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缅甸掸邦四特区的华人政权

缅甸掸邦四特区的华人政权(2009-08-26 19:13:21)

(转)

缅甸东北部有三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国中之国,其领导集体都是汉人。这三个汉人政权均位于缅甸东北部的禅邦,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即缅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区。

那里生活着果敢(即汉族)佤族等民族,(那里在一百多年前原属于清政府果敢县,邦桑县等管辖,后来英国殖民者占领的缅甸,对缅甸实行殖民统治,并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将这些地方(缅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区)划归英属印度的缅甸殖民地,致使原先血脉相连的中国人被划分到两个国家。)70年代后缅甸发生排华运动,那里的汉民族为了避免缅族的迫害,争取民族平等,改称“果敢族”。(即果断勇敢的意思)英帝国主义为了赚取巨额的利润和毒害殖民地和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素质在那里传播栽植罂粟。以后上百年来,军阀、土司混战,内战延绵,勤劳憨厚的果敢各民族同胞在混战中,被引诱欺骗利用,导致多少果敢优秀儿女成为了混战无谓的牺牲品。在抗日战争中果敢人民同中国人民一道为打击日本侵略军作出可巨大的牺牲。

这三个特区目前名义上是缅甸政府的特区,但实际上是三个独立的政权,都有自己独立的军队。汉语是那里的通用语言。那里的人大部分都能说较为流利的普通话。那里的政治制度与中国极为相似,如县级官员有县长、县委书记等。人民币是那里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三地的经济文化同中国云南联系较为密切,对中国的经济文化非常依赖。当地的手机信号也是中国移动和网通的,电话区号是云南的。最重要和最可贵的是那里的人民依然保持并宏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目前这三个小政权还很脆弱,因为缅甸军政府一直想吃掉他们,如果不是顾忌中国的话,三个汉人政权早就不存在了。这三个地区的人民在以彭家声主席、鲍友祥主席、林明贤主席为核心的特区政府领导下为争取民族平等同缅甸政府军对抗十几年,最后于90年代初与缅甸军政府达成和解协议,结束战争。现在这三个特区正在同中国发展经济,建设自己特色的高度自治的独立特区政权。

近年来这三个特区分别响应中国和联合国要求,在以彭家声主席、鲍友祥主席、林明贤主席为首的特区政府领导下开始走前人不敢走的道路,毅然将一百多年前由英帝国主义播撒在果敢的罂粟给彻底禁绝了。由于这三个地区的禁种罂粟措施,使得中国减轻了对国民侵害深度,消除了中国来源的主要渠道。使中国的禁毒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为中国及世界的禁毒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的果敢、邦康等地在完成了禁种罂粟的艰巨任务后,正在朝着发展生产、改善提高人民生活的方而努力奋进!

补充一下,果敢位于以彭家声主席为首的缅甸第一特区之内,属掸邦.第二特区以鲍友祥为首,属于佤邦.第四特区在版纳对面的小孟拉,林明贤是彭家声的女婿。三个特区互相独立又互有联系,各自拥有自己的地方武装.称其为国中之国一点都不为过,这就是闻名天下的金三角地区.因其封闭经济发展极端落后和不平衡,其辖区内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普遍相当贫困.虽同样是汉人,说汉语,写汉字,使用RMB,用云南的手机信号,看大陆的电视节目,他们隶属的国家却是缅甸.这背后有复杂而微妙的政治因素,不是一句血缘和民族感情能说的清楚!

云南省边境地区与缅甸四个特区的关系(含第三特区的情况)

云南保山与缅甸接壤,有着漫长的国境线,两地边民交往频繁,当地人因各种原因到过缅甸的很多。很早以来,当地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出国容易出省难。境外的缅甸特区对当地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有很多人就是在那里谋生的。当地人到缅甸去,根本无须办理出国护照之类的东西,只要拿上自己的身份证,办一个边境出入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国了。更有人嫌办证麻烦,干脆从小路直接走出去,再从原路返回国内,没有人会给他扣上“偷渡”的帽子。

缅甸特区与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过去曾经是中国的领土,云南省的一部分,1962年中缅划定边界时才把这一部分土地正式确定为缅甸领土。)有很多人知道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却很少有人知道现今的缅甸也有一部分曾经的中国领土,而且这一部分领土划归缅甸的时间更近。这一部分现在缅甸,也就是现在称之为特区的地方,在方面还保留着中国的深深的烙印。出到缅甸,跟在国内差不了多少,讲的是汉语,用的是人民币,耳朵里听到的是中国流行歌曲,录像厅里放的是中国武打片,各种店铺都是只有中文标牌,店中陈列的商品清一色的“MADE IN CAINA”。只是偶而几个衣着不整的缅兵的出现告诉人们,这里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的缅甸的特区。与保山接壤的是缅甸的第三特区,特区司令是丁英,丁英及缅甸政要作为保山市人民政府的客人常到保山来。

文革后期,保山许多知识青年到缅甸去当缅共,当时的口号是要“把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插到世界各地”.这些出去的知青中一部分人为了“缅甸人民的幸福”和在缅甸实现“英特纳雄耐尔”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一部分人玩起了失踪,不知到哪个列国去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枪林弹雨中保全了生命,打出了一片天地,在缅共中有了一定的地位,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枪杆子。这部分人后来与缅共决裂,在缅甸境内与中国边界一侧各自占山为王,成为军阀。保山一中同学中影响最大的是李自如,是缅甸四个特区中势力最大的第二特区佤邦军的副司令。李自如其实是佤邦军的创始人和总指挥,由于他认为自己不是佤族不利于在佤邦立足,才推出他的手下鲍友祥任总司令而自己副之,而实际上重大决策仍是由他作主。李自如文革时是保山一中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缅甸特区任副司令后还常回保山老家探亲访友,后于2005年病故。

这部分前缅共的军事领导人,也是事实上的军阀,在通过与缅甸军事当局谈判后,将所占地盘以特区为名继续进行军阀统治。

下面介绍一下各个特区的情况:

1986年以后至1989年缅共彻底解体,其原属武装统辖地一分为四,成为今天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掸邦东部第四特区。

掸邦第一特区:

即原果敢县,随1897年的中英条约中国将果敢割让予英国,果敢地区的华人自动变成缅甸的本土少数民族,说云南方言,属原缅共彭家声部。

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在果敢发动了兵变,宣布脱离缅甸共产党。成立了“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同时组建了“临时军事委员会”。彭家声出任主席和同盟军总司令。3月16日,彭部已经控制了原缅共东北军区80%的领地。1989年5月下旬,彭家声飞赴仰光,与缅甸政府就和解的有关事宜谈判。双方经过多次磋商,在停止武装对抗,民族自治、经济政策以及军队的保留等问题达成了协议。不久,又批准彭家声部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正式承认其为缅甸特殊的“地方政府”。所在地区设立掸邦第一特区(果敢),辖一县、一市、五个行政区、二镇、十五个乡,总人口20万左右。果敢是一块狭长的土地,位于掸邦东北部的顶端。地理座标为:北纬23°24′54〃—24°09′24〃;东经98°24′14〃—98°53′42〃。

佤邦第二特区

即原缅共中部军区。1989年4月11日时任缅共人民军中部军区副司令的鲍友祥,率中部军区第5、12旅全体官兵“起义”。17日,鲍、赵二人在缅共中央警卫旅政委罗常保等人的“内应”下,动用第5、12旅的全部兵力包围了缅共中央所在地邦桑,扣押了缅共主席德钦巴登顶及其它中央领导人,并很快“有礼貌”地将这批“领导人”全部送入中国境内的孟连县。4月22日,成立了以赵尼来为总书记的“缅甸民族联合党”和鲍友祥任总司令的“缅甸民族联合军”。总部设在了与中国西盟县仅一江之隔的困马小兰寨。联合军下辖214、417、418、420、525师、2个独立团和中央警卫团。兵力1.5万人。

现缅甸掸邦第二特区领导人为鲍友祥,担任佤邦联合军总司令和佤邦联合党总书记。

1996年,佤邦联合军配合缅甸政府军打败毒枭坤沙后,成为金三角地区势力最大的地方武装,现有军队2万多人。

第二特区是缅甸联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北面位于缅甸东北部,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西双版纳的勐海县接壤。北面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相连。南面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相邻。西面至缅甸第二条大江——萨尔温江(怒江),与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南面地区与泰国接壤。第二特区的面积3万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佤、拉祜、掸、克钦、汉、爱尼等16种民族,其中佤族占70%,人口约60万。

克钦第三特区:

即原缅共101军区,是缅共中最晚组建的一个军区,成员基本上是克钦族。这个军区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旅级单位。下辖3个营和一个教导大队,有正规兵力 600人,总部设在中国腾冲境外的板瓦。司令丁英与副司令泽龙,原来均是克钦独立军的连长。1969年先后率部投奔缅共。丁英等权衡再三,看到缅共大势已去,正式向外宣布与缅共决裂。成立了“克钦新民主独立军”,任司令兼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泽龙副之。

缅甸“克钦族”也自称为“景颇人”,与在云南境内的景颇人同族,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早年西方传教士来到克钦族山区,为他们创造了景颇文字,兴医院,办学校,建教堂,如今缅甸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克钦族的武装辖地,目前是原缅共四个特区中最为富裕的。缅甸这个贫穷国度最为珍贵的两项宝藏就是“玉石”和“柚木”,而这两项宝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了景颇人武装的辖地。碧绿的翡翠宝玉和金红的百年柚木,自古以来在中国都属于珍贵之物,于是在对中国颇为友好的原缅共“克钦族”特区特首的鼓励和支持下,大批生性冒险敢作敢为的客商都蜂拥到了缅甸开矿和伐木。

掸邦第四特区:

原缅共红极一时的“八一五”军区。从缅共“八·一五”军区演化而来的“缅甸掸邦第四特区”,严格说,是一个极为袖珍的“割据之地”。不仅人口在几支地方民族武装中最少,地理面积也是相对最小。于1989年4月19日宣告脱离缅共领导,率部成立了“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政委员会”,下设“军事委员会”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员会”。“八一五”军区司令林明贤任“主席”和同盟军“司令”。原“八一五”的683、768旅被改编为369、911师,兵力 3000余人。林部绝大多数领导人是从中国出去的“知青”。原东北军区副参谋长蒋志明出任同盟军秘书长,原缅共中央警卫旅政委罗常保出任参谋长。林部控制的地域与中国的西双版纳接壤,面积4952平方公里。至1996年底,“第四特区”控制区总面积为4952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区,500个自然村,16127户,辖区内人口74022人。

特区领导人林明贤原是中国中国知青。林明贤生在海南,长在广州,审时度势,亦相当精明。他是缅共人民军内部最早和缅甸政府和解的高级将领之一,也是最早在其辖区内全面禁绝鸦片种植和毒品买卖的,为此,他赢得了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的高度赞赏,而“第四特区”的替代种植计划(即鼓励山民种植经济作物来替代罂粟)则全部是依靠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无偿援助来完成的。当然,林明贤最为精明的地方则是娶了被称为“果敢王”的缅甸华侨彭家声的女儿为妻。林明贤曾为彭家声平定了杨茂良兄弟兵变。

“掸邦第四特区”林明贤部,与佤邦、果敢同盟军、克钦新民主军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林明贤部的领导层是由许多“知青”与福建、广东、海南的华人组成。既不同于佤邦、克钦101部,他们主要是少数民族,也不同于果敢彭家声部,他们主要是旅缅果敢地区的华侨组成。总司令林明贤就是中国海南人,现年刚50岁出头。“秘书长”蒋志明,原先是东北军区的旅长、副参谋长,中国畹町人,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后出国参加缅共革命,在各种战斗中得到了锻炼,不久就成长为一名缅共人民军的中级指挥员。由于蒋志明以“外交”见长,故被长期派驻仰光、腊戍等地,成为“八·一五”对外的联络官。

刚刚从“政法部长”位置上卸职下来,但仍担任着“掸邦东部同盟军”“参谋长”一职的罗长保,云南昆明人。在昆明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与蒋志明几乎同时赴缅共参加革命。到1989年缅共瓦解时,罗长保已经是中央警卫旅的政委。成为缅共“知青”的佼佼者。至今,其仍然是“第四特区”说得上话的人物之一。

“第四特区”在数支割据武装中,地盘如弹丸。又处于“夹缝”之中。

目前第四特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原缅共的各支独立武装中是相对较快的一支。昔日不毛之地的小孟拉,今日已是大楼平地而起,各种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粮食自给有余,财政收入大增。

附:果敢地图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地图(2009-08-26 19:23:33)

标签:杂谈

果敢(Kokang),全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位于缅甸东北部比邻中国云南省,以果敢族为主体的自治区。首府老街市,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同时流通缅元以及人民币。
资料:缅甸掸邦四特区的华人政权

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朝末年大量汉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向中国效忠。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印度,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果敢既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的果敢,即包括杨氏土司所控制的区域,也特指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果敢是一块狭长的土地,位于掸邦东北部的顶端。地理座标为:北纬23°24′54〃—24°09′24〃;东经98°24′14〃—98°53′42〃。它的东边有中国的镇康、耿马及孟定,北边有中国的龙陵(注:缺潞西),南边有佤邦。除勐汞和长箐山外,西边以怒江为界,但是,自从1989年,果敢的领土已经向西扩张(注:1995年之后,不再领有西岸勐古地区)。

果敢很大一部份,被西藏高原所包围。它的北部多为崇山峻岭,平均海拔1200米,约4000英尺,最高是2400多米,(注:应为2552米)即8000英尺











佤邦的地理位置(2008-12-15 11:41:25)

缅甸第二特区(佤邦)简介

缅甸第二特区(佤邦)位于缅甸东北部,分南、北两块地区。北部地区位于东经99°~100°,北纬22°~23°之间。东面和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的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澜沧县、西盟县和孟连县;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相邻,国境线长500多公里;西面与掸邦的曼甘孟、孟杰、农良、滚弄、当阳隔萨尔温江相望;西南和掸邦的孟洋、勐卡、万塔凯接壤。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位于东经98°~100°,北纬19°~20°之间,东西距215公里,南北距91千米。东临老挝会晒,南接泰国清莱府的米赛、满星叠、美斯乐、大端、大谷地、兵弄、康巴,国境线长约600多公里,西至掸邦的贺勐、勐埋,北接掸邦的孟东勐撒,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佤邦北部地区下辖勐冒县、温高县、勐波县和南邓特区、邦康特区、龙潭特区(2008年1月1日起,龙潭特区撤消建制,改为龙潭区,归勐冒县管理);南部地区属“南部地方行政管理委员会”,归佤邦中央直辖。全邦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居住着佤、拉祜、傣、汉、景颇、苗、爱尼、崩龙、僳傈、布朗、阿克等16种民族,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

1968年以前,佤邦一直处在封建落后的原始部落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邦共有64个部落。缅甸独立前,英殖民主义者利用民族矛盾,挑拨民族关系,实行“以夷治夷、分而治之”的殖民统治。因此,部落间的纷争和械斗不断,各部落处于割据的分裂状态。缅甸独立后,联邦政区划为4个少数民族邦和一个特区,佤邦所在地划入掸邦。1954年掸邦被划分为东、南、西、北4个县分由当地土司掌权执政,佤邦仍沿袭部落制度,仍处于部落分散状态,未能形成统一政区。

1966年~1968年间,佤邦的小部落兼并形成几个大部落,并各自组织自卫队。为推翻部落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一批有革命先进思想的仁人志士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69年初,缅甸共产党在佤邦开展武装革命斗争,昆马、岩城、户算、绍帕等地游击队,接受缅甸共产党的领导,并编为“缅甸人民军”,隶属东北军区。随着人民军队伍的壮大,在“缅共”领导下,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部落制度,结束了佤山各部落纷争不断的局面,使佤邦得到了统一。佤邦统一初期实行新型的政权政区建制,全邦共分为5个行政区,即北佤县、南佤县、景北县、缅甸中部(萨尔温江)游击区、南部莱帕布(缅泰边界)游击区。从此,佤邦政区范围形成了较广的规模。

但是,“缅共”后期因执行错误路线,导致领导内部出现分裂,使佤邦人民在连年战乱下贫困加剧,民不聊生,部队供应短缺,根据地不断缩小,最终“缅共”被迫退出了佤邦的历史舞台……

1989年4月17日,在以赵尼来、鲍有祥为首的领导下,佤邦脱离了“缅共”的错误路线领导,终止了“缅共”在佤邦的一切活动,并成立了“佤邦联合党”来领导佤邦人民。佤邦联合党执政佤邦后,把原来“缅共”敌对联邦政府、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路线改为与联邦政府实行和谈停战的路线,与联邦政府达成了和平停战协议。联邦政府将佤邦列为特别行政区进行管理,授予佤邦“缅甸掸邦第二特别行政区”的称号,对佤邦实行高度民族区域自治。自此,佤邦人民与联邦政府一起携手走上了和平建设国家、建设美好家园的康庄大道……!

和平建设二十年来,佤邦联合党始终坚持 “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手高举武装自卫的旗帜,争取民族区域自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发展佤邦”的经济政策。实行“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团结和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的民族政策;实行“不分裂国家,不分裂佤邦,不干预政权前提下的信仰自由”宗教政策;实行“团结和睦、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对外关系政策。在联邦政府的领导下,在国际社会的关心、帮助与支持下,经过佤邦40多万各族军民的不懈努力,使佤邦的文教事业、卫生事业、城镇建设事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禁毒禁种事业、替代发展产业、交通建设事业、能源开发事业、工商财政事业等各项事业都取到了空前的繁荣和长足的进步,使佤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0264.html

更多阅读

缅甸掸邦、果敢与佤邦 缅甸掸邦果敢新闻中心

  缅甸联邦由7个省、7个邦及首都内比都(Naypyidaw)组成,7个省的主要人口为缅族,7个邦的主要人口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构成。  掸邦(ShanState)是缅甸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个邦,主要居民为掸族(或傣族),首府为东枝(Taunggyi)。缅甸的5个特区位

转:学习杜邦安全理念的四篇笔记

编者按:这是我在网上随便摘录的有名人氏的学习体会文章。但他们没有价值。估计也是要交作业,顺便当在网上供人观摩。要寻摘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文章多如牛毛,基本上是抄袭杜邦教案的原文,或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或换个门面改个次序。对杜邦安

缅甸佤邦美女说出惊人之语:我们不会归顺中国!

2013-1-05 一个缅甸佤邦女孩看中缅边境战略大家好,我是缅甸佤邦女孩Nawani。首先我要介绍一下我们佤邦,然后分析佤邦和中国的关系以及边境战略问题等。缅甸第二特区(佤邦),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澜沧县、西

缅甸掸邦第四特区815军区 缅甸掸邦第二特区

从缅共“八·一五”军区演化而来的“缅甸掸邦第四特区”,严格说,是一个极为袖珍的“割据之地”。不仅人口在几支地方民族武装中最少,地理面积也是相对最小。至1996年底,“第四特区”控制区总面积为4952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区,500个自然村,16

重新进入缅甸 掸邦末代土司的命运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

【重新进入缅甸】掸邦末代土司的命运2013.07.19撰文:朱诺1954年1月的一个清晨,一艘满载乘客的大型邮轮在仰光码头靠岸。船上的人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船被几十艘缅甸小木船包围了。从邮轮高高的甲板上往下看去,身穿鲜艳服装的少女们正

声明:《资料:缅甸掸邦四特区的华人政权》为网友天霸动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