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有后代吗
爱新觉罗·溥仪,末代皇帝,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以后,宣布退位。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被定为战犯,后被毛泽东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死去。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
中文名:爱新觉罗·溥仪
外文名:Henry
别名:字耀之,号浩然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醇亲王府
出生日期:1906年2月7日
逝世日期:1967年10月17日
代表作品:《我的前半生》
年号:宣统、康德
葬处: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
人物生平
溥仪17岁时照片
爱新觉罗·溥仪(满语:穆麟德:pu i 英文名:Henry 亨利),爱新觉罗氏,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其曾祖父为道光帝,祖父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皇帝-醇亲王奕譞,父亲为醇亲王奕譞五子、同治帝堂弟、光绪帝亲弟-摄政王载沣。也就是说,他是道光帝的曾孙,醇亲王奕譞的孙子,咸丰帝和慈禧太后的侄孙,同治帝的堂侄子,光绪帝的亲侄子。
年号宣统(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因其为清朝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称其为清废帝,或尊称为清逊帝,其在台湾的后人尊其为清恭宗。
后在伪满洲国做日本人控制下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又称 康德皇帝。二战后,被苏军俘获成为战犯。新中国成立后被特赦并从事修改民国档案等史料工作,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溥仪,清朝末代皇帝,辛亥革命后,被迫退位。国民政府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惠条件,承诺支付溥仪400万银元的年薪,不计算通货膨胀,400万银元相当于今天日本皇室成员年薪总和的25倍。英国皇室成员总和。并同意溥仪保存皇室。[1]
1917年,溥仪在张勋、康有为等人的拥护下,再次登上皇位,史称“丁巳复辟”,在孙中山等人的反对和声讨下,“丁巳复辟”仅12天就失败了。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支持下建立伪大满洲帝国,登上大满洲帝国之皇帝,年号康德。
日本败战后,溥仪和日军一起企图逃亡东京,在机场被苏军捕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1959年9月17日刘少奇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被第一批特赦,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早期经历
幼年溥仪
宣统帝,名爱新觉罗·溥仪,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
登基
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正式登基,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初次登上了大清王朝皇帝的宝座,即位时年仅3岁。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帝制的结束。
废帝生活
溥仪虽然退位,但根据优待条件“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仍在紫禁城过小朝廷生活。
他在大学士陆润庠和侍郎陈宝琛辅导下学习汉文,在都统伊克坦教导下学习满文,在庄士敦指导下学习英文。除了读书外就是恶作剧了。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我在童年,有许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骆驼、喂蚂蚁、养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乐趣是恶作剧。”譬如他曾想用藏有铁砂的油糕给太监吃,用铅弹向太监窗户打。是贫苦出身的乳母王焦氏教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溥仪退位仍在宫中的时候仍用宣统纪年,有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有内监,故臣赠谥,不改衣冠。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袁世凯对小朝廷仍然效忠,于民国二年元旦派人给溥仪拜年,隆裕太后于2月22日去世,袁世凯通电吊唁,全国下半旗致哀。
鉴于溥仪放肆,参政院于1914年11月提出“维持国体建议案”,要求政府对小朝廷予以管制。袁世凯不得不派人向溥仪提出7条“善后办法”:1、尊重中华民国,废止与国法令抵触行为;2、用民国纪年;3、赏赐只能用于家庭和家族,官民只能赐物,不能赐谥;4、皇室机关不能对人民发告示,给处分;5、皇室人员用民国服装;6、由民国司法厅办理宫内犯罪案件,执事、太监违规由专任内廷警卫的护军长官处理;7、裁内务府慎刑司。
小朝廷内部机构臃肿,用费浩繁,太监为非作歹,盗窃成风。溥仪不得不加以整顿,遣散内监,裁撤机构,削减官员。即使这样,有限的经费还是难以维持小朝廷,溥仪乃大肆出卖宫中古物,如金器、名画等。
丁巳复辟
复辟时的溥仪在乾清宫
1917年6月14日,前清遗臣张勋以调解段祺瑞代表的国务院与黎元洪代表的总统府之间的矛盾为名,率定武军4000入京,把黎元洪赶下台。7月1日,张勋兵变,宣统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又坐上龙椅,大封群臣:封赠黎元洪为一等公,任命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等为内阁议政大臣,万绳式、胡嗣瑗为内阁阁丞,梁敦彦、王士珍、张镇芳、雷震春、萨镇冰、朱家宝、詹天佑、沈曾植、劳乃宣、李盛铎、贡桑诺尔布为外务、参谋、度支、陆军、海军、民政、邮船、传、学、法、农工商、理藩等部大臣,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还任命了各部尚书和督抚。
7月3日段祺瑞出兵讨伐,12日,张勋逃入荷兰使馆,次日溥仪宣布第二次退位,只坐了12天龙椅又下了台。
复辟期间曾有一架共和飞机在紫禁城上空投下小炸弹,炸到了紫禁城东六宫当中的延禧宫,使当时的建筑轻度损坏。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
大婚和离宫
1922年溥仪大婚,娶了一后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绣。
在紫禁城中溥仪或读书吟诗、作画、弹琴,或捏泥人、养狗、养鹿,有时还到宫外坐汽车,逛大街。
1924年11月5日,军阀冯玉祥无视优待条件,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大肆偷盗宫中财物,历史上称这为“北京事变”。溥仪搬进北 皇后婉容
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第二年2月移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与清朝遗老遗少以及张作霖、段祺瑞、吴佩孚等往来。
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满洲国造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1931年11月,在日本驻屯军司令官的帮助下潜赴旅顺,不久到奉天。
满洲皇帝(侵华日军建立的傀儡政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军将领土肥原贤二等人的帮助下,从天津逃离,来到满洲。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部分地区建立“满洲国”。1932年9月与日本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满洲国,而满洲国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出卖。
溥仪自1932年3月1日至1934年2月28日任伪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大同”。 满洲国执政爱新觉罗溥仪
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3月1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意在纪念,并寄托了祗承清朝基业之愿。溥仪还兼任满洲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满洲国协和会名誉总裁。
溥仪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入侵满洲,大肆奸淫掳掠。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企图逃亡日本,与日本关东军的将兵们于奉天机场的候厅室被苏联红军抓获。在苏联被监禁5年。在软禁5年期间曾有一次去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日本统治者在中国的罪行做证明。 《我的前半生》记录了这他人生的重大经历。
二战之后
二战后,溥仪被定性为战犯。在苏联赤塔和伯力的收容所被监禁了五年。1946年8月曾前往东京,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
特赦溥仪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话,进一步发挥了他那篇《论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溥仪等人是“大蒋介石”,对他们处理方式,只能是逐步地改造,而不能简单地处决。他说:“那些罪大恶 毛泽东主席与溥仪
极的土豪劣绅、恶霸、反革命,你说杀不杀呀?要杀。我们杀的是些小‘蒋介石’。至于‘大蒋介石’,比如宣统皇帝、王耀武、杜聿明那些人,我们一个不杀。但是,‘小蒋介石’不杀掉,我们这个脚下就天天‘地震’,不能解放生产力,不能解放劳动人民。所以,对反革命一定要杀掉一批,另外还提起来一批,管制一批。”
从这以后,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3年时光。其间,他认真进行改造,或者在满洲各地参观游览,或者专心写前半生的自传,或者在高墙内的医务室以及房前屋后参加轻微劳动,在这和风细雨的改造生活中,溥仪倍感温馨,他把监狱当做自己的家了。
1959年盛夏,在北京的中央会议上,毛泽东听取了关于国民党战犯和伪满蒙战犯的学习改造情况报告后非常满意,随即研究了这些战犯的处理问题。之后,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 溥仪在苏联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建议,提出在庆祝建国10周年之际,对于一些确已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宣布实行特赦。
1959年9月1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通过了关于特赦确实已改恶从善的罪犯的决定。随后,刘少奇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令。
特赦,意味着不经起诉而出狱。对于这两个字,溥仪和其他人一样为之激动、振奋,他细细地体会着毛泽东的建议,玩味着那洋溢于字里行间的几乎是不可理解的大度与宽宏。他在一份手稿中写下这样一段话:“特赦,是谁提出的呢?是共产党中央。建议要赦的是谁呢?是过去对人民犯下滔天大罪、屠杀过无数国民党员和革命党人的满清皇帝,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的帮凶。建议的署名者毛泽东主席,他的妻子、两个弟弟 溥仪相关著作
和一个妹妹,就是被国民党杀害的,他的儿子牺牲在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疯狂侵略战争中……”
然而,对首批特赦,溥仪却不报多大希望,他说:“有谁也不能有我,我的罪恶严重,论表现我也不比别人强。我还不够特赦条件。” 不但溥仪自卑,别人的看法也差不多,都认为只有官小的、罪恶小的,才有可能首先被特赦。
1959年12月4日上午,抚顺战犯管理所首批特赦战犯大会隆重召开。由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代表宣读给特赦人员的通知书。溥仪怎么也不会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1959年度赦字001号”,换句话说就是国内得到特赦的第一名战犯,竟是自己!
首批特赦溥仪,不但出乎其本人的意料,也出乎同监战犯的意料,似乎战犯管理所的干部,乃至更高层的负责同志,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后来的种种认识,正是毛泽东在研究战犯处理问题的汇报会议上,首先提出了溥仪的名字,并认真听取了有关情况以及溥仪本人学习改造的情况,据此作出了第一个特赦溥仪的决定。
家族团聚
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得特赦。他亲眼看到:二妹已经创办了一个街道托儿所,二妹夫担任邮电部门的工程师;三妹夫妇正在区政协参加学习;四妹在故宫档案部门工作;六妹夫妇是一对画家;七妹夫妇是教育工作者;四弟是小学教师。
当然,溥仪能够与弟弟、妹妹们相处好,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一次周总理参加的座谈会上,载涛、溥仪及其弟弟、妹妹们也都应邀出席。周总理看到载涛与溥仪的几个妹妹坐在一起,而溥仪却单个坐在一边,便开玩笑说:“好啊,你们还把他当皇帝啊?”载涛赶紧召集大家与溥仪坐在了一起。谈话中,周总理特别表扬了刚刚出席人民大会堂群英会的七妹,但同时又循循善诱地说:“溥仪刚有进步,你们要帮助他。一个家族要争取先进,帮助落后。先进和落后总是有的。你们家族中也是这样。后进的要向先进学,先进的也要把帮助落后的当作自己分内的事。”七妹从谈话中,悟出了周总理的深情和期望。她改变了原来的成见,决心帮助大哥一起进步。
载涛欣喜地向溥仪介绍了家族的第三代。在载涛家里,溥仪亲眼看到,十几位红领巾拥满了七叔的屋内屋外。在他的子侄中,一些已成为青年,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洪流中,他们中有工人、干部、医生、护士、教师、汽车司机,还有为祖国立下功勋的志愿军英雄战士。其中,有些加入了共产党、共青团的先进行列。溥仪还见到了家族中的一些老人,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过上了安定、美满的生活,有的还被邀为地方政权的代表,参与协商党和国家的大事。
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中科院北京植物园工作。1960年9月15日,曾是满洲国大元帅的溥仪被批准参加民兵训练,充分发挥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1961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于1964年担任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但由于身体原因始终未能留下后代。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曾荣获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末段婚姻
1962年4月30日,位于南河沿的文化俱乐部大厅里喜气洋洋,一对新人要在这里举行婚礼。新郎是曾经的末代皇帝溥仪,新娘是朝外关厢医院的护士李淑贤。来自统战部、全国政协的同志,以及溥仪的家人、同事一百多人参加了溥仪的婚礼。溥仪身穿笔挺的中山装,郑重地拿起提前拟好的发言稿,发表了长长的致辞。溥仪说,之所以选在这一天举行婚礼,是因为第二天是劳动人民的节日。
就这样,末代皇帝的最后一段婚姻开始了。其实,溥仪早就想找个伴侣,开始一段新生活。主动给他介绍对象的人也不在少数。就连毛泽东也非常关心他的个人问题,在接见溥仪时毛泽东风趣地问:“你还没有结婚吧?‘皇上’不能没有娘娘哟,你可以再婚嘛!” 但找一个合适的伴侣对于溥仪而言并不容易。刚刚回京三个月,七叔载涛就给他介绍了位张小姐。这位小姐穿着入时,还热情地请溥仪跳舞、抽烟。但当溥仪知道她父亲以前是醇亲王府的仆人,曾深受皇恩时,两人的交往戛然而止。
婉容有位表妹人称王大姑娘,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直到50岁还是单身。此时,她也对溥仪产生了兴 趣,又是请他吃饭,又是约会,令溥仪不胜其烦。一位过去的随侍想“攀龙附凤”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溥仪,也被溥仪拒绝了。他说:“他们要嫁的是那个‘皇帝’,不是我这个普通百姓。”
大家看出来了,跟清贵族沾边的溥仪是一概不要,他要找的是一个新社会的新女性。1962年1月,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这些日子里,不少人为我找对象。屈指算,已然说了七八个对象,还没有看好。等我说妥了对象,一定告诉你。可见,溥仪想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并不是件容易事。恰好,这天同为文史专员的周振强拿着一张照片来到办公室,说是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托他给照片上的女子介绍个对象,照片上的女子正是李淑贤。看了照片溥仪很感兴趣,当他得知李淑贤还是名护士时,就更满意了。几天后,在周振强和沙曾熙的引荐下,溥仪和李淑贤见面了。
晚年,李淑贤向曾经是她邻居的贾英华回忆,听说老沙给自己介绍的对象竟是“小宣统”,李淑贤吓了一跳。她本来不打算见,但在老沙的再三劝说下,她还是怀着姑且一试的心理去了。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身体原因,沙曾熙老先生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但在前两年的一次电视采访中,他曾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那次约会的情景。沙曾熙回忆:“李淑贤告诉溥仪,自己是1925年生人,今年37岁。溥仪说:‘你很年轻嘛,我今年55岁了,我们年龄相距这么大,是不是会影响以后谈到婚姻?’李淑贤说:‘主要看感情,年龄不是主要的问题。’” 就这样,两个人的感情,进展神速。不久,溥仪就成了李淑贤家的常客。起初,院里的人不知道溥仪的身份。直到有一次,他到邻居李大妈家闲聊,大家才知道他原来是“小宣统”。结果,邻居们都拥来看“皇上”。后来,他索性叫李淑贤带着自己去各家串门。令李淑贤感到吃惊的是,溥仪跟谁都能聊一阵儿,大人小孩都喜欢跟他打招呼,大家都说他没架子。
对于李淑贤,溥仪更是百般呵护。有一次,他们约在全国政协门口见面,可阴差阳错地走差了。跑了一大圈,溥仪才找到李淑贤。一见面,他竟激动地把李淑贤抱住了。溥仪率真的行为引来行人的注目,他自己也咧着大嘴笑得像个孩子。在李淑贤的印象里,谈恋爱的几个月里,溥仪只发过一次火。有一次闲聊中,溥仪向李淑贤谈起了他曾经的四个妻子。溥仪说,他对妻子们很不好,不高兴就长时间不搭理,根本谈不上什么感情,还给第四个妻子李玉琴订过一个二十一条,包括从思想深处服从皇上,一切行动必须顺从皇上意旨,任何事情均不能擅自处理;奉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一生对皇上忠诚;只许皇上对玉琴不好,玉琴不得对皇上变心;甚至还有见皇上不可愁眉苦脸……稀奇古怪,名目繁多。听罢,李淑贤半开玩笑地说:“以后你对我总不能这样吧?”谁知这句玩笑话,竟触痛了溥仪敏感的神经,他恼怒地说:“你不知道我是经过改造的?如果咱们不能做永久夫妻,就做永久的朋友吧。”说完溥仪竟拂袖而去了。不过,没过两天溥仪忍不住思念,又坐到了李淑贤的小屋里。李淑贤这才知道,对于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溥仪心中是多么的厌恶。婚后,溥仪对李淑贤的关心一如既往。当时做过溥仪家管片儿民警的史育才曾回忆,那时候经常能看到溥仪站在汽车站接李淑贤回家的情景。
植物园研究员卢思聪记得,溥仪第一次把李淑贤带到植物园时,夸张地迈前一步,隆重地指着李淑贤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爱人。”
范增兴也记得,有一次他们约在北京展览馆看电影,溥仪与李淑贤挎着胳膊就来了。“那时候,我们年轻人谈恋爱还偷偷摸摸的,当众不敢拉手。”范增兴打趣溥仪:“溥先生,你可真时髦啊!”溥仪开心地哈哈大笑。
曾有一位英国记者在溥仪再婚后采访他。当记者得知,皇帝居然和一个职员的女儿结了婚,大吃一惊。他说:“这在英国是无法想象的。”溥仪回答:不仅英国人难以理解,在中国的过去也无法做到。如今我与平民女儿的结合变成了现实,因为社会已不是从前的社会了,我也不是那个皇帝了,而是一名中国公民。
集体皇帝
“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
1964年对于溥仪而言是最快乐的一年。这一年,他的著作《我的前半生》几经删改终于付梓;他携妻子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参观团,亲眼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十年的建设成果;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了一名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12月30日,溥仪手持红色封皮印着烫金字的出席证,出现在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的大厅里。这是他第一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会议。会上,溥仪做了发言,通过现存的发言稿可以看出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今天,我能够作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一个成员在这里发言,心情非常激动……最近,有许多外国记者访问我,他们觉得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在新中国存在,是个奇迹。不但生存,而且生活得很好,更使他们迷惑不解。在我们的社会,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奇迹:把战争罪犯改造成新人!”
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中一篇名为《政协四届首次会议继续举行大会七十二位委员作了发言或书面发言》的消息中列举了溥仪的发言。
作为一名曾经的政治人物,溥仪对于政治生活的热情,也是旁 大满洲帝国皇帝溥仪
人无法想象的。他的遗孀李淑贤曾向《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书的作者贾英华回忆,1963年3月的一天,溥仪下班回家对李淑贤说:“小妹,明天一早我要去投选票。”李淑贤告诉贾英华,每当溥仪心情特别好的时候,都会称她为“小妹”,可见那天他特别高兴,以至于一宿都没有睡好。第二天天不亮,溥仪便梳头洗脸打扮起来,早早赶到政协大院集合。一个曾经当过皇帝的人,居然对参加公民选举看得这么重,这让李淑贤非常惊讶。其实,这已经不是溥仪第一次参加选举了。1960年还在植物园劳动时,溥仪就随同事们参加了所在的四季青乡第四届人民代表选举。开始,植物园的领导对于溥仪能否参加选举颇为犹豫,为此他们还专门请示了中国科学院。没想到,溥仪的选举权问题竟一层层报到了周总理那里,周总理派人打电话到植物园说:“溥仪特赦后就是公民了,怎能没有公民权呢?”此后,溥仪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1960年11月26日,他郑重其事地穿上了会见外宾时才穿的中山装,在与同事们一起投下选票时,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事后他这样写道:
一九六〇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我拿到了那张写着“爱新觉罗·溥仪”的选民证,我觉得把我有生以来的一切珍宝加起来,也没有它贵重。我把选票投入了那个红色票箱,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是世界最富有的人。我和中国六亿五千万同胞一起,成了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主人。
获得特赦后的溥仪共参加过三次选举,第三次是他刚刚做完肾切除手术出院不久。那一次,溥仪拖着病体在李淑贤的陪伴下,与街坊们一起听取了街道负责人对候选人情况的介绍。介绍结束后,溥仪还抢着发言。令李淑贤惊讶的是,刚刚出院的溥仪,那次说话声音出奇的洪亮。几天后,溥仪和李淑贤在附近的南操场小学参加了投票。李淑贤记得,在排队等待投票时,溥仪始终带着一种庄严的神情。看他虚弱的样子,李淑贤曾想跟前后排队的老街坊们商量插一下队,但溥仪无论如何也不肯。直到把选票郑重地投到票箱内,他才在李淑贤的搀扶下回了家。
普通人看似平常的选举权,溥仪却格外珍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一张薄薄的选票对他意味着什么,它代表着新社会对于他作为一名国家公民的认可。
一次,在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时,溥仪曾幽默地说:
“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岁时继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张勋在北京复辟,拥戴我做了十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东北把我扶上了伪满洲国皇位,这一幕在1945年结束。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我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获得了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15分,爱新觉罗·溥仪因肾癌晚期在北京人民医院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对于这个世界,溥仪还有太多的留恋和向往,在临终的前几天,他曾拉着前来探视的朋友李以劻和范汉杰的手说:“我不该死得这么快!我还没有多做点事……”
他的一生,做过封建皇帝,做过共和国元首(满洲国执政),做过君主立宪的满洲皇帝,做过阶下囚,最后终于成为了一名新中国的公民。
去世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 丹东的溥仪纪念碑
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和全国人民对皇帝陛下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着的人民。
还有一种说法,溥仪因癌症逝世,崩后,治丧委员会按大清仪典,遵从世祖章皇帝例,用火葬,因当时国内形势仓促不及建陵,遂将圣骨灰奉安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中国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遗孀获准将他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清西陵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溥仪墓葬迁入清西陵,一是因为溥仪登基之初,就确定此地为他的陵墓;此外, 扩建后的溥仪墓
清西陵所在地保定易县经济条件差,这样可以带动旅游发展。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
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
退位旧址
位于浑江市大栗子镇火车站西北。为一栋50 大栗子溥仪行宫
米长、9个房间的日本式砖瓦结构平房。原为日本大栗子沟铁矿株式会社食堂,现为大栗子铁矿商店仓库。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1日夜,溥仪乘火车逃往通化,8月13日到达大栗子。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满洲国总务厅长官武部六藏在大栗子某旅馆召开会议,通过了溥仪的《退位诏书》。溥仪在《退位诏书》上签字后,在此举行了“退位”仪式,并宣布了《退位诏书》。
在位时间
以下时间均为公历:
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3年)清朝
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张勋兵变 溥仪复辟(12天)逊清
1932年3月1日—1934年2月28日任满洲国执政(2年)满洲国(侵华日军建立的傀儡政权)
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为大满洲帝国皇帝(11年)大满洲帝国(侵华日军建立的傀儡政权)
庙号谥号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称呼都是宣统 沈阳的溥仪纪念铜像
帝或者清废帝、末代皇帝、逊帝等,因为他没有庙号和谥号,他去世时是平民身份,所有没有谥号。后来家族给他追认家族内部的谥号。
但溥仪毕竟是末代皇帝,货真价实地作过三年的清朝皇帝,所以爱新觉罗家族在台湾的后裔于1967年给溥仪上了庙号“宪宗”和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宣国公(此人身份有待进一步核实)”的建议下,于2004(一说是2002年)重新给溥仪上了庙号和谥号,庙号曰:清恭宗;谥号曰: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尊骨灰奉安处(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为“献陵”, 尊婉容为“孝恪愍皇后”,谭玉龄为“明贤皇贵妃”,李玉琴为“敦肃福贵妃”,在约纯思曰宪 ,圣能法天曰宪, 圣善周达曰宪 ,创制垂法曰宪,刑政四方曰宪 ,文武可法曰宪 ,聪明法天曰宪, 表正万邦曰宪 ,懿行可纪曰宪,仪范永昭曰宪, 表正万邦曰宪,博闻多能曰宪 ,赏善罚恶曰宪;辟地有德曰襄, 甲胄有劳曰襄 ,因事有功曰襄 ,执心克刚曰襄 ,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知过能改曰恭,逊顺事上曰恭,卑以自牧曰恭,使民折伤曰愍 ,在国连忧曰愍,佐国逢难曰愍, 危身奉上曰愍,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艰曰愍 ,祸乱方作曰愍 ,使民悲伤曰愍。从谥法解释来看,后一个庙号和谥号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溥 溥仪墓
仪的一生。
但是需要注意,以上谥号,庙号都是民间所加,与以前皇帝的谥号,庙号为政府(朝廷)所加是不同的,溥仪所谓的谥号,庙号并不算是正式的谥号,庙号。庙号:清昭宗 谥号:文德皇帝
———这个庙号和谥号是家族内定的,未获国民认可。“昭”是重新获得光明的意思。
历史称谓
清废帝、清逊帝、清末帝、清光宗。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清史稿》评价:
帝冲龄嗣服,监国摄政,军国机务,悉由处分,大事并白太后取进止。大变既起,遽谢政权,天下为公,永存优待,遂开千古未有之奇。虞宾在位,文物犹新。是非论定,修史者每难之。然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所见之世且详于所闻,一朝掌故,乌可从阙。
个人作品
书画
1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从1922年11月16日开始几乎 《我的前半生》
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他以鉴赏为名,调阅清宫收藏书画,通过其弟溥杰之手,转运到了宫外。转移持续了73天,包括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内的清朝历代皇帝收藏的稀世书画珍品共1353件被运送到了宫外。
9月1日至12日,一个名为“旷代风华”的展览在刚刚落成的北京新保利大厦艺术博物馆展出,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24件藏品,包括宋徽宗的《瑞鹤图》、张旭的《古诗四帖》、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赵孟頫的《饮马图》等真迹,引起京城轰动,这是80多年前从清宫散佚的书画珍品第一次回到北京。据业界估价,24件书画价值至少2亿元人民币。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研究员介绍说,这些作品,尤其是晋、唐时期的,大多没有落款,都是后人根据前人的著录来鉴定的,如张旭的《古诗四帖》等。在国内晋、唐、宋时期的书画名品中,辽博的藏品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
其他
《我的前半生》
家族成员
五位妻子
溥仪与婉容的合影
溥仪选妃时,一共看了四个人的照片,他觉得“每位都有个像纸糊的筒子似的身段……实在也分不出俊丑来”。婉容成为皇后,把文绣挤成妃子,是皇太妃斗争的结果。婉容猜嫉、排挤、诅咒文绣,虽然得逞,却使溥仪心生反感。其后婉容与下人李体育、祁继忠私通并生下一女,此令溥仪大为恼怒,让人将新生儿填进锅炉烧化。后来,婉容由于吸毒导致病弱不堪,于日本投降的第二年(1946年)病死在延吉。
文绣不到十四岁就来到溥仪身边当“宫妃”,后来文绣冲破禁锢,历经艰难,与溥仪实现离婚。这种“休夫”的胆气和行为,在中国封建史上恐怕是唯一的例子。《我的前半生》中首次披露“文绣离婚与清室立约”的图片。
溥仪为了惩罚婉容,把新贵人谭玉龄“像一只鸟似的养在宫里”。后谭玉龄因其天真直率的性格,赢得溥仪好感。谭玉龄的突然病死,到底是得伤寒而死,还是为关东军所害,至今还是个谜。《我的前半生(全本)》中披露了溥仪在谭玉龄照片背后的题字“我的最亲爱的玉龄”。
福贵人李玉琴,是溥仪坚决不要日本血统妻子的产物。李玉琴曾经在关东军大崩溃时,与溥仪一起共同逃亡。后来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期间,李玉琴曾多次探望溥仪,通了许多信件。最后,李玉琴还是向溥仪提出了离婚。
婉容、文绣是合法而有名份的皇后、皇妃,且同时入宫,生活内容交叉 溥仪和满洲国士兵
。谭玉玲和李玉琴是溥仪在伪满当“康德皇帝”时期册封的伪贵人,我们虽然不能承认她俩在伪宫中的名份,却不能不把这两位女士看作是溥仪的妻子。还有溥仪特赦后恋爱结婚的妻子李淑贤。这几位女士,却共同经历了溥仪生平中那一段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作为清朝的皇后和皇妃,作为按清朝礼仪制度册立的伪贵人,她们的婚姻家庭生活不能不表现清朝的遗风,不能不留有爱新觉罗皇族的深深印痕,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出身名门望族,在清朝是被认为具有“高贵血族”的女性;李玉琴虽然生在平民之家,却曾长期生活在破落的皇族家庭里,她们是在中国兴旺了将近三百年而终于走向衰亡的爱新觉罗皇族的最后一批代表人物,我们研究皇族的败落,她们可以提供有力的佐证。
作为具有皇帝身份的男人的妻子,她们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帮助丈夫实现清朝帝国的中兴而做了种种努力,同时也在实践中逐步认清了日本军阀的嘴脸。婉容在鬼域中挣扎过,文绣因政治裂痕而跟溥仪分手,谭玉龄在枕边给丈夫讲述日寇的残暴,李玉琴在溥仪受日本窝囊气的时候给他唱歌、讲故事……她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她们的生命的日历上写下了日本导演伪满的事实。
作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皇妃、“贵人”和妻子,她们各自的生平道路都交叉在溥仪人生途程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一段上,所以从她们的经历中不但能找到最真实、最可靠、与普通人一样食人间烟火的溥仪,而且能找到擅于在复杂形势中变幻脸谱的溥仪的真正政治面孔。因此,研究溥仪的生平也离不开他的五位妻子的生平。作为具有某方面典型意义的妇女界名人,她们的喜悦和哀怨,她们的理想和结局,无不可以归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当中,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是从血泪中走过来的,一个疯了,一个跑了,一个死了。她们的悲剧既是由封建社会道德观念酿成,也是外来侵略势力刺激、催化的结果,因此不能说这只是一些弱女子的个人悲剧而是民族历史上一幕软弱怯懦、任人宰割的悲剧。李玉琴因与溥仪保持婚姻关系的十二年横跨两个时代,她才在经历痛苦与坎坷之后被新中国改变了命运;李淑贤则是作为公民的妻子而给溥仪送终的,虽说少点了夫妻的生活,但夫妇间温馨的感情构成一幕永恒的喜剧,被这喜剧折射着的,当然是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社会和全新的观念溥仪被特赦之后,作为普通公民的溥仪与普通公民李淑贤结婚。这是溥仪最后一位夫人,这段婚姻一直延续到了溥仪去世。
五任妻子分别是:婉容、文绣、谭玉龄、李玉琴、李淑贤。
兄弟姐妹
溥仪有三个弟弟,七个妹妹,分别如下:
二弟溥杰(1907年—19 溥仪御笔
94年),字“俊之”。娶嵯峨浩,生两女,享年88岁。
大妹韫媖(1909年—1925年),嫁郭布罗·润良,无子女,享年17岁。
二妹韫和(1911年—2001年),改名“金欣如”;嫁郑广元,生一子三女,享年91岁。
三妹韫颖(1913年—1992年),改名“金蕊秀”;嫁郭布罗·润麒,生三女,享年80岁。
四妹韫娴(1914年—2003年),改名“金韫娴”;嫁赵琪璠,生一对子女,享年90岁。
三弟溥倛(1915年—1918年),四岁夭折。
五妹韫馨(1917年—1998年),改名“金蕊洁”;嫁万嘉熙,生三子一女,享年82岁。
四弟溥任(1918年—),字“友之”,改名“金友之”;娶金瑜庭,生三子两女,现年93岁。
六妹韫娱(1919年—1982年),字“芯多”,改名“溥韫娱”;嫁王爱兰,生一子四女,享年64岁。
七妹韫欢(1921年—2005年),字“芯笑”,改名“金志坚”;嫁乔宏治,生两子一女,享年85岁。
堂兄弟
爱新觉罗·溥聪。
爱新觉罗·溥儁,光绪大阿哥。
爱新觉罗·溥侗,民国四公子之一。
爱新觉罗·溥佐,书画家。
爱新觉罗·溥伟,清末恭亲王,溥仪皇位的主要竞争对手,光绪末期三太子之一。
爱新觉罗·溥儒,书画家。
爱新觉罗·溥伒,书画家,光绪末期三太子之一。
爱新觉罗·善耆,清末肃亲王,川岛芳子之父。
轶事典故
绝后之惑
溥仪(左)、载涛(中)、溥杰(右)
同治帝载淳,十九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认为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正史未见确凿材料。满洲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婚前已有性生活,娶嫡福晋之前就生有子女的也有不少先例。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大婚典礼,因得病死于(官方记载死于天花,野史记载死于梅毒)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单从大婚之日算起,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时间,居然没有留下一点骨血,已属不可思议。
光绪帝本人三十八岁死去,身后竟然也没有留下一男半女!
光绪帝娶有一位皇后,有名分的妃子两名,身边还有成群的妙龄宫女。他于光绪十四年十月(1888年11月)大婚,至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囚禁瀛台,近十年时间,虽然政治上难以伸展手脚,基本上是个傀儡皇帝,但性生活还是有较大自由度的,尤其与他宠爱的珍妃,婚姻生活堪称甜美。
光绪帝被幽禁在瀛台期间,皇后叶赫那拉氏还是伴着他。光绪帝住涵元殿,皇后住在对面的扆香殿。叶赫那拉氏入主后宫几十年,光绪帝对她几乎没有兴趣,但绝不是没有碰过半个指头,史家说“承幸簿”很少留下光绪帝与皇后的性生活记录,“很少”不等于没有,尽管极有可能这是皇帝受“亲爸爸”所慑的逢场作戏。不幸的是,皇后也未能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虽然她为此想得心酸,想得发狂。
光绪帝、他的后妃们、慈禧太后都渴望得到龙子,或者得个凤女也好,然 普通公民溥仪
而心都盼酸了,希望终于变成绝望。
爱新觉罗氏皇族悲哀连连。据史料记载,光绪帝继位人宣统帝溥仪,活了六十二岁,也是绝后。
接连三朝皇帝都没有留下一男半女!是不是忘了记载?相信史学家们不至于疏忽到这等地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入主中原二百余年,已被儒家文化浸透了的爱新觉罗氏皇族,必以皇帝有生育能力为荣。如果没有长大成人的皇子,即使曾经有过夭折的儿子,哪怕有过夭折的女儿,史学家们都会不吝笔墨给予郑重记档。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人们不禁要问:爱新觉罗氏皇族到底怎么啦?清朝到底怎么啦?
历史悬疑
对此,广泛涉猎有关史书、传记,未见研究结果。探讨这三位皇帝为什么没有生育能力,虽然对研究清史,尤其对研究清朝皇权统治具有重要价值,但难度显然很大。主要是皇帝本身早就过世,那个时代的御医不敢探究此事,没有留下直接的医学资料,研究很难下手。于是,为何连续三位清帝都未生育,成为一团疑云,浮悬于史海上空。
从现代医学角度对其透视分析,能依稀看到相当重要的缘由。
可以说,清代三朝皇帝都绝种,与满洲皇族的婚姻习俗有关。
*注:以下近亲婚配、乱伦婚配属一般族外认知。
按照满洲皇族的婚配传统,丈夫死后,允许妻子转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转嫁儿子或侄辈。这种原始的婚俗,把女人当做一种财富和交配工具。努尔哈赤死前曾嘱咐: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大福晋是指努尔哈赤的嫡妻,大阿哥是指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有人认为,努尔哈赤所说的“收养”,是指自己死后将嫡妻归儿子褚英所有。皇太极时代,莽古尔泰贝勒死后,他的众多妻子分别分给侄子豪格和岳托;努尔哈赤第十子德格类贝勒死后,其众多妻子中的一个被第十二子阿济格纳为妻。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皇太极的亲弟弟,论辈分多尔衮是豪格的亲叔叔。但豪格娶的嫡妻博尔济锦氏,是叔叔多尔衮其中一个妻子(元妃)的妹妹。侄子豪格死后,其嫡妻博尔济锦氏在叔叔多尔衮逼迫之下,被多尔衮纳为妻子。
皇太极及其儿子顺治帝的婚配,都是典型的近亲婚配或乱伦婚配。建州女真的领头人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各部落,娶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为侧妃,开与蒙古部落联姻之先河。后来,他的四个儿子都娶蒙古女子为妻。尤其是他的第八子皇太极,为了对付强大的明朝,积极推进满蒙联姻。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册封的五宫后妃都来自蒙古博尔济吉特家族,其中三位漂亮的后妃论辈分乃是姑侄。先是姑姑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嫁给时为贝勒的皇太极,后尊称为孝端文皇后,生了三个女儿;接着,天命十年(1625年)春,她的年仅十三岁的侄女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又嫁给当时仍为贝勒的皇太极,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生了顺治帝福临,还生了三个女儿,后被尊为孝庄文皇后,即著名的孝庄太皇太后;之后,天聪八年(1634年),她的另一个二十六岁的侄女,也就是庄妃的亲姐姐博尔济吉特海兰珠,也嫁给了继承汗位多年的皇太极,被封为宸妃,生过一个两岁即夭的儿子。有人统计,皇太极在位期间,满洲贵族仅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就达十八次之多。皇太极之子顺治帝与其父亲一样,也是近亲婚配或乱伦婚配:孝庄文皇后的两个侄女,都嫁给了顺治帝,一个封为皇后(即孝惠皇后,后被废降为静妃),另一个封为淑惠妃,顺治帝娶的这两个妻子,是他同一个亲舅舅的两个女儿,都是他的表妹;后来,孝庄文皇后的一个侄孙女,又嫁给顺治帝为妻,后被封为孝惠章皇后,即仁宪太后。这就是说,顺治帝不仅娶了两个表妹,还娶了表侄女为妻。而从蒙古科尔沁部首领莽古思的角度来讲血缘伦理,他将女儿(孝端文皇后)嫁给了皇太极,又将两个孙女(孝庄文皇后、宸妃)嫁给了皇太极,后又将两个曾孙女(静妃、淑惠妃)、一个玄孙女(孝惠章皇后)嫁给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福临。顺治帝福临又抢了自己亲弟弟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的老婆,即“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董鄂妃(孝献皇后),为此还逼死了亲弟弟
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
《我的前半生》-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8张)
《两世人-末代皇帝传奇》-李东
影视作品
1986年 电影 《末代皇后》姜文饰
1986年电影 《火龙》梁家辉饰 奥斯卡金奖电影《末代皇帝》
1987年 电影 《末代皇帝》尊龙饰
1988年 电视剧《末代皇帝》陈道明饰
2002年 电视剧《非常公民》黄子华饰
2004年 电视剧《末代皇妃》李亚鹏饰
2011年 电影《建党伟业》裘慕远饰
2011年 电影《辛亥革命》苏晗烨饰
2011年 电视剧《传奇福贵人》杨立新饰
2011年电视剧《枪炮侯》周佳楠饰
影视剧中的溥仪(6张)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爱新觉罗·溥仪(8张)
影视剧中的溥仪(6张)
词条图片(23张)
辛亥革命 · 1911
革命人士同盟会兴中会孙中山 ? 陈天华 ? 杨衢云 ? 杨鹤龄 ? 陈少白 ? 尤列 ? 陆皓东
华兴会黄兴 ? 宋教仁 ? 章士钊 ? 刘揆一
光复会蔡元培 ? 陶成章 ? 秋瑾 ? 徐锡麟 ? 龚宝铨 ? 章炳麟 ? 熊成基 ? 陈魏
共进会张振武 ? 焦达峰 ? 孙武 ? 熊秉坤 ? 伍廷芳
文学社蒋翊武 ? 刘复基 ? 张廷辅 ? 胡瑛
其他成员邹容 ? 陈其美 ? 徐宗汉 ? 林觉民 ? 廖仲恺 ? 谭人凤 ? 林森 ? 唐绍仪 ? 咸马里 ? 阎锡山 ? 胡汉民 ? 赵声 ? 陈炯明 ? 郑祖荫 ? 蔡锷 ? 汪精卫
革命军黎元洪 ? 吴兆麟 ? 何贯中 ? 李济深
清政府执政皇族光绪帝 ? 慈禧太后 ? 隆裕太后 ? 爱新觉罗·溥仪 ? 爱新觉罗·载沣 ? 爱新觉罗·载洵
立宪派康有为 ? 梁启超 ? 谭嗣同 ? 严复
出洋大臣戴鸿慈 ? 端方 ? 李盛铎 ? 尚其亨 ? 爱新觉罗·载泽 ? 绍英
镇压军萨镇冰 ? 荫昌 ? 博尔济吉特·瑞澄
北洋军阀袁世凯 ? 段祺瑞 ? 冯国璋 ? 徐世昌 ? 吴佩孚 ? 曹锟 ? 张勋
中国历代帝王 · 清朝
历代帝王
中国朝代目录
清朝
明朝
元朝
金朝
辽朝
宋朝
唐朝
隋朝
汉朝
秦朝
三国
清太祖
姓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在位时间:1616-1626
清太宗
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
在位时间:1626-1643
顺治帝
姓名:爱新觉罗·福临
在位时间:1643-1661
康熙帝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在位时间:1661-1722
雍正帝
姓名:爱新觉罗·胤禛
在位时间:1722-1735
乾隆帝
姓名:爱新觉罗·弘历
在位时间:1735-1795
嘉庆帝
姓名:爱新觉罗·颙琰
在位时间:1796-1820
道光帝
姓名:爱新觉罗·旻宁
在位时间:1820-1850
咸丰帝
姓名:爱新觉罗·奕詝
在位时间:1850-1861
同治帝
姓名:爱新觉罗·载淳
在位时间:1861-1875
光绪帝
姓名:爱新觉罗·载湉
在位时间:1875-1908
宣统帝
姓名:爱新觉罗·溥仪
在位时间:1908-1912
中国10岁以下皇帝
? 汉殇帝 ( 100多日) ? 汉冲帝 ( 2岁) ? 晋穆帝 ( 2岁) ? 宣统帝 ( 3岁) ? 光绪帝 ( 4岁)
? 北魏孝文帝 ( 5岁) ? 晋成帝 ( 5岁) ? 北魏孝明帝 ( 5岁) ? 宋恭帝 ( 5岁) ? 顺治帝 ( 6岁)
? 同治帝 ( 6岁) ? 后周恭帝 ( 7岁) ? 元宁宗 ( 7岁) ? 北周静帝 ( 7岁) ? 汉昭帝 ( 8岁)
? 汉质帝 ( 8岁) ? 吴废帝 ( 8岁) ? 北齐幼主 ( 8岁) ? 宋端宗 ( 8岁) ? 康熙帝 ( 8岁)
? 魏少帝 ( 8岁) ? 汉平帝 ( 9岁) ? 帝昺 ( 9岁) ? 明英宗 ( 9岁) ? 汉和帝 ( 10岁)
? 东魏孝静帝 ( 10岁) ? 宋后废帝 ( 10岁) ? 宋顺帝 ( 10岁) ? 宋哲宗 ( 10岁)
参考资料
1.Finances of the British Royal Family.英国皇室家庭的经济状况[引用日期2013-04-16].
溥仪先后共有5位妻子:
(1)“皇后”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罗氏),名婉容,达斡尔族。民国十一年(1922年),溥仪18岁时同婉容结婚。婉容结婚前住在北京东城鼓楼南帽儿胡同今35、37号院。溥仪在退位后结婚,但根据《优待条件》,其尊号仍不废。故其结婚仍称“大婚”,婉容仍称“皇后”。而实际上此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郭布罗?婉容也就不成其为皇后。
(2)“淑妃”额尔德特?文绣,与婉容同日和溥仪结婚。后来文绣在天津与溥仪离婚。
(3)“祥贵人”他他拉氏,后改姓谭,名玉龄,与溥仪在长春结婚。谭玉龄于1942年死。
(4)“福贵人”李玉琴,1943年与溥仪在长春结婚,1957年离异。李玉琴于2001年病逝。
(5)夫人李淑贤,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仪结婚,则属平民婚姻。李淑贤于1997年病死。皇后:郭布罗·婉容;
淑妃:鄂尔德特·文绣 ;
祥贵人:他他拉·玉龄(辛亥革命以后,改姓谭);
福贵人:李玉琴;
李淑贤。
共5位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位女性结婚。溥仪首选的妻子是文绣,满洲鄂尔德特氏旗人(1907年-1950年或1951年),但端康太妃认为文绣家境贫寒,长相不好,让王公劝溥仪重选。于是文绣被册封为淑妃。1931年文绣与溥仪离婚。
皇后郭布罗·婉容(1906年-1946年)是达斡尔族旗人。父亲荣源为内务府大臣。在天津和满洲国,婉容长期遭到溥仪冷落,染上鸦片烟瘾。日本投降后,婉容被共产党游击队俘虏,后释放,因烟瘾发作,卒于中国吉林省敦化。葬地不明。
溥仪的第三位妻子是谭玉龄(1920年-1942年),北京满族人,他他拉氏。经贝勒毓朗之女(婉容姑母)介绍,与溥仪于1937年结婚,封为“祥贵人”,六年后病卒,谥“明贤贵妃”。溥仪的第四位妻子是李玉琴(1927年-2001年),长春汉人,1942年被日本官员挑选入宫,封为“福贵人”。1957年与溥仪离婚。2001年因肝硬化逝世。
1962年,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溥仪与汉族护士李淑贤(1997年逝世)结婚。溥仪一生结婚5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婉蓉(皇后)、文绣、祥贵人——谭玉龄、福贵人——李贵琴、(民国)、李淑贤(新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图书信息作 者:喻大华
出 版: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定 价:39元
出版日期:2010-11
所属分类:正史杂谈
图书介绍
末代皇帝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是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君主,是清朝的亡国之君,1912年2月,他跌下统治地位的时候年仅六岁。1932到1945年间,他被日本关东军蛊惑欺骗,充当伪满洲国的傀儡元首,因此先后被苏联和新中国关押十四年之久。1959年蒙受特赦,1967年病逝于北京,当时的身份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无疑,末代皇帝溥仪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上拥有非凡经历和传奇命运的特殊人物,然而,他身为皇帝却没有掌握过一天国家政权;长期处于政治漩涡中却未发挥关键的作用;他是亡国之君和叛国罪人,最后成了新中国改恶从善的典型;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无疑是失败者,但他的每一步失败都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人民的解放,而他最终也成了自豪的中国人民中的一员。溥仪又是一个很难定位的历史人物,本书在鞭笞了溥仪投敌叛国的负面形象的同时,也展示了大动荡时期他的悲惨境遇和传奇的命运波澜,公允地认定了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为将日本战犯送上断头台所做的努力。溥仪的人性是复杂的,他有过背叛国家、民族的污点,但他又为灾民捐款,信佛吃素,最终向真理低头,自请国家给他最严厉的处罚,直到流着眼泪走出了战犯管理所的高墙,融入人群中。溥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揭开历史的面纱,呈现人物的本色,本书将带读者走近一个真实的溥仪,一个真实的末代皇帝。
溥仪简介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
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大满洲帝国皇帝位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本词条还介绍了根据其历史事迹改编的电影《末代皇帝》,以及溥仪的自传小说《我的前半生》等内容。
目录摘要
01慈禧的“算盘”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皇帝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词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遥远的仰望,康熙、乾隆也只 封面
剩画像上的猜想。但有一个皇帝,我们不仅能看清他的面容,还能听到他的声音,他就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溥仪出生于1906年,逝世于1967年,在一个花甲的轮回中,他拥有了非凡传奇的人生经历:登极、退位、傀儡;皇帝、战犯、公民,荣辱沉浮、几度起落,每一个他都很不寻常。在那个大动荡、大转折的时代,他和普通人一样,也曾焦虑、也曾彷徨,在尴尬中寻找前行的路,在期待中挽回失去的家。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是历史的注脚。
02两宫驾崩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出生在醇王府,两岁之前的溥仪与普通孩子无异,他命运的改变与另一个人息息相关,那就是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在位三十多年间,其个人的命运,连同清王朝的命运,共同在屈辱中沦落。溥仪并没有见过光绪皇帝,但他将继承的不仅有他的皇位,更有末世帝王的悲哀。1908年,光绪皇帝已被慈禧软禁整整十年,他们之间究竟有哪些无可挽回的矛盾,在清王朝的末日里,不足三岁的溥仪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呢?
03摄政王的苦恼
慈禧和光绪的相继去世,使载沣和溥仪父子陡然成为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权利来得这样快,也许载沣自己都始料未及,三岁的溥仪不能亲理朝政,自然由父亲监国摄政王载沣代行皇权。二十多岁的载沣,身份虽然显赫,但毕竟年轻,生性又不爱交际,在皇室中没有深厚政治势力的支撑。那么当他执掌天下时,皇族中的其他亲贵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会支持载沣父子吗?
04罢黜袁世凯
戊戌变法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但是,随着戊戌变法的深入,必然涉及到权力分配的敏感问题。因此,这项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变法举步维艰,光绪帝自身难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光绪帝和康有为都把希望寄托在手握军权的袁世凯身上。康有为甚至谋划出了一个惊天的计划——由袁世凯率兵包围颐和园,除掉慈禧太后,他把劝说袁世凯参与兵变的任务交给了维新志士谭嗣同。那么,谭嗣同是如何劝说袁世凯的?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与袁世凯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05七岁退位
小皇帝溥仪三岁即位,过的是无忧无虑的宫廷生活,但是此时外面的世界,已经是风起云涌、波澜四起了。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一股空前的民主化浪潮席卷神州,无论是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还是改良清朝,实行君主立宪,都让大清王朝的统治者感到不寒而栗。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连最为顽固的慈禧太后在最后也不得不做出姿态,准备仿行君主立宪,但很快就被世人识破了它的欺骗性。如今,成为清朝最高统治者的载沣,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他将会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呢?
06风云突变
溥仪年仅六岁就成了亡国之君。但清朝亡国跟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亡国不一样,它跟中华民国有一个交易,就是我放弃国家政权给你,然后你允许我保留皇帝的地位和待遇。所以您别看溥仪退位了,但依然是合法的皇帝,不过这个皇帝当得真不是个滋味。
07振翅欲飞
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张勋是个什么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张勋是江西奉新人,光绪十一年春天,公历是1885年3月,清军在中法战争中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镇南关大捷,打得法国鬼子狼狈逃窜,尸横遍野。张勋在这场战役中浴血拼杀,立下战功,从此步步高升。到宣统三年,就是1911年的时候,升任为江南提督,终于成长为国家的一名高级武官。张勋这个人性情开朗直率,没有太多的心眼儿。回想自己从一个没爹没妈的苦孩子成长为国家的军政大员,他感觉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大清王朝的皇恩,所以民国建立之后,依然不忘故主。为此保留着清朝的辫子,并且不让士兵剪辫。所以他的部队老百姓都叫辫子兵。
08少年夫妻
从1912年到1922年的十年间,溥仪在紫禁城中过着他平静的逊帝生活,而红墙之外的世界却格外纷乱,革命、共和、护法、复辟、护国、军阀,政界军界派系林立,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把马克思主义送入了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新中国显露了最初的一抹晨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处于深宫之中的溥仪,也即将展开新的生活,十七岁的末代皇帝要结婚了。
09被逐出宫
在1924年之前,溥仪虽然已经退位十余年,但皇室主要成员仍在紫禁城居住,并且溥仪在此举行了结婚典礼,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有皇后、有妃子,在小范围内仍保持着君主的尊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离开北京城的心脏,这座自明朝就存在的皇宫,那溥仪和皇室还能维持仅有的面子,在心理上也能暗享一国之主的身份。
10东陵浩劫
1924年,冯玉祥趁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机,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逼离开了祖先世代居住的紫禁城,流落民间。走出了故宫的溥仪已是无家无业之人,居无定所,前途茫茫。不到二十岁的他,被身边的亲日分子郑孝胥领进了日本公使馆,走出了他与日本恩怨纠缠数十年的第一步错棋。但溥仪毕竟是中国曾经的皇帝,长期居住外国使馆颇有不便,那么日本势力把溥仪安置到了天津日租界居住。
11津门彷徨
溥仪来到天津以后,遭遇到一次比当年被驱逐出紫禁城还要痛苦的奇耻大辱,东陵大盗孙殿英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将清东陵中的慈禧、乾隆两座陵寝掘墓抛尸,抢掠一空,这种盗掘祖坟的罪行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举国舆论的声讨,而溥仪更是信誓旦旦,要为自己的祖先报仇雪恨。可此时的溥仪,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无权无势,拿什么报仇呢!更重要的是,溥仪自己家里现在也是一团乱麻,让他心力交瘁。那么,这个依然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前皇帝,到底会有什么犯愁的事儿呢?
12潜往东北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日本关东军准备诱惑溥仪前往东北,但溥仪举棋不定,焦灼彷徨。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臭名昭著的恶魔来到了天津,从此,溥仪的命运被彻底改变。这个人就是现代史上声名狼藉的日本战犯土肥原贤二。土肥原生于1883年,他出身于军人世家,1913年来到北京从事特务活动,此后在华二十多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土肥原被关东军任命为“沈阳市长”,他首倡成立伪满洲国,建议由溥仪出任“国家元首”。但是,溥仪举棋不定,迟迟不来东北,于是,1931年11月,土肥原亲自出马,准备拉溥仪下水。那么,面对土肥原这个不速之客,溥仪将会是一个什么态度呢?
13粉墨登场
1932年2月23日午后,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肩负着说服溥仪出任“伪满洲国”执政的使命来到了旅顺。这个时候军方都知道了溥仪的立场,不免忧心忡忡,“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将近半年了,傀儡戏基本排练出了眉目,即将上演,主角却要撂挑子不干,这怎么能行?所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命令板垣不惜运用一切手段迫使溥仪屈服,当然,尽量不要闹得太不愉快。
14傀儡抗主
1932年9月3日,溥仪接到通报,说“国务总理”郑孝胥求见。按例,郑孝胥每周前来一次,抱来一堆文件到溥仪这里签字画押,其它时间一般不来。现在突然来访,肯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儿,所以溥仪立即传见。
15关东军的高压
1934年3月,溥仪在长春粉墨登场,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关于溥仪的登基,当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他不过是日本人扶植的傀儡。1934年5月5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以溥仪作为封面人物,在文中写到:溥仪一生软弱无助,总是成为这个或那个代理人手中的一个工具。
16政治联姻
从伪满洲国建国以来,关东军通过一系列高压政策,使溥仪这个傀儡政权的所谓“元首”,成了名副其实的“儿皇帝”,当年出关憧憬复辟清朝的梦想已经无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而伪满政权中的遗老汉奸们也各怀鬼胎,自作打算。在此情况下,随着日本关东军对中国东北控制的稳固,他们对这个傀儡政权也有了新的阴谋。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了溥仪的弟弟溥杰的身上,那么关东军究竟打的什么主意,难道想利用溥杰取代溥仪吗,这位末代皇弟溥杰,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7忍辱偷生
1937年,溥仪弟弟溥杰与日本女子嵯峨浩的政治联姻,让溥仪惶惶不可终日,连现有的位置都已岌岌可危,哪里还能奢望复辟清朝呢。然而让溥仪庆幸的是,嵯峨浩生了两个女儿,日本人也终于没有撤换掉他。溥仪坐稳了“伪满洲国”的皇帝位置,又结了日本亲家,偏安东北一隅,哪管他曾经统治的大半个帝国,早已踏满日本人的铁蹄。家与国,仿佛已是久远的往事。当溥仪彻底明白并接受了儿皇帝这个事实之后,这位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又将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自己现在的位置呢?
18伪皇退位
日本关东军操纵伪满傀儡政权,奴役中国人民,妄图吞并中国东北。然而,黄粱美梦尚未清醒,灭顶之灾已经降临。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了原子弹。两天后,150多万苏联红军越过国境线,攻入伪满洲国,打响了消灭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枪”。此时,关东军的作战力量只有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根本无力抵抗英勇无畏的苏联红军的进攻。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关东军又将如何控制溥仪及其傀儡政权呢?
19沈阳被俘
上集讲到1945年8月17日午夜,举行了伪满垮台和溥仪退位的仪式,溥仪回到住地已经是18日的凌晨了。他安排焚烧物品,整理行李,准备出逃日本。
吉冈安直告诉了溥仪行程的安排,将于18日午夜坐火车到通化,第二天上午从通化机场起飞到沈阳,然后换乘大飞机前往日本。
其实,溥仪并不希望流亡日本,他固然渴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北平,那里有他的父亲、兄弟,有他熟悉的生活,但他是中华民国通缉的战争罪犯,自然不敢自投罗网。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美苏争霸,两大阵营均与日本为敌。那么这样一来,除了日本,基本没有国家会收留他。所以呢,他面前就剩下这一条道了,即使是死路,也得走啊。
溥仪不愿意去日本,那么日本方面也不愿意接收溥仪,因为即将被美军占领,一切要听美国的命令行事,把溥仪弄来也得引渡给中华民国,何苦再折腾这一圈儿呢?但关东军再三坚持,最后日本军部同意接纳溥仪到京都的一所饭店里边避难,不过有言在先,不能保证生命安全,他的命运要听联合国的安排。
溥仪得知这一消息,十分恐慌,他心知肚明,蒋介石要引渡他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作为战争罪犯,让蒋介石给引渡回去之后,还能有一丝活路吗?溥仪晚年说他这个时候感觉死神已经向他招手了,所以,他得知盟军同意保证天皇的安全之后,向吉冈安直苦苦哀求,希望日本方面也能够出面交涉,担保他的生命安全。据溥杰回忆,吉冈不耐烦地拍着胸脯说:“谁能保险?拿出胆子来!”溥仪立即哑口无言了。事到如今,吉冈安直依然淫威不倒。溥仪垂头丧气,吉冈又说了一句,说挺起胸脯来。挺不起来了,都到这个关头,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
吉冈安直告诉溥仪,由于从通化到沈阳的飞机太小,只能带几个随从和少量的行李,其他人只好等以后再设法去日本了。可是世事难料,准备逃往日本的溥仪却阴差阳错地成了苏联人的俘虏,那么苏联人会怎么对待他这个伪满洲国的皇帝呢?一直过着帝王生活的溥仪能够适应囚徒生涯吗?
20引渡回国
1945年8月19日,伪满政权垮台后,亡了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出逃日本,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获,自此在苏联开始了五年的被俘岁月。在此期间,他曾前往东京,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出庭做证,为控诉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罪行尽到了自己的义务。此后溥仪一直被关押在收容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再次改变了溥仪的命运,他将被引渡回国。当这位末代皇帝溥仪再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他将怎样面对新的执政者?对于未来的命运,溥仪又有怎样的幻想呢?
21走向新生
1950年,溥仪以及当年伪满政权的一批战犯从苏联被引渡回国,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亡国的皇帝溥仪感慨获得新生之余,在抚顺开始了新的改造生活,在这里,从小养尊处优的天子成了一道“风景”,穿衣扫地是他新生的第一课,他从皇帝开始转变为普通人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作者介绍
喻大华,博士毕业后他在辽宁师范大学任助教,2001年晋升为教授,研究方向为晚清史、中国近代思 喻大华
想文化史。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中国史学史、史学论文写作、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等课程。 出版《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道光皇帝》、《嘉庆皇帝》、《咸丰皇帝》等著作,参编著作近十部,发表论文50余篇。 2008年10月13日首登《百家讲坛》,讲解《道光与鸦片战争》。 2009年3月9日,他携新作《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重登《百家讲坛》。2009年11月24日,他再登《百家讲坛》,主讲《苦命皇帝咸丰》。 2010年11月13日第四次登临《百家讲坛》,主讲《末代皇帝溥仪》。1987年上映电影编辑本义项 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影片诠释了溥仪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和传统的“史实”和“传说”都无关,认为溥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无法摆脱被囚禁命运的生命个体,成份复杂、面目模糊的一个可以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的人。
中文名:末代皇帝
外文名:The Last Emperor
制片地区: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编剧:马克·派普罗
类型:剧情,传记,历史
主演: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
片长:219 min
分级:USA:PG-13
对白语言:英语、日语 、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电影剧情
末代皇帝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
末代皇帝电影海报(2张)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 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他对蝈蝈的兴趣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
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他在监狱里遇见了他的胞弟溥杰,于是又回想起40年前的往事:在养心殿院中,溥仪和溥杰玩得正起劲。他已长到6岁,但还在吃乳母的奶。他已经懂得手上握有无上的权力,并开始肆意捉弄虐待太监们。这时传来消息,辛亥革命成功,溥仪被废黜,他只是“紫禁城内的皇上”了。
1919年,英国教师庄士敦受聘入宫,14岁的溥仪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庄士敦任教的4年里,溥仪不仅在生活方式上逐步发生改变:学会了骑自行车,戴上了眼镜,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服,学会了跳舞、打网球,并且朦胧地向往西方的民主政治。尽管他在1922年仍按旧制娶了婉容为“皇后”,文绣为“皇妃”,他的心已飞向英国、飞向牛津大学。
镜头又闪回监狱。溥仪被要求交代他的全部历史:
电影剧照(二)(20张)
1924年夏天,一队冯玉祥部下的士兵包围了故宫,迫令溥仪迁出紫禁城。溥仪在庄士敦陪同下,带着婉蓉和文绣第一次进入了宫外的世界。在日本人的庇护下,溥仪到了天津。不久后,文绣耻于她的地位,毅然出走了。日本人加紧了对溥仪的控制,女特务川岛芳子被派驻在婉容身边,庄士敦也不得不于1931年离开了溥仪。1934年,日本侵吞了东北三省后,便要求溥仪出任所谓“满洲国”的皇帝。一心想复辟的溥仪不顾婉容,陈宝琛等人的劝戒,以“中国背弃了我”为理由自愿去长春登上了“满洲国皇帝”的宝座。婉容自甘堕落,吸上了鸦片,和溥仪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了延续后代,婉容和司机私通并怀孕。当时日本人强逼溥仪在任命新国防大臣的文件上签字,溥仪一开始不愿意。没料到日本人对他的身边一切都了如指掌,这让溥仪深受威胁,最后妥协。后来婉容的孩子一出生就被日本人害死,她也被日本人强迫送走了,最后落得一个精神失常的下场。溥仪在日本人甘粕和吉冈的监护下,尝够了当儿皇帝的屈辱滋味。直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满洲国”解体,溥仪出逃未遂,在长春机场上被苏军俘获,才结束了他的丑恶的“前半生”。
在溥仪交代他的罪恶历史时,镜头不时回到监狱的牢房。在整整10年的关押期间,溥仪已从一个连衣服都不会穿的“皇上”锻炼成一个能自理生活并从事一些轻微劳动的平民。1959年,溥仪被特赦了。
电影剧照(一)(20张)
溥仪获释后在北京植物园任职。8年后的某一天,“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生活中的一切秩序,甚至连红绿灯的含义也都被颠倒了过来,溥仪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忽然遇到了一队被红卫兵押着游街的“牛鬼蛇神”。溥仪无比惊讶地发现,在那头戴高帽、脖上挂著名牌的一群人中,居然有当年战犯管理所的所长。溥仪急忙上前告诉红卫兵说,“同志,你们一定弄错了,我认识这个人,他是好人。”红卫兵回答说:“帝国主义者!反革命分子!叛国者!”被搅糊涂了的溥仪独行来到故宫博物院。这里已没有游人。他独自登上太和殿,告诉在那的故宫门卫的小红卫兵说,“我是中国的皇帝”。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从宝座的座垫下掏出了50年前从陈宝琛那里取来的蝈蝈笼子。在红红的夕照下,一只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1]
演职员表
末代皇帝 演职人员(13张)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溥仪/Pu Yi尊龙/John Lone成年
婉容/Wan Jung陈冲/Joan Chen皇后
文绣/wen xiu邬君梅/Vivian Wu淑妃
庄士敦/Reginald Johnston(R.J.)彼德·奥图/Peter O'Toole溥仪的英文老师
溥仪RICHARD VUU3岁
溥仪TIJGER TSOU8岁
溥仪吴涛15岁
监狱长英若诚----
陈宝琛/Chen Pao Shen黄自强/Victor Wong太傅
慈禧太后卢燕/Lisa Lu----
皇家禁卫队长陈凯歌剧中片头念圣旨的侍卫
审判长Ric Young----
ChangCary-Hiroyuki Tagawa太监
乳母Jade Go----
内务府总管亨利·欧/Henry O----
Big LiDennis Dun溥仪侍从
东方珠/Eastern JewelMaggie Han----
张景惠/Chang Chinghui陈述----
醇亲王/Prince ChunBasil Pao溥仪生父
驼背太监黄文捷----
贵太妃/High ConsortRuzhen Shao光绪遗孀瑾妃,下令撵走溥仪乳母
<上一页|1|2|下一页>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职员表
?出品人: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制作人:杰瑞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约翰·戴利John Daly;Franco Giovale;Joyce Herlihy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副导演(助理):Franco Angeli;Serena Canevari;Giulio Levi;宁瀛/Ying Ning;Basil Pao;Nicoletta Peyran;Gabriele Polverosi;王彪/Biao Wang
?编剧:马克·派普罗 Mark Peploe;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Bernardo Bertolucci;Henry Pu-yi
?摄影:维托里奥·斯托拉罗Vittorio Storaro
?配乐:大卫·拜恩David Byrne;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苏聪/Cong Su
?剪辑:Gabriella Cristiani;Anthony Sloman
?艺术指导:Ferdinando Scarfiotti
?美术设计:Maria-Teresa Barbasso;Gianni Giovagnoni;贾尼·希尔维斯奇Gianni Silvestri
?服装设计:詹姆斯·艾奇逊James Acheson
?布景师:Chunpu Wang
精彩对白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Words are important.
庄士敦:语言很重要。
Pu Yi, at 15: Why are words important?
溥仪:为什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If you cannot say what you mean, your majesty, you will never mean what you say and a gentleman should always mean what he says.
庄士敦:如果你无法表达你的意思,陛下,你说的话就不算数,而一个绅士应该说话算话。
--------------------------------------------------------------------------------
Pu Yi, at 15: Where are your ancestors buried?
溥仪:你的祖先葬在哪?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In Scotland, your majesty.
庄士敦:在苏格兰,陛下。
Pu Yi, at 15: But then, where's your skirt? In your country, men wear short skirts, do they not?
溥仪:那你的裙子呢?在你们那男人穿短裙,不是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No, your majesty, Scotmen do not wear skirts. They wear kilts.
庄士敦:不是的,陛下。苏格兰人穿的不是一般裙子,而是苏格兰方格呢短裙
--------------------------------------------------------------------------------
Pu Yi, at 15: Who is this George Washington?
溥仪:乔治?华盛顿是谁?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A famous American, your majesty. A revolutionary general, the first American president.
庄士敦:一个很著名的美国人,陛下。革命领袖,第一任美国总统。
Pu Yi, at 15: Ah, like Mr. Lenin in Russia?
溥仪:哦,就像俄国的列宁先生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Not quite.
庄士敦:不太一样。
Pu Yi, at 15: Does he have a car?
溥仪:他有汽车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He lived a long time ago, your majesty.
庄士敦:他生活在很久以前,陛下。
Pu Yi, at 15: *I* want a car.
溥仪:我想有辆汽车。
--------------------------------------------------------------------------------
Pu Yi, at 15: Is it true, Mr. Johnston, that many people out there have had their heads cut off?
溥仪:庄士敦先生,许多人在那被斩首,这是真的么?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It is true, your majesty. Many heads have been chopped off. It does stop them thinking.
庄士敦:是的,陛下。许多人被斩首,这使得他们停止了思考。
--------------------------------------------------------------------------------
Reginald Fleming 'R.J.' Johnston: The Emperor has been a prisoner in his own palace since the day that he was crowned, and has remained a prisoner since he abdicated. But now he's growing up, he may wonder why he's the only person in China who may not walk out of his own front door. I think the Emperor is the loneliest boy on Earth.
庄士敦:皇帝自从登基那天就成为了自己领地里的囚徒,在退位后仍是。但是现在他长大了,他会问为什么他是所有中国人中唯一一个不能踏出自己家大门的人。我想皇上是地球上最孤独的男孩了。
--------------------------------------------------------------------------------
The Governor: (setting a recurring theme of imprisonment throughout the film) Open the door! Open the door!! Open the door!... Open the door!
长官:(始终以关押者形象出现)开门!开门!开门!……开门!
--------------------------------------------------------------------------------
Pu Yi: I am the hereditary ruler of the Manchurian people. There can be no Manchukuo without me.
溥仪:我是满洲人民的世袭统治者。没有我就没有满洲国。
Wan Jung: Do you not see? The Japanese are using you.
婉容:你没看出来?日本人在利用你。
Pu Yi: I must try to use them.
溥仪:我必须试着利用他们。
--------------------------------------------------------------------------------
Chen Baochen: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Manchuria will be condemned by the League of Nations and by every civilized country on earth.
陈宝琛:日本对满洲的侵略将受到国际联盟和地球上所有文明国家的谴责。
Pu Yi: The Chinese Republic has broken every promise it ever made to me. Chinese troops desecrated the tombs of my ancestors. And Chinese troops did not defend Manchuria from the Japanese.
溥仪:民国违背了它对我许下的每一个诺言!中国军队侮辱了我先祖的陵墓!而且中国军队没有在日本进攻时保卫满洲。
Chen Baochen: But Manchuria is still China.
陈宝琛:但满洲仍是中国。
Pu Yi: China has turned its back on me.
溥仪:中国背弃了我。
原声资料
?
末代皇帝剧中三位作曲家(3张)
艺术家:Su Cong 苏聪
David Byrne 大卫·拜恩
Sakamoto Ryuichi坂本龙一
年代:1987
类别:各类原声专辑
国家/地区:美国
定义电影《末代皇帝》似乎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里面的演员是中国的,场地是中国的,故事情节是中国的,但不能算是中国电影,它曾获得1987年奥斯卡九项提名,九项全拿的殊荣,但这个殊荣是由一个老外导演创造的。或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该片上映以来,国内闻其名者不多,而央视在介绍该片的时候也有刻意贬低他的意思——就稍微提及一下苏聪凭该电影拿到奥斯卡金人。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有星级评选,该电影可谓经典的上选,而其中的原声音乐,更是经典中的上上选。
先谈谈电影。
皇帝,它代表了“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权利,用电影里的台词来说便是:“万岁,您可以做任何事。”但对末代皇帝溥仪来讲则不然,皇帝的身份从不曾带给他真正的快乐,自小他就是高墙里最寂寞的孩子,直到后来他成为日本人操纵的傀儡皇帝,他从来没有真正能够为自己做主过,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他自己选择的,甚至包括他娶的女人。他的身边充满的阴谋和欺骗。从他三岁登基到五十三岁得到释放,半个世纪里,溥仪给人的印象竟是犹如囚徒一般,他一直经历着失去:亲情、自由、爱情、尊严……他的一生都在被命运推着走,却始终无可奈何。被人赶来赶去,从故宫到天津,从天津到满洲里,最后竟沦为阶下囚,到抚顺看守所。另一个别称叫“战犯”。有句名词叫“物是人非”,对溥仪来说则是“人是物非”矣。
提到“物非”,不得不说导演的功力。首先是色彩上。紫禁城油画般的鲜红与金黄,国民政府灯光中的昏淡与苍白,文革那宣传画般的绿色与红色。另外还有紫禁城上空华丽苍凉的落日,伪满洲国皇宫内漫天飘扬的飞雪,抚顺战犯管理所床前彻夜明亮的月光,都让人难忘。但让人叹服的是在细节上,溥仪的一生正是处于中国政治和思想上风云变幻的时期,本来影片只是溥仪的个人传记而已,但导演用镜头置一个人的命运于整体的社会环境下。一下子就显得恢宏了起来。
影片的主题其实是人与历史的关系。镜头中的故宫青砖红墙的真实质感,光影班驳的森严殿宇,都平添了影片的历史厚度,从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也可以看出深意。从登基时盛大百官跪拜礼仪到文革时的红卫兵高举牌匾,高喊口号,并大跳忠字舞,让人觉得其实历史恍若一个轮回——改了朝代,却又出了另一个“万岁”。而通过那只历经半个世纪的蝈蝈的串联,更是让人觉得其实人生也恍若轮回梦境。蝈蝈的镜头真堪称神来之笔,尤其难忘尊龙的笑容——他颤巍巍的走向龙椅,上面承载了儿童和少年时代的回忆。冲红领巾小孩一笑,显得有点纯真,又带点神秘。最后“溥仪”成了导游口中的说辞,从此隐没于历史当中,镜头移向龙椅定格,实在让人顿生慨叹。
想起李煜的一首词: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但是,导演并没有冷冰冰的只是讲述历史而已,而是对这位皇帝充满同情之心。从影片中有三次溥仪追逐和奔跑,试图挽回他所失去的亲人。却都被门卫所禁的镜头可以看得出来。他喊道:“open the door……”。这段插曲是配乐中的经典之一,这句台词也充满了无尽的愤恨和无奈。从这个镜头也让人开始觉得老外的“Forbidden City”这个称呼值得玩味。也正是由于导演的抱着强烈的同情之心,电影配乐才算真正的出彩。
有人说《末代皇帝》是中国题材拍给西方人看的电影,当年它拿下1987年奥斯卡最佳原声大奖,可见当年其受到西方人的认可,后来有很多国内的电视剧(包括《戏说乾隆》)引用之,2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听,还是那么打动人心。甚至最近佳洁士的广告都还在引用那首宫廷乐,可见经典是岁月磨灭不掉的。
负责为本片作曲的有三个人,包括:中国的苏聪、日本的坂本龙一、和英国的 David Byrne 大卫·拜恩。其中阪本龙一的音乐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国内观众最熟悉的序曲则是 David Byrne 的作品。三人的出身和音乐风格各异,却能够发挥出东西方文化撞击之后又能水乳交融的神奇效果。
坂本龙一的作品比较接近西方交响乐的质感,不过在苏聪以精湛的琵琶编曲加以润色之下,十分成功的散发出中国音乐的神韵,使得坂本龙一的音乐不仅具有西方交响作曲的史诗美感,同时也细腻的流露出东方音乐独有的韵味。
苏聪主要是应坂本龙一之邀,为他的音乐做琵琶编曲的工作,另外也以其中国人的背景为电影加入切合时势的红卫兵音乐,真正由苏聪作曲的作品只有《Lunch》。
影片花絮
末代皇帝 拍摄背后的那些事 (29张)
·
溥仪的胞弟溥杰和帮助溥仪完成自传的李文达都被聘为本片顾问。
·剧组还采访了一些跟溥仪有关的人,包括他的妻子、监狱长、男仆都给与了本片一些意见。
·影片一共使用了1万9千名临时演员。
·片中出现的喇嘛是禁止被女人碰的,所以剧组特地为他们从好莱坞聘请了10多位男性服装助理来协助他们穿衣。
·为了制作朝廷上人们的假发,发型师Giancarlo di Leonardis使用了2200磅头发。为了登基那场戏,他的工作人员花了10天培训了50名中国员工,使他们能在两小时之内搞定2000名临时演员的假发和辫子。
·剧组聘请了一名意大利厨师为摄制组的外国成员做饭。他一共带来了2万2千瓶意大利矿泉水,450磅意大利咖啡,250加仑橄榄油和4500磅面粉。
·片场的管理非常严格,饰演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敦(Reginald Johnston)的彼得·奥图(Peter O'Toole)有一次因为忘带通行证而被剧组拒之门外。
·为了饰演旗人,2000名士兵剃了光头。长官劝说他们这显示了与意大利和英国间的国际友谊,并给每名士兵发放了3.5美元的奖金。
·影片使用了1100名学生来饰演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导演贝托鲁奇花了很多长时间来给他们灌输愤怒的情绪,因为这些孩子们都体会不到文革中的那种情感。
·贝托鲁奇当时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两个拍摄计划,另一个是安德烈·马尔罗(Andr Malraux)的小说《人的命运》(La Condition Humaine)。中国政府同意了本片
末代皇帝 剧照(20张)
的拍摄,并对内容没有作任何限制。
幕后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为本片提供了他们的摄影棚和大量的临时演员,作为回报他们得到了本片的国内发行权。
·建于15世纪的面积广阔的紫禁城有着高而厚重城墙,为影片的拍摄提供了绝佳的隔音效果,尽管当时中国的摄制组成员还不太习惯同期录音。
·由于不允许机动车辆进入,连彼得·奥图都只能用自行车作为工具出入片场。
·这是第一部被美国电影协会MPAA评为PG-13级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单枪匹马地为影片筹得了2500万美元资金。
·影片拍摄期间恰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但是摄制组得到了政府的优先权,使得女王无法参观紫禁城。
·影片中扮演长官的英若诚当时是中国文化部副部长。
幕后花絮
开创先河
·这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第一部在获准在紫禁城内拍摄的西方电影是Lucy Jarvis1973年为NBC公司拍摄的纪录片《紫禁城》。
穿帮镜头
年代
剧中开始时出现的油画《向井冈山进军》的时候是1950年,其实这幅画是70年代创作的...
称呼
溥仪被抱到皇宫的那晚,喊母亲妈妈而不是额娘。
投影
当庄士敦跟溥仪互道再见后,庄士敦身后跟随着乐师,这时能够看见投射在玻璃上的影子。
字体
庄士敦1931年乘船离开中国时,售票点的窗子上能看到用简体中文写的工作时间。而那个年代用的应该是繁体字。
眼睛
电影里婉容生出的小孩是蓝眼睛的外国人
配乐
电影中出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影片评价
奥斯卡
第六十届(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末代皇帝》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三家联合摄制,片长218分钟。该片用闪回的手法来表现溥仪的一生,在3小时38分钟内讲述60年的事情。该片在西方上映后。立即掀起了“中国热”。1988年,第60届奥斯卡奖颁奖揭晓,《末代皇帝》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最佳作曲、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和最佳美工9项奖。
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齐为什么要拍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1987年,法国《首映》杂志记者在采访贝尔托鲁齐时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作了肯定的回答,“这是一段令人着迷的故事”,“......溥仪已成为历史,他象征着一种观念,即通过教育,-个人能得到彻底改变。”贝尔托鲁齐在同一天采访的谈话中还直言不讳地谈到“要是我对溥仪没有这种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欢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爱摄影机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们是恶劣的,我也设法使他们具有某种悲剧性,从而产生一点高贵感。……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他们所体现的是一种人类共通的好斗性。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
贝尔托鲁齐
贝尔托鲁齐身为一个艺术家,凭藉自己的良心和真诚说出的这番话,虽不能完全有助于我们去深刻理解溥仪这个在中国显赫一时的政治人物,但至少给予了我们某种启迪,溥仪的一生无疑是悲剧性的。贝尔托鲁齐从艺术的角度窥见的那个溥仪与现实中真实的溥仪虽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溥仪的一生却是同中国动乱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溥仪从政治傀儡被改造人后,亲眼目睹过去那些改造他的人如今被视为“牛鬼蛇神”从人的地位上驱赶下来,这是历史对人的命运的一次嘲弄。
《末代皇帝》的背景材料主要来源于溥仪生前所着的《我的前半生》和紫禁城清宫档案史料。整个摄制组是一个共同创作的集体:150名中国人,100名意大利人和20名英国人,另外还有30名翻译人员。
配乐特点
《末代皇帝》的电影音乐分别在东京,纽约与伦敦完成录制,并由海顿·宾达以及汉斯·季默等人为唱片的发行做最后的整合与编辑。
影片分为两条主线,其一是溥仪在战犯关押所的经历,即现实时空;另外一条是溥仪作为末代皇帝的经历,为过去时空。而整部电影的配乐均集中在过去时空,现实时空中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乐曲,我想可能是导演为了保持现实时空里阴郁、沉重的调子所做的处理吧
获奖记录
该片获第60届(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九项大奖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主旨
电影剧照(三)(8张)
本片的编导从人性角度出发,表现了溥仪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为“神”,又从“神”变为人的故事。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作为溥仪的生活环境得到表现。影片的艺术技巧娴熟,人物的内心的矛盾和孤独、对人情的渴求、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以及接受改造时的痛苦思想斗争,都得到深入的展示。本片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结构上,影片采用的是现实与回忆交叉的手法,保持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悬念。与人物心理相合的色调和布景,优美的画面构图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影片的成功,是各国创作人员密切合作的结果。本片获得1988年第60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服装奖、最佳作曲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响效果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美工奖。
拍摄
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以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所写的《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架构,参考了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关著作,创造出一部偏西方视角、但制作认真的传记电影。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摄制。中国背景、中国故事、中国人物,混杂了西方人的观念与技法。影片以一个特殊人物一生的传奇经历,反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影片的摄影和服装等尤为气派,溥仪的人物塑造回避了脸谱化的窠臼。
导演
当意大利人贝托鲁奇以纯粹的西方人的眼光关注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故事,他会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呢? 贝托鲁奇在接受法国《首映》杂志记者采访时曾说:“要是我对溥仪没有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欢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爱摄影机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们是恶劣的,我也设法使他们具有某种悲剧性,从而产生一点高贵感。……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 1972年当贝托鲁奇筹拍他那部惊世骇俗之作《巴黎最后的探戈》时,他的同胞也是师辈的安东尼奥尼正在处于“文革”时期的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自称是“一个带着摄影机的旅行者”的安东尼奥尼遭遇了中国境内声势浩大的批判。当时贝托鲁奇声援安东尼奥尼,认为“这部描绘中国城乡诗篇的记录片《中国》是真正关于中国人的电影。”那场风波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文化的碰撞,而是当时极左思潮和西方现代思想之间发生的冲突。十多年后,当贝托鲁奇带着150名中国人,100名意大利人和20名英国人的摄制组来到真实的中国,他在“历史”与“故事”之间,首先选择了“故事”。
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获奥斯卡奖的9个奖项,轰动了国际影坛。贝托鲁奇在拍此片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说:“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以全副精力去认识中国,作个中考察和准备,第三年感到差不多可以了,才进行拍摄。”贝托鲁奇在纽约接受记者访问时候,曾详细谈了该剧筹资、编写剧本及拍摄的情况。
选择角色尽量接近原来人物
问:你是怎样找到片子里的男女主角的?
答:1985年的夏天,我到洛杉矶谈公事住在日落大道上的“玛蒙古堡”,陈冲经人推荐来应征,稍候尊龙也来和我面谈,我直觉感到他们就是我理想的主角人选,便初步敲定这两人来担任溥仪和婉容的角色,当然接着也进行了一些试镜和念剧本的测验,来确定他们的出演。
问:在选角上,你把握怎样的原则?
答:由于片中大部分主角都是真有其人,所以我的首要原则就是外型接近原来的人物,其次当然要能说英语并且可以和我们沟通。事实上除了英若诚以外,大部分有话可说的角色都是住在美国的华裔演员。但比较次要的陪衬人物,我却要求具备面貌的特色来增加场景的真实感。比如慈禧龙床两侧的白头宫女,我特别叫助理到各地去寻找那古老气质的妇女。又比如较远处的文武百官,我们也花了很多精力到工厂、各单位去找一些属于上一时代的许多面孔。
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以全副精力去认识中国,作个中考察和准备,第三年感到差不多可以了,才进行拍摄。
龙床上的老佛爷开洋腔,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问:我们一开头听到“老佛爷”慈禧太后在龙床上开口,说的竟是英语,角色颇为刺耳,你对于用英语来拍摄这样的一个中国故事,是如何说服自己和大家的?
答:我很明白,应英语作为《末代皇帝》语言,极不恰当,但是有两个无法改变的理由使我不得不用英语对白。
第一,我自己不会说中文,既不能听,也无法说,当然更谈不上读和写,所以只有借助于英语。
第二,这部片工本浩大,只有通过美国片的世界性发行管道,才有可能回收,而美国观众对语言的“偏食”,是举世皆知的,他们甚至拒绝一些英国制的莎士比亚剧集,只因为市场不接受英国腔的英语。假定我们让《末代皇帝》的对白说中文,会有多少人来看呢?
所以考虑到后来,便是一个是与否的选择:采用英语?还是根本免拍此片,我没有别的选择。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Yanco Films Limited
TAO Film
Recorded Picture Company (RPC)[英国](in association with)
Screenframe Ltd.(in association with)
AAA Productions[法国](associate production)
Soprofilms(associate production)
Hemdale Film(presents)
AAA Soprofilms(in association with)
发行公司:
Acteurs Auteurs Associés (AAA)[法国](1987) (France) (theatrical)
亚提森娱乐[美国](1998) (USA) (theatrical) (re-release)
Atlantic Film(2004) (Sweden) (DVD)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美国](1987) (USA) (theatrical)
Columbia-Cannon-Warner[英国](1987) (UK) (theatrical)
标准收藏[美国](2008) (USA) (DVD)/(2008) (USA) (DVD) (Blu-ray)
DNC Home Entertainment[意大利](2003) (Italy) (DVD)
EuroVideo[德国](2001) (Germany) (DVD)
Flashstar Home Vídeo[巴西](Brazil) (DVD)/(Brazil) (VHS)
Impuls Home Entertainment[瑞士](2006) (Switzerland) (DVD)
Jugendfilm-Verleih GmbH[德国](1987) (Germany) (theatrical)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德国](2006) (Germany) (DVD)
LK-TEL[阿根廷](Argentina) (video)
Monopole-Pathé[瑞士](1987) (Switzerland) (theatrical)
Nelson Entertainment[美国]
Opening Distribution[法国](France)
Optimum Releasing[英国](2004) (UK) (all media) (director's cut)
Second Sight Films[英国](1999) (UK) (DVD)
松竹映画[日本](1988) (Japan) (theatrical)
Shochiku Home Video(1989) (Japan) (VHS)/(2004) (Japan) (DVD)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2001) (Switzerland) (DVD)
Artisan Home Entertainment(1998) (USA) (VHS)
Umbrella Entertainment[澳大利亚](2008) (Australia) (all media)[2]
幅面: 70毫米宽银幕电影
混音: Dolby / 70 mm 6-Track
级别:Netherlands:12 (director's cut) / UK:15 (director's cut) / USA:PG-13 / Brazil:14 / Sweden:11 / France:U / Canada:PA (Manitoba) / Singapore:NC-16 / Chile:14 / Finland:K-11 (re-rating) / Canada:14 (Nova Scotia) (re-rating) (1999) / Germany:12 (director's cut) / Iceland:12 / Canada:A (Nova Scotia) (original rating) / Canada:AA (Ontario) / Finland:K-14 (original rating) / South Korea:12 / Canada:G (Quebec) / Argentina:13 / Australia:M
制作成本:$25,000,000 (estimated)
制作周期: 1986年8月4日 - 1987年
摄影机: Techno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Arriflex 35 BL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70 mm .....(blow-up) 、35 mm
胶片长度: 4384 m
主创信息
演员
溥仪——尊龙
尊龙10岁进入香港京剧名伶粉菊花的春秋戏剧学院(著名的香港影星萧芳芳和陈宝珠就是师出粉菊花),1969年到美国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涉足美国舞台剧之后,出演电影《龙年》让尊龙建立了国际影响度。据尊龙的助理说,当年贝托鲁奇在面试男主角时,尊龙是第一个,而且贝氏也的确是一眼就相中了气质独特的他,但是贝氏不相信这个男一号会来得这么容易,所以又在美国以及亚洲地区寻找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尊龙身上。
婉蓉——陈冲
陈冲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以《小花》迷倒无数观众,初出茅庐的她轻而易举地捧走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第一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在《小花》之后,陈冲又相继主演了凡响平平的《海外赤子》和颇有争议的《苏醒》,此后便留学美国寻找她的艺术梦。比起后来居上的邬君梅,陈冲初到美国时发展并不顺利,1987年出演《末代皇帝》是一个翻身的机会。
文绣——邬君梅
这部影片对于饰演王妃文绣的邬君梅来说是个通向美国的机遇。1984年上影厂拍摄由黄蜀芹执导的影片《青春万岁》,还在上中学的邬君梅首次参演,那一年她16岁。在《末代皇帝》中演技还显青涩的她当时片酬只有600元人民币。但是拍摄此片后就赴美留学,后来星途坦荡,曾在华裔男导演王颖、英国导演格林纳威的影片中担任女主角。
导演
简介
中文名: 贝纳多·贝托鲁奇
英文名: Bernardo Bertolucci
性 别: 男
生 日: 1941-3-16
出生于意大利的帕尔马。早在24岁时,他便导演了轰动一时的影片《革命前夕》(《Before the Revolution》1964),并因之而奠定了他的事业基础。[3]?
导演作品
戏梦巴黎 The Dreamers (2003) (这片子在《看电影》里被译作"梦想家")
十分大师-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围城 Besieged (1998)
偷香 Stealing Beauty (1996)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 (1990)
末代皇帝 Last Emperor, The (1987)
荒谬人的悲剧 Tragedia di un uomo ridicolo (1981)
月神 Luna, La (1979)
一九零零 1900 (1976)
巴黎最后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同流者 Conformista, Il (1970)
福音书 Amore e rabbia (1969)
革命前夕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1964)
编剧作品
十分大师-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围城 Besieged (1998)
偷香 Stealing Beauty (1996)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 (1990)
末代皇帝 Last Emperor, The (1987)
荒谬人的悲剧 Tragedia di un uomo ridicolo (1981)
月神 Luna, La (1979)
一九零零 1900 (1976)
巴黎最后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同流者 Conformista, Il (1970)
狂沙十万里 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
革命前夕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1964)?
背景资料
简介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光绪、慈禧先后病笃。慈禧死到临头仍念念不忘把持政柄,突然决定立溥仪为嗣,并于10月20日发下“懿旨”,召溥仪入宫。结果演出了一场溥仪大哭殿的闹剧。
溥仪闹殿后的第三天,慈禧就一命呜呼了。慈禧死后举行了正式的国丧。消息传开,许多有钱的中国人群集卖唱的园子里(妓院的俗称),公开欢庆。两周后,12月2日,溥仪登基。
登基大典融宗教与世俗于一体:乐师、太监和牧师集结在太和殿,溥仪被放在又高又大的皇座上。12月2日那天,天气奇冷,溥仪又惊又冷,浑身打颤。侍卫内大臣和文武百官列队,一个个到他面前宣誓效忠。王妈是唯一能管住他的人,只有跟她在一起,溥仪才安心,但那天却不准她参加大典。诏书要求既是父亲又是摄政王的醇亲王载沣陪伴溥仪参加这场冗长、可怕、任何3岁孩子都费解的礼仪。
“我感到拖沓、沉闷,”溥仪后来写道,“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亲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要这个,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喊也越来越响。我的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他说这话意在安慰我,却给文武百官留下了惨淡的印象,他们把这看作是不祥之兆。”
生平
溥仪(1906一1967),中国清朝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清入关后第十代皇帝。道光帝曾孙,酵亲王载沣子,姓爱新觉罗,字浩然,英文名亨利。满族。1908年 11月14日 , 被立为嗣皇帝,授载沣为摄政王,年号宣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登基不满3年的溥仪由隆裕太后于2月12日代行颁布《退位诏书》。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规定,
第一项《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共8款:(1)清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待以各外国君主之礼;(2)清帝岁用400万两由民国政府拨发;(3)清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4)清帝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立卫兵保护;(5)光绪陵寝如制妥修,民国政府支付实用经费;(6)宫内各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阉人;(7)清帝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8)原禁卫军归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第二项《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
共4条:(1)王公世爵概仍其旧;(2)皇族具有与国民同等的权利;(3)皇族私产一体保护;(4)皇族免服兵役之义务。
第三项《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共7条:(1)与汉人平等;(2)保护其私有财产;(3)王公世爵概仍其旧;(4)民国政府为生活过艰的王公代筹生计;(5)先筹八旗生计,在未筹定前,其俸饷仍旧支放;(6)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7)听其自由信仰原有宗教。
1917年7月1日,溥仪在紫禁城召见张勋,接受他的奏请,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但只做了12天皇帝,随着张勋的失败而被迫退位(见张勋复辟)。
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后,摄政内阁决定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皇帝称号并将其驱逐出宫.修改后的清室优待条件是:
“今大清皇帝欲贯彻五族共和之精神,不愿违反民国之各种规章制度仍存于今日,特将清室优待条件修正如左:
一、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权利。
二、自本条件修改后,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
三、清室按照原优待条件,即日移出禁宫,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但民国政府仍负保护责任。
四、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五、其一切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当归民国政府所有。”
溥仪先搬进原醇王府,不久逃入日本公使馆。1925年2 月由日本便衣警察护送到天津日租界 ,继续进行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次年3月,当上伪满洲国执政 。 1934年3月又改称伪满洲帝国皇帝 ,改元康德。溥仪于1935年4月和1940年6月 ,以伪满洲国皇帝的身份,先后两次访问日本。
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 溥仪于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被苏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在集中营里关押5年。
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战犯一起被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先后在哈尔滨和抚顺两个战犯管理所关押10年 ,1959年12月4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7年10月17日因患尿毒症卒于北京。终年六十二岁。火葬,骨灰安放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后迁葬于河北省易县。著有《我的前半生》。
回忆
清皇族后裔毓嶦:忆末代皇帝溥仪
毓嶦的身世
毓嶦和溥仪都是道光皇帝的后代,道光皇帝有七个儿子,继承皇位的咸丰是皇四子,被封为恭亲王的奕訢(也就是毓嶦的曾祖父)是皇六子,皇七子醇亲王就是溥仪的祖父。所以从辈分讲,毓嶦是溥仪的下一辈,他们是叔侄关系。
毓嶦1923年出生在大连。毓嶦他们家怎么从北京“流落”到大连?这还有一个故事。当年咸丰赐给“恭亲王”奕䜣一柄白虹刀,这把刀有点像现在常说的“尚方宝剑”的威力,可以先斩后奏。有人说这把刀曾杀过史可法,不过毓嶦至今还没找到过证据。白虹刀后来传到他父亲溥伟手中。光绪临死前,让摄政王载沣杀掉袁世凯。他父亲说,我可以用这把白虹刀杀袁世凯。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清朝内部一时犹豫,袁世凯没有杀成,反而做了大总统。他父亲怕袁世凯报复,就跑到德国的租界地青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岛又被日本占了,但在1922年还给了民国,既反对共和、又想复辟的父亲只好搬到了大连。
毓嶦记得小时候,这把刀就在大连的家中收藏着。毓嶦他们家就住在海边,可能是潮气太大,刀上长满了锈。这和清末时期乾清门的侍卫带的刀差不多,都是锈得都拔不出来。后来找到常在毓嶦他们家门口转的一个磨刀的老白俄――他用一个木头架子,安上一个大轮子,下边有个踏板,类似缝纫机,一踩起来带着砂轮转,把锈磨掉后,白虹刀还亮了许多。
他父亲到大连后,住在日本东拓(东洋拓植株式会社)给盖的房子,在大连黑石礁附近,一座很大的洋房。1936年他父亲去世后,连地带房都没钱还,后来就被“东拓”收走了。毓嶦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回大连时,那幢房子还在;90年代第二次去,房子已被拆了。
毓嶦他们在大连生活时,“满洲国”一年给他父亲一万块钱的生活费,几乎等于平均一个月800多块大洋,生活肯定比普通人家过得充裕一些。但他父亲以前是住在恭王府里的人,到了大连,还摆出王府的架子――很大的一个楼,这么一大口家,还有佣人、厨子、司机,他父亲每月花几百块钱聘一个秘书帮他处理事情,家里的开支太大。
当然,说起来北京的“恭王府”曾经是毓嶦他们家的。后来有人问他,对恭王府“你家”有什么印象?他说我能有什么印象?!1957年毓嶦从抚顺战犯管理所放出来,人家溥仪是特赦回北京,到哪儿都有安排。毓嶦他们放出来时,人家只给20块钱,问一句:“家在哪儿?”“北京。”给一张回北京的票就来了。那是毓嶦第一次进北京,住在什刹海附近的南关房,离恭王府非常近。那时候看恭王府,觉得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毓嶦吃饭还没着落呢!
与溥仪在长春
他父亲是1936年去世的。依然按照前清王室规定,毓嶦带着三件传家宝――咸丰皇帝的密谕、大阅御用的紫宝石黄丝腰带和那把白虹刀,前往长春,追随溥仪。其实毓嶦到长春溥仪那儿念书,也是为了带出一张嘴,给家里减轻点负担。毓嶦到了长春后,溥仪将毓嶦母亲和两个弟弟也接过去了,每个月还给一定的生活费。
溥仪在长春办了个私塾,还是抱着复兴大清国的梦想,他想先培养出心腹,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回来之后,到伪满军队里当官,这样伪满军队就成了他的嫡系。1937年毓嶦到长春时,私塾里有五个学生。除了汉语、数理化、历史课等,毓嶦来的第二年赶上开英语课,老师陈承翰是溥仪二妹夫的舅舅,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毓嶦他们都是从ABCD开始学的,读的课本叫《New Crown》。学了两年后,太平洋战争打起来了,溥仪怕日本人说他亲美,就不让毓嶦他们学英语了
私塾里有一堂特殊的课是溥仪亲自给上的,专讲雍正的上谕,因为溥仪最崇拜雍正皇帝,反对结党营私,溥仪本人就有些“谈党色变”,当时伪执政时期日本人就要成立“协和党”,溥仪就害怕听见“党”字,坚决反对,所以日本人把它改为“协和会”,虽然是换汤不换药,但溥仪就同意了。
溥仪也是个“三分钟热情”的人,那时他新买了打字机、油印机,想图个新鲜。他不会打字,宫府内的打字员正好是毓嶦他们的远亲,溥仪就把他叫到缉熙楼上来看着他打字;溥仪用打字蜡纸在玻璃板上用复写笔抄的雍正上谕,再油印出来。溥仪也没长性,没讲几课,他就停了。
溥仪给毓嶦他们上的第一课是雍正的《朋党论》。学《朋党论》不能白学,要用实际行动表示毓嶦他们绝不结党营私,怎么表示呢?就要人人互相监视,对其他人的一言一行随时要向溥仪打小报告。毓嶦他们几个学生其实都是同族宗亲,但到最后都变成了非公事不言,都怕给小报告;而毓嶦他们这些学生,要对他无限忠诚,绝对不许说假话。后来有的学生年岁大了,结了婚,溥仪高兴了会问一句:“昨天回家和你媳妇……”学生也得如实回禀,不然就犯了欺君之罪。
溥仪的疑心重。他可能听了很多传闻,比如汪精卫到日本治病后死在那里,吴佩孚也在日本治死了,溥仪听了,总是害怕日本人安窃听器或是害他。他那段时间比较苦闷烦躁,经常打毓嶦他们出气。溥仪有一次得了痔疮,买了不少药,毓嶦那时还小,看到这种药很稀奇,随口说了句:“这药很像个枪弹!”这立即触动了溥仪的忌讳,“这不是咒我吃枪弹吗?”于是毓嶦狠狠挨了一顿板子。溥仪那时候没有生杀大权,毓嶦相信,如果有,他肯定把毓嶦拉出去毙了。皇上杀个人算什么呀?
在溥仪身边“不胜小心”——他喜怒无常,你真的是没法小心。有一次溥仪有点感冒,发了点烧,要避风。你在他身边看报,翻过来看另外一版,就这点风,也能让他“龙颜大怒”:“你不知道我在避风吗?用报纸在我身边扇风,是不想让我快点好吧?”于是赶紧趴在地上请罪、磕头。
以前毓嶦他们对溥仪一概叫皇上,直到改造后才改口叫“大叔”。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提到了数百人,都用的真名实姓,但唯独毓嶦他们三个“毓嶦”字辈的,他都给化了名,毓嶦在这本书里就是那个“小固”,至于为什么把毓嶦他们“三小”用了化名,毓嶦还从来没有问过他。
“溥仪不是同性恋”
1937年初毓嶦到长春时,有一次溥仪在西花园东屋里举行家宴,他的弟、妹、妹夫们还有毓嶦他们几个学生都参加了,毓嶦在这次家宴上第一次见到了“皇后”婉容:她特别瘦,脸上化了妆,烫了发,穿件绿色丝绒的花旗袍,旗袍的面料特软。
那天吃的是西餐,毓嶦他们只顾低头吃,也不敢乱看。溥仪向婉容介绍了毓嶦,说“这是恭亲王溥伟的儿子”——如果论辈分,毓嶦和婉容的外祖父毓朗是一辈。那时候婉容还可以出来参加宴会,溥仪的妹妹们有时也到她那边去。
那时溥仪住的缉熙楼是一幢两边对称的二层建筑,西半部是“帝居”,东半部是“后居”,有点老死不往来的势头。婉容的饮食起居由几个女佣人伺候着,还有一个太监,也是个大烟鬼,他们住在东厢房,有时偶尔靠近了东半部,就能闻见由门缝里飘出来的鸦片烟味,混杂了屋子里的各种怪味,实在是熏死人!
毓嶦第二次见婉容是在几年后的一天,毓嶦正随着溥仪上缉熙楼,刚上了一半,溥仪忽然朝对面一指,毓嶦一看,婉容正站在那边,蓬散着头发,穿着一件土黄色的睡袍,骨瘦如柴,满脸是鸦片烟灰的颜色,样子很是吓人。毓嶦也不敢多看,也不知溥仪作何感想。
在伪满洲国最后一周的日子里,苏联的飞机天天晚上飞到长春空袭,每一次空袭警报后,溥仪就带着后来的“贵人”李玉琴钻进防空洞,却从来没有叫过“皇后”婉容,看来在他眼里早就没有这个妻子了。
毓嶦想婉容的不幸,溥仪也有责任。关于溥仪,后来有很多传言,但毓嶦可以肯定地说,溥仪不是同性恋。婚姻悲剧的根源在于他身体上的原因,其实写两个英文字母:ED,就明白了。
在毓嶦去长春之前,曾听他父亲讲过,有一年他去长春祝贺溥仪生日时,正好遇到溥仪生父——醇亲王载沣,还有其他从北京来的清廷遗老遗少们。他们当然谈到了皇嗣问题。清宫自同治皇帝以后就再没生过皇子,那时候溥仪也正是壮年,这些遗老遗少们的希望都寄托于“今上”了。那时大家都认为不生孩子的过错在女人,所以想让溥仪的父亲出面劝溥仪再娶一房。据毓嶦父亲说,王爷听了大家的请求之后,又摇头又摆手。“知子莫若父”,当时毓嶦父亲哪里知道溥仪的难言之隐呢!
溥仪后来在长春又找了谭玉龄,谭玉龄在北京不过是个中学生,十七八岁,但毓嶦看见她时,烫着头发、丝袜、高跟鞋,穿着很讲究的旗袍,完全是一副少奶奶的模样。吃饭时,毓嶦他们陪着溥仪,而谭玉龄由溥仪的妹妹们陪着,男女不同席。
溥仪在回忆录里说谭玉龄的死,“对毓嶦至今还是个谜”,毓嶦倒觉得,谭玉龄究竟得的什么病才是个谜。很多人说谭玉龄的死是日本人害死的,毓嶦如果说谭玉龄不是被日本人所害,毓嶦也没有证据,但毓嶦可以这样说:如果谭玉龄不找日本医生治病,她当时的病情十有八九也要死。
谭玉龄死后,吉冈安直一直张罗着给溥仪找日本女人。毓嶦那时在溥仪寝宫的桌子上,看到过一些女学生们的相片,都贴在一份“体检表”上,大概有20多份,但毓嶦也不敢正视,只能偷偷瞥一眼。
过了一段时间,在原本为皇后设计的“同德殿”的二层,本来是空白,忽然摆上了一张双人床;有一天毓嶦从缉熙楼后门出来,见到穿着中式花衣的女孩子,正在接受消毒——就是往身上和脚底下喷石碳酸液,然后就去了同德殿。晚饭时,一个女佣向溥仪汇报“奴才小姐”今天如何如何;过了没多久,女佣汇报时,突然改口“奴才贵人”,毓嶦他们明白,已经封李玉琴为贵人了。
溥仪纳了新贵人,也没见他的生活有何变化,毓嶦好像也从来没见过他在李玉琴的同德殿留宿,而且也没有和李玉琴一起吃过饭。溥仪高兴的时候,偶尔也讲讲李玉琴,说她现在也学会消毒了,比如有个苍蝇落在手上,她马上就用酒精棉球擦擦。这当然是溥仪“言传身教”的结果了。
不知为什么,溥仪在《毓嶦的前半生》里,对李玉琴提得很少,对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离婚的事也都删掉了。李玉琴后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见过溥仪两三次,最后一次是下定决心离婚而来的,管理所特别破例留她在管理所住一宿,想帮溥仪做最后的努力。但留宿的结果,恰恰相反,似乎更促成了李玉琴离婚的决心。她从1943年进了伪皇宫到1945年8月两年多的时间,毓嶦只见他们分楼而居,不知是否曾真的同床共枕过。也许在战犯管理所的这一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
毓嶦再见到李玉琴是20年后的事了。溥仪被特赦回北京后,当上了全国政协的文史委员会委员。有一次已在长春图书馆工作的李玉琴来北京,想见溥仪。溥仪那时还没有结婚,李玉琴早就又结了婚,孩子也大了。怕单独见面不太合适,就把毓嶦和毓岩找来作陪。
那时候溥仪住在全国政协的宿舍里,毓嶦他们陪着李玉琴去了。寒暄几句后,没有什么可说的。毓嶦和李玉琴坐在沙发上随便翻看画报,毓嶦突然想:这要在20年前,溥仪不把毓嶦打个半死才怪呢。
“末代皇帝”的最后
从1937年到长春,一直到1957年1月离开战犯管理所,毓嶦和溥仪一起整整20年。其中付出“十年铁窗”的代价,毓嶦这一辈子,算是为溥仪牺牲了。
从抚顺回到北京,大家和溥仪见面,但叔侄关系平平。1961年初,溥仪到了全国政协,毓嶦那时在大兴一农场劳动,每个月公休四天,进城回家,有时就去政协找溥仪,那时也没有电话事先联系,好在他和毓嶦一样都是独身,倒也容易见面。
大概是1961年年底,毓嶦有一次到政协去看溥仪,他正好要穿大衣外出。毓嶦还没来得及问他去哪儿。他的街坊赵大爷也在屋里,对毓嶦说:“这人啊,要是一搞上对象,就和往常大不一样啦!你看,这么大冷的天,一早就往外跑。”毓嶦一下子明白怎么回事,赶紧告辞出来。后来听说溥仪和李淑贤结了婚,不过他也没邀请毓嶦。
1963年,毓嶦结了婚。本来毓嶦不想告诉任何人,但母亲还是告诉了溥仪。后来溥仪和李淑贤夫妇到毓嶦家贺喜,毓嶦也没见着。溥仪送了毓嶦一个铁皮暖瓶,上面印了一个古代美人,这在当时已算很讲究的了,因为一般的都是竹子套的。
后来一个朋友到毓嶦家看到这个暖瓶,告诉毓嶦这是溥仪结婚时别人送的礼物,但他嫌古代美人属于“四旧”,不太好,一直没用,又送给了毓嶦。看来溥仪的脑筋真是够“新潮”的!但毓嶦也没几个钱,“四旧”就“四旧”吧,裁了个红纸条写上“破旧立新”四个大字,贴到大美人身上,接着用。
溥仪在“文革”中得了肾癌,手术切除了一个后没多久,另一个肾也出现了癌细胞,最后在60岁那年死于尿毒症。溥仪临死前也没得安生,他的那本《我的前半生》被翻译成好几种外文,发行量那么大,结果成了“大毒草”,他带着病还得批自己的“大毒草”。
在长春,李玉琴的兄嫂被红卫兵打成了“皇亲国戚”。李玉琴为此专门带着她的嫂子和一名红卫兵,来到北京找溥仪,证明她的娘家在伪满时期不是皇亲国戚。那时候溥仪正在协和医院住院呢,但谁还关心这个“牛鬼蛇神”呢?李玉琴在她的回忆录里说,他们为了弄这个证明,在北京前后呆了80多天,也就是说把住院的溥仪给折腾了两个多月。
溥仪死后,骨灰本来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后来一个姓张的老板在河北易县西陵附近买了块地,建了“华龙陵园”。经人介绍,张老板认识了李淑贤。不知怎么谈的条件,劝李淑贤把溥仪骨灰搬过去。盖了三个坟头,除了溥仪和李淑贤外,还有一个是为了葬谭玉龄。1995年1月26日这天,溥仪的骨灰下葬到这里。
真相
细心的人都能看出来,当时只有李淑贤一个人抱着骨灰盒,没有爱新觉罗家族的其他人前来送葬,因为大家都反对把溥仪的骨灰由八宝山移走。谭玉龄死后就停在长春的般若寺,抗战胜利后给火化了,把骨灰带回北京,放在溥修家中,等到溥仪回北京后,骨灰又交还给溥仪保存。溥仪结婚后不久,有一天李淑贤告诉他,说自己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一个穿白色长袍的女人。溥仪没办法,只好把骨灰交给毓嵣保管。“文革”后,毓嵣也被清出北京,他在房子的墙脚挖了个坑,把谭玉龄的骨灰暂时放在那儿。现在,谭的骨灰保存在长春伪皇宫里,不知将来在哪儿安葬。
1997年,李淑贤也因癌症去世了。但她临死前,却说自己不想葬在溥仪那儿了。她说,溥仪生前给人当了半辈子傀儡,死后我不能再让他当招牌了,我的骨灰坚决不和溥仪葬在一起,我要去八宝山。现在他俩都走了,也没什么直系亲属,溥仪的身后事现在也只能就这样搁着,所以毓嶦给溥仪作了一首诗,最后一句是:“可怜秋月一茔孤。”(本文原名《毓嶦:我所知道的溥仪》)
词条图册
末代皇帝电影海报(2张)
电影剧照(二)(20张)
电影剧照(一)(20张)
末代皇帝 演职人员(13张)
辽宁芭蕾舞团同名舞剧末代皇帝
芭蕾舞剧 末代皇帝
芭蕾舞剧《末代皇帝》创作于2002年,是辽宁芭蕾舞团集合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创作精英联手创作的芭蕾巨作。该剧取材于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情节十分引人入胜,用芭蕾舞的形式表现了溥仪从3岁登基到离开紫禁城最后成为普通中国公民的50多年的历程。
简介
由于横跨历史年代过长,芭蕾舞剧《末代皇帝》在作曲和表演上也打破了传统芭蕾的许多惯例,在音乐上借用了大量观众们熟悉的中外著名乐曲,此外,舞剧中还有许多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有西方人熟悉的华尔兹、爵士舞,也有中国武术、太极拳、舞狮子等等。芭蕾舞剧《末代皇帝》给中国芭蕾增添了自己特有的符号。
主创人员
编导:伊万卡瓦拉里(意)
艺术指导:艾工玛森(荷)
艺术总监:王训益
舞蹈总监:曲滋娇
演员名单
溥仪:肖源源
少年溥仪:吕萌 芭蕾舞剧《末代皇帝》剧照
婉容皇后:刘爽
文绣皇妃:杨阳
侍卫长:冯迪
乳娘:宋爽
庄士敦:张冉秋
日本军官:焦洋 汪南 刘洋
秀女:刘爽 杨阳 赵媛 刑冬婷
监狱长:刘成全
国民军官:于连生
幼年溥仪:胡江 李润达
幼年溥杰:赫英琦
中国辽宁芭蕾舞团
中国辽宁芭蕾舞团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五大芭蕾舞团之一。
辽宁芭蕾舞团在坚持引进排演世界古典芭蕾作品的同时,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艺术品牌,在探索建立中国学派的芭蕾艺术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建团以来,曾排演了世界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海盗》、《无益的谨慎》、《唐吉坷德》、《胡桃夹子》、《灰姑娘》、《吉赛尔》等作品。创作演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嘎达梅林》、《孔雀胆》、《二泉印月》,中国芭蕾舞剧《末代皇帝》、芭蕾新作《四季之歌》、《中外芭蕾精品》专场等。
大型芭蕾舞剧《二泉印月》,先后荣获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优秀剧目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金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第八届“入选作品奖”,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后赞誉该剧“演得好!剧情好,很感人”。保留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近千场,被中外观众称之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2002年,我团首开先河,与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经纪公司合作,瞄准欧洲演出市场量身定做,有欧洲著名编导执导,排演大型中国现代芭蕾舞剧《末代皇帝》,把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与全新的编导理念相结合,做了大胆的尝试。
辽宁芭蕾舞团的部分演员先后被派往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古巴、俄罗斯等国留学深造。同时还先后邀请了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古巴、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舞蹈专家来团授课、排练和合作演出,实现了与国际芭蕾同步发展的目标,提高扩大了辽宁芭蕾舞团在国内外的影响。
剧情介绍
第一幕
拂去岁月的烟尘,末代皇帝溥仪步履轻松。一只蝴蝶飞来,溥仪看得出神。不由自主跟随蝴蝶走进回忆。
濒危的王朝摇摇欲倾,三岁的溥仪黄袍加身。面对专权的王公大臣,龙椅上混沌未开的孩子,从此负荷起沉重的宿命。
紫禁城里宫女,宦官前呼后拥。残缺的童年,扭曲的亲情,只有在兄弟嬉戏时享有童趣和童贞,只能在乳娘呵护中领略母爱的甘醇。乳娘被迫离宫,留给他久久的怀念和伤痛。 芭蕾舞剧《末代皇帝》剧照
回忆起初见庄士敦,溥仪不禁思潮奔涌。当年,正是这位英国老师开启他心灵的尘封,向他介绍多姿多彩的西方文明,告诉他外面的世界精彩绝伦。为了皇家香火后继有人,溥仪必须因循祖制择吉完婚。新婚之夜,他撇下皇后婉容,找庄士敦吐露心声,并拔剑断辩以示决绝传统。
那是紫禁城最后的晚宴,王朝覆灭,皇室被逐出宫门,溥仪一行移居天津,小朝廷从此人散曲终。
第二幕
婚后备受冷落的皇后,幽居中难以排遣愁闷,只有侍卫长拿她当朋友一样吐露心声。
溥仪携皇后、皇妃同赴天津的社交活动,皇妃文绣也对溥仪的冷漠忍无可忍,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怨愤。
天津俱乐部宾客舞兴正浓,侍卫长送来公文,庄士敦被驱逐出境,恼怒的溥仪匆匆为老师送行。
溥仪把庄士敦视为师友,敬若父兄。他梦想将来留学牛津,庄士敦却望他复辟成功,如今被迫分离,溥仪非常伤心。文绣从舞会回来与溥仪理论,心烦意乱的溥仪失去耐性,一场激烈的争吵后,文绣拂袖离去,决定与他离婚。
日军占领东北,溥仪在日方的策动下逃出天津。为了梦寐以求的皇位,他甘当傀儡,签订了伪满洲国的即位协定。侍卫长终为日军杀害,成为皇家声誉牺牲品。
溥仪登基盛典上宾客如云,溥仪虽觉难堪还强自镇定,他因失而复得的皇位暗自庆幸,以至丧失人格和自尊。
抗战的炮声并没有惊醒他的黄粱美梦,昏昏然不知侵略者已经日暮途穷。日军战败投降,伪满洲国瓦解土崩。溥仪仓皇出逃,途中被俘囚禁。梦醒时分,大地回春,一纸赦文,把末代皇帝变成了自由的公民...... [1]央视百家讲坛系列编辑本义项
末代皇帝
目录
简述
喻大华
简述
百家讲坛的一个系列。即将中央电视台CCTV10播放。其主讲人是喻大华喻大华
喻大华,男,汉族,1963年2月23日出生,辽宁省辽阳市人。先后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他在辽宁师范大学任助教,2001年晋升为教授,研究方向为晚清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中国史学史、史学论文写作、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等课程。
出版《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道光皇帝》、《嘉庆皇帝》、《咸丰皇帝》等著作,参编著作近十部,发表论文50余篇。
自1993年以来,在《光明日报》、《学术月刊》、《近代史研究》、《南开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历史教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2008年10月13日首登《百家讲坛》,讲解《道光与鸦片战争》。
2009年3月9日,他携新作《喻大华评说嘉庆王朝》重登《百家讲坛》。
2009年11月24日,他再登《百家讲坛》,主讲《苦命皇帝咸丰》。
2010年11月13日,他再登《百家讲坛》,主讲《末代皇帝溥仪》1988年央视版电视剧
末代皇帝
目录
简介
职员表
演员表
获奖情况
分集剧情
简介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的28集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于1981年5月开始剧本创作, 1984年4月经中国
电视剧制作中心广播电视部批准,同年11月24日投入拍摄,1988年播出,在当时轰动一时。这是一部符合大多数观众心理期待和历史常识的历史传记剧,是对历史的极大尊重,是一个最接近生活原型的溥仪。电视剧《末代皇帝》集历史性、知识性于一体,也是迄今为止对历史场景、宫廷生活礼俗等还原最为准确的国产历史剧之一。
职员表
?导演:周寰;张建民
?编剧:王树元
?摄影:王东明;高志虹
?艺术指导:梅阡
?美术设计:何宝通;蔡龙西
【顾问】溥杰、阳翰笙、朱家溍、李伯钊、张挺、金照、赵寻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幼年溥仪张萌----
少年溥仪蔡远航----
青年溥仪陈道明----
老年溥仪朱旭----
婉容罗历歌----
文绣郑天玮----
谭玉龄郭霄珍----
李玉琴黄月美----
载沣蓝天野----
瓜尔佳氏穆宁----
刘佳氏吴淑昆----
王焦氏陈丽明----
幼年溥杰田鹏----
青年溥杰杨斌----
老年溥杰马建----
慈禧太后朱琳----
李顺洪宇宙----
隆裕太后梁月军----
光绪帝杨立新----
端康太妃刘骏----
庆亲王王超----
浦伟杨亚军----
陈保琛吴雪----
良弼谭宗尧----
李莲英刘国祥----
小德张于志宽----
张谦和牛星丽----
文珊刘赫男----
嵯峨浩陈松----
袁世凯李大千----
袁克定李春立----
孙中山石维坚----
蒋介石赵恒多----
康有为修宗迪----
周恩来柴云清----
贺龙王天鹏----
陈毅魏启明----
张作霖吴尔扬----
郑孝胥严飞----
张景惠卢永----
张勋杨宝琮----
冯玉祥于守金----
胡适曹世骁----
鹿锺麟仲继亮----
吉冈安直胡浩----
土肥原贤二陈东----
菱刈隆纪维时----
山田乙三李嘉宝----
桥本虎之助赵蔚彬----
板垣征四郎刘龙----
小野寺教授田继海----
战犯管理所所长李默然----
<上一页|1|2|3|下一页>
获奖情况
1989年电视剧《末代皇帝》获得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连续剧
电视剧末代皇帝剧照(11张)
1989年电视剧《末代皇帝》获得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陈道明
1989年电视剧《末代皇帝》获得第九届飞天奖长篇特等奖
1989年电视剧《末代皇帝》获得第九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陈道明
分集剧情
分集查询 1集
2集
3集
4集
5集
6集
7集
8集
9集
10集
11集
12集
13集
14集
15集
16集
17集
18集
19集
20集
21集
22集
23集
24集
25集
26集
27集
28集
第1集
光绪皇帝病危,而慈禧太后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光绪皇帝希望慈禧太后不要立幼为帝,慈禧太后为了能够统治中国,她立了载沣的儿子溥仪为幼帝,并封载沣为摄政王。
第2集
慈禧太后拟旨封载沣为摄政王,并让溥仪进宫教养后溥仪被带到了故宫。光绪皇帝归天后慈禧太后立溥仪为帝。不久,慈禧太后也病逝。慈禧太后死后,溥仪在载沣的辅佐下举行了登基大典。
第3集
溥仪在宫中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嚷着要回家,张谦和强行将其锁在屋里。张谦和带溥仪给隆裕皇后等人请安,幼小的溥仪如同木偶一般任别人摆布。溥仪不肯吃饭,张谦和只得招来二嫫给他喂奶。奕劻力驳载沣拿出的光绪皇帝的密旨,隆裕皇后听从奕劻的建议将袁世凯免官让其回河南养病。就在幼小的溥仪不谙世事时,武昌起义爆发。
第4集
武昌起义以后,革命形式大好,孙中山又亲自回国主持大局,这使清政府感到恐慌。袁世凯利用兵权,乘机从中斡旋,为自己的野心储备力量等待时机。孙中山以溥仪退位为条件答应袁世凯让出大总统的职位。隆裕皇后面对内外压力,被迫宣布溥仪退位。
第5集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派赵翰章向溥仪宣读他的对清政策,但是溥仪仍是以皇帝自居。张得功因没有抓住溥仪的狗而被溥仪用刑,二嫫得知后开导溥仪并使他停止了对张得功的处罚。隆裕皇后为溥仪请了陈宝琛做为老师,而溥仪上课时极不守规矩。他带着溥杰出去玩,发现溥杰穿黄色的裤子后对他大加指责。
第6集
隆裕皇后在袁世凯祭天称帝的鼓乐声中气愤而死,瓜尔佳氏因溥仪屈居袁世凯膝下而含恨自杀。溥仪不能理解袁世凯为什么能当皇帝,他拒绝接受袁世凯的封爵。袁世凯病死后溥仪以为属于自己的东西可以归还自己了,但是他发现自己错了,他已经失去了皇帝本有的威仪与权力。
第7集
溥仪因失去皇权而大病一场。张勋抵达北京拥立溥仪登基,大清王朝暂时复辟。可没过几天,各地便接连造反,北京也落入段祺瑞的掌控中,张勋策划的复辟宣告失败。溥仪听到失败的消息后,不禁失声痛哭。
第8集
溥仪长大后惊奇地发现了宫墙外的自行车,于是他也搞来一辆在宫中骑,为此还命令张得功锯掉了碍事的门槛。载沣为溥仪引见了庄士敦,溥仪对庄士敦贯通中西的学识非常满意,于是聘他作了自己的老师。庄士敦为溥仪带来了许多西方的文化与思想,溥仪越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渴望。
第9集
溥仪接受了庄士敦的西方思想,他还请胡适进宫与其讨论白话诗。溥仪剪下辫子,让自己的装束西化,紫禁城上下为此震动不小。为了成功复辟大清王朝,溥仪决定与日本人合作。陈宝琛与瑾妃等人为了使溥仪打消出国的念头,决定让溥仪尽早完婚。溥仪被迫从众多候选者里挑中了婉容与文绣。
第10集
溥仪大婚的前一天淑妃文绣入宫,次日溥仪与皇后婉容举行大婚。在大婚中老太妃让溥仪带辫举行大婚,这使得溥仪十分失望,他为皇宫中没人理解自己剪辫的目的而痛心。溥仪向婉容倾诉自己复辟大业的理想时,未能受到婉容的支持,他愤然离去。溥仪虽然把婉容和文绣娶进了宫,但是并没有临幸她们。
第11集
溥仪向庄士敦提出去国外谋求对自己复辟的援助,受到庄士敦的支持。此后,溥仪与溥杰挑选宫中珍宝以备出国之用。溥仪在让庄士敦接他出宫时受到清朝遗老遗少们的劝阻,溥仪得知是太监告密后一气之下把所有太监赶出了宫。公元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冯玉祥的军队赶出了紫禁城。
第12集
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随清室来到天津日租界。溥仪向陈宝琛等人询问复辟良策,可他们的建议都是些不实用的策略。溥仪在天津仍没有自由,他一直为无法施行自己的统治而苦恼。溥仪主动与各国公使交往,他希望能够在外国势力的帮助下恢复大业,但是,陈宝琛等前清遗老却不理解他的心思。
第13集
张作霖来到天津后,热情接见了溥仪并虚情假意地答应帮助溥仪复辟。俄国骗子谢米诺夫又装做俄国贵族以购买武器为名骗取溥仪钱财。溥仪被这些人哄骗得以为复辟指日可待。正当溥仪欣喜之时,突然接到了张作霖被炸死的消息。北伐军进入天津,清东陵被盗使得溥仪再次陷入绝望与痛苦之中。
第14集
溥仪在日本驻屯军司令部观看日军阅兵后大为感慨,他让溥杰去日本留学来振兴清室。因清室债务累累,溥仪打算让婉容从简过生日,婉容却认为是文绣怂恿溥仪这样做的。婉容不断欺辱文绣,文绣不堪忍受企图寻死,后在文珊的苦苦劝说下逃离寓所。溥仪对文绣的背叛行为十分愤恨。
第15集
文绣离开溥仪并提出离婚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出来,金锡龄等前清遗老们要求溥仪严惩文绣。愤怒的溥仪将这一事件迁罪于婉容。在郑孝胥的鼓动下,溥仪准备去东北投奔日本人,但受到陈宝琛的极力劝阻。日军侵占沈阳后,土肥原来到天津与吉冈等人密谋把溥仪送往东北。
第16集
日本人先用辅立溥伟为帝给溥仪施压,后土肥原找到溥仪以帮他恢复帝制为名让他去东北建立满洲国。溥仪幻想着自己的王道乐土未听取陈宝琛等人的劝阻,并回绝了赵翰章向他转达的蒋介石的优待条件,之后,溥仪在日本人蓄意制造的混乱中于1931年11月10日随日本人提前离开天津。
第17集
1932年3月8日,溥仪到达长春后与日本人签定了《日满议定书》。沉浸在复辟梦中的溥仪自改年号康德,并让李得勤找来清朝的龙袍准备登基。但菱刈隆让他穿海陆空制服登基,后在与日本人的交涉下,溥仪被允许穿龙袍祭天,再穿制服登基。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成立了,溥仪正式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
第18集
溥仪在伪满洲国称帝后完全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他受到吉冈等人的摆布。溥仪想借助训练护军以恢复清朝大业,可是在为载沣接风召开的家宴上,吉冈对他的指责使他对自己的地位感到悲哀,载沣也心碎地离开了。
第19集
溥仪与婉容出游时,溥仪的护军因不忍屈辱与日军发生冲突,后被日军逮捕。菱刈隆竟不顾溥仪和郑孝胥等人的抗议,换掉了护军并撤掉了郑孝胥总理大臣的职务。溥仪受日本天皇邀请出访日本,在回国后得知婉容与李顺生下了孩子。气急败坏的溥仪下令逮捕李顺,婉容也因为婴儿的突然死亡而发疯。
第20集
溥仪在伪满首都新京设立了建国神庙,他还要为日本侵华日军的阵亡将士默哀致敬。在日本人的安排下,谭玉龄嫁给溥仪,被封为祥贵人。在吉冈等人的谋划下,溥杰与嵯峨浩成婚,并强迫溥仪签署了《帝位继承法》,再加上嵯峨浩的怀孕,这些都令溥仪担心帝位的继承问题。
第21集
谭玉龄入宫后与溥仪朝夕相伴,她给溥仪讲了日本人残杀中国人的罪行,但是被吉冈偷听到。吉冈安排小野寺利用药物害死了谭玉龄,溥仪对谭玉龄的辞世十分痛心。在谭玉龄尸骨未寒之时,吉冈又逼溥仪娶日本女人,被溥仪拒绝后,他又将李玉琴骗入宫中献给溥仪。
第22集
日本即将战败,吉冈逼溥仪签署了支援条款,他们还让溥仪检阅了神风特攻队,鼓舞士兵士气。美国在广岛投放原子弹后,日本人开始从东北撤退。溥仪在吉冈的安排下逃出皇宫,听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广播后,溥仪心灰意冷。婉容在逃亡中走失,溥仪等人也在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虏,吉冈自杀。
第23集
溥仪与伪满洲国遗老在苏联伯力收容所接受改造时,苏联红军带溥仪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日本的侵略行为作证。在法庭上,溥仪如实地指出了日军的罪行并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辩护。溥仪作证后又被苏联红军护送回收容所。
第24集
溥仪与溥杰等人得知将要被遣返回国后心中十分不安。他们在苏联红军的护送下,在绥芬河被辛大川等人接管,后又押送到长春。溥仪等人猜测着会被共产党处决。在列车上,溥仪企图自杀,幸被辛大川与韩金锁等人及时发现。
第25集
溥仪与战犯们被押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被编号到监房,他对给自己编号十分不满。齐正看到溥仪与宗亲们关押在一起还是像皇帝一样的被伺候着,便把溥仪调换了监房。李老丁得知单独给溥仪开小灶后,在他的饭里洒了炉灰。李老丁等人对优待溥仪十分不满,齐正以党的政策开导了李老丁等人。
第26集
韩金锁为了照顾溥仪让汪满替他值日,溥仪为感谢韩金锁送笔给他却受到韩金锁的批评。溥仪受到齐正鼓励后,在狱中积极改造。韩金锁被溥仪想改好的行为所感动并主动帮他补好衣服,还鼓励他改造自新。溥仪得知朝鲜战争爆发后,怀疑自己会被处决并在狱中立嗣。
第27集
小秀给溥仪递纸条让他主动交出珍宝,溥仪得知韩金锁在朝鲜战场牺牲后内心十分悲痛,经过思想斗争,他主动向齐正捐献了珍宝。朝鲜战争结束后,抚顺战犯管理所迁回抚顺。溥仪看到战犯家属来探监后,心中十分挂念李玉琴,齐正将李玉琴的地址告诉了他。李玉琴见到溥仪后向他提出离婚,溥仪最终同意了她的要求。
第28集
贺龙来到战犯管理所鼓励溥仪和战犯们努力改造,在贺龙的建议下战犯管理所让溥仪等人到新中国各地参观,他们还到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在新中国建国10周年时,溥仪与战犯们得到特赦并回到北京,他们受到周恩来和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热情接见。溥仪在参观故宫时,回想自己前半生的经历。
1-10集11-20集21-28集查看全部剧情
分页查看剧情
词条图册
电视剧末代皇帝剧照(11张)
词条图片(1张)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
? 解放 ( 2011) ? 震撼世界的七日 ( 2009) ? 奥运在我家 ( 2009)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2001)
? 西藏风云 ( 2001) ? 中国命运的决战 ( 2001) ? 水浒 ( 1998) ? 唐明皇 ( 1993)
? 孔子 ( 1992) ? 长城向南延伸 ( 1990) ? 末代皇帝 ( 1989) ? 西游记 ( 1988)
? 红楼梦 ( 1987) ? 四世同堂 ( 1986)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
电影名称
奥斯卡金像奖...
个人奖项
作品奖项
最佳影片
最佳外语片
最佳动画短片...
最佳动画长片...
最佳视觉效果...
最佳原创剧本...
最佳改编剧本...
最佳摄影奖
特殊奖项
2013年
逃离德黑兰
2012年
艺术家
2011年
国王的演讲
2010年
拆弹部队
2009年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08年
老无所依
2007年
无间行者
2006年
撞车
2005年
百万宝贝
2004年
指环王3:王者归来
2003年
芝加哥
2002年
美丽心灵
2001年
角斗士
2000年
美国丽人
1999年
莎翁情史
1998年
泰坦尼克号
1997年
英国病人
1996年
勇敢的心
1995年
阿甘正传
1994年
辛德勒的名单
1993年
不可饶恕
1992年
沉默的羔羊
1991年
与狼共舞
1990年
为戴茜小姐开车
1989年
雨人
1988年
末代皇帝
1987年
野战排
1986年
走出非洲
1985年
莫扎特传
1984年
母女情深
1983年
甘地传
1982年
烈火战车
1981年
凡夫俗子
1980年
克莱默夫妇
1979年
猎鹿人
1978年
安妮·霍尔
1977年
洛奇
1976年
飞越疯人院
1975年
教父2
1974年
骗中骗
1973年
教父
1972年
法国贩毒网
1971年
巴顿将军
1970年
午夜牛郎
1969年
奥利弗
1968年
炎热的夜晚
1967年
公正的人
1966年
音乐之声
1965年
窈窕淑女
1964年
汤姆·琼斯
1963年
阿拉伯的劳伦斯
1962年
西区故事
1961年
公寓春光
1960年
宾虚
1959年
金粉世界
1958年
桂河大桥
1957年
环游世界八十天
1956年
马蒂
1955年
码头风云
1954年
乱世忠魂
1953年
戏王之王
1952年
花都艳舞
1951年
彗星美人
1950年
一代奸雄
1949年
王子复仇记
1948年
君子协定
1947年
黄金时代
1946年
失去的周末
1945年
与我同行
1944年
北非谍影
1943年
忠勇之家
1941年
蝴蝶梦
1940年
乱世佳人
1939年
浮生若梦
1938年
左拉传
1937年
歌舞大王齐格飞
1936年
叛舰喋血记
1935年
一夜风流
1934年
乱世春秋
1932年
大饭店
1931年
壮志千秋
1930年
西线无战事
1929年
红伶秘史
1928年
铁翼雄风
历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1971-1990)
? 虎豹小霸王 ( 1971) ? 血腥星期天 ( 1972) ? 歌厅 ( 1973)
? 日以继夜 ( 1974) ? 拉孔布·吕西安 ( 1975) ? 再见爱丽丝 ( 1976)
? 飞越疯人院 ( 1977) ? 安妮·霍尔 ( 1978) ? 朱莉娅 ( 1979)
? 曼哈顿 ( 1980) ? 象人 ( 1981) ? 火战车 ( 1982)
? 基督停在恩波利 ( 1983) ? 圣雄甘地 ( 1983) ? 丹东 ( 1984)
? 教导丽塔 ( 1984) ? 卡门 ( 1985) ? 战火屠城 ( 1985)
? 雷德尔上校 ( 1986) ? 开罗的紫罗兰 ( 1986) ? 乱 ( 1987)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 1987) ? 男人的野心 ( 1988) ? 牺牲 ( 1988)
? 芭比特的宴席 ( 1989) ? 末代皇帝 ( 1989) ? 死亡诗社 ( 1990)
? 只是人生 ( 1990)
参考资料
1.《末代皇帝》剧情简介.
2.《末代皇帝》制作发行信息.
3..
更多阅读
谁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 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皇帝
感谢“草根名博”的重点推荐!谁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作者/乐奀 年号,是中国封建制度一大“发明”,系古代皇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标志。不同的皇帝需有不同的年号,一般不用另一个皇帝的年号,否则会被认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勇若怯的统帅,不战而胜?! 中国历史最强统帅
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兵伐中原 司马懿拖延不战而胜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勇若怯的统帅,他就是司马懿。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即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最后一次兵伐中原,他兵出斜谷(在陕西终南山。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
中国历史上有关宽容的小故事 关于宽容的诗句
中国历史上有关宽容-小故事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
中国历史上你不知道的事 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 个皇帝。评价:彪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后宫传奇女性图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后宫传奇女性(图)慈禧太后,满族,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史以来皇后生后哀荣之最。是清朝政府腐败、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