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中的男主角phantom由主演过《斯巴达300勇士》的杰拉德.巴勒特扮演(没想到吧),无数人都被他英俊性感的外表和富有磁性的嗓音所倾倒,他也被称为是“最性感的魅影”。意外地在网上看到了这个帖子,节选了一部分,了解一下杰拉德成为魅影的幕后花絮。一,2004电影版《歌剧魅影》导演乔·舒马克眼中的杰拉德·巴特勒
若是乔·舒马克没有在2002年百无聊赖中去看《吸血鬼2000》,也许2004年的电影版《歌剧魅影》永远不会有这样一位性感倜傥充满激情的魅影。据舒马克回忆,2002年的一天,走进影院,发现除了一部名为《吸血鬼2000》的电影自己没看过,其它的都不止看过一回了。他就去买了票,走进放映厅,坐下来,开始半睡半醒的观看影片,因为说实话,那个片子真的不怎么样。他一直睡到扮演吸血鬼的杰拉德·巴特勒出场。巴特勒从棺材里跳出来,他穿一身黑衣,他很性感地甩着他的斗篷,他的眼神可以杀人,他的微笑让人荡漾,他的每一块肌肉都那么有生命力。一瞬间舒马克睡意全消,全神贯注地盯着这位性感的小吸血鬼,心想,嘿嘿,这个演员真的很有屏幕诱惑力。走出影院他赶紧派助手去找巴特勒的经济人,然后约他出来促膝长谈。
一年以后,巴特勒正在满头大汗上蹿下跳地拍摄《古墓丽影Ⅱ:风起云涌》,一天清晨,意外地收到了舒马克寄来的《歌》片剧本。直觉告诉他,舒马克一定是找错人了吧。全球最经典的音乐剧改编的电影,起码应该找一个哪怕稍微有点音乐剧背景的演员来演,更何况要他演的竟然是魅影。不过,舒马克伯乐最善于发现演员,朱丽亚·罗伯茨,柯林·法瑞尔,可都是他当年力排众议极力推荐,才得以游刃有余地出演万古流芳的影片从而一炮而红,所以寄来这个剧本,舒马克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想到这里,巴特勒买来音乐剧原声带,翻开剧本,一句一句地听着,一页一页地看着,直到泪流满面,感叹魅影命运坎坷,同时惊叹舒马克入微的观察力,仅仅从与他的一次谈话中就体察出他在心底与魅影的共鸣。二, 回忆——巴特勒的面具
翻看剧本那天,他心里充满的是对不堪往事的回忆。巴特勒于1969年出生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6个月大时搬家去了加拿大蒙特利尔。2岁半父母离异,坚强的母亲独自带着他和他的哥哥姐姐回到苏格兰,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成人。个中艰辛相信大家也体会得到,一位没有经过任何职业训练的年轻女子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最穷困的日子里不得不靠政府救济为生。巴特勒4岁时父亲出现过一次,之后音讯全无。没有人知道他在加拿大是生是死,直到巴特勒长成了16岁的少年。然而在他得到久违的父爱不多久,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没有人会反对巴特勒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最原始的母爱和最闪光的人格感化着三个孩子,在天主教教义的引导下,教他们好好地读书,脚踏实地地做人。正是这种感化,巴特勒才学会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会奋不顾身地跳进河水里救人,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影迷,在每一次访谈中对待褒奖表现得谦卑谨慎,甚至有一回听到赞扬以后脸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儿。其实他是很风趣幽默很坦率的人,他会坦诚地告诉影迷他的父母是怎样的人,从不避讳他所过的任何一件糗事。
巴特勒读了5年的法学院,其间成绩优异,其开朗的性格更是为他赢得了当年哥拉斯哥大学法律协会主席的职位;毕业后与苏格兰最好的一家律所签了2年的实习合同。然而在这个无形的面具之后,却是他对人生的迷惘和愤怒,是内心深处彻骨的孤独。那时的巴特勒就像一个双面人。白天西装笔挺风度翩翩,作为天之骄子赚足了眼球,夜晚却跟一帮朋友鬼混,并且成立了一个叫做Speed的摇滚乐队担任主唱,流连于苏格兰大大小小的酒吧。他时常莫名地揪着自己的头发使劲往墙上撞,用全身的力气吼叫着把东西摔得乱七八糟,因为在他心里法律并不是他一生的追求。孝顺的他读法律仅仅是为了他的母亲。她为他骄傲,她的儿子要做一名律师,多么体面的职业啊。他为了取悦把他抚养成人的母亲,不得不设法将心底最丑陋的东西设法隐藏起来,小心地继续着他浑浑噩噩的日子。他把那段日子比作面具前后的魅影——带着面具的魅影,精心设计面具的形状,挑选衣服的布料和款式,把自己装扮成名副其实的绅士,然而这一切,仅仅为了掩盖面具下面那些丑陋的东西——肉体的缺陷,灵魂的扭曲,不为世人认可的苦楚,对一个女子强烈而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所以他愤怒,所以他杀人,所以他才要发泄!这正是后来舒马克坚信巴特勒能演好魅影的根本理由——二人灵魂上的共鸣。
然而巴特勒的放荡惹恼了律所的高层,后者终于在巴特勒行将获得律师资格前的一周,对他说,孩子,律师这一行并不适合你,我们决定解雇你,不为你提供律师资格。那一刻,巴特勒吃惊之余,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竟然是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解脱。他在人们的目光中,收拾好办公室的东西,离开了律所,没有回头。那天夜里他去看了一场演出,突然想到了12岁时自己也做过一段时间的演员,对!做演员!想到这里,他马上收拾了行囊南下伦敦。这一次命运终于青睐了这个内心风雨飘摇的孩子,在他从影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传奇般地红遍了全球的银幕。他说,人生,有时候需要走错一条路,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三,夜半歌声
乔·舒马克寄出剧本的同时,给巴特勒的经纪人打电话,问他是否会唱歌。虽然他看中了巴特勒表演上对魅影这一角色的深刻理解,但魅影毕竟是魅影,音乐是魅影扭曲灵魂中唯一美好的东西。巴特勒的经纪人接到电话却犹豫了,回答说,他的确会唱歌,但是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唱你们要求的那种歌。事实证明,巴特勒唱几句摇滚还行,但是唱美声么,还得从头学起。不过既然音乐真的不是他的强项,当年唱摇滚也只能算是混混级别,他真的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唱得来《歌》片里面那些在音乐剧舞台上磨练多年也不一定能唱好的歌曲。他马上找来一名声乐教师,心想,她说我行我就行,她说不行我就别浪费任何人的时间了。第三次上课的时候,他们大胆地合作了那首《夜之歌》,然后相视而笑。她对他说,你一定行的。
于是舒马克带他去见韦伯,当面给韦伯唱《夜之歌》。舒马克比巴特勒更紧张,后悔自己从未听过巴特勒唱歌就冒昧地把他带来了,怕可怜的巴特勒当众出丑。钢琴伴奏响起的一刹那,巴特勒突然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嘲情绪,他想,我这是在干什么?任何一个竞争这个角色的人都在音乐剧的舞台上表演了二十年了,而我一点也不懂音乐剧,竟然在全球最伟大的作曲家面前演唱他最著名的夜之歌?!想着想着腿就开始发抖。最高音也没唱上去。不过韦伯和舒马克却在听完他演唱以后欣喜不已,至少眼前的这个魅影是有些音乐细胞的。于是拍板决定,巴特勒就是他们的魅影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声音的雕琢。学唱美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巴特勒为了这个角色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全球找了六个声乐教师,在拍摄《古墓丽影Ⅱ》和《法兰基,我的爱》的空档有事没事就找个旮旯盯着自己的鞋子大声练习歌剧魅影里的曲目,而和他配戏的女星们和其他的工作人员都被他整疯了。在拍摄歌剧魅影的6个月里,他天天狂轰滥炸式的声乐和形体课,一直持续到拍摄的最后。正是他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从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他塑造银幕上魅影的成功。虽然他的声音最终还是不完美,但是他说过,与其把歌儿唱的优美动听,不如用歌声表现魅影的愤怒和爱情,因为前者不通过十年以上的练习是怎么也达不到的。所以,就算有人真要拿他的歌声跟训练有素的音乐剧演员的歌声作比较,就让我们用心感受他赋予歌声的情感,而不要仅仅从唱法上找他的不足吧。
四,魅影的面具
影片开拍以后,巴特勒才意识到出演《歌》片最大的挑战并不仅仅来自他得穿着厚重的戏服一边表演一边唱出绝大部分对白,还来自脸上的面具。
剧组给他做了不少面具。把面具粘到脸上去的是一种双面胶带纸。试妆时好好的,实拍时却因为摄影棚里空气太干燥,胶带死死地粘在皮肤上,要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把面具从脸上扒下来,一起扒掉的还有巴特勒脸上的皮。他笑言,面具下的皮肤跟魅影的也差不多,青一块紫一块的。拍歌剧院地下那几场戏的时候,相反的情形出现了。由于周围全是水,空气太湿润,胶带粘不牢面具,所以面具总是滑落。要命的是,那首全剧的精华——夜之歌,要在这种条件下完成。巴特勒慢慢习惯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地对着心爱的女子歌唱,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突然,面具掉了,一切还得重来。他说,难怪魅影脾气那么古怪,我戴那个面具很不舒服,他戴也一定不舒服;我为面具总是脱落而生气,他一定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所以对面具的驾驭渐渐让巴特勒从另一个层面找到了扮演魅影的感觉。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剧中魅影被克里斯汀揭去面具,面具后的他是恶魔的形象。化妆师可谓费尽了心思,才把巴特勒从帅哥变成了魔鬼。代价是,每天三点钟起床,然后化妆9个小时。巴特勒从影之后走的是动作片路线,伤筋动骨是家常便饭,还落下了严重的腰伤,持续坐上半小时就腰疼得要命。坐上9个小时对他来讲基本等于折磨。更不用说,周围还有20多人不停地往他脸上一层一层粘假面,把细绳粘在他右眼的下眼皮上,拽过脖子,拴在腰部的一块金属片上,好让他极力往下耷拉的右眼看上去更自然。卸妆时得用酒精,毛手毛脚的工作人员经常把酒精弄进他的眼睛里。他经常像魅影一样大发雷霆,对工作人员说,你们杀了我算了。然而,意识到那只是气话,他又自嘲地想,天啊,现在连死亡都是一种奢侈。正是恶魔般的形象,让巴特勒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他说,每次上好妆走在摄影棚里,人见人恶。别人看见他,不是故意装作看不见,就是绕道而行,好像他真得很令人厌恶,让人缘极好的他体会到了一种从未体会过的辛酸。虽然接下魅影这个角色之前,巴特勒对肉体的缺陷问题作过还算广泛的研究,却从未想到哪怕是被化妆成这类人,也会被他人歧视。想到这些,他不禁打了个冷颤,从心底为所扮演的这个角色感到悲伤。
五,唐璜的胜利
一身黑衣的魅影藏在斗篷后面,缓缓走上包围在红色火焰中的舞台,斗篷落下,露出他和脸上那个不常见的“佐罗”面具。他把食指放在唇前,是想冷却一下银幕下面我们的心火吧。他用那双能看透灵魂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克里斯汀,优雅而缓慢地走向她,愤怒随着斗篷的甩动逐渐升格。终于,他扑向她,用强有力的手握住她柔弱的脖子,滑向她玉般的手臂,拉住她纤细的手,又放开她,走远,用惹火的眼神望着她……虽然他早就知道,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付出强烈的爱却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故事……他们走上天桥,演绎着“唐璜的胜利”的激情。剧院的包厢里,一心爱着克里斯汀的年轻子爵正带着一群枪手,试图射杀他……音乐渐渐退去了,魅影却按捺不住对克里斯汀的情感,轻轻在她耳边吟唱,说爱我一生一世,拯救我远离孤寂……他第一次拥他入怀,第一次将指尖从那个女子的发丝中滑过……那一刻,连子爵都流下了眼泪……那个女子毕竟还是背叛了他,当众揭去了他的面具,一瞬间,每个人惊恐地目睹了天使到魔鬼蜕变的全过程……
这一幕,不愧为《歌》片最经典的一幕。而巴特勒在其中对魅影的演绎,纵观当今影坛无人能出其右。幽怨而执著的眼神,优雅而性感的步态,粗犷但完美的声线,高大却灵活的身躯,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个中黑暗,魅惑,激情,乃至心痛都显得那么美,同时又美得令人心痛。在演技发挥到极致的同时,又仅有巴特勒拥有那种黑暗性感的气质。在假面舞会上,即使他一大半的脸都被那个象牙面具遮住了,银幕下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得到那种致命的诱惑。哪怕只是盯着海报上假扮成红色死神的魅影,也能够嗅到到巴特勒仅有的那种静中有动,飒飒生风的感觉。巴特勒选择做演员是英明的,实在没有几人能拥有他那种致命的银幕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