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母系大家庭兄弟姐妹几十年同住,姐妹兄弟情甚至胜过“夫妻”情。
勤劳朴实的老祖母
摩梭情人节阿夏们相会(农历7月25日的转山转海节是摩梭的情人节)
走婚顾名思义是两性走访婚姻,男性在深夜走进女方家的花楼,天亮之前又离开花楼。相对于结婚的朝朝暮暮相守,这种“男不娶,女不嫁”的婚恋模式叫走婚。
走婚习俗是居住在云川境内,1500年以来,一直延续母系文化的土著人——摩梭人特有的情爱生活方式。走婚的摩梭语为"色色""生生"",就是来来往往的意思。
走婚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
走婚感情纯度高,纯属你情我愿。合则聚,不和则散,不会象汉族一样不顾一切的维系夫妻名分。但在一段感情没有真正结束前,摩梭人的走婚对象是相对专一的。虽然走婚在“离异”率上比结婚高,但绝非外界讹传的滥交、群居、性自由、一夜情等等。
如今,丽江的艳遇,泸沽湖的走婚,已经成为分泌丰富荷尔蒙的人体性腺的象征,成为拜金社会唯利是图的商人绝好的旅游商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在泸沽湖的日子里,我虽然没能住进花房,亲自体验走婚,但确实在某几个夜晚偷偷跟随过几个打扮得精神抖擞的摩梭男子去观察走婚,也确实看到了他们高高挂在木门上的毡帽(代表屋里有人,其他男子勿扰),甚至害羞的偷听到了床第的吱吱声(汗)。而那些篡改走婚习俗和演绎临时走婚故事的男女主角,多数是游客与游客,摩梭男子和旅游女子之间(男游客走摩梭女子的婚比较不容易些)。绝不是摩梭男女之间正宗的传统走婚。
摩梭人的走婚是男女在共同的生产、劳作(放牲口、采松茸、撒网抓鱼、划猪槽船、春种秋收)、聚会(各类节日、篝火晚会等)中认识并建立感情后才有的两性婚恋关系。过去的走婚相对于现在的走婚,感情基础更牢固和稳定,当地有所谓三年眉目传情、三年谈情说爱、三年交换信物、三年对情歌一说,绝不象外界的讹传和丑化。
走婚模式把感情同柴米油盐等现实利益彻底分割,男女双方没有家务、住房、经济等纠纷和纠葛,家庭关系也不存在婆媳、翁婿、妯娌、姑嫂之间的矛盾。是一种轻松自在、松散和谐的走访式“易居婚”婚姻模式。
对大力传播走婚文化的杨二车娜姆,当地一部分人是很有看法的,就连杨二的母亲也认为《走出女儿国》一书一半为真实,一半为虚构。
“杨二走婚现象”固然不能代表摩梭走婚现象,但区区2万不到的摩梭人毕竟是一个很弱势的边缘族群,在主流社会里一直缺少自己的主体声音,加上长期被外族研究者居高临下的研究、被外来糟粕文化不断的侵蚀、被某些媒体人为制造猎奇景观……. 摩梭人传统的走婚习俗渐渐被歪曲,异化,甚至以讹传讹……。
如今的走婚已经呈现多元化、多角化、变异化的跨族裔走婚态势。
呜呼——摩梭走婚一族的走婚路究竟还会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