟。大画家唐伯虎曾写了一篇《姑苏寒山寺化钟疏》,记载了化缘募钟的始未,他的好友文征明还手写张继《枫桥夜泊》刻碑立于寺内。但没有多久,据《寒山寺志》己载:“钟遇倭变销为炮”,文征明的手书诗碑也毁于大火。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江苏巡抚陈焚龙才重修寺庙,并又铸了一口大钟。著名文人俞曲园在《重修寒山寺记》中说:“堂之西尚有隙地,乃构重屋,是日钟楼,铸铜为钟悬其上,以存古迹。”这口钟今天仍然悬于寺内西侧的八角钟楼上。俞曲园还补书了张继的诗,这块碑刻也陈列在寒山寺的碑廊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口消钟铸成的同时,日本各界人士募捐集款,由小林诚义等一批日本优秀工匠精心制作,铸成一对青铜奶头姐妹钟,一口悬于日本馆山寺,一口送到苏州寒山寺悬于大雄宝殿内,同时还移来一批樱花。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侯爵还亲自撰写了铭文和铭诗刻于钟上。其铭诗云:“姑苏非异域,有路传钟声。勿说盛衰迹,法灯灭又明。反映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及寒山寺的友情。寒山寺建成至今已历1400余年,古钟恢,明钟毁,现在只有清钟和日钟互为辉映,声韵长存了。 那口珍贵的古钟究竟哪里去了呢?这个谜已经有人揭示过了。康有为在庚辰年二月二十五日到苏州寒山寺游览,看到古钟早供,明钟又毁,大为感慨,写下了一首七绝:“钟声已流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勿使丰干又饶舌。他人再到不空空。”在题款中又云/唐人钟已为日人取去。”康有为博学多览,所云必有所据,可惜未点明出处。元独有偶,日本人也认为古钟流人日本。伊藤博文在赠钟铭文中说:“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时钟声,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转入我邦,今失所在,于山田寒山搜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他究竟据何“所闻”,于今也无从查考,真是令人十分惋惜。或许有一天,谜底终被揭示,古钟重风天日,不但与张继之待珠联壁合,也可为中日友谊的一段佳话。
日本复制的钟,日本皇室钟爱菊花,菊花状为日本钟有别于中国钟的地方
“寒拾殿”匾额为朴老所写。进入殿内,可见两个祖胸露乳、蓬头赤足的胖子:两手一上一下、手拿方桂圆口净瓶的叫寒山;左手持腰带、右手持一枝荷花的就是拾得,据说寒山、拾得本是七世冤家,经丰干禅师点化,终于和好,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他们三人经常聚会谈禅,寒山、拾得以友善而齐名。他俩一持荷花,一捧净瓶,一“荷”一“瓶”,其谐音就为“和”“平”了。意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百年好合。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为“和圣”,抬得为“合圣”。所以民间讲的和、合二仙,就是寒山、拾得。
普明宝塔
在人们的习惯上,把塔和塔院混为一体,说塔院,即是说塔。历史上塔院曾经三遭毁坏。唐武宗“会昌灭佛”及五代战乱,使普明宝塔第一次被毁。北宋太平兴国初,平江军节度使孙承祐在此重建七层宝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军进犯苏州,塔遭南宋溃兵严重破坏。这是第二次被毁。绍兴四年(1134年)起,寒山寺长老法迁花三年时间重新修建。
寒山寺塔在宋《平江图》上尚可见到,在历代诗词中也留下一些痕迹:比如北宋张师中有诗句云:“岩扉横野桥,塔影落前浦。”、“竟日窑烟直,中流塔影横。”、南宋范成大也有诗句云:“墙上浮图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还有元.汤仲友诗句云:“孤塔临官道,三门背运河。”等。都说明有塔的存在。后来,寒山寺塔就消失了,塔只在人们心中。至元末,一首《归吴至枫桥》的诗题:“遥看城廓尚疑非,不见青山旧塔微。”并自注:“旧有塔,今废。”。1366-1367年,徐达率军围攻苏州城,当时吴王张士诚据苏,败亡时,寺塔一并被毁。这是普明塔第三次被毁。后600多年来寒山寺一直无塔。
时间到了1984年,寒山寺性空法师,率僧众全力修复寒山寺后,惟塔影不见为憾,乃发下宏愿:要把佛塔重修起来。建宋塔还是唐塔?建宋塔是因为元末毁的是宋塔,建唐塔是因为寒山寺因唐高僧寒山而得名,唐张继诗:“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又使寒山寺扬名。寒山寺最后请教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他致函道:“我意建仿唐建筑形式也好。”遂定建唐式塔。赵又赐题塔名“普明宝塔”。1995年12月11日宝塔竣工。1996年10月30日,寺院隆重举行“宝塔竣工暨佛像开光仪式”。老百姓都称普明宝塔为寒山寺塔。之所以亦称为普明宝塔,是因为普明宝塔供奉普明祖师舍利之塔,仿唐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四方五层,总高42.2米。台基为花岗岩石材料,高2.1米,宽16米。四边有台阶拾级而上。台基外四角,各立青铜卧狮一座,护持呼应。塔身高30.5米,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筒壁厚度仅14厘米。
塔西东南北四门,各悬“普明宝塔”匾额,分别为赵朴初、谢孝思、费新我、沈鹏题书。塔身出檐飘逸,翼角端正,各层渐次收进,底层对边为8米,第五层皆有塔廊平面供人驻足眺望。塔刹高9.6米,由覆钵、仰莲、相轮、华盖、三花蕉叶、宝珠、刹链、风铎等组成。黄铜铸就,外贴金箔,华光四射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性空题
更多阅读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怎么给,给多少,应给到什么时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标准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怎么给,给多少,应给到什么时——简介 离婚除了解除夫妻身份关系,还要将夫妻财产进行分割,而对于孩子问题,就只能由一方抚养了,但是父母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因离婚而消除,父母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
iertutil.dll文件丢失,看不到桌面,怎么解决? iertutil.dll
iertutil.dll文件丢失,看不到桌面,怎么解决?——简介 今天有个同事找我,说她自己的电脑进入系统后看不到电脑的桌面。我打开电脑进入系统,提示iertutil.dll文件找不到,如图。和同事确认后,是她把IE浏览器卸载后导致无法进入桌面。 Iertuti
哥不是收破烂的,做不到让你随喊随 收破烂喊话录音
1.哥不是收破烂的,做不到让你随喊随到2.我不是草船,你的贱别往我这发。3.你的矮是终身的,我的胖却是暂时的 。6.別在无聊的时候來找我,不然显得我是多余的.7.国家,为什么没有拿你的脸皮去研究防弹衣呢?9.鹅鹅鹅,曲项用刀割,拔毛加瓢水,点火
原创: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儿去?
最富有哲理的三句话,其实是很难解释的,如果你能说清楚这三句话,那么你就是哲学家了。突然想起这三句话,是微博上拿高校门卫开刷的三句话: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儿去?看似很简单的话,其实很难说的清楚。从职场的角度来分析。你是谁:不是
几种淘宝骗术,其中货到付款也是不安全的 淘宝卖家未发货骗术
在消费者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