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集团军

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30年。现在的建制于1985年编成,由陆军第1军、第60军、坦克第10师合编而成。炮兵第9师于1992年并入集团军。原代号83010部队,现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3011部队,隶属南京军区,军部驻地为浙江省湖州市。甲种集团军编制。

编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在1996年前辖有第1、第2、第3师及原第60军181师共计4个步兵师,此外亦有坦克第10师、炮兵第9师和高炮旅。1987年,该军组建了解放军的第一个“蓝军团”。90年代中期后,解放军的编制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1996年,原属第1集团军的步兵第2、第181师被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机动师(武警第2师、武警181师)。1998年后,所辖步兵第3师被改编为摩托化步兵旅,第1师被改编为解放军第一个水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坦克第10师与高炮旅也分别被改编为两栖装甲师和防空旅。全集团军约5万人左右。

现陆军第一集团军下辖:

军直部队:军直通信团:浙江湖州

军直工兵团:江苏镇江

军直防化团:江苏南京

军司训大队:江苏镇江

军教导大队:浙江湖州

陆军航空兵第5旅:江苏南京

电子对抗团:江苏无锡

直属队:蓝军部队等。

两栖机械化步兵第1师(驻浙江杭州,代号73021部队)1团:浙江杭州(红军团、百将团)

2团:浙江杭州(贺龙团)

炮兵团:浙江杭州

高炮团:浙江嘉兴

两栖装甲团:浙江湖州

两栖装甲第10旅(驻江苏苏州,代号73041部队)

两栖摩托化步兵第3旅(驻浙江金华,代号73029部队)

防空旅(代号73056部队 驻江苏镇江)

炮兵师第九师(驻江苏无锡,代号73031部队)炮兵2团:江苏苏州

炮兵3团:江苏南京

炮兵14团:江苏江阴

炮兵16团:江苏无锡

火箭炮201团:江苏无锡

荣誉

曾被授予荣誉称号的下属单位:

红军师:机械化步兵第1师(原358旅)

红军团: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2团(原715团)、两栖装甲第1团(原716团)

抗洪抢险模范团: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2团

硬骨头六连: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

尖刀七连: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3团第7连

夜老虎连: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3团第7连

坚守英雄连: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

攻坚英雄连: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1团第9连

曾被授予荣誉称号的下属个人:

英雄指导员:第一师三团一营副教导员兼1连指导员钱富生

战斗英雄:第一师一团九连班长黄仲虎

炮兵侦察英雄:炮兵第九师十六团侦察班长徐小丹

沿革

概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贺龙在1930年在湘鄂西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在抗日战争中,红二军团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120师358旅,当时后方的晋绥根据地就是这支部队创建的。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主要被编入张宗逊、廖汉生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和许光达、孙志远率领的第三纵队。在转战陕北过程中,先后参与了解放军的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榆林等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1.4万余人,俘整编第31旅旅长李纪云。随后参加了陕中战役、扶眉战役、陇东追击战和占领青海的战役。在荔北战役中,第1纵队楔入敌防御纵深,大胆穿插分割,以突然迅猛动作歼灭国民党军第48旅旅部,俘其旅长、参谋长,对战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受到西北野战军的通令嘉奖。据中共统计,在解放战争期间,第一军共消灭国民革命军共计104227人,占领县以上的城市51座。1949年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贺炳炎任军长,廖汉生任政治委员,陈外欧任参谋长,冼恒汉任政治部主任,夏耀堂任后勤部部长。第358旅改称第1师,黄新廷任师长,余秋里任政治委员,独立第1旅改称第2师,王尚荣任师长,颜金生任政治委员;独立第7旅改称第3师,傅传作任师长,曹光琳任政治委员。全军共2.2万余人。5月中旬,参加陕中战役,在凤翔东北姚家沟口会同第4军歼国民党军第57军及第30师。6月中旬转至户县地区,留在晋中地区的第3师(原第1纵队独立第7旅)归建。6月17日,编入第1兵团。7月中旬,参加扶眉战役,会同第2军歼灭国民党第90军第24师及第61师一部。下旬,参加陇东追击战,攻克陇县、固关镇、会同第7军歼灭国民党军骑兵1个旅。8月初,解放秦安,中旬开始进军青海,23日进抵临夏,策应兰州战役。后经永靖渡过黄河,于9月5日解放西宁。10月1日第一军兼青海军区至1950年,担负巢匪,维护社会治安,建立人民政权等任务。1952年6月,再次进行整编,第3军所属各师编入第1军,第1、第3师合编为第1师,第2、第8师合编为第2师,第7、第9师合编为第7师。黄新廷任军长,梁仁芥任政治委员。1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第1、第7师在临津江两岸的马良山、老般山一线担负坚守阵地任务,第2师配属第64军执行西海岸抗登陆任务。

发展

1946年11月,在山西省岚县地区,以晋北野战军领导机关一部及晋绥野战军第358旅、独立第1旅组成晋绥军区第1纵队,共8300人。张宗逊任司令员,廖汉生任政治委员,王绍南任参谋长,冼恒汉任政治部主任。纵队成立后,即西调延安附近集结,担负保卫陕甘宁解放区的任务。

1947年2月至8月中旬,编入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先后参加西华池、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榆林战役。7月31日,编入西北野战军。

1947年8月下旬至11月底,随西北野战军转入内线反攻,参加沙家店、关庄岔口、延清和第二次攻打榆林等战役战斗。

1947年12月,晋绥军区在山西晋中地区组成的独立第7旅,拨归第1纵队建制,仍留晋中地区作战,先后参加临汾、晋中、太原战役。

1948年2月,从上一年12月至今第1纵队在陕北清漳地区进行以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政治觉悟,增强了战斗力。

1948年2月下旬,参加宜川战役,担任围歼增援之敌任务,保证了战役的胜利,受到西北野战军怀念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通电嘉勉。

1948年3月初,向黄龙山区进攻,解放宜君、黄陵,巩固扩大了解放区。

1948年4月中旬,挺进西府、陇东,相继攻克栒邑(今旬邑)、邠县(今彬县)、麟游、凤翔,26日会同第2纵队攻占宝鸡,尔后转战陇东,主动抗击国民党进攻,排斥主力部队转移,继又参加澄郃、荔北和冬季战役。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一军,军长为贺炳炎,政治委员为廖汉生。原辖第358旅、独立第一旅、第七旅分别改编为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全军人数共计2.2万人。

1949年10月1日,第一军军部奉命兼任青海军区领导机关。

1952年6月,第一军与第三军合编为重装军,番号仍保留第一军,军长为黄新廷。所辖第一、第三师合编为第一师,第二、第八师合编为第二师,第七、九师合编为第七师。

1952年12月,整编后的第一军参加朝鲜战争,一年后朝鲜停战协议签订,该军留守朝鲜。

1953年6月,参加夏季反击作战。停战后,在三八线和东海岸担负守备任务。

1958年10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部队回国,驻防河南省开封市,属武汉军区。

1962年6月,第一军前往福建省执行紧急战备任务。

1964年1月,国防部授予该军第1师第1团6连“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

1969年11月,全军重排番号时,所辖第七师被改称第三师。

1975年4月,第一军与属于南京军区的第20军换防,驻守浙江。

1984年7月13日,在军长傅全有率领下军部和第一师参与老山地区防御作战。

1985年,中央军委宣布“百万大裁军”后,第一军被改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

1985年6月,再立新功的六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硬六连”因此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两次被最高统帅部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连队。

1987年,该军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个“蓝军团”。

1990年代中期后,解放军的编制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集团军编入陆军航空军、电子对抗团、军直教导、司机训练大队并由军部直辖通信、工兵、防化等保障部队。

1996年,原属第一集团军的步兵第2、第181师被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机动师(武警第2师、武警第181师)。

1998年后,所辖步兵第3师被改编为摩托化步兵旅,第1师被改编为解放军第一个水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坦克第10师与高炮旅也分别被改编为两栖装甲师和防空旅。

第1军在战争年代,共涌现9个战斗模范营、10个战斗模范连和刘四虎、周黑子、朱庆涛、王福、苟福荣、赵继华等许多战斗英雄。

建制

【机步第1师】

两栖机械化步兵第1师

概述

两栖机械化步兵第1师

第1师所属部队创建于1927年至1928年。部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928年3月上旬,周逸群、贺龙等到达桑植洪家关,领导武装斗争,建立游击队;另一部分以沔阳县委于1927年9月10日,成功地组织了沔南戴家场暴动,打响了鄂中武装暴动第一枪,在周逸群、段德昌的领导下组建并发展起来的的鄂西红军中央独立师。

1928年7月,以湘鄂边工农武装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

1930年2月,以两湖(湖南、湖北)秋收暴动和年关暴动的工农游击队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

1930年7月,红4军和红6军在湖北公安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邓中夏先后任党代表,参谋长孙德清,下辖红2军(原红4军)和红6军。

1931年3月,红2军团为配合红一方面军攻打长沙,在第二次对石门发起进攻。由于遭遇重大损失,奉命在湖北长阳县枝拓坪将部队缩编为红3军。

1932年9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3军被迫退出洪湖苏区,于1934年7月在贵州的沿河、德江、印江一带创建了黔东根据地。

1934年10月,红3军与从湘赣苏区西征到贵州的红6军团在印江县木黄会师。此时红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1934年底,红2军团在红二军团总指挥部率领下进入湘西,为配合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开创了湘鄂川黔苏区。

1935年11月,红2、6军团(1936年7月与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开始长征。

1936年7月,按照中央指令,在四川甘孜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2方面军仍为红2军团。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静宁将台堡会师。

1937年8月,红2军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卢冬生、张宗逊先后任旅长,李井泉、张平化先后任政治委员,整编后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1939年4月,旅机关大部及一部分部队随张宗逊旅长赴冀中组建120师张(宗逊)、张(平化)纵队。

1939年9月,张纵队与独2旅合并改称第120师358旅(张358旅)。

1940年7月,独立第3、第6支队编为第358旅第7、第8团,独立第2支队分散编入第358旅旅直及各团。

1942年12月,张八旅兼晋绥军区第3军分区。

1943年6月,第358旅(欠第7团)开赴延安,部队免兼晋绥军区第3军分区奉命调赴陕甘宁。

1944年2月,第358旅第7团由晋西北到达延安归建,该团分别编入旅直属队和其他3个团。

1945年7月,部队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为第358旅。

1946年11月,三八六旅编入晋绥军区第1纵队仍为第358旅。

1947年2月,随所在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兵团仍为第1纵队358旅。

1947年7月,是年底改称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

1949年2月1日,三八六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1师。

1952年6月,第3师并入第1师,原3师9团分别编入第1、2、3团,原3师7团改编为第1师炮兵团,原3师8团改编为坦克团。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把第1军确定为全军首批10个战备值班师之一。

1962年6月,第一师参加东南沿海紧急战备行动,闽南之南靖地区,配属31军指挥。

1984年7月,由军部率领参加中越边境老山防御作战。

2000年12月,第1师改编为第1集团军第1两栖机械化步兵师。

在华北敌后坚持了八年抗战,参加开辟晋绥抗日根据地,挺进冀中,参加百团大战,坚持晋西北根据地的斗争,保卫陕甘宁边区。部队先后扩编了张(宗逊)第358旅,彭(绍辉)第358旅,独立第1、第2旅。抗战胜利后,部队于1945年9月由山西中部北上绥远,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先后在厂汗营、凉城、卓资山、归绥(呼和浩特)、察素旗、包头等地,给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军以有力的打击,收复了绥东广大地区。1946年1月为维护停战协定,在卓资山地区再次给进犯我绥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以歼灭性打击。6月,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部队在绥远、山西等地先后进行了大同、卓资山,集宁、聚乐堡、丰镇、原平、平社、晋北等战争,打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

该师是红军师,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西华池、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陇东、榆林、沙家店、延清、宜川、黄龙山麓、西府陇东、澄郃、荔北、西北冬季、春季攻势、陕中、扶眉、陇东追击战等战役战斗。部队战斗作风勇猛顽强,战斗经验丰富,能攻能守,长于进攻,战斗力超强,是军第一主力师,也是一野头等主力师。

两栖机械化步兵第1团

1团的前身是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该团是“硬骨头六连”所在团,战斗力较强。

1931年3月,红二军团会攻长沙失利后,红二军团之一部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第9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

1934年10月,湘鄂西红三军扩编,红九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第6师。

1936年10月,红二军团长征到达陕北,红六师编入红二方面军为第2军团第6师。

1937年8月25日,红6师与陕北红28军合编组建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

1938年1月,抗日战争开始后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抽调1、6、11三个连为骨干组建的八路军独立第3支队,辖第7、第8团。

1937年9月,716团2营(红28军)编入120师雁北支队(宋时轮支队)。

1938年1月,第716团1、3营各一个连,团特务连和三泉游击队合编为第716团2营。

1939年4月,第716团与八路军冀中军区独立第5支队合编为第120师独立第2旅。

1939年9月,独立第2旅改称第358旅(新358旅),第716团称120师第358旅(张八旅)716团。

1940年7月,独立第3支队与120师独立第6支队合编为第120师358旅第8团。

1943年6月,第8团、第716团随所在旅调赴陕甘宁,保卫陕甘宁边区。

1940年11月,独立第3支队番号撤销,第7团并入第8团编为第358旅8团。

1945年7月,八年抗战后期,第8、716团随所在旅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第358旅为第8团、第716团,进行战略反攻。

1946年11月,晋绥野战军进行整编,部队随所在旅编入晋绥军区第1纵队仍为第358旅第8团、第716团。

1947年2月,以上两个团随所在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兵团仍为第1纵队358旅第8团、第716团。

1947年7月,这年年底部队改称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为第8团、第716团。

1947年9月,三五八旅所属第八团改称第358旅第714团。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编制和番号,第七一四团改编为第1军第1师第1团;第七一六团改称为第1军第1师第3团。

1952年6月,3师并入1师,以第3团为主编入第1团部分连队,改番号为第1军第1师第1团。

1985年,第一团整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步兵第1师第1团。

2000年,第1团改建为两栖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1团。

该团是老红军团队,是红军团,又称百将团。部队战斗作风英勇顽强,战斗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组织战斗严密,攻守兼备,战斗力超强,是军、师主力团,也是一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之一。

两栖机械化步兵第2团

2团前身是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5团,该团为“坚守英雄连”所在团,战斗力较强。

1931年3月,红二军团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将部队之一部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第7师,第七师师长孙德清,政治委员朱勉之。

1934年10月,红三军复称红二军团,部队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第4师。

1936年10月,红四师随军团部长征到达陕北,此时部队番号为红二方面军第2军团第4师。

1937年8月25日,红4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5团。

1938年6月,第715团和师骑兵连及动委会游击第4支队组成大青山支队第715团挺进绥远;12月,奉命将3营留大青山坚持斗争,团主力挺进冀中。

1939年3月,第715团与八路军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合编为第120师独立第1旅715团;5月,第2团1营及原独立第4支队新兵营合编为第715团3营。

1943年6月,第358旅卫保卫陕甘宁边区,第715团回归第358旅建制并随所在旅调赴陕甘宁。

1945年7月,该旅在旅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为第358旅715团。

1946年11月,所部在旅编入晋绥军区第1纵队仍为第358旅715团。

1947年2月,部队随所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兵团仍为第1纵队358旅715团。

1947年7月,是年底改称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715团。

1949年2月,第715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第2团。

1998年12月,改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第1两栖机械化步兵师第2两栖机械化步兵团。

该团是红军团,又称为贺龙团。战斗作风勇猛稳重,坚决顽强,有持续作战能力,能经得起大的战斗考验,部队能攻能守,战斗力超强,是军、师主力团,也是一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之一。

装甲团

1949年7月,27军抽调400余人在上海市虬江码头组成华东军区登陆营。

1940年10月,24军和33军再抽调1000余人到该营扩编为水陆战车团;10月25日,在上海虬江码头组建水陆战车团;隶属于第3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建制。

1949年11月17日,“特种兵纵队水陆战车团”改为华东战车师水陆战车团。

1950年1月1日,水陆战车团改为战车2师5团。

1950年8月,第5团战车2师扩编改为坦克2旅5团。

1950年11月3日,坦克第5团改番号为特种战车师1团。

1951年1月13日,水陆战车师扩编第一团改为水陆战车26师51团。

1951年5月3日,水陆战车团又改称战车26师51团。

1952年5月20日,战车51团由洛阳移驻连云港市墟沟镇与坦克52、53团全部乘员及师教导大队整编为华东军区装甲兵水陆战车教导团。

1954年8月13日,教导团编入海军序列,改称华东海军水陆坦克教导团。

1955年年2月,坦克教导团转隶华东海军陆战师建制。

1957年10月1日,改称南京军区守备11师水陆坦克团,转入陆军序列。

1960年5月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水陆坦克第1团,转隶总部直属团。

1961年10月26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坦克第4团。

1967年7月,改为新组建的坦克10师独立坦克4团,第四团番号不变。

1969年8月,坦克师调整番号,第4团改称坦克10师37团。

1976年3月1日,坦克部队与陆军组成合成军,编为1军坦克团。

1985年9月,第一军坦克团改编为摩托化步兵1师坦克团。

1998年,集团军第1师改为两栖部队,师坦克团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第1两栖步兵师装甲团。

炮兵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爆发。晋中各地群众在中共党组织和“牺盟会”的领导下,纷纷参加抗日斗争。

1937年10月,晋中特委(又称同蒲特委)组织抗日游击队,由马定夫组建了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

1938年7月,晋中抗日游击队编入冀中军区独立第1支队为第10团。

1938年8月,独立1支队第10团改编为独1支队特务大队。

1939年10月,独支队特务大队改编为冀中军区10分区27团。

1943年11月,部队调入晋绥军区与冀中军区9分区18团、10分区29团合编为晋绥军区独立27团。

1945年8月,独27团编入晋绥野战军独立第3旅为第27团。

1945年11月,该团随所在旅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南纵队(又称许、孙纵队)仍称独3旅27团,年底南纵队番号撤销。

1946年11月,独二十七团随所在旅编入新组建的晋绥军区第3纵队还为独立第3旅27团。

1947年8月,部队随所在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军为第3纵队独立第3旅7团(独立第3旅未赴西北,配合华北部队作战)。

1948年5月,是月下旬调入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7旅为第19团。

1949年2月1日,随旅部改番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3师7团,同年6月随所在师赴西北归建。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番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1军3师7团。

1952年9月,第7团与原3师山炮营合编为1师炮兵团。

1953年9月,师炮兵团改称为炮兵301团。

1969年8月,隶属于第1军改称为陆军第1师炮兵团。

1998年12月,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第1两栖步兵师炮兵团。

高炮团

1945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为统一战略区的作战和行动,决定将晋绥军区和晋绥野战军从陕甘宁联防军建制中划出,重新成立晋绥军区机关。

1945年9月,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将原12个军区分别组成吕梁军区等三个军区,吕梁军区第9军分区下辖第55团等。

1947年12月,第55团编入新组建的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独立第7旅仍为55团。

1948年2月,部队随所在旅编入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建制为独立第7旅第20团(留晋中作战未归建)。

1949年2月1日,二十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3师8团,同年6月随所在师赴西北归建。

1956年3月15日,志愿军1军以1师高炮营营部部分骨干以及其2连全部组成高炮营,隶属志愿军1军炮兵基干团。

1961年5月16日,该营与15军45师高炮营合编组成1军高炮26团。

1962年8月17日,高炮26团缩编为1军军直高炮营。

1973年2月9日,第1军高炮营与第17军50师高炮营在河南开封合编为1军高炮团。

1985年9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1师高炮团。

1998年12月,整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第1两栖步兵师高炮团。

荣誉

第1两栖其步兵师荣誉称号单位:

红军师 - 机械化步兵第1师(358旅);

红军团 - 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2团(715团)、第1团(716团);

抗洪抢险模范团 - 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2团;

硬骨头六连 - 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两获军委同一称号,全军唯一;

坚守英雄连 - 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

攻坚英雄连 - 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1团第9连;

尖刀七连 - 机械化步兵第1师第3团第7连。

【摩步第3旅】

摩托化步兵第3旅

两栖摩托化步兵第3旅

7师的前身是30年7月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军团,31年3月改称红3军,34年9月恢复红2军团番号,36年7月编入红2方面军仍为红2军团。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8旅。

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八六旅机关大部及一部分部队随张宗逊旅长赴冀中开辟新区;与此同时留在晋西北的旅机关之一部及第714团、警备第6团以及由晋西北游击队改编的独立第1、2团和独立第6支队(雁北支队)合编组建新的358旅(彭358旅),旅长彭绍辉,政委罗贵波。

1939年9月,120师由晋中北反晋西北,彭八旅改称第120师独立第2旅。

1940年2月,第120师独二旅兼晋西北军区第2军分区。

1942年9月,部队机关改称第120师独2旅兼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

1945年7月,独二旅免兼第2军分区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为独立第2旅。

1945年11月,该旅编入新组建的晋绥野战军南纵队(又称许(光达)孙(志远)纵队)仍称独2旅,年底南纵队番号撤销。

1946年11月,部队编入新组建的晋绥军区第3纵队还为独立第2旅。

1947年8月,随所在纵队调入西北野战军仍为第3纵队独立第2旅。

1949年2月,改称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7师。

1952年6月,第7师与第9师合编第1军第7师。

1969年12月,第七师改称陆军步兵第3师。

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步兵第3师。

1998年,部队缩编为陆军第1集团军摩托化步兵第3旅。

该旅是红军师,是坚持晋绥抗战的老部队,所属部队都是1940年以前的老团队且实力相差无几。部队军政素质优良,作风顽强,攻防兼备且有很强的突击力,在西北及朝鲜战场都有上佳表现,部队战斗力强,是一野主力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813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军队的编制和军衔划分 中国士兵军衔等级划分

作者:高台舞者 提交日期:2007-12-21 9:33:00   | 分类:军事 | 访问量:1887中国军队中一个班有多少人?一个排有多少人?一个连有多少人?一个营有多少人?一个团有多少人?一个旅有多少人?一个师有多少人?一个军有多少人? 一个班大约由十名战士;一

宋哲元、冯治安领导下的第一集团军的抗战 宋哲元简历

宋哲元、冯治安领导下的第一集团军的抗战1937年7月28日,宋哲元率秦德纯、冯治安、张维藩等由北平抵达保定,向军事委员会驻保定办事处主任熊斌报到。报到后转天即赴马厂(今河北省青县)集中队伍,当点名时,有人喊出了“还有阮玄武没报到”,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集团军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30年。现在的建制于1985年编成,由陆军第1军、第60军、坦克第10师合编而成。炮兵第9师于1992年并入集团军。原代号83

第一次北伐的北伐军编制 银色北伐军声望坐骑

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师序列(1926.6)各军编制兵力和指挥官名单如下: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参谋长蒋伯诚。第一师师长王柏龄,副师长王俊,参谋长郭俊,辖1团孙元良、2团倪弼、3团薛岳三个团。第二师师长刘峙,参谋长胡树森,辖4团陈继承、5团蒋鼎文

声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为网友我长高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