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安全常识100问 中小学生游泳安全常识

第一章 学生交通安全常识

一、学生行走安全常识

二、学生骑车安全常识

三、学生乘车安全常识

第二章 消防安全常识

一、火灾常识

二、学生宿舍防火常识

三、火灾救援常识

第三章 社会安全常识

一、人身安全常识

二、日常外出安全常识

三、反恐常识

四、心理健康常识

五、校内安全常识

第四章 日常生活安全常识

一、防火、用电安全常识

二、灭火、逃生常识

三、煤气中毒安全常识

四、食品卫生、传染病安全常识

第五章 自然灾害安全常识

一、山洪、泥石流安全防范常识

二、雷电伤害防范常识

三、地震伤害防范常识

四、溺水淹亡防范常识

第一章 交通安全常识

(一)学生行路安全常识

1、怎样做才能保证行路安全?

(1)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

(3)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玩耍、看书、并排行走、乱穿马路、追赶车辆嬉戏打闹。

(4)不要在马路上踢球、溜冰、放风筝、做游戏。

2、行人必须遵守哪些交通规定?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

(3)不准穿越、倚坐道口护拦;

(4)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2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

3、横穿马路怎样做才是安全的?

(1)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

4、非机动车上路有什么年龄规定?

(1)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准在道路上赶畜力车。

(2)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

(二)骑车安全常识

1、怎样做才能保证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9)遇到恶劣的天气也不要骑车。

2、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3、骑自行车必须遵守哪些交通安全规定?

(1)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瞭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2)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

(3)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它车辆或手中持物。

(4)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

(5)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三)乘车安全常识

1、乘车人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6)尽量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

(7)不要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四)交通安全小知识

1、道路交通指挥灯信号的含义?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2)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

2、行人和车辆通过铁路道发现或听到有火车开来时应该怎样做?

立即躲避到距铁路钢轨2米以外处,严禁停留在铁路上,严禁抢行超过铁路。

3、铁路道路路口信号灯的含义?

(1)红灯熄白灯亮时,表示道口开通,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2)遇有道口信号红灯和白灯同时熄灭时,需停车和止步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准通过。

4、有哪些行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1)横穿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骑车时与机动车抢行;

(2)汽车司机超速行驶、疲劳驾驶;

(3)大雾、雨雪等能见度较差的天气;

(4)大型集体活动、春游等路上人数众多难以管理;

(5)乘坐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等情况。

5、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学生违反道路交通法规而引发交通事故;

(2)汽车司机违反交通法规而造成出行的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3 )灾害性天气能见度差、道路湿滑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

第二章消防安全常识

(一)火灾常识

1、火灾的定义是什么?

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或物的损失。

2、火灾发生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温度达到着火点;

(3)有空气。

3、火灾有几种分类?

(1)火灾通常分为森林火灾、建筑火灾、工业火灾、城市火灾等。

(2)按照可燃物形态,火灾还可以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

4、常见火源有哪几种?

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5、火灾有哪几个发展阶段?

火灾按燃烧程度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初始阶段、蔓延阶段、剧烈燃烧阶段。

6、烟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因为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在200-300°c,中心温度可达700-800°c左右,一般可燃物(如纸张、棉花、柴草、木材等)的燃点都在130°c-350°c,都低于烟头的温度。所以乱仍烟头很容易发生火灾。

7、防火的基本原理?

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8、灭火的基本方法?

(1)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将灭火器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9、火灾致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火灾的致死原因大多数是疏散通道不畅,现场人员没有及时撤离或在撤离过程中因吸入大量烟气而窒息,导致人员失去逃生能力而死亡。

(2)主要原因是着火产生的大量烟气,被火焰烧死的人员很少。

(二)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常识

1、导致校园火灾的原因有哪几种?

(1)使用明火;

(2)使用燃煤取暖、做饭;

(3)使用燃气设施;

(4)使用电器不慎;

(5)使用电焊或气焊;

(6)电路短路;

(7)电器设备老化;

(8)雷击;

(9)自燃;

(10)乱扔烟头;

(11)人为纵火或蓄意破坏。

2、造成学生宿舍火灾的安全隐患是什么?

(1)大功率及违禁电器的使用。由于学生宿舍的供电线路和设备是按照普通照明用电设计的,在人员密集区中使用大功率电器,使本来设计负荷小的线路和设备承载着超大负荷,易引起线路设备着火。

(2)由于通电后遗忘或放置不当等原因,引燃附近的易燃物。

(3)随意使用明火。使用明火主要是指点蜡烛、吸烟、在宿舍里焚烧杂物等。宿舍内所配置的生活家具物品多为木质结构,放置的物品又多是学生的被褥、书本等易燃物,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火灾。

(4)私拉乱接电源线。电线经常被拖来拖去,造成绝缘层损坏,接头松动,极易造成线路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起火。

3、在宿舍遇到火灾怎么办?

(1)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相机行动。如果发现某宿舍着火,浓烟挺大但没有明火,就应判断为初期火灾及时扑救,切不可贻误战机酿成大火。

(2)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提着灭火器进入室内,对准着火底部喷射。如火势不可控制,不要惊慌失措私自行动,要听从宿舍管理员的指挥,迅速疏散到安全地方,同时要镇静拨打119报警或按下单点报警器。

(3)正确选择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遇到火灾从楼梯向下层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浇湿衣服,以较低身姿快速有序冲出烟雾区,到达安全疏散口。

4、宿舍易燃物品有哪几种?

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桌椅、书籍等等。

5、夏季如何安全使用蚊香?

(1)点燃的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支架可放在水泥地、金属盘上。切不可放在纸箱、木板等可燃物上。

(2)点燃的蚊香要放在远离窗帘、蚊帐、衣服等可燃物的地面上。

(3)使用电蚊香时,也要放在远离纸、木器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用时,应拔去插头。

(三)火灾救援常识

1、人身上着火怎么办?

(1)不能奔跑,就地打滚;

(2)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迅速将着火的衣服撕裂脱下,浸入水中,或掼,或踩,或用灭火器,水扑灭;

(3)倘若附近有塘,水池之类,可迅速跳入浅水中,但是如果人体烧伤面积太大,火烧伤程度较深,则不能跳入水中,防止细菌感染或其它不测;

(4)用水浇。但应注意,不宜用灭火器直接往人体上喷射。

2、对轻微的火情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灭火?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

3、在火灾现场,未成年人要坚持的原则什么?

首要原则是先逃生,保证生命安全。

4、怎样扑灭着火的燃气罐。

答:要用精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5、救火时可以开门窗吗?

不可以。

6、穿过浓烟逃生时,应该怎样做?

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7、遇火灾可以乘坐电梯吗?

不可以。

8、拨打火警所要说明哪些内容?

(1)起火的场所。

(2)燃烧物品。

(3)火场内是否有被困人员,现场是否有人受伤。

(4)如遇山林火灾,要说明山火的火势,山上树木的疏密程度及大约过火面积。

(5)如遇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泄漏,也要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9。

9、遇到森林大火怎么办?

出现森林大火,一般火势大并会迅速蔓延,中小学生人小力弱,不要试图去救火,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要迅速报警。

10、教学楼中遇到火灾如何逃生?

(1)要冷静地探明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2)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毒气,并将身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

(3)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老师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4)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应沿防火安全通道朝底楼跑;如果中途防火楼梯被堵死,应该向楼顶跑。同时可以将楼梯间窗户玻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营救。

第三章社会安全常识

(一)人身安全基本常识

1、父母不在家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远房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入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2、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3、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1)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要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

(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

(3)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4)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的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民警或公安部门报告。

(5)如果遇到凶恶的歹徒,自己又无法脱离危险,就一定要奋力反抗,免受伤害。反抗时,要大声呼喊以震慑歹徒;动作要突然迅速,打击歹徒的要害部位;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寻找机会脱身。

(6)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

4、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跟他们争吵。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拖住别的大人大声喊“救命”。

(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中小学生安全常识100问 中小学生游泳安全常识

5、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问题少年的注意。

(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

(4)穿着打扮要朴素,平时不穿名牌、不高消费,不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家财富,以免被不良少年盯上。

6、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发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7、如何防范精神病患者的伤害?

(1)遇到他们,应当尽快远离、躲避,不要围观;

(2)不要挑逗、取笑、戏弄精神病患者,不要刺激他们,以免招致不必要的伤害;

(3)智能低下的痴呆者,甚至醉酒者,也会做出类似精神病患者的举动,同学们也应躲避,不要刺激他们;当他们自身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8、遭到殴打或身体侵害时应该怎样做?

要及时求助“110”,并说清出事的时间、地点、打人凶手的相貌特征,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二)日常外出安全常识

1、独自在家、就寝或离家出门要做到哪“五关”?

关水、关电、关燃气、关门、关窗。

2、外出怎样做才能保证行路安全?

(1)随身携带本人信息卡,以便在自己发生意外时他人可以与家人取得联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9736.html

更多阅读

肺癌放疗的副作用 肿瘤放疗100问

肺癌放疗的副作用——简介高能放射线在破坏或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损害正常细胞,即存在放疗的副作用。放疗引起的副作用通常分为两种,即急性和慢性。急性副作用在治疗后不久就会产生,并且通常在治疗停止后几周内完全消失;慢性副作用可能需

妇女权益保障法讲座讲稿 妇女权益保障法100问

中国古代神话中美丽传神的“女祸补天”的故事,讲述了人类的始祖是一位擎天立地的女性,她“抟黄土作人”,并“炼五色石补苍天”。从此,诞生了人类社会,但在现实的社会原始的象形文字中“女”字的造型是一个跪着的奴隶,后来经过15次的演变,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问答100问 集体林权

1、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1)土改时期,分山分林到户阶段。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依法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1年4月政务院在《关于适

声明:《中小学生安全常识100问 中小学生游泳安全常识》为网友清风一曲欲孤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