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码头有机械化装箱,市民有私家车,收入少物价高,所以很少能看到“军”了。零星间与某位棒棒的偶遇,都能让我高兴不已。
除了棒棒军,重庆的另外一张城市名片便是过江索道。
重庆有两条索道,一条是82年元旦建成的嘉陵江索道,也是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不过在去年3月停运。
现在仅剩的长江索道,是87年10月建成,在孤独的运转着。
单程票价5元。
也许只有它们,在这样的城市中还能保持着30年前的样子吧。有时,总会感慨城市的快速发展,虽然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文化,一些传统。
![重庆过江索道 重庆长江索道旅游攻略](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40834t01c3686dd3c83d5b12.jpg)
对重庆索道如此钟情,也是因为那部电影。——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我天天坐索道过江,居然从来没有看见过你,也许是我太关注这个城市的风景了,谁叫我是摄影师呢。
长江水是清澈的,黄河水是浑浊的。这几年晃荡的日子,发现小学课本上说的与现实中的差别有好多,黄河没水,长江污浊。有种童年远去的感觉。
少了分波光粼粼的悠然,添了分大江东去的豪迈。
全长1100米,似乎还未过瘾就要进站了。
果然,不用出站,便可以反复坐呵。
江北地区似乎比江南地势平坦些吧。
在建过江大桥?
索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更多的地铁、轻轨,也许会逐渐挤占索道的生存空间吧。
倒是希望它能以旅游观光的身份名片,继续保留下来。
出了索道,坐了3站公交车,来到了朝天门。
朝天门码头,也应该是来重庆必看之处。
这里是嘉陵江和长江交会处。
倒是有点象在长沙湘江的景象,游船灯火通明,大排档、卡拉OK啥啥的。
朝天门
公元前314年,张仪灭亡巴国后,修巴郡城池时所建。
朝天门东南向,长江。来重庆前,凭空揣测,这里应该有很多棒棒军吧,毕竟是码头,活也多。哈~~棒棒军没有,大叔大妈跑脚消遣倒不少。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么浑的水,真不能饮。
朝天门西北向,嘉陵江。
很清澈的说。
重庆人民把轻轨和地铁分得很严格。好几次问最近的地铁站在哪,他们都摇摇头说附近没有地铁。只有个别的年轻人意识到我是外地人“地铁没有,你问的是轻轨吧,在……”
直观上看,好象很宽敞。
重庆的沿江夜景,有小香港一说。旅途匆匆,只得睁大眼睛贪婪的欣赏这一切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