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阴阳气的失控与调和 调和阴阳的中成药

人体阴阳气的失控与调和一、阴阳气的失控

一个健康的人体,它内部各个器官必定会正常运作,在受控的变化范围内,所制造的阴气阳气必然能够保证达到人体需要的正常水平,冷热调和后形成的体温,也必然稳定在一个程度上,于是,人体自然就会感觉得到自我良好。但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的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先进而不断扩大,于是感受到的气候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加上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反复无常,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所有的环境气候变化,必然会对人体的生理发生影响。另外,人的生活水平,劳动强度,甚至饮食休息等事情的变化,也会对人的身体生理状态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当这些影响一旦超越人体的受控自动调整程度范围外时,人就会发生病变。

当一个人处于病态时,人体五脏六腑的运作出现失常,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干扰,于是对营养的吸收受到影响,人体内血液的流动和津液的运送也会受到波及而出现异常。人在病态中,脏腑不正常的运作,反过来又会妨碍到阴气阳气的制造和运行,一旦阴气阳气发生不能自控的异变,比例失调状态不能自动调整恢复,整体的冷热调和就会随之出现明显的异常。

一方面由于处于病态中的脏腑不能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是由于阴气阳气的异常变化超越了受控范围,病态中的人体会将脏腑阴气阳气的失常情况,通过病症病情表现出来。中医将人体阴气阳气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应量不足,不足即为虚证,阴气的供应量不足称为阴气虚,阳气的供应量不足称为阳气虚;另一类是供应量超常,超常为有余,有余为实证,阴气供应量有余称为阴气盛,阳气的供应量有余称为阳气盛。

阴气和阳气供应量处于平衡状态的标准就是人的身体健康,重点体现在人体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体温稳定在正常的标准上只是其中的指标之一,阴气阳气供应量出现不平衡状态,在人体生理上则产生各自不同的明显特征,《黄帝内经》对这些病态的症状有这样的解释: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粟,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人体阴阳气的失控与调和 调和阴阳的中成药

《黄帝内经》将阴气阳气不平衡的比例失调产生的病态后果总结为:“阳胜则热病,阴胜则寒病”,而且出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具体症状。

为什么会“阳虚生外寒”?《黄帝内经》说是因为“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粟。”如用现在的认识来理解,其意是说:心脏是阳气的管理中心,心脏通过上部的血管与水道网络将阳气调配,散发到全身外围,用来温养人体皮肤和肌肉,抵抗自然界寒冷气候,令到外来冷气不能入侵人体,当阳气虚的时候,上焦网络输送的阳气量比正常状态减少,调配的热能量不能满足需要,这网络就好象被堵塞了一样不通畅,一旦人体的皮肤和肌肉没有足够的阳气温养,外来的寒气就会入侵,使人感到肌肤寒冷,从而发生寒粟,这就造成“阳虚生外寒”的来由。

为什么会“阴虚生内热”?《黄帝内经》说是因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用现代的认识来看,其意是说:一个人如果过度地活动或过度地劳动,必然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而过度的体力消耗会令人感到非常疲劳,连续的过度疲劳会使人的体质变得衰弱,能引起食欲不振,饮食减少现象发生,食欲不振说明了脾胃的运化发生了障碍,脾胃的运作不畅通,直接影响到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从而造成津液的吸收发生阻碍,变成津液供应不足,津液的不足使到上部血管与水道网络的运行减弱,营养的供应不足又造成阴气供应量的相应减少,由于网络功能的下降,胃部的热气和心脏地区的热气没有足够的阴气中和,逐渐积聚在胸中,热气的长时间积聚不散,使到病人感觉到有一股热气在内部郁结熏蒸,这就是“阴虚生内热”的缘故。

为什么会“阳盛生外热”?《黄帝内经》说是因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热,故外热。”用现在的认识来看,其意是说:当阳气太过盛的时候,超量的阳气与常量的阴气不能实现常态的平衡,于是内部多余的热量就会被运送到肌肤之中散发,上部水道与血管网络的不正常沟通,过量阳气产生的高热令到肌肤产生一种致密状态,造成汗腺闭塞而停止发汗,人体不能通过发汗来散热,反过来又造成热量的积累,如果加上大便又不畅通的话,滞留在肌肤间大量多余的热量就不能及时被带出体外,超量的阳气在肌肤间不断积聚,使到外人触摸病人的周身皮肤时,会强烈地感到出有一种灼热的感觉,这就是“阳盛生外热”的原因。

为什么会“阴盛生内寒”?《黄帝内经》说是因为“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世大以涩,故中寒。”用现在的认识来看,其意是说:阴气产量太过盛时,由于没有足够的阳气调和,那些多余的冷气会循经上逆,入侵到胸中,寒冷的阴气在胸中不断积聚,会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冷气团,将胸中的热气抵消,此时,血液因遇到寒冷而相应地发生凝结和发涩,这就好象血管有阻塞而又未疏通一样,造成血液的流动不顺畅,速度减慢,那些积聚在胸中的冷气,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使到病人感觉到心胸中有寒气不散,这就是“阴盛生内寒”的成因。

中医对阴气阳气比例失调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很清楚的全面认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经过不断的经验总结,逐渐将阴气阳气不平衡的症状整理成规范,建立起规范化的病症模式。这样,大大地方便了医疗诊断,如果在诊断当中,只要病症符合规范化的症状,就可以对号入座进行医治,既清晰,又简便。

1、阳气盛的症状:

阳气盛简称为阳盛,又称为实热或火,多余的阳气便成为有害的火邪。阳气盛是人体阴气生产量保持正常的状态下,阳气的生产量出现超常的状态,阴阳和合后,阳气量出现多余,这多余的阳气在临床上表现为热症,常见到面色潮红;精神兴奋或烦燥;舌象表现为舌苔黄,舌质红且干燥;脉象洪数有力;症状表现为发热,恶热而不怕冷,口渴,喜饮冷水,痰黄稠,大便秘结或泻下粘腻秽臭,腹痛拒按,小便热痛,以手摸胸腹感觉到灼热。

当阳气盛的病症只出现在单个脏腑时,还会明显地带有该脏病态反映的特征,《黄帝内经》就有这样的论述:

“肝热病者,不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肾热病者,先腰痛胫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胫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

2、阴气盛的症状

阴气盛简称为阴盛,又称为寒实或寒,多余的阴气便成为有害的寒邪。阴气盛是在人体阳气生产量保持正常下,阴气的生产量出现超常的状态,阴阳和合后,阴气量出现多余,这多余的阴气在临床上表现为寒症,常见到面色苍白或青晦;精神烦燥;舌象表现为舌苔白;脉象为弦紧;症状表现为虽有发热,但恶寒明显,或有关节疼痛且遇冷加重,或有脘腹疼痛而得热则缓和,口不渴,但小便清长。

当阴气盛的病症只出现在单个脏腑时,就会出现该脏病态反映的特征:

肝脏寒病,还会见到巅顶痛,或有干呕,吐涎沫,或胁肋疼痛,小腹胀痛,四肢厥冷,指青紫,阴囊胀坠或冷痛。

肺脏寒病,还会见到咳嗽,痰稀色白如泡沫状,形寒肢冷,胸满喘逆,甚则咳嗽胸闷,呼吸急促。

脾脏寒病,还会见到口淡无味,肠鸣腹泻,完谷不化,脘腹胀满,肢体困倦。

肾脏寒病,还会见到黎明时腹泻,腹部畏寒,神疲乏力,不思饮食,或有完谷不化,或者腰膝泠痛,肢倦身重,尿少,下半身浮肿。

3、阳气虚的症状

阳气虚简称为阳虚,又称为虚寒。阳气虚是在阴气的生产量保持正常不变下,人体内阳气的生产量出现减少的状态,阴阳和合后,阴气相对地出现多余量。阳虚在临床症状表现为寒症,常见到面色光白;精神萎靡;舌象表现为舌质淡嫩,舌苔白;脉象为沉迟无力;症状表现为怕冷,口不渴,或有时喜热饮,痰清稀或如泡沫样,或有呕吐清水,大便稀薄或泄泻,小便清长,手足不温或很冷,或胸腹有不适,但得热则消减。

当阳气虚的情况出现在一个脏腑系统时,病情会明显地带有该脏腑的生理特征:

心阳虚病,还会见到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胸前憋闷,形寒肢冷。由于心脏的阳气不足,不能有力地推动血液运行,以致心动迟缓,往往会引起心肌血管发生瘀滞,使到心脏的供血不足,出现心绞痛。

脾阳虚病,还会见到倦怠乏力,食少,口泛清水,脘腹胀满疼痛,畏寒肢冷,肠鸣,或目下见浮肿。由于脾脏的阳气不足,会造成脾的运化失常,不能及时地运化水分,令到水湿泛滥,滞留于肌肤之间,所以会引发身体发生浮肿。

肾阳虚病,还会见到腰腿冷痛,畏寒肢冷,精神不振,阳痿早泄,滑精,尿频,夜尿多。

肾脏的阳气不足,不能温暖下焦,故见腹下有冷感,腰膝酸软,虚喘耳鸣,两腿水肿。

4、阴气虚的症状

阴气虚简称为阴虚,又称为虚热。阴气虚是在阳气的生产量保持正常不变下,人体内阴气的生产量出现减少的状态,阴阳和合后,阳气出现相对的多余量,临床症状表现出热症。阴虚的临床表现为面的颧部发红;精神虚烦;舌象表现为舌红少苔,舌干裂;脉象为细数无力;症状表现为自觉内热,咽干口燥,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盗汗,大便干结。

当阴气虚只出现在单个脏腑时,还会出现到这样的证状:

心阴虚病,由于缺少津液滋润,还会见到心悸心烦,少寐多梦,心神不安,头晕耳鸣,目弦,,夜间盗汗。

肝阴虚病,还会见到胁肋隐痛,其痛为悠悠不休,上腹有不适感,由于肝阴虚时津液缺乏,以至造成眼睛干涩,视力下降,出现胀痛,严重时引发头痛。

脾阴虚病,还会见到脘腹隐痛,心烦,人显得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水谷不消,或见食后腹胀,由于津液不足,往往见到腹中有轻度的热灼痛。

肺阴虚病,还会见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声音嘶哑,烦燥失眠,日哺潮热,午夜盗汗,严重者会在咯出的痰中带有血丝。

肾阴虚病,还会见到腰膝酸软,头晕目弦,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盗汗遗精,烦不成眠,夜梦惊恐,面色憔悴。

二、阴阳气的调和

现在人们都知道,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正常的情况下,其体温基本上是稳定的,用标准的温度计测量,这个温度大约为摄氏37度左右。为什么人体的温度要稳定在这一个水平上?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人类进化过程的最终选择,在这个体温上,人体的细胞活动最活跃,对人体的生长最有利,总的来说,是人体生命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这个温度的内环境,人类从千万年的进化中,自然的选择决定了这个体温为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隹温度条件。

中医在数千年前就认识到,人的体温是稳定的,人的体内环境必然要稳定在一个温度上,因为,中医发现,在人体生命中,其体温之所以能保持长期性的稳定,是因为人体中存在有一套将阴气阳气调和的装置,它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冷热交换装置进行热传递工作,专门从事人体内阴气和阳气两种能量的冷热调和,通过冷热能量的相互调节,在动态中实现人体体温的平稳。

为什么说中医知道人体温度为一个稳定状态?要知道,对温度的计量,是科学家在近世纪的发明创造,古代人知道什么叫温度吗?中医的确知道,健康的人体在日常平静的生活当中,能够保持有一个稳定的体温,就是体内阴阳能量交换形成的平衡状态,《黄帝内经》平静地告诉后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其意可以这样理解:阴气阳气在人体内运动,双方在不可避免的相互接触中,必然要发生能量交流,在交流中不断调和,调和后实现双方达到平衡的状态,就是体温的常态标准。或者人体觉得有点遗憾,中医就缺少一个确定阴气阳气平衡的具体温度,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人们不能知道阴气阳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标准体温点为多少。虽然古人没有详细说明阴气阳气平衡的具体温度,不过,人体有一个稳定的体温,它就是古人所说“以平为期”的“平”,“平”就是指这个基本稳定的体温。

在远古的时候,那时的人是用什么标准来度量温度的呢?由于没有留下什么证据,现代人不得而知,现在人们度量温度的标准,是以水的冰点到沸点之间的温差变化为标准确定的,因此它不一定同古人的度量方法相同,基于这个原因,现代人也不能强求古人要准确地标出体温的度数,假如它们定出了一个体温标准,如果这种温度标准同今天的人所认识的又不同,同样也会产生出认识上的分岐。古人所指的“以平为期”,用这个由阴气阳气调和后形成的平衡状态为基本体温,是最明智的表达方式。

由于每个人的体温都基本相同,持不同度量标准的人,都能够从所持的温度标准中确认体内阴阳平衡形成的体温为多少。就现代人来说,温度的标准就有华氏度和摄氏度,两者的度量数据相差非常大,现在人们说的体温为37度,用的是摄氏度,如果用华氏度来测,就远远不是这个度数,要达到100度,而用阴阳平衡来表达标准体温,就能够有广泛的适应性,持任何温度标准的人,都能够度量出自己所用标准的准确人体温度。

人体内的冷热交换装置是怎样的?它冷热交换的具体方式又是怎样的呢?这些令现代人百思不解的问题,在中医学说中也没有详细的解释,由于人体内的冷热交换而实现阴阳平衡的过程机理是一个未解之迷,致使现代有不少人认为中医的许多基础知识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臆想。实际上,这些迷是完全可以破解的,只要人们遵循古代人所说的原理,再结合现代科学的发现,相互印证,就能够从中理解古代人们所说的阴阳调和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心脏为阳气的集散地和管理中心,它调动血液为载体,以血管网络为流通渠道,运载着阳气在血管内流向人体各处。肾脏为阴气的集散地和管理中心,它调动津液为载体,以水道网络为流通渠道,运载着阴气在水道内流向人体各处。既然阳气在血管内流通,阴气在水道中流通,这就说明,人体内的冷热交换系统是由血管网络和水道网络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因为只有这两者的相结合,通过血管网络和水道网络的相互沟通,才能让阴气和阳气得到相互接触,相互混合,从中进行能量交换,实现冷热调和。

1、对水道存在的疑问

现代医学对血管网络的认识已经非常全面,对动脉和静脉所有大大小小血管的分布及流向都已经了如指掌,但偏偏对“三焦”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从现代医学解剖认识来看,象中医所说的大型管道式水道网络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在人体解剖中,可以看到人体细胞的间隙中存在有水分,也能够看到人体的皮肤中,有能够排放汗水的汗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专供津液流通的,好象血管一样的大型管道式的水道。人体中有一个泌尿系统,为人体废液的收集和排放机构,从解剖学上看,这个系统很简单,排尿管上面是膀胱,膀胱上有两条尿道直通两肾,肾脏向上连接处,就是血管,因此,整个泌尿系统只有肾和膀胱,再加上两条输尿道和一条排尿管。

对于人体津液的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现代医学的认识同古老中医的认识完全不一样。以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的生理认识来看,人体饮食进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后,是以血管网络为主要渠道,向全身输送的,人体中生产的废液,也是通过血管网络为渠道运送的,也就是说,津液基本上是通过血管流通,这些认识都有人体解剖实验根据支持,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也作出了证实。

(1)人体吸收的水分和吸收的营养由血管为输送渠道的实践验证:现代医学对病人的输液,是通过从静脉吊点滴进行补给,营养也好,水分也好,甚至药物也可以通过血管补给。最说明问题的,还是在因病被切除小肠的患者身上。现代医学证明,小肠是人体营养的吸收器官,当因病坏死的小肠被切除后,病人就不能正常地吸收营养,为了维持这些病人的生命,现代医学运用科学技术,配制出含有人体正常生长必需物质的营养液,从人的静脉注射输入,以补充人体生命的需要。据报道,上海有一位切除小肠的女病人,不但长期依靠注射营养液维持生命,活得很健康,而且依靠营养液的支持,成功地怀孕,并顺利地生出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孩,创造出了人体生命科学的一个奇迹。这有力地说明,血管是运输营养的的渠道。

(2)人体生产的废液由血管运送的实践验证:现代医学证实,血液有运送人体废液的功能,它携带废液从血管流入肾脏,肾脏则是废液的过滤装置,全权负责从血液中透析出废液,血液经过肾的过滤,将血液和废液分离,尔后,清洁的血液回流心脏,分离出的废液聚集到膀胱。患有肾病的人,由于肾功能的损害不能正常运作,无法及时地将人体的废液过滤,会造成废液在血管、肌肉、皮肤内积聚,使人发生水肿。更为严重的,是当肾脏的损害严重而出现肾衰竭的时候,由于废液的过滤停止,尿水不断地在身体内积累,会导致病人发生尿毒症,如果不及时医治,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现代医学对肾衰竭的治疗,在一般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体外透析,从病人的静脉中引出血液,流向透析机,经过机械设备的分离,将血液中的废液透析出来,净化后的血液重新流回体内。这就说明,血管是废液运送的渠道。

从现代医学知识的认识来看,可以肯定:

1)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不是通过水道输送的;

2)人体生产的废液,也不是通过水道运送;

3)除了泌尿系统以外,人体内没有其他大型的管状专用水道;

4)津液的流通,大量的工作基本上是在血管网络中进行。

究竟人体中有没有一个管道状的水道网络系统?如果从人体解剖中看,可以肯定没有,但是中医却肯定它的存在,肯定了它的功能作用,而且在实践的治疗中成功地调通水道以治病,难道中医错了吗?难道《黄帝内经》所说的“三焦”水道网络是虚构的?水道的功能作用又是臆想出来的?如果没有水道的存在,那么阴气的存在也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没有水道,阴气也就没有了流通的网络,一旦没有流通的渠道,阴气还有存在的可能吗?如果没有水道网络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冷热调和系统的存在。

中医所说的水道网络肯定有,如果没有的话,中医绝对不会将它的功能作用都说得那么详细具体,中医的医疗实践也证明了水道的存在。按照中医的观点,如果没有水道,阴阳调和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工作,人的体温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幅度,而大量的中医医疗实践证明,中医对于水道的认识是正确的。但问题是,现代医学的认识完全是对的,血管网络不但是血液的流通渠道,同时也是是水分、营养和废液的主要流通管道,这是从人体解剖中得到的认识,它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如果古老的中医和现代的医学都没有错的话,那么双方认识上的分岐又怎样弥合?

2、人体水道的存在实质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津液,含有经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含有生命活动中排出的废液。从这个事实中,明确地表达出这样一个信息,血管网络既是人体血液的流通渠道,同时也是人体津液的流通渠道,人体生命必须的营养物质以血管为渠道运送,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废料物质也是以血管为渠道运送。人们应该注意到,人体的废液是由肾脏从血液中透析分离出来后,聚集于膀胱成为尿,肾脏的透析分离功能,证明了津液在生命物质中具有渗透的性能,同样的道理,那些由汗腺排出的汗水,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也必然是从血管网络中渗透出来,它说明血管在流通血液的同时,又在流通津液,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血管具有双重运输的功能。从血管具有的双重运输功能中,不由得令人联想到,既然血管内流通津液,说明它也是中医所说的水道中的一个部分,整个水道应该是包含了血管的在内的津液流通网络。

血管网络是水道网络的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吗?有,这就是人体中冷热交换装置的奥秘所在。按照一般的认识,血管网络既是血液的流通渠道,又是阳气的流通通道,水道网络既是津液的流通渠道,又是阴气的流通通道,两者应该是自成体系,各自分离的。但大自然的进化就是那么奇妙,在人类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创造了人体一个最优化结构,尽量利用最少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既然人的血液必须含有津液才行,没有津液就不能运作。基于这个原因,那么全身的津液通过血管网络输送也就有了可能,能够充分利用血管输送津液,就能够减少很大部分水道网络的重复建设,减少了浪费,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效率,这无疑是一个很成功的创举。

血管为封闭式的网络,血液在封闭的血管内循环,这已经是现代人的常识。虽然人体的津液也会跟随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但是,这些津液能够通过分离作用,渗透出血管外,津液能够从血管中分离渗透,这就是认识血管为什么会成为水道一部分最为重要的关键,正是通过这一环节的渗透,才沟通了血管和水道之间的隔阂,使到津液在两者之中畅通无阻。由于津液具有渗透的功能,人们就可以这样没想,假如将血管内的血液清除,那就只剩下了津液,这样的话,汗腺、细胞间隙、血管、再加上一个泌尿系统,就组成了一个很庞大的管道式水道网络系统,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水道出焉”。

中医将由汗腺、细胞间隙、血管、和泌尿系统构筑成的水道网络称为“三焦”,在这个网络系统中,汗腺、细胞间隙和泌尿系统就是水道网络的外围结构,血管就是水道网络的内围结构,“三焦”以人体的动脉为主体结构组成水道的输入网络,以静脉为主体结构组成水道的输出网络,从饮食进入的水分和营养,经小肠吸收后进入动脉血管输送,在动脉血管的末端分离渗透出去,进入到汗腺和细胞间隙中,人体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多余的水分,再渗透回流到静脉血管,由血液运送到肾脏分离出去,由膀胱聚集,再从尿管排出体外,从中医的认识看,还有一部分的废料从肠道中排出,故此总结为一句话:“浊阴出下窍”。

细胞间隙在整个躯体都有,它们相互连接贯通,网络在整个躯体中,这就是为什么说人体身躯为“三焦”的原因。

3、冷热能量的交换方式

人体的冷热交换装置的形状:从整体上看,就是整个“三焦”水道网络系统,从具体上看,它是以外围水道和内围血管相连结组成的一体化整体。

为什么水道一定要借助血管为通道?这正是大自然的精明之处,它除了减少管道重复之外,更是热传递的必然选择,因为直接接触是实现冷热交换最简便高效的形式。

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将冷和热调和的最好办法是让双方直接接触,接触面越大,效率越高。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洗脸或洗澡时,如果发现洗用的水温度太泠,加入一些热水,马上就能调出适合的水温,如果洗用的水温度太热,直接加入一些泠水,也会马上调出适合的水温。人体中的冷热交换装置能够产生出最高效率的冷热调和,原因在于血管是水道的内围结构,血管既是血液的通道,又是津液的必经之路,阴气与阳气的载体共用同一通道,这等于将阴气直接加入阳气中,也就是将冷气直接注入热气中,让阴气和阳气在相互的接触中进行冷热交换,以最快速度产生阴阳平衡。

冷热交换的过程:血液在血管网络内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量阳气,当营养津液从小肠被吸收,在动脉血管输送过程中,自然地吸收了血液中的阳气,使到自身温度升高,带有阳气的津液渗透出血管进入细胞间隙后,也带走了动脉血液中的部分热能量,对血液起了降温作用。人体合成是一个大量吸收热能的工程,它不但将营养液带来的热能吸收尽,还需要向周围空间吸收热量,于是合成过程制造出了大量冷气。由于血管为水道的内围结构,制造出来的阴气,必然会伴随着合成过程产生的废料以及多余的水分,一同回流到静脉血管中来,这就等于将冷水直接注入了热水之中,能够马上进行冷热交换,迅速实现阴阳平衡。血管内不断地发生燃烧,不断地制造阳气,人体又不断地合成,不断地制造冷气,双方的不断交流,直接的交换迅速实现相互平衡,由此达成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温度。

可以想象到,如果人体只是燃烧不断制造阳气,而不制造阴气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人体并不是优良的热传递导体,不断制造出来的阳气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散发出去,总有一部分发生滞留,随着部分阳气的不断滞留积累,人体内的温度也会随之不断升高,当积累的体温一旦超越了人体最高承受能力时,有生命的细胞就会被高温灼伤,令到生命体在自己制造的阳气积累成高温中烧死。

又可以想象到,如果人体只是合成不断地制造阴气,而不制造阳气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断制造出来的阴气有一部分发生滞留,随着部分阴气的不断滞留积累,人体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当积累的阴气形成的低温超越了人体的承受极限时,生命细胞就会被冻伤,令到生命体在自己制造的阴气积累成的低温下冷死。

幸好,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能够有效地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难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制造一个定量阳气的同时,又制造一个等量的阴气,通过高效的热传递,实现冷热平衡,达到了三个目标:

(1)使到阳气不能积累而令到体温过高;

(2)使到阴气不能积累而令到体温过低;

(3)使到体温基本稳定在一个幅度上。

水道网络借用血管网络为内围结构,实现了最高效率的冷热调和,用最简单的组织资源,实现了最大的功能发挥,我们不得不要佩服大自然的杰作,也不得不要佩服古代的人们对人体生命科学的认识,它们居然能够在复杂的人体中,发现水道和血管连结组成的冷热交换装置,发现冷热平衡的成因,为中医认识体温稳定的成因典定了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2004.html

更多阅读

女人补血补气的食物和注意事项 补血补气食物

女人补血补气的食物和注意事项——简介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有轻微贫血甚至贫血的症状,这也是由于女性有周期性失血的生理特点,与血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伴随女人一生的经、孕、产、乳的不同生理过程,均与血息息相关。 所以女人由于生理

人体免疫力低下的7大元凶 免疫力低下吃什么药

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病毒的入侵,继而产生各种疾病。现代人因为各种原因对自身健康缺少关注而致使免疫力不断下降。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的原因都有哪些? 人体免疫力低下的7大元凶——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人体免疫力低下的7大元凶 1、心

dnf蓝色念气的气息任务怎么完成 精 dnf蓝色气息减多少cd

dnf蓝色念气的气息任务怎么完成 精——简介 《地下城与勇士》是一款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EOPLE开发的免费角色扮演2D游戏,由三星电子发行,并于2005年8月在韩国正式发布。该游戏是一款2D卷轴式横版格斗过关网络游戏 (MMOACT),大量继承了众

神武建房子攻略:让你轻松打造紫气的房子

神武建房子攻略:让你轻松打造紫气的房子【建房步骤】1到长安建房吏 开始建房(选着对应的房子);2选址:城镇 郊野 山岳 湖泊 森林 (5选1);3选址结束,开始建房 要求选颜色,然后再选大仙;4给予野生宠物.指定要一种宠物 (可以直接

声明:《人体阴阳气的失控与调和 调和阴阳的中成药》为网友梦屿孤独相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