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的文化意蕴 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

作者:卓娅

历代中国人视梧桐树为吉祥嘉木而广为种植,究其原因是在于其丰厚的文化意蕴。



一.吉祥之象征

梧桐树因其具有招引凤凰的美好传说故事,被中国历代人视为吉祥之物。东汉郑玄笺《诗经》之“卷阿”篇日:”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姚际恒《诗经通论》中说:“诗本意是高岗朝阳,梧桐生其上,而凤凰栖于梧桐之上鸣矣;今凤凰言高岗,梧桐言朝阳,互见也。—可知梧桐树具有招引凤凰的神异功能。战国时庄周《庄子·外篇·秋水》中有“夫鸩雏(凤凰类)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之载,体现了鸩雏不与凡乌共栖的高洁之志。前秦时苻坚在长安阿旁城植数十万株桐竹以招引凤凰。因此俗语有”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称。清苏州私园“残粒园”以植梧而名,园名就取自杜甫诗”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之意。

二.秋天之象征

梧桐树在早秋最先落叶,因此,梧桐叶落成为秋至的象征性景物。先秦楚国著名赋家宋玉《九辩》在描述秋天的景致时有:”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的赋词。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云:”立秋之日,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先坠,故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所以古人有“一叶落知天下秋”之说,梧桐自然就成了秋天的象征。五代时李中《新秋有感》诗“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句,宋·司马光《梧桐》诗”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句,元·郑允端《梧桐》诗”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为报西风莫吹却,夜深留取听秋声”句,都是梧桐落叶象征秋至的符号意义。“梧桐夜雨”也具表示秋天的象征意义,唐·白居易《长十艮歌》诗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刘媛《长门怨》诗有”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朝阳”,明-高启《梧桐》诗有“影散秋云薄,声喧夜雨长”句,都是秋夜雨打梧桐叶景象的写照。清·高士奇(北墅抱翁录》中对梧桐树的秋天象征有:“梧桐修柯,碧叶纡径之内,种之成列,绿荫蔚然。晓夜月时,幽响滴沥,清影扶疏,秋声秋色,尽在于是“之见解。

三.孤直人格之象征

梧桐树干通直,高大挺拔,自古就深受文人们的青睐,被视为孤直人格的象征。最能体现梧桐树”孤直”人格象征意义的则是“孤桐”意象。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孤桐”的意象。南朝宋鲍照《山行见孤桐》诗有”桐生丛石里,根孤地寒阴”,谢眺《游东堂咏桐》诗有“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唐李峤《桐》诗有“孤秀峄阳岑,亭亭出众林”,都是对孤桐外在形象的刻划。唐王昌龄《段宥厅孤桐》的“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诗句,则写出了孤桐的内在品性。唐白居易《云居寺孤桐》诗云:“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白居易将梧桐树与古代士大夫安身立命的处世之“孤直”形象结合,赋予梧桐树之“孤直”的人格符号象征。宋·王安石《孤桐》诗日:”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孤桐”与诗人的人品产生了契合,对诗人道德人格的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明·潘臻《峄阳孤桐》诗“亭亭独自傲霜风,不与寻常桃李同。圣世工师求木久,峄阳犹自有孤桐“也是其人格象征的表达。

四.佛教圣树之象征

梧桐树身高大,枝繁叶茂,与银杏,七叶树一起成为中国佛教的三大圣树之象征。佛书《五灯会元》卷一载:“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高僧传》卷十二”亡身”载:”释僧瑜……以宋孝建二年(455年)六月三日,集薪为龛,并请僧设斋,告众辞别。……其后旬有四日,瑜房中生双梧桐,根枝丰茂,具细相如,贯壤直耸,遂成连树理,识者以为婆罗宝树。……因号为双桐沙门”。唐诗人李峤《题僧房双桐》诗有“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宋·程俱《三峰草堂》诗有“庭前双梧一亩阴,禅房萧森花木深”,说明寺庙里植梧桐之况。

五.表达爱情之象征

梧桐树枝叶相交,象征着缠绵、纠结、至死不渝的爱情。唐孟郊《列女操》诗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贺铸《鹧鸪天》有”梧桐半死青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就是爱情之意的表达。以梧桐树作为表达爱情的象征,还以“梧”与“吾”、”桐”与“同”相谐。元著名戏剧家白朴根据白居易《长十艮歌》编写了《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剧情第一折先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于七月七日在长生殿梧桐树下盟誓;第四折写平乱后,唐明皇返京,因思念杨贵妃而入梦,为秋夜梧桐雨惊醒,梧桐树无疑成了唐明皇和杨贵妃表达爱情之象征。
梧桐树的文化意蕴 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

因为将梧桐成长树做为我们陶然俱乐部的见证人,因此我对它是情有独钟,很想知道关于梧桐树的相关知识,网络给我提供了一个十分方便的检索平台,使我不但对这个植物的特性有所了解,也使我对梧桐树的文化意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历代的古人都对此树有所偏爱,读到它们优美的诗句也是一种享受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1789.html

更多阅读

连锁销售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沟通障碍的内在原因是

连锁销售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中国连锁销售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行业的存在不仅有内在的因素,还有外在的因素,这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结合决定了中国连锁销售的根本价值,也因此孕育了巨大的产业机会。但我们也深知中国的国情决

陈赟:不可能的可能性:中庸之道的内在困厄

本文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系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外思想史上的政治正当性问题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提要:《中庸》第二至第十一章构成了一个整体,它意在探讨中庸之不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论题,意在显示中庸之道的内

李珺平:如何理解杜牧批评元白诗的内在隐衷

如何理解杜牧批评元白诗的内在隐衷——兼谈杜牧与韩愈及儒学之关系李珺平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一杜牧(803-约852)批评元稹(779-831)白居易(772-846)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文学理论史的一桩公案。在《唐故平庐军节度巡官陕西李府君墓志

第44节:猛力往幸雄的内在深掘(1)

系列专题:《张德芬心灵巅峰之作:活出全新的自己》  21 猛力往幸雄的内在深掘 --面对受害者的痛苦  "好!注意,要下猛药了哦!"图特警告,"把这个句子的意思反转过来再念一次。"图特提示,"我没有对我父亲感到愤怒,因为我父亲其实--"

声明:《梧桐树的文化意蕴 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为网友菩提旳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