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0日 23:30:54分享人:淡看伤感美来源:互联网2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义 可以为师矣为的解释](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45239t01a2be3407d21737c5.jpg)
分类: 读书管见 2007-09-19 00:04
上学的时候就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我也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可真细究起来,这句话还真不那么好理解。温习旧的知识怎么就能知道新的知识呢?为什么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当老师呢?想不通。最近读到《论语 为政》中的一条才恍然有些领悟,“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也’”也就是说朝代沿革更替,必然对前朝的典章制度有所损益,但也必然要继承,而损益内容是有规律可循的,故此可以依此规律就可以推断后世的情况。后有查到了一些佐证。康有为注解此条说“盖民俗新承,故后王之起,不能不因于前朝,弊化宜革,故一代之兴,不能不损益为新制。……进化有渐,因革有因,验之万国,莫不同风。”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刘氏逢禄《论语述何篇》:“故,古也。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者也。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汉初经师皆是也。”又引孔颖达《礼记叙》:“博物通人,知今温古,考前代之宪章,参当时之得失。”那么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能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把握历史规律,偱古而知今的人才能做“师”。那么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老师”吗?似乎要求太高了点。“师”的含义在古代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一个意项是“官名,太师的省称。周 代辅佐国君的官员。《书·召奭》:“ 召公 爲保, 周公 爲師,相 成王 左右。”那么,这就好理解多了,太师要参正古今制定宪章,辅佐君主,当然应该博古通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4976.html
更多阅读
![](http://img.aihuau.com/images/30101030/30093830t010191744f339b02ac.jpg)
原文地址:中小学生名言名句箴言大全作者:北京-四合院中小学生名言名句箴言大全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敏而好学,不耻不问。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6、三个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34246t0118d8aca8f04ae9a3.jpg)
有关教师的古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40947t017223f51b37d61dc9.jpg)
台湾师范大学的学者曾仕强在百家讲坛讲易经的奥秘时,提到他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解。他说: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孔子整本论语都是在说废话了。其实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有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52539t0192362fb46c745a1b.jpg)
初中必备篇目(50篇)集锦《孔子语录》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三人
![](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70927t011b6b20aeb70332bc.jpg)
温故而知新——台湾、日本股票史【 原创:勇夺芳心 2009-02-16 15:29只看楼主(-1)浏览/回复9786/23】捧场收藏48推荐17加油券 0/1·发布:勇夺芳心 2008-08-2616:11 勇夺芳心 浏览/回复:86/2·读史以鉴:从1990年的台湾股市泡沫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