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汉族人 汉族血统最纯正的省份

很多时候,作为新疆老汉族人,同时又祖辈们都是甘肃镖师的情况下,我常常问我自己,到底是甘肃人还是新疆人?不久前我明白了,其实,这并不矛盾,我祖先的根在甘肃,我爱我的家乡——新疆,那片生我养我的地方!!!通过这篇文章,我想让更多人了解那片神奇和美丽的地方——新疆,那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新疆汉族人!

务写出一些文字来帮助对新疆问题感兴趣的人更全面地了解新疆。其实归根到底,新疆的问题也终将由新疆人自己来解决,鼠标键盘党都只是打酱油的,有些老乡甚至我家人都劝我:“和他们争这些干吗?他们打打嘴炮而已。” 但我觉得有必要,尤其当我在网上搜索不到相关的新疆汉族人的体会题材的文章时,我就觉得更有必要。

一、新疆汉族人的故乡归属感:

网上有很多人经常会很轻松地说起“新疆的汉族人都回内地不就好了。” 说出这些话的人一定不了解对于绝大多数新疆的汉族人来说,新疆是他们的家园,也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而内地是即使想回也回不去的。下面以我自己的背景来说说,相信很多人也对我的背景感兴趣。

我是汉族,新疆N代(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是多少代了,家谱中写的是我们的祖先镖客,护送唐王钦赐给西突厥可汗的礼物回程时留在新疆的,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已经是很久远了,家谱注明老家是甘肃的天水,但我一次也没去过,只是去过一次陕西黄帝陵去祭祀),俺出生成长于新疆喀什的一个老汉人村庄,上大学后去了石河子,我的直系亲属都还在新疆。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老新疆人,从感情上,我完全视我出生成长的新疆为我的家乡,我几乎从不对别人提及我祖先的老家在甘肃,因为我既不会说那里的方言也不习惯那里的饮食也不习惯那里的风俗,坦白说我对老家没什么感情。如果你有条件去多问问你能接触到的和我一样的新疆汉族人,问问他们的家乡归属,我相信你会从他们那里得到与我相同的回答:新疆是家乡,而不是祖籍地!新疆的2000万人口中汉族人口近900万,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而言,即使真地有去内地的想法,也取决于你是否有财力在内地置业。退一万步来说,内地哪里有这么大的容量来接纳几百万的新疆汉族人?如果真地这样,会发生多大的利益冲突啊!举个例子:支边的新疆上海知青返城时因为房产户口之类的和他们在沪的亲人撕破脸皮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再稍微扯点历史:除了我们大约有二三十万老汉人在解放前就在新疆生活外(这其中不乏明朝的守边战士,清朝的迁移囚犯和准格尔蒙古从内地剽掠来的汉人),汉族人真正大批入疆的确是在1949年之后,但当时新疆是地广人稀,汉族人是在一无所有的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建设起了一个个明珠般的城市,比如石河子比如奎屯。此外北疆(天山以北)在清末时的主要民族还是蒙古族,参见以下历史:大小和卓叛乱、湘军将领左宗棠的平叛。

新疆的问题就是新疆多个民族如何和平共处的问题。而某些看似在宣扬民主和自由的支持疆独妄谈新疆的汉人都该离开新疆的观点,实际上是大恶,是在把新疆各族人民推向灾难的深渊。试想如何能让900万人离开自己的家乡?靠若干起恐怖事件就能把他们吓走?这只是东突恐怖分子们的妄想。何况如果汉族人屡感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向另一个民族屈膝投降忍气吞声都不能保住小命,他们怎么可能坐等挨刀?虽然汉族人生性温良,大部分人连鸡都没杀过,更别说用利刃去宰杀活羊练出来的胆气。在动刀子的野性上和不怕死的精神上,汉族确实不行,但一旦动员组织起来,论管理能力资金实力技术能力,汉族的优势就太明显了。有些人幻想把汉族人打出新疆?这实在是太可笑了!所谓鸡蛋碰石头也要溅你一身腥啊,要知道清朝末年的徐学功就是看不惯阿古柏把汉人蒙古,回回,锡伯,满族的人头堆成异教徒的骷髅塔才带领汉人民团进迪化的南山结寨自保的,那时候我们都不怕,现在就更不怕,事实上,汉人对于维族人是很和气的,如果赶走了汉人请来个中亚的侵略者,那维族老百姓的负担反而就更重了,具体可以参加阿古柏在新疆的所作所为,看看他有没有讲msl的兄弟情义??()

总结一下就是:即使面临最坏的情况,新疆的900万汉族人即使没有内地的支持,也足以捍卫自己的家园–新疆!新疆的汉族人绝对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新疆!

二、新疆的汉族人是欺负少数民族的霸道的殖民者?

如果我没有玩过TWITTER,我还真不知道居然有为数不少的人持这种荒谬的观点,因为在我印象里:从小到大都是汉族被少数民族欺负,汉族躲着少数民族不敢惹。我实在很难想象有如此弱势的“殖民者”。

我以为某些人总是在宏观地看问题,看新疆各民族的就业率,在企事业单位的民族比例,再比照收入水平,然后就得出了这个“华丽”的结论。但宏观上的问题应该去找国家政策的制定者,而不该让普通汉族民众来背责。每个新疆汉族民众的感觉都是微观的,宏观离他们太远,他们感觉不到。从微观角度来看,汉族人觉得是少数民族受了优待和过多照顾,而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不敢招惹少数民族,否则一旦进了局子,对你的惩处一定是高于对少数民族的惩处。

总结一下:新疆的汉族人和内地人一样,都只是谨慎卑微地在这个国家过着日子,甚至更为谨慎卑微,因为还要小心翼翼地和少数民族相处。把新疆的汉族说为霸道的殖民者完全是一种妖魔化!

三、新疆的汉族人在内地因为身份证面临的严重歧视。

90年代大学毕业时,所有新疆籍的学生如果要留在内地工作,必须有新疆教育局开出的出疆证!这些年又频传出新疆人来内地碰到的因为65开头的新疆公安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而饱受歧视的故事,最典型的就是:住宾馆被拒,在你出示身份证前一切都没问题,但当你要登记时,出示了你的维汉双语的新疆公安部门颁发的65开头的华丽的身份证时,麻烦经常就出现了,服务员的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异样了。汉人固然悲催,当然更倒霉的是新疆的少数民族,往往他们还没开口就因为长相被拒绝了。有些朋友不要对此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样拒绝所有65开头的新疆身份证入住的现象在内地大面积存在,而且存在已经有数年了,你可以去实地调查也可以去网上搜索。昨天(2011年8月3日)新郎围脖上就有大量新疆用户传一个帖子“一对卖了房子去上海给孩子看病的喀什父子,晚上因为身份证被旅馆拒绝入住,理由是公安局的规定”,大批新疆人感慨自己原来是二等公民,还有人感慨:看来国家是不要我们新疆人了。

如此荒唐的歧视性规定源于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或者低下的管理水平,为了便于管理采取这愚蠢的一刀切政策,也许方便了管理,但却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强烈要求国家出台法令严厉禁止宾馆行业对新疆65开头的身份证的歧视性拒绝入住政策,并接受社会举报,对违反企业予以重罚!否则就是你自己遗弃自己的孩子,你就不要怪你的孩子离家出走对你失去感情!

除了在住宾馆时因为新疆身份证遇到麻烦,我还听说过在去网吧、在出示新疆的驾照、租房子时都会因为新疆身份遭遇麻烦。似乎新疆的65开头的身份证就代表着是不安定的危险分子,是二等公民的标志。歧视不只是你走在路上会被骂一句被打一拳,还包括种种看不到的隐性歧视,包括对方的身体语言和表情。从这点来看,中国是各种歧视最严重的国家,同时中国人也是最能忍受各种歧视的国民。
新疆汉族人 汉族血统最纯正的省份

四、内地人对新疆以及新疆人的误解,导致了新疆的汉族成了一群被媒体和公众遗忘的人。

有句话叫做“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我要把这句话隆重地送给新疆的对外宣传部门。看看吧!你们一手打造的各种新疆的宣传资料,那可怜的900万新疆汉族人的影像出现过几次?当内地人普遍地认为新疆人就等同于某民族时,我不知道你们这些搞外宣的是否该狠抽自己嘴巴,你们宣传了半天,到底是在支持疆独呢还是反疆独呢?内地人的如此认知,简直是让东突们弹冠相庆!

因为说起自己是新疆人,而引来惊诧的目光。随之而来的连串问题:“你怎么长的不像?你会说新疆话吗?” 我相信这样的遭遇每个在内地的新疆汉族都碰到了好多次吧,乃至于解释的都麻木了。所以我要特别问候新疆外宣部门人员的母亲和祖母,都是你们这帮傻逼宣传出来的结果!

去过新疆北疆的内地人往往会惊诧于那里都是汉族人,好像一个内地北方城市一样,事实本来就是这样。再一次地我要发出自己微弱的声音来普及一下新疆的人口民族比例以及分布:新疆总人口2000万,由维吾尔、汉、回、哈萨克、蒙古等13个主要民族构成。其中维吾尔族最多,有1000万,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南疆(天山以南),南疆的人口中维吾尔族比例在90%左右;汉族有900万,主要分布在北疆(天山以北),北疆的人口中汉族比例在8成以上。北疆的经济远比南疆发达,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都位于北疆。

五、新疆汉族的性格,他们会因受到的歧视而愤怒吗?

很多人想到新疆人,就会联想到彪悍2字。我用事实告诉你:其实新疆的汉族人性格一点也不彪悍(当然我们这些喜欢习武的老汉人除外,想当年我们老汉人的村子都不叫村,都是魏家堡,郭家营什么的,一看就是军事化的组织),不爱闹事是他们的普遍想法。新疆不同于内地,内地的口号一直是求发展,新疆的口号则一直强调求稳定。所以在求稳定的大旗之下,新疆更具备“社会主义”特色,这里的官员可以更加无法无天,这里的人民的自我维权意识也远比内地人差。他们也不喜欢谈政治,能安安生生过日子是他们最普遍的想法。可以这么说,他们比内地民众更听党和政府的话。碰到事情也都想得息事宁人,比如我上面提到的新疆身份证如此受歧视已经数年,他们都这样忍过去了。尽管他们在内地旅游时都特别担心这点,但他们会提前计划好,或者找内地朋友亲人帮忙预定,我自己的直系亲属就是这样的,就这样忍忍过去了,而很少会大吵大嚷地说:“TMD凭什么?!”我这样愤怒的表达的实在很另类很非主流!

新疆的汉族源于内地各省,在新疆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们都互相打听老家是哪的。我的个人经历是:山东、四川、甘肃、河南的比较多。因为大家都是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所以新疆的汉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统一传统,但正在形成中。过年的时候,在除夕那天会听到不同时段都有鞭炮声,大人们就会告诉我:这是楼上的四川人在放炮,因为四川人吃中饭过年;春节的时候去同学家拜年,也可以吃到各地的不同美食,都在继承着老家的口味和风俗。小时候我看着电视经常无比羡慕内地人有那么多传统和风俗,而在新疆则啥传统也看不到。

尽管新疆汉族人安分守己小心翼翼,绝不愿意掺乎政治。但2009年7月也发生了上千新疆汉族人上街喊口号大骂WLQ,WLQ当时想通过大喇叭喊话,但迎接他的是飞掷的矿泉水瓶子。WLQ被调离新疆时,首府乌鲁木齐鞭炮四起。这说明兔子急了也咬人,当新疆的汉族人觉得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时,他们也会表达自己的愤怒,即使面对的是强大的政府。愤怒这个玩意是可以累积的。

切糕的故事

关于新疆籍的维吾尔族同胞在内地卖“新疆切糕”的强买强卖,在网络上具有很大争议。就大家的争议,本人身为新疆人,但非维吾尔族身份做一简单发言。这个发言并不是为我们的新疆人袒护而辩护,而是实事求是地想说明几点地域、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倘若你不愿意了解这方面的差异和文化,那么你只会被别人而愚昧。当你了解了真相,其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就化解了。为什么不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而要荼毒这个世界的黑暗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维吾尔族是全体信仰伊斯兰宗教的民族,宗教对其信众要求很严,尤其是饮食和食品的亵渎,就是对安拉(神)的最大背叛。这种观念已经在维吾尔人血液中根深蒂固数个世纪。作为没有精神信仰的人是很难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在食品里面搞鬼、使坏、缺斤短量将受到内心道德谴责。这一点,大家毋庸置疑,如果你不相信,请参览《古兰经》的教条。至于食品操作卫生不卫生,这是因人而异的另一个话题。但是维吾尔商贩在“新疆切糕”里面掺入水银,从而达到商品分量,用来压秤。是不可信的。即使如网络谣言所说的掺入水银,你知道一公斤水银的价格是多少吗?五百多,说明水银价格远远超过“新疆切糕”价格的本身。难道维吾尔商贩都是买椟还珠的傻子?

或许你不相信,在新疆,任何人卖维吾尔商人的东西,从不担心缺斤少量,只会多,不会少。这是事实。但是,只要操河南口音卖东西的或收破烂的老乡,所有新疆人(也包括新疆当地河南籍)都很堤防。如此堤防,结果还是防不胜防,这又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我证明 ,确实如此,河南话在新疆建设兵团里就是普通话,但是河南人的名声就是很不好,我先来个道歉。

比如:库车人对河南人一肚子气。就是援疆的事。

若干年前河南某市对口援建库车县,在库车县某乡推广种红薯,说要盖工厂加工粉条,到了年底,红薯种出来了,工厂才刚把基础完工,总不能让红薯粉烂掉,此时河南援建干部已撤退,于是库车县上下总动员,每人都有任务销售红薯,都是二、三十公斤以上。。。。,去了以后库车人都会试探地问外来的人,你是哪里人...。

新疆人的计量概念于全国各省又有很大不同。新疆人的斤是1000克。而各省的“斤”则是500克。新疆本地汉族人不懂两的重量单位,更别说维吾尔人会使用两了。因此,您在购买维吾尔人的“新疆切糕”时,如果要一斤(500克),维吾尔商贩则会认为你要一公斤(1000克)。所以,这也是地域理解力而导致的重量误差。

关于内地“强买强卖”的理解。我认为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交易方式和理解上的误差以及一些维族小贩尝到敲诈的甜头后变得变本加厉了。这种误差现象不仅在内地有,在新疆本地,维汉两族交易之间也很普遍。而且也经常闹出矛盾,甚至大打出手。究其原因是两族贸易方式的理解不同。在所有维吾尔人眼中,例如一只羊:买家看中了羊后腿,卖家就为他切下来,买家放弃或嫌多等多种原因不买了,那可是万万不行的。维吾尔人则会认为你是愚弄他。卖家即使将这羊腿送给你,也不能被“愚弄”。否则,在维吾尔人心目中,会认为卖家是软弱、无能表现,并在其圈内视为嘲笑对象。因此,他们维吾尔人买卖都遵守这种规则。或许,这就是他们维吾尔买和卖之间的潜规则吧。而汉族人的理解则是:顾客就是上帝。两种意识形态,也就造成两种理解不同。

中国古代,维吾尔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商,他们奔波于丝绸之路,来返于欧洲、中东、波斯、印巴、中亚等各国之间。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同时,又将世界各地的珍奇异玩通过人畜送到中国内地。繁荣内地。现今的遗存: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芹菜、芝麻、核桃、葡萄、啤酒花、小麦、玉米、汗血宝马等等。这都是胡商在传递着东西方文明的结果。他们很恪守商业规则,至今,在新疆喀什维吾尔人聚居区还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古丝绸交易方式。随着这几十年的经济改革深入,市场经济的活跃,大量的劳务涌入。加速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当地很多经济发达城市的维吾尔这种贸易方式也在慢慢转变。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方,依然保留着这种民族传统。而不被大家所不了解。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很简单,人是欺软怕硬的,本来去内地的维族人肯定就是在新疆混不下去的,素质可行而至,他尝到了敲诈的甜头当然就变本加厉了,新疆小偷也是如此,这里我严重鄙视内地的某些公安机关,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你重重打击一次他们就再也不敢了,纵容也是犯罪啊,比如最明显的例子,维族人可不敢去石河子这样的兵团城市偷窃,老汉人聚集区他们也不敢撒野,而在口里,东北和内蒙也是新疆小偷谈之色变的地方——————原因你懂的。。。。。。。

新疆切糕(网上大家是这样称呼)是我们新疆一种很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糕点,切糕存在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了,它的出现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切糕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大概的制作方法!

大家都知道丝绸之路这段历史,在那个时候,新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由于商人们都是做的长途旅行,所携带的食物必须要能长久保存且便于携带,而且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C,否则人长途跋涉下来,就会像达伽玛和麦哲伦远洋船队上的水手那样,是会得坏血病而死的。

当然古人在那个时候不会分析得这么科学,他们完全是本着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制造长途携带食物的。

切糕由玉米和小麦面粉做成,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干果和果脯。大家都知道玉米面和小麦面在北方是作主食的,而当时往来于丝绸之路的绝大部分都是北方人,所以用面粉做切糕就理所当然了。

而新疆自古盛产多种水果和干果,比如核桃,花生,葵花籽,葡萄干等等,它们都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古人们在长期食用的过程中已经明白了它们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所以把它们加到面粉做的切糕中也就不足为奇,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切糕还必须满足便于携带和保存这一要求。

于是人们在做切糕的时候,在面粉中加入大量的糖,有人要问了,加糖能有什么用?哼哼,糖的用处可大了!首先,它能给切糕调味,其次,大量的高饱和度的糖有很好的防腐作用,再者,蔗糖也是很有营养的食物,特别是在长途旅行中消耗大量能量的情况下,糖份能很好很快的补充体力!

大家要知道,在科学很不发达的那个时代,人们只能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去了解各种事物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比如神农尝百草这样的故事。很多流传至今的传统知识,或许今天看来稀松平常,可在当时,说不定是经过许多血和泪的教训才被人们所掌握的呢!

恩,营养丰富,能长期保存不变质,这两个条件已经满足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便于携带呢?这就涉及到制作方法了。

北方人吃面食,都有蒸的习惯,比如馒头包子窝窝头,所以我们也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蒸切糕这种方法,和面的时候,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的干果和果脯,以及大量的蔗糖和红糖,面粉和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就可以上蒸锅蒸了,大概的流程和发糕,馒头这些差不多,关键之处在于切糕蒸熟以后,接下来的处理方法。

切糕蒸熟以后,趁热将它放进一个很结实的木槽之中(木槽由几块单独的厚木板围成,用粗麻绳和两头弯的大铁钉固定在一起),再用一块厚木板盖在切糕上面,木板上面再压上一些重物,比如石块或铁块,总之要够重够分量,当让你要找几个小胖站在上面也无可厚非。就这样切糕慢慢得被压到很紧实,里面很多水分也随着木槽底部的缝隙慢慢流出。

两天之后,移开重物或者小胖们,再撬起铁钉,解开麻绳,取下木板,一块结结实实,香气四溢的切糕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这样制作而成的切糕,密度高,好像压缩饼干,一小块就足以填饱肚子,且营养丰富,不易变质,深受往来客商的欢迎。

有人说里面加了水银才会很重,其实根本就是胡说,大家买个热馒头回去试着自己把它压缩到很小,就知道压缩后的小小的一块面粉分量其实是很重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切糕也逐渐演变成了我们新疆特有的一种糕点,逢年过节的时候,传统的新疆人都会做块切糕来款待客人哦!

我承认现在有一些新疆的败类,卖切糕骗人,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新疆切糕绝对是我们新疆的一种美食,来过新疆这边饭店吃过饭的人应该都知道,不知道为啥有的人这么喜欢诽谤少数民族.

我很奇怪的是,切糕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希望天涯的强人能开发下我们新疆的切糕,让大家都能吃到正宗的切糕.

好了,花了几小时就写这么多。欢迎各种转载,事实上你的转载就是对我的支持,所以我感谢你,完全放弃本文版权!提前谢谢转载者!

附录:

阿古柏政权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残酷统治

阿古柏侵据了新疆,对群众加重了各种差徭和赋税,群众受到的压迫、剥削和遭受的苦难更加沉重了。首先,阿古柏庞大的军事和行政机构的全部费用都要由劳动农民负担。清朝统治时期那些由于引水灌溉而富饶起来的土地和夏、冬两季草场又被没收卖给原来的管理人。"阿克苏所属的阿克牙尔、柯坪、和什塔米、温巴什一带地方的土地卖了五十五万六千两天罡,并将拜城赛拉木的土地卖了四十万两天罡,收去了地价。其余南六城的情况也是这样,或许可以认为比这个数目还要多一些"(毛拉木沙?赛拉米:《海米迪历史》手稿,第二六○--二六一页。)。毛拉木沙?赛拉米关于这一点,还作了如下的记载,"......每年有一个大官吏和若干同僚一同前来,借口说什么‘国家的土地还有没卖出者,我们到这里来就是调查事实的'。这样又收去了几千两天罡。以后用阿古柏的名义发给这些土地所有人地契,加盖了他自己的名章和阿訇的名章。但是后来又说‘卖出的这些土地没有收盖章的钱',于是按地价每个天罡收一文钱,卖了一百天罡土地的人就得交纳四个天罡的盖章费,如此向哲德莎尔农民征收了几十万两天罡。当时在喀什的一次群众集会上,有一个人讽刺地说:‘真是到了安定的好时代了,成了百灵鸟在羊的脊背上筑窝的时代了。'当时喀什的宗教学者毛拉穆汗买德亚尔?海力派特还在场,他回答说:‘陛下把七层土地都卖掉了,连百灵鸟放食粮的地方都没有了,现在不叫他在羊的身上搭窝到哪里去搭呢?'"(毛拉木沙?赛拉米:《海米迪历史》手稿,第二一六页。)。

其次阿古柏以扎尕提、乌受尔(扎尕提是征收财产四十分之一的宗教税。乌受尔是征收农作物十分之一的宗教税。)代替过去的税收向人民群众征税。但是在征收了扎尕提、乌受尔捐税之后,"他的官府还派遣他那些刽子手一样的专横的官吏们出去调查,他们认为交纳不够数,便一当十,十当百地记下来,把两三万天罡,强加在交纳扎尕提者的身上,使他们变卖土地、牲畜,甚至卖了家中的锅碗来交纳税款"(毛拉木沙?赛拉米:《海米迪历史》手稿,第二八○--二八一页。)。因此,忍受不了压迫的农民都纷纷逃往遥远的深山、戈壁,有的逃往内地去了。例如:伽师县柯力提亚依拉克地方的皮匠买提库尔班、英吉沙的苏甫尔隔、喀什市阿不都热依木伯克等为赴北京呈报情况,逃往内地。阿不都热依木伯克和苏甫尔隔两人在北京住了二年半之后,随同清朝政府派到新疆去的军队回到喀什。

这里有两份民间字据非常清楚地说明了阿古柏时代群众生活的贫困和荡家破产的情况,现在引述如下:

第一份字据:"立字据出卖田地人夏哈比丁皮匠之子毛拉哈斯木拜皮匠,今在‘京都'喀什的宗教法庭承认并情愿遵照阿塔里克格子(即英雄国王)的命令为筹购伊斯兰军队的马匹,经过哈斯木?色日格孜伯克的允许,将色满乡所属提尔干别西(现称阔克艾日克--作者注)祖先遗产田地二十卡拉克(十塔那甫)(约合二十亩。)作价天罡六十元永远售于库完拜为业,并将此钱交给哈斯木?色日格孜。今后我的后代绝无纠葛,特立此据,并请掌教大阿訇盖章为证。回历一二八九年二月五日羊年"。

第二份字据:"立字据人织布匠托兰地,系木拉畏丁拜之子,我在‘京都'喀什宗教法庭承认,因注定的命运,我妻买斯土拉阿合恰病故后,由于葬埋诵经手中无有分文,经过呈报所属农官帕拉依孜拜克,情愿将托库扎克乡所属帕尔恰亚尔村祖遗产业十八卡拉克即九塔那甫田地作价天罡五十五元,售于安拉白地?加若甫开西为业,以作料理葬事之用,恐口无凭,特在掌教大阿訇面前立此字据为证。回历一二八六年七月十四日龙年。"(这两份字据的原文引自解放前在喀什的宗教法庭依米尔?玉色音哈孜的手抄本。)  "色日格孜"就是当时阿古柏委任的管理农民的官名。从上引字据中,可以看出两种情况:(一)阿古柏为了加强自己的军队,收买军马,向农民派款,迫使农民低价卖掉了自己最后的田地;(二)群众的宗教信仰很深,掌教阿訇、毛拉、苏菲(修道士)等在人死去之后,对死者家属的生计不但毫不理睬,反而利用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在宗教的名义下,迫使其卖掉自己最后的一点土地,落于冻饿的地步。这两份字据是揭露当时新疆在阿古柏残酷统治下社会真实面貌的重要证据。

毛拉木沙?赛拉米在他著的《海米迪历史》一书中详细叙述了阿古柏和他的一帮人,如统治和阗的尼亚孜伯克、统治阿克苏的阿不都热合满?达迪哈、统治拜城和赛拉木的穆汗买提依明?托克萨伯克等,如何掠夺群众,祸害地方,迫使百姓流离失所。还叙述了阿古柏是个好色之徒,占有维吾尔、回族、汉族、蒙族妇女达六百多名。毛拉木沙?赛拉米揭露说:"他如果外出到别地方去,便套上一、二十辆轿车,装上妃妾,不令别人看见随身带着。这些年轻的妃妾周围都有男子服务,由是阿古柏有时怀疑妃妾和年轻的差人发生关系,便令人在寝室内挖坑把妃妾活埋掉"(毛拉木沙?赛拉米:《海米迪历史》手稿,第二八三页。)。

当时人民群众饱受阿古柏的这种压迫,凡是有一两个人会面的地方就传说汉族人民要来了的消息,或真或假的互相传说,借以自相安慰。"喀什伽师地方有个农民在犁地撒种子时,有人问他:‘喂!朋友,请问你在种什么?'那个农民回答说:‘还要种什么?种的是赫太依(指汉人。)'。问话的人微笑着高兴地走了"(毛拉木沙?赛拉米:《海米迪历史》手稿,第二八四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4702.html

更多阅读

全世界最丑的狗 世界最丑的狗叫啥名

在全世界最丑的狗比赛,「山姆」一亮相,他们全部自动承认被打败。这只血统纯正的十五岁中国冠毛犬,连续第三次赢得索诺马—马林郡丑狗比赛,而且这几乎是理所当然的。它的主人苏西.洛克希骄傲的炫耀说,它一登上裁判桌,那副丑相连裁判都吓得倒

新疆汉族人为何滋长“独立”意识图 新疆汉族人口比例

2011-12-12 11:04:29图片说明:2011年12月9日,在租住的屋子里,小燕看到奶奶因为自己的病情落泪时,懂事的她躺在奶奶怀里,她的父亲(右一)对小燕的病情也一筹莫展。由于家中条件不太好,小燕和爷爷、奶奶、爸爸挤在一间20余平方米的屋子内。小燕

声明:《新疆汉族人 汉族血统最纯正的省份》为网友望而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