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原名叫“侯保麟”。
那年,我们在北京开会。九十年代的图书馆,这么多的书,如此丰富的内容!在这里,时间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还记得,我在首都图书馆与朋友们一起漫游紫竹院公园北边河边的情景。后来我和一位南方朋友都认为,我们的时代(九十年代)是现实主义的时代,是艺人“富态”的时代;富态,我们的意思是为“胖”,真的又有“头等”的意思。
然而,朋友常常用南方人特有的欢快语调对我说:“艺人‘穷酸相’的时代该结束了,文革时期‘穷酸相’的艺人已经够苦的多了。”后来我想,朋友说的这种意思就是苦命穷酸相,意为艺人手艺“瘦”,又有“软弱无力”的意思,影射文革时期的大众娱乐干瘦的很啊。
原来,我们共同的意思,要像侯宝林大师那样“富态”,而不要像文革激进派那样干瘦。我们的住所下面有一家书店,橱窗里摆着侯宝林大师的部分相声作品。出门时,我们总爱在橱窗前停下来打量一番。散会了,朋友离开北京,我记住了那次交谈。
“你有多胖?”
“有天桥那么胖。你呢?”
“我只有黄山顶上的柱子那么瘦。”
不过,另一方面,这些关于文艺理论的书,总是使我们激动不已。这些书使我们的青年得以延续,另外为我们展示了广袤的世界和大自然永不磨灭的迷宫。
朋友离开北京之前,我送给他一套侯宝林大师的作品录音磁带。
侯宝林大师生于1917年11月29日,卒于1993年2月4日,是中国相声“第六代”中的杰出代表。侯宝林大师最拿手的相声传统段子,有一多半是“柳活儿”,经过整理加工,进行了创新。1938年侯宝林大师21岁时,正式拜师朱阔泉先生学说相声。在旧社会,相声艺人同其它行业一样,收徒都要赐给弟子艺名。当时,朱阔泉师父因其弟子侯宝林系第六代“宝”字辈,于是便将新弟子侯保麟(侯宝林原名)的名字改为“侯宝麟”。
(前排右侧第一位坐着马三立大师;中排右侧第三人站立者是侯宝林大师)
“宝麟”与“保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并且读音相同,但前者系艺名,后者为本名,因此在中国相声宗谱里该是“侯宝麟”才对。为什么这两个名字有点生疏,大众最终记住得只是侯宝林三个字。
本来,在中国相声行内师承关系中,“第四代”至“第八代”是按“德、寿、立、仁、义”序列来排辈论资的。所以第六代本应排“立”字,但是后来实际上并未严格遵循,而“立”字辈中的马三立先生实际上是老一代,有区别与其他第六代的同行而言。原来,中国相声界第六代中出了个常宝堃(绰号小蘑菇),即著名相声演员常宝华的长兄(上图中排左侧第一人为常宝华),常贵田的父亲。那时,常宝堃成名早,名气大,鉴于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后来相声艺人再收徒时,都纷纷按“宝”字排名了。
比如:刘宝瑞(本名刘明光),张宝康(本名张永熙),赵宝琛(本名赵佩茹)等等。
1940年,侯宝麟(侯宝林艺名)在天津演出时,因觉得“麟”字笔划太繁,遂改为“宝林”;这就是“侯保麟---侯宝麟---侯宝林”名字的变化过程。
侯宝林大师的为人待物在相声界很有威望。
旧社会,北京的相声艺人是穷苦的一代人,他们的生活往往是饥寒交迫,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在天桥市场撂地说相声。侯宝林大师在旧社会说相声糊口,也是在地上画个圈撂地柳活儿,他能演唱各种戏剧与地方小曲,这种柳活儿的本领促使侯宝林大师走向中国相声的顶峰。
老北京说相声的有朱、沈、阿三大派。
民国以来,沈二、阿刺山两派的门户都不旺,只有朱派后继有人。朱少文(艺名穷不怕)是北京说相声的祖师爷,也为朱派创始者。当年,平津两地说相声的艺人,十有八九是朱派传流的,其中第四代“德”字辈有一位南北驰名的演员,名叫焦德海;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献艺于北京、天津、济南、上海等地,负有盛名。后来,焦德海贫病交加,老境堪怜;戏曲界很讲义气,多位名伶纷纷捐款,梨园界李万春、马富禄、谭富英等都主动出资以助医药费。谁想1936年7月31日早晨,焦德海便与世长辞了,享年62岁。七天之后,焦德海的丧仪略具规模;一早,焦德海出殡了。
最令人注目的是,天桥平民市场的艺人们集资在街道两旁上香致祭。当时,侯宝林大师19岁,已经在天桥市场开始卖艺养家糊口了。那天,焦德海出殡,旧艺人们的礼义甚为感人,从前门鲜鱼口到永定门城楼,约有百十家铺户摆了茶桌,以供路人解渴防暑,借以表达对亡人的敬意。另外,100多位京津说唱艺人一直步行送至永定门门脸,他们自动分成两行肃立于道旁,目送殡列出城。那一天,侯宝林大师悲痛万分,妄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在相声这一行里“响了万儿”,原来“响了万儿”,旧时江湖术语,谓艺人成了名。
2013年,我记得,那位南方朋友又来了一趟北京。他好容易找到我,我们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面,握手之后,他第一个举动就是送我一本书。我想,这本书肯定是上海老版的古籍杂集,等到我拿在眼前一看这本书,发现是郭德纲写的《过得刚好》。还没等我说话,南方朋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停滞的不是相声,是演员”,我知道这句话,在北京的报纸上已经刊登过。我知道,郭德纲这位艺人是侯宝林大师的儿子侯耀文膝下弟子,相声说得很好,观众们也很喜欢。
我问朋友:“这是你们上海出得书籍?”
朋友哈哈大笑:“错了,这是北京的书!”
我疑惑:“这是你的见面礼!”
朋友说:“借花献佛,好得很。”
这本书,是相声演员郭德纲亲笔著述的人生回顾,记录了他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的感悟和思考。郭德纲本人承师侯耀文,与前任搭档张文顺同台演出,进入相声这个行当,那就是侯宝林大师的徒孙辈之一。然而,郭德纲在上春晚事件中也有话要说,这本书《过得刚好》值得人们看一看。另外本书有着十分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煽情,不夸张,不隐瞒,不回避;中国相声是不是要靠演员支撑下去?再演绎一回中国足球肯定会被大众唾弃。
朋友临走时,送我一句话:相声这门艺术永远也不会没落。
(中国相声界难得的聚会)
今天,我想到了侯宝林大师,大师有一句话很深刻:“森然”,他说的话,不愧为是语言大师。而“森然”一词,指“树木”或“人”及“物”的多,“槐柳森然并列”指树,“硕学通儒森然在列”指人。树木成林,人才成群,这就是侯宝林大师对相声的期待,对相声演员的爱戴......
在这里,我们可以重温聆听一下相声大师们的作品,其中有一个人就是侯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