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赵林当当

西方文化概论作者:刘志文

目录

笫二章西方文化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文化

二、世界文化的几种类型

三、文化研究与“文化热”

四、对西方文化的基本认识

五、中国当代民族文化的西方因素

六、西方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

笫三章西方文化的形成

笫一节希腊文化---西方文化的根

一、希腊文化的由来

二、希腊文化对欧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三、西方文化中的希腊因素

笫二节欧洲对希伯来文化的吸收

一、希伯来文化的形成

二、希伯来文化的主要成就

三、希伯来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进取性---激进牲

二、个体性

三、开放性(参考《西方文化概论》P113---117)

笫五章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

第一节早期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产生及早期发展

二、基督教早期的发展演变

笫二节教会的统治与西欧文化

一、基督教会的统治

二、经院哲学和大学

三、西欧封建文学

四、建筑艺术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综述

一、西欧文艺复兴运动

二、人文主义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四、文艺复兴在西欧的传播

二、世界文化的几种类型

文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有许多民族,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因而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多彩的文化表现了人类多彩的精神文明。世界文化是由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由于人类生活的共同性和历史性的延续性,文化必然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又由于人们总是生活于一定的历史时代和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所以创造的文化也必然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换句话说,就是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文化。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数千年来,众多的民族在这个世界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度,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因为不同民族活动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的、自然的环境,因而创造的文化也就不尽相同,其影响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特征,用通俗点的话说,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味道”,“味道”就是特征。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世界文明各有不同的贡献。

文化学者在研究世界文化的过程中,考察了世界各主要民族的文化。他们根据不同的特征,把这些文化分成不同的类型,每种文化都覆盖一定的地域范围,也都拥有相应的民族或种族。类型是众多的,但整个世界上比较重要的,也就是说影响大而且典型的文化,一般学者认为有四类,即:

1、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是南亚次大陆的传统文化。创造印度文化的是古代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其覆盖地区包括今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中亚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佛教国家,即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尼等。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是印度文化的鲜明特征,因而印度文化又被称为佛学文化,这一地区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文化领域都十分鲜明地表现出佛教的色彩。

2、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东亚长江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创造中国文化的是自古生活在东亚大陆的华夏民族。受这一文化长期熏陶的地区主要是中国,但其影响的范围远不限于此。中国周边国家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中国文化,而且有的国家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大,至今在各方面都能见到中国文化深深的历史烙印。这些国家有日本、朝鲜、越南、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菲律宾、马来亚等)以及华人活动的欧美地区,例如美国的“唐人街”。说这些国家受中国文化影响,就是指这些国家的精神生活中有许多方面表现出浓厚的“中国味”。这个“中国味”是个什么味呢?概括而论,我们可以说它体现着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精神——儒学精神。鉴于此,中国文化又被称为儒学文化,儒学倡导忠义、孝道、仁爱、顺从等观念和精神,这些观念和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

3、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这是欧洲的传统文化,所以又叫欧洲文化。欧洲文化是由希腊人、罗马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等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受这一文化熏陶的地区主要是欧洲,然后是美洲。因为包括各美洲在内,所以概称为西方文化,现代国际所称的“西方”不只是个地理概念,是包含着政治、经济在内的新概念,地处东亚的日本因是发达工业国家,也被包括在西方之内。西方文化与欧洲文化是相通的,是一回事。这一文化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它包括现代的英、法、德、意、美等西方国家,也包括现代东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以及前苏联等国家。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传播,西方文化的存在已远不局限于欧美,事实上已成为被世界许多地区所接受的文化。这种文化几乎与工业现代化并存。西方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鲜明的理性是它突出的特征,所以被视为理性文化。

4、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化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这是阿拉伯世界的传统文化。这一类型的文化相对而言,比前三种文化历史为晚它是在公元七世纪以后才出现并兴起繁荣的。这一文化覆盖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世界,即如今的阿拉伯半岛、中东、埃及等地。阿拉伯文化是在吸收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发展与伊斯兰教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充满了浓厚的伊斯兰教宗教色彩,所以阿拉伯文化又被称为伊斯兰文化。

除了上述四类文化,当然还可以举出一些类型的文化,例如希伯来(犹太)文化,印第安文化等。只不过这类文化未曾在世界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是次要类型的文化。上述几种文化不是截然划分的,文化之间不免有的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的事实,例如中国文化中有佛教的成份,近现代则又加入了西方文化成份。各种类型的文化之不能截然划分是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不同文化间都不断的互相交流中相互影响。

四、对中西方文化的基本认识(对西方文化的基本评价)

对西方文化我们谈谈以下方面的基本看法:

1、西方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面我们讲过,世界上主要有四大文化类型,而西方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西方文化区别于其他诸种文化的地方,主要在于它独以浓厚的理性精神(“理性即自然”——伏尔泰)为特色。西方文化从形成发展的历史而言虽不及古代东方文化悠久,但发展的速度却极为迅猛,它的理性精神独树一帜,这一点,其他文化相比就大为逊色。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神学文化——文艺复兴文化——启蒙文化——现代欧洲文化),经过罗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哲学等精神文明领域,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这些作品,不能简单地视为某些个人或是某个阶级所创造、专有,而应视为欧洲人民世世代代伟大创造的结晶。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但是属于欧洲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这些精神的产品体现了整个人类的智慧,是超越了民族的界限的,是超越了国家界线的,所以西方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会从西方文化中吸取营养,因此,作为中国人,绝不应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对西方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或排斥的态度。

2、西方文化是西方社会历史面貌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因而是认识西方社会的重要途径。

西方社会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多个层面主要是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文化层面上主要是指西方人的民族精神、意识、道德、思想、风俗等等及其结晶,即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等等。西方社会的真实面貌既体现于政治和经济,也体现于文化思想,古代是这样,近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文化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三者都没有纯而又纯的自身因素。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文化一定制约的。

近现西方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不但是以一定的生产为前提,而且也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的。西欧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大造了舆论,出现了“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在思想文化领域对西欧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为新社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所以资本主义能在西方最早确立起来。启蒙运动中以“理性”为鲜明旗的启蒙思想则进一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文化思想的障碍,更加猛烈地冲击了西欧的封建精神枷锁,从而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意识形态,所以资本主义能在近现代西方迅速发展起来。

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表明,它同西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方文化是西方社会精神面貌的反映,西方社会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一部西方文化的发展史。要了解西方,认识西方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因为:(1)西方文化与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相体伴随,要了解西方的历史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发展史;(2)西方文化的积淀反映西方精神文明的内涵,西方精神是西方面貌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西方的价值观、论理道德观、宗教意识、审美观以及社会风习等等,而这些与政治、经济诸层面密切相关。我们改革、开放所要面向的主要方向就是西方。我们希望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的管理经验,引进发展经济所需的外资,我们也希望同西方进行更多的文化交流。我们还要从事与西方打交道的其他多种事业。所以,我们必然要加强对西方的了解,了解西方的政治、了解西方的经济当然是重要的,但要获得对西方的深层次的了解,就必须认识西方文化,研究西方文化。否则对西方社会就得不到全面的,深层次的认识,就会影响到我们改革开放中对一些问题的决策。这个道理正如国外人与中国交流必须要了解中国文化一样。

3、西方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文化土壤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重要的经典作家都是西方人。马克思、恩格斯都生于德国,他们主要都生活在欧洲;列宁、普列汉诺夫、斯大林生于俄国,他们的主要活动也在欧洲。经典作家虽然生于不同的国家,也生活于不同的时代,但有一点都是共同的,就是他们都受的是西方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他们之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或是发展了这一学说的经典作家,西方文化传统是他们的精神基础,此即他们思想形成的基础。他们思想形成的基础绝不是印度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或其他什么文化。马克思主义就是受西方文化熏陶的经典作家创立的,也是在西方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我们十分清楚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这些领袖人物的头脑中自己长出来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就在欧洲文化中存在着的。欧洲文化的这些精华就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一个是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二个是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李嘉图的经济学);三个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傅立叶、圣西门)。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前人的这些文化成果,剔除了其中的糟粕,然后才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文化批判,继承和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可资继承的西方文化存在,无论马克思是何等样的伟大天才,马克思主义就不会产生。从印度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或其他文化中就不可能产生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因为这几种文化当中没有,或者缺乏马克思主义学说产生的基础。如果深一层的提问,回答就有点复杂了。但有一个问题是可以回答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而东方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是一种意识形态,当然也就是文化,如果要将这一文化归类的话,毫无疑义,更应该归属于西方文化。只不过它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说它特殊是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说的,它既不属于奴隶阶级和农奴阶级,也不属于奴隶主阶级、封建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而是属于无产阶级,它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文化。对中国现代革命学历史来讲,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西学”。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欧洲文化不但非常熟悉,而且有着深刻的研究,甚而有着特别的喜好。他们的著作不少都是在研究欧洲文化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随处可见引用的有关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果。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即为一例。恩格斯通过对荷马史诗和希腊神话的研究,描述了人类在原始时代的家庭、财产及社会制度;描绘了奴隶制的产生,国家的萌芽等等。恩格斯在论证氏族制的瓦解时,引用了希腊悲剧的情节。作为自己论点的强有力的论据。不仅如此,经典作家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一些对西方文化的精辟论断。从个人的品格、气质而论,他们所具有的都是西方人的文化素质,与东方人是迥然相异的。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是“洋人。”

既然西方文化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又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习、研究这一学说,并且要以它为理论指导进行改革的话,不认识西方文化就很难令人想象。这一说法可能有些人不易接受,因为在他们看来西方文化就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的文化怎么会产生出无产阶级的学说来?要承认是事实的话,似乎在感情上有些过不去。但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这个结论是立得住脚的。

六、西方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

有关西方文化的精华,或者说成就,我们将在以后的分类讲述中作些概略地介绍。我们这里主要是提请大家对西方文化中的消极落后的东西作些初步的认识。应该说西方文化中的消极落后的东西不少,但我们想谈的只是西方文化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个人主义”。

1、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糟粕的典型表现,也是西方文化最严重的病态。这不只是我们的看法,也是西方学者对自身文化的看法。从思想沿革来看,个人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个性解放。个性解放的核心是强调个人的独立价值,这种思想在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统治的背景之下出现是具有进步作用的,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精神面貌的一个反映。个性解放的思想表现于文艺复兴时的哲学,文学、雕塑、绘画以及戏剧、诗歌等方面,留下了不少的著名作品。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个性解放发展成为一切以个人为中心,忽视群体的个人主义思潮。到十九世纪时以后,以致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成了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精神。这样,原本体现进步精神的个性解放便逐渐走向了它的反面。

近代个人主义思潮兴起于十七世纪下半叶,当时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的对这一思想的哲学表述这具有代表性。洛克提出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利益,个人与权利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人类的自然状态就是个人自由的状态;个人为取得利益才与他人的交往,在这个基础上才形成社会;人的天然权利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自由不受侵犯……这种强调一切以个人为核心的思想后来便成为欧美近代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十九世纪中叶,个人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并造成了日益明显的社会弊病,这在美国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在美国,早期的欧洲移民离开了故乡,他们就脱离了欧洲传统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他们必须靠个人奋斗才能立足,才能指望出人头地,因而个人主义急剧膨胀。财富成为一个人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东西。在追求个人财富的过程中,一些美国的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个人不应只求追财富,还要寻求“自我”的精神发展。又经过了一个多世纪到当今世界、个人主义思潮不断发展,又出现了诸如“自我表现”,“自我完成”为内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这里,法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是具有代表性的。尼采极力宣扬应该把个人意志、欲望和行为统一起来,期待出现主宰世界的“超人”。

3、个人主义文化病态的表现

在个人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于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把追求个人利益和追求自我表现为价值准则。出现个人生活的要求“超越”社会传统和道德,思想上主观意志的任意扩张,导致向非理性(西方文化是讲理性的)发展。“只要自己感觉是好的就是好的。”主观的感觉代替了客观的价值标准。于是从生活方式到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出现了病态的东西,这些病态的东西,不妨叫他“超现实主义”。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谁也不懂的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只有强烈的刺激性节奏而无韵味的音乐、说不清什么款式的奇装异服、怪发式、性放纵、同性恋等等纷陈错杂。在这样的文化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部分青年或成为放浪形骸的“嬉皮士”,或沉缅于吸毒不能自拔,或醉心于“摇摆乐”式的感官刺激而不能自己。这些都是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今天膨胀和扩张的反映。这些东西有的随着国门的开放也引进到中国,有的人不加分析,不加批判极力推崇、宣扬。这些东西以其新、奇招引了一些幼稚好奇的青年的欣赏、效仿。这实际上是把西方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引进来了。

个人主义在西方电影中表现也极鲜明的。例如美国能吸引观众,历久不衰的电影多是西部牛仔片、私家侦探片和“超人”片。电影中的牛仔都是些骑术高明,枪法准确,富于正义感的独来独往的大侠。但他们与社会总是格格不入。往往在拯救了一个小镇的居民之后,又孤独地骑马驰往他乡;私人侦探(或记者)往往作为英雄成为影片的主角。他们常常也是孤身一人,与政府警官、权势家族,上流人士参与的罪恶活动进行斗争,成为维护正义的孤独的勇士。电影《佐罗》就是反映这种精神的代表作品。“超人”或星外来人片常常也是以一个孤独的巨人与整个邪恶的社会作斗争为主要情节。所有的这些影片都表现这样一种思想:孤独的人站在社会之外,才能维护一种理想或价值。这显然是西方文化的病态反映。因为这种电影在主题上完全忽视“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社会人际关系比较冷漠,这种冷漠不仅表现非血统的人之间,而且表现为有血统的家庭之中,长幼辈之间缺乏如东方民族的人与人之间特有的“亲情”。

4、个人主义的危害

个人主义的危害越来越引起西方学者的注意。一位名叫罗伯特·贝拉的学者认为:“我们感到关注的是这种个人主义可能已经发展为癌症——要靠社会组织防止个人主义的破坏作用。现在则是个人主义的癌症可能已在破坏着社会的肌肤,甚至威胁到自由本身。”西方一些学者力图寻找个人主义发展的原因,他们意识到这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西方社会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而对精神文化的忽视似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丹尼尔·贝尔在76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明确地提出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泛滥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这一见解应该说是颇有见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的不平衡有人称为是“富有的贫穷”,即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空虚。

个人主义在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上还有其他种种的表现,例如,因个人主义而派生出来的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等等,在这里不能一一论述。我们提出这一严重的文化病态,有助于在我们认识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鉴别好坏。特别是青年学生对西方的东西,不能囫囵吞枣。西方有很多好的东西,同时也有很多坏的东西。我们有理由了解,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但没有理由盲目崇拜,甚至把糟粕的东西不加区别的也拿过来。

第三章西方文化的形成

第一节希腊文化——西方文化的根

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粹,在世界文明史上,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幅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及今,一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能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①

一、希腊文化的由来

希腊文化是从何而来的呢?究其形成的源头,主要有三个:一是爱琴文化;二是原始希腊文化;三是古代东方文化。下面就这三个源头与希腊文化形成的关系作一分述。

1、希腊人对爱琴文化的继承

爱琴文化是欧洲文明的序幕,它是远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克里特·迈锡尼人在爱琴海地区创造的文化,是希腊最古老的本土文化。

希腊人吸收爱琴文化成果甚多,希腊神话中的相当部分就是爱琴文化的成果。希腊众神中的许多神,如宙斯、赫拉、波塞东、雅典娜、阿尔狄米斯、狄奥尼索斯等以及诸神的故事在爱琴时代已开始形成。希腊人不但接受了对这些神的崇拜,而且也接受了有关这些神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后来希腊神话中十分有光彩的部分。在希腊文字的创造上,希腊人亦得益于爱琴文化。克里特人很早就发明了自己文字,即线形文字A、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在公元前15-12世纪已流行于希腊大陆的中心地区,这给后来希腊人创造自己的文字打下了基础。此种文字的读音、语言规则与希腊文极为近似,学者肯定线形文字是“希腊语的早期形式。”②在绘画、雕刻和金银工艺等造型艺术方面,希腊人也深受爱琴艺术的影响。爱琴文化的遗物中,有数量颇多的壁画、浮雕、黄金面具、酒器等。这些都是制作极精的艺术品。这类艺术品的制作技法就直接传给了希腊人,因而希腊艺术品呈现出与爱琴艺术一脉相承的深重的痕迹。对爱琴文化造诣很深的英国学者韦思对这两个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进行了比较研究后,作出结论:“迈锡尼艺术就是希腊艺术的最初表现。”③

希腊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继承了爱琴文化世俗性的风格。克里特·迈锡尼人在生活观念上重现世而轻来世,他们追求生活的优雅,注重精神的美感,热衷于各种文娱活动以满足精神的消遣。观剧、歌唱、舞蹈、斗牛、拳击、下棋等等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富有现世乐趣的生活使爱琴文化表现出浓烈的世俗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在克里特米诺斯王宫遗址发现的大量壁画和雕刻中表现十分鲜。这些艺术品少有对来世天国迷信的描绘,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从这些艺术品中,可以看到身着艳丽衣裙的少女在橄榄林中舞蹈,拨弄着三角琴或竖琴的歌者在弹唱、杂耍艺人在牛背上翻跟斗,运动员正在跳远或在斗拳,还可以看到在丰收庆典上人们吹吹打打欢乐的游行……色彩斑烂的绘画和雕刻中,还可以看到对男女人体的描绘。男人长腿细腰,极少衣著,上身和下身裸露出健美的肌肉。女人多坦胸露背,装饰华丽,面目姣好,极显女性的优美。一幅被学者喻为“巴黎女”的女人画像甚而透露出现代西方时髦女郎的某些风彩。重在描绘人的生活和情感的克里特艺术品体现了爱琴文化的现实主义精神,而现实主义精神正是希腊本土文化最早最重要的文化传统。希腊人进入爱琴地区以后,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使之成为希腊文化世俗性特征的重要来源。由于爱琴文化成果和风格对希腊文化的影响,所以学者把爱琴文化看成是“欧洲文明之链的第一环节。”①

2、希腊人对原始文化的继承

希腊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是其最辉煌的成果。希腊神话传说不但是希腊人最早的文学,而且是希腊人最早的意识形态。神话讲述奥林匹斯诸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界的改朝换代、神与人的交往和斗争等等;传说讲述半人半神的英雄的故事,包括大力干赫拉地克勒斯的功劳、伊阿宋盗取金羊毛、俄底浦斯的命运等等。神话传说形成生动美丽的系列故事,表达了原始希腊人对世界的理解。希腊人跨入文明时代以后,神话传说被继承了下来,成了希腊文学不可缺少的部分。神话传说不但作为原始文化遗产被希腊人继承,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希腊文化的兴盛。著名的抒情诗人常取材于神话传说进行创作,在城邦时代繁荣一时的悲剧故事几乎都选自神话传说,可以说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悲剧作品都是戏剧化了的神话故事;在数量惊人的希腊人体雕塑中,大量的都是奥林匹斯神像雕塑……作为诗歌、戏剧、雕塑、绘画的创作题材,希腊神话故事是希腊人取之不尽的源泉。希腊卓有成就的文化领域无一不与神话传说密切相关,希腊艺术尤其如此。可以说离开希腊神话传说,希腊艺术不但不能发展,甚至不能存在。所以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②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原始文化留给希腊人的宝贵遗产。这两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口耳相传的史诗,在城邦时代整理成为定本,不但被作为伟大的文学作品继承,而且被视为知识源泉和智慧宝库受到整个社会的崇拜。希腊人之对荷马史诗的崇拜与虔诚,不亚于中世纪的基督徒之对《圣经》。凡是希腊人,无论他希望成为政治家或是学者,或是艺术家,或是商人,只要他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城邦公民,无一不从荷马史诗中吸取知识和智慧。荷马史诗事实上成了城邦对公民进行教育的公共教科书,其所包容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意识……等等,在潜移默化中铸造了城邦时代希腊人的灵魂。正因为如此,柏拉图说:“荷马教育了希腊”。柏拉图所说的“教育”,指的是荷马传统文化的教育。荷马传统对城邦时代希腊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西方学者认为“历史文献中还不曾看到哪一个民族的精神象荷马的诗歌那样具有直接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希腊原始文化和爱琴文化这两部分构成希腊最古老的本土文化,这是希腊城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古典时代希腊哲学、戏剧、雕塑、史学与科学技术等的繁荣兴旺正是在这样的本土文化基础上起步的。

3、希腊人对古代东方文化的吸收

尚在希腊兴起之前,灿烂的古代东方文化就已蕴积二三千年之久了,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和西亚其他古国在文化方面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当希腊人开始步入世界历史舞台的时候,便以睿智的眼光不断从东方古国吸取文化营养。东方文化通过旅行游历、贸易往来,友好交往等途径不断介绍到希腊,被希腊人吸收。到东方旅游是希腊人接触和吸收东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城邦形成以后,到东方旅游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不少的政治家、文人、学者、商人、艺匠以致一般平民都极好漫游东方,因而深受东方文化的熏陶。希腊著名的文人学者差不多都有到东方游历与东方文化接触的经历。例如希腊早期的智者泰利斯曾遍游埃及和西亚,在巴比伦留居达12年之久,学习巴比伦数学、天文和历法,并将这些科学成就介绍给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访问过波斯,与琐罗亚斯德讨论哲学问题;伟大的唯物论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到过印度、波斯和埃塞俄比亚,与东方的裸形智者、僧侣、术士等讨论并向他们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几乎游遍了东方各国,在其不朽的名著《历史》中留下了对东方风物详细的记载。这些,对希腊人吸收东方文化都起了重要作用。法国学者罗班在论及希腊文化的起源时说:“希腊最早的学者所能从东方得到的,是由很古老的经验积聚起来的许多材料……如果没有这些,希腊的文化和科学或者不能建立,而在这意义之下,我们也就不能说希腊的奇迹了。”①

希腊对东方文化成果的吸收是多方面的。

在哲学方面,希腊人很早就对东方哲学感兴趣。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时代,有关埃及、巴比伦、犹太哲学和印度的“智慧”已是希腊哲人热衷讨论的问题。东方的“智慧”,部分被希腊人接受,便成为希腊哲学,尤其是唯心论哲学某些思想的来源。灵魂不灭、轮回转世、禁欲主义、宿命论等思想,多深受东方神学“智慧”的影响。柏拉图的“理念论”就深受犹太哲学的影响。犹太哲学中的“天国”思想就是“理念论”最初的模式。柏拉图因受犹态哲学影响甚深,被人称为是“犹太化的哲学家”,是一个“说希腊语的摩西”。②

在造型艺术方面,希腊人得益于埃及不少。早期希腊雕塑几乎照搬埃及“正面律”的传统技法,人物造型几何化,严格讲求对称,面部表情突出庄重的“静穆”。公元前五世纪前的希腊人像和神像差不多都是这类埃及化的作品。这种呆板的雕塑技法虽然后来被希腊雕塑家抛弃,并获得了远胜于埃及的成就,但希腊雕塑是在学习埃及雕塑的基础上才不断创新大步前进的。希腊的柱廊式建筑艺术也取自埃及。柱廊式是埃及中王国时期盛行的神庙建筑形式。此种建筑以正方形平面布局,硕大的圆柱从四周将主体殿堂环绕支撑,形成回廊。圆柱少则数十根,多则上百根,柱头均以植物花卉图案作装饰。希腊人将这种建筑形式作了改进,用作希腊神庙建筑。他们抛弃了埃及式的神秘威严之气,创造了朴素明朗的风格,最后形成了独具希腊特色的三大柱式: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希腊文字的完善亦得益于东方文化。东方的腓尼基人很早就创造了拼音字母,腓尼基字母是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拼音字母。这套字母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传入希腊,为希腊人所利用。在公元前8至7世纪,希腊人将其改造、消化,创造出独特的希腊字母。考古发现的这一时期的碑铭石刻中希腊文与腓尼基文极为相似,希腊字母几乎全部采用了腓尼基字母。

此外,希腊人在数学、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对东方文化亦多有吸收。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与希腊文化的兴衰相终始,在希腊文化的晚期,影响力度似乎更大,以致使希腊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东方化”的倾向。

二、希腊文化对欧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希腊文化出现以后,就开始以巨大的能量向地中海地区传播。传播最直接、影响最深刻的地区就是欧洲。希腊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奠定了近现代欧洲文化的基础。对欧洲文化的基础,西方人都认同源于所谓“两希”。一个希伯来,即犹太神学文化;一个便是希腊,即希腊世俗文化。此“两希”被学者视为“哺育欧洲文化的两个乳房。”①而欧洲文化中最为精髓的内涵则多来自希腊文化。正如罗素所说:“从希腊人那里。我们引导出文学、艺术、哲学和纯数学,以及我们社会外貌中文雅的部分。”②

1、希腊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希腊文化是怎样在欧洲传播的呢?从地域轨迹上讲,是先南欧、后西欧、再东欧而至整个欧洲;从历史轨迹上讲,是先希腊人创造,罗马人继承,后中世纪遭扼杀,再文艺复兴复苏、启蒙运动深化。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以前是希腊文化的创造形成期。这一时期希腊文化主要流行于南欧,南欧对整个欧洲而言虽说只是一隅之地,但却是当时欧洲最文明的地区。当时南欧以外的西欧和东欧是希腊人贬称的“蛮族”居所,大多还处在原始文化的荒漠状态。这些地区是随后经希腊文化的传播才逐渐开化起来的。似此,可以说正是希腊文化在南欧的创造形成,欧洲文化才有了一个“晴郎的早晨”。③

将希腊文化由南欧向欧洲其他地区广泛而有力度传播的不是希腊人自己。而是罗马人。希腊的灭亡以后,继起统治欧洲的罗马人几乎原封不动地将希腊文化作为遗产继承了下来。罗马人军事强大,然而文化上却远远落后于希腊人,他们遂以希腊为师,对希腊文化兼收并蓄,从希腊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罗马人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模仿希腊,甚至在生活方式、衣着服饰等方面亦以希腊人为榜样。罗马的神祗从希腊神祗移植而来;罗马哲学接受希腊的观念,例如著名罗马哲学家卢克来修的《物性论》就是对希腊“原子论”哲学的忠实阐述和论证;罗马文学仿照希腊的风格,例如著名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阿特》就是模仿荷马史诗的再创作;罗马的雕塑则无所创新,多是对希腊雕塑的复制……历史的情况表明,罗马虽然从军事上征服了希腊,然而希腊却从文化上征服了罗马。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论及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时这样写道:“希借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①事实上罗马人在意识形态上完全地被“希腊化”了。罗马人在欧洲的活动区域远比希腊人广阔。罗马帝国盛时,在欧洲的统治范围除了希腊所在的南欧,还包括意大利、西班牙、高卢、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以至易北河流域,远达不列颠岛,实际上已囊括了整个西欧。罗马对西欧的统治是以武装力征服实现的,在对西欧的征服中,希腊文化也就借助于罗马人的武力从南欧逐渐传播到了西欧广大地区。诚如学者所说:“罗马权力的每一次扩张,都播撒了希腊文明的酵母。”经过几个世纪罗马的统治,希腊文化便深深植根于西欧,并由此奠定了作为欧洲传统文化的地位。希腊文化传播并植根于西欧,罗马人功不可没,对此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②

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欧洲较西欧为晚,主要是借助于拜占廷帝国传入东欧的。由东罗马帝国发展而来的拜占廷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历经一千多年的兴衰。拜占廷帝国保存和发扬了希腊文化,在其漫长的兴衰历程中,居于东欧的斯拉夫人在与拜占廷的频繁交流中,不断吸取希腊文化成果。斯拉夫人借助希腊字母创造自己的文字,他们大量翻译希腊古典作品,学习希腊文学,模仿希腊风格的雕塑和绘画,修建希腊式建筑……等等。在吸收拜占廷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东欧斯拉夫文化,及至斯拉夫文化形成,希腊文化也就植根于东欧了,希腊文化也就遍及到整个欧洲了。

2、西方文化沉寂与复兴时期的希腊文化

公元五世纪至十四世纪是西方文化的灾难期,这一时期希腊文化在西欧遭到排拒与扼杀。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愚昧统治对希腊文化无情的摧残。希腊文化因其强烈的世俗性被教会视为异端,大批古典著作被禁止阅读,羊皮纸上古典作品手稿被刮掉用来书写圣经教条,荟萃希腊文化典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亦被付之一炬。教会几近千年对古典文化的排拒与扼杀,使希腊文化在中世纪失去了昔日希腊罗马时代勃勃的生机。

公元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是西方文化的复苏深化期,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使沉寂上千年的西方文化在西欧重新活跃起来。公元十四世纪以后,西欧封建社会没落,资本主义兴起,新生资产阶级随之出现。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用新的世界观来改造旧的世界,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发展生产,便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而当时他们还没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文化体系。值此之时,恰逢拜占廷遭土耳其人进攻败亡,拜占廷学者纷纷逃往西欧。他们在西欧国家开办希腊学院,讲授希腊文化,将保存的希腊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带到西欧,加之此前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的希腊学术著作,给黑暗的西欧带来了新的文化气息。恩格斯这样写到:“拜占廷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辉煌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③人文主义者从具有现实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希腊文化中发现了反对教会神学的武器,他们广泛搜集希腊哲学、文学、艺术作品。研究希腊文化和希腊历史人物,掀起了一股如醉如痴的“希腊热”。后来这股“希腊热”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又从西欧传到东欧各国。希腊文化便在这“希腊热”中得到复苏,获得了新的生命。而其在欧洲的传播也因此更加深入、广泛,并且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精神面貌。十八世纪英国学者吉本在谈到希腊文化与欧洲文明时说:“在古典学术复兴之前欧洲的野蛮人浸没在愚昧之中,他们谈话粗俗,举止鲁莽,是古希腊罗马的学术著作,将欧洲引到了一个崭新的、光明的科学世界,使欧洲各国成了自由礼义之邦。”①

文艺复兴开始的“希腊热”势头旺盛,一直影响到十八世纪欧洲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潮文化浪潮――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制度发起的更为猛烈的冲击,它以“理性”的狂飙横扫欧洲一切封建思想文化。“理性”是希腊文化具有特征,启蒙运动提倡的“理性”实际上是对希腊文化精神的提炼与发展,因而与希腊文化密切相关。著名的启蒙学者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等人无一不通晓希腊文化。希腊文学、艺术的世俗趣味,希腊哲学的科学精神。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启蒙思想家“理性”学说的形成。他们的许多思想学说都可以从希腊文化中找到源头。例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倡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作为一种国家起源观,最早就是由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国家起源于自由人的“共同协定”,其目的是相互保证不受他人损害,也不损害他人,以便共享幸福生活。卢梭进一步完善、发展了伊壁鸠鲁的观点,使之体系化,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国家学说。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希腊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使之有形无形地溶入了欧洲文化中,并作为传统表现于欧洲文化的诸多领域。西方学者这样写道:“在我们的文化中,除了机械以外,几乎没有一样现世的事物不是自希腊流传下来的……希腊文化无一不是我们今天文明的缩影。”②“由于精神上的和思想上的继承性,我们的身上有着希腊的传统,它的深远影响历经世纪的更替而不衰。”③

三、西方文化中的希腊因素

希腊文化作为西方的传统文化对欧美社会历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影响着西方社会与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现代西方的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现代欧洲社会和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我们差不多都可以找到希腊文化影响的存在。例如国家政体方面,现在欧洲各国存在着民主政体和君主政体两种制度,这两种政体同样都是沿袭希腊的先例,现在广为实行的民主代议制虽然是希腊不曾有过的,但政府对公民负责而不是对某一个人负责,陪审法庭的裁判诉讼等却是希腊民主政治的固有精神,至于公民享有思想、言论、写作、集会、信仰的自由观念,更是古希腊人早有的传统。又如欧洲广为流行的基督教,这里面也不乏希腊文化的因素。希腊人相信神子为人类而死然后会复活,希腊人神祭要举行宗教仪式,还有宗教礼仪,盛行洁身、献祭、圣餐,以及希腊神话中反映的地狱、魔鬼、炼狱、赦免、天堂等概念,这些东西都被基督教所吸收。希腊后期出现的如斯多葛学派的一些理论,被经典作家称为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更是基督教思想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欧洲物质生产发达,但也同不发达地区一样,有迷信流行,他们有人还相信妖怪、女巫、诅咒、预兆、吉凶,这些东西也来自于希腊,只不过这些都是希腊文化中的糟粕而已。

现代欧洲文学中希腊文化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美国史家威尔、杜兰甚至说:“倘如无希腊传统,我们的文学科无法存在。先看看当今欧美通行的英文,其字母是由古希腊文经过演变而形成的,在英语中至今还包含着许多的希腊字,英语的文法、修辞、文章的分段、标点符号都是希腊人的发明。现今流行于欧美的拉丁语系和斯拉夫语系的多种文字,都是由希腊文发展而来的。这些文字与希腊文发展演变的关系如下示意表:

现代欧洲文学的分类也都是希腊式的,或者说是希腊早已有之的。如抒情诗、颂歌、田园诗、小说、演讲、传记,特别是戏剧。现代戏剧的名称与形式——悲剧、喜剧及哑剧也是希腊的。虽然伊丽沙白时代的悲剧是独特的创作,喜剧却从米南德与菲利门经由蒲劳培斯、德伦西、及莫里哀几乎毫无变化地一脉相传来的,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希腊戏剧是欧洲文学继承的最为丰富的部分。

现代欧洲的艺术也直接受益于希腊。近代音乐是由中世纪的歌曲和舞蹈演变而来的,而中世纪的歌曲和舞蹈两者也部分地源出于希腊。基督教的圣乐和歌剧有些地方曾受益于希腊戏剧的合唱和舞蹈。关于欧洲音乐的理论,最早也是由毕达哥拉斯以及阿里斯托克诺斯一群希腊人开始研究和说明的。雕塑艺术更不用说受希腊的影响了,现代西方雕刻的形式和许多技法都从希腊传来,希腊人在这方面的天才,是现代的欧洲人难以超越的。希腊建筑也影响欧洲,以至于使之长期不易创新。欧洲的每一座城市中,都有一些宏大建筑,这类建筑的外形或柱廊式正面都是模仿希腊的神殿建筑的风格。

希腊哲学对欧洲哲学的影响那更是深远的。古希腊人以他们卓越的智慧,好奇的心理去研究自然和社会,可以说关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几乎没有哪一样他们没有涉及过。哲学史上的唯实论与唯名论、理想主义与物质主义,一神论、泛神论与无神论,康德式的批判与叔本华式的绝望,罗马式的原始主义与尼采式的非道德论,斯宾塞的综合法以及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等等,一切哲学的思考,都是从希腊哲学中萌芽出来的。从泰利斯开始的希腊哲学,经过许多世纪而不衰,从罗马一直到今天,凡是对哲学感兴趣的欧洲人,没有不去认真阅读希腊哲学著作的。

希腊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无法一一列举,这里可以借用历史文化学者威尔·杜兰的一段话作为总结,他这样写道:“在我们的文化中,除了机械以外,几乎没有一样现世的事务不是自希腊流传下来的。学校、体育馆算术、几何、历史、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卫生学、医疗术、化妆术、诗词、音乐、悲剧、喜剧、哲学、神学、不可知论、怀疑论、斯多葛学派、伦理学、政治学、理想主义、慈善事业、犬儒学派、专制政体、富豪政治、民主政治;凡此种种,皆由希腊文字记载,得以形成……总之,希腊文明无一不是我们今天文明的缩影。”①正因为如此,威尔·杜兰不但把希腊文化视为欧洲现代文学明营养和生命,而且把它比喻成整个西方文明“晴朗的早晨。”

第二节欧洲对希伯来文化的吸收

希伯来是对巴勒斯坦犹太的古称,可谓希伯来文化也就是犹太文化。希伯来文化是以巴勒斯坦为中心的古代中东地区文化的结晶,是古代世界影响巨大的四种文化之一。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就曾曾经提出希伯来人是“对近代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之一。与中国、印度、希腊“在差不多同时猛然抬头、迈开了大步。”

希伯来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起源的“两希”之一。西方文化中的宗教神学部分深受希伯来文化的影响。罗素在论及这一影响时说:“从犹太人那里,我们得到一种狂热的信念——它的朋友们管它叫做‘信仰’道德的热情和罪的观念,宗教的不宽容以及我们民族主义的某些部分。”因此,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了解希伯来文化。

希伯来人,即犹太人是一个极富智慧的民族,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在近现代也为人类贡献了非凡的精神财富。近现代不少卓越的天才人物就产生于犹太民族,他们之中就有马克思、弗格依德、爱因斯坦、海涅等人,这些人或为伟大的思想家,或为伟大的科学家,或为伟大的文学家,他们卓越的创造性的思想学说,科学发现和艺术作品对近现代世界的精神文明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而,无论从古代或近现代的地位和作用而论,了解希伯来文化都是极有意义的。

一、希伯来文化的形成

希伯来文化同希伯来人的历史密切相关,希伯来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上充满了被蹂躏、压迫和屈辱的种族遭遇。这样的种族遭遇强烈地反映在希伯来文化之中,因而使希伯来文化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希伯来人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初定居于巴勒斯坦,他们以死海为界分为两个部落,死海之北称“以色列”(希伯来语意为“与神角力”),死海以南称犹太。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犹太部落的大卫将两个部分统一起来,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王国。统一的王国国势强大,文化繁荣。但到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时,统一王国分列为“以色列”和“犹太”两个国家。分裂之后,犹太国家国势日衰,先后被亚述人和新巴比伦所灭,以致大批犹太人被俘,成为“巴比伦之囚”。此后大批犹太人离开故土巴勒斯坦流亡异地,流亡异地这在犹太历史上称为“播迁”,这些流离在外的人称以后都通称为犹太人(意即“犹太亡国遗民”)。后来在波斯人的扶持之下,被俘的“巴比伦之囚”曾复国建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但在公元135年又被罗马人征服了。总观希伯来人的历史,犹太人的统一王国只有100来年看光景,历史上更多的时期则处在被四邻大国所征服、奴役的境况之下。曾经征服、奴役过犹太人的民族和国家先后有埃及、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希腊、罗马。犹太人我在异族统治下虽曾举行过多次反抗和起义,但都没有成功,最终许多的犹太人不得不远去他乡,流落到世界各地。希伯来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出来的,这种文化与巴勒斯坦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命运密切相关。

希伯来文化产生于人类文明摇篮的新月形地带。它是在吸收这一地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希伯来文化是古代东方文明地区多种文化的结晶,希伯为人原居于阿拉伯沙漠的南部,在历史上曾有三次大规模的北征,然后进入新月形地带,三次北征(移)从公元前3000年直到公元前13世纪中叶,终于进入“迦南”,并与当地居民融合。这一地区就有多种文化存在,这些文化是迦南文化、腓尼基文化、叙利亚文化、埃及文化和巴比伦文化,后来还有属于希腊系统的克里特文化。希伯来人在同多种文化的接触中融合、创新,便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就是希伯来文化。例如希伯来字母就是在吸收腓尼基拼音字母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希伯来文化的兴盛是在以色列——犹太王国时期,即公元前1013—933年的一百来年间(约当我国西周初年),《圣经》是犹太文化的结晶。这期间,犹太王国国势强大,经济繁荣,大兴土木,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宫殿和庙宇建筑。历史上的传说故事、神话、史诗、歌谣、谚语等成果已被记录成文。希伯来人的宗教犹太教已形成,有关教规、教义以及希伯来民族的斗争和发展的历史也被写成文字,创造了他们独有的“先知文学”和“启蒙文学”。这一时期希伯来人还产生了大量的抒情诗、哲理诗以及辉煌的史记。他们有庞大的乐队,在音乐的伴奏之下,这些诗及史事在民众中以演唱的形式流传。王国分裂以后,亡国灭种的危险时时伴随着犹太人,这一时期出现了“以预言家”面貌出现的社会改革家“先知”,他们以神明和人民代言人的姿态对统治者和富人的剥削和倒行逆施进行谴责,“先知”们都具有诗人的气质,敢说敢为,目光锐利,他们创造了希伯为文化中的“先知文学”,这是希伯为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以赛亚和耶利米是最为著名的先知。

犹太国家被罗马人灭亡之后,其文化在进一步发展,经历多年的历史变迁,使犹太文化更加成熟,其间受波斯、希腊文化的影响,使希伯为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犹太教中孕育了基督教,因而产生出基督教文化,借助基督教,希伯来文化便影响及于欧洲,及于全世界。

二、希伯来文化的主要成就

希伯来文化就其内容而言是希伯来人从氏族制到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历史风貌的反映,表现在政治、经济、宗教、法律、文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但其主要文化成就体现在宗教、法律和文学三个方面:

(一)希伯来宗教——犹太教

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之一,即只崇拜一个最高神明的宗教。一神崇拜是政治上君主独裁在意识上的反映。犹太教产生于公元前16世纪。犹太教的产生受巴比伦、埃及宗教、政治的影响颇大。巴比伦、埃及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是唯一的最高的主宰,独裁君主的存在是宗教上崇拜唯一最高神的现实基础,是思想意识上的反映。“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神,至于神的统一性不过是统一的东方专制君主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集》V27,P65,转引自《希伯来文化》第72页。)犹太教产生的重要背景主要在于犹太人自身苦难的遭遇,长期的民族统治,(最早埃及人,新巴比伦人的统治)使他们悟出不团结一致就不能生存的道理。因而在摩西时代,便首创了民族的一神教。这个时候犹太人把“耶和华”神(希腊人称为“雅赫维”,也就是后来基督教所称的上帝)作为最高的神来崇拜,以崇拜耶和华为中心,便产生了相应的教义、教规,终于成为一个强固的宗教,将整个犹太人在这一宗教的精神纽带团结起来。

犹太教在以色列——犹太王国时期是国教,著名的国王大卫、所罗门、约书亚都极为推崇这一宗教,并在首都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建立宏伟的耶和华圣殿,使之成为犹太人宗教崇拜的中心。

犹太教的教义及其他宗教思想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一神观

犹太人只崇拜唯一的神,这个神就是耶和华(也就是上帝),认为耶和华是超自然的,全知全能的,永恒的神,他创造了万物并主宰万物。犹太人不承认,也不允许其他的神与耶和华并列。崇拜上帝的一神观念以后完全被基督教继承,成为西方的宗教观念。希腊人崇拜多神,不存在一神的观念,因而西方的对上帝的崇拜不是来自希腊的传说。

一神崇拜的观念对犹太民族十分重要,它在历史上促进了犹太民族的团结,起到了统一民族精神的纽带作用,也表达了犹太人希望国家统一的心理;当然,从一神观念中,也产生了犹太人狭隘的民族主义。犹太人认为自己才是上帝的选民,是天之骄子,因而产生强烈的排他主义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这种狭隘民族主义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候,使犹太人陷于与世隔绝和自我封闭的境地之中,因而成为犹太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桎梏。

2、契约观

犹太教认为在上帝和选民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有责任和义务的契约关系,即神、人之间的交感互通关系。人们崇拜上帝、上帝保护信徒就是一种契约。所以宗教经典被称为“约”,“约”即契约,上帝与人之间的契约。基督教把继承的犹太经典称为《旧约》,把以后产生的经典称为《新约》,基督教圣经全称为《新旧约全书》。犹太人认为他们与上帝立约,既是一种权利和义务,也是上帝对他们的恩典,是上帝给犹太民族的荣耀和启示。这种契约观给犹太人带来巨大希望,因为契约中有“上帝的应许”:恢复犹太人的国家;世界有末日,末日会使现实罪恶世界毁灭,那时恶人会受到审制,善良的人、信奉上帝的人终会获得好报,升入天堂。这些“应许”不但使民族得益,而且也会使个人幸福得以实现。这种观念的存在,对发扬犹太民族精神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3、神选观

神选观认为犹太人是上帝在人事间万族中挑选出来的“子民”。上帝不但挑选了犹太人,而且还将使他们“成为大国”,世上万族都将因他们而得福。这种观念一方面促进犹太民族自身的紧密团结,而且在另一方面,使处于逆境中的犹太人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慰籍,增强他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韧性和耐力。这种观念是在一种异已力量的压迫和支配下产生的,能使犹太人在长期屈辱,逆境中得到一种自我精神调节,使他们得以保持精神平衡。从作用上看这种观念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民族“阿Q精神”。

一神观,契约观和神选观表明,在神与人的关系中,神是第一位的,人是神的制造物,必须受神的支配,君王也不例外。君王也是上帝选民之一,因而在上帝面前,君王和平民是平等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曲折地反映了犹太人对现实平等、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犹太教的宗教观是人类的重要思想意识,表现了人类的特殊精神文明,因而是希伯来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希伯来文化最具特色的部分。犹人教的宗教观念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东方神学”。这都是后来西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教的)。

(二)希伯来法律(社会行为,道德行为规范)

1、希伯来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希伯来法律形成于公元前12至5世纪,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法律之一。希伯来法律源于摩西首创的“十诫”,后经帝王、祭司的修订、扩充而成。希伯来法律形成过程中,较多地吸取了古巴比伦汉漠拉比法典的成果,同时也吸取了埃及、波斯、亚述等国法律的成果。希伯来法律与犹太教的教规密切相关。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

摩西时期(公元前13世纪前后)。指摩西率众出埃及到达迦南这一时期,一神教开始创立,借人们对神的敬畏,以耶和华名义颁布了社会体制、法律条文和道德规范,《摩西十诫》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法律成果。《摩西十诫》主要内容是:不教他神、不拜偶像、不妄称神召、不贪财色、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作假证、不可杀人、孝敬父母、当守安息(工作六日后之七日为“圣日”,必须休息)。这“十诫”后来成为西方人行为规范的重要准则和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准。《摩西十诫》的出现使缺乏纪律约束的希伯来人的社会得以规范化,从而加强了民族力量的联合。

王国时期(公元前11—前6世纪),这一时期主要是对摩西时代的法律进行修改、调整,其精神是对平民和奴隶管束的放宽,产生了著名的申命派法典。

祭司时期(公元前6—前5世纪),即“巴比伦”复国时期,犹太国家受波斯人统治,政教合一政权建立,祭司地位很高。犹太祭司为巩固其统治,抵制外来文化,使教规国法规范化。这一时期祭司主持、收集和编纂了历代存留的各种文献,汇集成可谓“摩西五经”,即《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末纪》、《民数记》和《申命记》五卷,这是希伯来的第一部成文法。于公元前444年正式确定为《圣经》。

2、希伯来法律的特点

(1)法律中保留着一些氏族习惯规范

希伯来法律反映了一定的原始民主精神,法律中不具有阶级属性,法律的实施靠成员的自觉性、社会舆论、宗教信仰以及首领的威信和传统和力量。血缘复仇和同态复仇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凡伤害他人者,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

(2)法律与宗教密不可分,兼有宗教和道德法规性质

法律脱胎于“摩西十诫”,因而法律也就是宗教诫律,教规和社会道德三者的杂揉融合,三者之间并无特别的界限。中世纪西欧的《圣经》实际成为一种法律,与此有一定关系,这也可说是西方文化中的犹太传统。

(3)法律的理论基础是宗教神学

因为上帝是正义的化身,所以法律的树立便以人们对上帝的敬畏为基础,立法是上帝的意志,司法也是上帝的意志,对犯罪者的处罚就是神的处罚,就是上帝的处罚。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是处罚基督教信徒的机构亦源于此。

3、希伯来法律的基本内容

希伯来法律内容繁杂,其中既包括犹太教的教义、教规和上帝对选民的权利义务与生活守则,又有对世俗生活,诸如财产、婚姻、家庭、犯罪和刑罚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基本内容有:

①凡信仰上帝的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而在法律上享有均等的权利;

②人人必须承担一定社会义务:如献祭、祈祷,应征入伍等;

③财产私有,私有财产可以自由买卖;财产实行长子继承制;

④婚姻允许男子一夫多妻,并实行寡妇内嫁制;

⑤犯罪必究,宗教罪是最严重的罪。凡崇拜异教的神和偶像、亵读上帝者处以死刑。

(三)希伯来文学

希伯来文学是异常丰富的,其主要的文学成果都收在《圣经》之中,(圣经又称犹太教的“正经”),在犹太教的另几部文献,即《次经》、《伪经》和《死海古卷》中也收入了不少文学作品。

希伯来文学有多种体裁,有神话、传说、史诗、小说、诗歌、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希伯来文学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无论何种文学体裁,主题思想多是表现人与上之间的情感;如对上帝的赞美、感激、祈求、哀告、倾诉和祈祷等。当然,也有对世俗民族英雄的歌颂和赞美,对侵略者、压迫者的谴责和控诉,这些文学都流露了历经磨难的民族的真执的情感。(二)深受四邻文明民族文学的影响,不少作品的创作均取材于其他民族的传说。如天地创造,洪水方舟的神话就源于古巴比伦,宗教哲理诗就源于埃及,戏剧和小说则源于希腊;(三)文学多是民间文学作品,是无名氏的创作或托名之作。这类作品如《摩西五经》、《大卫诗篇》、《所罗门箴言》等。这些作品体裁多样,短小精悍,诗文杂揉,具有浓郁的浪漫气息和象征意义。

希伯来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

1、神话与诗歌

希伯来文学中的神话非常丰富,在《圣经》中就有大量的神话。为人们熟知的如:上帝创造世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洪水方舟故事……等等。传世的希伯来诗歌很多,其中以《圣经》中保存的抒情诗和哲理诗最为著名。《圣经》中的《诗篇》、《雅歌》是诗的大汇编。《诗篇》集宗教诗150首,多是对上帝的赞美、感激、哀诉和祈祷。例如,有一首歌颂灵魂升天的《殡仪歌》这样写道:

当太阳的光和星辰的光,/都暗淡下去,暗淡下去……/随后灵魂离开了肉体,/升向天堂,升向天堂……/那里再没有黑暗胁迫我们,/那里只有光明和晨曦。/一个不灭的星辰永远照跃,/那就是上帝,那就是上帝。/如果命运要我们长逝,/到永久的安息,永久的安息,/我们就把虔诚的目光,/转向天堂,转向天堂,/那里照跃着光明与晨曦。(摘自《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首宗教诗表达了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对上帝和天堂的赞美。

《雅歌》亦称《所罗门之歌》,主要内容是爱情歌曲,抒发纯洁,高尚的男女恋情。

《圣经》中的《箴言》、《传道书》、《约伯记》是哲理诗的汇编,《箴言》收录了许多名言警句。有一则劝勉人要勤劳的箴言这样写道:“懒惰的人啊,你去看看蚂蚁的动作就可以得到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长官,尚能在夏天准备食物,在收割时积累食粮,懒惰的人啊,你要睡到几时呢?你再睡片刻,打盹片刻,躺卧片刻,贫穷就会像强盗一样很快找到你了!”这些哲理诗主要总结了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和修身善性之道,颂扬智慧、针贬愚昧;《传道书》则抽象的表达人们对人生和宇宙奥妙的哲学思考,诗的内容多充满消沉和悲观的情调,宣扬颓废,宿命的观点。《约伯记》是一部诗剧体的哲理诗,内容为探索好人为何受苦,恶人为什么长寿的问题,“约伯”,是诗中塑造的一个怀疑传统与权威的探索者。

2、小说

希伯来小说均为短篇。主要作品有《路得记》、《约拿记》、《以斯贴记》、《犹滴记》、《苏撒那的历史》等。《路得记》借古讽今,批判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批判“血统纯洁论”的荒谬。作品极富田园诗歌色彩;《以斯贴记》和《犹滴记》则据民间传说写成,主题在歌颂希伯来民族英雄,鼓舞民众斗志。

3、先知文学和启学文学

先知文学是“先知”宣讲“神谕”形式创作的文学体裁,多是以比喻(例如: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寓言、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对社会的见解,这种文学诗文并茂,针贬时弊,抨击统治者,对人教诲,发出警告、预示未来。

启示文学从先知文学发展而来,在创作上更多用象征,幻觉等艺术技巧描绘世界末日审判之后的新天地。象征、幻觉艺术技巧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一种重要创作方法,如《神曲》即是。启示文学的主要作品有《但以理书》、《以斯德拉二书》、《以诺书》、《摩西升天记》、《巴录启示书》等等,其中《但以理书》是启示文学的奠基作,它借历史事件隐喻现实,预示未来,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希伯来文学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三、希伯来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两希文化的融合(基督教文化的产生)。

东方的希伯来文化和西方的希腊文化,开始时各自由不同的道路发生和发展,但到了双方晚期,两种文化接触频繁起来,经过一个既互相排斥、互相吸收的历史过程,终于结合和产生出具有两种文化因素的一种新文化——基督教文化。即以基督教为核心的具有浓厚宗色彩的文化。东西方这两希文化的结合,明显地始于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6年)以后的所谓“希腊化”时代,这一时代经历了大约三个世纪。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频繁,一方面是东方的“希腊化”,另一方面则是希腊的东方化。希腊语成了中东和地中海沿岸的通用语,希伯来学者便把犹太的经典《圣经》翻译成希腊文,因而使它得以在希腊世界传播。公元一世纪后,从犹太教兴起的异端——基督教逐渐传入罗马帝国,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从希腊文化中,尤其是从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如柏拉图哲学,斯多葛哲学中吸取了有利于宗教神学的部分,形成了基督教的新思想,这样就形成了两希相结合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历史情况表明,基督教最初在罗马是受迫害的,一直到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才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解除了对该教的“禁令”。这样基督教文化在西欧便占有了自己的地位。

公元五世纪,两罗马灭亡,以日尔曼人为代表的蛮族入侵。蛮族痛恨罗马帝国,亦痛恨罗马古典文化,而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熏陶。日尔曼人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上与基督教文化又进一步融合,便形成欧洲“中世纪文化”。中世纪文化是欧洲的封建文化,统治西欧上千年。从成份上分析,中世纪文化包含着这样三种文化因素:希腊、希伯来、日尔曼。可以说“中世纪文化”是这三种文化成份融合的产物。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在这一文化的基础上,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号召,加以创新,再进一步到启蒙时代“理性”的发展,便奠定了近代欧洲文化的基础。

具体而论,希伯来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表现于三个方面:

(一)宗教

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基督教,而基督教就是从犹太教脱胎而来的,因而基督教包含着成份极重的希伯来宗教思想。(略述基督教从犹太教的起源)

1、承袭犹太教的《圣经》作为基督宗教经典的《旧约》部分。

犹太教的《圣经》是希伯来宗教教义,教规的宗教典籍,基督教从犹太教脱胎之后,原封不动地将这一经典为作自己经典的部分,因为基督教后来产生了新的宗教典籍,为作区别,遂将从犹太教接受来的《圣经》称为《旧约》,主要是为了与基督教的《新约》相区别,《新约》中的基本思想实际上是对《旧约》宗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救世主”思想为基础的发展)。

2、基督教吸收了希伯来的宗教思想

基督教的一些主要宗教观念都是来自于犹太教,这些宗教观念原是欧洲传统的希腊文化中没有的,这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佛教思想一样。这些来自犹太教的宗教观念是基督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主要有:

(1)创世观。基督教奉上帝为唯一的主宰、真神,认为他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即上帝从“虚无”之中创造了一切。上帝是完美的。这是犹太教的思想。

(2)平等观。犹太教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基督教亦然,只不过基督教在此基础上作了修正、发展而已。基督教主张凡“凡信主的就叫上帝的选民”(不局限于犹太人),并把“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中人以范围从狭隘的犹太一个民族扩大到所有民族,取消了种族信教的差别。宣扬只要是信主(上帝)者无论什么民族,死后均可升入天堂。这就使“平等”的观念更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基督教比犹太教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3)爱博观。犹太教宣扬神人之爱。即耶和华对犹太选民之爱。基督教则把这种神人之爱推而广之,发展成为同胞之爱,人类之爱,要信徒消除隔核,爱人如已。信徒无论男女,全以兄弟姐妹相称。来自基督教信仰的太平天国就声称:“天下多男人,都是兄弟之辈,世上多女人,都是姐妹之群”。宗教上的这种“爱”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一步发展而成为“自由、平等、博爱”。极“左”思想只承认阶级之爱。不承认超阶级之爱。鲁迅说:“贾府里的焦大绝不会爱林妹妹。”似乎表现的就是阶级之爱的思想。苏联电影“第四十一个”在过去曾因描绘女红军战士爱上白军军官之超阶级之爱而受到批判。

(4)救世观。犹太人在亡国灭种之时,宣扬“弥赛亚”(“救世主”)是上帝派来拯救他们的使者,因而他们视“弥赛亚”为“复国救主”。基督教视“弥赛亚”下凡的肉身就是耶稣(“弥赛亚”即希腊文称的“基督”)。他不但是犹太人的救主,而且是全人类的救主,凡信仰主的人,灵魂都可得救。这是西方基督徒普遍信仰的一种观念。

(5)救赎观。犹太人要向神奉献牺牲(羊)以赎罪,“替罪羊”即由此而来。“弥赛亚”降世殉道,就是为犹太人受罚赎罪,以使民族获得拯救。基督教将其发展为耶稣受难说,成了本教的救赎观。即上帝差子降世人间,被钉死于十字架,流血牺牲,代替人类祭献给上帝作为赎价。因而人类便不需要自己去作牺牲或用祭品去代已赎罪了。

(6)原罪观。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违背上帝之命被逐击伊甸园,始祖对上帝的罪称为“原罪”,因此人人生而有罪。这是犹太教的观念,基督教全部承袭此说。鉴于“原罪”,因而人必须忍受苦难,以戒欲和修行来赎罪。

基督教中的上述观念都是在犹太教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法律

西欧中世纪的法律来源于希伯来法、罗马法和日尔曼法。西欧中世纪的法律之中教会法是最重要的。而教会法的主要来源却是希伯来法律。教会法为全欧通用的法律,它在内容上与希伯来法律相似。内容主要有:

1、神职与信徒(教会法)

对神职人员和信徒教会法都规定了相应的权利、义务。神职人员以教阶制约束,分为不同等级,教皇为最高职,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代表。教皇之下中大主教、主教、神甫、修士及修女。神职人员免服兵役,并按不同等级享有思俸和司法特权。

2、婚姻:规定一夫一妻,并有近视禁婚原则规定。婚姻被认为是上帝的恩赐和安排,因而婚姻关系的确立,必须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才能认可。离婚是禁止的,离婚被认为是对上帝的不忠。故西方人举行婚礼都在教堂,经教主代表上帝认可。不需结婚明,结婚信物就是金戒子。男女结婚也无需“媒婆”介绍。

3、宗教罪。宗教罪是犯罪行为中最严重的罪行。违反教义、叛教、亵读圣物被视为特别罪,按照法律要没收财产,处以死刑。由宗教裁判所判处烧死或点天灯。

4、民事罪。侵犯财产、侵犯人身、家庭均被视为有罪,均按希伯来方式处罪。主要借鉴“摩西十诫”。特别强调“不可偷盗,不可贪念他人财物”等。

总之,教会法在希伯来律法基础上发展而来,贯串着信仰主义原则,以神的法规面目出现,与世俗封建法律相比,教会法具有更强的权威。

(三)文学

《圣经》——旧约是希伯来的结晶,既是宗教经典,亦是文学和历史著作,它经由基督教深刻地渗入西方文化而影响到西方文学,受其影响的有这样几方面:

①日尔曼人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法)、《罗马之歌》(法)、《希德之歌》(英)、《伊戈尔远征记》(俄)其主题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基督教色彩,表达了人与上帝的关系;

②中世纪骑士文学:骑士文学宣扬忠君,护教,崇拜圣母、行侠除奸,这些都是基督教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品有《亚瑟王的故事》、《圣杯故事》、《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③中世纪戏剧:中世纪戏剧产生于基督教仪式,有所谓神秘剧、奇迹剧等,主要上演圣经故事和圣徒传说。虽然这都是宗教戏剧,但都是后来世俗戏剧的先驱。

从欧洲文学的角度而论,对希伯来文学的承袭大体上是通过改编、模仿、借用和借鉴几种方式。

模仿和改编。中世纪西欧的教会文学是模仿和改编希伯来文学的典型。这些作品多出自僧侣之手,主要有故事、诗歌、戏剧和传记等,其中大多根据《旧约》故事或诗歌改编而成。主题多是对上帝的赞美、歌颂或是对教义的宣传。流行于英国的无名氏作《创世纪乙本》就是典型代表。作品成功地描绘了堕落的天使撒但以及地狱的情景,内容以《旧约》故事为基础,只不过增添了一些民间的传说故事而已。(英国作家拉什迪创作小说《撒旦诗篇》被认为是对伊斯兰教的侮辱,遭到伊朗宗教当局通辑,要将其处死。)传记多是圣徒传,题材来源于犹太先知传记,内容基本上是对那些为信仰而献身的殉道者的生平记载,歌颂为上帝而殉道或弃世苦行。

供用与借鉴。借用一是用希伯来文学名词或典故以充实作品,二是借用希伯来文学故事以表现时代精神。但丁和莎士比亚是欧洲文学家用以创作的代表。但丁在《神曲》中多处引用《圣经》典故,作品的第二、三部的中心就是谈论《圣经》。莎士比亚的戏剧可说没有一出不引用《圣经》的名词或典故。故尔不读《圣经》就读不懂《神曲》。

17世纪的英国大诗人密尔顿用希伯来神话写了史诗《失乐园》,用参孙的传说写了悲剧诗《斗士参孙》,法国悲剧作家拉辛利用《旧约》故事写出《以斯贴记》和《雅她利娅记》;18世纪的歌德写名著《浮士德》时,借用了《圣经·约伯记》的部分情节和手法,以表现日尔曼民族的实干精神;19世纪俄国伟大小说家托尔斯泰尤其喜欢和崇拜希伯来故事,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基督教的道德观念。他以“勿以恶抗恶”、“善”等观念,塑造的主人公聂赫留道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形象。其他欧美作家和诗人可说都毫无例外地从《圣经》故事中吸取营养。例如国人熟悉的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写的虽是近代人的生活,无意宣传宗教之义,但在无意之中却随处流露基督教意识,小说引用《圣经》在六十次以上。主人学习简爱的思想行为,几乎都与圣经揭示的精神一脉相通。

由于欧洲文学对《圣经》名词和典故的引用久盛不衰,沿续至今,所以有人认为要想研究欧洲文学必须先读《圣经》这是颇有一定道理的。

在当代,希伯来文学的影响仍然存在于一些欧美作家的作品之中。当代两次大战爆发,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等等,使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心理和精神危机。为表现这种状态下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不少文学家提倡以古代文明反对现代文学,呼吁皈依上帝,于是希伯来文学再次成为作家们借用和引用的对象。特别是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那种以梦幻形成反映人们思想的艺术手法广为西方一些作家采用。在当代西方社会,出现了所谓“迷惘的一代”,表现这一代心理的现代派文学应运而生,各种文学流纷呈,而象征主义最为典型。这派作品多以希伯来、基督教题材和象征来描写西方现代人的颓废消极思想。运用这样的合作手法,产生出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如英国现代派诗人艾略特的《荒原》即是,这篇长诗以“偶像”象征宗教,用“圣杯”象征神力,“雷庭”象征上帝,通过暗示,对比和联想来表现“拯救”的主题思想。即提倡以宗教的力量来改变现实的精神状态。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直接把希伯来文学中的人间乐园——“伊甸园”作为自己小说的标题,用象征的方式表现人世间的孤寂、迷茫和背叛,揭示一切邪恶都是源于无知的真谛。

总之,希伯来文学的影响不仅在古代、近代影响了欧洲文学,而且在当代仍然对西方文学发生着影响。

(四)艺术

希伯来文化对欧洲的艺术的影响也是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绘画和雕塑方面。欧洲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是欧洲绘画和雕塑勃兴的时代。究其原因,首先应归于希伯来文化的传播和基督教对希伯来文化的承袭。希伯来文化中的故事和众多的人物形象是晚、近现代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和力量,即制作的动力和素材。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相当多的名作都取材于《圣经》故事。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雕塑《摩西》、《大卫》是举世闻名的佳作,他们都是《圣经》人物。拉斐尔的宗教画《圣母马丽亚》、《西斯廷教母》、《最后的晚餐》等无一不是取材于《圣经》,到近代,这种以《圣经》为题材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产生了不少闻名于世的传世之作。

希伯来的宗教音乐对欧洲音乐的影响也同样巨大。犹太教的配乐赞美诗歌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一音乐传统为基督教继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后来的欧洲著名作曲家巴赫、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创作。

第四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指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本质的精神。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形式。但就其本质上看是一致的,是贯穿始终的。据此我们可将西方文化概括为进取性、个体性和开放性等几方面的特征。下面对这些特征分别作一论述。

一、进取性——激进性

进取性也就是激进性,所谓激进性是指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中所包含的一种昂扬精神、进取精神、开拓精神。这是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这一特征表现是多方面的,综括而论文学上表现出对英雄史诗的崇拜、骑士精神的讴歌、冒险行为的赞扬以及掀起狂飚突进式的运动;在美学上崇尚阳刚之美、崇高之美;在哲学上以求“变”的片面的思辩,突破旧观念的平衡,取得新观念的跃进和突变;在艺术上崇尚动人心魄的悲剧性冲突,张扬运动和角力精神等。

造成西方文化进取性最主要的原因一是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是西方民族的特殊性格,三是西方特殊的地理环境。

西方经济自古以来就不同于东方国家的经济。东方是大河流域的大农业经济,西方自希腊开始,工商业在经济上就占有极大比重,商品经济发达,而且发展迅速。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以后,生产力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方式不断的变革,不像古代中国那样长期“男耕女织”。西方经济上的急剧变化导致人们观念形态、文化心理和一切相关的文化领域的急剧变化。马克思曾这样描绘资本主义时代西社会观念的急剧变化:“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取消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马克思选集第254页)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文化观念就不断更新,而且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新学说、新流派、新思潮风起云涌,构成了西方文化日新月异的奇观。

尚武,这是西方民族的特殊性格。这种民族性格对西方文化进取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西方人自希腊开始。就提倡尚武之风。这在古希腊的斯巴达表现是非常突出的,斯巴达人的母亲在送子上战场时就要嘱咐儿子:“要么拿着盾牌战死沙场,要么带着伤痕凯旋归来,如果你从战场归来毫发无损,我将感到耻辱。”古希腊人生活中的军事体育锻炼,角力拳击,在奥运会中提倡拼搏精神,人体雕塑对力的赞美……这些都是尚武精神的表现。及至罗马,尚武之风更盛,以至罗马人发展到以残忍的角斗竞技为乐;中世纪时尚武之风转变为“骑士精神”,所谓“骑士精神”。就是武力冒险精神;近代这种尚武精神则转变了为革命暴力对旧势力强劲的摧枯拉朽的冲击力。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理性的狂飚运动,巴黎公社起义的枪声,都表现了西方人大刀阔斧的勇气和气魄。对社会的革新,西方人少有如中国古代那样自上而下的温和的改良,更多地是使用革命,暴力。改良只触及社会的皮肉,而不能动其筋骨。

西方地理范围狭小,交通顺利,国与国之间易于发生关系,这也是决定进取性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欧洲的地理环境促进西方诸国长期处在互相争斗之中。欧洲的历史上,国与国之间战争频繁,厮杀不断,中国古代虽然也战争频繁,厮杀不断,但多是在中国一个国家范围内进行的,就中国一国之内而言,还是相对稳定的。欧洲人处在他们那样的生活环境之下要生存和发展,遇事必须当机立断,不允许如中国人那样“三思而后行”。这反映在文化上就不能讲四平八稳、犹豫不决,而必须雷厉风行。

西方文化进取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反对旧传统和对宗教迷信的抗争。

(本内容的阐述以希腊文化的进取性为代表,并补充西方文化以后相关内容。见《古希腊文化》P8-9)。

文艺复兴及其以后欧洲的文化运动更加表现出了此种精神。中国文化的反传统主要是在“五四”运动以后。

第二,奔放坦露的民族性格。

西方人多感情奔放,对真理和自由的追求十分执着,罗曼罗兰有“不自由,勿宁死”的格言,集中反映了西方人刚直性格的鲜明特点。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西方人好直抒胸意,凡事不喜兜圈子,较少讲隐讳、含蓄,不提倡“忍”。这与中国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忍耐求大目的的民族心理特征形成鲜明对照。西方人打仗讲“勇”。兵对兵,将对将,真杀实砍以勇相见,以力服人,即使解决个人之间的争端也常以武力来决断。“决斗”是西方人解决争端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似乎少于讲“礼”。这也是西方人“奔放”、“坦露”性格的表现。中国人则不一样,我们有讲“礼”的传统,如“先礼后兵”、“退避三舍”、“攻心为上,破国次之”等等。这表明在文化心态上,西方人具有坦荡的一面。在艺术上,西方人重视直观感觉,讲求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感受。例如西方雕刻、绘画中的人物,都着力表现人们自然状态,表现人们裸体美、力的美,而不加以过多地修饰。在造型艺术作品中,亦少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从著名的表现女性题材的西方绘画和雕刻中,我们较少看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那种东方人的羞怯,文学上对英雄的歌颂,对爱情的歌颂都充满一种狂放的热情。对这种感情的泻泄是大胆而不掩饰的。放荡不羁的对异性的追求,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对爱情这样的内心感情,西方人习惯于在语言上,坦白地表达,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不转弯抹角,旁敲侧击。中国则不同,表达爱情讲究含蓄,少于直露,例如“暗送秋波”,“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鸳鸯双双游,蝴蝶成对飞”,并蒂莲,连理枝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人含蓄表达爱意的典型词语。含蓄娓婉的表达爱意是中国的传统。西方人表达男女之爱在行动上也是公开地表露,“拥抱”、“亲吻”……这种方式与中国人对爱情的表达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按旧传统,中国人像西方人那样去表达爱情,就会被视为浅薄,甚而认为下流。这方面的例子是随处可举的。从行为方式上表明西方人性格的开朗坦荡、奔放。

第三,对力的崇拜

对力的崇拜既表现在艺术的作品之中,也表现在文学作品之中。西方的雕刻、绘画作品把“力”作为表现美的重要因素。一是直接通过形象来表现力,二是通过艺术构思来表达力。前者如希腊雕像《赫拉克勒斯》之类,作品极力刻画人体块块饱满的肌肉,以表现力量。后者如罗丹的雕塑《思想者》,思想者本应表现其脑力、智慧,但他的这件作品却是有一位劳动者的形象,也有满身突起的肌肉。他如此构思无疑是着意在突出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一样是十分辛苦的思想,既一目了然,而又隐喻思想者力量的存在。

西方文学中塑造了不少的人物艺术形象,这些被歌颂的艺术形象不少都是些能力过人的勇士,而不是智慧超人的智者。这同中国文学中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是不同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往往带有超人的智慧和贤德的特征,例如上古的尧、舜、禹三王,都是礼、智、贤三者兼备的人物。从春秋战国到鸦片战争,很多史书和文学作品中的英雄都是智者的形象,如孙膑、张良、陈平、官仲、乐毅、诸葛亮等。在中国文化的理念中,这些智者的形象比勇士的形象更为人们所推崇。智者比只有勇武精神的将帅高明。突出的例子便是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廉颇奋战沙场,蔺相如则运筹帷幄,后者的价值在人们心目中更显得重要。项羽、张飞、李逵这样的武夫虽然勇武,但他们的价值相比智者就显得次要了。西方则不同,从古希腊神话到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主角都是勇武过人的力士和英雄。相反,一些讲谋略的人往往成为反面人物的化身,要遭到贬抑。例如《罗兰之歌》中的加奈隆、《奥赛罗》中的伊阿古,他们都属于智者,但都被描绘成叛徒或阴谋家。罗兰的忠勇,奥赛罗的憨朴则被讴歌。这就构成了西方美学中以阳刚之美为特征的独特风格。

第四、思维方式主张片面掘进,即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发挥。

中国文化讲求事事稳重,因而“中庸”、“平衡”、“守常”成为基本的特点之一。中庸和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陈独秀在《东西民族之根本差异》中说:“世或称中国民族安息于地上,印度民族安息于涅槃……西洋诸民族好战健斗……欧罗巴全部文明史无一字非鲜血所书”。与西方人“好战健斗”相比,中国人确实是“和平文弱”的。和平文弱的性格这是中国文化“中庸和平”的表现和反映。

“中庸”是儒家主张,先由孔子提出,然后发展。其精神是主张凡事不走极端,反对过犹不及,要不偏不倚,强调“中和”。在这种“中庸”之道的指导之下就要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来道家提出“不争元德”使中庸思想更加发展,道家讲求“不争”是要求对诸事要采取和解与宽柔的态度,其目的在于“曲则全”。在这种中庸和平的文化熏陶之下,造就了中国人的“忍”的精神,“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这种文化心态的典型表现。这是一种消极的文化心理,与西方人的掘进精神大相径庭。西方文化则不如此,西方不提倡中庸,思维方式上讲求“变”,即追求不断的变化、变革。哲学上赫拉克利特比较早地就提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思想。后来芝诺又以“飞矢不动”的诡辩从另一角度提出了对运动变化的描述。在整个思想发展上西方人突出片面性,不一定讲求全面的平衡,他们把某些在中国可能视为片面的东西加以强调,甚而发展成为一种理论。西方哲学家常常不用对事物整体思考,执其一端便创立一种理论,一种学说,甚至发展成一个学派,形成一个主义。因此,西方文化经常出现思潮峰起,理论迭出的现象。例如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在这个世纪的初期是浪漫主义,随后就是批判现实主义,后来是自然主义,再后来又是象征主义。每一个流派的出现都伴随着对前者某一方面的否定。到二十世纪,现代派的理论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文学上所讲的典型性,即典型论来自西方,这种文学理论要求文学创作要塑造英雄,树立典型。而反对塑造英雄、无典型的现代派也是来自西方。这种不断否定、不断前进的特征正是构成西方文化流派的一个基本特征。

强调片面以求新,从当代法国诗人伊夫·博纳富瓦的一句带有哲学味的格言可作极好的说明。他在一首诗中说道:“不完美是一种突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完美也是美,这是西方文化在文学创作,艺术创作中已广为流行的一种新观点,这种新观点实际上很快形成一种新潮流。这种新观点要求文学作品只强调某一方面就可以了,不必讲求面面俱到。在实践中,这种思想引导人们用“残缺美”的审美观念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例如,西方的一些著名博物馆中保存的许多古代雕塑,多保留着发现时的原样,少臂膊缺腿,无头无眼就任其保留原状,不加修补。这种残缺不全的艺术品给人以特有的美感。西方的一些古建筑,也仍然保持着断垣颓壁的样子,不求修复完整,这方面例子是极多的。前者如希腊雕塑《维纳斯》、《尼凯》,后者如雅典卫城、庞贝古城废墟。对这些残缺的艺术作品或古堡废墟并不有意去修复,让其保留不完整,这是西方文化片面求新的表现。

第五,推重阳刚之美和崇高之美

按一般的理解,所谓阳刚就是明朗刚捷,所谓崇高就是文字的华美加上雄辩力。举例说,中国古诗“骏马秋风翼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中,前一句表现出来的就是阳刚之美,后一句表现出来的就是阴柔之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对中国古诗和西方诗歌中表现的不同的风格作过这样的讨论,他说:“中诗自身已存刚柔的分别,但如果拿来比较西方诗,则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我们在阅读古希腊、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运动等不同时期的西方文学代表作品时,都会感到这种鲜明的特征。西方文化中对人与人感情的描写,缺少中国文学作品中那种缠绵和柔情蜜意。

在论及崇高时,西方学者朗加纳斯说,崇高总是体现于一种措辞的高妙之中,这种以高妙文字写成的东西会使智理警诧而又使合情合理的东西黯然失色,它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作用,操纵读者。这就是华美的文字及其可表现出来的雄辩力。当人们在阅读西方文化名人的作品,例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巴尔扎克、左拉的小说时,就会感到自己的盛情受到一种力量的推动,在滔滔有如江河的语言中不由自主的沉浮,并得到一种升华。西方文化的阳刚之美,崇高之美在中国文化中不是没有,而是相比之下要显得弱些。

二、个体性

个体性是西方文化的又一个典型特征。这一特征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即已出现,到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到一定完美的程度,到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则愈演愈烈,成为一个典型的文化状态。

所谓“个体性”就是指其文化意识形态中所提倡的个人本位。个体性强调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的肯定,对个人独立性的宣扬。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个体性就是反整体性的一种特征,它只强调个性的某些方面,而比较忽视总体的共性的某些方面。

从文艺复兴开始,个体性突出表现为对个人人格、价值、尊严等多方面的肯定,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与倡导。马克思对这种个体性从理论高度给予了肯定和尊重。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肯定“人”的自由发展,这表明了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是接受了西方文化传统中个体性的观念问题的。

西方文化的个体性,在思想上集中体现在它的人道主义传统上;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共性,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问题,不提倡“阶级分析”,不提倡“人与人斗”。在行动上集中体现在自由竞争上,在文学艺术上主要表现为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与个人主义人格价值的肯定上。

西方文化的个体性,以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的口号出现作为完整的表述。这一口号是对个体合理发展正义性的肯定,是对摧残人的禁欲主义的否定。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口号的提出是反宗教的,是反神的,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人道主义是个体性的集中表现之一,下面就人道主义对个体性的体现作些分析。

人道主义我国又译为人文主义,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人道主义首先肯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是由个人的价值来决定的。个人有价值。“人”也才有价值,例如但丁就认为一个人的高贵与低贱,不在他的出身、门第和其他别的因素,而完全取决于它自已。他说:“并非家庭使个人高贵,而是个人使家庭高贵。”他的这个说法首先把个人置于群体之上,是先决条件。没有个人就没有家族,没有个人的高贵,也就没有家族的高贵,个人是首先的。这就对个人尊严和价值作了相当重要的肯定。既然人是有个人价值的,那也是有自由意志的。但丁又说:“人类最自由的时候,就是它被安排得最好时候。”所谓意志的自由就是指不受任何压制、蹂躏和摧残的一种人的本性的自由而合理的发展。这种发展使人的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使人的尊严得以确定和肯定,不受任何暴力和外来干涉的损害。中世纪教会摧残人的本性,其主要武器就是“禁欲主义”。禁欲主义要人们放弃人应有的一切欲望,服从上帝的安排,接受神的主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波科借上帝之口表达了对自由的看法:“我们交给你的是一个自由意志,你不为任何限制所约束,可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你本性的界限。”可见,他们把自由认为是人的本性,是人的个性。借上帝之口表达要求自由的愿望,这是对禁欲主义的一种反抗。

从文艺复兴开始,直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这一整个历史过程都伴随着对人道和理性的追求。从而形成了以人为中心,以理性为追求的整个西方文化大趋势。换句话说“人道主义”和“理性”逐渐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成为资产阶级的核心的思想意识。所谓以人为中心,就是以人的“自我”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的以“自我”为核心的突出个体性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流源。可以说直到今天,这种大趋势并没有改变总的方向。

对人的强调在西方文化中,可以说从古希腊时代就开始了。著名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在他的剧作中说:“世上的希奇珍宝真不算少,象人这样奇妙的却很难找。”因而希腊的哲学十分重视人本身的研究。人是最重要的,普洛达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样的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也有表达,该剧写道:“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想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象天使!论了解多么象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因为人被强调,因而西方文化提倡从个人的感觉和经验出发来审视社会和一切知识,即以人们为尺度来审视世界。例如达·芬奇说:“我们的一切知识,全部来自我们的感觉能力,”又说:“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那些不是从经验里产生,也不受经验鉴定的学问,那些无论在开头,中间或末尾都不通过任何感官的学问,是虚妄无实、充满错误的。”这些都是两方人道主义的内容之一。以“人”为中心的这一思想是进步的思想。

西方文化个体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的个人主观性。

先说是哲学。近代欧洲哲学是创始人之一的笛卡尔(法国)有一句哲学格言,即“我思故我在”,又一位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存在即被感知”。这种哲学观点集中地体现了个人主观性的哲学传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家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

“我思故我在”是富有代表性的理论,这一理论由柏拉图理论发展而来。这种哲学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以“自我”为基础,突出“自我”,强调“自我”。对这样一种哲学思想,笛卡尔有这样一种阐释:“我能怀疑一切事物,只有一个地方万无可疑,这便是“我”,我在这里怀疑,故怀疑的我是存在的。”笛卡尔以“我”为基础,并作为以个人解放为出发点的资产阶级的哲学。笛卡尔以后的哲学家,如黑格尔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以自我为基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哲学思想的过分强调,便走向利己主义。

再谈谈文学。文学以个人的情感为基础,这是西方文学个人主观性的表现。《哈姆雷特》对复仇的描写,那是个人感情的抒发。这种以个人情感为创作基础的文学以浪漫主义发其端。浪漫主义的诗人把诗的创作当做个人灵魂的呻吟和呐喊。他可用诗歌描写个人的爱憎、希望、追求和向往。每一个浪漫诗人都有一个独立的自我精神天地。法国浪漫派诗人维尼说:“怯弱的动物爱成群结伙,雄狮却独立荒原,诗人的步态正象雄狮。”这种独立不羁的步态,反映出西方精神和文化的突出的个体性的独立特征。这种精神与文艺复兴时代的个性解放和自由意志思想是一脉相在的。

19世纪晚期的象征派和二十世纪初的印象派的作品也反映了个人主观性。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在孤立地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而且把世界万事万物都涂上个人情感的主观色彩,在他们的笔下,万事万物都失去本来面目,变成诗人某种带感伤的,具有强烈个人情感的一种感受或印象,即以个人主义主宰诗境。印象派、象征派的画,人们看不懂。诗,人们读不懂。这些流派的艺术家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创作,认为“感觉”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存在主义思想更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个人的价值、尊严、自由遭到侮辱和践踏,战后,有识之士思索并寻求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复兴,于是存在主义应运而生。存在主义一面鞭笞惨无人道的法西斯主义,一面高喊对人的价值的复兴,因而颇得西方人的赞同和支持。事实上存在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仍然是个人主义的,他们提出的人的本质、自由选择、责任感等问题都是以个人为本位的。

补充:“个人主义在现代西方文化中的表现”。

三、开放性(参考:《西方文化概论》113-117)

西方文化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其宽容的博爱精神和与外界的交流中不断地更新和增宏自己这两个大的方面。当然宽容和博爱精神是就其主要时期的主要方面而言,而且特别表现在对外来学说、外来思想的态度上。而不断地更新和增宏自己也只是就其基本的面貌和主流而言。

上述两个特点的形成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特点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特有规律密不可分。

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岛屿。它的海岸线较长,岛屿较多。很早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就得到了较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因此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古埃及、及东方各国很早就有了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这些古国的古老文明,对希腊文化很早就产生了影响,从而使它得到较快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希腊的雅典等城邦的民主制政体的基础是自由民,在自由民阶层中所保持的相对自由和宽泛的政治气氛以及探讨学术的浓厚空气的形成也是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之一。德国艺术史家文克尔曼说:“古希腊艺术的繁荣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气候,一个是政治体制,就希腊的政治体制和机构来说,古希腊艺术的卓越成就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由。在希腊,自由随时都有它的宝座。”①

另外,欧洲诸国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造成了欧洲文化的开放精神。因为这些国家,从远古的历史中国界的变迁,民族的迁徙,使他们对异族文化的接受与吸收成为家常便饭。有些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在古老的历史中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它们的古老习俗、神话和民间传说都有其一致性,这为它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往来奠定了深厚基础。欧洲各国的国界曾被封建王国的帝王严密封锁过,但由于这些王国的国土比较窄小,并不能形成与中国封建大帝国相似的那种自给自足的长期闭关锁国的自然经济条件,所以它们与外界的往来是不可避免的。后来由于彼此的侵扰和争夺使得原来的封建王国的封闭体很快解体形成一个与外界接触频繁的新局面。正如保尔·阿扎尔说:“然而,人使这些严格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因为人们随着征服、条约、对属地的简单而明确夺取在改变着它们。这些栏杆或被人们向前推移,或被人们向后退缩,时而被取消,时而又被树立。旧的地图不再适用了,地理学家们不停地在制定新的地图。人们甚至想把整个整个的王国合并在自己的版图之内,于是彼此间不再有比利牛斯山的界限了。从此产生了内部的矛盾:欧洲是一个各种形态的组合体,它宣称自己是不可触犯的,然而,它自己却在不停地触犯它。”①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本身就充满着频繁的无休止的商品的交换,充满着资本主义的输出和原料的输入,为这种商业资本的交流和往来所促进的生产和科学发展,又为人类的交往和往来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越来越密集的航空线和航海线遍布整个地球,因此,引起了保尔、莫朗这样恍然不悟的确言:‘只有大地’。人们知道克洛代尔和马尔罗在中国,纪德在刚果。欧洲旅游的传统,出现了到北美(亨利·詹姆斯、海明威)或到南美(阿斯图利亚斯、博而赫斯)转大圈子的新形式。”如果那位有兴趣了解欧洲人交往的较详细一点的情况的话,我劝他们读一读《什么是比较文学》的第二章,这里详细介绍了欧洲的作家学者和旅游者们从十六世纪到今天同世界交往的情况,那是相当使人大饱眼福的。

这些旅游者们象拉封丹笔下的春燕,一方面把本国的文化信息带给对象国,另一方面又把对象国的文化春泥衔来,营筑欧洲文化的窠穴,形成了欧洲文化的智慧大本营和开放型的知识宝库。

人们不会忘记十字军东征的军人维勒哈瑞所著的编年史资料里有多少东方智慧,忘不了参加意大利战争的杜蓓蕾先生从意大利的文化里吸取了多少对七星诗社有利的营养,忘不了文艺复兴时期蒙特涅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文化中所摄取的精髓,忘不了启蒙运动中的主将伏尔泰在受到路易十四卫团长洛安骑士的棍棒的敲打以后逃亡英国时,从英国文化中所吸取的丰富营养,也不会忘记,法国的首都巴黎曾被它的大诗人阿拉贡赞赏地称为“世界公民的避难所”,它曾收留了来自几大洲的落魄文士,使他们安心在那里从事文化活动。这样的事实充满着整个欧洲的文化史、思想史和哲学史。

欧洲文化的开放性是欧洲迅速发展的一种文化生理的需要。

自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欧洲这位资产阶级的文化巨人,便怀着便便空腹的巨大需要来吮吸世界文化的乳汁,来保证自己文化机体的迅速成长的迫切需要。尽管它这种做法有点不大体面和光彩,但它的成长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促进确是有益的。

资产阶级的新生面临的第一个需要就是掌握人类的文化财富来保证自己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气候。文艺复兴中出现在欧洲诸国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热,正是这种迫切要求的鲜明表现。资产阶级不能凭空创造自己的文化,它必须全力、毫无保留地、搜罗一切封建的、奴隶制的乃至远古的古老文化来为自己服务。因此,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所出现的文化繁荣和造就的无数辉煌的文化巨子都具有这种以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帜的鲜明特点。当时的许多诗人、作家,如莎士比亚、蒙特涅、龙沙、杜蓓蕾,首先是学之有素的饱学而博学的大学问家,其次才是一位诗人和作家。法国在当时成立了法兰西学士院,正是这一时期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和明证。可以说,文艺复兴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高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是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扫除愚昧浅见、孤陋寡闻和鼠目寸光的封建残余势力,为资产阶级的登基加冕做舆论准备。所以当时的伟大思想家们在封建势力还相当猖獗的情况下奋力斗争。虽然伏尔泰、卢梭等都屡遭迫害,但他们所做出的光辉业绩却在西方文化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英名。

启蒙运动的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了古典主义时代欧洲中心的传统文化偏见,大胆向东方,向一切文明的国家张开求援之手。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高举批判的旗帜对当时一切狭隘偏见和一切思想束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用理性的光辉扫荡罩在欧罗巴大地上的一切宗教的阴霾和封建残余的影响,卢梭说:“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①为了真理,为了自由,必须同宗教的愚昧观念作斗争,必须大力宣传理性的崇高,他们所进行的不只是改良,而是一场天翻地覆的思想革命。保尔·阿扎尔说:“十八世纪不满足于改革,它要打翻的是十字架,它要用革命取消的是上帝与人相通的思想,它要摧毁的是生活中的宗教观念。”②为了达到这一艰巨而宏伟的目标,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大胆向东方文化吸取有益的知识和思想,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著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首先,他们对待世界文化的态度是平等的,他们摈弃了英、法传统中夜郎自大的傲慢态度,心平气和恭恭敬敬的向一切有智慧的民族文化学习。

启蒙运动中的主将狄德罗和伏尔泰曾虚心地向中国学习,有人指出孟德斯鸠的《法意》(或译《论法的精神》)是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而写成的。他在大百科全书中所写的《中国哲学》的条目里盛赞中国的思想。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中掌握中国知识最为丰富的一位作家,被当时的法国人尊称为“中国之王”。伏尔泰写道:“欧洲的贵族同商人,凡迂东方有所发现,就只晓得求富,而哲学家倒是在那边寻得一个道德的新世界。”从中国的儒家经典中撷取了大量的思想财富来丰富自己,从而形成了自己以道德为中心原则的思想。

欧洲的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都高度评价中国的哲学,他们都多少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有些偏爱,他们的这种偏爱中,不只是个人的兴趣问题,而反映出西方文化的开放性的典型特征。

西方文化的开放性,使其在欧洲内部的国与国之间,在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互相促进互相溶合,并逐渐转向对东方,对拉美的开放和交流,这种开放的精神做为一种西方文化的特征积淀在它的机体之中,形成与中国文化迥异的特点。它敏感尖锐、多变,更新的周期越快越来越短。尤其发展到二十世纪以后,其发展之状更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第五章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

第一节早期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产生及早期的发展

“基督”意为“救世主”,系拉丁文“Christus”(基利斯督)的汉字音译。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古以来它有着极其广泛的信奉者,它对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即使在现代也仍和一些国家的政治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仍然是广泛流行的一种宗教。因此研究基督教,考查它的历史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它的产生和演变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了解基督教,就不能透彻了解西方(欧美)从古至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在了解基督教之前,应对宗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宗教是什么?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宗教历史上,有如下几种代表性认识:

“宗教是神的启示”(神创宗教论);

“宗教是人的天赋观念,是人的永恒情感”(宗教人性论);

“宗教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宗教人/性论);

“宗教就是道德规范”(宗教功能论);

“宗教是一种人生态度”(自我意识,自觉意识论)。

经典作家对宗教有精辟的论述。恩格斯说:“一切宗教,不是别的,正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支配着自己的那种外界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力量的形式。”(见《论历史科学》P86),马克思也指出:“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是没有精神的状态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见《论历史科学》P89)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事实,符合马克思的科学的论述。对宗教的本质,我们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认识:宗教是一种历史社会现象,并非是神灵的启示;宗教有固定的组织,有活动、有社会影响,因此是一种社会力量;宗教是一种思想体系,它有自己的教义、教律、教礼,都有自己特有的宗教神学理论。对于宗教的本质,这是我们认识宗教必须应当把握的,也是我们了解基督教所必须的。

1、基督教产生

基督教最早产生于巴勒斯坦,它是公元一世纪左右在巴勒斯坦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概括地说基督教是古代这一地区特殊社会环境,激烈的社会斗争和民族斗争的一个产物。

公元前64年,巴勒斯坦被罗马征服,庞培把犹太置为属国受叙利亚总督节制。罗马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统治之后,一方面利用犹太国王和祭司统治人民,另一方面罗马统治者又直接地对犹太人进行横暴的武力掠夺,征收沉重的捐税。被犹太人奉为神圣的耶路撒冷神庙及其宝库多次被罗马人洗劫,致使犹太人十分仇恨罗马,多次爆发反罗马的起义,罗马人残酷地镇压了犹太人的反抗,被俘的犹太人或卖为奴、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公元66年,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历史上称为“犹太战争”。这次斗争是由于罗马总督横蛮掠夺耶路撒冷神庙而引起的,犹太各阶层都参加了反罗马人的斗争,人民起义坚持了四年,最后被罗马军残酷的镇压下去了,被俘者2000多人,都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处死,其情景惨不忍睹,钉有犹太人的十字架,一个接着一个,以至于“没有地方再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钉人。”除死难者外,耶路撒冷居民有七万人被卖为奴隶。起义虽然失败,但给了罗马人以沉重的打击。

犹太人反对罗马统治的斗争,对罗马人深刻的仇恨,反压迫、反剥削的思想,促进了犹太人中新的宗教思想和教派的形成。

尚在罗马征服犹太以前,犹太下层居民中就已流行反对王权和犹太教正统教派的秘密教派。他们在秘密结社中实行财产公有,宣传反压迫,反剥削,祈求“救世主”的来临,宣传结束现存的王朝统治。当后来反对罗马的斗争遭到残酷镇压以后,犹太民众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在愤怒和绝望之中,只好转而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降临上面。他们希望救世主把他们从被奴役,受压迫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中形成了一个信奉“救世主”,祈求“救世主”早日降临人间的群众运动。这样的宗教群众运动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中心,逐渐转入叙利亚、小亚细亚和埃及一带。信奉者逐渐扩大,不只局限于犹太人,罗马帝国境内被压迫的其他民族的下层民众也成了“救世主”的积极信奉者。这一宗教运动便打破了犹太人单一民族的界限形成了多民族信奉的基督教。基督教最初就是作为这种被压迫群众的运动而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最初是奴隶和被俘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见《马恩全集》V22,P252)。

基督教最初是作为犹太教的一个支派,一个异端的支派而出现的。犹太教在社会的大变动中分裂出一些支派,主要的支派有以西尼派(亦译为艾塞尼派)、吉罗特派(又称狂热派或奋锐派)法利塞派等。

吉罗特派代表城市穷民、丐乞的要求,宣传推翻罗马统治,主张天国最后的审判。该派宣扬现实世界充满罪恶,不可能改善,最终将会毁灭,将会有“世界末日”。当“世界末日”到来时,上帝会对一切活着和死去的人进行审判,善人会升入天堂,恶人将打下地狱。面对现实,该派主张推翻罗马统治要使用暴力,所以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派别。

法利赛派系保守宗派,代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利益。主张严守教义,以求得“救世主”的解脱。

以西尼派代表下层牧人的利益,信仰“弥赛亚”(“救世主”)对人类的拯救,不主张斗争,希望救世主早日从天而降。主张财产公有,过禁欲生活,据说耶稣就出自这一派,因而这一派与基督教的起源关系极大。

以上各支派在宗教思想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相信“救世主”。“救世主”的思想开始是由所谓“先知”宣扬和传播的,是犹太教原有的思想之一。在耶稣以前的著名的先知约翰就宣称:“上帝的统治即将来临,他的公正的意志,将在人们心中和生活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在那时,将没有罪人的立足之地,末日审判,罪人都将灭亡。”他督促人们准备迎接这个转折关头,要忏悔自己的罪过,取得上帝的宽恕。指出凡表示悔改的要用约旦河的水来沐浴洗净。这种“救世主”将为人类带来解脱的思想,经过广径流传、最终排斥了其他教派,成为犹太人中与正统的犹太教对立的新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所宣扬的宗教思想是有一定的思想来源的,对此恩格斯作了论述。他指出基督教的思想来源一方面是东方神学,一方面是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特别是斯多葛学派的思想。犹太教神学就是东方神学,该教信奉耶和华神,把耶和华神视为万物的主宰。此外还吸收了其他东方的神学思想,例如埃及的、伊朗的……等等。基督教的一些思想,早在希腊的斯多葛学派思想中就有了,例如斯多葛的代表人物辛尼加就主张恬淡寡欲。基督教还把希腊哲学中的“罗格斯”(中译为“道”)作了宗教性的解释,认为它是上帝和万物之间的中介,主张服从命运、服从神的安排。

2、早基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

(1)耶稣的传说

基督教的传说把耶稣认为是创始人,他就是“救世主”的具体形象(肉身)。基督教的四部《福音》书宣扬耶稣的生平事迹,加上了不少神话。《新约·福音书》中说:耶稣是巴勒斯坦“加利利”人(约公元1—344),其父为木匠约瑟,母亲玛利亚为童贞女,因上帝显灵而孕生耶稣于“伯利恒”。福音书中把他形容成神话般的人物,说他是上帝的儿子,为了拯救人类于苦难之中,上帝显灵使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未婚而孕生下耶稣。耶稣长大之后颇具神力,在巴勒斯坦传道多次表现出医治病人,驱逐魔邪、起死回生等奇迹。他收了十二个门徒,在犹太人中宣传他的宗教主张。他常用寓言或比喻来宣传教义,他传教的言辞因而具有诗一样的魅力。

耶稣他教人要忍受苦难,信仰上帝、虔诚悔罪,要信徒照上帝的要求具有好的品质:“纯朴而自然的虔诚,纯洁而正直的生活,无私的善良和仁慈。”具有这种沉重品质的人,死后就可以升入天堂,否则就会下地狱,他宣传富人和剥削者是有罪的,是邪恶的,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孔还难。”他宣传反对罗马,仇视罗马,宣扬罗马是“魔鬼的住处,是污秽之灵的巢穴。”是“巴比伦大淫妇”,终将要毁灭。耶稣的活动,引起了犹太上层和罗马统治者的仇恨。据说最后他们勾结起来,用30块银币收买了耶稣的大弟子犹大。将他逮捕。于一个星期五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星期日)耶稣复活,不久升天。因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后来基督教就用十字架作为标记,并将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复活节,将每年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其实,历史是否真有耶稣其人,至今尚无定论。

(2)基督教的原始教义

早期基督教的教义,主要体现在《启示录》中,教义主要内容表现在如下方面:

a、信奉上帝耶和华,相信“救世主”不久就要下凡,拯救人类摆脱苦难。坚信救世主会驾着彩云到来,那时,上帝的统治就会显示它的权力和荣耀,并将以末日审判宣告现实世界的终结。

b、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社会地位一律平等;要求信徒把财产献出来,一起过共产生活(反映了劳动群众的社会理想);

c、鄙视富人,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不拜罗马的神灵,不拜罗马的皇帝像。诅咒罗马统治就要倾复;

d、提倡禁欲思想:之所以提倡禁欲,在于教徒(下属民众)把肉体的欲望看作是一种罪恶,因为在奴隶社会,世界的一切,包括奴隶的人身都是奴隶主的,只有奴隶主才能恣情纵欲,而奴隶不可能实现任何物质的欲望。他们把肉体的欲望看作是罪恶,就是希望消除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罪恶的世界。

基督教的这些教义中所宣扬的救世主思想虽然是一种自我麻醉,但就其反抗罗马帝国统治来说,是具有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的,这在当时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同时,基督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度,也不主张暴力斗争以实现其教义。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比较稳固,奴隶和其他穷苦人民的起义镇压下去,由于基督教这种教义十分投合下层民众的意愿,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所以在绝望之中,人们便纷纷加入基督教。

(3)组织

基督教的组织形式源于基督教的理想,基督教宣传要建立理想的“千年王国”,在这样的理想王国里,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和剥削,最早的基督徒就照这样的理想组成宗教社团。基督教的早期组织为基督公社,最早的文献《约翰启示录》曾记载小亚细亚有七个基督公社。在公社中,信徒们的财产都是公有的,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他们一起举行宗教仪式,诸如祈祷、赞歌、洗礼、听道、聚餐等。公社的主持者称为“使徒”,主要使徒包括长老、助祭。公社对教徒中的孤、寡、病、残予以救济;还出资赎回成为罪犯或战俘的教徒;帮助教徒解决紧急困难,劝谕人们要宽待奴隶等。教徒都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其誓言是:①不欺骗、不说谎;②不偷盗、不奸淫;③不作邪恶的事;④不背叛教。基督教徒所遵循的誓言是源于《摩西十诫》的精神,即:不敬他神(只信上帝)、不拜偶像、不妄称神召、当守安息(劳作六日、第七日为圣日,应当休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窃、不作伪证、孝敬父母。(见《比较宗教学》)

公元二世纪,基督公社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教会,出现了专门负责教会事务的教士(一般神职人员),长老(教徒首领)和主教(教区主持人)。后来,基督教新教称教务人员为“牧师”,此称呼源于《圣经》,《圣经》以牧人比喻耶稣,以羊群比喻教徒。教会由于教徒的捐献也渐渐积累了教产,教产由主教管理。

二、基督教早期的发展演变

(1)经典

基督教的经典就是《圣经》。《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新约》是基督教兴起之后才有的。在二世纪后,基督教的经典逐渐形成,它主要包括四部福音书,即《马可福音》、《马太福音》、《路伽福音》和《约翰福音》,此外还有《使徒行传》、《启示录》等。“福音”即好消息、福音书主在是宣扬耶稣的生平事迹。有关于耶稣的事迹、基督教的教义、思想等都来源于福音书。

(2)基督教的传播和演变

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罗马,起初只在下层社会流行,因为它的教义反对罗马的统治、诅咒罗马帝国,因此遭到罗马皇帝的迫害。根据塔西陀的记载,在尼禄皇帝当政时,有许多基督教徒就曾被横加放火焚烧罗马城的罪名被处死。罗马统治者企图用强权来消灭基督教,但未能得逞,随着罗马奴隶制危机的加深和罗马皇帝残暴统治的强化,基督教传播日益广泛。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它的性质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传播过程中,基督教信众的成份首先发生了变化。一些富人(商人、大地主等)也加入基督教。公元2世纪与3世纪间,一些富有的社会上层人物对奢侈糜烂的帝国感到失望,也渐渐皈依教会。他们捐献财产,加之又有文化教养,因而逐渐在教会中取得了领导地位。在公元2世纪后期,基督教就从最初“受苦受难人”的宗教逐渐向富有者,统治阶级的宗教演变。无论在成份上、组织上和教义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会渐渐拥有大量的产业和金钱,担任教会职务变成了有利可图的事业,教会逐渐被一些有财有势者所控制。教义的变化是最突出的变化。变化中的基督教思想在原始教义之外,加上了这样一些新的内容:a、“原罪说”。原罪说来源于《旧约》中有关亚当和夏娃的“罪”的思想(略述亚当、夏娃故事),认为不只是富人、恶才人有罪,人人都是有罪的,因此,每一个人都需要由上帝来拯救;b、忍耐服从。劝人们要忍耐现实的苦难,要服从命运的安排,不作暴力反抗的事。同时提倡博爱,要爱所有的人,甚而要爱仇如己。如《马太福音》中在说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之后,又说:“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恶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转过来由他打。……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居,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马太福音》V5,第33、43—44C)。要人们寄希望于来世。c、宣扬君权神授。基督教由反对罗马的统治转而号召人们服从神授的政权,号召奴隶要顺从主人。《新约·罗马书》中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从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自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罪。”《彼得前书》。还宣扬说:“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有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这一类新的教义的出现使基督教越来越符合富人的口味,而原来反罗马的情绪也渐渐地淡薄了。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教阶制也产生了。教阶制是基督教组织的宗教管理体制,这种制度是仿照罗马帝国后期的官阶制形成的。主教、神父、助祭三品位构成教阶的主体。主教是一个城市中教会的首领。

随着基督教成份、教义和组织的变化,基督教本身也开始出现分化。这时候坚持原始教义的教派被视为异端。例如蒙坦努派,该教派反对同罗马妥协,反对教会拥有财产,其思想不符合基督教新思想的潮流,因而受到排斥。

三世纪危机以后,基督教迅速发展,甚而一些大官史,皇亲国戚也加入基督教,有些城市逐渐成了教会中心城市,如罗马、亚历山大里亚,拜占建等城。

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被罗马统治者镇压到利用的过程,开初罗马皇帝对其采取迫害的政策,因其不敬罗马神而被压制发展。戴克里生时就曾大肆迫害基督教,他没收教会财产,屠杀基督教徒,焚毁基督文献,但这时的基督教已经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戴克里先的迫害反而加速了它的发展。到君土坦西时代,由于基督教发生了演变,被统治阶级利用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君土坦丁便改变政策,开始承认它的合法地位。313年,君士坦丁公布了“米兰敕令”,允许基督教徒信仰自由,发还被没收的教财,并对教会加以保护,还对教会的僧职人员给予一系列特权,如免税、免役、有权接受遗产等。主教还有权释放奴隶。君士坦丁本人还积极参与教会事务,慷慨捐赠,临死时还受洗入教。这样,基督教便开始成了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精神支柱。

基督教在获得罗马帝国承认以后,内部产生了教派分裂,分裂成正统派和异端阿里乌派(阿里乌派)。正统派主张圣父、圣母、圣灵三位一体,阿里乌派则主张基督具有人性(人的本质),反对教会上层特权和财富,坚持早期教义,该派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思想。325年君士坦丁召开了“尼西亚”宗教大会,正式斥责阿里乌派为异端,统一了基督教的教义,还规定了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庆节,每年春分月园第一星期为复活节就是此时确定的。(君土坦丁在尼西亚宗教会上还规定以凯撒制订的“儒略历”(“儒略”为凯撒的姓,亦译作“尤里乌斯”)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未规定那一年作为儒略历的起点。后来到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上推五、六百年,把传说中的耶稣诞生年说成是公元元年。所谓“公元”依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以拉丁文A、D表示,在此以前称为公元前,英文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此后,这个历法稍有变化,进而发展成为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这就是公历的由来。)

正统派后来发展为东正教,阿里乌派在君士坦丁死后几十年逐渐传入蛮族地区,与蛮族反罗马的斗争相结合。该教派也传入北非,并在北非得到发展,与北非反对罗马统治的斗争结合。

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进一步提高了基督教的地位,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这标志着基督教已完全成了罗马帝国统治的精神支柱。公元455年,罗马大主教利奥一世自称“教皇”,从这个时候起,基督教便开始有了教皇。教皇宣称是基督在人世上的代表,他在教会、信徒中具有最高的权威,现在教皇住在罗马“梵蒂冈”,亦称“罗马教皇”。

基督教发展到中世纪,它又成为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基督教对欧洲社会和思想文化的控制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中世纪欧洲的精神主宰。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基督教经过改造(宗教改革)又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的宗教,不但流行于欧美,进而传播到世界更广泛的地区。

第二节教会的统治与西欧文化

一、基督教会的统治(5——15世纪)

5——15世纪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主要的标志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神上的,即基督教教教义成为西欧社会思想最强固的网罗;其二是政治、经济上的,即基督教会是整个西封欧封建主义的最顽固堡垒——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要很好理解基督教的统治,有必要先了解以下问题:

1、基督教的两大教派

随着西欧封建制的确立和发展,奴隶制时代出现的基督教逐渐演变,成为了适应封建社会需要的统治宗教。又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督教在发展过程中便形成了两大派别,公元1054年,两大教派正式分裂成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天主教:又自称“公教”,是以罗马为首的西部教会。天主教除主张崇拜天主(上帝)和耶稣而外,还崇拜“圣母”玛利亚,强调教徒必须服从教会权威,声称教士有受自天主的秘神权力,可以对世人定罪或赦罪,并有一套森严的教阶制,它统治范围是西欧各国,流行于拉丁语区。

东正教:又自称“正教”,意思是正宗教会,是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部教会。正教否认罗马教皇有高出其他主教的地位和权力,主张除主教以外的其他教士均可婚娶,在教义上与天主教略有分歧。5—15世纪时,东正教直接受拜占建帝国控制,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因为宗教仪上都用希腊语,故东正教也称希腊正教。十六世纪末,东正教在莫斯科设立大主教后,又逐渐形成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受沙皇政府控制。至十八世纪,东欧有些国家的东正教教徒宣告在行政上对君士坦丁堡独立。东正教流行范围主要是东欧,即东欧的希腊语和斯拉夫语地区。

2、教父学

基督教作为一种精神统治工具,主要是通过它的宗教神学理论,也就是所谓“教父学”。基督教在发展过程中,经罗马皇帝君士坦丁325年在尼西亚召开了第一届宗教会议,统一了教义,制定了“尼西亚信条”,这个信条后来经过奥古斯丁等神学家(基督教所谓“教父”)的证论和注释,便成为一个系统的基督教主义的准则,这一套神学理论就被称为“教父学”。教父学最基本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创世说”、“三位一体说”、“原罪说”、“救赎说”和“天堂地狱说”,在基督教占色对统治的时代,凡对这些教义持异议者就被视为异端。

教父学的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整个理论体系的内容有如下几点:(1)世界万物均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因此上帝是世界的主宰(“创世说”);

(2)上帝是一个有意志、有智慧、有感情的人格化的神,它具有所谓“圣父”(即上帝)、“圣子”(即耶稣)和“圣灵”(神的流出物)三位人格,而三者又存在于相同的一个神的实体之中(“三位一体说”)。

(3)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和违背上帝之命,偷吃了“伊甸园”中的“知善恶树”上的禁果犯了罪,因为他们作为人类的始祖,所以其子子孙孙,即每一个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原罪说”)。

(4)人类注定要世世代代受苦受难,只有救世主耶稣为人类救赎,人类才能解脱(“救世说”)。

(5)要求得解脱,必须忍受现世苦难,能忍受现世苦难的人,灵魂就能进入美好的境界——天堂,否则就爱会受到打入地狱的惩罚,永不得救。因此人们应当鄙视现世生活,绝情吃苦,禁欲清心(“天堂地狱说”。)

3、教会(天主教教会)

在基督教的早期,教会作为一种宗教组织尚未产生。当时的宗教组织是基督公社,在发展过程中,公社逐渐演变成了教会。教会最初只是教徒聚会的场所,一个聚会场所就是一个教会,彼此没有从属关系。“尼西亚会议”以后,教会便由聚会场所变成了控制教徒的组织,并被视为是上帝在现世的代表组织。教会主要的职能是主持七种“圣事”:(1)洗礼(入教仪式);(2)坚信礼(坚定信徒信仰);(3)忏悔礼(教徒向神职人员坦白所犯罪行并表示悔改);(4)圣餐礼(即“弥撒”);(5)终敷礼(教徒临终前由神职人员敷“圣油”,以此赦免一生恶罪);(6)婚配礼(主持教徒的结婚仪式并为之祝福);(7)授职礼(神职人员就职神圣化仪式)。

基督教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教会组织就按罗马行政区域来划分了。宗教管理体制上设立了主教、大主教。大主教是一个大城市的教会主持人,要统辖附近各教区。当时的主要大城市是: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安条克,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等。君士坦丁堡后来取得了对东部四大城市的领导地位。罗马城的大主教,因其教会地处首都,政治经济势力最大,又据说罗马教堂是由耶稣的大弟子彼得创建的,因而地位最高。455年,罗马的大主教利奥一世接受皇帝的授权成为了第一个教皇。八世纪中叶,经过“丕平献土”正式形成拥有一定版图的教皇国家。(参见刘明翰:《世界中世纪史》)。

在封建社会初期,由于王权微弱,封建割据严重,天主教趁机扩张,不但成了西欧社会的精神堡垒,而且成了西欧最大的封建主,罗马教皇也就成了封建地主的代表。

4、天主教会的统治(教会——西欧封建势力的国际中心)

①经济上——拥有西欧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最大的封建地主。

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地主。教会通过国王、教徒的赠予和贡献。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在西欧各国,教会占有的土地一般都在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土地上的农奴直接受到教会的剥削。教会又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教会利用各种宗教迷信勒索敲诈,而本身又享有免税的特权,所以教会十分富有,实际上是从不会破产的封建主。由于教会经济上的富有和它的特殊地位,所以教士、修士大都生活奢侈,行为放荡,(可举小说《牛虻》中主人公亚瑟的生父蒙泰里尼说明)。

②政治上——最高统治者——西欧国际政治中心

教会有一套完整的宗教组织,它按照封建等级制的原则建立了“教阶制度”,形成了严密的统治系统。罗马的教皇为最高宗教首脑,教皇亦称“罗马教皇”,居于梵蒂冈。教皇从大主教中选举产生,任期终生,他被视为是“基督在人世间的代表,”是“永无谬误”的“教皇”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意为“父亲”。教皇之下设天主教、主教、神父等等。主教各有辖区、管理本区内的宗教事务,其宗教权力一直达到下面最小的乡村。乡村也设教堂,置教士以管理民众的宗教事务。

教会是西欧最大的政治团体,拥有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教皇格利哥里七世认为教皇权力由基督使徒承袭而来,为上帝所授予。教皇拥有对一切教徒管辖的最高权力,国王是教徒,当然应服从教皇的管辖。理论上比喻说:“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而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芒是向太阳借来的。”因此,教皇有权控制国王,教皇的权力表现在有权要求国王作忏悔,有权解除臣民(教徒)对国王的服从,有权开除国王的教籍,甚而废黜国王。教皇的权力到英诺森三世时达到顶峰。德国皇帝被教皇废黜的事可以说明教会政治力量的强大。德皇亨利四世因主教授职权与教主格里哥利(1073—1085)斗争。德皇企图推翻教皇统治,进行了反教皇的种种活动。1075年,教皇下诏。宣布开除德皇亨利四世的教籍,废止他统治德意志的权力,并宣布解除德国基督教教徒对亨利的效忠无效,这样一来,德国的反皇帝势力遂要求皇帝退位。教皇的诏令使德皇亨利陷入无奈之中,不得不改而向教皇求情。1077年1月亨利专程到意大利教皇的居住地——卡诺莎堡求见教皇。教皇拒不接见,逼得亨利赤足跪在雪地中哀求了三天,最后才得以晋见教皇。教皇见亨利屈服,才表示同意恢复他的教籍和对德意志的统治权力。教会宣称,教会的教条同时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具有法律效力。教会在各地设立了宗教法庭——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审理一切宗教犯罪。凡不合基督教信条的,一律被教会视为“异端”并遭到迫害,直到把人烧死。10—13世纪,教会曾以异端、女巫等罪名烧死无辜妇女数千人;14世纪初,一个宗教法庭还对已死的89人判处异端罪,这些人的后三代均因前辈的异端罪而遭到株连。

③天主教会对思想文化的统治

中世纪时,基督教的迷信神学思想是当时的统治思想,它严密地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思想和文化,以致于政治、法律、哲学、文学等一切都从属于宗教,服务于宗教。“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科学是宗教的仆人”。这是对中世纪教会控制思想文化的很好的说明。

这一时期,教会主要使用了两大法宝作为统治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一是蒙昧主义;二是禁欲主义。

蒙昧主义:基督教向人们宣传,人世间的不平等制度是由上帝安排等,不能听凭人的意志来改变。要人们相信上帝是“全知全能”(即万能)的,自己只不过是上帝的“不知不觉”的奴仆,因而没有必要去掌握文化知识。教会对人民施以愚昧教育,一位教皇格利哥里一世说:“不学无术是真正的虔诚的母亲”,把无知无识认为是对上帝虔诚的表现。所以,在这种愚昧教育之下当时欧洲人大都不识字,只有教士识字,教士识字的目的就是向人们读经讲道。教会宣传神学就是一切知识的顶峰。教会学校开设的目的就是培养教士和为国王服务的人。教会的初级学校附设于每一教区或教堂,由教士任教师,主要学习拉丁语、祈祷和礼拜仪式,以后(11世纪)教会学校增加了学算术,听宗教故事等课程。

教会中级学校附设于修道院或大教堂,主要学习“自由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受教育的只是少数特权者。

禁俗主义:基督教向人们宣扬禁俗主义,大主教奥古斯丁(公元354——?)著的《上帝之城》(或作《天城》)就是禁欲主义的理论基础。在此书他宣扬“原罪”的思想(即“原始罪恶”之说),说人类的祖先亚当在伊国偷吃了禁果犯了罪,因此他的子孙,即整个人类都是罪人,人们只有信仰上帝,用禁欲、离戒、忏悔、出家等修行的方法,才能摆脱人世的罪恶和痛苦,得到上帝的挽救,死后便能升入天堂——“上帝之城”。这套欲禁主义思想,就是要人们忍受现实的苦难,对一切痛苦逆来顺受,放弃反抗斗争。

教士们一方面要求人们禁欲,而他们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纵欲生活。西欧中世纪,思想文化完全为神学所笼罩,一切为神学服务,凡与基督教精神不合的思想文化就被视为异端邪说,予以排斥。古希腊罗马文化因具有鲜明的世俗精神,与基督教神学抵触,遭到教会的排斥和摧残。教皇格利哥利一世就下令:①摧毁古典文化中心,关闭罗马帝国的高等学校,烧掉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害杀著名学者;烧掉罗马最古老的图书馆“巴格丁”图书馆。②搞文化专制。开列禁书目录,封闭图书资料,禁止阅读古典和当代作家作品。捣毁古代建筑、艺术雕像和破坏其他历史文物。把书写在羊皮纸上的古代著作用刀刮去,在上面抄写关于上帝显灵的神迹,记载“圣者”的事迹,修道院编年史等。③垄断文化教育。以“圣经”教学代替一切教育,宣扬神学是知识的顶峰,反对观察自然和研究自然,要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圣经”中去寻求答案。这样的神学教育常常得出荒谬结论,如地球是平形四边形,耶路撒冷就是地球的中心等。

④教会简评

二、经院哲学和大学

1、经院哲学

所谓“经院哲学”就是基督教哲学,“经院”就是“学院”,经院哲学也就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它实际是一种宗教神学体系,主要哲学思想承袭自“教父学”,这种哲学在教会学院中讲习,是8—13世纪西欧各大学的公共课。

经院哲学利用哲学来为神学服务,“哲学是神学婢学”。这种哲学使人们相信现实社会是上帝制订的秩序,任何反对这种秩序的斗争都是违反上帝意志的邪行。经院哲学轻视经验知识,崇奉教会权威,压制自由思想,它以歪曲古希腊罗马思想家的学说,尤其是亚里斯多说来为神学服务,它“扼杀亚里斯多德学说中活生生的东西,而使其中僵死的东西万古不朽”(列宁语)

经院哲学在论证时所采用的方法是烦琐的形式主义的推理方法,用这样的方法对现实的宗教教条进行烦琐的空洞的论证,得出琐烦空调的结论。论证过程中常常咬文嚼字,玩弄概念,因此,也叫这种哲学为烦琐哲学。

经院哲学不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所讨论的常是一些极端荒谬的问题。例如:“把猪带到市场上去的究竟手呢,还是绳子?”“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天堂里的玫瑰花长得有刺呢,还是没有?”“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住在哪里?”“胖子死后转世是胖子还是瘦子?”等之类,因此人们把一切脱离实际,无谓的钻牛角尖,死啃书本、咬文嚼字不顾事实和实践的情形都称为经院习气或烦琐哲学。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天主教会“圣徒”托马斯·阿奎那斯(13世纪),其所著《神学大全》是一部古代经院哲学的学百全书。其书宣扬宇宙的整个体系都倾向于上帝,上帝是宇宙的最终目的。认为知识都应以证明上帝为目的,否则任何知识都是罪恶,19世纪托马斯的神学被罗马教皇宣布为天主教最高的哲学权威。一直到现在,托马斯的神学还支配着天主教的思想体系。

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例子见教材188页)。

唯名论和唯实论是经院哲学中两个相互斗争的派别,这两种派别的斗争其实质就是物质是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的问题。争论的根本问题就是“名”与“实”是否存在。唯名论的代表人物为贝伦加里,他认为概念是人类思维的结果,概念只是用以概括个别物体的名称,其本质不是实体。唯名论否认“圣餐”中吃的饼和酒是基督教的肉和血。唯实论唯恰恰相反,代表人物安瑟伦认为一般概念是某种精神实质、先指个别物体而存在,并以三段式论证上帝的存在。这种斗争包含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对立哲学体系相斗争的因素,因此列宁说:“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唯实论者的斗争,跟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2、中世纪的大学——中世纪的新生事物

(1)大学的出现

大学是社会前进的产物。它是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市民阶级壮大而出现的新东西。(中世纪的新事物),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化,人们迫切要求获得越来越多的文化知识,教会学校不能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因而人们终于冲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兴办了一些不受社会控制的城市学校。这种城市学校最早在意大利出现,接着西欧其他城市纷纷效仿,这种城市学校后来成为中世纪大学的基础。

西欧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十一世纪出现的波论那大学(该校前身为法律学校),12—13世纪先后出现了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法国的海德堡大学,法国的奥尔良大学,意大利的萨勒诺大学,巴勒摩大学,西班牙的萨格曼加大学等等。到14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有大学15所,法国16所,意大利18所。大学很快在欧洲的出现。

(2)大学的状况

法国巴黎大学是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典型,该校早先以“自由学校”资格而存在,主要讲授“罗马法”和医学,这些都是实用科学。科学教师仿照手工业和商人组织成立教师行会。学生组成“同乡会”(共四个同乡会:诺曼底、英格兰、高卢和波卡尔迪)后来发展为独立的分学科的系科。

12世纪末,学生和教师组织开始联合起来民主选举校长,并制订大学法规。1200年经法王腓力二世批准,巴黎大学正式诞生。学校分四个学科,即文艺、医学、法律、神学(即文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和神学院,巴黎大学的章程成为欧洲其他大学的基础)。学校分初级科(文艺)和研究院两部分,修完初级科可得学士学位,之后升入研究院(高级科)修4—5年,可得硕士和博士。

学校设备简陋,大学用拉丁文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参加辩论会。辩论会很重要,每个获得学位的人都必须经过公开的答辩。

教会十分仇视这样的学校,,他们慢慢地插手学校,对那些不依神学而独研究学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哲学的人开始迫害。法国12世纪城市文化的卓越人物彼得·阿贝拉反对教会权威,颂扬人的理智,因而受到教会的打击。其著作被焚毁,学校被封闭。到13世纪,学校领导权慢慢地都转入了教会之手,学校除医学和法学等实用科学向外,神学便成了主要的学科。

三、西欧封建文学(教会文学、骑士文学、民间文学、英雄史诗与市民文学)

1、教会文学——宗教文学

因为基督僧侣垄断了文化,因此一切文化和学术都染上了教会的色彩,文学亦如此。早期中世纪的文学,实际上就是教会文学。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宣传圣徒的事迹。形式主要有诗歌、祷词、赞美诗、宗教剧等。文学体裁繁多,艺术上都公式化、概念化、缺乏真实性。《圣经》是宗教文学的基础,对欧洲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2、骑士文学——世俗文学

十一世纪以后,由于封建社会进入了繁荣的阶级,骑士阶层兴起,便产生了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的内容一般都是描写英雄和美人的爱情故事,反映的是强烈的骑士精神。骑士精神也就是世俗封建阶级的思想意识。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他们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他们不仅要忠实地为主人服务,还要效忠和保护女主人。女主人在骑士心目中象圣母一样神圣,这一点后来发展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能为自己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和取胜,博得贵妇人的欢心,在骑士看来是最大的荣誉,这一切便构成了“骑士精神”。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传奇叙事诗。

抒情诗:

抒情诗的作者主要是封建贵族和骑士,也有少数社会下层出身的人,内容都是描写英雄与美人,描写骑士们的所谓“典雅的爱情”,最中心的主题思想就是骑士对贵妇人的崇拜和爱。抒情诗中有一首名为《破晓歌》的诗最为有名,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品有较细致的心理描写,艺术构思引人入胜。

叙事诗:

叙事诗以描写英国国王亚瑟(阿瑟)的故事为代表。这类作品很多,在法国、英国、德国都产生了不少作品,如法国的《郎斯洛》和德国的《特里斯坦》等,内容反映的都是骑士如何勇敢冒险,忠于爱情的故事。

骑士文学是欧洲最早的现实主义文学,对欧洲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骑士征战冒险,行侠仗义,把与贵妇人的风流韵事美化为忠贞爱情,实际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想化。骑士文学肯定世俗爱情是对禁欲主义的反抗,具有进步意义。这种文学发展到17世纪,产生了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这样杰出的作品。

3、民间文学:

人民在生活中也创造了极丰富的文学,体裁有歌谣、故事、传说,也有长篇叙事诗,主要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于民间。这种文学常常具有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因而受到教会的迫害和摧残。僧侣们把这类民间文学斥之为是魔鬼的歌曲,“不要险的爱情歌”、“无信仰的歌曲”等,可见这些作品大胆的“异教”精神。由于教会的迫害和摧残,民间文学中有很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由僧侣们记录留传下来的东西,不是残缺不全就是失去了真实性。

4、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主要是反映民族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歌颂杰出英雄人物的事迹。特别是后期的英雄史诗,描写英雄勇敢善战,忠于祖国,忠于君主,表现了封建关系下理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英雄。最具代表性的史诗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希德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1)《罗兰之歌》简介:(见外国文学作品选第282页)

史诗叙述法兰克王查理大帝反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远征西班牙的故事。经七年的战争,法王几乎征服了整个西班牙,只有萨拉哥斯城还在阿拉伯首领马西尔王手中,马西尔派人向查理求和,愿向法兰克称臣,并改奉基督教。查理决定派使臣和他谈判。马西尔为人狡猾,反复无常,查理接受他侄子勇敢的骑士罗兰的意见,指派罗兰的义父伽尼龙为使臣。伽尼龙对此怀恨在心,决定对罗兰报复。他暗中和马西尔订下卖国条约,阴谋陷害罗兰。查理没有发现伽尼龙的卖国行为,便帅大军回国,并同意他派罗兰带兵掩护后路,途中经一山谷,罗兰遭到马西尔军的袭击,他的战友奥里佛劝他吹角求授。但罗兰生性高傲,坚决不从,不信自己中敌埋仗,与敌人交战,结果死者众多。罗兰部队终于惨遭歼灭,这时他才发出求援号角,查理闻声赶来,但为时已晚,奥里佛战死,罗兰也阵亡,在战死的罗兰,面向敌军的头下枕着查理赠送的宝剑。

查理对敌军进行了残酷地报复,征服了他们,并强迫他们改信基督教。查理凯旋之后,处死了伽尼龙。

史诗歌颂了民族英雄罗兰的勇敢和对法兰克的忠诚,随着《罗兰之歌》的流传,罗兰成了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成了对主人效忠至死的封建臣子的典范。

5、市民文学

城市兴起以后,产生了市民文学,市民文学的特点便是反封建,揭发讽刺教俗封建主。代表作是法国的讽剌长诗寓言诗《列那狐的故事》。

《列那狐故事》简介(见外国文学作品选第一册第297页)。

该诗是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的著名讽刺长诗,由许多独立的短诗连缀而成。全书分30篇,多为民间集体创作,这些故事也在德国、荷兰和欧洲其他地方流传。该诗借动物生活影射社会,其中用各种动物代表社会的不同阶层人物,如狮王“诺勃斯”象征国王,狗熊“勃伦”,老狼“伊芙格兰”代表贵族,鸡、鸟、兔、猫等代表老百姓,而到那狐最初是封建骑士的讽刺画相,但后来则变成了市民阶层的代表。它体现了市民阶层的特点,机诈、狡猾。每当和封建主发生冲突时,他总是获胜。可是列那狐又欺侮弱小者。他对鸡、猫等非常凶残,但尽管他狡猾,那些代表一般老百姓的动物往往能很成功地揭穿它的诡计,这些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列那狐的故事》主要反映了中世纪争取自治的市民对教俗封建主的斗争,尖锐地揭发和批判了这批统治者的丑恶面貌。

四、建筑艺术

①罗马式建筑

特点:石墙,半园拱门,石柱,小窗户和园形层顶

代表:法国普瓦提埃教堂,阿尔的大教堂

法国:沃姆斯教堂,美伊斯大教堂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②哥特式建筑

特点:华丽高大,矢形拱门,薄墙,彩色玻璃大窗,细高园柱,园锥形屋顶上高尖塔,屋内外雕塑有宗教使徒和耶稣蒙难像。

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

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综述:

文艺复兴主要是指14—16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这个时期,欧洲的封建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逐渐地形成。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在许多国家内便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改变封建社会的旧秩序,发展资本主义,他们不但希望在经济上获得利益,而且希望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以新的世界观(资产阶级思想)来认识社会,支配社会。

但是,中世纪在欧洲的封建势力——世俗封建主和基督教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内仍然占着统治地位,而且势力还十分强固。资本主义要发展,就必须摧毁旧的封建势力,作为新兴阶级的资产阶级便在这一时期掀起了反封建的斗争。这场反封建的斗争表现在两个方面,或都说采取了两种形式:其一,宗教改革运动。基督教会是中世纪封建势力的主要支柱,“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行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恩格斯语)德国、英国,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都经历了自己的宗教改革运动。特别是德国的宗教改革,被恩格斯认为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第一次大决战。宗教改革以后,基督教在西欧分裂为新教和旧教两大派,在很长时期内,新教称为基督教,它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资产阶级的宗教;旧教称为天主教,代表封建阶级利益,成为保守的宗教。其二,文艺复兴,即在文化和思想领域中兴起的解放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号召,在广泛的文化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这场革命仍以反封建,反基督教会为主要内容,革命使思想文化得到解放,使西欧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兴起了欧洲资产阶级的文化。文艺复兴所取得的成就是光辉灿烂的,使得欧洲在继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高峰。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后来逐渐传播到整个西欧国家,成了一个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这个文化运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的东欧和北欧等地区波及不大。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总的说来,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和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变革运动,这场运动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巨人的涌现和科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欧洲许多国家的巩固。它不但为资产阶级的早期封建斗争提供了精神武器,而且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大造了舆论,同时也促进了近代欧洲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所以恩格斯对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这是一场人类从未有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一、西欧文艺复兴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

文艺复兴发源于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总的说来,文艺复兴的产生是由于西欧社会生产向前发展的结果。具体说来则有它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其表现在: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十四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基础在发生变化,这一时期,西欧封建制已面临崩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孕育,整个欧洲正处在一个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从十四世纪开始,由于欧洲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十五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形成了,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变化在意大利发生得十分明显和迅速,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在一些发达的地中海城市,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甚而建立了资产阶级掌权的“城市共和国”。

(2)封建教会势力还十分顽固。虽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但势力还不强大。相反就当时西欧整体而言,封建的生产关系还占主要统治地位,特别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基督教会的势力还十分强大。这时在思想文化领域仍是牢牢地为宗教神学所控制,哲学只是神学的婢女,科学则是宗教的奴仆,这种状况使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新兴的资产阶级一方面要求发展科学以发财致富,一方面要求打破教会的精神枷锁以表现自身的理想、希望和要求。似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一场新与旧、进步与落后、智慧和愚昧的斗争便不可避免。新兴资产阶级便把斗争的锋芒直指教会和教会提倡的腐朽的神学世界观。集中地表现在反对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反对禁欲主义。

(3)地中海东部政治形势发生变化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廷帝国保留了较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后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灭亡了拜占廷,拜占廷的学者文人因而纷纷逃向意大利,逃向西欧。他们在西欧开办学院,传授古希腊哲学、历史和文学,灿烂的古希腊、罗马作品的手抄本和艺术珍品为西欧人展现了一个迥然不同的古代世界(反映现实的非神学的世界),使得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此照见了封建的中世纪黑暗的姿态,开阔了眼界。这样地便在西欧(特别是在意大利)掀起了一股恢复古典文化的“希腊热”,人们把古希腊的一切都说成是美好的,以此否定基督教的神学文化。十五世纪以后由于中国印刷术传入欧洲,使古典希腊罗马作家的著作传播更加广泛、迅速,“希腊热”继而由意大利传入法国、英国、尼法兰、德意志、西班牙等地,这样便使整个沉闷的西欧中世纪文化思想出现了一股生机蓬勃的新气象,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在文艺复兴产生和发展中,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决定性的因素,希腊罗马文化的启迪起着促进的作用,是次要因素。

2、“文艺复兴”及其实质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指“古典文化的再生”或“复兴古典文化”,即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事实上西欧各国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决不是“文艺复兴”一词所能充分表达的。后因许多学者用这个名词来概括那个时代的特征,因而一般也就沿用了这个词。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古代希腊的文化思想,是以“人”和“事”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因而和以“神”为中心的,神学格格不入。这种世俗的文化很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所欣偿,他们可以从中寻找出表现其阶级意识的手法,从古代的法典中找出保护私有制的教条,因而古希腊、罗马文化又重新受出重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纷纷学习希腊文,掀起研究古代文化的热潮。他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称声要把淹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

实质上,资产阶级召唤古希腊的亡灵,目的不是要重建奴隶制的文化,而是要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的意识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说:“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马恩选集》第1卷第603页),这里,复兴古典文化只是个形式,目的是借用古典文化的形式建立资产阶级的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生在意大利。之所以最早发生于意大利,一是因为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比较早,资产阶级的势力发展也比较快,而且最早打破封建传统,实行新型的国家统治形式(佛罗伦萨是一个典型)。这种新的政治制度对意大利的“早熟”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布克哈特说:“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意大利人成了近代欧洲的儿子中的长子。”另外一个原因是古典文化在中世纪更多地保存在意大利,意大利对古典文化也比较熟悉。意大利各城市又长期同拜占廷往来,拜占廷在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比较多地保留了古典文化。在拜占廷灭亡以后,学者们纷纷逃往意大利,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典文化的了解,所以意大利的知识分子较早地积极地投入了文艺复兴运动。

二、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解

人文主义起源于15世纪的“人文学科”。此时意大利的大学开设的课程除了教会法、民法、医学三种学科外,增加上了修辞、哲学、天文学等科目,这些学科是讲授古希腊罗马学向的,是非基督的,因而被看作是“人文学科”。人文学者利用希腊罗马的文化抨击中世纪的神学宗教,对于思想的解放起了巨大的作用。十八世纪的启蒙主义者也用以作为反对神道和君权的思想武器。十九世纪,历史家才创造了“人文主义”这个名词,用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世界观。

人文主义和后来的人道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人道主义已是资产阶级的欺人之谈了。“人文主义”世界观认为宇宙的主宰不是神而是人;人生目的不是死后的“永生”,而是现世的亨受。他们推翻了基督教的“原罪”之说,提出人的自然欲望并非罪恶而需要加以抑制,相反,这是人的正当要求,应该予以满足。男女之间的爱情并不是什么丑事需要加以隐讳,而是人生最高贵的感情,应该加以歌颂。

总之,他们把目光注视于现实世界,要求享受现实生活的乐趣,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生活的主人。

“人文主义”一词又译为“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新世界观,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指导思想,它既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化的中心思想。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被称为人文主义者。

2、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

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性。中世纪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而人则是渺小的,只能忠顺地听从神的摆布,作神的奴仆,教会宣称自己是神的代表。其实所谓“神”,只不过是神化了的封建统治者。他们的这一套神学说教,只不过是维护封建主阶级特权统治的思想工具。为了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统治,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来反对神权。他们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德,有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人文主义者认为这些都是人所具有的天性,他们宣称他们发现了“人”,以“人性论”为他们的理论纲领,反对教会的神权论。“人”、“神”之争,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封建教会宣扬禁欲主义,禁欲主义宣传所谓“原罪”的思想,要人们信仰上帝,斋戒修行,以此获得灵魂的拯救,追求死后升入虚无飘渺的天堂。目的是要人们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对现在幸福的追求,任凭统治阶级剥削。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的口号,用以对抗教会的禁欲主义。个性解放的主张,肯定现在生活,追求现实生活,认为现在的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现世的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死后事升入天堂。这也就是说人生应该追求享乐和名利。他们公开宣称“财富是上帝爱护一个人最鲜明的标志”,“人人都可以发财致富”。一位佛罗伦萨诗人的歌咏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好啊,/但是,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历史名人传下册P365。)这首诗表达了新兴阶级强烈的现世主义精神。

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封建教会为了愚弄人民,宣扬蒙昧主义,并垄断了教育。教会宣传上帝是“全知全能”而群众都是“不知不觉”的,要求人们对上帝虔诚地信奉,教皇格利哥里一世说“不学无术是真正的虔诚的母亲。”教会极力反对学习除神学以外的知识,认为神学就是知识的顶峰。教会不但对群众进行这种蒙昧主义宣传和教育,甚而对基督教僧侣也如此。教会蒙昧主义的教育使西欧社会长期处于愚昧状态,神学迷信充斥一切,人们缺乏理性。人文主义者与此针锋相对,宣扬理性,鼓吹人的聪明才智。人文主义者认为人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具有理性,理性是有力量的。他们宣称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就是力量”,提倡知识,追求知识,认为“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第四,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政治思想的主要表现。西欧资本主义正在发展过程中,而当时西欧各地封建贵族割据,战乱不休,其中以意大利最为典型。封建割据极大地妨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的不断起义也威胁着资产阶级的财产安全。当资产阶级自己还无力掌握国家政权时,就迫切要求有一个强大的王权出来消灭封建割据,并镇压人民起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人文主义者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主张中央集权,迫切要求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以民族为基础的统一国家。

3、人文主义的实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人文主义对于冲破封建束缚,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争取平等自由,追求科学知识等方面都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在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人性论”是其核心的思想,当时人文主义者提出“人”的概念来反对以神为中心的经院哲学和禁欲主义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必须指出他们所肯定的“人”实际是资产阶级自身,他们宣扬的“人性”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人性,并非是唯一的超阶级的人性。他们极力鼓吹的现在的享乐,诸如自由、幸福、平等实质上也只是资产阶级个人的自由、幸福、平等,而这些又都是建立在对广大的劳动人民压迫剥削之上的。因而,人文主义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在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是一致的,个人主义可以说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文艺复兴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个人主义的表现。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生产关系要求的反映,它对于反对封建制度的束缚和解放人们的思想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应该看到,个人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它从一开始就具有两面性,即既反封建制度,而又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两面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个人主义愈演愈烈。它的不彻底性也比较明显,表现在反教会特权和教会统治的不彻底。再则,人文主义不是无神论者,他们并不反对基督教的教义,只不过是把理性和宗教企图加以调和而已。

鉴于上述,因此我们在谈到人文主义时,不但要看到它的进步的一面,更要认清其鲜明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看到它带有的虚伪性、欺骗性以及在以后发展过程中逐渐易露出的反动性。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见教材275页引文)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纷纷涌现出来。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被称为文学三杰的但丁、彼德拉克和薄加丘;有被称为艺术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先简介意大利文学的三位杰出代表。

但丁(1265—1321)

但丁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创作极其生动地反映了从中世纪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的社会生活。恩格斯指出“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意大利的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但丁是跨越两个时代的伟人。

但丁生于意大利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佛罗佛萨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但后来家道中落。但丁早年便研究古典文学,除文学而外,他对绘画、音乐、哲学等也颇有造诣,他是自己时代最博学的人之一。他很早就参加了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并担任过佛罗伦萨的行政官,后来由于党派斗争的失败,但丁的全部家产被没收,并被判处终身流放。政治活动和流放生活,对但丁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走出了个人生活的圈子,接触到现实的重要问题。在漫长的流放生活中,但丁一直和教皇作斗争,拒绝向教皇在佛罗伦萨所支持的反动势力屈服。1321年但丁客死拉文那,一直到死都没有再回故乡。在流世期间他写成了传进不朽的作品《神曲》。

《新生》是但丁的早期作品,内容是作者追念童年时代恋慕的少女贝阿特丽丝的爱情故事。少女不幸夭逝了,在这些诗篇中,但丁用梦幻、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把贝阿特丽丝描写成一个从天国下凡的天使,她美丽动人。这些诗抒发了诗人对少女纯洁而热烈的爱情,也抒发了对她早亡而引起的深切的悲哀。作品对纯洁爱情的歌颂,反映了强烈的反禁欲主义愿望。《新生》可以说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最隐秘思想感情的自由性作品。它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描写和抒发。但丁在《新生》中抒发的异性之间的“爱”的感情,是基督教文艺作品中不曾有过的,也是违反基督禁欲原则的,因此他表达的这种情感是对禁欲主义的一种反抗,而他的这部作品也被人们认为是“人性”的发现的第一部文艺作品。

《神曲》是但丁最伟大的作品。作品原名为《喜剧》,后来人们在它前面加上“神圣”一词,而变成“神圣的喜剧”,中文将作品竟译为《神曲》。

几百年来《神曲》一直为人们所推崇。作品是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作品自叙作者在人生的中途(三十五岁)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正想在一个秀美的山峰攀登时,忽然出现了三支野兽——豹、狮、狼(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拦住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马罗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是受贝阿特丽丝之托前来援救但丁的,他带着但丁从另一条路走向了光明。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最后由贝阿特丽丝引导游历了天堂。

地狱共分九层,如漏斗形,越往下越小。但丁以自己的好恶为准绳,把历史上或当时的人物各自安排在地狱,炼狱或天堂里。他把主教和僧侣打入地狱,受着永久的折磨,并且为当时死去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第六层地狱的火窟里预留了一个位置。这种大胆谴责教皇和僧侣的勇气,在当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对古典时代的诗人,但丁并未按照教会的标准放在地狱中受苦,而是放在在地狱的门口。作品中还歌颂自由的理性,个人的感情,求知的精神,又在诗中穿插了许多故事。幻想与真实形成奇妙的结合,《神曲》中的这一切都说明新的文化思想正在茁壮萌芽。

《神曲》简评:

①《神曲》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作品的素材大量地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历史上的或同时代的各种人物,并从自己的鲜明立场出发对其评价,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政治倾向性。作品明显地表现了反封建教会倾向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②但丁集中地对教会的各种罪恶,对僧侣的贪婪和腐败进行了愤怒的揭露。作者抨击教会把“金钱当作上帝”,说教会“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指责教士们都是些披着牧羊人衣服的贪婪的豺狼。“他怒斥教皇尼古拉三世说:“因为你的贪心使世界变为悲惨,把善良踩在脚下,把凶恶捧在头上。”对还活着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由于罪恶太大,但丁把他发落在地狱,让他像木火一样,到栽深埋,双脚被火烧得颤抖不已。

③作品的进步性也表现在对横行霸道的豪强贵族的批判,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批判。他对古希腊罗马的诗人和学者表示了极大的敬意,称他是“导师”,是“智慧的海洋”。他主张“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提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鼓励人们积极投身现实,但丁也歌颂爱情,这些都是十分进步的思想。

《神曲》中所反映的种种新的思想,使它成为了欧洲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而但丁也因此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彼特拉克(1304—1374)

彼特拉克被称为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他搜集古希腊罗马的抄本,研读和推广古典名著,并助人将《荷马史诗》翻译成拉丁文。他首先提出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思想,首先提出了“人学”和“神学”的对立。其代表作为《歌集》,这个诗集被称为“温柔的新体”诗,很有人情味。歌集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和自然,渴望人间的幸福,追求爱情和荣誉等情感。彼特拉克在诗中第一个锐敏地描写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而且常常把描绘自然与对爱情的歌颂结合起来。他歌颂清新的早晨,歌颂蔚兰的天空,歌颂高峻的山峦,也歌颂浩翰无边涌汹澎湃的大海……而这些大自然的世界,在基督教神学中都是属于上帝所造的,人是不应该去感受,也不能感受的。彼特拉克这样写了,当然是一种突破,他后来被人称为对自然美发现的第一人。他的作品《清凉、甜蜜的水》是描写自然美的代表作之一。该诗集中主要是歌咏对女友劳拉的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他反对崇拜神秘主义思想,大胆地赞美劳拉形态的美和精神的美,表现了以现世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彼特拉克也写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罗马教廷是“野蛮凶狠的庙堂”,是黑暗的地狱,“是个充满欺骗的地方”。这些政治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反教会,反封建的精神。该诗集在形式上以十四行诗为主,在艺术上的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为后来欧洲抒情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因为其诗作的成就,彼特拉克获得了“桂冠诗人”的美称。

薄伽丘(1313—1375)

薄伽丘出生于佛里论萨的商人家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作家,早期创作了以爱情的主题的传奇故事和叙事诗。薄伽丘曾到那不勒斯宫廷中生活。在那里,他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熏陶,受到最初的人文主义的教育,便开始写诗,他的诗以爱情为主题。在那不勒斯宫中他爱上了国王的私生女儿玛丽亚,并度过了一段浪漫的生活。后来他受父命回到佛罗论萨为父亲科理家务,离开宫廷,因而十分思念玛丽亚。为了抒发离愁,他写了三部半诗半散文的作品。在作品中以现实主义的笔触追叙了初遇玛丽亚一见钟情和热烈的爱情。这对当时禁欲主义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其杰作为《十日谈》,作品对禁欲主义和教会勇敢地提出了挑战。全书共100篇故事,说故事的是七个年轻女子和三个青年。他们为逃避瘟疫(黑死病)在佛罗伦萨城外的一个庄园里每天讲十个故事,在十天中轮流讲完了这一百篇故事,故名《十日谈》。故事多以爱情为主题,大胆地歌颂爱情,提倡男女平等,尖刻地讽刺揭露僧侣生活的腐朽和道德败坏。故事中指出他们满嘴仁义道德,暗地荒淫无度的行经,揭露他们诱奸民间妻女,以致女教士也同男教士一样荒淫放荡,敲诈人民钱财的丑行。通过他对基督教会丑行的揭露,使人们看到一向被人们顶礼膜拜的上帝的仆人们,原来是一群寄生的蛆虫。作者揭露道:“我亲眼看见过成千个神父都是些色鬼,他们调戏、勾引民间妇女还不算,竟然还要诱奸那些修道女,而正是这班人在教堂的讲台上声色俱厉地谴责这种行为。”薄伽丘以人文主义思想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热爱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他认为宇宙的主宰不是神而是人,人是自然的创造物,是有血有肉之躯。人生的目的不是死后的“永生”,而是现世的享乐。享乐这是做人的一种权利,是禁欲主义阻挡不住的。在他看来,僧侣也应有享乐的权利,追求享乐不是他们的罪恶,僧侣的罪恶不在于他们贪图人世的欢乐,而在于他们虚伪和不人道的教规。

《十日谈》对以后欧洲小说创作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不足之处是小说有些情节过分地描写了放纵的情欲,而且描绘过分庸俗,有些自然主义的倾向,使人感到放荡,以致被人视为淫秽。

以下介绍意大利三位杰出的画家。

达·芬奇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造型艺术中最杰出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代表,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画家,也是一位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达·芬奇出身于佛罗伦萨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是一个私生子,十四岁就开始学画,并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其他学科。他的绘画善于描绘人物的性格,通过动作、姿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最著名的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米兰圣马利亚修道院食堂的一幅壁画,用了三年时间完成。绘画采用一个传统的宗教题材,内容表现耶稣在餐席上向门徒说出“你们当中有要把我出卖”这句话时在场人物的不同反映。画家画出了十二门徒的不同的心理活动;有的愤慨、有的惊讶、有的悲叹、有的表示自己的清白善良。叛徒犹大则惊慌失措,畏缩一团,脸色灰白,一支手紧握钱袋,与耶稣庄严自然的神情形成对比。画家通过这幅画表达了殉道者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的人对于真理、正义的热爱与追求,并揭示了人们对于叛徒的憎恨。该画无论是布局、色彩都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该画是借宗教的题材画出世俗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场面,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和艺术观的反映。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又一幅名画,也是最著名的一幅肖像画。这幅画据说创作了三年才完成。这幅画摆脱了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旧传统,而取材于世俗的人物。画中的原型是达·芬奇的女友,一个富商的妻子。据说开始作画时她只有24岁,是其夫嘱他为之作画的,三年之中,他画出了几千张草图,最后完成了这幅画。这幅画他没有交给蒙娜丽莎的丈夫,一直珍藏在自己身边,直至生命的终结。

据说达芬奇为了使模特是始终保持欢快的神情,还特地邀请人来弹琴和唱歌,而且还雇了小丑供她娱乐,以此消除描绘肖像时模特的忧郁气氛。

这幅肖像着力刻画的是作为现实生活中新兴的市民阶级的少妇的美丽,她是作者认为的一个美的典型。蒙娜丽莎温文尔雅,对世俗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喜悦。画家用精确的明暗,柔和的笔调把她的脸、脖子和手表现得极其细致,而且肉体富有弹性的内在质感,特别是敏捷地抓住了她口角瞬间迷人的微笑的表情,细腻地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给观者以丰富的联想,使人悟出这个少妇出自内心的喜悦和恬静温柔的性情。蒙娜丽莎咀角的这一丝微笑被人认为是深于一切语言,因而被喻为“永恒的微笑”。

达·芬奇还在于用高超的绘画艺术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光影、空间及体积的关系,使整个画面和谐、完整、统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产生了无比的艺术无魅力。几个世纪以来倍受人们的欣赏。有人谈到欣赏该画的观感曾有这样的感受;认为蒙娜丽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总之她使人感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

简评:①画所表现的是非宗教的世俗“人”的美,因此也就是对世俗的“人”的歌颂;②画家没有去表现“神”的庄严与神圣,而是着力刻画现实普通人的自身的生动形象,刻画现实人的丰富感情。这说明他已冲破了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表现了人文主义对艺术欣赏的新的情趣,③该画从取材和表现形式都反映了画家敢于离经报道的强烈的反潮流的精神(叛宗教神学之经离禁欲主义之道),因此它不只是在绘画上具有艺术上的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时代意义。

米开朗基罗(1475—1504)

米开朗基罗生于佛罗伦萨,他是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无论是绘画或是雕塑都表现了旺盛的战斗精神和热情。他的雕塑代表作品有《大卫》、《摩西》,绘画代表作品有绘于罗马西斯廷教堂天顶上的《创世纪》(费时四年)和《末日审判》(费时七年)。他在作品中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比真人形体大好几倍的各种姿态的人物。

《大卫》

像高5m,全像站立姿态,左腿向前,左手紧握着肩上的投石机弦,脸上表情坚毅,侧转的头注视着前方,似乎看准了目标,准备给敌人以决定性的打击。雕像刻画的是一个为正义事业奋斗的战士的形象,它寄托了作者自己的理想,寄托着当时意大利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一个驱逐侵略者,统一国家的英雄人物的渴望。

像雕成之后,佛罗伦萨政府特地组织了一个由著名艺术家参加的委员会,研究它安放的位置,最后决定安放在共和国政府大厅前面的广场上。今天佛罗伦萨市政厅前还照样放着大卫像的仿制品(原作移藏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朗米开朗基罗此后被公认为当时最伟大的雕刻家。

《末日审判》

这是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画的一幅壁画,用了七年时间完成。画面有200平方米,画中人物众多,构图完整,情节复杂,表现了末日审判的情景。画中一切生者和死者都出现在上帝面前受审判,他把教皇尼古拉三世也画在被判罪的一群人中间,公开表示了与当时教会意识的冲突。画家借画中的人物来表现了他可见到的一切当民间的丑恶和虚伪,以此来抒发他自己的内心感情。画中人物个个都有强健的体格,栩栩如生,“就好像现实中所存在的一模一样,全没有基督教的感情和道法观念。

米开朗基罗在完成了《创世纪》和《末日审判》这两幅画后,名声大震,不但被公认为是一个大雕刻家,而是也是一个大画家。

拉斐尔(1483—1520)

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美术家和建筑家,是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光辉代表之一,他融合了意大利两个世纪以来艺术发展的精华,创作了许多杰出的美术作品,被后世称为“画圣”。

拉斐尔的大多数作品取材于《圣经》,主要是描绘圣母玛丽亚的形象。在整个中世纪,由于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影响,宗教画中圣母的形象都被画得神秘朦胧,苍白消瘦,僵硬呆板,给人以阴冷威严的敬畏之感,是完完全全的“神”。拉斐尔则从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地位和强调“人性”出发,赋予了圣母以崭新的形象,世俗的仪态。在他绘制的多种圣母像中,圣母玛丽亚成了一个人世间的妇女,他年轻、美丽、健康、面部始终都洋溢着作为一个母亲的慈爱和幸福的表情;而作为救世主幼年的耶稣则被画成了一个天真的孩子。他是那样活泼、天真、逗人喜爱。圣母和耶稣在一起,完全被描绘成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普通家庭生活的情景,母子之间充满了温暖而亲切地感情,而不算像此前同样题材的画那样是一个“神圣家庭”。

拉斐尔的圣母像,实际上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世俗生活的愿望,因而表现出鲜明的世俗性和平民性的特点。

《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最著名的绘画作品。在这幅绘画中,圣母怀抱小耶稣脚踏漂浮的云彩,自天徐徐而降。圣母温柔优雅,满怀母视慈爱的表情,就像一位世间的平民女性。她的身边是低头下视半跪着的年青女圣徒,显现出对圣母崇敬和恭顺。女圣徒对面是罗马教皇,他身着绵袍,作对圣母子降临的欢迎状。画的下方是前来迎接的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天使。这幅绘画通过圣母把爱子献给人类的宗教传说,歌颂了为理想而不惜牺牲自己最宝贵的一切的献身精神。充分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

拉斐尔因过度劳累英年早逝,终年37岁。但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却创作了近300幅绘画。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中心,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著名画家集中在这里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此教堂先后经百余年修建完盛,堪称西欧文艺复兴的艺术大宫殿。(参见《外国文学史简编》)。

四、文艺复兴在西欧的传播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给西欧世界在思想文化上带来了新的气息。由于当时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在不断地茁壮,加之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使用,因而文艺复兴产生的新的思想和文化很快地得出传播,并在西欧各国先后也掀起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浪湖。十五世纪以后,除意大利而外,西欧其他国家也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产生了一批著名的作品。

德国——伊拉斯莫

15世纪中叶开始,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首先向教会展开斗争。人文主义思潮在德国广泛传播,大学成了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德国人文主义的思潮主要反映在对中世纪宗教,道德和经院哲学的攻击。著名的思想家代表为伊拉斯莫(1467—1536),他出身于尼德兰,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名作为《愚人颂》。书中把一个骄傲的女人假托为“愚人”,她跨跃自己的品质,通过她的自白,作者把教皇、主教、经院哲学家都说成是“愚人”的崇拜者,他们贪婪淫荡,迷信无知,攻击教皇是惯于“用刀剑毒药”的阴谋家。谴责“基督教会是在血的基础上建立的,依靠血而壮大的,依靠血而发展的。他讽刺经院哲学家只尚空谈,“实际上他们一无所知,却自以为无所不知,他们竞连自己也不认识。”伊拉斯莫的作品也指责世俗贵族的放荡、虚荣和好战。由于如此激进的思想,他本人被教会宣布为“异端分子”,他的著作也被列为禁书。

德国的人文主义运动为后来的宗教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他们深刻的揭露和批评、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威信,为反对天主教会的广泛社会运动掘松了土壤。

法国——拉伯雷

法国的文艺复兴宫廷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时法王法兰西斯一世不但崇尚艺术,而且下令举办“皇家讲座”,使之成为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因为人文主义追求现在享乐,很符合贵族的趣味,因而获得支持。法国人文主义代表为弗朗索瓦·拉伯雷(1494—1553),他精于文学、哲学、法律也精医学。《巨人传》是他创作的著名小说。在小说中,他尖锐地嘲讽宣传愚昧、禁锢人们思想的教会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贵族,抨击违反自然的中世纪教育方法,提出教育应以诱导儿童自然发展为原则。他认为完美的人格应当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传授人类进步的知识,发展个性,另一方面还要锻炼人的体魄,这样的人才是完美的人,也才是“巨人”。拉伯雷深信宇宙的秘密是可知的,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战胜愚昧和黑暗。

法国另一位人文主义思想家波丹,著《国家论》,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巩固民族统一,反对分裂,是“国家主权论”和“财产论”的提倡人。

英国——莎士比亚

在16世纪英国人文主义运动已经达到高潮,使英国的文学发展达到了繁荣的时期。英国的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顶峰,出现了一大批人文主义者。如作家乔叟(1340—1400),思想家莫尔(著《乌托邦》),诗人斯宾塞(1552—1599)。其最为杰出的代表就是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

莎士比亚不但是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而且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状况,可称是形象化了的历史。莎翁的主要成就在于戏剧,他一共完成了剧本三十七部,诗歌创作也很有成就,写了十四行诗一百五十余首。

根据当时英国社会斗争的情况和作者的思想变化,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中期称为悲剧时期,后期称为传奇剧时期。

他的历史剧著名的有《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三世》等,在这些剧作中,他着重塑了资产阶级所要求的“理想”君王的形象,谴责昏庸无能、残暴不仁的封建君主,揭露封建家族之间的纠纷和诸候叛乱,用以表达人文主义的政治观点: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的喜剧名作有《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等。这些喜剧主要是从正面宣扬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例如宣传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等,这些理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力求摆脱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束缚的要求。在这些喜剧中,他塑造了许多贵族青年男女形象,描写他们与封建习俗、道德、传统之间的冲突,最后争取到爱情和婚姻上的幸福的结局。这对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起着重要作用。《威尼斯商人》一剧特别富于讽刺意义,生动刻画了商人的贪婪无度的嘴脸,揭露了金钱的本质。

他的悲剧名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莱特》代表了他的悲剧的最高成就。

《罗密欧与朱丽叶》简介(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该剧叙述一对青年恋人,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蒙太卡家和凯普勒家),无法结合,终于双双殉情死去。悲剧以两家械斗作开场,以主人公之死换来两家的和好为结束。作者以此谴责了封建家族的内江和封建的包办婚姻。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敢于违背父命甚而以死殉情,这在封建社会末期,不能不说是一种反封建的进步行为,对当时的反封建斗争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

《哈姆雷特》简介(宫廷仇杀,王子复仇的故事)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赵林当当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法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因为获知父王突然死去,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不久母后又同新王——他的叔父结婚,使他更加难堪。新王声称国王是在花园里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惑疑时,国王的鬼魂显现。鬼魂告诉他“毒蛇”就是新王,并嘱咐他要为父报仇。哈姆雷特把这一复仇的任务理解为反对一切罪恶的斗争,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漏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因而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同时新王叔父也怀疑他深知隐秘,派人出到处侦察他的行动打探他的心事,甚至利用他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去侦察他。哈姆雷特趁戏班进宫演出的机会,改编了一出阴谋杀兄的戏文《贡扎古谋杀案》叫戏班子演出,以此来试探叔父。戏未演完,叔父做贼心虚,坐立不安,仓惶退席。这样便证明叔父罪行属实。叔父觉得事情不妙、隐私可能已被发觉,便设计叫母后把王子叫到私房谈话,他派宫廷大臣(哈姆雷特情人的父亲)在幕后偷听,王子发现幕后有人,以为是叔父,便一剑把他刺死。哈姆雷特情人莪菲丽雅因而发疯惨死。奸王见自己的罪恶已被识破,设法叫王子出使英国,并写密信信给英王,要他把哈姆莱特杀死。幸而哈半途逃脱回到丹麦,回来后他才知道情人发疯溺水而死。奸王又施毒计,让宫廷大臣的独生子和王子比剑,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置王子于死地,结果二人都中毒剑,王后误饮毒酒,奸王也被哈姆莱特杀死了。

莎士比亚通过这个古老的故事(宫廷仇杀的故事)对英国当时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于王子所进行的复仇——反对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剧中的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文人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哈姆莱特以他自己的死来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从而鼓舞后继者的斗志,因而观众或读者的感受是悲壮而不悲观,这就是这部杰作至今感动和鼓舞人们的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爱好者,他们把希腊的埃斯库勒和莎士比亚并称为人类两个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西班牙——塞万提斯

16世纪后期,西班牙出现了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1547—1616年),他的长篇小说《唐·吉诃德》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西班牙现实生活作了最广泛的讽刺性的刻划,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古骑士的堕落,教会的专横以及人民群众的困苦。书中的主人公唐·吉阿德看来是个神智不清,疯狂可笑的人物,但却是高度道德原则的代表者,理想主义的化身。他歌颂自由、反抗压迫,并且言行一至,充分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具有进步意义的人文主义思想。

在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人文主义的政治思想家。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是政治思想家的主要代表,其所著《君主论》中提出的思想,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萌芽,他主张建立独立的世俗的民族国家,有着进步的意义。

马基雅维里:人文主义的思想家,其思想代表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萌芽。《君主论》表达了如下的政治观点:①主张建立摆脱宗教束缚的统一的,集权的世俗政权,保护资产阶级利益。②一切政治行为应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为此统治者可不择手段达到政治目的,可以用欺骗,狡诈违反誓言等,可用毒药和剑消灭人,镇压臣民。”

马氏之主张后来为反动派和法西斯所利用,作为实行恐怖独裁统治的理论根据。

文艺复兴运动简评(详见教材280—281页)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光辉时代,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时代。

1、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为推翻封建制建立资本主义的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并为之开辟了道路。

2、它创造了灿烂光辉的文化,并孕育了近代西欧资产阶级文化,为人类不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为以后的斗争积累了经验。

4、文艺复兴属资产阶级范畴的思想文化革命,所宣扬的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性论,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3088.html

更多阅读

传统文化的消亡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传统节日消亡还是发展

从文革到现代建设,人们有意无意地毁掉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时建筑和一些传统文化传承,一些传统的文化现今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大量的80后、90后盲目的崇拜西方文化,有学者就此愤慨地评论道“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急于践踏

转载 宁古塔 流放宁古塔

宁古塔的流人文化(海林)原文地址:宁古塔作者:郑前者  宁古塔流人文化(摘要)宁古塔作为流放地是从清初开始的。我们以清初江南科场案为开端,带大家走进流人所成就的宁古塔文化中。  顺治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57年八月,三年一度的江南乡试

古希腊哲学赵林 古希腊哲学史纲

黑格尔: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与神学的相同点:关注确定性的知识范围之外的问题。都属于假说。哲学与神学的不同:神学诉诸于宗教权威,哲学诉诸于理性。哲学的主流、精髓、灵魂:形而上学。20世纪哲学的口号:摈弃形而上学,因此走了一条科学

行摄仓山 宋帝行宫:林浦泰山宫

林浦泰山宫,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林浦村核心文物景点。原为平山阁,因南宋益王赵昰(不久后在福州登基,为端宗,年号景炎)曾驻跸于此,后改称泰山宫。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484平方米,由泰山宫、天

声明:《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赵林当当》为网友森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