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审美赏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乌衣巷》是刘禹锡的怀古名篇之一,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的称赞。诗歌集中描绘乌衣巷如今的衰败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兴衰更替,人生的悲欢离合及其物是人非的感叹。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从结构上说,这一句是起句,首先描写出了朱雀桥的凄凉的景象。诗人的视角停留在现在的。“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在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在诗句中,诗人用“野”修饰“草花”,不但表明朱雀桥已经是荒郊野外,描绘出了衰败的环境,而且也暗示了昔日朱雀桥的繁华与昌盛。正如诗人在《台城》中所说的“万户千门成野草”。这里诗人直接地表明了如今的朱雀桥已经是荒僻衰败了。因此,诗人在《乌衣巷》中,借助于朱雀桥边的“野草花”客观物象,以小见大地暗示了昔日车水马龙,繁花似锦的朱雀桥,而今已经荒凉衰败的景象。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这一句承上而来,引出朱雀桥边的“乌衣巷”这一富有代表性的地点,由大及小,视角还在现实之中。“乌衣巷”据资料记载,是当时金陵城中的一条街,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吴国曾在此设军营,士兵多穿黑衣,故之。“夕阳”就是西下的落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夕阳”往往是衰败、孤独的象征。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说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夕阳”就为远在他乡的游子营造了一种悲凉的环境,触景生情,悲从中来。还有李商隐在《乐游原》中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描绘这绚丽辉煌的斜阳,不正是表现出这是衰败凄凉的前兆吗?而诗人在《乌衣巷》中,却在“夕阳”之后加上一个“斜”字,更加突出了“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惨淡氛围,凄凉的景象。旧时的乌衣巷,在那盛世的时代里,车水马龙,非常热闹,而现在的“乌衣巷”已经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说,诗人在对夕阳下的乌衣巷的描绘中,寄寓着对历史的变迁,人世沧桑的感叹。
第三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这一句诗人笔锋一转,不去描写乌衣巷的具体现状,视角转入了历史之中,有描写进入到抒情中。“王谢”指东晋时的王导、谢安,他们都是当时最大的士族。这里,诗人以人代物,不但借助人的辉煌来表现乌衣巷的辉煌,而且更易于引起读者的想象,从这些历史人物中,感受到人生中的变化,更好地认识人生,引起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正如诗人在《西塞山怀古》中写道:“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这也表现出诗人对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之叹。在审美效果上与“旧时王谢堂前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燕”是对季节变化十分敏感的候鸟。诗人选择“燕子”,冬去春来,不但使诗歌具有了时间空间,拓展其审美意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诗人选择了富有生命的燕子这一意象,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见物生情,不由感觉往事如烟,那种物是人非之感也油然而生。
第四句“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是紧承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一句而来,从结构上说,不但承接上一句的“燕子”,也引出如今的“百姓”。这一句就是诗歌的“合”,集中表现出了诗人的情感。“寻常”即“普通”的意思。这句是说,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这里,诗人的视角由过去由转回到现在。诗人面对着现在夕阳西下中的“乌衣巷”,想到昔日的“王谢”的辉煌,燕子还是那个燕子(注意这是诗歌的说法,不要把它坐得很实),而人不再是“王谢”了,而是“寻常百姓”了。诗人通过这样的比较,表现出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事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不由悲从中来,发出了嗟叹之感。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怀古诗的最终落脚点是在情感的抒发上,多是对物是人非的嗟叹。当然,这首诗歌也不例外,诗人极力描写物景,而落脚点还是在于情感的抒发上。真可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