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间绝活儿 老北京天桥绝活

文化是一种保留,也是一种变化,保留和变化围绕着老北京手艺人手里的绝活儿传承到今天,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地隐藏在单元楼和四合院里,成为我们在这寒冷的冬季里,一个个搜寻的目标。

毛猴

那还是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天,北京宣武门外一家叫“南庆仁堂”的药铺里,有一位配药的小伙计,正因为上午无端被账房先生狠批了一顿而生着闷气。药铺已经打烊了,小伙计点上灯,开始整理蝉蜕。尖尖的头壳,细小的四肢,怎么看怎么像极了长相“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于是小伙计灵机一动,取来辛夷做身子,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小东西”便出现了。据民间传说,这就是世上诞生的第一个毛猴。

毛猴精灵可爱,且用料简单,可以被雕琢成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以物代猴,以猴代人,用以转载创作者对世间万象的感知和情怀。

灰砖灰瓦的宽敞北房窗明几净,高高的风斗上贴着大红“福”字儿,房檐下伸出的烟囱上挂着防止漏油的铝皮桶,窗台上晒着秋天刚采回来的红柿子。摇煤球、摊煤渣的挥汗如雨,扫院子的热火朝天,滚铁环的小妮子玩得不亦乐乎,戴“红箍儿”的居委会大妈认真负责,正拿土喇叭宣讲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幅老北京声情并茂、具体而微的“立体漫画”,就出自于光军先生的妙手。

1986年开始做毛猴的于光军先生,现在已经是京城小有名气的“制猴专家”了。

“在毛猴作品的制作中,最难的其实不是制作毛猴本身,而是制作场景中的道具。”于先生介绍,“毛猴本身很小,所以他们拿的、用的、吃的、玩的就更小,只有比例合适了,才会真实。”于先生说着拿出了几架超微缩的小风车。“你看这些个风叶,每根都不到一毫米宽,我粘它们的时候连气儿都不能喘,因为出一点气儿就会把它们全吹跑了。就这三架小风车,足足粘了两个小时。”我们凑过去仔细瞧了瞧,可不是吗,每架小风车有三个风轮,一个在上面,两个在下面,用极细的小木条接着,顶上还有个小红旗,和真正的风车一比,是一般模样,却只有一根火柴棍大小。更惊奇的是那些不足一毫米宽的风叶上,竟然还被染上了绿、粉、白三种颜色。



鬃人

“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冰心《我到了北京》

走进西城区东馆房胡同一号的白大成家,最显眼的是占据一面墙的三个玻璃柜,里面摆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民间手工艺品,泥人、毛猴、面人、脸谱等等琳琅满目。花甲之年的白大成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指着一个泥人向记者介绍道,这是三十年前他从老艺人的手里买下的,目前已经绝迹。京城少见的汤氏面人、郎氏面人他都收藏,当然少不了他自己制作的鬃人。

谈笑间他从柜子里拿出两个京剧扮相的鬃人,鬃人的脸谱、服饰、道具与京剧人物没有什么两样,身高大约18厘米,放在铜茶盘,用一根精制的木棒敲打铜盘边,“当当当,当当当”,伴随着一声声地敲击,小戏人有节奏地转动着、追打着,俨然一副武戏对打架势,一场“京戏”便开演了,盘中人的一招一式犹如舞台上的表演,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鬃人怎么会转呢?

木槌敲打着铜盘发出阵阵声响,白老配合着唱起京剧《连环套》里的唱词,白脸黄天霸对蓝脸窦尔敦,小鬃人在盘子里有节奏的旋转,盘中戏活灵活现,看得令人拍案叫绝!

可是小鬃人到底是怎么舞动起来的呢?

这以独特的绝活是结合了京剧文化、物理学和力学的概念,窍门就在它下面的底盘上,鬃人的底部都粘上一圈鬃毛,而且具有弹性,敲打的时候运用铜盘和鬃毛的振动作用,带动鬃人有规律的转动,这种唯一有动态的民间手工艺,制作难度不可思议,一个地方出错,鬃人活动起来就怪了。

白老将鬃人的底座展示给记者:“这一圈富有弹性的鬃毛与铜盘在振动中产生共振,木棒敲打得越快,鬃人转动的速度也越快,每敲一个角度,盘里倾斜角度也不同,有顺时针、反时针,手的力道与技巧也同样重要。”

鬃人适合于表演京剧“八大锤”、“三岔口”、“大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棍、棒、刀、枪对打的场面,以及民间“花会”中的高跷、旱船、舞狮、五虎棍之类的民间舞蹈节目。



风筝

风筝南方叫“鹞”,北方叫“鸢”。鲁班所说“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即是最古老的风筝。早期的风筝多用于军事,《梁书》记载:武帝萧衍被侯景叛军围在台城,突围求援的人马被敌军杀死,就用风筝将援书送出。《大唐狄公案》中也有狄仁杰用风筝传递军事文件的叙述。唐以后,风筝逐渐由军事转为宫廷娱乐,五代十国的李邺别具匠心,在风筝上装置响笛,同我们现在的鸽哨相关不多,风一吹,能发出类似筝的声音,从这时起,就有了“风筝”这一固定名词。

宋代,风筝迅速普及到民间,少年们常操风筝在天空中打斗,看谁能把对方的风筝撞下来。按现在的说法,可以算作竞技体育项目了。

明清时,北京放风筝逐渐盛行起来,制作风筝的专业作坊也随社会需求不断增多,工艺越来越精致。大的风筝可长达数丈,放飞时要用特制的架子,固定在地上,几个人像推绞车一样操纵风筝。放飞的技术一提高,就玩出“花活”来了,北京的风筝行话叫“系饭儿”。

“系饭儿”活计就多了。著名的“太平锣鼓”风筝,架子上安装风斗,两侧风斗用一轴相连,轴上设置拨片,拨片下设击锤、铜锣、洋皮鼓。风筝放飞在天空,风一吹,风斗转动,带动拨片,拨片拨动击锤,击锤有节奏地敲击铜锣、洋皮鼓,声可传数里,好像空中有一组打击乐队在演奏。还有将风筝放起后,借风力顺绳送上彩纸、纸制飞行器等,这些器物到达风筝的高度后会撞动机关,彩纸像天女散花一样漫天飞舞,各种造型的小飞行器在空中飞翔,好像天外来客。也有把爆竹送上天空,定时炸响的,也有夜间将点燃的灯笼送上天空,好像五彩缤纷的星星悬在空中。

老北京的风筝品种极多,有哪吒、刘海、龙睛鱼、鲇鱼、蝴蝶、蜻蜓、蝙蝠、知了、苍鹰、老雕、八卦、沙燕等。放的最多的是沙燕,沙燕有彩绘肥燕、瘦燕两种,单用黑墨绘制的沙燕俗称“黑锅底”,在北京地区已有数千年放飞的历史,考其原因,是北京地区的原始氏族多以燕为“图腾”。风筝大小一般为一米左右,蜈蚣等可长达数米至数十米。

老北京制作风筝的以金忠福、哈国良、孔祥泽、马晋四大家最著名。民间各界人士多喜欢制作表现个性的风筝,如当时的直隶总督杨士骧喜放长达十几米的大蜈蚣,戏剧大师梅兰芳则将变体美术“梅”字放飞在先龙坛上空。而胡同里的儿童则放飞自制的大、小瓦片,俗称“屁股帘”的简易风筝。



泥塑

泥塑作为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目前出土的文物有浙江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器和河南出土的泥猪、泥羊。汉代丧葬习俗把陶俑作为陪葬物品,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唐代杨惠之被誉为“雕塑圣手”,有“道子画、惠之塑”的称赞。到后来,宋代的泥塑开始趋向于平民化,更贴近生活。

泥塑通过真实地刻画人物性格、体态、喜怒哀乐,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点,夸张合理,取舍得当,体现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当时的风土人情。

《老北京风俗泥塑——旧京三百六十行》是著名泥塑家吴德寅的代表作品。它通过立体的形象展示了老北京交通、娱乐、商市、饮食、风情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衣着打扮、音容笑貌。

《窝脖儿》就是老北京交通篇中的一个小人物,只见一名人力搬运工用一块一米见方的木板、一条软绳和一根木棍当简单的运输工具,搬运人把乘运的物品码放在木板上用软绳捆绑,肩上驮着立柜、箱子等。

据说这是由旁人帮助将物品放在搬运人的肩颈上,低着头在运送的路上不能停歇、不能抬头,因此而取名叫“窝脖儿”。它是人力搬运工“脚行”中的一种行式,这个行当已绝迹六十多年了,有组织、有技术,主要从事运送嫁妆、大宅门儿搬家、古玩玉器店运货等。“窝脖儿”在民国初年最为红火,当时被外国人称赞为中国手工业三绝之一。

吴德寅独创的老北京泥塑技艺,基本用料是粘土,采集京东高山红粘土,经过水洗、澄浆、去渣、保湿、储存等特殊工艺,将原泥料制成后备用。使用前再经过捶打、摔、揉等方法使泥热化,增强泥的可塑性。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部位的特殊需要,还要加入沙、麻、纤维物、水性粘合物等,这样使作品坚固持久,不易破碎。之后通过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出形象,晾干后再作防水处理。

“看似简单,其实捏泥人,讲究写意,跟国外的雕塑不一样,不是规整的按照实物的比例一五一十地做出来,而是讲究神似,把人物的神态意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即可,融入的是创作者的情感和灵魂。但这个过程要长时间的酝酿,那个场面儿和人物都在脑子里闪现。”吴德寅这样总结他的泥人及其创作过程。



兔爷儿

粉白嫩生的小脸蛋儿涂一点胭脂,长长的白耳朵上描着浅红,小巧的三瓣儿嘴,细长的丹凤眼,拿上药杵,骑上老虎,走喽,驱魔治病去喽!

老人们都还记得,这几十年前的北京城里,一过七月十五,兔爷摊就摆出来了。前门外、鼓楼前、西单、东四,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摊位,摊儿上搭着楼梯式的木架,上面摆满大大小小的兔儿爷,人称“兔爷山”。

“兔儿爷可有来历。”留着长髯,仙风道骨的泥塑大师双起翔眯起眼睛说,“嫦娥不是有一只玉兔吗,这小兔平时就在月宫里捣药,有一年北京闹瘟疫,玉兔下凡给大家治病,可是它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它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人的样子。所以后来兔儿爷大都是一身戎装。”

老北京民间绝活儿 老北京天桥绝活
提起双老爷子,那可是北京城里屈指可数的兔爷传人,今年77岁,自己住在朝阳区豆各庄的小院里,家里种着葫芦、柿子,一间北房墙上全挂着京剧脸谱,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屋里各式各样的兔儿爷:它们有的还没安上耳朵,但乖巧的小模样让人怜惜;它们出没在小屋的各个角落,聪明调皮,这情景把人带回童年时光;它们衣冠毕具,披着甲胄,骑着黄虎和黑虎。

“咱北京的兔儿爷特点是骑着坐骑,透着一股威武劲儿,特别是骑虎的。这兔儿爷做好后要先上一层白底色,然后开眉眼儿,你看这眉毛,小动物都是只有几根长眉,所以兔儿爷的眉是挑尖的。”双老爷子如是说。

一块普通的胶泥,在古稀老人干枯的手里出落得如此灵秀,难怪当年有人提议把兔儿爷当作奥运吉祥物,它是咱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啊。



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扬州著名剪纸老艺人张永寿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注意线条的走向才是会剪。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 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合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面塑

“面塑”,也叫“面人”,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它是用糯米粉和面粉加彩后捏塑成的人物、禽兽、花卉等,流传于中国各地,尤以北京地区最为闻名。

面塑来自民间,《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糊、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媚,谓之'子推燕’。”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也有记载:“七月,宛农家岁以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面果送纸,挂田禾之上,号日:'挂地头’。”这里所述的枣糊、飞燕、面果,都是用熟面或生面捏后蒸熟的面塑祭品、供品。到清末、民初,有钱人家祝寿办喜事,用寿桃、寿面作为供品、寿礼陈设。还有一种“胡食楼子”,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面塑,在一座三层三面的木制楼于里,把蒸熟的馒头放在各层楼面里,在每个馒头周围塑捏些戏剧人物作为装饰。还有一些人家的小孩满周岁时,姥姥家要用白面做的小寿桃,堆垒成一个大寿桃,并在大寿桃顶端做一个“麒麟送子”的面人。面塑最盛的季节则是农历过年时,每家每户捏塑的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应有尽有,面塑上着大红大绿颜色,以及金粉、银粉色,色彩鲜艳,形象逼真,而且还可以食用。旧时北京街头,尤其是在白云观、白塔寺、护国寺、东岳庙、蟠桃宫等庙会上,常有许多敲糖锣的摊贩,其中有不少是捏面塑的。起初,都是些插棍面塑,多捏些孙悟空、猪八戒之类,走街串巷,供孩子们买玩。后来、由于面塑艺人的不断创新和技艺的不断提高,将所捏面塑脱掉棍子,立起来置于或圆或方的玻璃盒内,改造成为名符其实的精美艺术品了。60年代初,故宫博物院曾展出过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玩耍过的面塑。这些面塑全是我国著名的戏剧人物,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艺术水平极高,而且几十年中不裂不蛀,这是当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北京面塑。

面塑已成为北京民间工艺的“一绝”,它在北京土生土长,且日益得到发展,逐渐形成厂不同的流派风格,最著名的有“面人汤”、“面人郎”、“面人曹”等。“面人汤”,即汤子博。他从小喜爱绘画,常在通县运河的北码头看捏面人的耍手艺,久而久之,爱上了这门民间技艺。他在行艺的60多年中,闯关东、走内蒙、熟识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和风物人情。尤其在参观了庵、堂、寺、观的神佛、罗汉造像及壁画后,吸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因而,他的技艺功底深厚,视野开阔,题材丰富。他的拿手杰作是历史人物和神佛塑像,如《武松打虎》、《火焰山》、《刘海戏金赡》、《项羽》、《岳飞》等,无不捏塑得神形毕肖,生动感人。“面人郎”,即郎绍安,满族人,比面人汤晚约20年。他12岁开始学艺,曾从师赵阔明。他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练就了一手眼明手快、看得准、拿得稳、造型正确、装饰简洁的捏塑手法。他擅长捏塑老北京的民俗风情人物,如《拉洋车》、《剃头担子》。《卖糖葫芦》、《娶亲》、《出殡》等。还喜捏京剧中的盔甲人物,如《钟馗》、《吕布》、《穆桂英》、《三打白骨金》等,人物情态异常逼真生动,堪称妙手杰作。“面人曹”,即曹仪策,艺术成就稍晚,由业余爱好而成为面塑艺人。但他以清秀、纤丽和擅于微型面塑而出名。塑制的《大观园》为其代表作,它捏塑了300多个红楼人物,无不各具神采,背景楼台亭榭、山石湖水、花草树木,无不精妙绝伦。



吆喝

北京有个“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鸿老先生,会吆喝100多种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卖声。但凡老字号重张,他都得去给老买卖吆喝两嗓子。1993年,南来顺重新归置了100多种京味小吃,他专去捧场。有口卖高桩柿子的词儿他是这么吆喝的:“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

其实,吆喝的本意是大声喊叫。《儒林外史》里正在灯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听得门外一声响亮,有几十人声一齐吆喝起来”。这大声喊叫的吆喝何时用作叫卖的吆喝?笔者没有考证(也于此就教于方家),但卖东西吆喝着卖,则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 卖心里美萝卜的吆喝:“萝卜赛梨哎———辣来换!”卖冰糖葫芦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嘞!”卖金鱼的吆喝:“一大一条,二大一条,我不是卖黄瓜的,我是卖大小金鱼的!”卖蟠桃的就更吆喝出个花儿:“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

吆喝也非京华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头巷尾。比如徐州,笔者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听见过“炕鸡嘞嗨———炕鸡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经指点原是常州人在叫卖梳子篦子;还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绿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稀饭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声,秋冬夜色中远处传来的“烤白果嘞———白果!”“里外青的萝卜嘞!”的吆喝声,声声入耳。

两年前,一位专回徐州探望的华侨王老先生,在当年住过的老巷子里忽地听见一蹬三轮者用电喇叭吆喝“臭豆干!”老先生听了摇着头说:“没那味了。50多年前的吆喝像唱曲一样。现在要想再听,只有去听相声了。”

不错,这种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抑扬顿挫生动风趣出自小商小贩之口的吆喝,确实走进了艺术殿堂,受到艺术家的青睐。传统相声《卖估衣》里就有吆喝的活儿。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抢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还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旧事》、《四世同堂》等影视剧配过吆喝声,而十多年前有个小品中的吆喝“卖大米嘞———卖大米!”也着实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贩夫走卒,将贩卖货物用曲艺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来,他们不愧为韵味十足的吆喝艺术家。而时下有些艺术家的“吆喝”却没那味了。不信?你打开电视瞧瞧,那些歌星笑星影星视星……众多的星星艺术家在荧屏里面对着亿万观众“吆喝”着“我爱××”、“用了真的好舒服”、“谁穿谁精神”、“实惠,看得见———不到一块钱”……都什么味儿?



耍幡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耍中幡源于晋朝军中。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常常用于仪仗活动。旗手耍弄幡旗,能尽显武勇与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走会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标旗,竞相演练耍幡高招绝技,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杂技节目。清代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黄旗佐领管辖,属内八档会之一,受过皇封,盛极一时。清末民初,八旗子弟为谋生计纷纷到天桥市场卖艺,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宝三(宝善林)、张狗子(张文山)等率众表演的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红火、最火爆、最受欢迎的项目。20世纪50年代,天桥耍中幡由宝善林先生执掌,第三代传人陈金权、马贵保、付顺禄、徐茂等人在天桥跤场演练中幡,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专业和业余高手前来切磋技艺。

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被取消,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宝三跤场也同时被撤消。改革开放后,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以弘扬宣南文化为宗旨,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在区文化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付顺禄先生之子付文刚成立了“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到传承。但目前舞幡已逐渐非职业化,专业艺人匮乏,加之天桥杂技作艺的环境及演出的形式均发生了变迁,耍中幡技艺仍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保护。



空竹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记忆里,沐浴着晨光抖空竹的鹤发老人是老北京一景。民国时期,广安门内的都土地庙逢三就有庙会,庙会上表演和出售空竹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在北京玩空竹的“嗡友”当中,“空竹张”的名号妇孺皆知。数到张国良这里,“空竹张”已经传了三代。张国良的祖父张瑞如以制作空竹谋生,父亲张宝全是制作空竹的行家。最近张国良被评为空竹制作技艺传承人。

“我这空竹代言人当得还成吧!”张国良指着腰里的小“葫芦”“狡猾”地笑笑。原来这个小“葫芦”是一个空竹,张国良把它“乔装”成葫芦的模样,别致有趣。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因中空而得名,相传在中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张国良说,他学做空竹时只有10岁,但正式“下海”制作空竹已年近40岁。1990年,张国良辞去在国营企业的“铁饭碗”,做起了空竹专业户。

起初,空竹的生意并不好做。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文革”时空竹被视为“四旧”被清除,很多人并不知空竹为何物。张国良拎着辛辛苦苦做成的空竹,赶早市摆地摊,问津的人却屈指可数。

2003年张国良听说韩国人对中国民间手工艺情有独钟,不由分说带着20张空竹光盘远赴韩国。在韩国,张国良空竹手艺赢得了人们的赞赏,接到的订单不计其数。拿张国良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真是遇上了好光景。每个月挣的钱合成人民币一万多块,接到好活儿时,赚个两万、三万的,也是常有的事儿。

有一天妻子打来电话,说是家里库存的空竹被一帮“嗡友”抢购一空。张国良一听,急了,“空竹张”没空竹怎么行,我得回去做!

于是,张国良回国再次做起了空竹。这次,张国良长了个心眼:空竹虽说是咱老祖宗的宝贝,但也得讲究创新,得想法子开发新品种。

说干就干,没多久,张国良的创意空竹“奥运空竹”诞生了。这是一个重16公斤、具有165个哨的巨型空竹。它的正面图案为长城和天坛,背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张国良解释,空竹直径达108厘米,寓意为到2008年奥运活动走过108年,柄长28厘米,寓意此空竹是在第28届奥运会期间制作的。

其实,这不是张国良第一次制作创意空竹。2002年张国良制作了中国象棋空竹。这空竹远观是一副象棋棋盘,定睛再看原来每个棋子都是一只小小的空竹。用单轮空竹替代棋子,红方用红木,标黑字,黑方用乌木,标红字。再把棋盘打上眼儿,正好将空竹的轴插进去。中国象棋空竹在人民大会堂手工艺展上展出时,立刻被“嗡友”围得水泄不通。

2006年春节,张国良带着新作“福娃空竹”参加了“北京风情舞动悉尼”活动。福娃空竹是由5个空竹组成的空竹组合。下端刻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上端刻着五个福娃的形象,这5个“福娃空竹”赢得当地市民的掌声。

让张国良感到欣慰的是,空竹表演已经定为奥运会期间的表演项目。张国良告诉记者,其实他还有一个“野心”,那就是让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都能得到一个他亲自制作的刻有相应赛事体育图标的空竹。

现在,张国良除了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忙着做创意空竹,他还在宣武区老墙根第三小学当起了空竹教师,隔三差五去趟学校教孩子们做空竹。



北京民间绝活儿“兔爷儿”

在老北京也存在许多特色的民间绝活,它们从古流传至今,其中最让大家熟悉的应该就是“兔爷儿”这一项民间小绝活,下面,让我们随着52农家乐小编脚步一起走进老北京探访下这一绝活。

粉白嫩生的小脸蛋儿涂一点胭脂,长长的白耳朵上描着浅红,小巧的三瓣儿嘴,细长的丹凤眼,拿上药杵,骑上老虎,走喽,驱魔治病去喽!

老人们都还记得,这几十年前的北京城里,一过七月十五,兔爷摊就摆出来了。前门外、鼓楼前、西单、东四,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摊位,摊儿上搭着楼梯式的木架,上面摆满大大小小的兔儿爷,人称“兔爷山”。

“兔儿爷可有来历。”留着长髯,仙风道骨的泥塑大师双起翔眯起眼睛说,“嫦娥不是有一只玉兔吗,这小兔平时就在月宫里捣药,有一年北京闹瘟疫,玉兔下凡给大家治病,可是它一身白,谁都不让进,它只好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男人的样子。所以后来兔儿爷大都是一身戎装。”

咱北京的兔儿爷特点是骑着坐骑,透着一股威武劲儿,特别是骑虎的。这兔儿爷做好后要先上一层白底色,然后开眉眼儿,你看这眉毛,小动物都是只有几根长眉,所以兔儿爷的眉是挑尖的。

一块普通的胶泥,在古稀老人干枯的手里出落得如此灵秀,难怪当年有人提议把兔儿爷当作奥运吉祥物,它是咱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啊。

在我们皇城根下其实还存在着许多特色的老北京民间绝活儿,它们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大家一定要传承下去。他们才是真正的国粹。

老北京的“民间绝活儿”吹糖人儿



在北京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中,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是吹糖人儿的了。  糖耗子是最便宜简单的糖人儿,吹糖人儿的小贩从用布盖着的小铁锅中,挖出拇指大小的一块糖稀,放在手上揉成长条,然后放在木模子里,一吹,这条长的糖稀就膨胀起来,打开木模一看,竟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  “猴拉稀”就稍稍复杂些了,这是用手把糖稀捏制成一个小猴,立在一根小苇子杆上,底下是一个小糖碗,碗中放着一点稀糖糊糊,用一个耳挖勺大小的小糖勺舀着吃。  吹糖人儿的小贩要有捏制糖人儿的手艺,还要有丹田之气和用力吹气的本事。所以北京人常以“吹糖人的出身--好大口气”来讽刺爱说大话、吹牛皮的人。  吹糖人儿的小贩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糖稀,这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成本虽低,而获利甚微,所以又有“吹糖人儿的盖大楼--熬着吧”一语,用来形容事情实现很不易,从中也道出了昔日北京小商贩和民间艺人生活的艰苦。

不过这些吹糖人儿的艺人行踪很不固定,他们喜欢走街串巷,找到它们不易。  不过不用担心,京瑞大厦告诉你好去处,据说现在北京新东安市场内的老北京一条街里就有吹糖人儿的,喜欢的朋友赶紧去转转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1821.html

更多阅读

老北京炸酱面的做法大全 回锅肉的家常做法

去了老北京,就不能不去尝一尝它的炸酱面,那可是老北京的特色小吃菜谱上的一道名招牌啊!老北京炸酱面的做法大全——工具/原料主料:面条;辅料:五花肉,胡萝卜,黄豆芽,黄瓜;调料:蒜,甜面酱,大葱,黄姜,白砂糖,水。老北京炸酱面的做法大全——步骤/方

寻味京城——说说老北京的那些清真小吃 老北京清真菜

今儿图多,菜猛,料多,闲言碎语就少说了,主要是给您介绍介绍老北京的清真小吃,很多朋友说来北京没啥可吃的,原先是遍地川菜,现在更杂了,那说什么我也得尽一下地主之谊给您先介绍介绍北京的清真小吃。牛肉烧饼或者叫烧饼夹牛肉这个好吃不好吃,

老北京涮羊肉之起源 老北京涮羊肉哪家最好

老北京涮羊肉之起源老北京涮羊肉起源自元初。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御驾南征,期间于一次激战过后体虚无力、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于是乎喝令大军止步于山林之中杀羊烧火,以解饥渴。正值此时忽有探马来报,敌军大队人马寻踪而至,距此地不足十

浅析老舍作品中的北京韵味 老舍的作品

老舍是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提起老舍,人们就会起想他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古都北京。老舍深爱着这里的城墙巷道、风情民俗、四季景色和同他一样生活在这里的平民百姓。在他41年的创作生涯中,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始终痴情不

声明:《老北京民间绝活儿 老北京天桥绝活》为网友好好过生活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