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多维阅读下”的‘俄狄浦斯王’——兼谈如何阅读西方人文经典阅读》
【云山论道-思想家论坛】第44期暨【人文经典阅读通识教育】第20期
主持人:何光顺老师
主讲人:林玮生老师
时间:5月16日下午2点-3点
地点:南校B8学术讲座报告厅
参加学院:全管理1301班,全管理1303班,管理1301-1306班、审计1班,管理物流1303班
课程文字记录:黄银椿
何光顺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本期讲座系广外人文经典阅读通识教育第20期,云山论道-思想家论坛第44期。当然,在每次讲座前,我照例要向同学们强调下我们的课程作业了,即大家要在我们推荐的80部经典完成每学期2部经典的读书报告,以及一篇听讲座报告。希望同学们在课程导师和讲座导师的带领下,真正做到学必有所思,而后有所入。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培养一种人文情怀,永远拥有一颗永不坠落的灵魂。我们的课程从其开课之初,就是要让大家的关乎人生的理想得到浇灌,并不断茁壮成长。
本期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林玮生教授来我们广外南校区给同学们开讲。我这里需要郑重给大家作下郑重介绍,林玮生老师是我们中文学院引进的重量级教授,在古希腊悲剧的发生学及比较研究方面都已经发表和出版了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下午的这场讲座将会收获甚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林玮生老师。
林玮生老师:同学们,下午好。这是我第一次来到B8报告厅开讲座并且录像,让我在高兴之余,也有些忐忑不安。首先,感谢何光顺老师对所有讲座的精心安排,何老师作为全校的人文经典课程的总负责人,他的辛勤劳动使我们今日能够在这里见面,一起交流。这是我今天的第一个感谢。第二个感谢是感谢在座的所有同学们,因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我把他叫做受者时代,不是讲者时代,而是受者。受者,就是听者、读者。我们进入这一样一个新的时代,我由衷地感谢今天有这么多同学前来听我的讲座。
今天我要将的主要是通过对俄狄浦斯王寓言文本的分析,让我们一起走进怎样来阅读西方人文经典。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自己的历程比较复杂,我是广东揭阳人,比较文学博士并在之后获得两个教授称号。我的学业主要经历过2个“十年寒窗”,我分别在英语专业与中文专业学习了十年的时间。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部全世界著名的经典《俄狄浦斯王》。他的作者,索福克勒斯,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索福克勒斯曾经是雅典的将军,同时他也是一个悲剧作家,文武双全。他一生写了130部作品,24次获奖,可惜现在只有7部仅存。而我们今天讲的俄狄浦斯王就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主导雅典的戏剧界30年,被誉为“悲剧创作的荷马”。俄狄浦斯王,在上学期中央大学的博导魏朝勇教授曾来我们广外北校区开讲座,我的这个讲座实际上是续他的讲座。可惜的是,大家都没有听过他的讲座。其中,有一个同学就曾提问:索福克勒斯创作悲剧是否可以随心所欲?同学们,在那个年代,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不是索福克勒斯就可以随意创作?当然不是,在当时,创作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分支,索福克勒斯不能随意创造,他所用的题材,都是神话里面有的。不过他把神话拼凑并情节化,这一点需要同学们明白,俄狄浦斯王不是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严格来说,他不是著者,而是编者。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通过神话这些集体智慧加工编写出来的,但是编写加工得非常精彩与巧妙。所以说悲剧在这个时候是不能创作的,这牵涉到一个问题,符号的演变,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下会一起讨论。
在讲俄狄浦斯王之前,我要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并弄清出几个概念。
1.“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王故事中杀父娶母的情结,请大家注意这个情节,杀父娶母,在我们近代及当代社会里,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我们人类原始的时代,杀父娶母是一件非常普通而非特殊的事情,正如今天当代社会兄弟之间争夺财产一样。娶母,如同今天的小三。在当时的时代,这种事情,是经常出现的。首先提出“俄狄浦斯情结”的是弗洛伊德。他是这样设想的:在遥远的过去,几兄弟结合起来,杀掉父亲,并由其中一个儿子娶母亲。其实这是一个人类还处在半人,非人非兽的时代,杀死父亲,娶走母亲,也是动物群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在经过漫长岁月的洗刷与时代的变化,从乱伦婚姻制到血缘婚姻制到今天的一夫一妻制,杀父娶母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这种情结,还继续存在。这种情结,现在主要存在于潜意识里。这里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俄狄浦斯情结产生于希腊,那么在全世界的其他民族,“俄狄浦斯情结”有没有可能出现?或者只有希腊才存在这样的故事?实际上,现在很多人类学者花费十几年时间来研究:俄狄浦斯就是古希腊的产物。但在座的大部分同学我相信都可以成为人类学家,这是人类从远古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漫长演进的过程。每一个民族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俄狄浦斯情结”存在于世界各个民族,只是率先由索福克勒斯讲出来罢了。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在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黎族,存在一个一模一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名字叫做《吞德剖》。黎族的祖先是狗与降到人间的女仙,其实在这个时候,人与动物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后来,哥哥杀父娶母,变成了五指山和万泉河。哥哥误娶母亲与妹妹为妻子,衍生了黎族。所以刚才大家判断得非常准确,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俄狄浦斯情结”,都存在杀父娶母的事实。只不过现在,一夫一妻制将之淘汰了。
2.情结。什么叫“情结”。我举两个例子来解释情结。在座的同学有无做梦梦过从高空中掉下来使自己吓了一跳?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做出这样的梦?之前我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回答,一个人类学家做出这样的解答:在我们的祖先还是猴子的时候,他们多次在树上爬行时不下心从树上掉下来。这个动作由于不断地重复,尽管我们现在变成人,这个动作依旧影响着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这是另一个十分简单的情结。我们广外很多女学生都喜欢手镯,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我们古代的时候有一个抢婚制。在氏族时代,一个氏族会到另一个氏族里抢夺女人,抢走后用藤条捆住女人的身体,使她逃不了从而成为他的妻子。这样子,时间久而久之,抢婚这个陋习不断地淡化消失,可手被藤条捆绑的原型依旧存在并在今天演变成戒指、项链、手镯等。
3.神谕。神谕就是神所估计,命令要发生的事情。
俄狄浦斯王这个故事是索福克勒斯在有关乱伦时代杀父娶母的简单传说的基础上,在英雄时代扩展创造成一个完整的剧本而已。今天,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人类发展的三个时代:第一个是神的时代。第二个时代是半神半人,拥有人的生命与神的本领,也称英雄时代。最后一个时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人的时代。在这里我用三个比拟希望同学们可以记得这三个时代。神的时代是人类的幼儿园时期;英雄时代是人类的小学阶段;而人的时代是属于中学阶段。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这样子的:俄狄浦斯的父亲叫做拉伊俄斯,爷爷是忒拜国的国王拉布达克斯。由于其父自幼丧父,被夺走了忒拜国王的一切权力,后来拉伊俄斯投奔另一个国家——珀罗普斯。在珀罗普斯,拉伊俄斯成为国王儿子的家庭教师,与此同时,拉伊俄斯爱上了自己英俊潇洒的学生,后来将其诱拐并害死。由于珀罗普斯国王心中的不平,他诅咒拉伊俄斯:他将来一定会被自己的儿子害死。之后,拉伊俄斯在机缘巧合之下还是回到祖国,继承忒拜国王位,并与伊俄卡斯忒结婚。但拉伊俄斯因惧怕诅咒,不敢与伊俄卡斯忒同房。可一夜醉酒,还是产生了俄狄浦斯。他没有把俄狄浦斯杀死,而是把俄狄浦斯抛弃在荒山之中。命大的俄狄浦斯被一个牧羊人救起,并因他被冻伤的脚,牧羊人为他取名“俄狄浦斯”(肿胀的脚)。后来,俄狄浦斯被邻国国王领养,生活安乐,他并不知道国王王后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一直把养父养母当作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俄狄浦斯生性聪明,长大后,他在神殿中被神告知:他将杀父娶母。俄狄浦斯深怕自己会伤害父母,于是仓皇出逃。在这个过程中,俄狄浦斯与生父拉伊俄斯相遇,两人在过桥时发生争执,在这个过程里,俄狄浦斯杀死拉伊俄斯。后俄狄浦斯进入忒拜城后,解破斯芬克斯之谜,拯救了忒拜城。这个国家人民拥护他成为国王并根据传统与母亲结婚。但是在后来忒拜城还是出现瘟疫,神谕告诉他:必须找出杀父的凶手。经过一番搜索,俄狄浦斯发现了自己的罪行,自残双目,流浪他乡。整个故事十分精彩,主要是为表达:神谕神圣不可侵犯。
整个故事就是这样子,接下来我们的重点是怎样来分析俄狄浦斯?俄狄浦斯这个故事在阅读的时候可以用两种方法来阅读。一种是情节阅读,像一篇短文,找出他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情节。另外一种是主题阅读,就是在阅读一篇文章后,概括出大意。通过两种阅读走进俄狄浦斯这个文本,我们再来看会发现什么问题?什么叫情节阅读,情节阅读就是有行动构成了整个过程,而主题阅读,是不需要追求细节的,主要知道这个故事的大意。
首先大家先来听一下这个故事:《Theshepherdboyandthewolf》(狼来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故事,首先,我们使用情节阅读的方法,我在这里设了几个判断真假的句子:1.这个小孩在放羊时非常孤独,如果有人陪伴他一起玩,他不会做出欺骗行为?2.如果这个小孩欺骗他人,事不过三,悬崖勒马,那么羊被狼吃掉的事实就不会发生?3.这个小孩所喊的:“wolf,wolf,wolf”(狼来了,狼来了),非常逼真,有声有色,所有的人都被欺骗了?这是women通过读情节获得的。
如果以主题阅读这篇短文,那么可以得到什么主题呢?这篇文章是想告诉我们:不能骗人。如果我们一旦说谎,当我们说真话的时候,就没有人相信我们了。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一种阅读更适合这篇短文?其实不管哪种阅读方法,都可以,重点是哪种更合适。
那现在我们阅读俄狄浦斯王有两种阅读方式:一种是情节阅读。俄狄浦斯我刚才已经介绍了他动人心弦的情节。那么是谁提出了读情节这个方法呢?是我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在《诗学》中以读情节,从而大胆地提出了“过失说”,同学们注意,这里我们所说的“过失说”就是“伦理说”,他从情节的角度认为,俄狄浦斯之所以受灾受难,那是俄狄浦斯自己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俄狄浦斯本身,杀父,娶母,这是俄狄浦斯自身造成的。这里,亚里士多德根据因果的失误,对希腊悲剧的人物进行好坏的二元评判。他在《诗学》中反复出现这样的话语:人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俄狄浦斯这种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也不公正,因而遭受不幸。这些人名声煊赫,生活顺达,但美德不好”在论及俄狄浦斯这个悲剧之时,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人造成的,并同时运用了好人坏人对俄狄浦斯进行评判,从而认定俄狄浦斯是一个坏人。一千年来,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成为中西方学者的主流观点,如华中师范大学聂珍钊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同学们觉得这样的批判合理吗?俄狄浦斯本身根本不知道自己杀父娶母,俄狄浦斯本身真的有罪吗?
接下来我们进入另一种解读法。如果我们进入主题阅读,将会出现另外一种面貌,如同刚才的《Theshepherdboyandthewolf》,主题阅读形成了“命运说”,与刚才的“过失说”形成了针锋相对的观点。在亚里士多德的那个时代,也就是神话时代,如果说悲剧,可能没有人懂。道理非常简单,如果身边有小孩,你告诉他:这是命运决定的,他是不了解的。其实轴心时代,人们的思维就相当于现在6、7岁的小孩,当时若要说大力士,便需用形象来表达这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当时古希腊的命运,他无法用形象来表达命运,只能用故事来表达。因而索福克勒斯用俄狄浦斯来表达的是一种命运,它表达了神谕是无可逃脱的一种命运。在英雄时代,人类还在使用形象思维,很少使用抽象思维。现在我们对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进行概括,大多都是只有两个字“命运”,最终都是走向灭亡,结局都是黑色的。我国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在论及希腊悲剧的精神实质时说:“悲剧家只能把阻遏人的自由意志的客观看做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名之为‘命运’。在三大悲剧家遗留下来的作品之中,‘命运’总是贯穿全局的主题。”这就是解读希腊悲剧的著名一说——“命运说”。我自己也是十分倾向“命运说”。
但是我百思不解,为什么亚里士多德会连希腊悲剧的主题都看不懂呢?我反复思考,思考五六年之久,才有些弄明白。同学们,其实呢,俄狄浦斯王是一个双时代文本,你使用情节或者主题都是行得通的。什么叫“双时代文本”呢?这种文本大概就相当于“小升初”,由形象转向抽象,刚刚我已经提过,人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一个是幼儿园时代,第二是小学时代,最后是中学时代,那么我大概地算了一下,俄狄浦斯王既不是小学时代,也不是中学时代,而是处于两者之间,我把它称为“双时代文本”。这种文本,既可以用形象的读法,也可以适用抽象的读法,当然哪种更合适,就要由大家来评判了。客观来说,俄狄浦斯的文本,准确的是“命运说”。如果从文本角度来讲,俄狄浦斯是属于品德很高尚的,他为了避免杀父娶母,首次逃亡;后来得知自己的罪行,自残双目,再次逃离,我觉得他是敢于担当的,品德高尚的。他本身是不知道真相的,所以他的行为是不能以伦理来评判的。那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要以伦理来分析呢?
通过跨文化分析,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过失说”。这个目的在哪里?同学们,其实一千年来,不管是西方的学者还是中国的学者,他们都误读了亚里士多德。“过失说”是人类文明在转型期的符号的一种重新解释。在这里,我们引进一个新的概念“轴心期”。大概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世界各地产生了精神的运动。同学们,从人类多少亿年来,这都是没有的,我们人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才出现了精神运动。这个时候人类开始对自己,对神话进行反思,于是出现了对神话的历史化。在轴心期,其中一个标志就是,世界出现了“圣徒时代”。世界都出现了先知,先贤,像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神话历史化,把神话中不合理的东西变成一个合理的东西。这里面又出现另一个规律“符号演变规律”,像原来的神话故事,不可能全部都改了,但是需要保留原来合理的东西,改变不合理的东西,这就是“符号演变规律”。我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为同学们阐述这个规律。大卫,在世界很多地方都不喜欢裸体的存在,但大卫又是一个著名的符号,现代人不喜欢他的裸体,于是现代帮大卫穿上衣服,甚至将大卫用于一些商业元素。这是一个符号演变的规律,就是经历一个时代,对这个符号进行改装,但不能整个符号彻底毁灭,这样人类很容易就走进黑暗时代。
这里顺便说一下,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希腊的雕像都是裸体的?很简单,从人类的演变来看,我刚刚已经说过,希腊那时人类的思维相当于现在6、7岁的小孩,人类童年时代是不怕没穿衣服的。于是到了人类的成年时代,便会对这个符号进行改装。我们中国也有2个故事,一个是“乐正夔一足”。夔,是古代的一个神话人物,他音乐弹得非常好,那就有个在音乐方面,夔是乐中之圣。可是,孔子觉得夔仅有一条腿,不是人,于是他将“乐正夔一足”重新解释为:如果在音乐方面有夔一人,那就足够了。还有另外一个例子,“黄帝四面”,这是指东西南北,但是一个人是没有四个面的,于是孔子解释为黄帝派四个人去治理天下。这样的解释有点牵强,甚至可说是乱改。但是在这个时候,亚里士多德充当的角色与孔子的角色其实是一样的。在轴心期,许多神话都将被改失。亚里士多德是圣人,担负着与孔子一样的重任。只不过,孔子针对的是神话的内容,而亚里士多德针对的是悲剧的原因。所以“过失说”,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出,均偏向“命运说”,但是亚里士多德硬将之改过来,主要是为了去神化,走进人的时代。接下来我们具体地再分析下“过失说”,它是怎么样从神的话里到人的话里进行创造性的改正的呢?
命运说与过失说是对立共存的。读主题,就是悲剧本身的含义,而读情节,就是开始走向人的时代。从神的时代走进人的时代,就是从读主题走向读情节。我们来引用西方著名学者布鲁克斯和卫姆塞特在他们的批评简史中把亚氏归结为一个“结构主义者”、“斤斤计较于悲剧的行为与情节”,即情节结构的悲剧观,但是他们讲不出亚里士多德做这件事的原因。同学们,通过我的解读应该知道,亚里士多德,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是我们的先知、先觉,肩负着在人类文明转型时期符号改读的重大使命。但是呢,我们也应该知道,亚里士多德对于俄狄浦斯的改读还不够成熟。我们来看看亚里士多德的贡献与局限。
亚里士多德抛弃了希腊的命运说,以先驱者铁肩担道义之势,挑起了对悲剧神话伦理化的历史重任,为人类符号在时代转型期的重释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之前,还没有人做过,还没有人去评判悲剧里面的人物好与坏,人还匍匐在神谕的预言之中,“人”作为世界的主体还没有被提出,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唤起了人作为历史主人公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人从神的巨臂中解救出来。从此以后,事之成败,自己担当,英雄做事,不再归咎于命运。这个“过失说”改的歪歪扭扭,他的局限也蕴藏在它的伟大之处。只有像亚里士多德、孔子一样,进行一种符号改造,那才是伟人。但是他用的“过失说”不太好,就像孔子的“黄帝四面”,却硬诠释成黄帝派四个人去治理国家,也不太好。因为俄狄浦斯是不能被世人责怪的,他在不知不觉地情况下所犯的错误,因而采用“过失说”是违背文本的原意的,但是亚里士多德要把它去神化,他不得不这么做,把错误归咎于俄狄浦斯,这是一种大刀阔斧,武断的改造。关于这一点,同学们可以看我发表的这篇文章在《国外文学》2011年第2期,《希腊悲剧文本的神话伦理化》。今天我解释了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进行改读,以及我们阅读的2种方法,一种是情节阅读,一种是主题阅读,之后通过跨文化终于解读了亚里士多德的用意。
接下来有几点关于人文经典阅读的感想希望与大家交流,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一定要学一点人文经典。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在每一个时代轰动全世界的典籍,那些都是思想的“珠穆朗玛峰”,我推荐给同学们了20几部经典,大家不一定能读完,但只要你找自己喜欢的经典去读都是一样的,经典的思想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用拘泥。对于我们读经典,大多数同学都读汉译,尽量学着透过汉译看原版,对于经典的核心概念都要把握得准确一点,如今天我讲的悲剧概念,就包含好几个概念,原始的悲剧,这是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悲剧,西方现代悲剧,如最伟大的悲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国的悲剧,其实呢,像我今天讲述的古希腊悲剧不能单纯用汉语“悲剧”来表示,应该称为“严肃的命运剧”;第二个,不要轻易受大师的名言左右,我以前走进悲剧总是借助鲁迅先生的概念。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就是悲剧喜剧的概念”。实际上,鲁迅先生这个说法肯定不能作为原初的悲剧喜剧的概念。鲁迅先生说的这些只是在某种通俗的层面上说的。黑格尔也说过,悲剧就是善与善的冲突。他们只是从一个角度来阐述悲剧的某种性质,并且他们讲述的悲剧不一定是古希腊悲剧,也有可能是西方现代悲剧。所以,不能套用名人的名言把他作为概念的理解。我在博士后时期,也得到过一些教训。有2个著名人物,一个是季羡林先生,一个是钱钟书先生。他们对比较文学的概念进行定义。这些名人的研究有时候不一定是在比较文学的概念上,所以他讲出来的不一定就是对的,他们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应该将这些话都奉为真理,这对我们每一个具有可塑性,追求真理的年轻心灵来说具有很大的伤害。还有文化大师朱光潜对希腊悲剧中选择王子贵族的原因做出阐述:这是为了使悲剧的效果更好,更震撼人心。其实,朱先生这里缺乏时代三分说的概念,在悲剧时代,都是英雄时代,那个时候就并没有普通人的概念,舞台上只有煊赫人物,半神半人的存在。所以呢,不论读什么书,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个观点错了,也应该学着坚持下去。不要让别人误导了大家。接下来给大家留下一幅画,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这是哈佛大学的校徽——“VERITAS”,他的校徽是三本书构成的,上面2本是打开的,下面1本是反过来,所以它告诉我们:要追求真理,更要反对真理。今天听讲座的有信息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同学,那么你一定要找全世界最著名的管理学的书籍来阅读。努力阅读,吸收西方人文经典,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觉得站在巨人的头上更高,更好。我今天的讲座就到此为止,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