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射鸟,野人1骇2之。公怒,令吏诛之。

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3。两者,先王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4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5乎!

公曰:“善!自今已后,弛6鸟兽之禁,无以苛民也。”

【译文】景公射鸟,乡野里一个人把鸟惊飞了。景公发怒,命令小吏去杀掉他。

晏子说:“乡野里的人不知道您射鸟。我听说赏赐无功之人称之为乱政,惩罚不知之人称之为残害。这两样,都是先王所禁止的;因飞鸟的缘故违犯先王的禁令,不可以!如今君主不明白先王的制度,而且没有仁义之心,因此随心所欲而轻易诛杀。那鸟与兽,本是人饲养的,乡野之人惊吓它,难道不应当吗?”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说:“好的。从今以后,解除射鸟捕兽的禁令,不要用它来苛责百姓了。”

【说明】做事情最怕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做什么,尤其是为政者。做事情没有规律,不按规律做事,最终都没有好结果。随心所欲做事,也就可以说是不会掂量轻重,不会权衡轻重,既然不知道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事情怎么能做好呢?

——————————————————

【注释】1.野人:《论语·先进》:“先进於礼乐,野人也。”《晋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宋苏轼《浣溪沙》:“试问野人家。”这里指在野之人,即无爵无禄的普通老百姓。

2.骇:(hài害)惊吓。《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吕氏春秋》:“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说文》:“骇,惊也。”《汉书·梅乘传》:“马方骇,鼓而惊之。”

3.虐:(nüè疟)《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书·益稷》:“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孟子·梁惠王下》:“方命虐民,饮食若流。”《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说文》:“虐,残也。”这里用为侵害、残害之意。

4.从:(zong纵)古通“纵”。《书·盘庚上》:“猷黜乃心,无傲从康。”《诗·郑风·大叔于田》:“抑纵送忌。”《管子·兵法》:“故能致远以数,纵强以制。”《管子·戒》:“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离骚》:“纵欲而不忍。”《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荀子·臣道》:“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这里用为放纵之意。谓随自己的心意。

5.宜:(yí夷)应当(多用于否定式)。《诗·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史记·魏公子列传》:“不宜有所过。”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6.弛:(chí迟)《周礼·大司乐》:“令弛县。”《管子·轻重甲》:“弛牝虎充市,以观其惊骇。”《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弛周室之忧。”这里用为解除之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7911.html

更多阅读

∑森永高中三年二组3。Twenty-four~终 森永高中三年二组

正文 第二十四章 黯淡幽蓝中的曜晨星  1、  透明的玻璃瓶在阳光下折射出道道璀璨的光芒,想充满希望的欧若拉之光游弋于瓶身之上。瓶子里的爱心胶囊每天都在增加,一切似乎进行得很顺利。  可是我却一点也不觉得轻松。  那天

景公逐得斩竹者囚之晏子谏第三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树1竹,令吏谨守之。公出,过之,有斩竹者焉,公以车逐,得而拘之,将加罪焉。晏子入见,曰:“君亦闻吾先君丁公乎?”公曰:“何如?”晏子曰:“丁公伐曲沃2,胜之,止其财,出其民。公日自莅3之,有舆4死人以出者,公怪之,令吏视之,则其中金与玉焉。吏请杀其人,收

《千 金 方.txt》全本(全文阅读) 光芒纪全本阅读全文

草药气力易尽,石性沉滞,独主胃中,故令数发,欲服之时。以绢袋盛散一七着四合酒中,塞其口一宿之后,饮尽之,其酒用多少,将御节度自如旧法。此则药石之势俱用,石不住胃中何由而发事甚验也,治食宿饭陈臭肉及羹宿菜发者,(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四(解毒

声明:《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 晏子谏齐景公》为网友只知坚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