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就要到了。这是一个思念父母、追忆先辈的日子。此时此刻,网友草根梨花教授在其博客中,贴上了《民间传统孝歌:十月怀胎十重恩》,读来让人心潮难平。
百度知,所谓孝歌,又叫丧堂歌,顾名思义,即在丧事堂中所唱的歌。这是咸丰活龙坪人的一种传统习俗,若家有人过逝,必操办丧事和唱孝歌,灵柩在家中停几天就要唱几晚。据说是为了超渡亡魂、给死者洗冤减过,让亡者顺利上路,无惊无扰地在极乐世界生活。
事实上咱武汉周边农村也是时兴唱孝歌的,且有专职歌手,以此为业,歌词有成套固定的,也有即兴演唱的,更多的是歌手事前对亲属做简单“采访”获取素材,再作创作演唱,效果更好。
先父母去世于文革,那时是没有这些“四旧”的,诸如孝歌、烧纸、过年烧清香等等都没有。
兹将《十月怀胎》、《十重恩》全文转帖,并将网上的《目连救母的故事》附在了后面,希望我们的晚辈读了后能对目连有所认知,对京剧舞台上那出《目连救母》的老旦名剧之所以久演不衰,能有所理解,更要知道父母恩深似海,并对我们的先人永远地持敬重态度。
谢谢草根梨花和郑茂高两位先生。
唐朝有个目连僧,一头担母一头经。
担经在前背了母,担子在前背了经。
连经连母并担起,山林树木两边分。
我娘怀我十个月,我担老母十八春。
左肩担的肉皮烂,右肩担的血淋淋。
担破肉皮看见骨,要到灵山见世尊。
亲见灵山多少路,十万八千还有零。
慢说十万八千里,再有多少也要行。
一到灵山见佛祖,二到灵山请上经。
大小经书齐请上,又请一卷怀胎经。
怀胎经上说的好,字字行行报母恩。
一月怀胎在娘身,无影无形影无踪,
犹如水面浮萍草,未知生根不生根。
二月怀胎在娘身,头晕眼花路难行,
口中无言心内想,孩儿在身谁知情。
三月怀胎在娘身,两脚无力懒出门,
茶不思来饭不想,愿吃桃李过时辰。
四月怀胎在娘身,面黄肌瘦不像人,
想做针线懒得做,孩儿何时离娘身。
五月怀胎在娘身,儿在肚内长成形,
一阴一阳分男女,吃娘血水痛娘心。
六月怀胎在娘身,脚软手麻懒动身,
孩儿不知娘辛苦,一个身子两个人。
七月怀胎在娘身,老母怀儿受苦心,
阳间洗了一盆水,阴司遭下血河津。
八月怀胎在娘身,耳聋眼花难挣扎,
东家请娘娘不去,西家请娘娘不行。
九月怀胎在娘身,时时坐卧不安宁,
心想要回娘家去,恐怕孩儿路上生。
十月怀胎在娘身,娘在房中肚呌痛,
一阵痛来有可忍,二阵痛来失魂魄,
银牙便把青丝咬,绣鞋蹬在地挨尘,
上要奔天天又远,下要入地地无门,
结发丈夫心不忍,香火堂前许愿心,
今把愿心来许下,孩儿降生地挨尘。
儿奔生来娘奔死,阴阳隔的纸一张。
忙把孩儿来接起,一盆温水洗儿身,
孩儿洗的干干净,罗裙包起占娘身,
十月怀胎辛苦极,又费三年乳哺心。
干处半边孩儿睡,湿处半边娘容身,
若是两边都湿了,孩儿抱在娘当胸。
父母恩情深似海,杀身惟报父母恩。
长大成人把母敬。吃斋念佛报双亲。
上等之人报父母,成道父母离血盆,
中等之人报父母,时刻孝敬老年人,
下等之人不孝顺,枉费父母一片心。
养女要学黄氏女,养儿要学目连僧。
说起目连行孝道,十八地狱救母亲,
这是怀胎经上话,说与男女细留心,
后世人等把孝敬,消灾免罪福寿增。
十重 恩
头一重深恩,养儿生身母,十个月怀胎,昼夜娘辛苦,临生之时,性命全不顾,好似钢刀,割断娘肠肚。
第二重深恩,儿干母湿卧,一盆温水,遍身都洗过,两手酸麻,十指分裂破,半夜惊醒,思想娘难过。
第三重深恩,养儿多挂碍,父母深恩,深如东洋海,儿有凶险,娘把猪羊害,为儿为女,欠下来生债。
第四重深恩,养儿心欢喜,学言学语,喜在娘心里,儿打拳拳,倒在娘怀里,笑喜亲娘,越看越欢喜。
第五重深恩,广发洪誓愿,儿女当差,娘把容颜变,东寺烧香西寺来还愿,为儿为女,娘把猪羊献。
第六重深恩,儿出门外,从早贪耍到晚不回来,冻了来穿衣,饥了来吃饭,丢抛亲娘,隔门连声唤。
第七重深恩,儿大离了母,散袒小衣,不听娘张主,赌博玩钱,把娘全不顾,听了妻言,忘了生身母。
第八重深恩,儿把生意做,贪花饮酒,家业全不顾,儿行千里母担万里路,失了资本,迷了回家路。
第九重深恩,老母八十岁,腰弯头低,行动全不会,顾儿家业,误了吃斋会,为儿为女,遭下无边罪。
第十重深恩,老母大限到,阎王发牌,二鬼来勾叫,勾到阴司受罪千千万,儿女虽多,那个来替换。
十重大恩留人间,孝敬父母如敬天,在世不把娘恩报,去世报恩难上难。
目连救母的故事
儿时,枫亭乡间宫庙逢菩萨生日有社戏祝贺,我们孩童欢喜不尽,边看戏边在戏台下追逐嬉戏。有时社戏有演嘉礼戏(木偶戏)《目连救母》,但母亲总是禁戒小孩去观看的,还有俗语说:“目连母吃乌饭。”少时都不解其意,今搜到民间神话传说“目连救母”的故事,整理如下:
从前,有一位姓傅名天斗的员外,为人忠厚谦恭、修心积善、乐善好施。年过五十之后,他看破红尘、皈依佛门、信佛吃素、修心行善、救济贫困、扶助孤寡。他尽心做好事,尽意行善事。深得街坊邻居,八方民众的称颂。最后得道升天享福。
且说傅员外夫人刘素贞,四十多岁在丈夫的影响下,也跟着信佛吃素、修行念经、广结善缘、关怀邻里、扶贫济困,也做了许多有益乡亲邻里的事。然而,傅天斗与她相处深知夫人的为人,心地慈软,有时容易犯糊涂,唯恐她信佛不够心诚,便在临终前一再嘱咐:“你既然心归佛门,就得心诚意坚,始终如一地遵守清规戒律,绝不能一时糊涂,做出犯规破戒的事,否则必将遭恶报而自食其恶果!”刘素贞也信誓旦旦地在丈夫面前发誓:“一切遵命,决无二心;若有违佛门法规愿下十八层地狱受罪。”
初时,刘素贞不忘丈夫临终时的吩咐,她在家虔诚礼佛,香烟缭绕烛光闪闪,念经拜佛,心净如水,过着非常清静的日子。
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消逝,刘素贞对丈夫临终前的嘱咐便渐渐地淡忘了。思想感情也起了变化,生活起居也不循规蹈律了,对佛门的清规戒律也渐渐地模糊,不受约束,慢慢地便违背誓言,糊里糊涂地开荤起来,天天鸡鸭鱼肉、餐餐大摆大吃、满嘴油腻血腥。后来竟叫人杀狗煮狗肉给她吃。这严重地违反佛门戒律的行为,死后不仅她以前所修的德行尽数付诸东流,而且还要佛规将她打入十八层地狱去受罪。十八层地狱是佛教传说中凡间世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恶事或者出家人不守本分破戒,死后鬼魂要坠入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与佛教传说中好人上“天堂”相对而言。
傅员外夫妇生有一子叫傅萝卜,年有二十多岁,生得一表人才,面慈心善、继承父志、广济孤贫,深孚众望。他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当他知道母亲因为破戒而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罪时,心如刀绞、痛苦万分。为了代母赎罪,救她出地狱超生,傅萝卜毅然皈依佛门,剃头出家当和尚。方丈赐他法名大目乾连,简称为“目连”。
目连为了救母,代母赎罪,他不顾一切历尽艰辛闯进地府,求遍十个殿的阎罗王,说明自己愿意忍受所有的痛苦代母赎罪的决心。十殿阎罗王终于被大孝子目连的慈孝之心所感动,特别恩准他下到各层地狱去替母亲受罪。
目连手持锡杖,口念阎王的赦令开了地狱门,一路上忽忽而行去寻找母亲,欲代母忍苦受难。只因目连在出家修行过程,又在地府恳求十殿阎王,花去了一定的时日。所以,刘氏在层层地狱中已经饱受凌迟与折磨。目连救母志坚如铁、心急如焚,他一层又一层地向前追寻,终于在最后一层地狱“浸血湖”边追到了刘氏。目连在那里看见母亲坐在血湖畔,吃着糟糠乌饭,哭诉着“十月怀胎”之苦,痛悔一时糊涂做了错事,并深有悔过自新之意。目连赶紧向这层地狱的王灵官诉求代母赎罪之诚意。王灵官念其孝心,大受感动,并遵照阎王旨意,赦免了刘氏,让她走出地狱。于是刘素贞和傅萝卜母子一同升上了天堂,与傅天斗相会,一家团圆。
《目连救母》这个剧目是宣扬伦理观念,劝戒世人只要尽忠、尽孝、尽义、尽仁、尽善,才有好报。这部戏中的主要情节是目连闯入阴曹地府与阎王及各种鬼子打交道,是属于“鬼”戏。所以,有“目连若要看,见鬼总有日”的俗语。剧中有刘素贞在阴曹地府遭受各种熬煎与折磨,且三餐糠糟乌饭,民间又有“目连母吃乌饭”之俗语,用来比喻生活的艰辛与苦难。这则是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供品评。
(作者:郑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