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大平调
成武县大平调本名平调。因其唱腔音乐相对于高调(山东梆子)的音调低,故称平调。又因它的梆子特别大,观众又叫它大梆子戏。现在通称大平调。
该剧种有悠久的生成发展史,早在500多前的明弘治十一年,即1498年,河南滑台县就有碑刻记载。大平调起源于山陕梆子,经山西、河北、河南到鲁西南的菏泽地区,求真求变,广采博取,逐步成熟壮大,形成了地方色彩浓郁的地方大戏剧种。
清中叶,大平调已相当普及。它有三大流派,菏泽、东明、成武、曹县一带的大平调称河东平,是指黄河以东的演艺流派;河南滑县、浚县的称西路平;河南濮阳、清丰的称东路平。有戏谚说:七东八西莫乱串,河东还有四个班。数百年来先后涌现出魏守法、魏兰枝、田发太、张全臣、陈贵欣、牛印合、张文祥、牛印海、邵丙玉、马明銮、牛光轩、郭盛高、马德良、何西良等数以百计的大平调表演艺术家。
大平调的传统剧目号称七百单八出。大多取材于演艺小说、民间故事。以生活化、通俗性为本,以蟒靠戏、袍带戏、武打戏见长。观众说:不吃饭,不睡觉,也得看看大平调。
大平调的主奏乐器为大、二、三弦,配以四大扇、尖子号更显低沉雄浑,激昂磅礴,韵致和谐,浑然天成。板式规整,曲牌丰富,雅中见俗,意蕴悠长。观众称赞它:四大扇、尖子号,论听还是大平调。
大平调传统表演规整严谨,仪态大方,有完整的角色行当体系。其声腔演唱既粗犷豪放,又婉约细腻,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大平调的讴腔有吸、呼两种方式,调高气足,如撕帛穿云,动人心魂。
成武县大平调剧团的前身是合义班,1940年后,以牛印海、邵丙玉、马明銮、赵天顺、郭天祥为首的艺人从合义班分出,在曹县成立了王孔集班。1948年,这个班社归属成武县,组成了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成武县新艺剧社,由邵丙玉、王新德为社长。1955年,更名为成武县大平调剧团。十年浩劫中剧团被撤销建制,演员有的改行,有的下放农村,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文革后期,马明銮、宋西友等老艺人将剧团的基本班底组合起来,后又与邵丙玉、牛光轩联合呼吁,经成武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成武汶上镇开办了大平调艺校,招收学员一百多名。经过三年的毫不懈怠的言传身教,最终挑选、录用了八十多名毕业生,组成了能文能武,行当齐全,朝气蓬勃的成武县大平调剧团。稍后,著名艺人牛印合之孙牛现争任该团团长,他们常年坚持在苏鲁豫皖、特别是在菏泽市八县一区的广大城镇巡回公演,曾多次在省市戏曲调演中荣获一等奖和铜奖,精湛的演艺水平获得了业内同行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
(孔祥华《菏泽文化》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