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蜡石 黄蜡石冰种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黄龙玉又称黄蜡石,产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一带,它有着红亮金黄的颜色、翡翠的硬度,质地细腻滋润,光泽亮丽,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的玉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据说,古时的这种黄蜡石生产极少,《金玉琑碎》说:“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黄蜡石同其他奇石不同,黄蜡石它不以“透、瘦、漏、皱”著称,而以石表滋润细腻,色彩纯黄,耀人眼目,同样具有任人想象的空间而受人钟爱。

据史料记载:黄蜡石出产真腊国(今柬埔寨)及广东潮汕、台山等地,属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其油蜡之黄蜡石质感源于石英,而其颜色则来自氧化的铁质。目前我国的玩石家认为质最优的“黄蜡石”产于广东潮州饶平等地,最近发现广东台山产的黄蜡石也不亚于潮汕蜡石而且色彩更加鲜艳、丰富。蜡石按色可分黄蜡、红蜡、白蜡、黑蜡等四大品类,既有黄中透红、黄中透白、黄中透黑,也有一石多色的多彩蜡石,但黄蜡石以黄色为基本色,故称黄蜡石。从质的品位上,黄蜡石分冻蜡、晶蜡和粗蜡等若干等级,黄蜡石的最高品位是质冻色黄。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差异确定它千差万别的价值和品位差别。黄蜡石之所以能成为名贵观赏石,除其具备有湿、润、密、透、凝、腻六德外,其主“色相”为黄也是其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对色的概念是:宇宙的黄、红、蓝三颜色“黄”为首,天玄地黄,黄乃土地之色,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故黄为中央正色,黄为帝皇,黄河之象征。黄色是中华民族炎黄子 孙的共同符号。黄色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颜色。黄蜡极品冻蜡是继田黄石后的新贵,好的冻蜡可与田黄竞美。古代称田黄石为“石帝”,而今品品位高的黄蜡石(冻蜡)应封以石皇后。

由于其地质形成过程中渗杂的矿物不同而有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品种。又由于其二氧化硅的纯度、石英体颗粒的大小、表层熔融的情况不同,等而下之可分为冻蜡、晶蜡、油蜡、胶蜡、细蜡、粗蜡等,冻蜡可透光至石心。黄蜡石以黄色为多见,其中以纯净的明黄为贵,另有蜡黄、土黄、鸡油黄、蛋黄、象牙黄、橘黄等色。主要产于两广地区,又以产于广东东江沿岸(河源)及潮州的质地最好,石色纯正。产地另有广东、揭西、佛冈、韶关、清远、台山、开平、电白,广西柳州、贺州、钟山、金秀等地。质地以润滑而细腻为贵。

黄蜡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大者侧身于四大园林名石之列,但质地稍嫌粗涩:小者堪与印石之王田黄相颉颃,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是握游佳石。

湖南黄蜡石,主要产于湖南省桂阳县太和镇、城郊乡境内官溪河段,泗洲、华泉、莲塘、桥市等乡镇也有分布。该石坚而细腻,硬度为摩氏7度左右,色泽金黄,石表滑润,块体以15~50cm大小居多,质地以细蜡、晶蜡为主,偶有冻蜡。 永安蜡石据史料《南越笔记》记载,永安(现为紫金)是蜡石古产地,清代初期用永安蜡石制造的鼻烟壶曾作为贡礼向朝廷进贡。河源蜡石以紫金的蜡石最出名,紫金(永安)的黄蜡石品种多,颜色丰富,形状好,自然天成,无需打磨。蜡石有黄蜡、黑蜡、冻蜡、晶蜡、彩蜡、绿蜡、花蜡、胶蜡、细蜡、白蜡等一些大的种类。

收藏黄蜡石的要领

黄蜡石色彩高雅华丽,石质润泽细腻,蜡质感强,显示出油脂或树脂光泽,上品为玉脂光泽,既浮于表又敛于内,细腻温润而且坚韧。黄蜡石的最高品位是质冻色黄,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差异确定它千差万别的价值和品位差别。

黄蜡石的质和色是藏品的决定因素,而黄蜡石收藏品的形和产地也可提升其价值。

首先,黄蜡石的质地的致密度、细腻程度、透光性及反射光线的柔和程度都是考虑其品级的重要指标。结构致密、质地细腻、透光性好的黄蜡石,对光线的折射柔和,给人温润而亲切的黄蜡石绝对是佳品。于军荣认为,“质”具体说是透和润,就是要有玻璃似的“透”和像腊一样的“润”,有这种特征的黄蜡石是佳品。

黄蜡石一个不同于其他奇石的显著特点就是——黄蜡石是一种“玉”,对于收藏黄蜡石来说,当然石质玉化度越高的藏品越好。在黄蜡石众多品种中,要数冻蜡的玉化度最好。

第二,顾名思义,谈到黄蜡石,不得不提到它的色泽乃以“黄”为贵。正如梁久图《谈石》中所说,“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

黄蜡石藏品的色彩以鲜艳者为佳,比如黄红这样的颜色是不错的选择。人们在赏玩时,多以寓言吉祥的颜色为佳,如黄蜡寓之为财富、光明,红蜡寓吉利好运、鸿运当头。而色多者,缤纷多彩,则寓意荣华富贵。黄蜡石的颜色愈鲜艳、愈纯正、愈稀有为上品。

第三,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有的很象动物如:象鱼,象龟,象兔子,象松鼠;有的象网络;有的象花簇,鬼斧神工,唯妙唯绡,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黄蜡石的色与形配合地天衣无缝,其精妙之处难以言语。如再配上合适的架座,乃天赐佳品也。

黄蜡石形状多样,各种形状都有它的精妙之处,但是从收藏投资的角度来看,吉祥物是最好的。

第四,据史料记载:黄蜡石出产真腊国(今柬埔寨)及广东潮汕、台山等地,属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

产地也是黄蜡石藏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黄蜡石的产地不少,黄蜡石是广东较出名的观赏石种之一,广东各地多有产出,像潮州,台山,阳春,都有比较好的腊石;广西八步出产的黄蜡石也有佳品,广西除八步外,柳州、贺州、钟山、金秀等地所产蜡石质地也有不错的。

目前我国不少玩石家认为质最优的“黄蜡石”产于广东潮州饶平等地,最近发现广东台山产的黄蜡石也不亚于潮汕蜡石而且色彩更加鲜艳、丰富;而先前被热炒的黄蜡石则是来自云南。在众多产地中,黄蜡石佳品并不是仅在一地出产,有人认为最好的黄蜡石还是产自潮州,台山和八步。

收藏黄蜡石真假辨别——

黄蜡石冒黄翡大可乱真

黄蜡石的色彩、质地和硬度特征与天然翡翠中的黄色翡翠(黄翡)有着惊人的相似,以至当黄蜡石刚刚进入市场时,很多消费者和珠宝商将其误当作黄翡,一些粗心的检测部门甚至也出现将黄蜡石鉴定为黄翡的错误。关于二者的无损鉴别方法,主要可以根据它们在矿物颗粒度、密度、折光率、抛光面纹理和高倍放大镜下褐铁矿分布特征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来区分。

眼看颗粒度和抛光面纹理:优质黄蜡石的成分为蛋白石或者玉髓,矿物颗粒度一般小于0.01毫米,肉眼一般看不到颗粒;而黄翡的成分为钠铝辉石,矿物颗粒度一般大于0.01毫米,肉眼一般可以看到结晶颗粒以及颗粒解理面所显示的光性(翠性,或称翡性)。就是说,高品质的黄龙玉因为颗粒非常细,肉眼看不见组成颗粒,所以抛光面上的光性特征没有翠性(或称翡性),没有微波纹,而黄翡则有翠性(或称翡性),有微波纹;

手掂重量:黄蜡石和黄翡的密度有差异,前者的密度为2.60,后者的密度则为3.33,这就导致手掂同样大小的物件,黄蜡石明显轻于黄翡;

测折光率:黄蜡石的折光率为1.54,而黄翡的折光率为1.66。这点差异让黄蜡石的折光率、光泽等光性特征明显弱于黄翡;

高倍放大镜下观察褐铁矿分布特征:黄蜡石的黄褐色胶体状褐铁矿均匀分散在非晶质的蛋白石或者隐晶质的玉髓内,不显示网状分布的特点;黄翡的黄褐色胶体状褐铁矿充填在细粒的钠铝辉石的晶体间隙内,显示网状分布的特点。

【小知识】收藏黄蜡石看质色形

什么样的黄蜡石才是收藏佳品?业内人士介绍,主要看质、色、形。

质:黄蜡石的质地细腻程度、透光性及折射光线的柔和度,都是考虑其品级的重要指标。高品质的黄蜡石质地细腻,通体蜡质感很强,用强光手电筒照射时,透光性好,对光线的折射柔和,肉眼看不到晶体颗粒。另外,黄蜡石用为收藏,当然石质玉化度越高越好,一般来说胶蜡、冻蜡的玉化程度最好,晶蜡次之,粗蜡则基本和石头没有多大差别。

色:黄蜡石按颜色分的话,可以分为红色、黄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以色重纯黄为贵,以色彩鲜艳者为佳,比如黄红这样的颜色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说,黄蜡石的颜色愈鲜艳、愈纯正、愈稀有,愈为上品。

形: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可用于雕刻,也可直接用作风景石,因此选择一个形状别致,且纹路细而具有独特风韵的黄蜡石,价值肯定不菲。此外还要看石上有无脏点、石筋、萝卜丝,有无裂纹缺口、有无死蜡等。

疯狂石头黄龙玉-黄蜡石

黄龙玉的面世,首先得感谢广西人。2001年,云南保山龙陵县苏帕河上,几座梯级电站面临建设,工人们要先将河水放干,然后再修筑堤坝。这些来自广西的工人在河道中发现了众多黄蜡石(在未正式定名之前,黄龙玉一直叫黄蜡石),敲开表皮,里面的“肉质”晶莹剔透,一些商人于是将这种石头当成奇石收藏,并带到广西、广东等地,当做广西蜡石或广东蜡石出售。 黄龙玉从石头变成玉,与德宏商人慧眼识宝密不可分。

2004年3月,德宏芒市的一位商人,收了3块黄蜡石。这位经营翡翠的商人觉得其中一块“肉质”非常好,于是请人加工成一只手镯。这只手镯,后来被人以800元的价格买走,创造了一个黄蜡石能做成首饰并高价出售的奇迹。

2004年下半年,芒市出现了“三剑客”——邵文、沈志祥、雷启云。他们3人合股,采购了大量黄龙玉毛料,除了卖石头,还将其中一些加工成貔貅等把玩件或摆件。

黄龙玉被市场所接受,缘于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和当地政府的推动。

2005年,随着数十人的加入,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在芒市举办第一次石展,有相当数量的黄龙玉参展,其中包括原石、抛光打磨件,却未得到人们的认可。

2006年,昆明举办“第7届中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德宏州观赏石协会组团参展,黄龙玉成品、料石,占了七八个摊位,轰动了昆明,黄龙玉也夺得了2个金奖。

2007年,昆明、广西、广东、福建、贵州、四川人进军黄龙玉领域,石界由此公认黄蜡石为黄龙玉。此前,黄龙玉有多个名称:龙皇玉、黄龙玉、黑山玉等,德宏州观赏石协会首先在内部统一了黄龙玉这一名称,得到了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的认可。

2007年10月,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了省内外15名珠宝玉石专家、地质专家,通过考察矿山、研究地质结构及矿物成分,鉴赏各种黄龙玉饰品,充分讨论并评审通过了《黄龙玉分级》云南省地方标准,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还成立了云南省龙陵黄龙玉珠宝饰品检验站,为黄龙玉的评估、鉴定、分级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黄龙玉价格从低到高,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捧的自然发展结果。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黄蜡石是稀有资源,而当中这么可人的胶蜡、冻蜡却是稀中之稀,难免就成了贵中之贵了。从中把玩,取其灵气,百看而不厌。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奇石的认识的提高,奇石的需求量一定会比较大,而这种资源却是有限的。

其次,黄蜡石的质地相当好,胶蜡、冻蜡都非常润泽,硬度、密度都较高,没有太大的火气,让人一见就生欢喜之心,令人爱惜,柔中有刚,很有亲和力。

黄蜡石可以说是一种玉,但却质优于玉,乃石品中的上乘之物。特别是冻蜡,透剔晶莹,无论是从视觉,手感都给人一种愉悦感。对于黄蜡石这类石品的手感是难以言语的。对于黄蜡石,收藏家与藏品之间的联系,有时可以达到人石合一的境界,其中美妙之处藏家自可领略。在这一点上,黄蜡石和中国“石中之帝”田黄石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收藏家眼里,黄蜡石有一种清雅之气,让人怜,让人惜。其天然成形的黄蜡石,乃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半点人工斧凿的痕迹难寻,可遇而不可求,堪称绝品,其价值自然高。

第三,黄蜡石之所以能成为名贵观赏石,除其具备有湿、润、密、透、凝、腻六德外,其主“色相”为黄也是其重要因素。其色泽黄,王者风范尽显。

中华民族对色的概念是:宇宙的黄、红、蓝三颜色“黄”为首,天玄地黄,黄乃土地之色,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故黄为中央正色,黄为帝皇,黄河之象征。黄色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共同符号。黄色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颜色。黄蜡石的色彩丰富鲜艳,是亮丽的暖色调,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富贵色,以前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的主色调,皇宫中雕刻的龙也是黄色的,这是权力的象征;大家都知道是黄色的,这又是富贵的象征。所以人们喜欢这黄蜡石是历史渊源的沉定。

黄蜡石之“黄”,非常难得,即使画家调都调不出来。色谱学证明,黄色与人最亲近,最具亲和力。在炎黄子孙的眼里,黄蜡石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黄蜡石之黄色细分又有明黄、蜡黄、棕黄、嫩黄,其色泽稳定,经久不变,十分耐看。而当中的红色蜡石也让人感觉到热情奔放,白蜡冻则会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人们如此钟爱黄蜡石是因为在粤语中,“黄”与“旺”同音,意头好,这也是让广东人对其爱不释手的原因。

黄蜡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黄蜡石色彩高雅华丽,石质润泽细腻,蜡质感强,显示出油脂或树脂光泽,上品为玉脂光泽,既浮于表又敛于内,细腻温润而且坚韧。黄蜡石的最高品位是质冻色黄,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差异确定它千差万别的价值和品位差别。

黄蜡石一个不同于其他奇石的显著特点就是———黄蜡石是一种“玉”,对于收藏黄蜡石来说,当然石质玉化度越高的藏品越好。在黄蜡石众多品种中,要数冻蜡的玉化度最好。

第二,顾名思义,谈到黄蜡石,不得不提到它的色泽乃以“黄”为贵。正如梁久图《谈石》中所说,“蜡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

第三,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有的很像动物如:像鱼,像龟,像兔子,像松鼠;有的像网络;有的像花簇,鬼斧神工,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黄蜡石的色与形配合地天衣无缝,其精妙之处难以言语。如再配上合适的架座,乃天赐佳品也。

第四,据史料记载:黄蜡石出产真腊国(今柬埔寨)及广东潮汕、台山等地,属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其油蜡之质感源于石英,而其颜色则来自氧化的铁质。

目前我国不少玩石家认为质最优的“黄蜡石”产于广东潮州饶平等地,最近发现广西桂林产的黄蜡石也不亚于潮汕蜡石而且色彩更加鲜艳、丰富;而先前被热炒的黄蜡石则是来自云南。在众多产地中,于军荣先生认为黄蜡石佳品并不是仅在一地出产,但他个人认为最好的黄蜡石还是产自潮州,台山和桂林。

黄蜡石的历史

如今黄蜡石日益活跃在人们生活中,在广东一带,居民都喜欢在厅堂摆上漂亮的黄蜡石,因黄蜡石色黄凝重,玉脂光润,细腻温润,浑然天成,等特点让人眼前一亮,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黄蜡石,特别是近几年,人们把目光从新疆和田玉转移到黄蜡石,从而黄蜡石从以前几元钱一的的籽料长值到几百,好的黄蜡石更是上万元。那么黄蜡石究竟有什么特质呢

黄蜡石居史书记载,距今有1200年的历史,之前只是文人雅士盆景中的点缀,后来人们发现通过观石,养石发现生活最为重要的精神需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寿者乐石”。“境由心造,意到石生”。视石为师,呼石为兄,不过是陶冶情操,清心释累,萌发淡泊平和的良好心境,你看石头让人们找到着力点,享受到高雅的艺术,当时人们以黄蜡石皱、瘦、透以及“色重纯黄”为上品、后来清人梁九图一心舍弃当时追求飞黄腾达的时尚,自乐于石;54岁的画家居巢终于紧抱着这方腊石痛然长逝了。岭南以石殉葬的奇人,第一个是清代著名武将吴六奇,第二个便是居巢了,他们一生对石情有独钟,真不愧为性情中人!到了民国时期,姚梓芳的秋园,尤其是吴文献的榕园,特建有“拜石亭”,番禺人吴道镕还为之撰写过《榕石园记》,石刻于墙,让不少人拓而珍藏。以后由于社会环境和时尚风气的变迁而日渐式,1979年,广州有人到潮汕组织一批小品蜡石出口,消息一经传出,搜集、收藏和经营买卖的人日渐增多。1994年4月,岭南奇石收藏家协会在广州举办了“两广蜡石研讨会”,这是两广蜡石精品的首次盛会。自此,以“亲切自然、富贵样和”为特色的两广蜡石,又在广东各地“热”了起来。各地流光溢彩的蜡石,价格随之飘升,撼动石市。这时,四处可见蜡石的踪影。特别是台山黄蜡石因其色彩鲜艳,形态多样,质地坚韧等特点,成为人们收藏的首选。

黄蜡石未来前景

“黄蜡石未来的市场生命力有限,收藏玉石更有前途。”曾荣文是圈内公认手上藏有最多“黄龙玉”的藏家,他透露,近期自己正在把早前收藏的黄蜡石全部转手出清以止损,“黄蜡石的发掘开采已经泛滥到全国各地,好的黄蜡石却少之又少,黄蜡石市场或许风光不再。”

近段时间,浙江衢州、金华等地纷纷为自产的黄蜡石宣传造势,而“黄龙玉”从黄蜡石中“脱颖而出”后,又引发部分传统黄蜡石藏友“倒戈”。尽管收藏市场风云变幻,但作为中国特别是岭南地区古代观赏石之一的黄蜡石,不但一边保持原有的文玩传统,且开始转向当代玉石雕刻路线。

多处有产品质参差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主要成分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在6.5~7.5之间。由于地质形成过程中掺杂的矿物不同,蜡石被分为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品种,其中以黄色为多;又由于二氧化硅的纯度、石英体颗粒的大小、表层熔融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冻蜡、晶蜡、油蜡、胶蜡、细蜡、粗蜡等,以润滑而细腻为贵。在广东省内,潮州黄蜡石发掘最早,名气最大,3~4斤重的冻蜡目前价格至少可达10万元左右;近年台山和惠州紫金也有质佳的黄蜡石出产,极大地充实了蜡石市场,特别是台山蜡石价格更是飞涨;其余地区出产的黄蜡石材质较为一般,如电白的黄蜡石材质较粗、难以雕琢、观赏性较差。

云南产的黄蜡石与广东黄蜡石的材质构造有所不同,其中玉化程度较高的已经被独立列开为“黄龙玉”,而玉化程度较差的则被称为“云南蜡”。据了解,珠三角的收藏者多热衷于潮州及台山黄蜡石,对于云南蜡兴趣一般。广西贺州的黄蜡石因为材质较佳,也向来被收藏者所喜好。此外,全国各地都有黄蜡石出产,如近年浙江衢州、金华等地都对自产的黄蜡石进行了大肆推广。不过在收藏市场中,潮州、台山黄蜡石始终还是主流。

近年被发现的“印尼黄蜡石”色黄、质佳,而且经过加工后难以辨认产地。由于有利可图,印尼黄蜡石价格也出现飞涨,好的黄蜡石价格甚至可能超过潮州和台山的黄蜡石。

广东是黄蜡石收藏“先行者”

黄蜡石赏玩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现代赏玩则兴于近20年前。据老玩家们回忆,早年广东的盆景、景观、园艺的奇石都以黄蜡石为主,不过黄蜡石在初时仅仅作为盆景、园艺的“配角”出现。“当时黄蜡石的地位和价位并不高。”一名行家告诉记者,在花都、从化等地,大块的黄蜡石在路边随时可见;广州市内不少大厦的门口也都立着巨大的黄蜡石作标志。

“广东是黄蜡石收藏的‘先行者’。”奇石玩家张学克认为,广东是黄蜡石的主要产区,更重要的是广东人偏爱色彩艳丽的黄蜡石。台山蜡石专家凌文龙则认为,黄蜡石敦厚、沉稳的石性,与广东人求实、内敛的特性相近,这正是广东收藏者偏爱温润的黄蜡石的重要原因。

在走访潮州、梅州收藏品市场时,记者发现,许多收藏者都将黄蜡石当做自己藏品的“主力军”,专门经营黄蜡石的店铺在潮州为数不少,可见风气之盛;在广州芳村和顺德陈村市场,经营黄蜡石的商家同样扎堆。奇石玩家陈曦潜告诉记者,1992年的“兰花热”引爆了“黄蜡石热”,近20年来,黄蜡石的市场行情平均5~6年就出现一次跃进,价格至今上涨10~20倍:“黄蜡石的市场走势与整体艺术品市场基本同步。”

“黄龙玉”市场崛起冲击黄蜡石

当和田玉、翡翠经过几轮大涨后,“黄龙玉”横空出世并以千军莫敌之势横扫收藏市场,黄蜡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曾荣文是这场冲击中典型的代表和获利者。“我现在正把原来花了近千万元购买的黄蜡石处理掉。”曾荣文说,这些黄蜡石几乎没有为他带来多大的收益,反倒是近年大量购买的“黄龙玉”升值迅猛,令他的藏品市值膨胀,“我看一万个人里面顶多只有一个人喜欢黄蜡石。没有更多的人进入,黄蜡石套现难度大。而‘黄龙玉’受大众所追捧,肯定更有前途。”当然,他也同时承认,好的黄蜡石很少,如冻蜡最多仅有10%比例,精品更难得一见,是他转投“黄龙玉”怀抱的原因之一。像曾荣文这样从黄蜡石转入“黄龙玉”的并不少见,有的收藏者认为,“黄龙玉”的特质填补了黄蜡石的缺陷。

“60%亏损、10%赚钱、30%持平是收藏市场的正常状态。”陈曦潜说,“黄龙玉”的崛起,的确令一批收藏者几近“全军覆灭”,但是究其缘由,还是因为每个收藏者的眼光差异,“真正收藏了好东西的收藏者肯定稳赚不亏。”

潮州市赏石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华收藏黄蜡石多年,面对来势汹汹的“黄龙玉”很坦然:“‘黄龙玉’的确是不错的石种,但它不可能代替黄蜡石。”他认为,抛售黄蜡石追求“黄龙玉”的确有其人,但只是收藏者中的一小部分:“如果遇到好的藏品,我甚至会把‘黄龙玉’卖掉换成黄蜡石。” 他透露,上世纪90年代时,黄蜡石价格也不过数百元,至今已涨10~20倍,那些有眼光买到高品质黄蜡石的收藏者早已受益匪浅,“应该说,‘黄龙玉’多少对黄蜡石市场产生了冲击,但不会改变黄蜡石的大势。”

玉石之争带来的冲击,令陈曦潜对变幻的收藏市场发出感叹:“收藏也要与时俱进,收藏者要随时保持与市场的紧密联系,追踪市场行情的波动。”另一方面,他强调,需要与时俱进的还有收藏品玩赏方向的变化。

玉石之争愈演愈烈

20年前,黄蜡石在广东市场上有一枝独秀的地位,但随着更多奇石品种的出现,黄蜡石一改“唯我独尊”的位置。凌文龙曾私下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全国50%以上的奇石都集中在广东市场中,可见各种石种对广东市场的冲击力之大。有的收藏者从黄蜡石转向其他石种,大化石、戈壁石近年更以后起之秀之势抢夺了黄蜡石在市场上的风头。

尽管如此,黄蜡石市场却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了自己新的方向。自米芾拜石起,奇石就成为文人热衷的赏玩之物,当时的评石标准“瘦、漏、透、皱、丑”主要针对石头的形而制定,追求的是石头的奇;而随着收藏市场的发展,评石标准逐渐转变为“形、色、质、纹、韵”。陈伟华认为,传统的“奇石”概念已经逐渐转变成“观赏石”。在奇石界,“观赏石”指的是天然形成美好形态或纹路的石头,不可经过任何人工加工,天然黄蜡石也被称为“水冲黄蜡石”。

不过,当玉石之争愈演愈烈,黄蜡石也应声而变。“黄蜡石的玩法已经逐渐向玉靠拢了。”陈伟华说,“早年收藏黄蜡石以形为主,质地为其次;现在把石当玉,以质地为基础,工艺其次。”他认为,赏玩观念和市场的转变有正面的意义:“质佳形差的石头被用于雕琢,观赏价值和价格都有所提高,是一种进步。”陈曦潜也认同这种说法,认为求形多为个人喜好,的确可能出现套现难的情况;而以玉的方式玩石头,材质加工艺,从市场效应来讲更为有利。

黄蜡石雕件吸引更多藏家

在市场上,首先“开窍”的是台山黄蜡石,相对更具雕琢性的特质是其整体行情迅速走高的主要原因。其后潮州黄蜡石也开始走上工艺雕琢的新路。这一变化吸引了更多收藏者的加入,也提高了黄蜡石的市场地位。不过,也有保守的黄蜡石玩家认为收藏黄蜡石应该追求完全的天然,经过雕琢的黄蜡石失去了浑然天成的美。

老玩家李念慈认为每个人的收藏喜好不同,收藏不能有偏见:“材质好、题材好、工艺好的黄蜡石雕件也同样值得一玩。比如台山蜡石色彩丰富、巧妙,利用色彩的巧雕同样有收藏价值。”当然,他也强调,玩观赏石的圈子相对较小,赏玩要求更高,难免曲高和寡;而黄蜡石的雕件受众群体较大,自然能形成较广泛的市场。

到底是观赏石好,还是黄蜡石雕件更有收藏价值?“玩观赏石和玩工艺品是两派不同的玩法,价值难分伯仲。”张学克举例,他就曾经以10000元卖出一件拳头大的黄蜡石,用8000元买入一件几个拳头大的精雕件。因此,他强调判断黄蜡石的收藏价值还是要看具体的藏品,基本标准是以质取胜。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存在不少经过人工“改造”的黄蜡石观赏石,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最容易“中招”的陷阱。“天然与非天然形成的观赏石价格差别很大。”陈伟华说,“大多数造假者用机械磨平黄蜡石表面后再将其喷粗。石与人一样有‘毛孔’,只要你了解了石性,仔细琢磨一定能看穿。”

黄蜡石鉴别技巧

黄龙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只作为观赏石被人收藏和买卖,被人称做“云南黄蜡石”。在公元2000年前后,广西石商在云南龙陵与芒市交界一带的苏帕河中发现了“云南黄蜡石”。因其石质细润,色泽金黄,块型硕大,变化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遂悄悄采挖后贩卖至广西作为观赏石交易。芒市人开始大量收购,先是山料,后是籽料。其实,不是所有的云南黄蜡石都可以被认为是黄龙玉,只有达到玉石级的黄蜡石才称“黄龙玉”。

2004年初,芒市市场好的山料只要几元钱每千克,但现在已到几千乃至上万元每千克。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

黄龙玉一路飙升的价格,激发了一批有钱人的收藏热度,他们把黄龙玉当成比房地产更保险的投资领域,但对于黄龙玉的文化价值,研究者甚少。刘涛也表示,不少学者及玩家都认为黄龙玉的品质已臻完美,只可惜其现世时间太短,文化底蕴不足。

黄蜡石鉴别

黄龙玉,又称龙黄石,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品质极高的一种翠玉,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当今玉石收藏之新贵。

黄龙玉产自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的龙江边。是前几年兴修水电站时被发现的。黄龙玉的颜色以黄色为主,有黄、红、绿、白、黑之分。有“黄如金、红如血、绿如翠、白如冰、乌如墨”之称。具体说:黄的有金黄、蜜黄、蛋黄、鸡油黄、橘黄、枇杷黄等深浅不一的黄色;红的有鸡血红、朱砂红、猪肝红、玫瑰红等浅红色;白的有雪白、冰白等。

黄龙玉吸引人之独特之处:它有和田玉之温润、田黄之色泽、翡翠之硬度(摩氏7度)、寿山石之柔韧。黄龙玉外观,既有翡翠可见的纤维状结构,也有与田黄相似的萝卜纹;其透明度既有令人满意的翡翠的“水头”(其透度可达3-6cm),又有比和田玉更好的“油头”;其玻璃光泽更引人入胜,再加之黄龙玉的主色是黄色和红色,黄色寓意“富贵”,红色寓意“吉祥”,所以它所成品之手饰,倍受消费者喜爱。

【黄蜡石介绍】:黄蜡石在岩石学上是一种石英石.它的主要成份为石英(SIO2二氧化硅).虽然其表层为黄蜡油状.但其切面石心部分却常为粉白或黄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作为赏玩的小块黄蜡石是石英岩因地质变动而破碎的产物.破碎的石英石由于藏与黄泥山中.长期受黄泥土中的酸性物质所掺染.因此,其表面层多为黄色.更由于山洪爆发.被中入山溪河谷中. 长期受带酸性溪水的冲淘,长期被河水搬运.受河沙的磨擦.因此其表面既成为极其光滑.光亮的黄蜡状.成为黄蜡石.

【蜡石成分】:蜡石其主要成份虽然是石英.但也常含其他矿物成份.特别是其表层.常会因接触其他矿物被附着.结合而出现多种颜色.按其表面颜色分.有黄蜡石.黑蜡石.(含有锰.铁成份). 红蜡石(有猪肝红.牛肝红.枣红.等等.含铁成份.此种石有的俗称名叫牛肝石).白蜡石(未经酸性泥.水掺染.纯度较高的蜡石).花蜡石(含多种矿物成份.呈多种颜色者).而以黄蜡石的所见为多. 其色泽.质量和形状也最具有赏玩价值.所以蜡石以黄蜡石为代表.

【蜡石分类】:蜡石从其质地和赏玩效果看.可分为高档次的冻蜡.次高档次的胶蜡.次高档次的晶蜡.中等档次的细蜡.低等档次的粗蜡.最低档次的大水石或叫黄水石几种.

【冻蜡】:冻蜡一如冬天洞冻肉中液体冻结的部分.也如胶冻.透明或半透明.用小电筒照明其透光性甚好.可透至石心.冻蜡表层光洁油润.柔美纯净. 赏玩之有美玉石的效果.令人爱不释手.

【胶蜡】:胶蜡呈胶状体.透明度不及冻蜡.为微透光.但其油润光洁可甚与冻蜡比.其石质的纯美度不及冻蜡.胶蜡的表层常呈油滴状.蜡疑状.所以也甚有赏玩价值.

【晶蜡】:晶蜡也透光.但使视觉效果没有冻蜡.胶蜡那么柔美.纯净.晶蜡是蜡石的表面有空洞的地方长出未成熟的水晶状物质.令蜡石有些晶莹的光泽.

丰富蜡石的观赏价值.蜡石上长出的水晶体越多.其观赏效果越好.

【细蜡】:细蜡虽不透光.但质地细腻油润.其反光性较好.常是油光可鉴.表层光滑.平滑.手感甚好.也有赏玩价值.

【粗蜡】:粗蜡不透光.也不反光,手感也差.很粗造.但如其型尚好者.如象形石.云头雨脚石.也有观赏价值.

【大水石.黄水石】:不算蜡石.它也是石英石.但无"蜡质"感.河涌中较多.此种石级个别的.形象生动.也可做为奇石.可供观赏.

-

什么是黄蜡石?

在观赏石的水石(卵石)或有些山石、半山石中,有一类质硬而石色丰富,以黄色或橙色为主调的,由石英族矿物(石英、玉髓、蛋白石等)组成的岩石或矿物集合体,因自身所含的黑灰色硫化亚铁(FeS2)中的二价亚铁离子Fe2+,受到氧化后生成了三氧化二铁(Fe2O3),产生三价色素离子Fe3+,从而将灰色的石英脉/玉髓脉氧化转色以黄色至橙色调为特征的黄蜡石。

此外,也可以由溶解于地下水的外来色素离子Fe3+对石英族矿物、岩石反复的濅泡、渗透、滋润而形成黄色至橙色的观赏石——黄蜡石。由“内”、“外”这两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黄蜡石”,都因普遍多呈现黄色并具有腊状光泽而得名。

黄龙玉和黄蜡石的区别

什么是黄龙玉?

近年来在我国的黄蜡石主产地广东潮州、广西贺州及云南龙陵等地,相继发现在传统的黄蜡石中包含了一部分质地清透、温润似玉,颜色金黄如旭日,加工雕凿、把玩、佩戴都备受青睐而独具生命力的优质“黄冻蜡”,这就是被人们称颂为“硅质田黄”的新玉钟——黄龙玉。

黄龙玉的原岩主要由细腻的隐晶质石英——玉髓组成,其石英的颗粒非常微小,肉眼不能分辨,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每个石英的颗粒直径仅为0.001毫米。在定名中,“黄”是黄蜡石/黄龙玉的主色,“龙”既是龙陵主产地的“缩意”,又有中华“龙”文化的深刻内涵,“玉”即美石为玉,故经云南观赏石协会详细考察、采样、鉴定、和研究后,正式命名为“黄龙玉”。

黄蜡石和黄龙玉的区别是什么?

黄蜡石是一具有更大外延的概念,凡是由石英族的矿物或岩石,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湿热环境下,由含铁离子的地下水经长期氧化作用后或由石英族矿物岩石中的原生黑灰色低价铁离子矿物——隐粒状黄铁矿,经长期氧化为高价铁离子,而形成蜡石。而黄龙玉则是由黄蜡石中隐晶质的玉髓及部分玛瑙所形成。通俗地说,黄龙玉是达到玉石级别的黄蜡石,其质地细腻、温润灵动。

老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只有黄龙玉能雕琢成器,而大多数黄蜡石则不能。所以黄蜡石大多只能为观赏石,只有极少数质佳者——被称作黄龙玉的玉蜡才可能作为高档玉料。

黄蜡石和黄龙玉的主要成分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少数情况下可有水晶、玉髓、玛瑙、蛋白质、碧玉等;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及三价高铁离子Fe3+;当为黑蜡石、灰蜡石、绿蜡石时,则含有分散状硫铁矿(FeS2,为具二价的低价亚铁离子fe2+);当具有黑色树枝状、水草花状的“模树石”时,则含次生的硬锰矿(MnO2)。

此外在花岗岩或花岗岩接触地带附近的黄蜡石,除了能含二价的低价亚铁离子fe2+外,往往还含有微量的稀土元素。

黄蜡石和黄龙玉有哪些特征:

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不与酸、碱起反应。由“外源染色”成因的黄蜡石/黄龙玉可受强酸腐蚀而有不同程度的退色现象;而由“内源染色”成因的黄蜡石/黄龙玉则较为稳定。

物理性质: a.力学方面,摩氏硬度为7,密度2.65—2.7克/厘米3;砂蜡、雪蜡、冰蜡性较脆,玉蜡、冻蜡、胶蜡、蜜蜡性较韧;无解理,具贝壳状、蜡状断口;b.光学方面,透明至半透明,表面腊状至亚玻璃光泽,段口为油脂至糖状光泽,抛光面玻璃光泽;折射率1.54—1.55,双折射率0.009.

黄蜡石和黄龙玉的形成需要那些条件?

首先,要有形成黄蜡石的丰富物质基础---普遍含有分散装黑灰色至浅灰色原生硫铁矿的石英、玉髓、石英脉、硅化带、石英岩,这是内因;其次,要具有丰富的三价高铁离子Fe3+对石英质进行有效地濅润、染色的湿热条件和稳定环境;再次,要有高价铁离子Fe3+长期濅润、染色或有利于氧化转色的充足时间和空间(不是几十年,而是几十万年、百万年),这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而且这三者都缺一不可。

黄蜡石和黄龙玉的黄色稳定吗?

黄蜡石的黄色非常稳定,因为其黄色是由高价(三价)的氧化铁离子fe3+(铁锈水中的阳离子),沿石英族矿物或岩石中的石英微颗粒间的微空隙和二氧化硅分子间和离子间超微间隙,经过数十万年的濅润、染色或氧化转色而建立的稳定平横。也就是说,自然界三价氧化铁就是赤铁矿和褐铁矿,它们不怕风吹、雨淋或日晒,是相当稳定的氧化物要想破坏它们,只有两个办法:使其高温熔炼而还原成金属铁;用强酸腐蚀。

所以黄蜡石只怕用烈火烧、强酸腐蚀!当然,其他的玉石,哪怕是玉石之王的翡翠也是怕烈火怕强酸的!总之,只要是像其他的玉石一样佩戴、收藏、保养,就没有什么“退色”的顾虑了。但相比之下,原生“氧化转色”者,要比次生“濅染致色”者,更为稳定可靠。当然,也不要总把黄龙玉的雕件长期暴晒在烈日下。

黄龙玉的品级鉴定

综合多项研究和检测报告,黄龙玉的基本数据如下:

主要成分:SiO2、少量Fe2O3、Al2O3、K2O、Cu、Mn

硬度:6.5—7

相对密度:2.595—2.61

透明度:微透明—透明

光泽:腊状光泽—玻璃光泽

折光率:1.533—1.541

颜色:黄色、红色、黑色、白(灰色)绿色(少)

其它性质:

1.黄龙玉呈典型的三价铁致色光谱,即紫区窄吸收带。

2.黄龙玉在偏光仪下视域全亮,说明其为隐晶状或微晶状非晶质矿物具合体。

3.紫外荧光仪下不发光。

4.查尔斯滤色镜下不变色。

5.少数黄龙玉具有类似沙金效应的特殊光学效应。

6.黄龙玉具有很强的韧性,但次于翡翠。

7.具有较强的耐酸碱性。

8.无解理或裂理,但裂隙和裂纹发育。具贝壳状或参差状断口。

收藏黄蜡石要诀

黄蜡石色彩高雅华丽,石质润泽细腻,蜡质感强,显示出油脂或树脂光泽,上品为玉脂光泽,既浮于表又敛于内,细腻温润而且坚韧。黄蜡石的最高品位是质冻色黄,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差异确定它千差万别的价值和品位差别。

对于怎样的黄蜡石才是收藏佳品,于军荣先生认为黄蜡石的质和色是藏品的决定因素,而黄蜡石收藏品的形和产地也可提升其价值。

首先,黄蜡石的质地的致密度、细腻程度、透光性及反射光线的柔和程度都是考虑其品级的重要指标。结构致密、质地细腻、透光性好的黄蜡石,对光线的折射柔和,给人温润而亲切的黄蜡石绝对是佳品。于军荣认为,“质”具体说是透和润,就是要有玻璃似的“透”和像腊一样的“润”,有这种特征的黄蜡石是佳品。

黄蜡石一个不同于其他奇石的显著特点就是——黄蜡石是一种“玉”,对于收藏黄蜡石来说,当然石质玉化度越高的藏品越好。在黄蜡石众多品种中,要数冻蜡的玉化度最好。

第二,顾名思义,谈到黄蜡石,不得不提到它的色泽乃以“黄”为贵。正如梁久图《谈石》中所说,“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

于军荣先生认为,黄蜡石藏品的色彩以鲜艳者为佳,比如黄红这样的颜色是不错的选择。人们在赏玩时,多以寓言吉祥的颜色为佳,如黄蜡寓之为财富、光明,红蜡寓吉利好运、鸿运当头。而色多者,缤纷多彩,则寓意荣华富贵。黄蜡石的颜色愈鲜艳、愈纯正、愈稀有为上品。

第三,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有的很象动物如:象鱼,象龟,象兔子,象松鼠;有的象网络;有的象花簇,鬼斧神工,唯妙唯绡,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黄蜡石的色与形配合地天衣无缝,其精妙之处难以言语。如再配上合适的架座,乃天赐佳品也。

于军荣先生介绍道,黄蜡石形状多样,各种形状都有它的精妙之处,但是从收藏投资的角度来看,吉祥物是最好的。

第四,据史料记载:黄蜡石出产真腊国(今柬埔寨)及广东潮汕、台山等地,属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其油蜡之质感源于石英,而其颜色则来自氧化的铁质。

于军荣先生认为产地也是黄蜡石藏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黄蜡石的产地不少,黄蜡石是广东较出名的观赏石种之一,广东各地多有产出,像潮州,台山,阳春,都有比较好的腊石;广西八步出产的黄蜡石也有佳品,广西除八步外,柳州、贺州、钟山、金秀等地所产蜡石质地也有不错的。

黄蜡石 黄蜡石冰种
目前我国不少玩石家认为质最优的“黄蜡石”产于广东潮州饶平等地,最近发现广东台山产的黄蜡石也不亚于潮汕蜡石而且色彩更加鲜艳、丰富;而先前被热炒的黄蜡石则是来自云南。在众多产地中,于军荣先生认为黄蜡石佳品并不是仅在一地出产,但他个人认为最好的黄蜡石还是产自潮州,台山和八步。

什么叫黄蜡石

什么叫黄蜡石?黄蜡石又名蜡石,因石表层及内部有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黄蜡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摩氏硬度为6.5~7.5。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说黄蜡石最早发现于古代柬埔寨,当时柬埔寨叫“真蜡国”,该国向明朝皇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所以,黄蜡石就以真蜡国的国名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为有蜡质,有人就说了,那应该叫蜡石啊,怎么会叫黄蜡石呢?这与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观念有关:黄色历来为国人所爱,天地玄黄,黄色为正统色,另外,据现代研究表明,黄色与人类最协调的颜色之一,同时,黄蜡石中以黄色和白色占大多数,那当然要称其为黄蜡石,方显美石本色。黄蜡石在我国分布很广,两广岭南一带、辽宁鸭绿江畔、云南地热集中地都有分布,据说江浙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黄蜡石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终于形成黄蜡石,其中一部分黄蜡石静眠山中,一部分则由河流搬运到江河中。黄蜡石成因可以又解释为:黄蜡石是花岗岩的低温热液成因的石英脉。

黄蜡石如何分类?先按质地分,可以分为胶蜡、冻蜡、晶蜡、粗蜡这四种,简单的说,就是玉化度最好的就是胶蜡、冻蜡,晶体粗的就是晶蜡,最差的、基本和石头没有多大差别的就是粗蜡。按颜色分的话,可以分为红色、黄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白色系是没有经过其他矿物质渗入的,红色系主要是氧化铁成分的矿物质渗入,黄色系主要是含锰成分的矿物质渗入,黑色系主要是含铁成分矿物质渗入。当然,对质地和颜色的划分,各地有不同的标准和叫法,在质地上,除了我说的那四种,还有的地方分油蜡、细蜡、蜜蜡、老蜡、新蜡、幼蜡等,在颜色上就分的更多了,什么褐色、铁锈色、绿色、土黄、鸡油黄、蛋黄、橘黄、鸡血红、彩色、灰白色、净白色、灰黑色、春色、紫罗兰色等等。

黄蜡石为什么是石中精品?中国的传统赏石观是:皱、瘦、漏、丑、秀、奇。对石之美的评价标准是:湿、润、密、透、凝、腻。不用说,黄蜡石多少都具有了这些特点。所以,有的地方把黄蜡石称为“石中之后”欲使之与田黄平起平坐,有的地方又把它称为“佛光灵玉”,真是怎么好怎么说。而且,几乎每个地方的人都说自己地方的黄蜡石是黄蜡石中的精品,远非别处可比,连我也不能幸免。还有更多的溢美之辞,因为更像推销,我就不说了。当然,怎么赞美和如何称呼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黄蜡石的确具备了让玩石人喜爱的特质。

云南黄蜡玉的基本情况?龙陵县,地处滇西南一带,是云南省保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与德宏相邻,黄蜡玉在龙陵县境内呈零星分布,储量相对集中在龙陵小黑山的大烂坝一带,周边山地、水域也有分布。目前,该地区已经被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封堵矿源,准备采取与公司合作的方式开发。所以现在在龙陵县当地,买卖黄蜡玉都是违法行为,要没收带罚款的。龙陵县政府还组织工作队大抓偷采黄蜡玉料的人员,好一派热闹景象啊。但是前几年里挖采出来的黄蜡玉料石和目前当地人偷挖出的料石,依然在德宏的潞西和瑞丽两大黄蜡玉市场流通。黄蜡玉因为其形成的原因特殊,所以,大凡料石都不能光看表面,这就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赌黄蜡玉料。很多做黄蜡玉生意的老板,都是买进黄蜡玉毛料,对其进行切解,看玉料内部玉化度是否高、颜色是否好、透度好不好、有没有杂质等,并选择性的将其中好的作成手镯、挂件、手珠、雕件等工艺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翡翠赌石啊?黄蜡玉料,在龙陵当地人眼中的分类很有地方特色,主要分为水冲料、山料、瓦沟料、板料、老蜡料、新蜡料等,水冲料又叫水冲石,因为水流长期冲刷,表面油光滑溜,适合做赏石摆件。山料出自山中,可经过打磨抛光做摆件、工艺品。瓦沟料和板料都是做手镯、挂件等高档工艺品,老蜡料一般指玉化度高,质地坚密、矿物成分渗入较好的,新蜡料指质地不够细腻,矿物质渗入差的。对颜色的分类,当地人叫法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颜色有鸡油黄、鸡血红、死黄、春色、透白、糯白、福禄寿、四彩、青白、飘血丝、蜂蜜黄等等。

云南黄蜡玉的名称来历?云南黄蜡玉原被当地人称为黄蜡石。在上个世纪,云南龙陵及其周围县市的人就知道龙陵有一种叫黄蜡石的石头,硬度很高,大部分为黄色和白色。最初是和其他硬度教高的石头一起做为农村宅基地的下脚料和村里道路的铺路石。现在想想,真是奢侈啊。首先要感谢改革开放,使全国各地的人员流动性增大,两广一带到云南经商的人逐渐听说了龙陵的黄蜡石。这人啊,生活富裕后,当然是想追求一些精神层次的东西,加上两广一带历来就产黄蜡石,也有很多喜爱黄蜡石的人,所以呢,龙陵黄蜡石当然是天生丽质难自弃,被两广一带的商人们看中,开始收购。然后赞美一下我们的劳动人民,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了他们是最聪明的----外地人来大量收购,当然引起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注意---解说一点,云南山区多,坝区少,一般住在山区的大多是农民同志,他们生活是非常不富裕的,外地人的大量收购,无疑是为他们增加了除种田之外的收入,那是好事。在不久后,龙陵当地也开始有很多人做黄蜡石的生意了,这一阶段,黄蜡玉还叫黄蜡石。2005年,一部分玩黄蜡石的人开始对黄蜡石进行雕刻和内部构造的研究,有的玉石老板更是买来大批的黄蜡石原料切开做手镯、挂件等工艺品。这一切就了不得了,人们居然发现龙陵的黄蜡石内部的玉化度相当的高,完全可以媲美其它玉种,原来这东西切开来做手镯和挂件也很是好看啊。既然玉化度高,那就参照树化石改称树化玉的惯例吧,这样,黄蜡玉的名称就出来了。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这一名称的,觉得比较客观,符合实际,因为其玉化度高,称为玉不为过。但是半年之后,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就出来了:有些人觉得黄蜡玉的名头还不够响亮,就给黄蜡玉重新命名为“龙陵玉”和“龙陵黄玉”,这就是我所不赞同的了。最简单的原因:黄玉是托帕石的另一名称,托帕石是不同于黄蜡玉的宝石。改黄蜡玉为“龙陵黄玉”或“龙陵玉”,一是容易把两者混淆,二是屏弃了黄蜡玉是黄蜡石的本质,不伦不类,三是地方概念太重,显然用心不良。

黄蜡玉如何赏析?并非所有的黄蜡玉料都可以做成黄蜡玉工艺品,我在前面曾说过“赌石”,也就是说,切解黄蜡玉料也有风险和赌性,而且很重。有的黄蜡玉料,表面细密透腻,切开后内部却是烂糟糟,有的料石表面看死气沉沉,切开后却是金玉满腹。所以,黄蜡玉工艺品也就注定了从一开始就会走高价路线:因为商人的成本也高嘛。赏析黄蜡玉工艺品的好坏和贵贱,首先要从其名称上入手。石之美者为玉,既然从黄蜡石改称为黄蜡玉,那最基本的当然是要玉化度好的才能算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9467.html

更多阅读

芙蓉石的功效与作用 银子的作用及功效

  说到芙蓉石很多人会联想到小女孩带的饰品,其实不然,芙蓉石到目前为止细分的有以下几种分类,一种是我们常见的芙蓉石,这种颜色淡淡的,晶体透亮,接近白水晶的颜色,但是要比白水晶粉一些,这种其实是芙蓉石只是颜色要淡一些,还有一种就是冰种

粉水晶的功效 黄水晶的功效与作用

粉水晶的功效——简介粉水晶学名芙蓉石,有普通粉水晶、芙蓉粉水晶、冰种粉水晶、星光粉水晶四种类。粉水晶主开发心轮,加强心肺功能的健康。可松弛紧张情绪,舒缓烦躁心情,协助深入内心,发现自我提高悟性。粉水晶散发着温和而吸引人的粉红

学习黄龙玉必读书目推荐

黄龙玉是近年新兴的玉种,从认识到赏玩也仅仅有7年时。黄龙玉的品级评价与翡翠的基本一致,如冰种、玻璃种。同时又借鉴了和田玉的定义方式,如籽料、山料、山流水。如果对翡翠、和田玉有一定了解,那么学习黄龙玉上手会很快。黄龙玉的专著,

送朋友什么礼物好呢 送朋友什么生日礼物好

送朋友什么礼物好呢——简介每个人都有几个关系特好的朋友,一有什么节日的时候大家都会在一起聚一聚之类的,除此之外呢还有互相赠送小礼物,礼物可以拉近两个人的亲密程度,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礼物好呢?送朋友什么礼物好呢——手链送朋友什

翡翠仿冒品之水沫子也有B+C 翡翠水沫子挂件图片

水沫子也有B+C!优化处理后仿冰种翡翠更逼真翡翠是一种具有充分历史文化背景的宝石,再加上缅甸是宝石级翡翠的唯一产地,随著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让价格迅速的连翻几倍,从产地加工、批发到零售,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上的价位更是惊人。所以近

声明:《黄蜡石 黄蜡石冰种》为网友戰磕蒗亽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