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晚年照(图) 参加过长征老红军待遇



刘英,原名郑杰。湖南长沙人。1935年与张闻天结婚,建国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党委书记,外交部部长助理兼人事司司长等职。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2002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图为2000年张闻天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和刘英握手,左一为胡锦涛。



邓六金,福建上杭人。1912年9月生。1938年12月,在西安与曾山结婚。1983年离休。她是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理事。2004年夏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图为邓六金晚年照片。



邓颖超,祖籍河南光山,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邓颖超晚年照片。



贺子珍,江西永新人。1928年同毛泽东结婚,任中共湘赣边特委机关秘书、毛泽东生活机要秘书。1984年4月19日在上海病逝。图为贺子珍晚年照片。



康克清,原名康桂秀。江西万安人。1911年9月生。幼时做过童养媳。1929年春与朱德结婚。1992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图为康克清与朱德晚年合影。



李坚真,原名李见珍,广东丰顺人。1992年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著有《李坚真回忆录》。图为李坚真晚年照片。



刘彩香,后改名刘彩霞。江西赣县人。刘彩香建国后在河南省军区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病故。图为解放战争时期的刘彩香。



危秀英,江西瑞金人。建国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妇委书记,全国妇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华南农垦总局副局长,江西省政协常委等职。图为全国政常委刘英与危秀英交谈。



吴仲廉,湖南宜章人。建国后,定居杭州,在浙江省公检法系统担任领导工作,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文革”初期,以“叛徒”罪名被隔离审查,1967年1月19日含冤去世。图为1946年吴仲廉与丈夫江华合影。



危拱之,原名危玉辰。河南信阳人。1972年2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图为叶剑英与夫人危拱之。



钟月林,原名钟玉林。建国后,在云南省保育院工作,1954年调回北京,在中央组织部从事档案工作,后到沈阳中共中央东北局担任机要秘书。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图为晚年钟月林。



王泉媛,原名欧阳泉媛。1962年,在康克清的关照下,她被安排到禾市乡敬老院担任院长。1989年,得以落实政策:军龄从1930年算起,党龄从1949年11月算起,享受副地级待遇,行政14级。图为女红军王泉媛晚年照片。



谢飞,原名谢琼香,人称“阿香”。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与刘少奇结婚。1940年与刘少奇离婚。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主任,1952年考取该校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文革”中,被关押坐牢6年。



蔡畅,原名蔡咸熙。1924年在巴黎与李富春结婚。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共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主席、第四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

人物剪影之一:



宣传政策、发动群众、筹措粮草……也许只有他(李维汉)这个地方工作部长才最了解她们的价值。

李维汉的目光最后落在那个长着一头黑发、脸皮白净的女红军身上,那是他结婚不久的妻子金维映。今天,她特意穿上他们结婚时穿过的那件合身的蓝色列宁服,在几个穿黑色军装的姐妹中显得特别突出。他们是1934年在瑞金结婚的。那时,战场上屡屡失利,他们的婚礼十分简单,刚过完并不清静的蜜月,就匆匆踏上征途。金维映先在中央工作团工作,后来调到干部休养连。西征路上,虽然他们经常在一起工作,但却是分开住的———除了朱德和康克清,几乎所有同时踏上征途的红军夫妻都是分开住的,包括毛泽东和贺子珍、博古和刘群先、周恩来和邓颖超这样的高级领导人在内,因为战争不能为他们提供过正常夫妻生活的条件。这时的金维映虽然刚过31岁,却已是一个颇有资格的“老革命”了。



1931年,担任上海丝织业工会中共党团书记兼上海工会行动委员会负责人的阿金(即金维映)同被王明的中央“打入冷宫”的原红七军政委邓小平一起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一路同行,后来他们结为夫妻。1932年5月,邓小平被任命为第一任中共会昌中心县委书记。而在此前后,阿金先后担任过中共于都县委书记和胜利县委书记。这位从15岁起就开始了革命生涯的浙江姑娘早在1924年就与共产党的著名人物瞿秋白、项英、郭沫若等有过密切来往。在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被捕,被营救出来后在上海一直从事秘密的工人斗争。白区丰富的斗争经验使她在中央苏区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红军女干部。她领导于都、胜利两县党政军民开展经济建设、扩大红军、支援前线,声名赫赫。1933年10月,她又受命担任瑞金县“扩红”突击总队长,出色完成了任务。《红色中华》曾在一篇文章上这样提到了阿金的名字:“……如罗荣桓、金维映、罗迈(即李维汉)、毛泽覃等,放在各报扩大红军突击队运动的光荣红榜,在各种会议与报纸上,解释与宣传他们的工作经验,教育全党同志。”



与阿金不断受到表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此时的邓小平正在经历着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磨难。1933年,邓小平作为“江西罗明路线”的头面人物遭到严厉批判。这时,阿金离开了他……

翌年,她与李维汉结合。战略转移开始,她与其他29位被批准随主力行动的女同志一起,编入了由李维汉任司令员的军委第二纵队,她被分配在地方工作部,负责沿途发动群众的工作。遵义会议后,她在干部休养连当过一个阶段的党支部书记。她配有一匹马,但她的马上总坐着别的人———病中的警卫员、体弱的民夫或者脚打泡的女同胞。而她却常常背上别人的东西,拄根棍子,艰难地走在漫长的山道上……



也许,站在遵义三中操场上的李维汉不会想到,命运将在几年之后为阿金画上一个悲惨的句号。

阿金一步一步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她的身体也被这漫长的征途完全拖垮了。1938年,组织上送她去苏联治病,后来因为和苏方人员发生争吵,被送进“疯人院”。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飞机轰炸莫斯科,阿金死于战火之中。

人物剪影之二:

在经历了这场大迁徙的女性中,博古夫人刘群先的人生结局与阿金有着惊人的相似。

尼姆·威尔士在其《续西行漫记》中,这样描绘了刘群先:“刘群先,身体短小结实,两手粗大,样子很干练。她是一个漂亮的人,有一头光艳的头发和一身柔滑的肌肤,声音低而愉快,又有一种惯喜闪动的睫毛,像小孩子一样,张大眼睛瞪你的习惯。”

这位记者又说:“她是位热情奔放、循循善诱的演说家。这和她在工人中深负众望不无关系。不过她很同情和关怀人的疾苦。谈到长征时,她几次噙着泪水说:当时他们是连统计一下死亡人数的时间都没有。”

1927年10月,这个被国民党反动派到处通缉的年仅20岁的无锡工人领袖秘密来到了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年底,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劳工大会。在会上,她认识了为中国代表团担任翻译的中山大学学生博古。很快,博古成为她崇拜的对象。在中山大学的那场派别斗争中,她坚定地站在王明、博古一边,成为著名的“28个布尔什维克”之一。

1928年,她与博古结婚。1930年回国。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的时候,刘群先刚刚流产一个多月,她是拖着病弱的身子走上并走完了远征路程的……

以后的日子她是不幸的。抗战爆发后,她同博古先后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重庆办事处工作。

当艰苦险恶的斗争环境不断将她的身体摧毁的时候,与博古情感上的危机也日渐加深,刘群先的精神终于崩溃了。

1939年,刘群先被安排去苏联治疗,也被关进“疯人院”。1941年失踪,生死不明……

开会的时间到了,毛泽东、朱德、博古、陈云、李富春等中央领导人走进了会场,整个操场立刻沸腾了起来。

会议由中央总负责人博古主持。毛泽东就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作了演说;朱德讲了红军的宗旨、性质、任务和纪律;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讲了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的意义。他们的讲话不断被群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打断。女红军们也同群众一起欢呼着,眼前的情景,使她们仿佛回到了中央苏区。

从江西走到遵义的红一方面军中的女红军共有30名,笔者于此,谨记下她们光荣的名字:



中央局秘书长邓颖超(周恩来夫人);



江西省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蔡畅(李富春夫人);



中央局妇女部长李坚真(后与邓振询结婚);



少共中央局组织部长刘英(后来成为张闻天夫人);



前线司令部指导员康克清(朱德夫人);

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晚年照(图) 参加过长征老红军待遇


军委机要秘书贺子珍(毛泽东夫人);



军委武装总动员部副部长金维映(李维汉夫人);



苏维埃中央政府艺术局局长李伯钊(杨尚昆夫人);



福建省委妇女部长邓六金(后与曾山结婚);

兴国县妇女主任危秀英(后与钟赤兵结婚);

粤赣省委妇女部长刘彩香(长征途中与毕占云结婚);

粤赣省委妇女部副部长李桂英;

闽粤省委书记陈慧清(邓发夫人);

中央党校学员吴富莲;

少共中央青妇干事王泉媛(在遵义与王首道结婚);

军委总卫生部兵站医院政委周越华(贺诚夫人);

红军大学教官丘一涵;

红军大学教官吴仲廉;

中央妇女部秘书甘棠;

国家政治保卫局机要工作员谢飞(后来成为刘少奇夫人);

少共中央巡视员廖似光(凯丰夫人);

少共中央局干事肖月华(李德夫人);

闽粤赣特委组织干事谢小梅(罗明夫人);

苏维埃大学学员钟月林(后与宋任穷结婚);

中央机关合作社主任杨厚珍;

军委二局报务员李建华;

中央政府办公厅秘书危拱之;

女红军曾玉(未被批准随队转移,自己跟着丈夫一路到遵义)。

这30名从江西中央苏区参加战略远征的女红军中的绝大部分走完了后来称之为“长征”的全程。她们中有的人两过雪山、三过草地;有的人随西路军经历了更为悲壮惨烈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当时最显赫人物的妻子几乎都在这支30人的女性队伍中,但伟大与光荣却是她们自己创造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4173.html

更多阅读

传记___红军军帽的设计者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传记红五星 八角帽——红军军帽的设计者红军文化的先驱──赵品三当代的中国人和世界上许多的人们,都熟悉毛泽东主席的伟大一生以及他所缔造中国工农红军,还有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两万五千里长征。人们同样熟悉毛泽东率领中

世界杯最美的女球迷!组图 2014世界杯韩国女球迷

世界杯不单是一个男儿比试英才雄武的竞技场,也是一个女儿较量容颜和身材的大舞台。世界杯期间,世界各国的女球迷云集南非,展示独特的自我,为世界杯增添了别样的风采。本届世界杯依然如此,尽管非洲大陆远离世界的中心,但是依然挡不住许多热

铁流:最早揭露毛伪面目的女英雄冯元春

最早揭露毛伪面目的女英雄冯元春 作者:铁流她就是四川大学生物系四年级女生冯元春。可惜她早已离开人世,在毛泽东血腥的“十年文革”开始,被杀于四川省第二监狱南充,死时不足三十岁,一个多么年轻美丽活脱的生命。下令杀她的是中共中央

声明:《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晚年照(图) 参加过长征老红军待遇》为网友忘得洒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