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调北征南移民屯垦总动员 大明王朝1566高清

大明王朝调北征南移民屯垦总动员 大明王朝1566高清


大进军-兵发云贵边

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明征南战役终于打响。这是一场至少酝酿了十二年的战争。

  在大明立国的次年(1369),朱元璋就三次遣使往云南,招降盘踞云南的元梁王巴匝剌瓦尔密归附,无功而还。之后,再派归顺

的元威顺王子伯伯赍、降官赵元祐说降,均无结果。洪武五年(1372),北方大定,云南孤悬,朱元璋即派翰林学士王祎为专使前往说

降,被杀。洪武八年(1375) 再派学者吴云说降,又被杀于道途。

  先后七次,梁王苦节死忠,不仅拒降,竟诛使臣,令大明国失二贤。金陵城内,群臣激愤,朱元璋盛怒了。

  而此时,偏偏又传来坏消息,颖川侯付友徳出巡普定(今安顺)、金筑(今贵阳)也并不顺利,竟连原已归附的普定土府也叛附梁王。

  在明初历史上,一代雄主朱元璋拔山扛鼎,纵橫捭阖,面对诸多豪强,从未表示出如此的审慎,如今,他不可能再有耐性忍受下去了。

  于是,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出师前朱元璋谕文武百官:

  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巴匝剌瓦尔密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诏谕,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

公元1381年10月,明太祖朱元璋走出皇城,于南京城外龙江关亲自为即将出征的征南将军傅友德及副将军蓝玉、沐英饯行,迅速集结的三十

万征南大军旌旗蔽日,浩浩荡荡直指云贵。

  1382年元月,盘踞云南的元朝梁王势力兵败如山倒,梁王巴匝剌瓦尔密逃离昆明城,焚毁龙衣,先将王妃及王子、女儿赶入昆明滇池淹

死,自己同宰相等大臣们集体自杀;是年4月,另一支土著势力,大理的段氏王朝数百年的基业随后倾覆,其王爷及亲属均解缚到京。仅仅

才100多天,明军就征服了云南全境。

  这场空前快捷的胜利,得益于出征前朱元璋对情势的判断和指授的一个果敢精明的方略:即东路军作为主力出湖广后,由主将军付友德

统领,以最快的速度尽剿叛军,占据普定。普定既下,驻守曲靖的10万元军俱无屏蔽,昆明危如累卵。这个决定战争胜负关键的地方,就是

史称云南咽喉之地的今安顺市。

  严格点说,明军收服安顺,算不得一场战役,只能那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搏杀,大军压境,其锋锐所向,势在必得,以最快的速度开疆列

土,迅速在这块“化外之地”上,建立一个持久而稳固的地方政权。洪武十四年(1381)十一月,征南将军傅友德率军出湖广沅辰,很快进

入今贵州地域,令顾成为先锋攻普定,顾成领军开进,先列栅以待,敌方来攻时,他身先出击,一人竟手杀数十百人。他有这样的自信和魄

力,可以在攻城拔寨时不屑于偷袭之类的用兵谋略,他欲取普定南城,先放回俘虏令其传话敌方“吾夜二鼓来杀汝”,之后准时出击,吹角

鸣炮,一鼓将其荡平。

  此战擒获叛附梁王的土知府安锁,复置普定府,以安顺、镇宁、永宁三州、普定一县隶之。十二月,安陆侯吴复择地阿达卜筑普定城(

今安顺城),十二月二十日兴建动工。十五年(1382) 闰二月十七日建成。三月置普定卫。

  顾成因征服普定有功,留守普定卫,由原衔指挥同知升任普定卫指挥使。吴复任总兵官,同年置吉纳堡,后命名安庄城(今镇宁)。攻

关索岭,遂开关索岭箐道,即自今安顺,赴兴义,达广西境之道。三月,升普定府为普定军民府,将普定县并入安顺州,隶安顺、镇宁、永

宁、习安四州。洪武十八年(1385)又罢普定府,废习安州,以安顺、镇宁、永宁三州,宁谷、西堡、十二营、康佐、募役、顶营六长官隶

属于普定卫 。

  从洪武十四年至十八年,短短几年时间,明军就完成了对今安顺大部的绝对控制权。自此历明淸两代,安顺一地始终是中央政权必须牢

牢掌控军事要地,“黔之腹、滇之喉” 的称谓也由此而起,延续数百年,成为安顺这块土地的历史标记。

  这里,要特别提及在大明征南中对安顺一地作出特出贡献的两个人物:吴复和顾成。

  吴复在明初贵州历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身经百战,累建奇功,初置普定卫时他即充任总兵官,安顺留下他的遗迹也很多。他开辟关

索岭至广西通道,使贵州向南有了出口。他建今安顺、平坝、镇宁三城,由明至清,形成初步格局。在普定建卫两年后,吴复金疮迸发死于

今安顺城。因其对收复贵州一地功勋卓著,生前敕封安陆侯,死后朱元璋追封其为黔国公。

  顾成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投奔朱元璋,经过通选,成为朱元璋帐前亲兵。1356年攻镇江的时候,鏖战惨烈,顾成请令率十勇士突

击攻城,以勇武展露头角,随及升为百户长,此时顾成28岁。之后大小数十战,顾成累有战功,从一百户长做起,逐步晋升为金吾卫副千

户、坚城卫指挥佥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顾成随军转战西南,在平定四川的战役中,顾成再次显示其神勇,逼降漠州诸郡,战后升任右军都督佥事。洪武

八年(1375)顾成调贵州,战功显赫,威震黔疆,人称“顾老虎”。同年升任指挥同知。大规模的征南战役展开,顾成为征南前锋,普定卫

建立后即升任指挥使。之后一直坐镇贵州,屡建奇功,1392年5月升任都指挥同知(官二品)。普定卫指挥使由其长子顾统替任。

  建文元年(1399),70岁的顾成被建文皇帝召回京师,封为左军都督,派他讨伐燕王朱棣,真定一战,顾成被俘。当燕军将他押缚交燕

王朱棣处置时,朱棣“亲解其缚曰:‘此以天授我也’”(见《明史·列传》一四四卷),不但不杀他,反将镇守北平的重任委与顾成,请他

扶助嗣子朱高炽(后继朱棣为洪熙皇帝)守城,燕军“一切防御调度听命于成”。到1403年燕王朱棣政变成功,登上皇位后,没有忘记顾

成,论功行赏,封他为镇远侯,许世袭。因儿子顾统在其降朱棣的当年便被建文皇帝处死,朱棣遂敕封他的孙子顾兴祖为普定卫指挥使,另

一个儿子顾勇为贵州都指挥同知。

  顾成虽远在贵州,一直得到永乐皇帝朱棣的倚重。永乐六年(1408),79岁的顾成奉诏进京,命辅太子监国。顾成自省力不能胜,感泣

皇上知遇之恩辞归。永乐十二年(1414),也就在贵州建省的次年,他以八十五岁高龄死于任上。顾成死后,永乐皇帝加封他为夏国公,谥武

毅。

在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安顺城的初建,缘于调北征南进程中明军与元朝梁王势力第一次碰撞的结果;洪武十四年 (1381)十二月,明军将该

咽喉之地一举拿下, 朱元璋即谕准在该地择地筑城,置普定卫。

  然而,要在这块“化外之地”建立一个稳固而持久的地方政权,仅靠武力征服还不够,当战事还在向云南纵深推进之时,另一场影响更

为深远的生存之战从这里打响,那就是:屯田!屯田!

  在大明征南的整个过程中,最使朱元璋担心的是粮饷问题。云贵僻在遐荒,山高路险。从江南集结约占全国军队四分之一的三十万大军

远征,战线拉长,一旦粮饷不济,士卒饥困,后果将不堪设想。

  十二月二十一日(1382.1.5)朱元璋遣使嘉奖征南将军傅友德时,有这样的记述:“内使罗信至,知将军调度有方,节制严整,普定诸

敌俱已催奔,但未知此时事势如何,乌蒙、乌撒果降否?”

  “前恐该地无粮,符报将军令分军回卫,今知资粮于敌,军可不必回也。”(见《明实录》以下引文同)这道谕书在关注普定已克的同

时,更关注战事向前推进有粮、无粮的问题,得知可“资粮于敌”,即令军可不必回,顺势推进。

  在进攻乌撒时,他又再谕傅友德等:“攻乌撒诸蛮,取粮为食,彼将奔命,不暇捣我空城耶。不然,则士卒饥困矣!”

  无粮军队即陷入困境,取粮于敌固然为重要手段,但无粮可取同样会陷入险地。云贵缺粮更缺盐,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即令户部下达

“商人纳米给盐之例”,以盐换米,以资军用。《明实录》有记:“普定纳米五斗者给淮盐二百斤,米四斗者给浙盐二百斤,川盐如普安之

例(米二石五斗者给川盐二百斤)。”

  盐为国家专卖,按此比例鼓励商人运粮入云贵资军,以换盐引,淮盐、浙盐约为1:1,川盐1:5,这种战时紧急状态下的举措,代价如

此之高,却只能取一时功效。另一方面也可见运粮入云贵并非易事,其道途之艰难可想而知。

  云南初平,朱元璋传谕傅友德等,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扼要害。同时要傅友德尽快査清元朝统治时驻兵多少,

地方税粮徭役状况,为本朝驻军提供依据。

  洪武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傅友德上奏;“自元世祖至今百有余年,屡经兵燹,图籍不存,兵数无从稽考,但当以今之要害,量宜设卫

以守。其税粮则元司徒平章达里麻等尝言,元末土田多为僧道及豪右隐占,今但准元旧则于岁用有所不足。”

  也就是说虽然元代兵数无从稽考,如果延用元代旧制,显然税粮不足以养军。傅友德提岀:“宜以今年府、州、县所征并故官寺院入官

田,及土官供输、盐商中纳、戍兵屯田之入以给之。”朱元璋准奏。按此设卫以守,筹粮有六法:

  1、官府所征税粮;2、前朝官田充公;3、寺庙产田入官田;4、土司纳粮;5国家以盐易粮;6戍兵屯田。

  作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朱元璋深知战时可“打粮以给军饷”,但并非长久之计;战后为稳定大局需留相当数量的兵驻守,留兵得有稳

定的粮食来源,而贵州又属“地僻处而输粮艰”的地区,地脊人贫,无粮可打。因此戍兵屯田,设军屯“就地屯种”,是明朝建立稳固政权

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措施。

  朱元璋来自社会底层,他深谙中国农耕社会,十分注重决策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早在战争扩展到边境地区之时,朱元璋听取了刘伯温的

意见,吸取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卫所制度。其原则为:武装力量与生产力量结合起来;既可以在面对可能发生的危及国家安全问题

时灵活调动指挥,又避免了财政上过重负担。

  即根据战事需要及屯兵的数量,分地域按人口比例,每户五丁或三丁出一丁为军人。凡为军人,都是世袭,为保障军队的稳定和满员,

军人必须娶妻,子孙成年后也是军人,世代继承下去。如无儿子的,由家族中近亲中的壮丁顶补。每一卫所按制配有军田农田,一般情况

下,70%的士兵耕种,30%执行军事任务。这一来,既可养兵解决军需,又能随时服从于战争的需要。

  在今天看来,不可想象的事朱元璋干了。一种家族绵延的原则被应用到武装部队来,兵营成了武装的集体家庭。这种具有中国明代特色

的建立常规军的办法,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确实具有相当的适用性。 屯田!屯田!

  曾经铿锵作战的将士们开始拿起锄头,开垦田地。20万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在农村屯耕,有10

多万人加入垦荒的行列。他们一边开荒种地,自足军粮;一边操练军事,以防战乱。

  从贵州腹地的安顺向西到曲靖,过昆明、楚雄直至景东,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军建立一个屯军寨子,开垦周围的土地。

同时,明朝政府推行了“就宽乡”的移民政策,即鼓励百姓由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到经济滞后的地方,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区向地广

人稀的地区迁移。在“鼓励”的同时,也强迫大批内地破产的流民和平民迁往贵州。迁入的平民,按照给予的土地,划分区域管理,成为

“民屯”,也被称作“调北填南”。

 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江南和中原一带,根据史书记载,明洪武年间进入贵州的移民在160万人以上,永乐年间在35万人以上。另据《安平县

(今平坝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设“平坝卫”,因“地广人稀”,由湖广的长沙等地,实行“三丁抽一”的办法,发配到平坝卫。偏

僻遥远的贵州就这样迎来了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集团移民。这些移民中,一部分是军屯将士的家眷亲属,一部分是内地的良家

子弟。他们的到来,一方面扩大了屯堡人占有的土地和势力范围,稳定了军心;另一方面,来自内地的先进文化一下就冲进尚在半原始状态

的贵州,极大地带动了贵州的发展。汉族的比例也第一次超过其他民族,成为贵州人口的主体。

大迁徙-移民云之南

“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是很多云南人口口相传,自述祖上家乡时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是云南人心里的牵挂,是云南人寻根的情

结,中国人一向是守礼义、重亲情的,因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乡的山水永远是最动人的风景。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

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如今,柳树湾高石坎(即今石门坎)已经是处于南京城繁华的闹市区了,听说,每一年都有不少云南人去南京寻根

呢。而很多云南人从小就对“南京”这两个字很耳熟,见到南京人也自然地有一种亲切感。

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云南,从南京出发的部队集中地就在柳树湾,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属部

队“羽林军”就驻扎在柳树湾。朱元璋的部队组成和兵源并非全部来自应天府一地,江苏、江西、安徽、两湖的都有,所以只能理解为征云

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几代之后就只知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了。还有另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洪武后

期中央机关多建在柳树湾,官员中因“有罪遣戍云南者”不少,就是民间说的“充军”。还有富商和令朱元璋认为“不放心”的人,被加上

罪名强行发配来云南,往往是连家属甚至家族都被“扫地出门”。这两类人的籍贯是江苏为多,并不确指枊树湾。典型的如沈万三一案。

沈是江苏“第一水乡”周庄人,他的祖上以躬耕垦殖为业,到他这一代善于“治财”,做外贸发财,“富可敌国”,“资巨万万,田产遍于

天下”,在南京置有大是产烽,这就引起朱元璋的忌妒。沈万三不知道,竟然还出钱来“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这就犯了僭

越之险。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要杀沈万三的头,后经皇后说情:“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

沈被释放后,被“戍云南”。

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而因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

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

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这块不毛这地。就这样,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了。

朱元璋在位时期还陆续发配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主要六个省的330万人(30万出征云南大军)进入云南。从南京出

发到云南要走180天,不亚于一次万里长征,路途遥远。很多人累死在路上了,很多人逃跑了。到云南时,只剩下120多万人了。

为此,不论哪一种情况在明代来到云南的“应天府”的人,他们在云南扎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云南生产力的

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这些功绩不可没也。至今云南人到南京,或见到南京人有一种新切感就不足为怪了。

为稳定在云南的统治,明朝廷实行了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最早的移民是明朝征滇的30万大军,后来这些军人大多留在云南,参加屯

垦。云南平定之后,沐英又回朝带回了250万移民,后来沐英的儿子沐春又移来30万南京人,加上当时征调来屯戍云南的军民,沐春移民不

下50万。如果扣除这些数字中的水分,减去来云南途中的死亡流散人口,再加上充军流放到云南的人数,有学者估计明初迁入云南的汉族大

约为120万,而当时云南的总人口不过200多万。直到元末,云南还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边疆省,明初朱元璋大规模移民之后,这种情况

才出现了根本变化。

向云南移民,江应梁从《太祖实录》中收集的调兵记录如下:

洪武二十年(1387),派鞑靼官军往戍云南。

洪武二十年(1387),八月诏四川都指挥使司选精兵25,000人,给军器农具,往云南品甸屯种。

同年九月,调湖广军26,560人,征云南。

同年九月,令靖州五开及辰沅等卫新军选45,000人,往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诏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屯云南。

同年十月,调陕西山西战士56,000多人,赴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调楚府护卫兵6,000人,赴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诏长兴侯耿炳文率陕西土军33,000人,征云南屯种听征。

洪武二十一年(1388),陕西都指挥同知马烨率西安等卫兵33,000,屯戍云南。

同年六月,发河南祥符等十四卫骑军15,000,往征云南。

在这十次的记录中,可见当时调往云南的人数已达23万之多。曹树基认为这些调入的军卒有几种解释方法:其一,这些军卒在军事行动结束

后即调回原地,尤其如陕西土兵,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留在云南;其二,一些邻近地区调入的军卫,在云南戍屯其原有的统辖关系并不会改

变,如四川的军卫,在云南屯种,是很正常的事;其三,一部分军人充实云南卫所人口,也加入云南卫的计算。在一些没有设卫所的地区,

也仍有军籍移民的分布。澄州府不设卫所,但开屯很多;

广西府也是如此。除了开垦的地区外,还有一些堡、驿成为军人聚居之地。因此从云南屯田开始,拓展到卫所的设置及田地的开垦,其卫所

兵的来源有从征、归附、谪发等方式,更有从陕西、湖广、四川等地徵调而来的。

关于移民者充军者入滇旅途之艰难情形,实为今人难以想象,史书屡有记载。诸葛元声《滇史》收录的明洪武年间六品四川阆州太守之妻,

因夫耿直反被诬罪、充军至云南金齿(保山)。行前夫屈死子病亡,悲戚无奈,仍孤单一人赶赴边地“罪充”。旅途中,宋妻愤而在湖南武

陵一个邮亭驿站墙壁上题写了一首108句七言长诗诉其心迹,悲极惨至催人泪下,被过往朝廷官员传抄入京以至打动了元璋皇帝,下诏免其

原罪。

想当年入滇者,不论罪充、谪戊、流放、迁涉、他们所行走的是同一条险恶之路,生死之路。他(她)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丢官弃职、

饥饿伤病、野兽侵袭、日晒雨淋、风吹寒冻,加之绳索枷锁折磨、押送者的凌辱等等。其中病死、摔死、瘴疬绝身,致伤致废者不计其数。

据考,元末明初全国性大移民集结出发地有二,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云南地广人稀,汉民太少,为大移民屯田的

重中之重,徙入汉民最多,其它边地省份亦有。实际上军屯、民屯、商屯皆属移民范畴。当年应天府柳树湾地名遗址今皆无存,柳树湾当年

为一小村庄,后因修建明王宫六部都城,被举村迁住他地。高石坎乃今日南京市御道街附近的石门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历经千年至今仍

保持原貌,躺卧横生,早已枯死的千年主干上又长出第三代新枝,倍受世人关爱。

百万中原内地汉族军民迁徙入滇的必经之路,‘由黔入滇古道’,今云南省内仍存富源县境内数段当年以石块铺就的山间栈道,光滑发亮的

石头上残留的马蹄迹印仍可辨别,“八卦树”文革期间被砍去七棵,今幸存一棵;此树,朝向云南一面的树身身染黄灰,而朝向贵州的另一

面则身披青苔,堪称一绝;古栈道上的古驿站、古墙堡、石虬亭亦恢复数处,均为省级保护文物,2003年11月,笔者曾到此地一游,并撬

取古驿道石头一块带回留念;今日省城昆明郊区的板桥镇,即为元末明初出云南府第一驿站板桥驿。

总之这大批的外地移民,留戍家属、仕宦落籍、谪迁后裔、工商流寓,宗室藩封等等,从内地来到云南的人民,给云南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

带来极深远的影垧。

明代在云南实行民屯、商屯和军屯

(一)民屯与商屯

明王朝建立之后,将人民从内地稠密之地迁徙至人疏之地,以调整土地之分配,开垦荒芜之地。而民屯与军屯差别,即在于民屯属领于布政

司,而军屯属于卫所。洪武十七年(1384)迁中土之大姓入云南,而其主要分布在靠内地区的府、州、县;所以也有「原籍南京」的普遍说

法。而在其他移民的活动中,还包括因罪谪戍的官吏或百姓,当时民间有一句口头话:「充军云南」;再加上洪武二十年(1387),曾命户

部自四川永宁至云南沿途设置驿站,每驿存有250石的米粮,给予谪戍云南的犯人使用。而这些谪戍者有的就留在云南生根;有的则仍回原

籍并未落籍云南。这些从当地一些有家谱可考及志书记载中,仍不讳言其先祖为充军云南而来的。

在云南的移民活动中,还包含一批民籍移民的人,这是由商屯引发的。因边区驻军多,又处于缺粮地区,不足供应,因此招募商人在指定的

地区,用粮食换取盐引,凭盐引到产盐地取盐,这个方法称为「开中」,因此商人出资招募内地的农民到开中的地区去种植粮食,长久下

来,成为移民。到洪武二十年(1387),粮食仍不足,因此再招商人纳米,之后依需要,重定盐米比例,减低纳米数,目的是为了增加商屯

量,以后一再减少纳米数量大力招募商人,到后期反造成当地米产过多与市场价钱的悬殊现象,这个现象表示此地域外地移民已达相当数

量,即使商屯废除,这些耕种的农民也不会回归原籍。

(二)“兵屯”即军屯

在对云南历史略为追溯后,有必要对屯兵由来和背景作些了解。“兵屯”即军屯,为我国古代屯田制度中的一种。即入滇大军在平定战乱,

镇守交通要地的同时,为减轻朝廷负担,缓和军需后勤供求矛盾,让驻军中的部分将士就地安家,不再随军调动返回中原。这些“屯田”兵

士自此一手拿枪,一手握锄,“三分耕种七分操备”,有战打战无战务农,以兵养兵自给自足。此法中原王朝汉代即有之,以后历代效仿,

明初洪武年间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峰,短短10年内奉命入滇屯田内地汉人竟达百万以上。通海一带交通要道,土地肥沃、物产

丰富、气候宜人,为元末明初云南省率先实行屯田区域,今日之人口密度居全省县级前列。

当时军队屯田组织严密、强制性极大,参屯者“军世皆藉”。一旦从军终身为伍,世代继承,本人病故、阵亡、残废,必由其子继承。没有

现在的转业退伍,定期服役年限之说。入屯军士,哪怕其后无子无孙,远在中原万里之遥的原藉,与其有亲属关系的生男、婿等人也得补

上,以确保长期延续。

另外,为维护世袭为兵制度,让入滇屯田士卒安心镇守不思返乡,又建立“军户”,即屯田戍守者必须结婚成家,否则将被革除。原藉有

妻室的,朝廷派专人护送入滇;无妻者可在当地择偶成婚,如当地找不到者,概由其原藉老家代择配偶送入云南屯地完婚,建立军户。绝不

许再返回原藉。就连兵屯者的子孙,都要听候调遣,不得以转户,入赘,寄藉等方式逃避,否则必受惩处。朝代政权更迭,天地轮回,多有

战乱及人祸天灾,直到建立新中国,才得告别兵荒马乱享太平时日半个世纪。

十分严格的“军世皆藉”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清朝两百多年仍保留了明朝建立的绝大部分军户,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民国建立,这些

历经500多年的军户们才得以完全脱离军藉,变为普通民户。他们先一人入滇,再变为“军户”,又代代相传,至今已发展到数百户,数千

户,其一人之后已达数千人。

元代云南人口无考,明初为两百多万人。超过百万之巨的中原汉民入滇,加上占全国军队总数1/4的军队入滇“镇守”,风调雨顺,土地肥

沃,适合居住的坝区良田皆多为入滇汉民所有,由汉民族取代土著彝、白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今日云南16个地州,129个县近四千万人口

中,三分之二均为汉族,通海县361个自然村30万人口中,汉族占26万以上,皆源于明初“汉民入滇”结果。

今日通海乃至全云南广大地域,凡地名称铺、哨、关、站、营、旗、卫者、均和明初大规模汉民入滇直接相关,是当年屯田者聚居地或大军

安营扎寨之处所。如通海一带的义广哨、中铺、大营、小营、解家营、以至大名鼎鼎的曲陀关,地名均来自六百年前的汉民屯田。

当时各种屯田,几乎遍及各省,屯种面积估计约在一百五十万亩以上,占当时登记在册的全省总耕地面积将近一半。为促进这些地区封建地

主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因而,屯田的开设,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由于大量土地的开垦,许多在云南历史上有名的水利灌溉工程都在这时得到兴建和整修。宜良坝子的汤池渠水利工程长达三十六里,是一万

五千名屯军凿的,昆明南坝闸工程的兴建,做到了“田不病于旱防。”再就是滇池海口的疏浚工程也一再整修,使整个滇池平原摆脱了“每

岁秋夏,雨集水溢,田庐且没”的灾患。例如昆明县(拓东城)横山水洞,“引泉以灌入村之田”,《滇记》称:“隆庆六年左布政陈善始

成是役,溉田四万五千六百余亩’。再如漠池地志称:“明初傅友德,沐英驻守云南,皆事屯田,而滇池之水,皆首为灌溉之利。”又如邓

川的弥苴怯江堤,就是“东堤军屯修筑,西堤里民修筑.”当正统十三年时,邓川的“湖尾沟渠淤塞,以致水不能泄,禾苗淹没”,幸得

“州、卫军民相兼疏浚”。宾川鸡足山南的上仓湖,最为幽胜,居民有灌溉之利。这些水利事业的典修,不仅灌溉着屯田,也促进了广大云

南地区生产的发展,所谓“军民俱利”。这是谁也不能抹煞的事实。

(三)云南的人口大增长

从明朝初年,汉族以120万人开始起家。明末之时,汉族已经发展到400多万人。后来吴三桂又从辽东带来20万大军,算是对云南汉族人口

的又一次补充。1662年,吴三桂大军进入云南。1673年,三藩开始作乱,当时吴三桂起兵十万。失败后,估计损失了十万之众。清朝时

期,相当于10万左右汉族进入云南。所以今天云南的汉族90%以上是明朝进入云南的移民的后代。

到清朝同治年间,1861年左右,云南省的人口增加到1267万人。可能汉族800多万,少数民族400多万。后来太平天国时期和全国一样发生

内乱,人口损失严重。

到民国时期,直到1935年,云南省的人口增加到1,300万人以上。民国时期云南省的人口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云南的红土地太贫瘠

了,粮食产量太低了,养不活太多的人。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云南有1,700万人。50、60年代后由于化肥的大量普及,云南的红土地变得比以前更肥沃了,粮食产量

提高一倍以上,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了。到1982年,云南省的人口突破了3,000万。到1996年,又突破了4,000万。目前为4,500万左右。

云南省的全部人口 汉族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明朝初年 200万左右 120万左右 80万左右

明朝末年 650万左右 400万左右 250万左右

清朝后期 1267万左右 800万左右 400万左右

民国末年 1600万左右 1060万左右 540万左右

2006年 4,483万 2,982万人 1,501万人。

明代以前入滇主要通道

明代以前入滇道路主要有三条:北行秦汉五尺道;西行蜀身毒道;东行通京大道。

(一)秦汉五尺道(由川入滇道)。为开发打通西南夷部,秦汉时凿通,起点为四川宜宾,终点为云南曲靖。为滇境第一条连接中原内地

的官道。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被川滇公路取代。因地处云贵高原,沿途悬崖陡壁地势险峻工程艰巨,仅宽4—5尺容人马通过,故名。

具体路线为:宜宾—昭通—威宁—宣威—曲靖

(二)蜀身毒道(滇缅印度道)。亦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晚于五尺道。南诏国、大理国时期渐次完善贯通,设驿站,可通东南亚至身毒(

印度)。如今的滇缅公路,修于1925年,抗战吃紧的1938年突击通车,由昆明至畹町边界全长959公里,其基本走向同古道,多处路段甚至

完全重合。

具体路线为:成都—西昌—楚雄—大理—保山。

(三)东行通京大道(由黔入滇道)。此道路于云南历史,尤其是“汉民入滇”历史最为重要。它既是当年沐英率数十万明军与元朝大军

争夺云南大决战之兵家必争处,又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明洪武百万汉民大迁徙”移民入滇通行之路。因其从东至西横贯云南全境,可

东达京师,西达缅印,故云南民间多称通京大道。杨升庵充军云南即行此道入滇。

全程分为水路陆路两大部分。先自南京乘船沿长江水路航行30余天,抵湖南武陵(常德),再上岸转陆路抵云南。

具体路线为:先水路南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武昌——湖南洞庭湖畔的武陵(常德)再上岸转陆路常德—怀化—源州(芷江)—新

晃—贵州凯里—贵阳—安顺—云南富源—沾益—曲靖—云南府(昆明)—再转省内各府、州、县。

六百年前先祖入滇,明兵所行走的极有可能正是这条道路。名曰通京大道,实则并不好走,崇山峻岭险境环生道途崎岖,比蜀道更难行

进。

其路线为:南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富源—沾益—曲靖—云南府—河西曲陀关。

(综合资料源于网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434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 阮元 字伯元

原文地址: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作者:sqwjyl最初接触阮元,是大三上学期读黄侃先生《文心雕龙札记》,其中提到“仪征阮君”的《文言说》,仪征现属扬州市,阮君即阮元,《文言说》对刘师培的影响很大,而黄侃亦为刘师培弟子①,故《文

深圳北广州南高铁时刻表 深圳北到贺州高铁

深圳北发往广州南的高铁广州南发往深圳北的高铁车次发站到站历时坐席类别车次发站到站历时坐席类别深圳北广州南广州南深圳北G62027:007:420:42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G62017:007:440:44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G62047:308:120:42特等座一等

声明:《大明王朝调北征南移民屯垦总动员 大明王朝1566高清》为网友人心不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