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里光环——米-26大型直升机全史 大型民用直升机

米里光环——米-26大型直升机全史 大型民用直升机
作者就是我 原载于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志第130期(NAAS130) 刊登在杂志上的配图完善精美 首先推荐各位去买杂志本文是原稿

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到70年代的近十年中,米-6一直牢牢占据着苏联大型运输直升机的主力地位。到了70年代早期,由于苏联直升机部队被赋予的任务复杂性和广阔性的增加,米-6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部队的任务需求。在那个所有人都认为只要在技术装备上落后于对手哪怕一丁点就可能在下一秒发生的大战中粉身碎骨的年代,苏联人认为研制载重20吨时航程可以达到800千米的大型直升机已经显得迫在眉睫,新大型直升机所运载的对象是未来几年将装备苏军摩托化师和机械化师的全套技术装备,并且要求在最大载重下升限要高于海拔1500米。因此,已经由季申科(当时职称为首席设计师)于1970年接任总设计师的米里设计局正式开始新一代大型直升机研制计划,同时V-12超重型直升机研制计划终止。

V-12是米里设计局在60年代设计的大型货运直升机,该机的旋翼布置方式在今天看来非常特别,地面上的人员与卡车在其面前显得十分渺小。

新一代大型直升机研制计划由斯米尔诺夫担任执行总师,由西蒙申科担任执行副总设计师。设计新型运输/攻击直升机的第一步是选择旋翼布置方式和确定基本指标。为了让新一代大型直升机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服役,设计人员决定尽可能多得采用在米-6和V-12上使用过的技术和之前验证过的技术。主旋翼的布置方案有三种,一种是单旋翼(就像现在看到的米-26那样),第二种是串列双旋翼(就像美国的CH47的旋翼布置方式),第三种是并列双旋翼(如上图的V-12的旋翼布置方式)。在当时看来串列双旋翼似乎是最好的选择(美国距此不久开发的XCH-62就是此种布局),这种布局的好处是可以相应减小旋翼的长度和由主变速箱传递到主翼上的功率,因此旋翼和变速箱可以设计的更小以减轻重量,还可以不用尾桨来配平偏转力矩。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串列旋翼布局两个主变速箱之间必须有一个十字轴来传动,这将使得此类布局的直升机变得更加复杂而且重量也更重。初步的计算表明,不论采用哪种旋翼布置方式,如果要用大量的旧技术来研制一型新的飞机,那么旧的设计思想(这是这些旧技术的根源)将会对研制工作进行极大的限制,要命的是新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将被限制在70吨,而其设计最大起飞重量将限制在50吨。

米里设计局与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以及中央空气动力研究所共同进行的进一步研究使得他们决定采用经典的单旋翼为新型直升机的旋翼布置方式。同时新一代大型直升机获得编号为米-26,产品厂内代号为“产品90”。1971年12月,苏联航空工业委员会正式批准该机的研制计划,随后设计局收到了来自其附属部分和国防部相关机构的相当积极的评估报告,国防部的设计任务书也随即下达,要求在载重20吨时航程不低于400千米,但是升限要高于1500米。

米-26动力系统全尺寸试验台,只能看见主旋翼和尾桨

正在进行起落架防撞测试的米-26机身,可见其被吊在一个巨大的钢架上来模拟坠落

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发动机的所需总功率将达到至少20000马力,设计人员认为安装两台单台11400马力的D-136涡轴发动机就可以满足需求。该发动机的研制由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的进步设计局负责,当时的总师为洛塔列夫,此时研制工作刚刚开始。该发动机是在D-36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执行总师为穆拉夫连科。新型发动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大多数人认为苏联对于模块化设计并不热衷,但是其实苏联基于战时可维护性和高可靠性的考虑,早就开展了关于模块化设计的相关研究,D-136正是诸多项目中的一个,其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大型模块化系统做子系统,但是受制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其要配套的大系统研制失败了。在冷战时期,由于整体的技术条件不允许,冷战双方在模块化设计中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是很大,其大多转为技术储备,模块化技术大行其道其实还是21世纪之后的事。发动机将于动力维持系统相关联,该系统是用来协调主旋翼转速和发动机功率保持一致,在一台发动机失灵的情况下,该系统会进入紧急模式,将剩余所有功率用来驱动主旋翼来避免事故发生,为此单台发动机功率必须足够使总重不超过40吨时飞机能够爬升和在地效应下盘旋。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所有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将发动机功率最大限度地传递到主旋翼上,开发VR-26变速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VR-26变速箱由米里设计局设计,由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承制。在VR-26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认为传统的行星式布局过重,而采用了他们更加钟爱的三级式布局。这项技术创新使得在不明显增加变速箱重量的前提下使得传递到主旋翼上的功率达到了米-6的两倍,扭矩比后者高出一半。

米-26全尺寸模型,可见在照片的左下角的米-6直升机的尾桨

下面设计人员就要忙于确定主旋翼的各项参数了,在苏联这自然离不开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的参与,为了最大限度得提高效率,他们选用金属与玻璃纤维作为主桨叶的材料。虽然主旋翼的直径为28米,但是其比米-6的5叶桨主旋翼还要轻40%。安装桨叶的基座用钛合金制成,在保证可靠的抗疲劳强度的同时,重量比米-6的桨叶基座轻15%。米里设计局在尾桨设计上同样不缺乏创新,尾桨采用了全玻璃纤维构造,而米-6的尾桨是木制的(在很多人的眼里,木制结构往往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是考虑到米-6出现的年代,木制品是当时能找到的价格可以接受的性能最优的纤维材料,木制品本身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抗拉强度,重量又轻,所以在那个年代的苏联人眼里是理想的尾桨材料,而且其成本非常低廉,如果没有应用了大量木制结构的伊尔2,恐怕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伤亡还会进一步加大)。尾桨最后被设计成五叶玻璃纤维桨,其直径比米-6的尾桨多出1.4米,但是效率几乎是米-6尾桨的2倍。

在设计过程中米-26机身的设计思路与上述其他机构则显得有些不同,设计人员想在机身上尽量应用之前验证过的成熟技术来降低成本和加快进度。比如,在进气道入口处安装了旋风除尘器,它可以滤除空气中65%到70%的沙尘,用以减小飞机在多沙地区使用时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发动机寿命的损耗,同时该项技术也很便宜,效费比却很高。为了减少一些非必须的(比如给机载设备供电)发动机功率消耗和尽可能地提高压缩空气的利用率,米-26安装了辅助动力系统。为了使得维修人员在操作时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飞机的引擎罩向下开启,在打开时可以作为以工作台供维修人员摆放工具和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对于苏制飞机人机功效不好的印象,不过话说回来,此类印象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图波列夫设计局和米格设计局,大多数关于人机功效的诟病来自于这对师徒的作品。将发动机功率传递给尾桨的传动抽则安排在尾桁中,这种结构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中国大量的米-8系列直升机就采用了该构造。

相比于之前的型号,米-26在机身上的技术改进主要集中在货仓操作机械化上。其货仓配备有两台电动绞车和一部龙门起重机,后者可以起吊不超过五吨的货物。液压控制的货仓门不仅可以在机内操作台开启,也可以在机舱外边开启。货舱门可也以固定在水平位置,用以方便运送长度超过货仓长度的货物(米-8直升机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十年中担负给哨所运送货物的时候,尤其是运送原木,整个飞行过程都要将后舱门开启)。舱门还可以向下开启一定的角度,与地面形成一个斜坡,这么做的好处是方便停在地上的直升机通过升高一些高度迅速清空货仓,说白了就是方便在一定情况下将货物倒出去。庞大的机身可以容纳多达20吨货物。这样的设计使得其可以担负的空中医院的角色将大量的伤员后送至医院时为其提供相应的治疗以维持生命,在执行该任务时将配备60副担架和三个供医护人员使用的座椅,这将有效降低伤员死亡率。

新型直升机的导航系统中包含了一个气象雷达,可以保证其在全天候执行任务。飞控系统包含一个有三种模式的自动驾驶仪,还有一个惯性导航仪。还集成了一个飞行记录仪和一个语音报警系统,后者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发出语音警报。

在整个米-26的研制过程中,为测试各个分系统的效能以及将他们装配到一起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米里设计局和各参试单位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例如,他们为测试动力和旋翼系统搭建了一个专用的巨大试验台,到目前为止该设备在全世界的直升机设计史上也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为了检验机身在坠落时的抗损性能和乘员生存性,也搭建了一个全尺寸机身抗坠试验台,当然也是十分巨大的;还专门用了一架米-6直升机作为试验台来验证主旋翼的可靠性。这些测试的心血自然不会白费,在这些试验中获得了大量数据,为米-26整个项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米-26(产品90)大型运输直升机原型机

米-26全尺寸模型的建造工作于1972年开始,并于三年后通过监督委员会验收。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制造首架原型机,两年之后的1977年10月,首架原型机在位于潘基的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试制车间走下生产线,编号为CCCP-06141。在为期六周的地面测试工作完成以后,首架原型机于1977年12月14日由工厂试飞员卡拉配强驾驶进行了首次三分钟留空时间悬停试验。随后于1978年2月该机被运到到位于柳别尔其的米里设计局试飞站进行之后的工厂试飞,在该机到达以前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就绪。

米-26于1979年5月到1980年8月在空军国家研究院进行国家验收试验并最终通过。测试开始不久,莫斯科直升机制造厂组装了第二架原型机,并且于首架原型机一道参加了国家验收试验的大多数测试工作。在整个国家验收试验中,两架原型机共飞行150架次,共104飞行小时,在此期间没有发现任何重大问题。整个试验完成后不久,米-26被正式批准进入量产并进入苏军装备序列。

1977年12月14日,正在做悬停试验的CCCP-06141号米-26原型机,发动机尾喷口处的黑色挡烟板清晰可见

米-26运输/攻击直升机

早在国家验收试验还在紧张进行的1976年,罗斯托夫168直升机厂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米-26直升机的量产工作。苏联官方给出的米-26进入量产的时间是1977年10月4日,乌克兰扎波罗热发动机生产联合体第478厂是作为引擎供应商开始D-136的量产。军方对于D-136感到非常满意,其耗油率为提供一马力功率耗油9.206千克,在当时这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机身呈优美的流线型,这项设计使得该机平均每吨载荷的油耗达到了苏联直升机前无古人的小。D-136发动机的总设计师穆拉夫连科由于为新型直升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联盟中央的嘉奖,米里设计局的很多设计人员也跟穆拉夫连科一起接受了国家的嘉奖,其中有巴霍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季申科,由于在米-26设计过程中的杰出表现,他的职称正式晋升为设计局总设计师,同时获得了当年的联盟社会主义劳动模范称号。

1980年10月4日夜,首架量产型米-26在位于罗斯托夫的直升机厂走下生产线,编号为34001212002,机身编号为0101,意为第一批第一架,并与当晚被托到工厂试飞站进行地面测试。10月25日中午进行恶劣首次悬停试验,并于第二天进行了绕场一周飞行试验,进行这两项试飞的机组成员为米里设计局试飞员卡拉佩强、格鲁申,导航员梅什科夫和机械师杰尼索夫,第一架量产机的进一步试飞由设计局和空军试飞员共同完成。

苏联装备的编号规则往往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受,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就来说说米-26的编号规则。苏军自用型米-26的编号由11位数字组成,前八位几乎都一样,为34001212,要弄清楚后三位代表本机数字的意义则比较困难,为了防止对敌方间谍活动造成或一定困难,后三位数字的顺序往往与其真正编号不同(如第一架量产机的编号竟然是34001212002)。机身编号就简单的多了,前两位为批次号,后两位表示该机是本批第几架。但是并非所有飞机的编号都与上述规则相符,唯一的例外是1982年12月27日下线的34001212013号机,其机身编号为0303,第一批为3架,第二批为5架,如果算上参与国家验收试验的两架原型机,那么该机恰好是所生产的第13架飞机。之后的批次都是每批10架,只有第四批是个例外,该批一共有11架飞机,第11架的编号为0410A,该机于1985年被划拨给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做测试之用。

试飞中的首架原型机,该机加装了红色雷达罩

计划出口的米-26(包括签订了合同但是没有交付给使用国的飞机)的编号则自成一家,它们的编号是根据苏联出口航空器编号规则而制定的六位数字。出于同样的安全考虑,六位数字中没有批号和该机在该批中的序列号。前三位是出口国代码,其中第一位为出口地区代码,比如226代表伊拉克,第一位数字1代表欧洲,2代表亚洲,3代表非洲,4代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5代表南美,从这些编号或许可以揣测到苏联人并没有兴趣把装备出口到北美,虽然后者由于想了解铁幕东边的武器装备而求之不得。第四位总是一个2,另两位数字则代表为该国造的第几架飞机。因此,226206代表为亚洲国家伊拉克造的第6架米-26系列飞机,该机的型号是米-26T。机号雕在三个金属盘上,他们分别位于三个舱门的左手边。这样做是为了飞机在维修将旧门换掉时不至于将飞机的编号搞错。

那些被用作测试的量产机的命运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比如上文提到过的34001212013号米-26于1987年7月8日在代号为卡兹别克的机场试飞时坠毁,原因是在飞行完成后落地时由于机头高度过高,使得尾部擦到了地面,紧接着尾撑被打飞,由于尾桨失去作用,在偏转力矩的作用下机身急速逆时针旋转,随即右侧机身在于地面摩擦时起火。不过幸运的是机组成员都活了下来。还有,在一次探索单发满油着陆技术时发生了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在触地时发生反弹,接着右侧机身收到猛烈撞击,巨大的冲击力将尾桁折断,燃起的大火烧毁了发动机,但是六名机组成员也都活了下来,在此次事故之后相关单位改进了米-26起落架的阻尼器并且加固了尾桁。还可能存在问题的是CCCP-06003(编号为34001212106)号米-26T,该机在1989年5月14日在秋明市一处机场做单发着陆训练时受损。

米-26的最重要的用户是苏联航空兵部队的运输直升机团,然后是苏联民用航空总局。交付给两者的飞机的主要区别是,军用型在机身整流罩内装有箔条和热焰弹发射装置,并且在机身舷窗位置有机枪等武器,还有就是涂装是苏军的绿色涂装。冷战中,不论美国还是苏联,都非常热衷于创造世界纪录,或许是由于真刀真枪的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过于可怕,所以只能在纪录上一争高下了,米-26在还没有大规模交付苏军和苏联民航总局的时候就已经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例如,1982年2月4日,米-26纪录机在阿尔费罗夫的操纵下载着25吨的货物爬升到了海拔4060米,这就好比带着一辆步兵战车爬上了青藏高原;之后该机又在最大起飞重量56768.8千克的状态下爬升到了2000米高度,这也是一项世界纪录。同年,又由女飞行员柯佩特创造了九项女子世界纪录。在米-26装备部队之后,苏军飞行员打破了由多项由米-8在1967年创造的世界纪录,该项纪录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飞机进行改装)由红旗空军飞行院相关人员克雷洛夫的主持下进行。1988年8月7日,机组成员包括来自试飞员中队一连的拉兹别加耶夫和拉夫连季耶夫、导航员丹尼洛夫还有机师布拉尔科夫驾驶米-26完成了从莫斯科到沃罗涅日再到古比雪夫再返回莫斯科的漫长飞行,航线总长度为2000千米,平均时速279千米,值得一提的是选择这条线路的原因是其包含诸多复杂气象条件,比如剧烈的大气湍流和降雨,目的是为了创造恶劣气候飞行的世界纪录,黄天不负有心人,再加上当时的老天爷给足了面子出现了各种复杂气象情况,所以他们创造了世界纪录。

苏联空军标准涂装的米-26,与民用型的主要区别是在机身整流罩内装有箔条和热焰弹发射装置,并且在机身舷窗位置有机枪等武器,但是这些特点从外观上并不好分辨,在较远距离只能通过涂装进行分辨

在库宾卡空军基地与米-6A和米-24P停在一起的军用型米-26,注意其主起落架上方及渗出的突起即为干扰弹发射装置

除了米里设计局和红旗空军飞行员研究院,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的试飞员中队也为米-26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1986年,他们尝试了用两架飞机吊装37吨重的货物并取得了成功。在一次飞行试验中发生了险情险些酿成两架飞机坠毁的惨剧,货物与由试飞员马卡洛夫驾驶的飞机的连接机构脱落,导致与其一起执行吊装试验的有格里申科驾驶的飞机险些坠毁,好在副驾驶索莫夫临危不乱,迅速抛掉了货物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他们认为此类试验危险性大,而且不易掌握,不具备实战意义,随即终止。

1998年,格罗夫莫飞行研究院试飞员中队完成了关于在容许速度范围内关于米-26机身强度特性的试验,确定了飞机的纵向稳定性数据和操纵特性以及在自旋状态下降落的飞机行为的研究数据。这些研究的目的是获得在各种状态下的操纵性数据,以加强飞机的可操纵性。

米-26的第一次亮相是在1981年7月的第34界巴黎航展上,自然而然的像其他苏联飞机一样引起了一时轰动。北约的一家名为Halo的报纸对其进行了大量报道。

米-26T大型民用运输直升机

1985年1月12日,米-26的民用型米-26T(T为俄文运输的开头字母)投入量产。其余军用型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导航设备上和一些航电系统上,当然也没有干扰弹发射装置和机枪。在军用型的基础上,其大幅加强了货物的吊装系统的能力。方位角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在飞机巡航或者盘旋时飞机一直保证在最佳的角度。减震系统可以计算出飞机在当时状态下可能产生的震动,然后由减震机构将其抵消。电子载荷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测量飞机在悬停状态下的升力,它还包括DG-65和VTDG-20电子锁,这使得其可以单独完成货物的卸载工作。多功能稳定平台的应用可以使吊装大型货物时飞机的时速可以达到200公里,而且油耗也可以降低一半。其他的附加设备包括一个可以固定大直径输油管道的自动钳和一些供在林区使用的砍伐设备。

米-26TS(米-26TC)大型民用运输直升机

这个阶段的米-26发展规划是增强在紧急其狂下的可操作性和生存性。为保险起见,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铝制推拉杆被换成了钢制的,这是因为在飞机起火时铝制部件往往容易融化使飞机失去控制,而钢制部件耐得住高温,不会发生融化。同时,在这个阶段米-26通过了民用航空委员会的注册。1995年9月27日,获得正式编号米-26TS。在对外出口的广告上,该机的型号为米-26TC。

米-26T2大型运输直升机

在玻璃化座舱和电传系统流行的21世纪初米里设计局和罗斯托夫168直升机厂开始着手准备为米-26装备俄罗斯最先进的航电设备,包括玻璃化座舱和一个在机鼻下边的光电测量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潜在客户,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之后玻璃化座舱成为了西方的出口型飞机或者直升机的一大卖点,关于玻璃化座舱的广告充斥着各路航展,而客户似乎也是十分买账。但是笔者认为,玻璃化座舱中的显示器除了战场态势显示比以往的飞机功能多一些以外,各个主要的飞控信息均与仪表座舱相同,换句话说仅仅是换了一种显示形式而已,如果玻璃化座舱真的像广告中说的那么重要,那么美军的F-15C机队恐怕早就更换仪表座舱了。

值得一提的是引入了一个名为技术状态监控系统的设备,它可以在不拆卸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对机体的状态进行评估,这将减少20%的人工维护时间。改进计划中还包括先进导航系统和实时地图显示功能、新雷达、动力情况监控设备和为了增强悬停时的可操纵性的高精度控制系统、夜视仪等等。完成这些改装后,机组成员可以减少为两名,导航员和飞行技师的只能将由自动化设备来承担。

飞机的型号定为米-26T2,该机定于在2002年的范保罗航展上对外公布,他们还为这个仪式做了一个货舱盖模型,在2003年8月19日到24日的莫斯科航展中也以同样的方式将米-26T2高调亮相,货舱盖模型与范保罗航展的看起来一模一样,其实是米里设计局将其从英国运到莫斯科的,而且还计划在之后的航展中继续用。当时的西方认为米-26T2的出口价格将达到1500万美元到1800万美元,依据是米-26的基本型的价格是1100万美元到1300万美元。

还没有注册的34001212511号米-26TS,其涂装为莫斯科消防总局的涂装,照片拍摄于2001年莫斯科航展,随后该机通过注册,编号为RA06285

米-26TM大型飞行起重机

作为大型运输直升机自然而然得要增强运送工程建设器材和部件的能力,由罗斯托夫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了一个名为米-26TM(M即为改装的意思)的型号,该型号为操作员增加了一个座舱位置。

备选方案一共有两个,一个是用吊装机构代替货仓的装载坡道,同时在主起落架的位置安装一个操作仓,大体上就像比米-26小几号的米-8MTV-1K飞行起重机的样子。另一个方案则显得比较前卫,带有机械控制装置的座舱与机头座舱通过指令传输机构相连,但是这个座舱被安排在机腹中部3号到5号框之间的位置,里边包括一个控制面板、一个风扇、清洁窗户的雨刷器,还有一个后备可调的座椅和一套逃生设备(主要包括可抛式侧墙,在紧急状态下,通过该机构操作员可以跑掉侧墙逃生)。这种座舱第一次对外展出是在1992年8月11日到16日在茹科夫斯基举办的俄国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展。

带有基腹座舱的米-26TM第一架原型机在罗斯托夫制造并与1992年11月首飞,该机的注册号为RA-06089,生产序列号为34001212499,该机仍然采用了苏联民用航空总局的涂装。该机参加了1993年8月30日到9月5日在茹科夫斯基举办的莫斯科航展(很多国内资料将其称为第一届莫斯科航展,但是俄国人自己认为首届莫斯科航展是在1992年举办的那届,而西方资料也认为1992年的航展为俄国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展),在展览期间机身涂装换成了纯白色,而且涂上了巨大的型号标识,机号为059。而将操作仓布置在起落架处的方案的原型机于1993年10月15日首飞,但是只生产了这一架。

米-26TM,注意其操作员座舱位置在前起落架后边

在之后几年,米里设计局也搞了米-26的飞行起重机版本,编号是米-26PK,该机的首架原型机也是由注册号为RA-06089的米-26T改装而来,而这架米-26T正是米-26TM的原型机用过的那架。该机在1997年8月19日到24日的莫斯科航展上首次露面。在多年以后米里设计局又开发了六人机组的空中起重机型号米-26K,原计划于1996年投入量产,但是由于资金困难连原型机也没生产出来,最后转为技术储备。

米-26TP消防直升机

1994年8月16日米-26TP消防直升机在罗斯托夫进行了首飞。其设计目的是扑灭包括工业火灾,各类自然火灾以及运送一些特种灭火器材和消防队员。该机的灭火设备包括,一个操作站,四个水罐(总容积15立方米),两个容积各0.9立方米的化学灭火剂储罐,一套压力可达平方厘米1.4千克的加压设备,还有一套保证化学制剂与水均匀混合的系统和将灭火剂喷出储罐的装置。

该机的通讯和导航设备可以保证其在浓烟滚滚的环境中有效导航以及及时与地面联络,它们主要由一个热成像装置和一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在紧急情况下,将普通型的米-26改装成米-26TP所用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将灭火水箱中所有的水排空需要35到45秒,而在地面将水箱装满水用时不超过两分钟。

米-26的消防直升机改型还有一个增加额外水箱的型号。也由罗斯托夫厂改装,该机带两个EP-8000型储罐,但是要将这两个储罐装满要由专用的移动充水站来完成,这对于使用的灵活性是个较大的限制。

最富盛名的型号是使用了名为“小斑比的水桶”灵活储水罐的型号,该机的使用的范围颇为广泛,在25年的时间里,他参与了72个国家的灭火行动,其中就包括多次中国大兴安岭扑火作战,其以优异的性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也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电子遥控装置可以使其一次喷出所有储罐中的水,也可以一个接一个打开储水罐。这个过程从前到后需要5分钟的时间,喷出每升水的价格大约为0.05美分。

1997年,该机改装于属于克拉斯诺达尔的国家民用航空应用研究院的一架米-26TS进行,测试期间其带了两个储水罐,一共可以装15吨水。在测试中米-26展示出了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当时速达到227千米时,飞机仍能保持稳定飞行。米-26TS在土耳其、西班牙、意大利也得到了十分积极的评价。

米-27空中指挥所平台

在承担多项军民用任务的同时,其也是苏俄军队特种作战力量的重要基础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米里设计局开始在米-26的基础上开发米-27空中指挥所,其目的是替换老旧的米-22。米-26的货仓被从前到后隔开改装成不同的部分,包括指挥部、设备舱和生活舱。指挥部包括六名指挥人员及其工作设备,设备舱主要是用来实现安排相应的任务设备和通讯器材以实现跟相关单位进行有效联系,在特殊情况下,设备舱还可以作为一个额外的休息室来使用。设备舱中一般会有无线电通讯器材和编码和解码设备。生活舱包括一套循环水系统,一个厨房,一个双人休息间和一个厕所。

米-27的原型机由量产型的米-26改装而来,并在列宁格勒和黑海沿岸的叶夫帕托利亚进行了测试。其中的一架存放在位于哈尔科夫附近的隶属于空军的研究所,如今还在该地作为地面测试飞机使用。

仅有的两架米-27之一,可以清晰的看到机腹中部的天线群和突起的舷窗

米-26S核事故专用特种清洗飞机

1986年,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一架量产型米-26被紧急改装成了清洗作业专用飞机,型号编号命名为米-26S。其在货仓中安装了一个液态特种清洗剂储罐,喷口位于机身的下方。该机的任务时向所有受到切尔诺贝利事故产生的核尘埃和射线污染的地方喷洒该种清洗剂,在整个事故的任务期间,该机的工作量非常之大,同时机组成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在早期的抢救工作中,曾经有勇敢的米-26飞行员在缺少防护用品的情况下(首批进入的部队由于事发突然没有来得及配发全套防护装备)高喊着为了苏维埃祖国,驾驶飞机冲到事故区域上空抢险的壮举。最终这架米-26S由于受到了严重的辐射与大量的BTR-80、BMP系列步兵战车以及其同门师兄米-8直升机等众多抢险装备被留在切尔诺贝利,就像在战死沙场的老兵一样以屹立不倒的姿态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成为了一座座悲壮的丰碑矗立在曾经的苏维埃大地上,作为一种精神而变得永生!

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在25年之后的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由于各个有关方面推推搡搡拖延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处理不当而最终酿成悲剧,在反应堆外层铸造石棺的工作也迟迟不能进行,如今的日本政府只能封锁相关消息以掩人耳目。事故期间,陆上自卫队拿出公务员身份抗命拒不执行抢险任务,而一贯被东西方各路媒体视作旧日本联合舰队精神继承者的海上自卫队的黑鹰直升机则在距离现场极远的地方撒了点水应付了事匆匆离去,这时日本人眼中的英雄或许会是当年的那个座椅旁边放着一瓶伏特加驾驶着涂着红星的米-26飞行员,但是他们不是那个曾经以武士道为荣的日本。

米-26TZ油罐直升机

1988年米里设计局开始着手在米-26的基础上研制其油罐型号,型号编号为米-26TZ。但是一直到1996年2月1日,生产出来的米-26TZ还静静地在罗斯托夫厂没有进行过任何飞行。该机的初始设计目的是为地面上的所有车辆和战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油料,货仓里有全套的加油设备,包括油泵、控制台、油车,其中油车上有四条航空燃油加油管,十条柴油加油管和油表。

米-26TZ可以携带14000升燃油和1040升润滑油(具体构成为52个20升油罐)。一架标准型的米-26改装为米-26TZ需要1小时25分钟,其中将设备安装部署完毕以及完成相应的转换程序需要10到25分钟。而这些油箱也可以给载机供油,这种飞机在罗斯托夫厂只造了不超过四架。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的设计任务说具体一些其实就是给执行大纵深突击任务的深远穿插部队提供应急油料。根据苏军的作战理论,当敌人的防线被打开口子之后会由步兵部队来巩固和扩大突破口,而同时迅速向突破口投入装甲部队,他们将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突破口进入敌军防线的后方,由于这些部队机动力极强,突入防线以后他们会采取“欺软怕硬”的作战思路,重点打击补给线等较脆弱的目标,而执行此类任务的基本单位是集团军或者装甲师,所以要靠地面部队寻找消灭他们相当困难,而空中又伴随着激烈的制空权争夺,航空兵对其进行有效打击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从低空接近的攻击机往往也要先通过其伴随防空部队的严密的火力阻截,所以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深入敌军后方而缺乏补给,而米-26则可以很好得执行此类任务,当然有大量陆航的米-8直升机也是为这种任务而存在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来看,与苏军进行的大规模地面战整个战役进程中交战双方打的最激烈、战斗进程最为精彩、战役目的最为明确、双方主官作战意志最为坚定的战斗大都是打开和扩大突破口与封堵突破口的较量,而苏军的一切作战思想和技术装备构成思想都离不开由突破口开始对敌军进行分割包围这一条原则。还有米-26TZ的另一个任务时给紧急情况下在机场待命的战机提供油料,这个任务也远远没有字面上理解的这么温柔,这里的紧急情况是指在一线作战部队向前推进至预定距离后,在第一时间建立野战机场供前线航空兵的战机起降,此时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机场的各项附属设施不可能完全准备就绪,而且还要面临可能的空中威胁,关键中的关键在于苏军预想的作战地幅(西欧平原)并不宽广,进行了几次突击就已经到了英吉利海峡的法国海岸,但是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连续打击将给与敌军以喘息之机,届时如果发生类似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行动将为北约保存大量的有生力量(恐怕有技术崇拜情节的朋友对于人在战争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理解,简而言之,战斗力是有足够的坦克的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坦克驾驶员),而这正式苏军坚决不能允许的。所以前线航空兵的战机在一线的野战机场迅速集中之后,米-26TZ将为其提供最快速的补给使其立即升空与地面部队一起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突击作战中去,以最快的速度绞杀敌方的有生力量。这才是米-26TZ的设计任务。

该机任务的设计背景正是冷战变热,在此笔者想插一句题外话,法国拥有核武器后曾经宣称只要遭到入侵便会对敌国首都进行打击,这句话看似吓人,但是别忘了如果法国人这么干法国本土也必会化作一片焦土,而从历史上法国人的表现来看,好像在他们眼里这宇宙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巴黎的几座宫殿和博物馆了,国家主权在这些稀世珍宝面前好像可以一文不值,为此他们曾经夹道欢迎过德国人,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们至少不会以类似莫斯科保卫战的方式来对待俄国人,区别仅仅是再建立一个叫什么名字的维西政府而已。法国人眼里的爱国主义,不过是在都德的文学作品《最后一堂课》里主人公在黑板上用几个在地上捡的粉笔头一把鼻涕一把泪得在黑板上写几个阿尔萨斯和洛林然后继续教书了事,也是在德国人骑着高头大马通过凯旋门时抹几滴欢迎侵略者的眼泪大不了上吊自杀,更是在鲁昂教堂大火中上演一幕德国占领军和法国警民共同扑灭大火建立深厚友谊的动人故事,但从不是拿起枪奋起反击!所以法国人的爱国主义中是没有枪这个词的,不敢拿起枪的爱国主义的效果跟古代女贵族的男宠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撒娇一样可笑。

米-26NEF-M反潜直升机

1990年,编号为34001212317的米-26被改装成了米-26NEF-M反潜直升机原型机,其也易携带大量声纳浮标,同时还有全套的任务设备。该机在外型上的最大特征是在机鼻下方原先安装气象雷达的位置装有可以360度全向搜索的雷达,在机身中部的起落架位置有磁探测器,还有军用飞机都要装备的干扰弹发射器。该机的任务设备由列宁格勒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该机构是苏联电子设备研制单位中的佼佼者,成果也十分显著。

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苏联政局动荡,在解体之前各个部门的工作秩序被严重打乱,该机并没有进入测试阶段。该机首次啊亮相是在苏联解体后的1991你那8月18日的列宁格勒科研生产生联合体开放日,活动的举办地点是位于圣彼得堡(即为苏联列宁格勒,科研单位的开放日也是在苏联解体不久之后俄罗斯各个武器供应单位为了吸引海外买家的一个活动)的普希金镇的该单位试验站。之后该机被改回标准型的米-26并以RA-06146的注册号为新西兰的一家航空公司服务。

改装前的RA-06146号米-26,其机头的雷达罩十分醒目,完全保持着一架反潜直升机的战斗姿态

其他改进型号和计划

由于米-26的改型众多,一一介绍意义不大,而且这些型号的资料过于支离破碎,因此将一些图纸计划和只停留在原型机阶段的方案在这里一并介绍。

苏军的诸多型号的作战飞机都有电子战改型,米-26也不例外,该机的电子战改型是米-26PP(苏军所有电子战飞机的型号构成都是基本型号后边加PP,意为电子作战飞机),目前该机尚存一架原型机。

增强型的运输机则更多,比如换装了新型航电和导航设备的米-26A,但是该机也没有进入量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米-26M大型运输机方案,1992年该机的方案正式提出,主要改进了动力系统,计划换装D-127涡轴发动机,该发动机的单台功率达到了14000马力,计划于1998年投入量产,但是该计划最终停留在了纸面上。

有趣的是,罗斯托夫厂还计划为米-26开发70座的客运型,还有头等舱和经济舱分别为12和24座的观光型,他们的型号编号都是米-26TS。还有在米-26TS的基础上发展的空中医院,但是它们也都停留在了纸面上。

米-26还有为地理勘测设计的测绘飞机,该机投入了使用,但是产量并不大。

主要分系统结构特点

米-26是一种军民两用的全天候大型运输直升机,飞机采用全金属结构,大部分结构由铝制材料制成,少量结构由钛合金制成。全机共有包括机长、副驾驶、领航员、飞行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在内的五名机组成员,该机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苏联要求在尽量低的成本的情况下获得预期的性能以及便于维修和大规模生产的设计思路。

动力系统

米-26的发动机是两台当时洛塔列夫担任总设计师的进步设计局研制的D-136涡轴发动机,该发动机在飞机起飞时的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0000马力,最大功率为11400马力,最大持续输出功率可达8500马力。该发动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核心机一共有九个模块,其中五个都来自于D-36涡扇发动机。

D-136的核心机是一台含有六级跨音速低压轴流式压缩机的双阀芯核心,它的进气口导向叶片是固定的,其转子叶片是由钛制成,而静子叶片也是钢制的;还含有七级跨音速高压压缩机,它的导向叶片是可动的,泄压阀在第三和第四级之间,第一级和第五级叶片是由钛合金制成的,其余的叶片都是钢制的;低烟环形燃烧室中有二十四个喷油嘴和两个点火器,还有一个包含冷却叶片的单级高低压涡轮。更往后是一台含有冷却盘的两级自由涡轮,然后是一个有一根传动轴穿过的固定式排气管。中央位置有一个附件齿轮箱,而D-36的在发动机背部,D-136这样布局的原因是维修人员将发动机舱盖打开时就能接触到它。

D-136发动机在起飞功率下的空气压缩率可达18.3,起飞功率时的质量流量为每秒36千克,起飞功率下涡轮温度可达1478K,最高涡轮温度可达1516K。低压阀的阀芯转速为每分钟10950转,高压阀为每分钟14170转,自由涡轮转速为每分钟8300转,自由涡轮的转速也可由飞行员在正负300转的范围内进行调节。起飞功率时的耗油率为每马力0.198千克,巡航状态下为每马力耗油0.206千克。发动机总长3964毫米,宽1670毫米,高1160毫米,净重1050千克。

D-136有一个自动压力润滑系统,供油系统和保证发动机在任何模式都能有效点火和可靠运行的电子控制系统。供油系统还有使发动机转速和共有设置相适应的功能,该发动机还有一套自动维持主轴转速的机构,这些机构将保证在一个发动机失去作用的情况下,将另一个发动机的功率达到应急状态,以维持主轴转速不低于每分钟132转。

米-26的辅助动力系统是由斯托皮尼机械设计局设计的TA-8V灵活动力单元,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启动发动机,在飞机停在地面时提供动力,还有空调的功能。当主发电机失效时,该系统将为飞机提供电力。该系统包括一台单级离心式压缩机,一台单级涡轮机,一台12千瓦的GS-12TODC发电机和一台GT40PCh6AC发电机。尺寸为长1.368米,宽0.701米,高0.717米,包括发电机时净重216千克。该装置的耗油率为每小时145千克,在海拔5000千米的高空仍然可以有效启动。

发动机与主变速箱和冷却风扇一起安装在带有冷却空气排气口的大整流罩中。在进气口有一台旋涡除尘装置,其除尘滤可达70%到75%。所有的整流罩外壳在维修时均可以当做工作台使用。每个整流罩中都含有由OT4-0钛合金制造的横向和纵向防火墙。

米-26的发动机-乌克兰进步设计局的D-136涡轴发动机

机身

机身采用横向可变截面的半硬壳式设计,其包括四个部分,包括前机身、中部机身、尾桁和尾旋翼塔。在前机身和中部机身的连接处是分隔乘员舱和货仓的墙。乘员舱包括驾驶室和货仓工作人员舱。雷达天线安装在机身右舷的雷达罩内,雷达罩通过铰链机构开启和收放。

前机身的成员舱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驾驶室和货仓操作员休息室。在机身的右侧的雷达罩内布置了一台雷达。驾驶室的窗户由三块光学风挡和四块向外突出的玻璃组成,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下视视野,在紧急情况下,这些玻璃将会被炸掉以供成员逃生。

驾驶室的地板下方就是设备舱,航电设备、空调、通风设备都在这个舱中,舱门位于机身的左侧;辅助动力系统则在其隔壁的舱室中,舱门在机身的右侧。驾驶舱安装了装甲板以保护驾驶员和设备,装甲板从起落架舱的天花板一直延伸到驾驶员肩部的位置,其实从机身的高度来看,防护面积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俄国军用直升机的一贯传统。

中段机身连接着前机身和尾桁,中段机身的下方有很多加强筋以提高机身的强度。在1号框和24号框之间是货仓,货仓的地面长度为12.08米,当货仓舱门打开时长度为15米。最高处位于17号框,为3.16米,最矮处为4号框2.95米。机身宽度3.2米,货仓总容积为121立方米。货仓的尾部是一个液压驱动的可收放舱门。

整个机身外侧有三个供成员进出驾驶室和货仓的门,其中一个位于前机身左侧,两个位于主起落架的上边。这三个门打开时,可以作为上下飞机的登机梯使用。在机身的左侧有三个圆形窗户,机身的右侧有四个,这些窗户均向内开启,货舱内的人员可以通过它们对外射击。在机身背部的24号框到41号框之间,是驱动尾桨的传动轴的位置,传动轴一直延伸经过尾桁直到尾桨。在机身背部3号框到24号框之间,是发动机舱、主变速箱的舱室,这些舱室的舱盖是向下开启的,在开启时可以兼做维护人员的操作台,具有良好的人机功效。货仓的防滑地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安装成员座椅和担架,以及油罐等其他设备。

安放座椅货仓

安放担架的货仓

旋翼系统

从飞机的上方看去,八叶桨主旋翼是向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每个桨叶的重量时375千克。在桨叶的根部,桨叶的厚度为弦长的12%,在翼尖处则为9%。桨叶为钢制骨架,纤维结构,用特种纸作为填充材料。每个桨叶都包含有一套由电子感应器和压缩空气气囊组成的故障报警系统。桨叶的前缘均由钛合金的包覆层包覆,目的是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保护桨叶不受意外损害。桨叶的弦长为0.835米,转动时的翼尖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20米。位于主轴顶端与桨叶连接的机构是由VTZ-1钛合金制成的,它包括铰链、明合页和阻力铰链三个部分。其中明合页和阻力铰链时相互分开的。

主要起配平作用的五叶尾桨安装在尾桁的右侧,从它的正面看去,尾桨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这样做的好处是尾桨在旋转时,前端的桨叶迎着住悬疑的下洗气流,增加了相对速度。尾桨的连接机构有着独立的明合页和阻力铰链。整体上尾桨的桨叶呈现矩形外观,类似于美国的NACA-230M螺旋桨,弦长为0.47米,重35.6千克。

控制系统

米-26通过全功率双重控制系统实现对整机的有效控制,该系统通过改变主旋翼和尾翼产生的推力的方向来对飞机的飞行姿态做出控制。主旋翼的倾斜角度是在周期桨距控制杆的作用下进行控制的,进而使主旋翼的整个旋转平面倾斜到合适的角度。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若干个部分,分为左右控制序列、两套机械式传动系统、两套带有EMT-2MP机电制动器的弹簧系统、两套KAU-140联合控制单元,还有安装在主变速箱上的滑盘。

偏航是由脚踏板动作后改变尾桨的转速,进而增大偏航力矩来实现的。偏航力矩的改变的同时将会导致主旋翼的平衡性改变,进而改变主旋翼的产生的总推力。以上动作将引起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动作,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此过程中,动作的机构可以简要概括为,左右偏航控制杆,一整套传动机构和KAU-140-01联合控制单元。

联合控制单元虽然被整合到控制系统中,但是它的基本布局和作用都是相对独立的。作用在偏航控制杆上的力和偏航杠杆上的力,以及这两个力的比例,都是由弹簧承载系统来平衡的。

米-26服役历程

目前为止,由罗斯托夫厂生产的米-26有300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为苏联国防部、政府、克格勃边防部队制造的。

军方最早使用米-26的单位是驻扎在托尔若克市的344试训中心。最初交付的一架米-26在一次由于主旋翼中的一个桨叶发生故障而坠毁,该机组由344试训中心主任,阿尼希莫夫将军率领,不幸的是,他在这起事故中牺牲了。这起事故之后,该单位在之后的测试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没有发生事故.

直到1988年,米里设计局和罗斯托夫厂才陆续解决了机身结构强度等问题,也就是说当苏联空军的相关单位开始列装首批米-26的时候,米-26尚不完善。1983年的时候,一个首批装备米-26的飞行小队被加强给隶属于边防部队管辖的第四独立飞行团,该部驻扎在塔吉克斯坦首府杜尚别。同年,驻扎在白俄罗斯共和国的陆航团也装备了首批米-26。

1985年5月,米-26开始大量装备部队,第162独立战斗运输直升机团在这个月中接收了两架,驻扎在恰克图的第373独立战斗运输直升机团和驻扎在塞鲁基泽的第325独立战斗运输直升机团于年内接受了他们的首架米-26。不久以后,新生产的米-26又陆续装备了驻扎在泰拉维的第793独立战斗运输直升机团,驻扎在卡琳诺夫的空军第340直升机团以及包括部长会议下辖的相关飞行单位。在装备米-26的苏军单位中,米-26一般会被加强给该团中的两个直升机大队,一个大队有12到14架直升机,该团中的其他大队则继续使用米-6S和米-8S。


一架隶属于空军的米-26正在运载者一件不寻常的货物——米-26首架原型机的机身

米-26的全状态服役测试于1988-1989年在793独立战斗运输直升机团进行。机长是格洛莫夫试飞院的试飞员尤丁上校,副驾驶是793团第4飞行大队的大队长西马科夫中校。在13个月的试飞中,一共积累了1414飞行小时,在此期间数次飞跃海拔超过4500米的高加索山脉。

遥想米-6列装之初,米里设计局曾经到相关部队做过关于米-6改进意见的调查,据回忆称当时的飞行员对于米-6抱怨不断、叫苦连连。而米-26则受到使用部队的广泛好评,坐在驾驶室中良好的视野,较大的功率密度,舒适的生活保障环境无不另飞行员一一称赞,当然这些都要归功于强劲的动力系统。

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米-26承担了大量的运输任务,虽然苏军并没有将米-26直接部署在驻阿富汗的部队,但是驻扎在塔吉克斯坦的第23边防团的米-26执行了涵盖整个阿富汗北部区域的众多任务。这些任务为典型的重型直升机任务,主要有运送各类物资、向重点地段运送加强部队、还有后送伤员(伤员的代号为:“货物300”),还有阵亡人员的遗体(代号为:“货物200”)。在执行这些任务时,机组成员不得不经常在海拔4000以上的崇山峻岭中的一片狭小的空地降落,让米-26这样的巨无霸在如此窄的地方降落对于机组成员的考验也是相当严峻的。在此期间虽然米-26没有战斗任务,但是在1985年10月18日,一架由波梅金少校驾驶的米-26在事故中坠毁。当时该机携带了10吨燃油,其任务是从杜尚别的莫斯科边防基地起飞,将弹药运送到阿富汗境内的卡拉特-卡哈勒布一代。但其从杜尚别起飞不久,尾桨的传动轴便发生了故障,失控的飞机迅速下落砸向地面,飞机受损非常严重,酿成了机上工程师死亡,其他机组成员重伤的惨剧。

1986年,米-26迎来了一项严峻的考验,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成为了20世纪人类最严重的一次核电站事故。5月2日,米-26便从白俄罗斯抵达事故发生地,为了减轻核辐射对于机组成员的伤害,在飞机的座舱和货仓的墙壁上衬上了铅板。在此期间,米-26主要任务是输送大量各类物资,在经过了适当的改装之后,米-26开始执行喷洒一种特殊的粘性流体的任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放射性尘埃降到地面不能随空气流动而飘散。在执行这类任务时,一些沾上了粘液的尘埃会附着在飞机的表面,而主旋翼卷起的尘埃在沾上了粘液之后有一部分将会粘在主轴附近,时间一长,整个机身的外表面和外部的孔洞里将会沾满放射性尘埃,这对于机组成员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部队的上级机关并没有让救灾部队意识到事故发生区的危险程度,比如,负责用铁锹刮掉机身上的放射性尘埃的罗斯托夫厂工人们被告知:机身上的放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而且没有配发核防护服给他们。驾驶一架由放射性尘埃做外壳的直升机对于机组成员的伤害就更不用提了,每一架米-26的放射性强度至少超过了安全范围的10倍,对于机组成员配备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是在如此高的放射性强度面前,这些措施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到1986年苏军已经为大规模核战争准备了整整40年,军队上上下下已经接受了近40年的关于核条件下的危害与防护的教育,这些掩耳盗铃的宣传是瞒不住基层部队的,但是他们明白即便是没有足够的防护他们也必须挺身而出。在后来对于参加过处置切诺贝利事故的原基辅军区的老兵的采访中他们表示,他们知道事故的危险性不是上级机关通知他们的那样轻微,因为每一天身边都有人倒下,但是他们必须履行职责,对此,他们一点也不后悔。

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米-26也执行了大量的其他复杂任务,在此过程中该机型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由于大多数飞行员没有使用超长的吊索吊装超大型货物的经验,所以此类任务则交由米里设计局的试飞员卡拉佩田和格里先科来完成。他们迎来的第一项此类任务是吊装一个直径19米,重15吨的原型金属罩将失效的反应堆盖住以减少辐射剂量。卡拉佩田先和一个军方的副驾驶将这个由基辅机械制造厂生产的金属盖从生产厂运到葛斯托梅机场(此处为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试飞站)。之后又从葛斯托梅机场和切尔诺贝利之间执行了30架次的飞行任务,任务内容是运送预先安装设备和相关辅助设备,研究人员为了对该方案进行验证,还做了一个反应堆模型来进行测试。

做出直接将这个大金属盖扣在反应堆上的决定时,两位试飞员当时并不在事故现场,但是实际上这项行动由两位试飞员全权负责。试飞员格里先科回忆称,做决定的那帮人对于一些限制条件不了解,那个金属盖上面产生了裂纹,但是并没有生产一个替代品。

在重启仍然完好的反应堆之前,需要向反应堆中注入大量的纯净空气,为此需要建一个特殊的空气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外形为6米长、6米宽、6米高的正方体,重达20吨。吊装过滤器时,飞行员要格外注意主旋翼旋转产生的下降气流的强度,如果下降气流强度太大,那么将激起地面上的放射性尘埃,如果这些尘埃随气流飘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卡拉佩田继续回到米里设计局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事故期间格里先科几乎参加了一半的飞行任务,另一半的飞行任务由他训练出来的三个军方飞行员来完成。在切尔诺贝利执行的大量任务,对于格里先科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这位英雄于1990年死于白血病。在他死后,俄罗斯政府为他追授了“俄罗斯英雄”称号(与此称号对应的是著名的“苏联英雄”称号,在苏联解体后,继承其衣钵的俄罗斯联邦将其改称为“俄罗斯英雄”荣誉称号。不过每当提到格里先科的“俄罗斯英雄”称号时,不论是俄罗斯人还是乌克兰人,都会情不自禁得改称为“苏联英雄”!)。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米-26还参加了几场苏联的原共和国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大多爆发于高加索地区。首先是在苏联解体前夕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共和国为争夺纳戈尔诺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在此期间,米-26主要执行为当地的居民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给养的任务。这些执行任务的米-26并不幸运,因为冲突双方经常向他们开火,往往回到机场时,机身上已有不少弹孔。在苏联解体后,独联体维和部队(实际上是俄军)仍然留在冲突地区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因此这些米-26还要继续执行在空中领教双方防控火力的危险任务。1992年3月3日,一架米-26在一架米-24的护航下为纳格尔诺运送20吨物资然后带着50名妇女和孩子返航时,接近亚美尼亚上空时,受到一架没有标明国籍的米-8直升机的攻击,自从阿富汗就久经战阵的米-24飞行员随即驾驶飞机击落了这架米-8。随后米-26又受到肩扛式防空导弹的攻击起火,最终米-26坠毁在阿塞拜疆共和国的赛德亚村附近,该起事件造成12人死亡,其余成员重伤。

1992年,由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军队撤离俄罗斯领土,北高加索军区的325直升机团被调走参加俄政府军占领车臣的行动。在此期间,所有的米-26都归军方和内务部等执法部门使用,因为经过了从阿富汗到高加索冲突的风风雨雨之后,俄国人认为米-26是理想的执行远距离运送成建制的部队的工具。但是在车臣战争结束以后,体积庞大,机动性差的米-26则成为了最易受到残余车臣叛军的肩扛式防空导弹攻击的目标。2003年,一架俄军的米-26在格罗兹尼附近汉卡拉空军基地降落时被残余叛军用肩扛式防空导弹击落,造成了机上118人全部遇难的惨剧。

苏联解体后,28架米-26留在了乌克兰,其中大部分被加强给第340直升机团,该团后来改组为现在的乌克兰第七航空旅。乌克兰紧急事务委员会对于米-26也是十分着迷,于1997年夏天考察了该机。对于乌克兰的米-26来说,最值得纪念的莫过于他们参加了联合国维和部队赴南斯拉夫的维和行动。1995年年初,两架涂装为通体白色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涂装的乌克兰的米-26抵达巴尔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援,也包括运送双方的停火谈判人员到指定的地点,这种人算是VIP用户。但是由于冲突方的防空识别水平实在低下,防空作战水平也不敢恭维,所以又白又大的米-26成为了他们理想的攻击对象,虽然没有飞机坠毁但是这种情形也足够让人心惊胆战了。因此这两架民用型的米-26被撤离冲突地区,取而代之的是两架乌克兰军方的军用型米-26(主要是有干扰弹),但仍然涂成白色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涂装。这些飞机隶属于乌克兰空军第15独立直升机分遣队,驻扎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从1995年7月29日到1996年2月14日,他们一共飞行452架次,合计467飞行小时,运送2172吨物资和2746名成员。

1999年,来自乌克兰的28架米-26维和任务期满,此时这些米-26需要大修来延长使用寿命,虽然乌克兰境内也有相关的工厂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但是由于乌克兰政府经济拮据,最终未能进行。

量产型的米-26于1986年进入苏联民航总局服役。第一家米-26在完成相关测试之后交付给了秋明市航空局。民用型飞行眼的训练工作起初在罗斯托夫厂进行,从1987年开始,这项工作改由克列缅丘格民航飞行员学校进行。

米-26的主要服役区域与其同门兄弟米-6差不多,基本是在乌拉尔山以东石油和钻石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它的主要用途是运送体力庞大的载荷。由于米-26执行的任务比较独特,因此其在俄国本土和国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赶赴其他国家参加行动又为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1994年10月,由法塔耶夫担任机长的一个米-26T机组从乌克塔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执行一个极其不同寻常的任务。他们要将一架A-20波士顿轰炸机从一片沼泽中拽出来,然后吊运到玛朗的港口。该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隶属于美国陆军航空队第13轰炸机中队,于1945年被日军打伤迫降在这片沼泽地里。这架A-20被运到港口后将装船运往澳大利亚最终交由皇家澳大利亚空军博物馆管理。调运时,A-20的机腹被缠上了足够结实的塑料胶带,米-26T的起吊装置将连接在这些胶带上。起吊后,米-26T上的重量测量装置显示总重为13吨,在沼泽中时显示是11吨。整个过程有一架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黑鹰直升机协助工作,它的任务是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会飞的重型起重机”的绰号对于米-26来说可能再合适不过了,1995年12月,数百罗斯托夫市民亲眼目睹了该市的中央电报局的高30米、重16吨的信号塔是如何安装在其办公室屋顶的壮观场面。如果用普通起重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将会耗时两个月,而且花费甚巨。1997年,米-26在克拉斯诺达尔市的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又一次以优异的性能赢得了世人的肯定,该市用米-26运输了120座高压输电塔。1998年,米-26远赴德国承担将一个大型结构零件从罗斯托克运送到柏林的任务,该件重11吨、直径8米。

韩国三星航空编号为HL9261的米-26

在冷战结束以后一架米-26TM来到了韩国,它的编号是HL9261,隶属于韩国三星航空。主要执行大型结构件的运输任务,韩国人对于归其使用的苏制装备评价普遍不错,任何装备可能都不会像中国媒体说的那样极端的好和极端的坏,谁用谁知道,判断装备的好坏要尽可能做到兼听则明,不要相信一家之言,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

像所有航空器一样,米-26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事故。1990年3月20日,编号为CCCP-06024的米-26T由于液压驱动系统故障在伊尔库茨克州坠毁,事故发生后机组成员尝试迫降,但是最终该机以30度的攻角撞向地面,机组成员全部遇难。1990年8月18日,编号为CCCP-06023的秋明民航局的米-26在曼西斯克执行调运任务时,由于吊装机构保险没有安装妥当,在运输过程中突然开锁,在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下飞机解题最终坠毁,同样没有机组成员幸存。

除了苏联解体时留在乌克兰的米-26和乌克兰卖给白俄罗斯和摩尔达瓦的米-26,大部分该型直升机留在俄国。

由于在一次次执行国内外任务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所以米-26成为了国际重型直升机市场上的抢手货。不论是新出厂的还是二手米-26,总是供不应求。喜欢像收集明信片一样收集各个航空强国新老装备的印度是米-26的第一个海外用户,早在80年代早期首批4架米-26就进入了印度空军服役,后来又买了12架,在这里要提一句。在冷战结束后,俄国人卖武器装备就好比一个长着一张中国东北式憨厚面容的杂货店老板,但是却安了一颗温州炒房团的心,但是苏联时期卖给印度的装备价格还是比较公道的。伊拉克曾经订购了至少8架米-26,但是由于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对其的制裁最终没有交付。米-26在各个大洲的销路都不错,墨西哥空军购买过2架米-26,马来西亚购买了2架,秘鲁陆军航空兵购买了3架,朝鲜2架,韩国1架,有趣的是韩国的米-26后来返销回了俄罗斯。柬埔寨2架,老挝1架,非洲的刚果(金)也买过一架,最后一个单独进口米-26的国家是希腊,2000年9月,希腊天蝎公司买了1架米-26TS。2005年,委内瑞拉通过价值1.2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向俄罗斯购买了1架米-26TS。此外,该机还以租赁的形式在保加利亚、比利时、巴布亚新几内亚服役,中国在一些特定时期也曾短暂租赁过米-26,如玉树地震。

至此,笔者笔下关于米-26的故事便告于段落了,但是米-26的传奇还远远没有结束。或许等到80后和90后们老去之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米里设计局的光环还在为这个星球而忙碌。1991年,苏维埃的历史结束了,但是米-26必将和他的兄弟们以特殊的方式告诉后辈的人们,那个如今只能靠想象来描绘的国家曾经是如何强大地令世界颤抖,这才是涂着红星的铁鹰们最后的使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4993.html

更多阅读

克里姆林宫、红场半日游 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瓦西里升天教堂可以说是俄罗斯最知名的建筑克里姆林宫里的伊凡大帝钟楼莫斯科三日游合辑:俄罗斯空军建军100周年图片精选(一) 包括:一、二战时的老爷机、苏-35、米-28武装直升机等俄罗斯空军建军100周年图片精选(二)包括:A50预警

红军长征时的26对著名夫妻 红军长征著名故事

时至今日,因为人们对这30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的情况知道的甚少,特别是她们分别与谁结为夫妻,更是不甚了解,故笔者现依据所搜集到的资料,将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26对革命夫妻(包括长征到达瓦窑堡时结婚的)简介如下,供读者备忘。(另外

法国幻影III战斗机系列全史 法国幻影战斗机

从飞机刚发明直到一战结束,法国一直是航空业的领袖,但二战早期法国被德国侵占,其航空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法国开始奋起直追,其中诞生了一个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达索·布雷盖公司,创始人达索凭借无尾三角翼布局打响了法国的战斗机

声明:《米里光环——米-26大型直升机全史 大型民用直升机》为网友人道海水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