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部分人取道佐贺还是贪图价廉,一下机,即刻转往福冈去也。其实佐贺是个农业县,物产丰富,境内的温泉也不少,还是值得一游,在这里逗留两天,并不浪费时间。
所有的佐贺特产中,最令当地人自豪的,应该是佐贺牛吧。我们提起日本牛肉,总以为神户的排第一,事实上就像金华火腿出自东阳一样,神户只是兵库县周边乡下养牛户的经销中心,本身不产牛。佐贺牛名气没那么大,但肉质方面亦逊色不到哪里去。
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森严,对于牛肉,也专门搞了一个日本食肉格付协会,所谓格付,就是定级的意思。各地牛肉皆有自己的标准,佐贺牛的如下:
一、黑毛和种。
二、由佐贺境内农家饲养。
三、肉质等级在4级以上,BMS则在7级以上。
肉质等级和BMS,都是这个格付协会研究出来的级别,其它还有成品等级、BES、BCS等等,但用得最多的还是成品等级加上肉质等级的组合,前者分ABC,后者由1至5,我们常听说A5的牛肉最高级,就是这么来的。
BMS是牛脂肪交杂基准的简称,分12级。肉质等级愈高,BMS也愈高。肉质等级4级的牛肉,BMS最少也有5级,最高可到7级,肉质等级5级的话,BMS非在8级以上不可。
这套标准,有些靠人工判断,可松可紧,佐贺牛执行得较严格,排全日本第二,排名第一的,是东京边上的仙台牛。
佐贺人把自家的牛肉标准弄得那么苛刻,我猜是自尊心作祟的缘故。佐贺牛的历史,只是三十年罢了。1984年立野主干创建的品牌,最初引进的,是兵库县但马牛的血统。
佐贺牛之外,另有佐贺和牛,一字之差,等级上差了数档。大家叫菜时,可别搞错。
![佐贺牛 季乐 佐贺牛](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40552t01312f180a302e2f9c.jpg)
吃佐贺牛,当然是在佐贺当地的价钱公道。店铺众多,规模最大的那家“季乐”,光顾的客人也最多。
其它人家无非是烤或铁板,再就是涮火锅和做寿喜烧,“季乐”独辟蹊径地发明出蒸的办法,是很有意思的发明。
用一个铁盘装满水,在电炉上烧将起来。上面摆一个大木盒,铺满蔬菜,先蒸至半熟,再将牛肉盖在菜上,肉汁和牛油滴下,我的感觉是菜比肉更好吃。
最高级的A5佐贺牛,一客卖8000日币,只有四大片薄切。看起来不够吃,实际上脂肪太多,肥得像肥皂,两块下肚,已把人吃腻了。
我一向认为,没必要把日本牛肉抬得过高,当成神话更是走火入魔。那些喂啤酒、听音乐、做按摩的故事早已证明是噱头,平时还不是大家一起啃饲料?至于A5、A4的等级,说到底,是看脂肪的多少,你够肥,等级就高,没别的花头。
日本牛的致命伤,是日本人追求细腻过了头,入口即化确实没错,但是也没什么牛味剩下,这一方面,是美国牛和澳洲牛占了上风。
我只是讲几句中肯意见,倒不是拆日本牛的台,日本牛痴听了会骂我,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