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特种旅游之古墓旅游 特种旅游

原文地址:特种旅游之古墓旅游作者:鄂虎坟墓,埋葬死人之地。筑土为坟,穴地为墓,通称“坟墓”。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由此可见,这是君王墓称“陵”之始。因为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依规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陵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老百姓的坟墓,不但要称为“坟”,还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处罚的。其他大臣们的坟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古代帝王陵墓不仅是当时墓葬的最高等级形式,而且也是当时政治制度、宫廷礼俗,以及建筑、艺术诸领域的综合反映。就如上意义而言,一部帝王的墓葬文化史,实则即是一部浓缩了的社会发展史。

游点

一帝陵,王陵,大臣墓,诗人文人墓名人,高僧墓

二民族墓园

---集安高句丽王陵(中国的金字塔)世界文化遗产

---喀什香妃墓

---呼和浩特青冢

三墓葬文化和艺术

四故事

帝王陵集中分布在:
1河洛地区(包括洛阳 巩义 登封 郑州 开封等地) 邙山 芒砀山
2关中地区(包括西安 咸阳 等地)
3江南地区(包括南京 丹阳 绍兴等地)
4燕山地区(包括北京 遵化 易县等地)
5河东地区(包括安阳 临漳等地)

历代帝王陵

燧皇陵,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郊

女娲陵,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侯村

太昊陵,即伏羲陵,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县城关镇北郊

○黃帝陵,陕西省黃陵县桥山鎮北郊

○炎帝陵,湖南省炎陵县塘田乡炎陵村,另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峪家村

○少昊陵,山东省曲阜市东郊旧县村

二帝陵,颛顼和帝喾二帝的陵墓,河南省內黃县梁庄乡三杨庄村

○帝尧陵,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太阳镇

○帝舜陵,湖南省宁远县舜陵鎮

○大禹陵,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南郊

汤王陵,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纣王陵,河南省淇县西岗乡河囗村淇河大堤內

○周陵,西周文.武.戌.康陵寝(门票15),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

○秦东陵,陕西省西安市斜口镇韩峪乡

○秦始皇陵,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郊骊山北麓

○秦二世胡亥墓,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池南岸

西汉

○汉武帝茂陵,陕西省兴平县东北15公里的咸阳原西端。

○汉昭帝平陵,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大王村附近

○汉成帝延陵,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严家窑。

○汉平帝康陵,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大寨之西。

○汉元帝渭陵,陕西省咸阳市北,周陵乡新庄东南

○汉宣帝杜陵,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镇南,灞、浐两河之间的鸿固原上

○汉文帝灞陵,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隅,即灞桥区毛西乡杨家屹塔村

○汉哀帝义陵,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南贺村东南。

○汉惠帝安陵,陕西省咸阳市东北约17.5公里的韩家湾乡白庙村南

○汉高祖刘邦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窑店乡三义村之北的咸阳原上

○汉景帝阳陵,陕西省咸阳市肖家村乡东张家湾北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原陵,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

汉孝明帝刘庄节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章帝刘炟敬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和帝刘肇慎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殇帝刘隆康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德帝刘庆

汉孝安帝刘祜恭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顺帝刘保宪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冲帝刘炳怀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质帝刘缵静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穆帝刘开

汉孝崇帝刘翼

汉孝桓帝刘志宣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元帝刘淑

汉孝仁帝刘苌

汉孝灵帝刘宏文陵,河南省洛阳市

汉孝献帝刘协禅陵,河南省修武县

蜀先主刘备惠陵,四川省成都市南郊

孙权陵,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明孝陵前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山西省大同市北郊

南朝齐梁两代11陵,(宋武帝永安陵,景安陵,齐景帝俢安陵,泰安陵,兴安陵,建陵,修陵,庄陵),江苏省丹阳市

隋文帝泰陵,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郊

隋炀帝陵,江苏省扬州市槐泗镇雷塘村

○唐永康陵--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的陵墓。陕西省三原县北20公里,陵前镇北部候家堡西南、石马道村北,东距县级公路不到一公里

○唐兴宁陵--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父亲隋朝唐国公李暳昴埂I挛魇∠萄舫嵌20公里处渭城区正阳乡后排村(难找,玉米地中)

○唐高祖李渊献陵--唐第一任皇帝陵寝,陕西省三原县城东北二十公里的徐木塬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唐第二任皇帝陵墓,陕西省泾阳县东北22公里九嵕山(门票15)

○唐高宗李治及皇后武则天乾陵--唐代第三任皇帝合葬陵墓。位于乾县城北的梁山。

○唐顺陵--唐高宗皇后武则天母亲杨牡丹陵墓。位于咸阳东北18千米的陈家村南(门票10)。

○唐中宗李显定陵--唐代第四任皇帝陵墓,陕西省富平县城北20里的凤凰山

○唐睿宗李旦桥陵--唐代第五任皇帝陵墓,陕西省蒲城县西北15公里的丰山(门票17)

○唐玄宗李隆基泰陵--唐代第六任皇帝陵墓,陕西省蒲城县东北18公里的金粟山

○唐惠陵--唐代第六任皇帝唐玄宗李隆基长兄李宪陵墓,陕西省蒲城县东北三合乡

唐恭宗李重茂--唐代第七任皇帝,葬于武功西原

○唐肃宗李亨建陵--唐第八任皇帝陵墓,位于礼泉县北12公里的石马岭。

○唐代宗李豫元陵--唐代第九任皇帝陵墓,陕西省富平县城北15公里的檀山

○唐德宗李适崇陵--唐第十任皇帝陵墓,陕西省泾阳县北东北20公里嵯峨山

○唐顺宗李诵丰陵--唐代第十一任皇帝陵墓,陕西省富平县城东北18公里的金瓮山

○唐宪宗李纯景陵--唐代第十二任皇帝陵墓,陕西省蒲城县东北15公里的金炽山

○唐穆宗李恒光陵--唐代第十三任皇帝陵墓,陕西省蒲城县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尧山

○唐敬宗李湛庄陵--唐第十四任皇帝陵墓,陕西省三原县东北约十五公里陵前镇柴窑村东

○唐文宗李昂章陵--唐代第十五任皇帝陵墓,陕西省富平县城西北17公里天乳山西陵村西的西岭山

○唐武宗李炎端陵--唐第十六任皇帝陵墓,陕西省三原东约十六公里徐木塬西边桃沟村东北,

○唐宣宗李忱贞陵--唐第十七任皇帝陵墓,陕西省泾阳县西北30公里黄村北的仲山

○唐懿宗李漼简陵--唐代第十八任皇帝陵墓,陕西省富平县城西北18公里的东窑村北的虎头

○唐僖宗李儇靖陵--唐代第十九任皇帝陵墓。陕西省乾县城东北7.5公里南陵村东的高地上

唐昭宗李晔和陵--河南偃师

唐景宗李柷温陵--山东荷泽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河南省巩义市西村乡北的常封村和滹沱村之间

○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河南省巩义市西村乡北滹沱村

○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门票20),河南省巩义市 蔡庄北

○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河南省巩义市县城西南侧

○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河南省巩义市县城西南侧

○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河南省巩义市八陵村南

○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河南省巩义市八陵村南

宋徽宗赵佶永佑陵,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宋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河南省巩义市西村乡北的常封村和滹沱村之间

宋钦宗——赵桓永献陵,河南省巩义市

南宋

宋高宗赵构永思陵,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攒宫村

宋孝宗赵伯琮永阜陵,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攒宫村

宋光宗赵惇永崇陵,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攒宫村

宋宁宗赵扩永茂陵,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攒宫村

宋理宗赵与莒永穆陵,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攒宫村

宋度宗赵孟启永绍陵,浙江省绍兴县富盛镇攒宫村

宋端宗赵昰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陵,内蒙古巴林左旗

辽太宗耶律德光怀陵,内蒙古巴林右旗

辽世宗耶律阮显陵,辽宁北镇医巫闾山中

辽穆宗耶律璟附葬于怀陵

辽景宗耶律贤乾陵,辽宁北镇西南

辽圣宗耶律隆绪永庆陵,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北面的大兴安岭中

辽兴宗耶律宗真永兴陵,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北面的大兴安岭中

辽道宗耶律洪基永福陵,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北面的大兴安岭中

辽恭宗天祚帝耶律延禧附葬于乾陵

○西夏

太祖李继迁裕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太宗李德明嘉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景宗李元昊泰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毅宗凉祚安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墓宗李秉常献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崇宗李乾顺显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任宗李仁孝寿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桓宗李纯祐庄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襄宗李安全康陵,宁夏银川西夏区西夏街道贺兰山东麓

○元

成吉思汗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明

明祖陵,明太祖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安徽省凤阳县大庙镇

明太祖朱元璋孝陵,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明惠宗朱允炆陵,明朝第二位皇帝陵墓,?

明成祖朱棣长陵,明朝第三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仁宗朱高炽献陵,明朝第四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宣宗朱瞻基景陵,明朝第五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英宗朱祁镇裕陵,明朝第六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陵明朝第七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

明宪宗朱见深茂陵,明朝第八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孝宗朱祐樘泰陵,明朝第九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武宗朱厚照康陵,明朝第十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显陵,明嘉靖皇帝父母合葬墓,湖北省钟祥市皇庄乡松林山

明世宗朱厚熜永陵,明朝第十一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穆宗朱载垕昭陵,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神宗朱翊钧定陵,明朝第十三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光宗朱常洛庆陵,明朝第十四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熹宗朱由校德陵,明朝第十五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明思宗朱由检思陵,明朝朝最后一位皇帝陵墓,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

○清

永陵,清太祖以前的肇、兴、景、显四陵,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城西21公里处的永陵镇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福陵,辽宁省沈阳市东郊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昭陵,辽宁省沈阳市北郊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孝陵,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景陵,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泰陵,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裕陵,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昌陵,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慕陵,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定陵,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惠陵,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崇陵,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

爱新觉罗溥仪华龙陵园

帝王陵墓,实际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我国从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时三千余年,其间,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和地方政权,共有帝王五百余人。至今地面有迹可寻、时代明确的帝王陵寝共有一百多座,分布在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区。所以我国的帝王陵寝不仅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布局严禁、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皇


  【燧人氏】相传,燧人氏是古代河南商丘一带百姓的首领,他看到人们茹毛饮血、生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伤害腹胃,疾病横行。便发明了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也称钻燧取火),以化解腥臊,使人们吃到了熟食,从而减少了疾病,增强了体质。传说有一天,一只大鸟飞来,将燧人氏带到太阳宫,太阳宫主热情的接待了他,并给了他一块宝石,说此石可以生火,燧人氏将宝石带回人间,可无论怎样也生不出火。一日,一只野兽向他袭来,燧人氏将宝石向野兽投去,兽忽然不见了。宝石碰到一块石头上,迸出火星,引燃了旁边的草和木头,从此,人们学会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其实,在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之前,人类就已经使用火了,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内,就发现了木炭、灰烬、烧石、烧骨等痕迹。这说明,那时候猿人已知道用火,并可以采自然火(如雷击起火等)使用,并保存火种。当然,采自然火的机会不是常有的,而且火种一断更难再得。燧人氏发明的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改变了人类依赖自然火的局面,实现了由采自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转变,使人类开始掌握了用火的主动权,更加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传说,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还制定了夫妇之道和四方之名,使人类摆脱了愚昧的群婚状态。唐代《通典》说:“燧皇氏,始有夫妇之道”。《太一金镜式经》说:“昔燧人氏仰视斗极(北斗星)而定方名,东西南北也”。燧人氏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在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埋葬在其击石取火的地方。


  【燧人氏陵】又称燧皇陵,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1?5公里的宋大庄商柘公路旁。燧人氏陵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历代都有修茸,原有大殿、东西厢房、石像生等,古柏参天,郁郁葱葱,后毁于战火。1992年,商丘市人民政府斥资3000万人民币再次重修、扩建燧人氏陵,现已形成一个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陵园。长达5000米的围墙和墙瓦,古色古香。高大的三楹牌楼上镌刻着“燧皇陵”三个大字,十分壮观。进入陵园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条神道,神道两侧,排列着庄严肃穆的石人、石马、玄鸟、神龙、麒麟、神龟等石像生。神道尽头,是高大的燧人氏塑像,塑像后面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国家博物馆馆长俞伟超题写的“燧人氏陵”巨碑和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石碑一通。碑后面是高13?9米、周长80米、占地15亩燧人氏的巨大墓冢。燧人氏陵园四周翠柏环抱,绿草如茵。扩建完成后,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为燧人氏题词“华夏第一火种神”。1992年5月,国家旅游局举办的“黄河之旅首游式”曾在这里采集火种,被国家旅游局称为“中华第一火种”;同年9月,河南省第七次运动会在这里采集火种。2005年7月,被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次大演练,将于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十次全国运动会也在这里采集火种。每年的正月初一,人们都要来燧人氏陵进香朝拜,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庙会。
  
  【伏羲氏】伏羲又称伏戏、伏牺、庖牺、庖羲、宓牺、牺皇等。因为他对人们的贡献象日月一样普照大地,所以,也叫太昊(昊:指天,形容天之广大)。相传,伏羲是黄河上游渭水流域今甘肃省天水市和秦安、静宁县一带风姓部落首领。公元前4419年正月十六日生于甘肃省陇南地区西河县城南60公里的仇池山上(仇池山又叫仇夷山、仇维山、百顷山)。长于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汉唐地理书钞》辑录《荣氏遁甲开山图》说:“仇池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路史》说:“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太皓,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立”。说明伏羲氏是继燧人氏之后的帝王。
  伏羲氏60岁(公元前4359年)登上帝位,在位115年,于公元前4244年7月19日仙逝,享年175岁。在此之前,他率领他的部族由西北高原顺黄河东下,最后建都于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在此之后,他模仿蜘蛛结网的道理,创造了网罟,教会了人们结网扑鱼;指导人们打猎并开始饲养牲畜;他制定了嫁娶之礼《通典》上说:“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伏羲发明了最早的乐器“琴瑟”,创造了乐曲《驾群》;他通过观察龟甲上的花纹,琢磨其中的奥秘,发明了占卜和象征各种自然现象的八种符号(即八卦图),教导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变化,避开自然界对人们的侵害。伏羲创造的八卦符号被后人认为是中华文字的起源。
  伏羲是中华民族第一个以龙为图腾标志的氏族部落(图腾:古代人认为每个氏族部落都和某一物(多为动物)有血缘关系,此物即被尊为该部落的保护者和标志)。相传,伏羲氏族部落在成纪活动的时候,就以蛇为图腾标志。1978年在陕西天水地区秦安县大地湾出土的距今7800到4800年蛇状图案彩陶和古代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两尾相交的画像,就是伏羲部落早期以蛇为图腾标志的反映。后来,在东迁的过程中,有许多其他氏族部落前来归顺依附,各种不同的图腾标志融合在一起,使伏羲部落的图腾标志起了变化。原来蛇的躯干添上了马的头,鹿的角,兽类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鼠的尾,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形象。这样,到了伏羲王朝时就以龙为王朝的标志,王朝的都城也就成称为“龙都”。直到现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伏羲王朝共传16世,历1260年。《历代帝王年表》说:“太皓伏羲氏,生于成纪,都陈。在位115年崩,葬于陈。或曰传15世”。《帝王世纪》说:“庖牺氏后,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凡15世,皆袭庖牺氏之号也”。《中文大词典》说:“伏羲,三皇之一。……都陈,在位115年,传15世。凡1260年”。伏羲自公元前4419年出生至今已有6422年,伏羲氏自公元前4359年建立王朝至今已有6362年。伏羲氏王朝虽然只是传说,但因为他有准确的出生地,埋葬地,明确的生卒年代和在位年数可考,所以,在许多历史典籍中,一般都从伏羲写起。


  【太昊陵】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的蔡河之滨。太昊陵占地875亩,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关于太昊陵,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就有伏羲墓。春秋末,孔子周游列国时,就曾到陈观瞻过伏羲墓。汉代在陵前建造了“伏羲祠”。宋代,太祖赵匡胤下诏,大兴土木,建筑陵庙。明代,太祖朱元璋曾亲临祭祠。明清两代又多次修茸。但以后由于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太昊陵建筑被冲毁。到明朝英宗三年(1438),才在原址上重建陵园。现在太昊陵内的建筑大多为明代所建,与明皇宫相仿。历朝历代的帝王对伏羲都顶礼膜拜,崇敬有加。据记载:光是明清两代帝王就先后51次遣官来恭祭太昊陵。太昊陵分为内外两城。以陵墓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等建筑。太极门两侧有钟鼓楼。内外城中间,左侧有女娲观、玉皇观、三仙观。右侧有岳王观、真武观、太清观。陵园内古柏参天,碑刻林立。寝殿后的伏羲陵高20米,周长150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前有宽1米,高5米的宋代青石巨碑一通,上镌“太昊伏羲之墓”非常壮观。传说此碑上的文字是苏小妹用汗巾做笔写成。太昊陵后面是为纪念伏羲抓蓍草、占八卦而建的“蓍草园”。蓍草:又叫锯齿草、蛐蜓草,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菊科。它的茎有八个棱,象征八卦;叶有五出,象征五行。古人称蓍草为灵异之物,十分名贵。蓍草和龟甲是两种占卜用具。单用龟甲占卜称“卜”;单用蓍草占卜称“筮”,两者并用称“卜筮”。陵园里最高大的建筑统天殿内,供奉着5米高的伏羲塑像,他头生两角,身披树叶,腰裹树皮,手托八卦,显得十分形象、庄严和雄伟。在显仁殿台基东北角,有一个长圆形圆洞,俗称“子孙窑”,洞内有一个半米高的椭圆形青石,俗称“求子石”。它形状宛如女性生殖器,意寓伏羲是人类的祖先。据说,抚此青石,可早生贵子。河南商丘的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举行历时一个月的庙会,方圆数百里的群众云集于此,烧香拜祖,抚石求子,非常热闹。
  在甘肃省天水市西关伏羲路西端,传说是伏羲的出生地,这里建有伏羲庙,俗称“人祖庙”。相传,伏羲的出生很具传奇性。《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也称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已涸)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帝王世纪》说:“燧人之世,有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庖牺于成纪”。《春秋世谱》说:“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综合起来就是说: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古称雷泽),有一雷神,长得龙身人头,鼓敞着肚子作雷鸣。华胥国(今陕西蓝田县)的姑娘到雷泽岸上游玩,踩着了雷神的脚印,感而有孕,生的男孩叫伏羲,生的女孩叫女娲“。古代伏羲、女娲人头龙身的画像,可能与雷神的传说有关。《春秋公羊传》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说文解字》说:“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故曰天子”。上古三皇五帝,以后的历朝帝王,都有感天而生之说,有父亲的也是这样,伏羲、女娲当然也不例外。《中国古史的传说》一文说:“任何民族开始的时候,全是渺茫的,多矛盾的,这是各民族历史共同的,无可奈何的事情”。
  相传,古时天塌地陷,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他们结为夫妇,繁衍了人类,被后人尊为人祖。称伏羲氏为“人祖爷爷”,女娲为“人祖奶奶”。伏羲死后,群臣拥立女娲为主,号为娲皇,所已,才有女娲也为三皇之一的说法。伏羲庙坐北朝南,建于明代弘治三年(1490年)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十六伏羲的生日和七月十九伏羲的忌日,都要举办大型的庙会进行祭祀活动。
  
  【神农氏】神农氏又称炎帝、赤帝,号烈山氏、历山氏。他是原始社会晚期居住在西北渭水支流,姜水一带(今陕西省歧山县西)姜姓部落的首领。以后,沿黄河东迁,建都于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伏羲旧都),晚期受到九黎部落的侵扰,传到第八代榆罔时迁都山东曲阜,最后在河北涿鹿同黄帝部落融合成一个部落联盟,成为以后的华夏族(即汉族)。
  相传,在炎帝以前人们靠扑鱼、打猎、饲养牲畜、采集野生植物为生。到了炎帝时,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且经常受到疾病和毒伤之害。为了给人治病和寻找可以吃的食物,炎帝尝遍百草,终于辨别出各种植物的药物作用,发明了医药。同时,还在百草中找到了可以作粮食的黍(薯)、稷(积)、菽(薯)、麦、稻等五种谷物,并发明了挖土的工具耒(垒)和耜(肆),教导人们稼穑(播种和收获),从此,人类由“渔猎”转向农耕,所以,人们尊称炎帝为神农氏。炎帝还把黏土烧成陶器,装盛东西,更方便了人民的生活。他还教导人们纺麻织布,人们从此穿衣。在人们生活得到改善以后,炎帝又创办了“太阳市”(日出为市),教导人们每天中午把彼此需要的东西拿到市场上交换,过了中午就收场。炎帝开创了集市贸易的先河。炎帝时代的发明创造,将中华原始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炎帝晚年的时候,到南方采百药,误尝断肠草而中毒死亡(断肠草:本名“钩吻”,生长于南方,有大毒)。人们将他安葬在南方的长沙郡茶陵县。史书记载:“炎帝崩,葬长沙茶陵”。(炎陵县原称酃县,因境内有炎帝陵于1994年改现名,酃县是南宋时由茶陵县分置出来的)。


  【炎帝陵】在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西南1?5公里的炎陵山下塘田乡炎陵村鹿原坡的米水河畔。炎帝陵始建于西汉,在唐代以前就有祭祀炎帝陵的记载。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于乾德五年(967)遍访天下古帝陵,遣使来到长沙国峤梁岭,在岭下约5公里的白鹿原(今鹿原坡)找到了炎帝陵,于是,宋太祖下诏,在炎帝陵前建庙奉祀。宋代建造的炎帝陵庙,是仿照皇宫设计建造的,有午门、行礼亭、龙墀、前殿、后殿、左右朝房、碑亭、天使行台、宰牲亭、时祭公馆、咏丰台、味草亭、飞香亭、胡真宫祠、奉圣寺等建筑,规模宏大。炎帝陵建庙后,宋、明、清又有多次修茸。清雍正十一年(1733)做过一次较大的重建。道光十七年(1837)又做了一次更大规模的重建。后来,炎帝陵遭到浩劫,1954年,因香客失火,主殿、行礼亭被焚;剩下的朝房、碑亭、午门及围墙,在文革中全部被毁。1986年6月到1988年10月有关部门在原址上重建了炎帝陵。重建的炎帝陵,占地面积3839平方米,建筑面积903平方米。基本保持了清代古建筑的传统风格。炎帝陵第一进为午门,两边分左右戟门;第二进为行礼亭,供香客、游人烧香祭拜。行礼亭两侧的碑房陈列着历代帝王、名人的祭文碑;第三进为主殿,檐眉上挂着“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的匾额,殿内中央供奉着炎帝金色塑像,两边对联书:“名岳宇宙,恩泽神州”。横额为:“齐天鼻祖”;第四进为碑亭,碑亭中央立一汉白玉石碑,上镌“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碑亭后面是炎帝陵墓,周围砌石保护,墓前立道光七年(1827)石碑一通,上镌“炎帝神农氏之墓”。陵园四周古木掩翳(益),茶陵江水环流,以后建造的神农阙、天使行台、鹿原亭、时祭公馆、咏丰亭、飞香亭、炎祠、崇圣坊等建筑镶嵌其中,更显得壮丽、庄严、肃穆。
  在炎帝的出生地,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也有一座炎帝陵。相传,有熊氏国君(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市一带)少典带正妃有峤氏女登到华阳游玩,见到了神龙,《帝王世纪》说:“少典正妃女登,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阳,生炎帝”。华山之阳即今陕西华山之南商县一带。常阳指今宝鸡市南3?5公里神农乡境内的常羊山。《炎黄二帝历史考略》说:“因炎帝相貌丑陋奇异(牛头人身),不为少典国君所喜,就将女登和炎帝留在姜水(今宝鸡市天台山下清姜河)之滨,自己同次妃附宝(黄帝之母)居于姬水(今陕西延安黄陵县沮水河)之滨。炎帝出生在宝鸡渭河的支流,姜水南岸神农乡峪家村的朦峪,在瓦峪长大(朦峪、瓦峪是姜水的两条支流)。炎帝出生后,其母女登曾抱他到九龙泉沐浴,现有“九龙泉”残碑。唐代以前,神农乡境内的天台山上就建有“神农庙”、“炎帝殿”和黄帝求教于炎帝的“烧香台”;炎帝首创“日中为市”的“太阳城”遗址。相传,炎帝在天台山上尝百草,辩药性,误食了“火滥子”(俗称断肠草),因为没有及时找到解药,肝肠断裂而死,人们将他安葬在莲花台,至今天台山上还有停放炎帝遗体的汉白玉“神农寝骨台”遗址。宝鸡市的炎帝陵原在距市区20多公里的天台山上,交通不便,原陵规模较小,遗址地点分散,且年久失修,古建筑大多毁损。为此,宝鸡市有关部门于1992年12月开始对炎帝陵进行重建。新建的炎帝陵位于市区3?5公里,炎帝的出生地神农乡常羊山上,陵区面积3300平方米,整体建筑以山取势,三面临空,给人以雄伟,神圣,古雅的感觉。陵园建成后,炎帝的灵骨从天台山莲华台迁移出来,1993年4月17日清晨,在炎帝的出生地峪家村举行了盛大的迎灵仪式,18日举行吊唁活动,19日炎帝的龙棺安葬在“炎帝陵”内。炎帝陵园内,陵墓耸立,陵殿内供奉着炎帝塑像,山下有炎帝公园,园内东侧有圣母池、圣母宫,西侧有百草堂、药王洞,近处有九龙泉。每年的七月初七,这里都举行祭祀活动。
  炎帝生于公元前3124年,公元前3096年他28岁时登位,在位140年,逝于公元前2957年,享年168岁。《三皇本纪》说:“神农纳莽水氏女听跋为妃,生帝哀、哀生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520年,而轩辕氏兴焉”。《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生帝临魁,魁生乘、乘生明、明生宣、宣生来、来生里。里生节茎,节茎生克及戏,俱不在位。克生子榆罔立。凡八代,及轩辕氏也”。炎帝王朝以后的七代,共历380年,皆以炎帝称号,湖南、陕西两处炎帝陵,那里是那一位炎帝,我们不得而知,但炎帝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是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
  
  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羊头山也有一座炎帝陵和许多关于炎帝在此嘉禾的遗迹和传说。炎帝曾将儿子柱封于潞(今山西省潞城市),故址在今潞城市城东北四十里的古城村。

五帝

  
  【轩辕氏】轩辕氏即黄帝,是原始社会晚期居住在西北黄河流域,渭水支流姬水(今黄陵县沮水河)一带的部落首领。中国第一部传记体通史……《史记》就是由黄帝写起的。黄帝是由上古帝王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市)国君少典的次妃附宝所生,原姓公孙。《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相传,附宝在郊游时,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而行,感而有娠,在轩辕丘(今河南新郑北关)生下黄帝,故黄帝又称“有熊氏”、“轩辕氏”。因在姬水长成,故黄帝姓姬。按金、木、水、火、土五行顺序,应以土德为王,土乃黄色,故称黄帝。以后,黄帝率领其部落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北,到河北北部涿鹿一带定居,建都下洛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矾山镇西侧古城村)。
  炎帝和黄帝虽同出于少典氏,但他们不是同时代的人。《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索隐》说:“炎黄二帝,虽则乘帝王代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皇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所以)皇帝者,少典氏后代之子孙”。
  轩辕氏以前,炎帝王朝和东方的九黎部落长期发生冲突,到了第八代炎榆罔的时候,炎帝王朝势力渐衰,已经不能和蚩尤率领的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对抗了,被逼迁都到了山东曲阜。不久又被蚩尤驱赶到黄帝的居住地河北涿鹿。在黄帝的帮助下,炎黄二帝联合,大战蚩尤于阪泉,最后将蚩尤打败,追杀于冀州(今河北涿州市)。此后,黄帝融合了炎帝部族,被各部落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取代了炎帝。
  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提倡发展种植五谷,驯养牲畜,部落联盟更加强大。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有千古文明开涿鹿之说,如:炎帝时,人们吃食物都是放在烧热的石板上烤着吃,到黄帝时发明了斧甑(福赠:即现在的蒸锅),使食物的制做方法有了进步;炎帝时,人们饲养牲畜是为了食用或祭祀,到黄帝时,人们开始训养牲畜用以代步或耕作;炎帝尝百草,始有医药(中药学:神农本草),黄帝命歧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中医学:黄帝内经);炎帝时,人们纺麻织布,黄帝发明了蚕桑织绸等等……。黄帝时还发明了舟车、文字、弓失、音律、算数、历法、货币等等。黄帝是中华民族由蒙昧时代跨入文明时代的象征,因而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孙中山先生诗赞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黄帝11岁时(公元前2568年)成为部落首领,在位100年,于公元前2468年在荆山(今河南省灵宝市)仙逝,享年111岁。
  史载:黄帝有4妃,正妃西陵氏嫘祖,次妃方雷氏女节,次妃彤鱼氏,次妃嫫母。其中正妃嫘祖生有二子,一名玄器,号青养,即以后的少昊;一名昌意,封若水(今四川雅砻江)即以后的颛顼之父。黄帝共生有25子,其中14人分别为12姓。他们的子孙繁衍各地,黄帝以后的四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夏、商、周)都是他们的后代,这就是世界各地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的由来。

[黄帝陵]

在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西北0.5公里的桥山上。桥山原称子午山,因沮(具)水穿山而过,使山呈桥形,故称桥山。史书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陵县桥山上古柏成林,郁郁参天。桥山是我国最大的古柏林,占地13000多亩,1936年统计为61186株,到现在已有8万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达3万多株。黄帝陵位于桥山顶端,上面有一座四角微翘的古式碑亭,红柱翠檐,雕梁画栋,亭中大石碑上镌郭沫若手书“皇帝陵”三个大字。亭子后面是高大雄伟的黄帝陵,陵高3?6米,周长48米,墓上古柏蓊郁,墓前一巨碑上镌“桥陵龙驭”四个大字,传说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黄帝陵和桥山龙驭石碑中间还有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沉所立石碑一通,上镌“古轩辕黄帝桥陵”。陵的南侧有一石碑,上镌“汉武仙台”四字,碑侧有一高大土台,传说是西汉武帝刘彻征方朔回来,在此祭祀黄帝,筑台祈仙。桥山东麓的黄帝庙,相传建于汉代,原在桥山西麓,宋代移此。庙门上方悬一巨大匾额,上书“轩辕庙”,庙内古柏参霄,其中一棵高19米,下围10米,中围6米,上围2米,距今约五千多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棵古柏,据说是黄帝亲手所植,人称“轩辕柏”。庙中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也叫“将军柏”,它表面斑痕密布,纵横成行,仿佛盔甲,柏液流出,似有断钉在内,传说汉武帝征战回来,驻骅挂盔甲于此。黄帝庙中有碑亭,亭中有我国历代皇帝的祭祀碑文和重修黄帝庙的碑记七十多通,多为明清时所立。碑亭后面是轩辕黄帝大殿,殿门正中悬挂着“人文初祖”大匾,表示黄帝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最初祖先。大殿内供奉着“轩辕黄帝之位”的大牌位,殿内两侧展出黄帝的生平事迹和有关资料。
  在黄帝东迁建都,大战蚩尤的古战场,河北涿鹿东南20公里的温泉乡桥山上,也有一座黄帝陵。在今丰沙铁路线官厅站西10公里的矾山镇古城村,传说是黄帝在此建都,明志上称:“轩辕黄帝城”。黄帝城是一个不规则的方形,南北长510米,东西宽450—500米,城址采用汉代以前的建筑手法,版筑叠砌,夯层明显,一层厚10—12厘米,西、南、北三垣地势较高,城垣高8—10米,底部宽10—15米,上宽3—5米。东垣的东段被官厅水库淹没。东西两垣有豁口,可能为城门,南门东侧有“黄帝城”石碑一块。城内曾挖掘出大量先秦时期的遗物,如石斧、纺轮、豆柄、鼎足、盘、罐、瓮等残片。原城内地面上经常出土刀币、半两钱、铜镞、铜镜等物,经文物部门断定,黄帝城的建筑年代为战国到先秦时期。在黄帝城南1?5公里的龙王堂村,传说就是蚩尤城,村西山坡上有蚩尤寨,蚩尤寨由三个各是宽百米左右的小寨组成三角形,这里是黄帝大战蚩尤的战场。唐代诗人胡曾为此诗曰: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在黄帝城约5公里的桑干河畔桑园村,就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蚕并教人养蚕种桑的地方。黄帝城东0?5公里处有一眼泉水,叫“濯龙池”又叫“阪泉”,池水方圆一亩,水深二丈。泉水在南,来自地下,涌喷如注,淙淙有声,泉水澄澈如镜,鱼藻繁茂,传说这里原是黄帝洗澡的地方,后人称它“黄帝泉”。黄帝死后,人们将他葬在黄帝城东南的桥山之上。桥山,因山顶上天然形成的一座拱形石桥而得名。桥山在古籍上也有记载:《魏土记》中记载:“下洛城东南40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雕檐华宇于浦上”。《水经注》上说:“垒水(今桑干河)经过下洛城南之后,温泉水注之,水上承温泉于桥山下”。这说明历史上桥山上面不仅建有黄帝庙,而且桥山下的温泉上还建有华丽的祭堂。《水经注?卷三?垒水篇》中记载:温泉附近建有宜乡城,城中筑有“温泉行宫,专供历代帝王到桥山祭祀黄帝庙时居住。我国许多帝王都到桥山举行过祭祀活动,如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天兴三年(400)5月“幸涿鹿,遣使者以太牢祠帝尧、帝舜庙”,同一年,远在建康(今南京)的东晋皇帝司马德宗也为此到了涿鹿。神瑞二年(415)6月,拓跋嗣“幸涿鹿,登桥山,观温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黄帝庙。同年同月,司马德宗又一次幸涿鹿,登桥山。拓跋嗣死后,其长子拓跋焘即位,神鹿元年(428)8月也到涿鹿祭祀了黄帝庙。以后的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到涿鹿祭黄帝庙的次数就更多了。现在桥山上的一道山梁上,有一个巨大方石桌,传说是祭祀黄帝时在上面摆设祭品的。石桌左侧有一峭壁,壁面平整,像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布满与象形文字一样的图案,传说是古人刻石记事留下的遗迹。1995年9月25日—28日,来自海峡两岸的考古、历史学家及有关人士近百人汇集河北涿鹿,隆重召开全国首届“炎、黄、蚩三祖文化学术研究会”。与会专家、学者经认真研讨后,一致确认:涿鹿确为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摇篮,黄帝、炎帝、蚩尤三大祖曾会聚在这块文明热土上劳作、征战、创建伟业,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首次融合与统一,并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黄帝城和黄帝泉、蚩尤寨、桥山等珍贵遗迹。河北涿鹿为炎、黄、蚩三祖文化的发祥地。

【颛顼】

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上古帝王少昊之侄。生于若水(今四川雅砻江),后随伯父少昊在穷桑(今山东曲阜)长大。因辅佐少昊有功,最初封地高阳城(今河南省杞县城西12公里的高阳乡),故颛顼又称“高阳氏”。颛顼10岁开始辅佐少昊,20岁时继少昊登帝位,建都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15公里,现内黄县梁庄乡大城村)。颛顼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史书记载“他镇静深沉而有智谋,通达而明晓事理;他刚一继位,就遇到共工氏为争帝位的挑战,致使共工怒撞不周山。他教人种植庄稼,养育牲畜,充分开发和利用土地,按照季节办事,以顺应自然规律。他凭借鬼神的名义而制定礼仪法度,协调五行道顺,以教化百姓,以一生诚心祭祀鬼神”。死后,人们在此筑坟,以示怀念。
  
  [颛顼陵]

在今河南省内黄县梁庄乡三杨村西1?5公里的硝河西岸。因其西有帝喾陵,故又称“二帝陵”。《山海经?海内东经》说:“濮水从鲋鱼山发源。颛顼帝葬在鲋鱼山南侧,颛顼帝的几个妃子葬在鲋鱼山北侧”。《辞源》:“鲋鱼山,又作鲋鲤山,又高阳山、青冢山,在河南省清丰县顿丘故城西北(濮阳县古称顿丘,顿丘故城现属内黄县)”。在濮阳县乐王庄境内有“太子墓”。为颛顼的儿子孺帝颛顼墓;李庄的“皇姑坟”是颛顼女儿的墓。说明内黄、濮阳一带不仅有颛顼、帝喾陵,还有颛顼妻子儿女的家族墓。
  颛顼陵始建年代不详。唐代太和四年(830)曾在陵前建大殿五间,大殿内塑二帝像,殿外东南建有碑林。元初,又在二陵之间修砌了砖墙,每逢春秋两季或封建改元都谴官前来告祭。清代宣统年间(1909—1911)因黄河故道风沙南移,且遭龙卷风袭击,陵园俱被风沙掩埋,仅存一大沙岗和二通石碑,一通为元代天历二年(1392)所立,仅露出地面尺许,上镌“颛顼帝陵”四字。一通为清代所立,上镌“颛顼陵”三个颜体正楷大字,字书大气磅礴,雄伟绝伦。1979年,文物部门在此钻探,发现陵区下面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陶片、烧结土等遗物,确认是一处距今5千—3千年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1986年全国文物普查,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清除积沙,基本查清了二帝陵的总体轮廓。二帝陵建在一座南北走向的土山之上,陵在山顶,东为颛顼陵,西为帝喾陵。陵园围墙东西长165米,南北宽66米,墙高3米,全部用赭红色的元代砖所砌。园前有三条长200的神道有北向南通向庙院。面宽五间的大殿位于土山阳面的山腰上,殿内塑有二帝神像,41通明清御制祭文碑分列于神像的两侧。大殿前建有左右配殿,山门耸立在土山脚下。二帝陵占地300亩,陵庙四周有碑林多处,包括魁首汉碑,篆额唐碑在内的历代碑刻200余通。
  《山海经》说:“颛顼有九个妃子”。其中一个叫邹屠氏,是蚩尤部落的后代。《拾遗记》说:“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今山东邹县一带);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北方严寒荒野地区)”。邹屠氏从小就很端正,在路上遇到乌龟便避开,不肯去踏它,颛顼爱她贤德,娶作妃子。邹屠氏生的第一个儿子叫禹祖。后来她屡次梦见太阳,梦见一次就生一个儿子,共梦见八次,就生了苍舒、颓剀(退凯)、陶演、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左传》说他们:齐圣广渊,明见笃诚,天下之人谓之“八恺”。恺是和的意思,就是说八恺和于事物,受到人们的称赞。颛顼的另一个妃子叫胜奔氏,又叫女禄。她为颛顼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伯称,号伯服,一个叫卷章,号老童,一个叫季禺。颛顼的儿子们在颛顼时和以后都做出了贡献。颛顼死后,邹屠氏的儿子禹祖继位,称孺帝颛顼,但不久就得病死了。
  颛顼生于公元前2402年,公元前2382年他20岁时继少昊即位。在位78年,逝于公元前2304年,享年98岁。
【帝喾】

帝喾是黄帝之后,少昊之孙,娇极之子,颛顼之侄,商(朝)人称之为先祖,所谓“殷人褅喾而郊冥(《礼记?祭法》)”。传说他自幼聪明,一出生就浑身灵气,一开口就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他15岁便开始辅佐颛顼,帮助颛顼平息了九黎外患。由于辅佐颛顼有功被封为诸侯,其封地在“辛”(今河南商丘高辛集)。为防水患,他领导人民将封地加高,因此,帝喾又称“高辛氏”。《元和郡县志》说:“高辛故城,在谷熟县西南45里,帝喾初封于此”。谷熟县1954年撤消,划归商丘、虞城两县,高辛故城在今商丘境内。颛顼生前曾有意将帝位传于高辛氏。孺帝颛顼死后,大家一致拥戴高辛氏继位。于是,高辛氏30岁时继承了帝位,建都于亳(今河南郾师市西14里),称帝喾。史书记载:帝喾为帝时,广施恩泽,普及众生,从不为自己的私利考虑。他顺从上天的旨意,明白大众的急需。仁爱而威严,宽厚而笃信,致力于自身修养和使天下归心。他能充分利用但又有节制的使用土地和物产。他教育人们的方式通常是因势利导。他申明鬼神之道并虔诚地奉祀它们。他制定了历法,以符合日月运行,季节嬗递的规律。他还率领人民打败了北方开荒国、南方火山国的进犯,使人民安居乐业。由于帝喾爱惜百姓,言而有信,深得人民敬重。帝喾死后,人们将他葬在其封地,以示纪念。
  
  【帝喾陵】

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22?5公里的高辛集,陵园南北长233米,东西宽130米。陵前原有帝喾祠、沐浴室、更衣亭、禅门等古建筑,院中碑刻甚多,但都毁于金代。现帝喾陵遗址上散存着汉代绳纹陶片和陶器,以及汉以后各代的陶瓷瓦砾,一通明代嘉靖年间的石碑,上镌“高辛氏墓”四个大字。帝喾有四个妃子。《帝王世纪》说:“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鞠訾氏,名常仪,生帝挚;次妃陈锋氏,名庆都,生放勋(即尧);次妃有嵩氏,名简狄,生契(后为商朝始祖);次妃有邰氏,名姜源,生弃名后稷(后为周朝始祖)。后来,帝喾又娶海外义和国女子义和为妃,生了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续牙、厌越10个儿子。其中前面8个品质优秀,《左传》说他们:“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元是善的意思,就是说八元善良仁义,受到称赞。以后,帝喾又纳宫女,生阏(鳄)伯、实沈二子。有一年帝喾带着他同义和生的小儿子厌越东巡长白山,对他说:你母亲之国在此不远,你可以接她来同住,厌越很高兴地留了下来,以后子孙繁多,成为后来战国时强大一时的东胡族。
  
  帝喾生于公元前2331年,28岁即位,在位70年,逝于公元前2233年,享年98岁。


【祁尧】

尧是黄帝的第四世孙,帝喾的儿子,帝挚同父异母的第第,姓祈叫尧名放勋,母亲是帝喾的次妃陈锋氏庆都。因初居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县)后封地在古唐国(今河北保定市唐县),故又称陶唐氏,称帝后,由唐国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故又称唐尧。唐尧是继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帝挚登位的。《五帝本纪》说:“帝喾崩,而挚代立。不善崩,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帝挚,是帝喾元妃鞠訾氏常仪所生,继帝喾而立,在位九年而崩。
  尧在历史上被称为贤明的帝王。史书记载:他虽富甲天下,但从不骄恣放纵;他地位尊贵却毫无傲慢习性。他平时戴黄色礼帽,穿黑色礼服,出入乘坐白马拉的红车。《说苑?君道》云:“尧存心于天下,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罪则曰我陷之也”。尧看到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犯了罪,就责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淮南子?主术训》说:“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民之富而安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寡。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百姓称赞尧说:他的仁德像上天一样无所不在;他的智慧像神明一样无所不知。接近他会感到太阳一样温暖,仰望他就觉得他像白云一样高洁。尧确定了一年为366天,增置了闰月以调整四季的偏差。他继承和发扬前辈恭顺的美德,提倡九亲、邻里和睦。还明确了百官的职责范围,使各尽其责,四方诸侯和睦相处。因此,人们常以尧天、尧年来比作太平盛世。尧17岁登位,在位70年后(公元前2122年)让位于舜,又过了28年(公元前2093年)逝世。尧死后,百姓十分哀伤,象死了父母一样,三年之内,无人奏乐。尧娶散宜氏女女皇为妃,生子丹朱。
  
  [尧陵]

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北35公里的郭村村西,涝河右侧。文献记载:尧陵有好几处,有说在冀洲的,有说在邱山的,有说在濮阳的,等等,但一般认为以现在的临汾尧陵为代表。临汾尧陵高50米,周长300米,气势雄伟。传说由于尧帝的功德伟大,前来送葬的人很多,每人一袋土,就垒成了现今一个这么高大的陵墓。陵前有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854年)所立石碑一通,上镌“古帝尧陵”四个大字。碑前建有祠宇,相传为唐初所建,金代泰合二年(公元1202年)碑文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辽驻骅于此,因竭尧陵遂塑己像。蒙古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修筑尧陵。明代成化、嘉靖年间,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尧帝陵四周八峰环绕,松柏常青,涝水于陵前流过,甚是幽静、肃穆。尧帝祠内有山门(山门上为乐楼),牌楼、厢房、献殿、垛殿、寝殿、碑亭等建筑,布局紧凑,木雕精细,红墙绿瓦,围以清流古柏,相映如画。祠内碑亭记载着尧帝的功绩与陵宇的沿革,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所立的尧陵碑上,刻绘着尧陵全图,至今保存完好。
  在临汾城东北2?5公里的康衢庄,有一座“击壤台”,据说当时百姓为了歌颂尧帝的恩德,称颂太平盛世,筑起此台。农闲时,人们三五成群的来到击壤台,打击着陶器,唱着击壤歌。现在台以无形,有一石碑上镌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临汾城南3公里的尧庙,始建于晋、唐二代,后屡次重修,规模不断扩大。史载:尧庙规模最大时占地面积750亩,以后由于战争和自然损毁,现存尧庙占地仅80亩,建筑多为明清遗物。尧庙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等主要建筑:五风楼建于唐代乾封年间(公元666—668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楼高3层,约19?3米。3层12檐,斗拱雄厚古朴,十分壮观。相传这里是尧帝居高远眺之地。尧帝经常在这里同羲仲、栽叔、和仲、和叔四位管理四方诸侯的大臣商议国家大事,人们称尧帝和四位大臣为五凤,一凤升天,四凤共鸣,五凤楼因此得名。尧井亭建于东晋太守三年(公元323—325年),亭中有一眼井,水势旺盛。据说这是尧帝亲自参与开凿的人类第一眼水井,至此,人类才知道利用地下水源,渐渐离开与河而居的习惯,扩展了栖息的地区。广运殿建于唐代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元、明、清历代重修。广运殿面宽9间,进深6间,重檐歇顶,高27米,形制宏伟壮丽。殿前有宽广的月台和砖栏,台阶中间有精雕石刻的“二龙戏珠”。广运殿内高大的尧帝像和侍者像为唐代所塑。尧庙内还有10几通石碑,记载尧帝功绩和庙宇的建造经过。
【虞舜】

虞舜是黄帝的第九代孙,颛顼第七代孙。《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之父曰瞽叟;瞽叟之父曰桥牛;桥牛之父曰敬康;敬康之父曰穷蝉;穷蝉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舜公元前2182年出生于尧墟(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西濮城,范县1964年前属山东省聊城地区)故姓姚或称尧舜;后受封于虞(今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故又称有虞氏或虞舜。
  舜小的时候,父亲的眼睛瞎了,不久母亲也死了,瞬的父亲丧妻眼盲,心情非常不好,大家都叫他好坏不分的瞽叟(瞎老头)。后来,他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象。夫妻俩十分宠爱象而百般冷落舜,舜稍有过失,便要受到惩罚。传说舜曾多次被赶出家门,瞽叟夫妇和小儿子象还多次加害于他。尽管父亲昏聩,后母刻薄,兄弟刁钻,舜依然尊重父母,疼爱弟弟。舜成年以后,曾在历山(今山东省济南市)种过地;在雷泽(今山东省菏泽市)扑过鱼;在黄河边上(今山东省定陶县)做过陶器;在寿丘(今山东省曲阜市)做过多种手艺活,还到负夏(今山东省兖州市)做过买卖。舜20岁时以孝出名,30岁时被尧看中,经大臣推荐,尧准备起用他。为了考察他的德行才干,尧让舜居住在妫纳(今山西省运城永济市),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以考察他怎样治家,又让他的9个儿子和舜相处,考察他怎样处世。舜50岁时同尧共同管理政事,58岁时,尧去世。舜守孝3年,61岁时(公元前2121年)继位,建都蒲阪(山西省永济市蒲阪镇)。
  另:《史记?正义》引《竹书记年》说:“因尧德衰,舜逼其让位而囚之,复郾塞丹朱使其不与其相见也”。就是说:当时尧的统治力量衰落,舜逼其让位并把尧关起来,后又将尧的儿子丹朱迁到郾(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郾城镇朱家阜)不让他们父子相见。
  传说:尧在位的时候,黄帝有个不成器的后代,专一抑善扬恶,阴狠残暴,好做坏事,天下人都叫他作“混沌”;少昊氏有个不成材的后代,他诋毁诚信,嫉妒忠贞,满口邪言恶语,天下人都叫他“穷奇”;颛顼氏有个不成器的后代,他不接受训导,不懂得什么是好话,天下人都他“陶杌”;还有黄帝时一个大臣缙云氏的一个后代,他沉溺饮食,伉图钱财,天下人都叫他“饕餮(涛帖)”。这四个家族不服教命,是常作乱,天下人叫他们“四凶”,尧对他们也没有办法。舜被起用后,把四凶驱赶到了最偏远的地方,从此天下太平。舜登上帝位后,广泛宣扬和提倡五种教典(即父义、母慈、兄友、第恭、子孝)文明德政,他任人为贤,在禹、后稷、契、皋陶、伯益五位贤臣的辅佐下天下大治。于是,有了民众和睦,百官团结,国内安静,外族归心的局面。人们常用“尧天舜日”来形容太平盛世。


  [舜陵]

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的九嶷山舜源峰下。舜即位后的第39年(公元前2071年)到南方巡查,崩于苍悟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九嶷山又称苍悟山。自然景色很美,此山因有9座平地突起、形似一样、各自挺拔高峻、不好分辨的山峰,故称九嶷。其中一座最高的,海拔1200米,称舜源峰,舜帝就葬在此。舜源峰茂林修竹,花果满山,静穆清幽。舜源峰上建有舜庙,相传舜庙在秦汉前建在太阳溪,秦汉时移到玉官岩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37年(公元210年)出游南方,曾到九嶷舜庙祭祀。《汉书?五帝记》载:西汉武帝刘彻元封五年(公元106年)也亲自到九嶷祭祀舜帝。到唐代,庙宇圮毁,元洁做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刺史时,为了便于祭祀,在道州城内另建了一座舜庙。唐僖宗时(公元874—888年),又将舜庙迁回玉官岩下,并立有敕建舜庙碑文。明洪武年间(公元1371年)当地人又重修舜庙于舜源峰下。现庙内建有前殿、正殿、东西配殿和后殿等,正殿后面建一护碑亭,亭中石碑上镌“舜帝有虞氏之墓”七个隶书大字。庙内有明、清历代碑刻。舜源峰前是娥皇、女英二峰。相传娥皇、女英和舜成婚后,夫妻恩爱,形影不离,舜帝常带她们二人外出巡视江河,治理山川,开拓疆土。一次,二人随舜帝巡视到洞庭湖的君山,舜自外出,二妃见丈夫久出不归,便四处寻找,忽闻舜帝病死苍悟,肝肠寸断,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上,形成斑斑泪痕,后人将此竹称为斑竹或湘妃竹。不久,便抑郁而死。人们感于二妃怀夫之情,便将次于舜源峰的两峰名命名为娥皇、女英峰,其它六峰为: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峰。舜的二妃,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但没能继承帝位。舜61岁登位,在位50年,111岁逝世。

夏 商
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禹之子启自立为王,王位改为世袭,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从这以后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历代帝王不仅生前营造豪华的宫殿,还要建造死后够享乐的宏大的陵墓。
夏商开始,历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个地区。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通常还划出一定的地带作为保护、控制的范围,称为陵区。陵区占地非常惊人,通常少则十数里,多则百多里,陵区的各种建筑都有周密的规划布局。陵区的设置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陵区一般都选在离都城不远的地方。
商朝从汤立国到盘庚,共经历十世十九王。这些帝王陵墓没有历史记载,至今也没有发现。根据《史记》的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再未迁都",在这期间共立了八世十二王。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商代后期盘庚迁都以后的帝王都埋葬在安阳洹水以北,武官村与侯家庄一带,隔河与小屯宫殿区相对。洹河的南岸是宫殿区、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北岸是王陵区,总面积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陵区内已经发现的大墓有十三座,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五座,西区八座,其中一座是建好后并没有使用的空墓。由于文献资料不足,不能够考证它们各自的墓主。这些大墓中只有几座的墓道之间有互相打破的现象,但绝没有墓室相互打破的。由此可见,这些大墓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在陵墓区域内还发现有少数中型墓和大量的小型墓,应该是属于这些大墓的陪葬墓和殉葬坑。另外,还有大量的祭祀葬坑。
墓室中放置着棺椁葬具。椁室平面是方形或亚字型。椁室的底部铺设了木板,四壁用木板搭接,木板外面雕刻着花纹图案。
商王陵的地面上没有封土坟丘。在已经发掘的妇好墓中发现,墓口的上面有一座房基,平面是长方形的,大小与墓口差不多,上面排列着比较规整的柱穴。推断它应该是为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或寝殿类建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同类建筑。
商代后期使用人牲和人殉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人牲是指把人当作牲畜杀死后祭祀祖先和山川神灵。被杀的人是战俘和奴隶。人殉则是为王室贵族殉葬的人,有陪臣、妻妾、侍卫、亲信和仆役等。商代王陵中使用的人牲和人殉,不但数量多,处置形式也最为残酷。这些人牲人殉分别埋葬在墓底、椁室外和墓道和填土中。
王室祭祀祖先的公共祭祀场所在王陵区的东部,面积有数万平方米。已发现一千多座祭祀葬坑,坑与坑之间排列有序,多数是南北向的。坑内埋的人不仅有男女还有儿童。大多数死者被砍去头颅,有的在断肢断腰或肢解后扔在坑里。有少数女性和儿童做捆绑状,大约是被活埋的。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是多么的残忍野蛮。
商王陵经过多次盗穴,随葬器物几乎被盗尽,其中不少精品已经流落到海外各地。随葬品包括有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骨、角、象牙、白陶等,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其中很多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比如,四号墓出土的鹿方鼎和牛方鼎,堪称是王室重器;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最重的青铜器,制作精湛另人惊叹。

两周
在东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陵园。初期的陵园,大多在陵墓的四周挖掘隍壕或夯筑围墙,也有利用天然沟崖作屏障。陵园一侧有门,园内除陵墓外,没有其他附属建筑。
据文献记载,春秋晚期才开始在墓上构筑坟丘,如《礼记?檀弓》中记载了孔子为父母的坟建造坟丘,并认为此前没有坟丘,即"不封不树"、"墓而不坟、与地齐平"。但考古发现表明自战国中期起,赵、秦、楚、燕、齐、韩等国的君主死后都营建高大的坟丘,并尊称为"陵",即指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征着王权的尊严和地位的崇高。坟丘都经过夯筑非常坚固,形状大体分为圆锥形和覆斗形两种。
历代帝王都为自己营造大型墓室。两周时期的墓室保持了商代以来的形制。战国时期的陵墓多在墓内填充沙、石、木炭以利防湿,保护墓室。
西周已经存在夫妻合葬。陕西宝鸡西周中期的鱼伯墓和河南浚县西周晚期的卫侯墓,都发现了夫妻"异穴合葬"的现象,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趋普遍。
由于中国古代统治者盛行厚葬,因而大量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作为随葬品被埋进了坟墓。两周时期诸侯王墓的随葬品仍然延续商代,以各种青铜器为主,包括酒器、乐器、饮食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配备成套种类齐全。其中鼎和簋最为重要,其数量、组合是当时贵族身份的标志。战国时期随葬品中漆器等生活用品的比重显著增加。
人牲人殉在西周仍然很普遍,西周中期以后杀殉逐渐减少,但直到战国初期的一些贵族的大墓中仍然大量存在。战国中期以后这中残酷的杀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殉人减少,并出现了用木俑和陶俑来替代人殉随葬。秦国在献公时废除了人殉制度。

周文王、武王墓
传说中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在现在陕西省咸阳市的原坂上。
周文王姬昌,曾被纣王封为西伯侯,在位期间,图志改革,国势强盛。周武王姬发是 文王之子,继承父王灭商的事业,建立了西周王朝。
相传为周文王周武王的二陵相毗邻,形状类似山丘。陵上草木丛生,陵园周围绿野烘托。陵的前面有一通石碑,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祭殿里保存着历代碑石,大多为祭告之文。
历来人们都把奋发图强、开基立国的周文王周武王的业绩和咸阳原上那高高耸立的陵冢联系在一起,不乏祭奠和瞻仰,并且留下了种种神话般的传说。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在今天陕西临潼县城东的骊山北麓,是保存至今的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八十年代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六国,对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即位以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他的陵墓。统一中国之后,他又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人参加建陵工程。秦二世时又继续修建,前后费时将近有四十年,并且一直到秦灭亡,陵园还没有全部峻工。工程之浩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墓内建筑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的奇珍异宝,以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还装置有许多弓弩,以便射杀入墓的人。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参加修建墓葬的工匠都被活埋在墓里。秦灭亡之后,项羽入关,动用了几十万士兵发掘陵墓,随葬品被洗劫一空,宝物运了一个月还没有运完。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筑也被大火烧尽。传说后来有一个牧羊人寻羊,进入墓室,因为持火照明,引起了地宫失火,延烧三个月都没有熄灭。唐代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也曾经发掘秦始皇陵。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秦始皇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坟丘。
据历史学家考证,秦始皇陵区位于骊山北麓的前部,范围相当广。陵园在陵区的中部,有内外两重城垣,从平面图上看像一个南北长的回字形。内城的四个角上都建有角棱。陵墓在内城南部,陵墓的地宫接近方形,周围有砖坯砌成的墙。从秦始皇开始帝王的陵园专门设寝,寝殿离坟丘不远,中间有石子路相通。
在陵区里发现了大量分布的陪葬坑、殉葬墓和从葬坑。从陪葬坑里发掘了珍禽异兽坑和铜车马坑,通体彩绘并装饰有大量的金银,制作相当华丽精美。殉葬墓里的殉葬者有男有女,是被杀戮后一齐掩埋的。从葬坑排列密集有序,坑里埋有跪坐的陶俑和马骨,大约是宫廷的马厩和养马的仆役。
秦始皇陵园里最壮观、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兵马俑了。兵马俑军队象征了秦始皇东征六国的军队和出行的仪仗队,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扫六合的雄壮景象。据学者介绍,这些兵马俑的制作一般是先按不同的部位分别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后进行粘合,再细细雕塑外部,涂上鲜艳的彩色。这些俑外表的色彩经过几千年的剥蚀大部分已脱落,经过修复还原后,这些色彩显得十分壮丽和谐。俑的造型因出身、地位、经历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特征和表情。它们不仅装束服饰不同,而且神态各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的典范。

秦二世陵
秦二世皇帝胡亥墓,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的曲江池南岸,大雁塔东南。
胡亥是秦始皇少子。他随父出游时,中途秦始皇去世,丞相李斯和赵高假造圣旨,杀死太子扶苏,胡亥被立为帝。他在位期间,赵高专权残杀公子、公女和大臣,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使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后来,赵高为了篡位,逼胡亥服药自杀。埋葬在宜春苑。
秦二世的墓呈半圆形,封土卑低,与它东南面的杜陵和少陵那种高耸的封土相比,显得备荒乞怜。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曾在墓旁立有石碑一通。

西汉
西汉继承了秦代陵寝制度并且有所发展。陵园里只有一个重城,陵墓在陵园的中央,坐西朝东。陪葬墓区也在陵墓前方。西汉初期,帝、后在一座陵园内异穴合葬。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到景帝的时候,在文帝霸陵旁也建造庙宇。以后这种陵旁边立庙的制度一直延续到西汉末。
西汉开始,帝王陵墓除了掘地起坟之外,还出现了一种"凿山为陵"的形制。这种形制在当时的一些诸侯王墓中也普遍存在。
到了西汉的中晚期,墓室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式,并且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很多部分。而竖穴式的坟则改用砖和石料构建墓室。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房屋、宫殿和院落。这种墓室起到了椁的作用,所以墓室里的葬具只有棺而没有椁。在这些墓葬里,墙壁上大都绘有彩色的壁画,或者有模印的画像砖,而在石结构的墓葬里则大都是雕刻画像。壁画的题材很广泛,除了神灵怪兽、历史故事之外,主要是表现帝王生前的各种生活场面。
西汉时期从高祖开始,出于政治目的,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称为"陪陵",形成规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当时的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据记载,陪葬长陵的有萧何、曹参、张良等一些开国元勋;陪葬茂陵的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陪葬者的墓地多是皇帝所赐,各自建有陵园、园邑和祠堂。有的还把子孙附葬在父祖墓旁,形成宗族墓地。陪葬者地位越高,离帝陵越近,封土也较高大。从西汉陪葬者的地位和身份来看,高祖、武帝、宣帝等帝陵陪葬墓中的多是朝廷重臣、名相。但到了西汉晚期,元帝、成帝、哀帝等陵的陪葬者则或是外戚,或是佞幸,或是妃嫔、宫人。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政治上的兴哀和变化。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厚葬之风最盛行的时期。包括珍宝、明器、陶俑、车马、粮食等,身前身后的用品无所不有。

汉高祖长陵
汉高祖刘邦长陵,在陕西省咸阳市窑店乡北的咸阳原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壮观的九峻山,秦川故道穿逾原下。长陵坐落在咸阳原的南部,居高临下,威武壮观,显示了封建帝王高高在上的尊严。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的皇帝。楚汉战争中,他叱咤风云,"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身负重伤十二次,最后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陵园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是规模略小而已。陵园内还建有豪华的寝殿、便殿。寝殿是陵园中的正殿,殿内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
汉高祖刘邦的陵冢在陵园的偏西处,形状像覆斗,是夯土迭筑而成的。陵前立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的"汉高祖长陵"石碑一通,陵冢下面是刘邦的安寝的地宫。陵园中还有吕后合葬陵,在长陵东面二百多米的地方。由于汉代的制度造成帝后不同陵,所以吕后单独起陵于长陵之东。吕后陵是覆斗形。
陵园的北面是长陵邑的所在地,在现在咸阳市的韩家湾。陵邑略呈长方形,城墙由夯土筑成,南北长,东西宽。陵邑的南墙部分与陵园边墙重合,东面没有城墙建筑。刘邦生前就迁徙大姓和贵戚之家在陵邑中,让其侍奉陵园,陵邑户口多达五万多。近年在长陵陵邑范围内曾经发现树木双兽纹半瓦当和大量瓦片堆积、水管道、生产工具等。从文献记载来看这些残留的废墟、出土文物,可以窥见当年陵邑朱檐彩栋、深宫广院、车马人熙的繁华景象。
长陵的陪葬墓群在陵园东部。唐朝诗人刘彦谦《长陵诗》说:"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在西汉诸陵中,长陵的陪葬墓数量最多,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多陪葬在长陵。

西汉灭亡之后,历代帝王曾对长陵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比如魏明帝诏:"高祖陵四方各白步,不得耕牧樵采"。宋太祖乾德规定"给守陵五户,长史春秋奉祀"。这使两千多年之后的高祖长陵仍以高大雄伟的姿态,屹立在咸阳原上。


东汉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采用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特别重视丧葬礼仪,祭祀先祖。刘秀为适应政治上的需要,把豪族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办法加以扩大,运用到陵寝制度中。
西汉时期寝殿一般建筑在陵园之中,庙建于陵园之外,大规模的祭祀典礼多在庙中进行。东汉把这一礼仪移置陵园中。东汉明帝时,把每年元旦公卿百官会集贺皇帝的礼仪和八月举行的"酎祭"一并搬到陵园中。这样,宗庙的地位开始下降。为了适应陵园中举行祭祀的需要,陵园建筑也增添了新内容,开始在陵前建筑祭殿,还在陵旁建筑悬挂大钟,以便祭祀时鸣钟。东汉陵寝的这一变化,正是为了把公卿百官和地方官员团结在皇帝周围,以巩固东汉的统治。
东汉陵园四周的建筑也与西汉相异,不筑垣墙,改用"行马"。通往陵冢的神道两侧还列置成对石雕。东汉开创了在神道两侧建置石雕生的先例,更进一步显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建制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并发展了。
东汉帝陵地下建筑改变了西汉以柏木黄心为椁的制度,多用石头砌建椁室,称为"黄肠石"。东汉十二个帝陵,除献帝禅陵远在河内郡山阳以外,其他十一个帝陵都在洛阳故城附近。

光武帝原陵
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在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附近。南依山势平缓的邙山,北顾山峦起伏的太行,波涛滚滚的黄河沿陵北侧咆哮东去。这里风景秀丽,是引人注目的形胜之地。
光武帝的陵冢位于陵园北部,坐北朝南,封土为陵,当地百姓称之为"刘秀坟"。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从陵冢到门阙修有神道,神道两侧原排列有石象、石马等石雕和整齐葱茏的柏树。现在柏树犹存,其中有二十八棵高耸入云的柏树,当地百姓称之为"二十八宿",传说是象征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

汉明帝显节陵
汉明帝显节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以南,俗称"大汉冢"。
东汉明帝刘庄,是光武抵刘秀的第四子,初封东海公,后立为太子,即皇帝位。在位期间尊奉建武制度,不封后宫之家。为维护边境安宁,多次遣兵出击匈奴,后设置西域都护。他崇好儒佛,在洛阳建了白马寺。
后世皇帝曾为明帝显节陵建制寝殿等。关于白马寺,是明帝所建。传说有一天明帝梦见金光闪烁的一个人,有六丈高,头顶上都是日月的光环,胡神称他为佛。于是明帝派人向西域寻访,得到了经像。当时是由白马驮经而来,因此得名白马寺。明帝死后,起祗园在陵上。陵上可能置有佛教建筑。由此可想而知。当年的陵园建筑是相当宏伟壮观的。
根据历史资料,显节陵的地宫也极为奢丽。史书记载,地宫用虚文画着日、月、鸟、龟、龙、虎、连壁、偃月等。
显节陵曾经被盗。现在陵前留有龚松林所立的"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等上冢顶,周围陵墓星罗棋布,非常壮观。

汉章帝敬陵陵
汉章帝敬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俗称"二汉冢"。
章帝在位期间注重民事,平徭减赋。并且诏郡国举行明经,使儒学日盛。
敬陵是章帝和章德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大宏伟。今天陵冢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仍然不减当年风采。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章帝敬陵"石碑一通。陵冢周围没有发现砖瓦遗物。说明当时可能没有寝庙建筑,与史料记载相符。

汉和帝慎陵
汉和帝慎陵,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北的邙山上,和敬陵相邻,俗称"三汉冢"
慎陵是和帝和皇后邓熹的合葬墓。慎陵建筑规模比敬陵更为高大壮观。现在慎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和帝慎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顶,可以远眺滔滔黄河,山上汉氏陵墓尽收眼底。

魏晋南北朝-南朝
汉代灭亡之后,西晋曾一度统一了政权,但是马上发生了十六国大乱。从此,国家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秩序也非常混乱,很多大墓被偷盗,帝王的陵墓自然也难以保全。
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墓主要是设法防止盗掘。这种做法始于魏文帝。魏武帝曹操死后葬于高陵(今天的河北临漳)。魏文帝以"古不墓祭"的理由毁掉了曹操陵墓上的殿屋。所以民间一直有曹操设"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在成都刘备墓上,有清人完颜崇撰的对联说:"一杯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其实,"古不墓祭"只是他的借口而已,就在这一年,他为自己营建寿陵时,道出了真正的原因。他说: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因而决定"因山为体,无封无树,无立寝殿……故吾营此丘墟不食之地,使易代之后不知其处。"原来,他是怕改朝换代,政权交替时,自己的尸体陵寝也象汉代帝王的陵墓一样,被入盗掘。魏文帝这个决定,对时局动荡不定的魏晋南北朝,影响很大。二百多年间,没有出现大型的陵墓,豪富家族的厚葬风气,也大有收敛。
出于防止盗掘的这个特点,就使这一时期的陵墓建设,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为了把墓室隐蔽起来,让人难以寻找,南京富贵山的晋恭帝,就是把墓坑选在两山的峡谷中,埋葬后,再用土填上,使与两山一样高。把一个山谷填平,要多少人力、投资,是不难想象的。这件事发生在晋朝亡国之际,国家正处于大混站中,这位晋恭帝在位也仅二年,是被臣下刘裕所废,后来有被其所杀。他是晋代最后的一位皇帝。就是这个亡国的皇帝陵,竟如此挥霍财力,正像《史记·晋书》所说的:"主昏臣乱,未有如斯不亡者也。"
南朝是与北朝相对峙的一个政权,南朝的社会经济相对超过北朝。大批的南下人民,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南方,有力地推动了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在陵寝建筑上表现为规模较大、布局规整、有较豪华的地宫。地宫一般都包括墓室、甬道、封门墙、墓道和排水沟五部分。并恢复了东汉谒陵的制度。因而地面上的建筑也相当宏伟,在陵前神道两侧建置成对的石兽、石柱和穹碑等。从已发掘的南朝陵墓来看,具备下述特点:
一、陵墓依山建筑,一般在山上开凿较规整的长坑为墓室,然后填土夯平再起坟丘。室外四周修建多条擗土墙,室前建甬道,内设两重石门,墓室底下还修建排水沟,以防潮湿。
二、陵寝建制注重风水,营建陵墓一般先由相墓者勘察兆域。今存南朝陵园的方向无一定规律,而是视当地山水形式而定,这正是风水堪舆原因所致。
三、陵前建置神道,神道两侧排列对称的石雕,寝殿施以石柱,石柱上多刻有莲花纹饰,这说明佛教艺术对南朝陵寝制度有较大的影响。
南朝陵墓的石雕,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其造型设计和雕刻手法在汉代雕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由粗简向精湛发展,超脱出了汉代石雕古朴粗略的技法,艺术构思和雕刻技巧都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蜀先主刘备惠陵
蜀先主昭烈皇帝刘备的惠陵位于四川成都市南郊。古冢拔地突起,红砖垣墙环绕,苍松翠柏掩映,庄典肃穆。
惠陵为夯土垒筑而成,成圆形。砖砌成的垣墙环绕陵冢,周长一百八十多米。陵前有乾隆年间刻制的穹碑一通,碑身镌刻"汉昭烈皇帝之陵"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陵的前方建有寝殿
惠陵西侧原来建有"昭烈庙"和"武侯祠"。据记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盛唐诗人李商隐游惠陵时,曾写下"武侯祠古柏"一诗。杜甫也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淼淼"的诗句,可见当时惠陵周围古柏苍郁,气势宏伟。明朝初年,把"武侯祠"并入"昭烈庙",重修后的昭烈庙破为壮观,大门横额楷书"汉昭烈庙"金字大匾。但这一建筑早已毁于兵火。
惠陵苍松环抱,庄典肃穆;武侯祠绿瓦飞檐,雕梁画栋,交相辉映,气象万千,是成都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魏晋南北朝-北朝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为十六国统治时期。这些少数民族有的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刚刚进入奴隶制,带有残酷的掠夺性。他们入室中原,使中原社会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因此更没有能力营建大规模的陵寝,多采用传统的"替埋"办法,不起坟。史载,后赵的石勒和其母都是采用这种葬制,没有任何标记。因此这一时期的陵墓至今未被发现。
公元三八六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为了巩固其政权,北魏统治者吸收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改革,又以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武器,从而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使社会经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陵寝的建制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北魏迁都前,陵域在今山西大同方山一带,迁都洛阳后,陵域选择在洛阳泸河以西的北邙山。北魏陵园建制有以下特点:
一、逐渐恢复了秦汉以来的陵寝规制,一般建有较高大的封土堆,陵前建筑祭殿,为 上陵拜谒之所。
二、陵园内增置佛寺、斋室,表明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中。陵园内增置佛寺、斋室,表明佛教的影响渗入到陵寝制中。
三、北魏迁都洛阳后,陵域布局规整,带有鲜卑族族葬的遗风。泸河以西是北魏诸帝陵域,泸河以东,为近支皇族墓葬区和嫔妃葬地,再往东排列是"九姓帝族","勋旧八姓"和内迁"余部诸姓"以及其他降臣墓地。这一布局与汉代帝陵陪葬制度有所区别。

北魏文明太后永固陵
文明太后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镇川公社附近的方山南部。东临采梁山, 北依长城,清澈的御河,沿方山侧蜿蜒而去。
永固陵始建于太和年间,历时四年,是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永固陵俗称"祁皇坟",底方上圆。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墓室南北总长十七米多。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冯太后棺椁放置在后室。为防盗掘,墓门由条砖封闭,还特意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在甬道内设置封门墙。整个地宫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砖就达二十余万块。
永固陵陵园建制基本沿袭东汉。在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永固陵在历史上先后三次被盗掘,金正隆年间,盗墓者从西北方打洞进入墓室,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金大定年间,盗墓者再次进入墓室,前室的铺底砖全部被盗,随葬的大小石俑、石兽有的被盗走,有的被破坏。清光绪年间,永固陵第三次被盗,墓中残余物又大都被盗走,所剩无几。
永固陵以它高耸壮观的陵冢,独特陵园塔基成为北魏王朝陵园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宋武帝初宁陵
初宁陵是宋武帝刘裕的陵墓,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门外的麒麟铺。
初宁陵是原有规模较大的陵园,内有寝殿和陵庙建筑。据《宋书》记载:"自元嘉以来,每正月舆驾必谒初宁陵",但是现在陵园建筑多毁于兵火,仅存陵前神道两旁的天禄和麒麟石雕。天禄居东,已经残缺不全,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双角已失,有须子和双翼,翼呈鳞羽和长翎状,卷曲如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麒麟居西,四足已失。体态与天禄对称,仅头略向后仰,独角尖已残断,双翼的形状与天禄相似。两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朴,与汉代石雕刻风格有脉息相通的联系。
初宁陵多次被盗掘,陵冢已经被夷为平地。地宫布局,史无记载,尚待发掘。

齐景帝修安陵
齐景帝修安陵,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县城东北,鹤仙坳山岗南麓。岗上林木苍郁,岗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坡地,景色秀丽。
修安陵依山为穴,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列置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天禄和麒麟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陵前列置二兽,寓意皇帝受命于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修安陵前的石兽与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一样,是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但其风格不同于西汉石雕的朴实与浑厚,而是注重形体美,刀法细腻,是名副其实的圆雕。从造型上看,尽管这些石兽是人们凭着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兽类的形象是真是的。石兽整体和局部造型和谐,动势富有节奏感,似在旷野面对苍穹嘶吼、奔腾,充满了艺术魅力,是南宋石雕艺术的珍品。


隋朝
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八年之后,隋灭掉了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中国的封建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陵寝制度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在仁寿年间,太子杨广在泰宝殿弑父即位,然后葬隋文帝于泰陵。史书上说泰陵"高五丈,周数百步",这说明隋朝已经恢复了秦汉时期"封土为陵"的规则。后来宇文化及等人在扬州煽动卫士数万人攻入江都宫。隋炀帝被迫自缢身亡,由他身边的宫人草草埋葬在吴公台(离江都县大约有二公里),后来改葬在雷塘(在江都县的北面),"陵土仅高七点八尺,周二三亩许"。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有二世,前后不到四十年,文帝和炀帝又都死与非命,所以在陵寝制度上,隋朝虽然恢复了秦汉封土为陵的规则,但是在营建规模上还远远比不上秦汉陵寝那样高大宏伟。

隋文帝泰陵
隋文帝阳坚是华阴(今天的陕西)人。北周的时候承袭父爵,当上了隋国公。他的女儿是北周宣帝的皇后。静帝年幼便即了位,他任丞相,于是总揽了朝政,被封为隋王。后来他废静帝自立,建立了隋朝,年号是开皇。他用了九年的时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隋文帝在位一共二十多年,开基立业,在政治上比较有所作为,在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他推行均田制,创立了科举制度,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唐代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死后与皇后合葬泰陵,同坟异穴。
隋文帝的陵被称为泰陵,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省扶风县城附近。它南面靠近一个小村镇,东面就是杨陵火车站。所以如果你想实地探访一下泰陵是比较便利的。站在泰陵前,你的目光越过渭河,可以看到巍峨的终南山。静观泰陵,你可以发现,经过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它显得益发古老而沧桑。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陵墓顶部是平坦的长方形,而陵冢的底部和四周已经被挖去了很多,想来是历代盗墓者所为。陵园的建筑早已经毁废,现在地面的遗存物也已经难以找到了。按照史书的记载,这里应该建有高耸的阕楼。
从陵冢往南是一座清代石碑,大约高三米,碑上刻着"隋文帝泰陵"五个清晰的大字,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陕西巡抚毕阮所书。
往泰陵东南走,在不远的陵角和陵东两块高地上,还有当年隋文帝庙的遗迹。今天俗称"祭祀坛"。原祀庙的垣墙建筑早已经毁掉,现在只能够看到残砖碎瓦了。但是我们不难设想,当初祀庙的规模是多么地宏大。从这里还能看到阕楼的遗迹。
就是在这些残砖碎瓦中,历史学家发现了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文饰和形制。比较多的是莲花状的方砖。方砖中央是浮雕的莲花图案,角边饰以蔓草,四周刻着连珠纹,非常美观大方。特别的,这里还发现了一枚残破的、以菩萨形象为文饰的瓦当。它的正面用弦纹和连珠纹组成一个心形,中心端坐着一尊双手合十、结迦跌坐的菩萨。据说这种直接以菩萨为文饰的瓦当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
隋文帝的泰陵,在中国陵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它为以后唐宋陵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泰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在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北雷塘村。雷塘,又称为"雷坡",相传吴王曾经在这里建造钓鱼台。南朝的时候,这里园林山水,亭台楼榭,是江南胜迹。宋代以后,这里湮灭无存,只剩下炀帝孤冢一座,老百姓称为"皇墓墩"。后世的人做诗讽刺隋炀帝说: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尤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原生归架六龙。
隋炀帝杨广,是杨坚之子。他十三岁就被封为晋王,拜拄国。隋讨伐陈的时候,他是行军元帅,驻镇扬州。后来他弑父即位。即位之后他贪图奢靡,开了通济渠,便于自己坐龙舟游玩。他三下扬州,整天杯不离手,纸醉金迷。他的住所都用金玉装饰,金碧辉煌。他还热中建造宫殿,劳民伤财,致使国力亏空,民不聊生。后来宇文华及攻入江都宫,隋炀帝怕杀头碎尸于是自缢而死。
清代的时候曾经重修了炀帝陵。陵墓的前面有阮沅所立的碑石,上面清晰地写着"隋炀帝陵"四个大字。隋炀帝在歌舞和美酒中把江山断送了,引起后代多少文人的感慨赋诗。

唐朝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从李渊建立唐王朝到灭亡,前后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共有二十一个皇帝,包括武则天在内。这二十一个皇陵中有大部分都建造在陕西省的关中盆地、黄土原和北山岭的顶部。这种依山背原、两翼展开、面临平原、并且隔渭河与都城长安相望的布局,体现了唐王朝的博大气势。尤其是那些倚山而建的帝王陵墓,气势更是雄壮异常。宏伟孤耸回绝的陵园主峰,广阔浩大的陵园区域,庞大的皇亲勋臣陪葬墓,威武雄壮的神道石刻,使唐代皇陵和大唐盛世一样,在中国皇陵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称它为中国皇陵继秦汉以后的第二次发展。
唐代皇陵最特出的特点是"因山为陵",气势恢弘。另外的特点是,陵区内有很多殿宇楼阁组成的地面建筑;功臣陪葬,皇亲从葬;有大量威武雄壮、富有时代感的陵墓石刻。
唐代主要的帝王陵墓有:高祖李渊的献陵,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高宗李治的乾陵,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适的崇陵,顺宗李诵的丰陵,宪宗李春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敬宗李湛的庄陵,文宗李昂的章陵,武宗李炎的端陵,宣宗李忱的贞陵,懿宗李淬的简陵,僖宗李儇的靖陵。

唐太宗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子,被封为秦王,他为建立统一强大的秦王朝跃马征战,屡建战功。后来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用武力逼迫高祖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第二年改号为"贞观"。李世民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在他当政期间,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就开始营建昭陵。他极力宣扬薄葬,目的是为了使"歼盗息心",免得象汉朝诸陵一样被偷盗尸骨无存。但事实上,昭陵的建制并非俭约,而是十分奢华的。整个陵园方圆几十公里,气势壮观雄伟,是以往的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的。唐太宗死后葬入玄宫,与长孙皇后合寝,以便让皇后按礼制在寝宫内侍奉墓主。
昭陵墓室内部非常华丽,据传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手书《兰亭序》真迹就在其中。唐代诗人杜甫曾经作诗描述了昭陵玄宫辉煌壮丽的景象。
昭陵陵园内有一百六十多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其中有魏征、房玄龄、温彦博、李靖、尉迟恭等历史有名人物的坟墓。昭陵居高临下,陪葬墓分布在两侧,其中公主妃子的墓多数在山上。在昭陵的玄武门外有一个梯形的祭坛,祭坛陈列着十四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祭坛的东西庑殿中陈列着世界文明的浮雕石刻六骏。
唐太宗生前平定突厥,与吐蕃和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护。太宗死时,突厥阿史那社请求殉葬,于是高宗派人打制了这十四个少数民族酋长的栩栩如生的石像,立在昭陵前。这十四尊雕像是唐太宗时期良好民族关系的写照。可惜它们在清代乾隆以后大多被毁了。
至于昭陵六骏,是驰名中外的浮雕。它们是李世民当年统一全国,南征北战驰骋战场骑的六匹战马。李世民为了纪念它们,将它们雕在了石屏之上,相传六骏的图形是出自唐代著名的画家阎立本之手。工匠们运用高超的技艺逼真地雕刻了这些形象。石屏的角上题有高宗的赞美诗,是由欧阳洵书写的。这六骏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虢和白蹄乌。其中,飒露紫是唯一旁边伴有人像的。据传说,李世民在一次作战中与随从失散了,敌方的骑兵一箭射中了飒露紫,丘行恭拼死护驾。李世民后来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就把这段情形刻在了石屏上。中箭后的飒露紫垂手侍立,丘行恭果断拔箭,这种救护之情,实在是人马难分,情感真挚。昭陵六骏体现了中国人民无比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人们心目中于是就被神化了。据传说,安史之乱时,在潼关大战中,忽然飞沙走石,黄旗招展,杀出数百队骑兵,于是叛军仓皇溃逃。偃旗息鼓后,骑兵突然消失,不知去向。后来的昭陵守墓官报告说,潼关交战那天昭陵石人石马汗湿欲滴,真是神驰呀。
昭陵的布局,不仅体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的气概,还说明了李世民一心想结成以宗室和大臣为主体的新的氏族集团,以便于唐代王朝的长期统治。
风雨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在西安市往西不到一百公里的梁山最高峰--北峰上。乾陵以山为陵,气势雄伟,规模宏大。有诗句描写乾陵"千山头角口,万木爪牙深"。
乾陵是唐代帝王在陕西关中地区"十八陵"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座,也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皇陵。墓穴在最高的北峰南麓穿山开凿而成,陵墓本来是一个圆锥形石灰质的山峰,蔚为壮观。三峰耸立,最高山峰为陵的主体,南面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形成乾陵的天然门户,气势雄伟。据说,在晴朗的天气,在此居高临下,能够望见当时的古都长安。
根据考古学家的勘察,乾陵墓道在陵墓的正南方,全部用石条填砌,层叠于墓道口到墓门。石条是交错砌压的,石条之间平面用铁栓板固定,又浇上铁汁。专家们初步鉴定,乾陵没有被盗贼偷窃发掘过。并且认为我们现在如果要进行发掘,困难也是比较大的,因为,石条之间十分紧密牢固,必须利用机械和热能,先将铁卡、铁杆、铁汁软化,才能顺利地将条桌面大的长方形石条,完整地取出。
乾陵地面上依山的形势,对称排列着精美的石刻群。其中就有武则天为自己立的"无字碑"。有人说,这是她表示自己"功高德天",难以用文字表示。也有人说,武则天遗言,已之功过,由后人评说,因而一字不刻。然而,当初的无字碑变成了有字碑。可惜,刻满字的碑,竟因千年的风霜雪雨的侵蚀,字迹已难辨认。唯有金代天会年间,"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纪",是用女真文刻的,旁边附有有汉字译文,尚可以辨认。女真文现在已绝迹,这些文字是研究是女真文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料。真可叹,"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
一个经历了八十多个个春秋岁月的老妇人,一个武周皇帝,一个执政唐代半个世纪之久的政治家,她怎么把历代公认的墓前丰碑,这歌功颂德的场所,留下空白?从记叙她的两三件事中,应该可以了解她的为人秉性。
武则天进宫后,宫中有一匹暴烈的马,叫狮子骢,没有人能够制服它。武则天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一铁鞭、二铁棰、三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用铁棰打它的头,再不服,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她执政后,就是用制马的办法,驾御群臣,形成了强有力的统治,保证了国家的巩固与统一。
后来徐敬业造反,让骆宾王起草檄文。武则天见檄文上虽然都是谩骂她的话,但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她一边读一边赞扬写得好,连连说:"好一个有才华的人!"并且叹道:"有此文才,却为叛贼所用,这岂非宰相的过失么?"她看完檄文说:"宾王原是能文,敬业未必能武呢。"随即令大将军李孝逸,统兵三十万,讨伐徐敬业。
武则天坚信自己的力量所在,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比其那石刻的文字更坚实永恒,她自信无需在碑上为自己刻写什么,这立碑不刻字,才是她--武则天真正秉性所在。
总之,乾陵无论是地面上的建筑石刻,还是地下墓穴的施工,以及整个陵园的规划设想,都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雕刻艺术的精湛技巧,代表了唐代高度的文化与科学技术水平。墓室内的文物珍宝。肯定异常丰富,一旦发掘出来,必将大开人们的眼界。

唐玄宗泰陵
泰陵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东北的金栗山上,因山为陵。
李隆基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因为在"韦后之乱"中拥睿宗复位有攻,被封为太子。后来又逼迫睿宗禅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为了加强皇权,先发制人,杀死太平公主,结束了武则天以来的一连串宫廷政变。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后期朝政日趋腐败,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762年玄宗死于长安神龙殿,葬在泰陵。
泰陵包括整座金栗山。陵园建筑大体与乾隆相同,只是规模不如乾陵宏大。陵园神道两侧由南向北排列有石翁仲十对、石马五对、鸵鸟一对、华表一对。陵园玄武门外又有石马五对,以及蕃使像八尊。泰陵石雕体态略小,雕凿粗陋,反映了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政治、经济衰败的情况。
泰陵有陪葬墓一座,为内侍高力土墓。

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西面。陵园规模虽然不大,但也不失皇家气派。它有青砖瓦围墙,雕梁斗拱,朱红色的油彩和苍翠的松柏,交相辉映,颇有幽谷肃穆的气氛。墓的侧面有回廊,碑石琳琅满目。其中有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白居易、刘禹锡的诗作石刻,讽古喻今,诗意深刻,耐人寻味。
根据野史记载,杨贵妃缢死那天,一个村妇无意间拾到贵妃的锦袜一只,如获至宝,在路边"每遇客求一玩得白钱,前后获无数"。刘禹锡曾在一首诗中描写道:"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邮童爱踪迹,私手解磐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将入咸阳市,犹得贾人惊。"后来玄宗从四川回到长安,令选棺椁择地埋葬,这时杨贵妃已经肌肤糜烂,只拣到一枚香囊,玄宗见到了惨然泪下,命令画工把贵妃像绘在便殿,早晚望之嘘唏不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诗句。在历史上,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结局,正是唐朝社会由强盛走向衰败的反映,正如清代文人袁牧所说:"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唐肃宗建陵
唐肃宗建陵,在陕西省礼泉县的西北。东面和昭陵隔山相对,西面与乾陵隔川遥望,北面群山叠嶂,南面是层层梯田和广阔的沃野。
由于一千多年的水土流失,陵区内横贯南北两条大沟,整个陵区的遗迹破坏较大。现在陵园内残存有五对石马,脖下正中雕着独铃,这在唐陵的石刻中是罕见的。还有门狮八只,华表一通,石鸵鸟一只,石人十对。石人东文西武,文官持圭,武官操剑。从建陵的石刻风格来看,体态普遍不昭陵、乾陵卑小,制造也比较粗疏,与陵墓的比例也不相称,反映了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政治、经济由强盛走向衰败的状况。

唐代宗元陵
唐代宗元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的西北的檀山,因山为陵。
元陵陵区周长二十多公里。据《旧唐书·令狐桓传》记载:"德宗即位后,曾诏立代宗元陵制度,物极优厚,当竭币藏奉用度。令狐桓曰:'臣读《汉书·刘向传》见论王者山陵之城,良史称叹,万古芬芳,何者?圣贤之心,勤俭思务,必求诸道,不作无益……由此可以看出,有德者葬逾薄,无德者葬逾厚,昭然可睹矣。'德宗从之。"
由此可见,元陵陵寝建制已经大不如先帝,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每况日下的状况。元陵陵园的石刻与建陵相同,制造也比较粗疏。

唐德宗崇陵
唐德宗崇陵,在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的嵯峨山,也是因山为陵。
陵区四门原有石狮各一对,朱雀门外立有石人十对、石马五对、鸵鸟一对、华表一对,玄武门外有石马三对。此外,朱雀门外还有石像八尊。石刻虽然已经残破,然而大部分仍然保存着

唐顺宗丰陵
唐顺宗丰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东北的金瓮山。
丰陵因山为陵,陵区周围二十公里。陵区原有石刻,四门各有石狮各一对,朱雀门外有石人十对、石马五对、鸵鸟一对、翼马一对、华表一对,玄武门外有石马三对。现仅存石狮和华表各一座,都已经残破。
由于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大的朝代,历经近四百年,在位皇帝二十多位,因此唐代的陵园建筑也比较多。除上面介绍的各个陵园外还有,唐宪宗的景陵、唐穆宗的光陵、唐敬宗的庄陵、唐文宗的章陵、唐武宗的端陵、唐宣宗的贞陵等


北方王朝统治时期-辽、西夏
公元十世纪初到十四世纪,中国北方诸民族纷争崛起,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加速了封建化过程。同时又以他们新兴的军事优势,取得了一部分或全部的统治权,其中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建立了"西夏",女真族建立了"金"。这些入室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在陵寝制度上,吸收了汉族传统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和习俗。这种汉族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中国陵寝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


辽现存的陵园有两处,一是辽祖州城西的辽祖陵,一是辽庆州城北的辽庆陵。辽葬制的主要形式为石棺葬。石棺内的尸体套有铜丝网罩,死者服饰皆为左衽、捍腰、套裤,显示了辽游牧民族马上生活的特点。另外,从丰富的辽代陵墓壁画中,也生动地反映了契丹文化的特点。如辽庆陵壁画中,有一幅带有契丹小字的旁题人物像,第一次证实了契丹族的习俗。再者辽代皇帝四时"捺钵"的习俗,也从一幅四季山水画中得到反映。这些情况说明了在民族融合的总进程中,显示出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辽太祖陵,在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一道宽约七十米的山口为陵园的天然门户,两旁是悬崖峭壁,入园门便是四面环山的绝谷。古内林木参天,清泉漫流,景色佳绝。辽太祖陵墓就坐落在山谷西边的高地上。
祖陵原地面建筑十分宏丽。但祖陵在金代曾经遭受破坏。现在陵园四周散布着砖瓦、碑石块等。地宫墙身遗迹已暴露地面,享殿略有遗存。在丛林涧沟中还有一具石翁仲,其头部和右臂残缺,身穿箭袖窄袍,腰束带,中结双纽,两手交叉,左手握住右腕,背脊拖出一条长辫,表情自然,衣纹流畅,其雕刻艺术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明显地带有契丹民族的古朴风格。
此外,在谷口两侧还有建筑遗址多处,东侧小山顶有石雕大龟趺一个。在碑趺附近发现的残碑上,刻有秀丽的契丹文,这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重要资料。


西夏
西夏陵园坐落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部贺兰山麓,共有九座帝陵和七十多座贵戚、功臣陪葬墓。西夏李氏贵族与唐宋政权交往频繁,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西夏帝陵陵园葬制已摆脱了早期"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即葬引水其上"的原始葬俗,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布局基本仿照唐宋以来的规制。每个陵园都是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占地都在十万平方米以上。四角建有角楼标志陵园界至,有南往北排列有门阙、碑亭、外城、石像生、内城、献殿和灵台。陵园平面强调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式,象征西夏统治权威。从出土的雕龙栏杆、莲花柱础、琉璃兽石勾头、兽面和花卉滴水、白瓷板瓦等大量建筑材料,反映出西夏王陵陵园建筑当年是十分宏伟和华丽的。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最初活动在黑龙江境内的阿什河流域,随着金政治、军事势力的南下,在中都(北京)大房山营建山陵,以后金代帝王均葬于此,现存帝陵遗址十七座。
金陵陵园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琉璃瓦殿堂楼阁连次栉比,汉白玉的石碑以及高大的石像生错落在苍松古柏之中。可惜明代以后,大房山金陵连遭兵毁,清代虽经修缮,但已不复原貌。又被兵匪多次盗掘,现已成为一片废墟。
金的典型陵墓是金太祖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完颜部的首领。十二世纪初,他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在对辽的战争中建立了金政权。
据《金史》记载,金太祖阿骨打陵墓有三处。初葬上京会宁府北城外,称睿陵;皇统年间改葬胡凯山,称和陵;贞元年间又改葬中都大房山,仍称睿陵。
金太祖初葬之睿陵,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西。陵冢上原建有宁神殿。宁神殿又称太祖庙,金末完颜太平焚毁上京会宁府,陵庙亦遭火焚。今在陵上尚见有残毁的柱础,绿琉璃瓦,灰色雕砖和布纹瓦等。
胡凯山之和陵,确切地址史书记载不详。依山而建,陵前至今仍残存龟趺、文臣武士的石雕和石羊等。
中都大房山睿陵,位于北京市西南郊大房山。大房山金陵共有帝陵十七座,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陵园建筑群。可是明朝末年以后,大房山金陵连遭焚毁。清朝康熙皇帝曾下令对金太祖和金世宗的陵殿加以修缮,并勒石立碑对大房山金陵被焚毁的原因作了说明。从此碑文可知,大房山金陵遭到大规模的破坏,是因为明末统治者为了抵制清军入关,采取阴阳家的说法,将房山金陵捣毁,意以所谓"厌胜之术",使其统治得以苟延残喘。清初虽稍加修复,已非原有规模。

金花公主陵
金花公主是金代的章宗皇帝心爱的女儿。章宗皇帝经常带她到现在的横山游玩,后来金花公主不幸因病去世,章宗皇帝便把金花公主的墓地选定在这横山上。这里怪石嶙峋,还有各种形状的岩洞。横山下有条河,水质清澈。古人认为死人的灵魂出来游玩的,选在这风景美丽的地方是最恰当的。
为了防止盗墓,金花公主的坟墓采取了一种奇特的埋葬方法。章宗皇帝命人在盘山之阴,横山左畔,沮河岸边的红石崖上,凿山为墓穴,将金花公主的棺椁,用四个大铜环,悬挂于洞穴之上,再引沮河的水,流经于棺椁之下。现在,这里利用沮河修建了海子水库,金花公主的墓穴在水库的下面,并没有进行挖掘。在水坝的附近,有一个坟丘,它就是金花公主在地面上的墓。
自古传说在这金花公主的墓里面埋藏了无数的珍宝,所以很多人都在打盗墓的主意。可是先辈人说,这金花公主的坟墓是被念了咒的,谁敢动它必死。传说有一个办法可以破这个咒语,就是要有一家必须有十个儿子,才可以进入金花公主的墓。果然有一家,有九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已经结婚,女婿就是半子。于是女婿和九个儿子拿着挖掘的工具进了金花公主的坟墓,大包小包的正要往外拿,不料小儿子突然叫了一声"姐夫",这一喊不要紧,几道石门迅速的关上了。这下十个小伙子一个也没能跑出来。从此之后,谁还赶再尝试?
由于遵奉"事死如事生"的指导思想,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对墓葬都很讲究,所以盗墓也几乎成为一个行当。相传在金花公主墓出口处不远,留有一处尸骸,根据判断很可能是被偷盗者的同伴所害。盗墓本身就是一件玩命的行当,所以做这种买卖的人一般都比较凶狠。盗墓洞是非常窄小的,小到一般人难以相信人怎么能进出的地步。传说盗墓至少要有两个人,一个人进入墓地后,把珍贵的东西一件一件从洞口传递给地面上的人。因此经常发生地面上的人想独吞财物,等到脏物送上去差不多的时候,就急忙封死洞口。所以,从事盗墓行当的人多为父子、兄弟搭档。或者在墓中的人,把最值钱的东西留在自己手里随身带出地面。就是这样盗墓者之间相互伤害的事件仍然无法避免。
从关于金花公主墓的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历代盛行厚葬,盗墓行为也就无法避免了。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中原地区的王朝不断更替,前后有梁、唐、晋、汉、周五代。其他地区主要在南方则有十个割据的王国:长江下游的吴、南唐、浙江一带的吴越、福建一带的闽、四川一带的前蜀、后蜀,两湖地区的楚、南平,两广地区的南汉和山西境内的北汉。这一时期由于军阀混战,连年不息,政权更迭频繁。五代前后七十多年共有十三个皇帝,死于非命的就有八个。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寝建筑所剩无几,在陵寝制度上也基本没有建树。
与五代的纷乱局面相比,较为偏安的十国的"前唐和前蜀"。南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据长江天险,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封建文化制度较为完备的地方。"南唐二陵"指的是永陵和顺陵。前蜀建都于,位于长江下游的四川成都。高祖王建的陵,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在五代十国的帝王陵墓中是罕见的。尤其是墓中的一组音乐舞蹈形象的精美浮雕,是这一时期灿烂的艺术珍品。

后周帝陵
后周皇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的郭店,包括后周太祖郭威的嵩陵、世宗柴荣的庆陵和恭帝柴宗训的懿陵,是五代时期中原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较为完整的陵墓群。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时期将官田归民耕种。减轻农民的徭役,生产得到了发展,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后周皇陵是封土的陵冢,三冢并立。嵩陵在郭店南的同家庄,陵园规置简约。原来有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不宫。据《旧五代史》载:郭威临终前谓柴荣曰:"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检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
后周皇陵是封土的陵冢,三冢并立。嵩陵在郭店南的同家庄,陵园规置简约。原来有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不宫。据《旧五代史》载:郭威临终前谓柴荣曰:"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检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
顺陵在庆陵之侧。因恭帝是亡国之君,被宋降封为郑王,死后又由湖北归葬此地,故陵冢卑小,仅高四米,周长四十米。实际与庆陵为同一陵园。
近年来后周皇陵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修缮。今陵区内碑刻和古柏相映,为这座难得保留下来的五代陵墓区增添了新的意境。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是南唐烈祖李弁的钦陵和他的儿子李憬的顺陵,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郊的牛首山下。这两个陵相互毗邻,东依红山,北靠白山,西临山谷,而南面是开阔的山坡地。
钦陵和顺陵均封土为陵,陵冢呈现圆形。当地百姓称作"太子墩"。顺陵位于钦陵西北,相距五十余米,其北、西面都与山麓相连,隆起不甚显著。二陵的陵园原地面建筑,今均已无存。近年来,在陵园地面废墟上,曾挖掘出精工雕镂的柱础石,可见当时地面建筑是较宏丽的。钦陵和顺陵的墓室规制基本相同,沿墓道而进,有前、中、后三室,室顶和四面全用青砖叠砌成穹窿状,各室之间有短过道相连。中室放置棺椁,装饰比较讲究。钦陵的中室和东西便房柱都用石灰粉饰,上面绘满艳丽的牡丹花纹,四壁涂以朱彩。北面壁顶上还横着双龙夺珠和头戴盔胄、身披细甲、手持长剑、足踏祥云的大型武士浮雕像。今浮雕像还残留有敷金涂彩的痕迹。由此可见,当年地宫建筑十分豪华。顺陵虽与钦陵形制略同,但墓内的结构装饰和绘画艺术已失去南唐初年雄伟富丽的气魄,反映了这位没落君主"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吞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的政治生涯。

南唐二陵曾经多次被盗。五十年代,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二陵进行发掘清理时,在钦陵前室西南墙顶发现了盗洞,当年随葬的金银珠宝早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只剩下男女陶俑和玉制、石制的衰册。宋朝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直到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皇权高度集中的北宋。北宋的陵寝制度大体上沿袭了唐代初的制度,只是改变了汉唐预先营建寿陵的制度。北宋的陵寝在皇帝死后才开始建造,而且全部工程必须在七个月内完成。由于这个原因,宋代的陵园规模不如唐代。
唐代后妃从高祖李渊开始,附葬帝陵不单独起陵,而宋代恢复了汉代的规制,后妃单独起陵园于帝陵的西南隅。后陵建筑与帝陵相同,但规模较小,除太祖庄怀皇后潘氏有陵号"保泰"外,其他后陵都没有陵号。
巩县宋陵的形制均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各陵尺度和墓前石刻数目整齐划一。墓室上建造方形三层陵台,每门各有石狮一对。由南门向北的神道两侧排列文武大臣和各种石像。陵园布局和唐陵一样分上宫和下宫,分别为上陵谒拜祭祀和日常供奉起居的场所,所不同的是唐代下宫建筑在陵墓南面偏西处,而宋代建筑在陵墓北面偏西处。宋代建造陵墓相风水堪舆(看风水),流行"五音姓利"的说法,把姓氏归于古代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的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丙壬方位(北方偏西的方位)。由于北宋营建帝陵时间短促,运料、营建以及入葬工程量都非常浩大,因此给人民代来了沉重的负担。例如,建造赵匡胤父亲赵宏殷的永安陵时,仅被压死者就达二百多。

北宋巩县八陵

巩县由北宋八陵。巩县在河南郑州、洛阳之间,南望嵩山少室,北临黄河天险,蜿蜒阻隔,东为巍峨挺拔、群山绵谒的青龙山,洛水东西横贯全县,自古以来就北风水先生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所以北宋皇帝除徽、钦二宗外全部安葬在这里,统称"巩县八陵"。巩县的北宋陵区,北起孝义镇,西至西村,中贯芝田镇,面积约有三十多平方公里。偌大的陵区,真可谓是大枕黄河,足登黄河了。
巩县的北宋陵园由统一的布局。陵园正中为高宗的陵台,象征着帝王"丰业"和尊严。陵台四周,柏树成林,纵横如织,故有"柏城"之称。宋时每陵设有专门负责培育柏苗、养植柏林的"柏子户"。而今,宋陵的柏树已不复见。陵台经近千年的风雨剥蚀,也失去了当年的雄姿。陵台之下为皇堂,是安放皇帝棺椁的地宫,全部用条石镶砌。整个布局给人以方正端庄、拱卫森严的感觉。陵台到神墙南门中间的空地为献殿的遗址,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地方。诸陵献殿建筑全部毁于元朝。据说,嵩山中岳庙大殿前的铺地石,就取之于这里。
从陵台南神门,沿神道两侧排列有整齐对仗的精湛石雕,由北往南有:宫人与内侍石雕各一对。侍立于南神门西侧的为宫人,陵太左右的为内侍。宫人雕像眉目细长,双肩消瘦,束发簪珥,拱手而立,女性的特征惟妙惟肖。内侍雕像,体态微胖,神情拘谨,手持体现他们身份的球仗和拂尘。四门石狮各一对。其中尤以神宗永裕陵南门石狮雕像最为精美。武士雕像以对。为神道两侧立像的排头兵。虽然一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但雕像甲胄的纹饰仍然细腻传神。文武朝臣雕像各二对。文臣持笏,武臣拄剑,恭立神道两旁,象征着宫廷百官朝仪。
藩使雕像各三对。藩使为参加北宋皇帝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代表。藩使刻像于帝陵之前,始见于唐太宗昭陵,是中原王朝同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经济联系的反映。北宋后期,民族矛盾激化,帝陵仍立藩使像于神道两侧与文武朝臣同列恭候,除了不改帝陵规置的原因外,还象征着各少数民族政权要臣服于大宋皇朝之意。石虎、石羊各二对。虎是尊严与高贵的标志。羊,个性柔顺,形态淑美。我们祖先造字的时候,有"羊面从美"之说。自汉晋以来帝陵之前常置石虎、石羊为祛邪之物。仗马与控马官石雕二对。角端石雕一对。瑞禽石刻一对。石象与驯象人石雕一对。望柱一对。望柱类同华表,是意求吉祥的柱型石雕。望柱南为乳台一对。象征着子孙发达、繁衍万世、吉祥如意。北宋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这就给后妃参与政事提供了方便条件。刘皇后临朝听政长达十一年,死后谥"庄宪明肃",史无前例。在这之后宋代凡称别的皇后,谥号都由以前的两个字增加到四个字,反映了皇后的政治地位在封建礼法上得到了承认。北宋后妃政治地位的提高,反映在陵寝制度上,表现为皇后单独起陵。在巩县共有二十一个后陵,建制和帝陵相同,仅仅是规模略逊。
北宋灭亡之后,巩县八陵都遭到了破坏。据传,有一次刘豫从士兵手中得到一只水晶宝碗,认定不是一般民间所有,便盘查出是出自于哲宗的永泰陵,于是组织了"河南淘沙队",就是皇陵的盗掘队。永泰陵被掘开后,珍宝被洗劫一空,尸骨暴露在外。从此不仅北宋诸陵被挖掘殆尽,甚至连民间冢墓也没有幸免的。金灭亡后,元朝控制了北宋陵区,一切地面建筑除石雕外都被"尽犁为墟。""南朝还有伤心处,九庙春风尽一犁。"

南宋六陵
南朝是北宋亡国之君所建的偏安王朝。皇帝昏庸无能,苟且偷安,朝政腐败,有诗讽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九个皇帝中的六个都葬在绍兴,后人称为"攒宫"。南宋的陵园建筑大体沿袭北宋,但是规模已经远远不如巩县宋陵,既没有高崇的陵台,也没有神道两侧制做精美的石雕,加上千百年来的破坏,现在陵区已经荒烟蔓草了。原有的诸陵只剩下几个土墩头和明代以后所立的碑石,刻有帝名和陵名。
元世祖的时候,江南释教总摄西僧杨琏真伽与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遍掘诸陵,这是江南六陵遭到最大的一次洗劫。杨琏真伽和僧允泽率领部众蜂拥到陵前,陵使竭力抗争,不让他们开陵。允泽拔刀相逼,陵使无奈大哭而去。盗贼们打开理宗的棺盖时,一股白气冲出,只见理宗安卧如睡,珠光宝气,萦绕其身。棺底垫着织棉,包着金丝网罩。棺中的宝物被抢劫一空后,歹徒又把理宗的尸体倒挂,撬走口内含的夜明珠,沥取腹内的水银。理宗原想保护自己的尸体不朽,却不知落到如此的下场。
据史料记载,他们得到"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交加白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鱼影琼扇柄"等诸多珍宝。而帝王尸骨却抛弃在草莽之间。当时有绍兴人唐珏,闻之悲痛不已。当下典当家产,私下备酒宴,邀请乡里少壮辈。酒至半酣,唐珏突然说:"今请诸君协力,前往收埋先帝尸骨,如何?"有一人问道:"山上将官把手,虎视眈眈,事情一旦暴露,如何是好?"唐珏说:"此事我早已运筹,今四郊荒野多露白骨,何不以假乱真,取而代之呢?"大家应诺。唐珏拿出备好的木匣若干只,上面复以黄色丝绢,署上帝名、陵名,分头趁月色潜入陵山,自永思陵以下,随号将诸帝遗骸分别收藏起来,埋在宝山之阴天章寺前,种上冬青树,以为标志。第二天凌晨,唐珏出百金,酬谢众人,七日之后,杨琏真伽复取理宗头颅,截为饮器,有下令裹取诸帝骨骸,部众只得杂以牛马枯骨拾来,在临安故宫中"筑一高十三丈的白塔压之,名曰镇本",以示制胜江南人民之意。江南人民目不忍睹,《南宋杂事诗》有云:
故宫思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
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哭灵。

南宋少帝赵邴陵
少帝赵邴陵在现在的广东省深圳市的赤湾,天后庙的西南。赤湾在珠江口的东岸,面濒伶仃洋,背靠大南山,地域十分壮观。曾有诗人赞美道"日照琼珠明岛外,风生麟角起云根。
赵邴是南宋赵基的儿子。元军攻破临安以后,抗元将领陆秀夫、张世杰拥立赵邴为帝,在广东继续抗元。后来,南宋的降将张弘范引元军大举进犯广东,水陆两路夹击宋军。陆秀夫见大事已去,就抱着少帝赵邴从崖门的巨石上跳海殉国。于是宋朝宣告灭亡。事后,张弘范在崖门的巨石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以显示他叛宋投元的战功。到了明代,张弘范所镌刻的字迹全部背铲去,以消除元代的民族矛盾给人民心灵上留下的阴影。元朝
蒙古贵族以其强悍的军事力量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结束了元以前的分裂混战局面,疆域空前辽阔。但是他们的社会生产方式还留有蒙古游牧部族的特征。
[转载]特种旅游之古墓旅游 特种旅游
反映在葬制习俗上,古贵族实行秘密潜埋习俗。据史料记载,贵族死后不起坟,埋葬之后"以马揉之使平",然后在这片墓地上,当着母骆驼的面,把子骆驼杀死,淋血在地上,然后派千骑士兵守护。到来年的春天,草生长茂盛之后,士兵迁帐撤走,而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其墓地的所在。如果皇室要祭祀时,就拉着那只倒霉的母骆驼引路,但见母骆驼悲呜之处,就算是墓地了。由于墓地上无任何标志,也就从此无法辨认灵柩真正所在地点了。
相传,成吉思汗在率兵远征西夏时死于甘肃清水县。他临终前命令秘不发表,以免涣散军心。诸将于是把他的灵柩运回蒙古安葬,为了不使外界知道他的死讯,诸将在长途中"遇人尽杀之"。
那么成吉思汗的灵柩到底埋葬在何处呢?史书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下落。
成吉思汗的陵园坐落在内蒙内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面的敖包上。从这里放眼四望,碧草如茵,繁花似锦,充满诗情画意,是一派草原特有的瑰丽景色。陵墓呈蒙古包式的大殿,雍容大方,巍峨耸立,分外壮观。
成吉思汗陵园,号称"八白室"。八白室顾名思义是由八间白色的建筑构成的,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有正殿、东殿、西殿、后殿等主要建筑,并以殿廊将各殿连接。正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中心,最为壮观。殿前有二根穿云旗杆,旗杆中间安放着一尊塔形香炉,上面缀满铜铃,轻风吹过,铃声清脆悦耳,余音袅袅,飘散四方。殿堂坐落在花斑绚丽的花岗岩石基座上,四周围有雕刻精细的玉石栏杆。殿顶呈蒙古包式的穹庐状,上面用蓝、黄两色琉璃瓦砌出浑厚典雅的云勾浪纹,八角飞檐下悬挂着"成吉思汗陵"五个蒙汗文金色大字竖匾。殿堂内,成吉思汗巨幅画像悬挂正中央。他银须飘胸,目光灼灼,充分显示出当年的英武姿态。画像两侧竖立着银戈红缨长矛,前面是紫檀色的供桌,上面放着相传是成吉思汗使用过的马刀。殿堂四壁雕饰着山水草畜,令人神往,地面铺着紫红色的地毯,使殿内气氛格外庄严肃穆。
成吉思汗死于征战西夏灵州的军中,可是灵柩为什么安放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呢?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蒙古军西征,路过鄂尔多斯草原的时候,见这里碧草茵茵,一望无际,洁白的羊群象天边的云朵,在草原深处漂浮,不时鸟鸣鹿奔。成吉思汗坐在马背上,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情不自禁地赞美说:这里是衰亡之朝夏兴之方,太平盛邦久居之地,梅花幼鹿成长之所,白发老翁安息之乡。我看这里很美,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说完将手中的马鞭投向草地。成吉思汗死后,灵柩运到传说中被成吉思汗所赞美过的伊金霍洛旗,隆重安葬。诸宗室王公接到讣告,立即从横跨欧亚大陆的各个占领地飞速赶来奔丧。安葬时,葬地搭起巨大的帐篷。帐内放着一木座,成吉思汗的遗体放在木座上,木座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置着各种祭品。祭品丰盛而别致,有肥美的整羊,甘甜的鲜奶,还将牝马和牡马各一匹栓在帐内。这种祭奠仪式是蒙古族人的习俗。
蒙古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在蒙古统一历史上有卓越贡献的大汗,每年都要举行几次隆重的祭祀活动。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举行的"苏鲁锭"活动。"苏鲁锭"蒙语为"长矛",象征着成吉思汗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武功。相传,有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战斗中被击败,当时他跪下给神灵叩头求援。这是天上飞来一杆又黑又大的苏鲁锭。他高兴万分正欲伸手去接,可是苏鲁锭却停在半空中,他连忙给神灵许愿,要用一千只绵羊祭奠,苏鲁锭才落下来。以后蒙古人民一直保持了祭奠"苏鲁锭"的风俗。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蒙古人民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祭奠在悠扬的蒙古古典乐曲中开始,先向成吉思汗陵敬酒三巡,高声朗诵赞美成吉思汗的《出征歌》、《苏鲁锭歌》等,然后由主祭人率领大家进入正殿,跪在地毯上,向成吉思汗遗像举行参拜礼。
现在,中国政府已经新建了成吉思汗陵,成为蒙汉人民团结的象征。明朝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为了推崇皇权,朱元璋恢复了预造寿陵的制度,并且对汉唐两宋时期的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陵墓形制由唐宋时期的方形改为圆形,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侵润墓穴。所以,这一时期非常讲究棺椁的密封和防腐措施,墓中的尸体一般都保存地比较好。其次,陵园建筑取消了下宫建筑,保留和扩展了谒拜祭奠的上宫建筑。相应的取消了陵寝中留居宫女以侍奉亡灵起居的制度。这是对陵寝制度的重大改革。它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陵寝中原始迷信的方式不能不逐渐废止,这样就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的仪式。明朝特别注重三叩九拜的祭祀排场,这是统治者推崇皇权、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
随着南方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明代陵园建筑的艺术风格比较以前历代都有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这是明清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的明代诸皇帝的陵墓区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天寿山,统称为"明十三陵"。
明代前期,由于皇权专制,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就严禁后妃参政,这个政治特点在葬制上也有所体现。在明英宗以前,除皇后附葬帝陵以外,其他宫妃大多殉葬而死。据史书记载,在宣宗的嫔妃殉葬的队伍中,有一名宫廷女官叫郭爱,擅长诗文,入宫才二十天就被迫去殉葬。她临死写了一首绝命辞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据《李朝实录》记载:殉葬的那一天,殉者先要赴宴,宫内摆设宴席,这时哭声震天,她们被迫站在小木床上,将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脖子上,活活吊死,惨不忍睹。明朝这种残酷的人殉制度,一直到明英宗后才被废除。
明代对陵寝的保护,比以前更加严密和制度化。比如,图谋要毁山陵的,以"大逆"罪论,不分主谋从谋一律凌迟处死;偷盗大祀神祗中御用的祭器、帷帐等东西一律斩首;山陵内盗砍树木的斩首,家属发配边军。另外,明代专门设有神宫临军,专门掌管陵寝保卫。还设有一卫驻兵屯军保卫陵寝外部。真可谓壁垒森严。

明中都皇陵
中都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在安徽凤阳县明中都城西南方向。陵冢高大雄伟,登上陵顶环顾四方,南有丘陵绵亘数百里,北临淮河滔滔东流去,东西二隅地势逐渐内底。皇陵头枕山峰,足登淮水,犹如仰卧在巨大的躺椅之中。
朱元璋的父母是安徽的凤阳人,家境赤贫,没有土地,后来这个地区瘟疫流行,不到二十天,朱元璋的父母相继死去。因家贫没有钱卖棺椁,所以朱元璋和他的兄长抬着他们的父母的尸体草葬山莽。传说两人快到山麓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只好放下尸体避雨村寺,第二天拂晓,朱元璋与兄往视,见父母尸骸之上已是土堆高耸。朱元璋称皇帝的第二年,就在他父母坟墓上修建皇陵,历时有十年。皇陵陵园规模宏伟,园内有大量精湛的碑石雕作,其气势不亚于明孝陵和十三陵。可惜陵园内建筑大部分已经毁于明末,在农民起义军的脚下已经被荡然殆尽。
皇陵陵园前的神道石像雕体形高大,雕工精美,都是用巨大的青石细细雕琢而成的。其中的石马是群雕中的佳作,石马背负锦鞍,昂首嘶鸣,鬃毛披动,形态逼真。据说,南来北往的马匹,远远望去总是挣脱缰绳跑到石马前欢跳,这真是可谓以假乱真!可见雕刻技巧之高超了。
陵园里的石碑仅剩下"皇陵碑"和"无字碑"两通,都是龙首龟跌,气势壮观。皇陵碑的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叙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以及参加起义军、东渡大江、建立明王朝的峥嵘历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浓烈。无字碑,寓意朱元璋祖辈功德无量,难以用语词表达。今碑以断为三截。
明中都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其豪华侈丽的规制继续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开创了明清时代的风格,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太祖孝陵
孝陵是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紫金山巍峨峻秀,从六朝以来就流传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的诗句,所以有"虎踞龙盘"之说。玩珠峰下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朱元璋登基不久,就选中这里为陵址。
孝陵规模宏大,建筑突出了献殿,以示推崇皇权,企图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陵园最前面是下马坊,碑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是陵寝威严的标志,陵前的神道两侧排列着石像生十二对,有石狮子、石獬豸、石骆驼、石麒麟、石向和石马各两对,相立对峙,造型生动,比唐宋帝陵的石雕体态显得更为壮观。其中石象和石骆驼最为高大,是明初石雕艺术的代表作。陵前还有四对石翁仲,体态高大,身手不及腰。它们和石兽一起威然列队,长达一公里,象征着朱元璋生前拥有的仪仗和侍卫,有"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的诗句。
孝陵的神道,由石望柱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曰"孙陵岗"。神道转弯,这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明孝陵的神道之所以饶过孙陵岗,是因为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根据史籍记载,修陵时,有人曾建议将孙权墓迁走,但朱元璋未准,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子,留为门主。"这样,神道只好绕行而过。
孝陵在清军入关的时候被毁掉了,只留下台墓和柱墓,真是"草满故陵埋石马,月明荒经泣铜驼"。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是明朝最大的陵墓群,十三陵有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璁的永陵、穆宗朱载後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思宗朱由检的思陵。陵区范围约四十多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重峦叠嶂,如拱似屏。南面为蟒山、虎峪山相峙扼守,气势磅礴的大宫门坐落在两山之间,为陵区的门户。整个陵区得天独厚,雄伟壮观。从明成祖朱棣选为陵址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历经二百余年,陵园经过不断修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完美的陵墓建筑群。

长陵
长陵是燕王朱棣与徐皇后合葬的墓。
朱棣是一个破有建树的帝王。他曾命翰林院学士解缙等负责召集天下文士三千人,编写了举世无双的《永乐大典》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这部举世空前的大部头类书,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的宝库。他还责成太监郑和六次下西洋,遍历亚非大小三十余国,促进了明朝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陵园纵贯南北,又三个院落组成。第一院落从石碑坊到棱恩门。石碑坊位于十三陵神道最南端,为汉白玉雕刻而成,晶莹光洁。六根大柱排空屹立,上系蓝天,下接白云,远远望去犹如天地间浮沉的一朵彩云,好似神化传说中的南天门。
石碑坊北是大红门,它是陵园的门户,坐北朝南,共三洞,丹壁黄瓦,单檐歇山顶,庄严雄伟,浑厚端庄。黄色的琉璃瓦顶与朱红色的门墙交相辉映,色彩协调,诱人遐想。
大红门北面是长陵碑亭,有一通龙首龟跌石碑,记叙了明成祖一生的简历。都是歌功颂德之词。十三陵中,唯长陵碑亭有文字可训,其他诸陵皆无。碑亭四角各有一个华表,底座和表身浮雕蟠龙纹和流云纹,叫做"望天吼",又叫"望君归"。其意是希望君王不要贪恋深宫,应该走出去了了解民情,又盼望君王不要在外面流连忘返,早日归朝,免得国事无人处理。
第二院落是棱恩殿。这是十三陵中最雄伟的建筑,它是"藏衣冠几杖,起居荐藏物"的地方。大典全部用珍贵的楠木所造,经过五百多年风雨剥蚀,尚未倾斜变形,这表明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术。
第三院落由内红门与明楼等组成。内红门是棱恩殿和宝城之间的一座门楼,因为接近朱棣的陵墓,所以内红门的彩绘色调显得深沉、肃穆,使谒陵的官员走进门内即产生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长陵建筑雄伟、肃穆幽深,它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反映了明代初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侧面。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县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长陵有"圣德神功碑",而清东、西二陵中则有数通。陵园的布局与明代相比也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都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附有皇后和嫔妃的园寝。

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与历代帝王陵园相比,它的年代距今最近,影响也较大,在陵寝发展史上处于突出的地位。中国劳动人民富裕清东陵、清西陵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清初三陵
清入关前,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以及清远祖的永陵,统称"清初三陵"。清入关前的陵寝建筑即发扬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又有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与入关后的清东、西二陵不同,它突出地将陵区的自然风光和封建城堡式的建筑布局相结合,陵区充溢着古朴、肃穆、神秘的气氛。

永陵
永陵是努尔哈赤的远祖、曾祖、父亲、叔父及其妻子的墓地。努尔哈赤在辽宁省新宾县内。背依启运山,前临苏子河,与烟囱山隔山相望。永陵陵园较小,但景深开阔,风光旖旎,犹如点缀在万山丛翠中的一片红叶。
陵园四周绕以红墙,南门内横排四座碑亭,碑石#立,碑文洋洋数千言,均是为祖先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碑亭往北是启运殿。启运殿是祭祀谒拜祖先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黄琉璃瓦顶,殿内四壁嵌饰着五彩琉璃蟠龙,殿堂供设暖阁、宝床和神位,殿前还有焚#楼。启运殿往北是宝城,城中陵冢环列,均为平地起封,封土下为地宫,其中多为拾骨迁葬,可能还有衣冠葬。永陵陵园原有老榆树一株,乾隆皇帝曾东巡到永陵,为之作《神树赋》,并御笔亲书,刻碑石于配殿之中。
永陵在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小,因为葬者生前都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称过汗,只是祖以子显而已。

福陵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高皇后的陵墓,又称"东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的丘陵地上,前临浑河,背依天柱山。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山陵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独具风格。
福陵面积达十九多万平方米。陵园两侧分布着下马碑、石狮、华表和石碑坊。门内苍松林立。进入陵门,地势逐渐升高,一条一百多级的石阶在苍松之间斗折蛇行,盘山而上,具有"山势峻拔,蹬道层折,深邃高耸,幽冥莫测"之感。攀上台阶,穿过石桥,迎面便是碑楼。碑楼内竖立由康熙亲自撰文的"大清福陵圣德碑"一通。碑楼后是一座古城堡式的方城,这是#拜祭祀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
清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祭祀祖先,每年祭祀活动多达三十多次。祭祀分为大祭、旁祭、小祭和特祭四种。大祭在每年的清明、中秋、冬至和立春举行。旁祭是在努尔哈赤和高皇后的忌辰举行。小祭在每月阴历初一和十五举行。特祭是遇国家大典的临时祭祀。祭祀所用物品都有一定规格和数量。顺治年间规定,大祭用牛、羊、猪各一头,献果酒、点香烛,焚#,祝词,行大礼。清中叶以后,流民起义不断,清朝统治者为了求救于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大清统治的稳定,进一步扩大了祭祀的规模。大祭祭品增加到牛二头、羊四只、面八百斤、油四百斤。每年仅祭祀富陵就用银五万两。
福陵川水萦绕,高山似拱,幽静肃穆。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掩映于松海葱郁、蓝天白云之间,巧妙地将山陵建筑融会于山光水色之中,极为优美和谐。解放后,福陵经过修缮,再添新姿,成为人们访古游览的胜地。


昭陵
昭陵是清初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陵,是清黄太极的陵墓。昭陵陵山为人工推造而成,号称隆业山,占地面积达十八万平方米。
整个陵墓可分为两个部分,从下马碑到大红门是一个部分,下马碑在陵区的最前面,碑文用满、汉、蒙、藏、回五种文字镌刻着"亲王以下各等官员至此下马",以显示陵区的神圣和庄严。
陵区的第二部分是大红门到方城。大红门上镶有五彩琉璃蟠龙,门里有石雕华表和六对石兽,雕刻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石马"大白"和"小白",据说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心爱的两匹坐骑雕琢而成,英姿勃发,大可以和唐太宗昭陵六骏相媲美。
陵区第三部分是庞大的方城和后面的宝城,这是陵园全部建筑的主体。方城内的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庄严肃穆。在明楼上立有"太宗文皇帝之陵"石碑一通。方城的四隅建有角楼,把清初城堡式建筑艺术和中国传统的陵园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宝城的中间有半月型的宝顶,就是埋葬皇太极和皇后的地宫,北依窿业山,气势壮观。

清东陵
清东陵在河北省尊化县的昌瑞山下,是清朝入关以后营建的最大的陵墓区。整个陵区划分为前圈和后龙两部分,前圈是陵园建筑区,后龙是衬托山陵建筑的北隅,范围很广。
东陵背依昌瑞山。历史记载,这块地方是由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清入关之后,有一次顺治皇帝狩猎,偶然来到昌瑞山下,停辔四顾,惊叹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完就取出佩仍向远处,对侍臣说:"落处定为穴。"由此开辟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陵墓区。清东陵的陵园布局以孝陵为中心,东边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西边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和咸丰皇帝的定陵。陵园里一共葬有一百五十多人,包括五个皇帝、十五个皇后,还有很多皇贵妃、贵人、常在、答应、格格、阿哥等。

孝陵
孝陵在昌瑞山的主峰下,是顺治皇帝的陵墓。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穿过大红门,迎面是碑楼。碑楼中立有两通高大的"圣德神功碑",碑上分别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镌课着顺治皇帝一生的功绩。它是清初政治、军事的一个侧面,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满清统治者入关后统治政策的方略和顺治其人。
龙凤门位于神道中间,,三门六柱三楼,彩色琉璃瓦盖,龙凤呈祥花纹装饰,富丽多彩。显示了神道的悠远和风光的优美。过龙凤门是七孔桥。它是东陵近百座石桥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有趣的一座。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石拱砌而成,选料奇特,如果顺栏板敲击,就会听到五种音阶金玉般的声响,人称"五音桥"。
神道北端是巍峨的隆恩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为了推崇皇权,清朝统治者不惜工本,极力装修隆恩殿,金龙环绕,富丽堂皇。 

裕陵
清东陵中地宫情况,以乾隆的裕陵最有代表性。
裕陵地宫是拱券式结构,全部用雕刻或加工过的石块砌成,布满了与佛教有关的各种经文和图饰雕刻,犹如一座地下佛教艺术石雕馆。地宫内尽管图文繁多,但是并不显得杂乱,相反给人一种相互衬托,浑然一体的感觉,充分反映了清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的定东陵是我国现存规制豪华,体系比较完整的一座皇后陵寝建筑群。
定东陵一直修建了十年。但慈禧总觉得不称心,不惜劳民伤财,拆除重建。重建后的隆恩殿气概非凡,金碧辉煌,使人仿佛进入黄金世界。殿内有六十四根金龙盘玉柱,用极为珍贵的黄花犁木构成。金龙用弹簧控制,龙头龙须可随风摇动,金光闪闪,似真龙凌空,扶摇直上。隆恩殿前有龙凤彩石,慈禧役使工匠用突雕的手法,使凤在上龙在下,构成一幅金凤戏龙的景象,充分反映了这位政治野心家的独到用心。
慈禧定东陵地宫比乾隆更为奢华。地宫珍宝不计其数。其中慈禧口中所含的一颗夜明珠,能分开合拢,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以照见头发。直到地宫封闭前夕,还不断往里面安放各种稀世珍宝,奢华之极,骇人听闻。

清西陵
清西陵在河北易县城的永宁山下,东距北京市一百二十多公里,是清入关后营建的又一处规模较大的陵墓区,也是历代帝王陵园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陵域北起奇峰岭,南到大雁桥,东自梁各庄,西止紫荆关,方圆八百平方公里。
陵区内共有帝陵四座: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光绪帝崇陵。还有不少后陵、妃陵、公主墓等。清西陵的开辟始于雍正皇帝。
清西陵还有一座没有建成的帝陵,是中国末代皇帝傅仪的陵墓。傅仪去世后,骨灰曾归葬八宝山公墓;据报载,1994年,傅仪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

泰陵
根据"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雍正本应当随父葬,但雍正却另辟兆域,在距离东陵数百里以外的易县营建泰陵。其原因,传云他篡改康熙的遗诏,皇位得之不正,心怀内疚,因而不愿葬在其父之旁。
泰陵的建筑历时有八年。泰陵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也是西陵陵园的核心部分。前后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条宽达十多米、长五公里的神道,通贯陵区南北。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有石兽三对、文臣一对、武臣一对。泰陵石像生采用写意的手法,以浓重粗大的线条,勾划出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再用细如绣花的线刻,表现细节、花纹。体现了清代石雕艺术独到的雕刻技法。
神道北延,是泰陵神道碑亭。碑亭内矗立着一通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的雍正皇帝谥号的石碑。碑亭北是东、西朝房,是制作和存放蔬菜、瓜果、点心的膳房。东、西朝房北,过隆恩门就是泰陵的主体建筑--隆恩殿。隆恩殿由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东殿是放置祝板的地方,西殿为喇嘛念经的场所。正殿在正中的月台上,巍峨高大。殿内明柱贴金包裹,顶部有旋子彩画,梁坊装饰金线大点金,金碧辉煌。

慕陵
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是清西陵中最西的一座帝陵,形制别具一格。
根据清代规制,帝名陵名一般是由后代皇帝敬定的,但是慕陵的陵名据说是道光皇帝亲自拟定的。他临终前曾说:"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迩,呜乎!其慕与慕也",而后把谕旨存放在大殿的东暖阁。道光皇帝死后,咸丰即位,重读遗诏,见"其慕与慕也"一句,心领神会,于是命名为慕陵。
慕陵在清代帝陵中,规制最为简约,没有方城、明楼、地宫和神德神功碑、华表及石像生,但工程质量坚固精细。隆恩殿都是用金丝楠木构造,不施彩绘,以蜡涂塘,精美异常。整个天花板上,都用香气馥郁的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向下俯视的龙头。众龙吞云喷雾,栩栩如生,使人们走进殿内仿佛置身于"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艺术境界。
慕陵的围墙不挂灰、不涂红、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顶亦以黄琉璃瓦覆盖,灰黄相映。随山势起伏,把殿亭、宝顶环抱在陵墙内,显得清明、肃穆。尤其龙凤门前二棵枝叶繁茂,造型独特的迎客松,为慕陵增添了诗一般的韵味。一棵主干微斜,枝叶向上呈圆形,边缘翻卷,形似彩盘,犹如侍女顶盘祭奠,另一棵弯腰颔首,彬彬有礼,象在恭谦地迎接来客。 

崇陵
崇陵是光绪死后,开始修建的,到清朝灭亡时尚未建成,后由大臣梁鼎芬向逊清遗老捐集款项继续修建,得以完成。
崇陵地宫虽规制并不宏大,但工料之精、耗银之多也是相当可观的。墓道有四重石门,每重门由两扇整雕的清白玉石合成。上面有菩萨浮雕一尊,菩萨头带佛冠,身披袈裟,足登莲花座,善心善面地恭身挺立在石门上,护门念经。
地宫内床为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左右并排停放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棺椁四周镌刻有藏文和梵文经咒。隆裕后棺盖顶有一幅精美的石雕线刻画。整个画面布局紧凑,造型生动,刀法精细,线条镀金。
崇陵地宫曾被盗掘,当年盗墓留下的残迹还在,四重石门洞开,光绪皇帝的棺椁被用刀斧凿成一个大洞。隆裕皇后的棺椁盖也被撬开,隆裕皇后口中的珠宝被盗贼取出,地宫内随葬物品被洗劫一空。盗贼为发现光绪皇帝的棺椁底下的"金井",中国考古工作者,从中掘出珍珠、翡翠、玉石、子母铁球等珍贵文物二百多件。
崇陵地宫经过整理和修饰,已正式对国内外游人开放。

特种旅游之世界级游

特种旅游之城市游特种旅游之名城游特种旅游之优秀旅游城市游特种旅游之古镇游 特种旅游之乡村游 种旅游之古街游特种旅游之国家重点公园游特种旅游之民族旅游特种旅游之沙漠游特种旅游之极点旅游特种旅游之边境旅游特种旅游之古关旅游特种旅游之古道旅游特种旅游之古墓旅游特种旅游之古都旅游特种旅游之铁路旅游特种旅游之公路游特种旅游之大山游 特种旅游之雪山旅游特种旅游之江河旅游特种旅游之湖泊旅游特种旅游之海岸线旅游特种旅游之海岛游特种旅游之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游特种旅游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种旅游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种旅游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种旅游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种旅游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种旅游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种旅游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种旅游之文物游二特种旅游之文物游一特种旅游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游特种旅游之清真寺游特种旅游之石窟游特种旅游之教堂游特种旅游之道观游特种旅游之佛寺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229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万病之源——湿热及祛湿的方法 湿热引起的皮肤病

原文地址:万病之源——湿热及祛湿的方法作者:烙焱现代人常有如下的情况出现,整日疲倦无力,精神不振,身头均感沉困,或头蒙怔,头疼,头如裹物,腹胀、消化不良、胸闷、大便干结,几日一次或溏臭,大便不爽,小便黄或溲臭短涩,午后潮热,温度常在37℃左右。

转载 山楂花之恋 山楂花之恋

原文地址:山楂花之恋作者:小文的心情花园今天在飞机上一口气把“山楂树之恋”看完了,有点伤感。虽然已经看完了,但是我的心却一直不能平静了,每次想到老三和静秋在一个护士的房间里说他们

转载 靖康之耻后韦贤妃和贵妃的悲惨命运 韦贤妃

原文地址:靖康之耻后韦贤妃和贵妃的悲惨命运作者:兼听则明靖康之耻靖康二年(1127)四月,当上了亡国奴的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随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孙

声明:《转载 特种旅游之古墓旅游 特种旅游》为网友乱花飞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