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 李先念

  

董必武(1886-1975.4.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原名董贤琮,字洁畲,号璧伍,又名董用威。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留学日本,1917年毕业于东京私立日本大学。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擅旧体诗、联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1920年秋与陈潭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湖北省委委员。

大革命时期,1924年国共合作后,领导筹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湖北省政府农工厅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2年回国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最高法院院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10月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在武汉、重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和修改工作。是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第七至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4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著作和诗词分别收入《董必武选集》、《董必武诗选》。

董必武自题联

座上清茶依旧;

国家景象常新。

——自题时势

飞身可夺工堑;

健步定攀高峰。

——自箴

生活恰如鱼饮水;

进修浑似燕衔泥。

——自题书斋

此联自题,以“鱼饮水”为喻,告戒自己生活艰朴,像鱼离不开水那样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还要像“燕衔泥”那样,持之以恒,勤奋学习。)

新功未建长伏枥;

老本无多早啃枝。

——90岁寿诞自题

民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小得。

——自箴

董必武撰题联

绿树多生意;

白云无尽时。

——题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庄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题四川省峨嵋山报国寺

楚国以为宝;

董必武 李先念
今人失所师。

——题湖北省罗田县王葆心墓

三顾频频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题湖北省襄樊市襄阳隆中武侯祠(1)

隆中武侯祠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北15公里处。祀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祠的右前方有石牌坊一座,额上刻“古隆中”三字,柱上刻有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此系杜甫《蜀相》诗句]。1965年1月董必武为该祠题写了此联。“频烦”,谓屡次劳烦”。“晤对”,指隆中对。晤,见面;对,谈话。在这次会晤中诸葛亮为刘备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制定了正确的建国大计。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董必武题四川省成都武侯祠

此联联语语同上,再题四川省成都武侯祠。上联用杜甫《蜀相》诗句,指刘备三顾茅庐以求天下之计。下联自撰,指刘备、诸葛亮“一番晤对”,纵论古今大势,结下深厚友谊,一直为后世传为美谈。

一片平芜谐草绿;

几丛烈火竞星红。

——题油田

莫夸六国黄金印;

来试三迤碧玉泉。

——题云南省南安宁温泉宾馆

逆水行舟用力撑;

一篙松劲退千寻。

——题《中学生》杂志

习劳自种千盆菊;

爱客同看百日花。

——董必武题北京净业湖畔洁园

诸葛大名垂宇宙;

隆中胜迹永清幽。

——题湖北省襄樊市襄阳隆中武侯祠(2)

此联题湖北襄樊市襄阳隆中武侯祠。上联集杜《咏怀古迹之五》首句,下联自撰,颂赞诸葛亮的功绩及隆中的胜景。以人为景扬名,以景为人增辉。

旋转乾坤,移山倒海;

济人利物,震古铄今。

——题福建省厦门集美解放纪念碑

此联题福建省厦门集美鳌园解放纪念碑,用四个成语将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义举,盛赞陈先生为祖国解放和建设的大业结合起来,予以高度的评价。联语简洁明快,气势雄壮。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坚,与日月争光。

——题湖北省武昌东湖行吟阁

行吟阁在武昌东湖西沿听涛轩东侧小岛上。新中国成立初兴建。,典取《楚辞·渔父》中屈原“行吟泽畔”之意命名。阁前竖有屈原全身塑像。造形端庄凝重,清癯飘逸;作翘首向天,款款漫步之状,表现诗人遭谗被黜后源流放江南,徘徊泽畔,对天长吟的生动形象。上联写屈原的《离骚》及其他作品辞高旨远,同《诗经·风·雅》一样为人珍视,具有不朽的价值。下联写屈原志坚行廉的高贵品德,晖耀后世,可与日月争光。联语吊古抒怀,充分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心情。

阶高辞远,同风雅并体;

行廉志洁,与日月同光。

——题湖南省汨罗玉笥山屈子祠

因地制宜,为集体农民兴利;

实事求是,教青年子弟读书。

——题湖北省当阳县河溶中学

1963年董必武出席了湖北省委召开的林业会议,鼓励大家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当时,当阳县河溶中学的师生们,把学校植树造林的情况,写信向董老作了汇报。董老看了很高兴,迅速给学校复了信,对师生进行支持和勉励,同时,还给学校写了这副对联。此联将“植树”与“育人”融合在一起,耐人寻思。

提高警惕,肃清一切特务分子;

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题甘肃政法机关

1955年秋,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在兰州听有一个案件:当年6月,岩昌县乡村干部为制止群众迷信活动而遭殴打和捆绑,县人民法院以“利用迷信活动煽动群众篡夺政权的现行反革命罪”,判处4人死刑,1人无期徒刑和2人有期徒刑,正呈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核。董必武听完全部案情报告后,建议重新调查,一定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人民内部问题定成反革命案件,并挥笔题了这副对联。甘肃省政法部门根据董必武同志的指示,立即组织三级工作组,深入实地调查,实事求是地作出结论。原判7人均教育释放,免除了一起大冤案。

爆革命火花,生有光芒照日月;

作献身金鉴,死留正气壮山河。

——题河北省邯郸烈士陵园

此联为河北邯郸在武装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而题。联语紧紧围绕“生”与“死”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歌颂了那些为革命而生,死为真理献身的烈士们的英雄气慨。他们生得有意义,“生有光芒照日月”;死得有价值,“死留正气壮河山”。此联的格调高昂,恰似一曲动人心魄的正气歌。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题浙江省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8号[现兴业路透社号]举行,毛泽东、董必武等12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发现附近有敌情,最后一天的会议遂改在浙江省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新中国成立后,嘉兴南湖开辟了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董必武对南湖有着深厚的感情,于1963年12月和1964年4月,董必武先后两次重访南湖,并为该馆题了此联。“烟雨楼台”,南湖湖心小岛上建有“烟雨楼”、“清晖堂”等。“星星火”,指毛泽东著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喻革命从小到大,一定能够成功。这里代指第一次党代会的历史功绩。“殷殷雷”,谓大雷;指中国革命的强大风雷。殷殷,盛大的意思。此联触景生情,笔力千钧,不状南湖佳景,颂赞其历史意义,使人饮水思源,思绪万端。

董必武贺赠联

读书难字过;

回首白云间。

——集杜甫诗赠曹瑛

传家绝业诗千首;

报国多方笔一枝。

——贺谢觉哉60岁寿诞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

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与周恩来、邓颖超同贺马寅初60岁寿诞

董必武撰挽联

长征老战士;

文革病诗人。

——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

谢觉哉(1884-1971),湖南省宁乡县人。青年时代参加新民学会。曾任中央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长征后任中央党校校长、法律研究委员会委员。建国后历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有《谢老诗选》、《谢觉哉日记》等传世。

我辈犹生,变悲哀为力量;

公等不死,继传统有人民。

——与吴玉章同挽民主革命战士李公朴、闻一多

李公朴(1902-1946),江苏省常州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著有《怒涛集》、《读书回首》等;闻一多[1899-1946],字友三,湖北省浠水县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7月15日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著有《闻一多全集》等。5天之内两位民主斗士遭杀害,激怒了人民,昆明、上海、重庆、成都、延安、苏皖解放区等地都召开了追悼会,挽联极多。

立志复仇,英勇不辞汤火险;

以身殉国,壮丽何殊前后方。

——挽(1938年)“十·二三”烈士

1938年10月23日,一艘载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向重庆撤离人员的“新升隆”号轮船,在嘉鱼燕子窝水域遭4架日机轰炸扫射,船沉人亡。12月5日重庆举行声势浩大的追悼大会,各界名流及团体送挽联300余副。董必武撰此挽联,说抗日不分前方与后方,为国牺牲的都是国家的好儿女。

策马挥戈,宁抛热血贻千古;

赤胆忠心,敢将铁骨著高风。

——挽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张体学(1915-1973),河南省新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红军游击队大队长、副团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参谋处长、第5师14旅政委、第5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鄂东军区代司令员。建国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湖北省副省长和省长、中共湖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和省委书记、湖北省军区政委、武汉军区政委。中国共产党第九、第十次全国代理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3年9月3日在北京病逝。

为五千年祖国英勇牺牲,功名不朽;

有四百兆同胞艰辛奋斗,胜利可期。

——与周恩来、叶剑英合挽国军空军少尉飞行员陈怀民

陈怀民(1916-1938),江苏省镇江县人。国民革命军空军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少尉飞行员。生前曾说:“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1938年武汉“四·二九空战”中,所驾战机在击落日军1架战机后,受到5架敌机围攻,飞机油箱着火。当时本可跳伞求生,但他猛拉操纵杆,战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向上翻转了180度,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与日本吹嘘的所谓“红武士”高桥宪一同归于尽,为中国空军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史诗。战后武汉各界在汉口总商会举行隆重追悼大会,悼念陈怀民等在空战中英勇殉国的空中勇士。中共中央和八路军的代表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送来了这副挽联。

贻我一篇书,语重心长,自探立国千年奥;

奠君三爵酒,形疏礼薄,难写回肠九曲深。

——挽国民政府湖北省代理主席严立三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与毛泽东、秦邦宪、吴玉章、陈绍禹合挽王铭章

王铭章(1893-1938),字元钟,四川省新都县泰兴场人。国民党爱国将领。历任川军排、连、营、团、旅长等,后任师长,授陆军少将衔,继任国民党第41军前敌总指挥,授中将。抗日战争时,参加台儿庄战役,驻守滕县,1938年3月17日与日军激战时中弹殉国。5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中央委员董必武、秦邦宪、吴玉章、陈绍禹联合撰送了这副挽联。

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竟以去就争,大节凛然不可犯;

江汉朝宗,巴渝读诔,倍增生死感,高山仰止曷胜悲。

——挽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秘书长张一麟

季良遇害,亦石病亡,挚友渐凋零,西来又哭先生恸;

琴台音寂,鹤楼笛裂,故乡久沦陷,东望弥增远客悲。

——挽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张栗原

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克享遐龄,明德通玄超往古;

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

——与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吴玉章、林祖涵、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合挽郭朝沛

郭朝沛(1853-1939),字膏如,四川省乐山县人。秉性耿介,精明能干,早年辍学从商,酿酒、榨油、兑换银钱、粜纳五谷,甚至贩卖烟土,“所企之业,业无不成”,未及成年就为四世同堂、伯叔共炊的大家庭当家管事,终于把其父郭明德(字秀山)因仗义疏财而凋零了的家业重振起来。由于懂一点医术,为人又慷慨大方,乐于免费行医送药,郭朝沛深得乡人敬重。1939年,郭沫若之父郭朝沛逝世,当时中国政坛、文坛及各界重要人士均以各种形式致吊。或以匾额挽幛,或以诗文挽联,备极一时壮观。是年,郭沫若在重庆出版《德音录》,叙录诸人诗语联文。

三友见精神:松体道,竹身直,梅花亦自清高,格高气苍,直到岁寒全晚节;

一门尽忠义:夫殉职,妻卫民,子女都称勇武,顽廉懦立,共纾国难绍遗风。

——与吴玉章同挽山东省第6区保安司令范筑先

范筑先(1881-1938),山东省馆陶县人,任山东省第6区行政督察专员、山东省第6区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在鲁西北组织了近2万人的民军,恢复了22个县政权。1938年11月14日,日军进攻聊城,次日城陷,范筑先壮烈殉国。

贺赠董必武联

高名垂亿载;

卓识绥八荒。

——著名书法家林君选赠董必武

悼挽董必武联

数十年如一日,为国操劳,为民服务,为党效忠,为革命鞠躬尽瘁。遥忆南湖船内,缔造艰辛;长征途中,备尝疾苦;旧金山畔,奔走和平;延水河边,运筹帷幄。史册连篇,载不完丰功伟绩;神州万里,留下了勋业宏图。能继往而开来,辟地拓天称健者;

八亿人哭无首,恨风何极,恨雨顽冥,恨火无情,恨北斗寿算难添。漫道黄鹤楼头,落梅含泪;红麻界上,明月藏哀;珠玛峰尖,朝云变色;瞿塘峡下,暮霭笼愁。巨星遽陨,望霄汉雾绕霾封;棠树常荣,嗟黎庶肝摧肠断。化悲痛为力量,摩肩接踵有传人。

——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白雉山挽董必武(94+94=188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9088.html

更多阅读

“一贯道”拐劫儿童案 重生之被拐儿童寻家记

老先生拜访董必武,孙儿失踪1953年5月9日,一位颏下长髯飘逸的银发老者携着8岁孙儿,乘坐列车风尘仆仆从武汉来到首都北京。这位老者,姓郑名震侠,湖北黄州人氏,1905年考取秀才,与后来成为著名革命领袖的董必武同为湖北“文普通学堂”学员,1910

快乐集邮 集邮信息网

《快乐集邮》小读本,由邯郸市集邮协会编辑,胡宝山主编。现刊出部分内容名人话集邮1、著名作家老舍: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切莫?居奇,赚钱化欣赏。2、董必武:集邮要持之以恒3、李鹏:增长知识寓教于乐4、田纪云:佳邮纷呈赏心悦目5、薄一

党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 今天是党的生日

党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可以上溯到延安时期。当时在延安,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出席了一大,但他们只记得是在7月份,具体的日期则记不清了,于是就象征性地选择了7月的第一天作为建党纪念日。但是,作为历史,纪念日并

对对子 鱼对什么对对子

追星赶月关(观)云长=====细水长清刘(流)若英移山填海看岳飞====轻解罗裳露李白惊天动地雷震子 ====== 翻江倒海水龙吟墨玉飘香送(宋)子文== 红花带露敬一丹 ===子夜老舍白居易==赤霄出鞘(懂)董必武诸葛点烛摆八卦===太公望月演周仪 (文王拘而

呼和浩特市昭君墓简介 呼和浩特市简介

昭君自有千秋在                       ——呼和浩特市昭君墓简介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掳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这是董必武老先生在1963年游览昭君墓时即兴所作的一首诗,诗

声明:《董必武 李先念》为网友勿遗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