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临终的前十三天,突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看《容斋随笔》。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使他老人家这眷恋?这本书伴随他老人家三四十年,不知批阅了多少遍,甚至在他辞世前夕的1976年8月26日,还意犹未尽地想再看一眼。一本旷世奇书得到一代伟人的钟爱,不得不让人产生觅来一读为快的想法。
《容斋随笔》通俗的讲,是洪迈在读书是所做的心得笔记。四十年下来, 《容斋随笔》共做了七十四卷,分为《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五集,涉及领域众多,并穿插人生哲理和处事明言。自其问世之日,就被当时的孝宗皇帝所称赞,八百年后又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所珍爱,成为毛主席生前要读的最后一部书。它是一部内容丰富,以记事、议论、考据为中心,广泛涉及政治、军事、教育、科举、管制、哲学、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民俗、星卜、灾异等方面的知识。真可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格调高雅,议论精辟。广征博引,细心鉴别,不仅力辩诸记之讹误,力补诸记之缺失。更为可贵的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古往今来的人物、事件、经史著述、纵横韬略及处世为人进行评论,虽说有不少陈腐之见,我们应该取其精华,抛弃糟粕。它广涉历代治乱兴衰、帝王将相、纵横韬略、处世为人等,补《资治通鉴》之不足。《容斋随笔》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大致包括: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评论,史料、典章、物产考察、宋代专著评介、天文、历算、星相等,全书共五集七十四卷五十多万字,涉及议题一千一百零三则。其中既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又有对宋以前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制度沿革的记述,还有去伪存真的考订,如情如理的分析。该书一经问世,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御前常备第一奇书”。
清代的纪昀在主编《四库全书》时,将这部著作收入四库中,称之为南宋笔记作品之冠。
《容斋随笔》的出版堪称当时宋朝之前的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帝王决策,民俗风情,国计大政,文章句逗,奇文佚事,无所不有。而且它的资料新鲜具有系统性,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甚至可以用它来弥补正史的不足。
谈起治国来,《容斋随笔》中“同德之英辅”,是说要把一个国家搞好,不仅要皇帝是一个英王,更重要的是要大臣们“同德”。书中列举了伊尹、周公,刘邦、萧何,李世民、魏征、房玄龄,宋朝的赵普。阐述了他们的成败原因,证明了只有贤主、贤臣的两相结合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而在说到历史中的几位能臣如:晁错、张汤、萧望之,他们虽然功勋卓著,但是他们没有能够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位置,“非谊”行事,而自身被殊。
“一士重于九鼎”。书中的用人、用人才之说也有其独到的阐述。一个国家的兴旺,必须得重视人才,善用人才,信任人才“一士重于九鼎”,那是就提出了用人视其真才实学,而不必问其出身、门第、学历“无关其取士之门如何也”的理论。仅此这一点,就可谓功德无量矣,《容斋随笔》一书也值得家弦户诵也。
该书虽所涉及内容广泛,然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则是对历代经典籍的重评、辨伪与订误,并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等,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
洪迈一生博览群书,并勤于思考、勤于笔记,凡有心得,便欣然记之,其精神委实可嘉,其书中点评分析也颇有见地。如《韩柳为文之旨》、《李习之论文》、《文章小伎》等文,提倡写文章要师法名著名篇,在内容上要充实,在表现上要流畅,要注重“文以载道”,不能光讲究语言词藻的华美,而内容浮浅空洞。文中引经据典,评点深透,令人信服。《王安石弃地》、《文书误一字》、《誉人过实》等文,从人物的缺点和错误说起,引发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与思考,让我们得以审视自己,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鬼宿渡河》、《李太白》等文,考据精确,议论精当,面对一些社会传闻,作者悉心辨别,在探究历史的真相上,充满了个人的真知灼见。在《虎夔藩》、《晏子扬雄》等文中还体现了洪迈不因循守旧、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读这部书时,就感觉到给我们当前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智慧,扩大了我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