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音乐 佛教歌曲大全下载

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18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而教会音乐则以圣咏为主。圣咏是指单声调,没有固定节拍的基督教歌曲,分东方圣咏和西方圣咏,前者例如亚美尼亚圣咏,拜占庭圣咏等,后者例如安布罗西圣咏,格里高利圣咏等。18世纪启蒙时期以后,音乐开始向世俗化发展,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教会音乐仍然占据着中心地位。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到浪漫时期,众多的音乐大师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宗教音乐遗产。

类型

弥撒曲

天主教所用的复调风格的声乐套曲。15世纪以前,是没有伴奏的清唱曲,15到1大悲咒

7世纪改为由清唱和管风琴交替进行。17世纪起采用管弦乐伴奏,并插入独唱、重唱等。歌词用拉丁文。结束时的唱词有“Ite,Missaest”(意为“回去吧,弥撒礼成”)之句,Missa之名由此而来。弥撒曲分普通、特别、安魂、婚礼、主教等类型,以普通弥撒用途较广,通常包括垂怜曲、荣耀经、信经、圣哉经或三圣经、祝福经、羔羊颂等六个乐章。

宗教改革之后,弥撒曲已非天主教专用,信奉新教的作曲家们也常采用弥撒曲的形式进行创作,内容和结构也有所变化。著名的弥撒曲有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等。受难曲

大型声乐曲。以四福音书中记载的主耶稣受难的过程为内容,从最后的晚餐起一直到被钉十字架。最早(十二世纪)的受难曲以格里高利圣咏组成,用戏剧形式演出。到十五世纪,复调音乐代替了圣咏。巴赫的《约翰受难曲》(1723)和《马太受难曲》(1729)是受难曲创作的巅峰。

后世鲜有重要的受难曲问世,值得一提的只有波兰作曲家彭德雷茨基于1966年作的《路加受难曲》。清唱剧

将圣经中的经文谱曲,用合唱、独唱、重唱与乐队演出的、有人物、有情节、有剧情的清唱表演称之为“清唱剧”,又称“神剧”、“圣剧”。十六世纪后半叶,圣菲利浦·内里(受难曲

St.Philip Neri)在瓦利切拉一所教堂的小礼堂内演出了清唱剧,并定为制度,清唱剧由此产生。以后不少宗教作曲家在清唱剧的发展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清唱剧的风格与歌剧十分接近,有人物,有事件,用宣叙调、咏叹调和合唱来演唱。不同的是清唱剧没有戏剧动作和戏剧表演。清唱剧的合唱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处于全剧的中心地位。这一点清唱剧和受难曲相似,与受难曲不同的是:受难曲主要是描绘耶稣的受难过程,而清唱剧的范围则没有限制。

清唱剧创作最有成绩的作曲家首推亨德尔。他的《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等是清唱剧创作上的高峰。古典时期海顿的《创世纪》和浪漫时期门德尔松的《以利亚》都是清唱剧中的精品。近代清唱剧以奥涅格的《大卫王》(1921)和科达伊的《匈牙利诗篇》(1923)为最著名。康塔塔

康塔塔于十七世纪初叶起源于意大利。最早的康塔塔是一种独唱的世俗叙事套曲,以咏叹调和宣叙调交替组成。十七世纪中叶传入德国,遂发展成为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在这一点上与清唱剧相似。两者区别在于清唱剧篇幅较大,人物众多,而康塔塔则篇幅较小,故观音净土

事内容较简单,往往偏重于抒情。康塔塔与清唱剧有时不易分清。

十七世纪康塔塔扩展到宗教领域,巴赫很喜欢这一体裁,他曾专为教堂谱写康塔塔,每星期一部,数年间共写了三百多部。近代也有许多作曲家创作宗教康塔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诗篇交响曲》(1930)、《康塔塔》(1952)、《圣歌》(1955)、《哀歌》(1958),布里顿的《学院康塔塔》、《怜悯康塔塔》等。众赞歌

一种基督教会众合唱的颂赞诗歌,又叫赞美诗。十六世纪后,作曲家常将它加以改编,用管风琴伴奏。在十七、十八世纪德国宗教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类诗歌有两类:一类是由作曲家谱写的,有很高的艺术性,但不适合一般信徒诵唱。巴赫就谱写了大量的众赞歌。另一类是由信徒谱写的,艺术性不算高,但容易上口,适合一般信徒咏唱。教会所用的颂赞诗歌都属于此类。发展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十五世纪的代表人物是杜飞(GuillaumeDufay约1400-1474),十六世纪是帕勒斯替那(Palestrina1525-1594)。帕勒斯替那将复音音乐发展达到颠峰,并净世咒

结束这时代。

文艺复兴晚期,开始出现基督教圣乐的发展,因为自马丁路德改教以后,基督教脱离天主教,开始发展自己的圣乐。马丁路德强调宗教音乐应当要摆脱宗教仪式徒具形式的天主教圣乐困境,要承载真正的上帝之道:圣经、与信仰生命。因此在基督教圣乐中出现圣咏合唱(Chorale),与赞美诗。改教地区的宗教音乐,以英国改变最小,因为其改教政治性因素为重,并未深入信仰核心的改革,所以在英国,重要基督教诗歌与天主教圣乐都可并存。真正的基督教圣乐大本营,是在德国,由作曲家舒兹(Schutz1585-1672),直接传承影响给巴哈(Bach1685-1750),巴哈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宗教圣乐作曲者,他对德国日后音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终於让德国的音乐艺术,成为举世无法匹敌的重镇。时间进入19世纪,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宗教音乐!宗教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同之处!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出现了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宗教音乐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宗教音乐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象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宗教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宗教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宗教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宗教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宗教音乐,这时候的宗教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宗教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象无声宗教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宗教音乐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声乐曲是:弥撒、经文歌和牧歌。经文歌已盛行约有五百年之久了,它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性,绝不亚於古典与浪漫时代的奏鸣曲型式。连弥撒曲与牧歌中,都可以看到经文歌形式。经文歌最大特徵就是礼仪性的清唱式(acappella),因此,十六世纪也被称为清唱式音乐年代;此外,经文歌还具有多曲调————每一声部均有独立性主题;多节奏————这是由对位模仿、强弱位置各声部不相吻合互相交错造成;以及多主题————一首曲子中有多种主题模仿对位;同节奏合唱————这多半出现於重要文辞时或段落结束之处。至於弥撒曲,其形式与经文歌型式雷同。此外一如葛利果圣乐时代,还有很多小型宗教曲式,诸如颂歌、哀歌、圣咏,答唱曲,灵修赞歌等等。宗教音乐文献

耶稣

·《泰山岱庙藏谱《玉音仙范》的相关研究》

·《计算机音乐时代的“乐器”设计初探》

·《水陆法会音乐研究》

·《巨鹿道教打醮法事科仪音乐的考察与研究》

·《长沙开福寺比丘尼焰口仪式及音乐研究》

·《早期格里高利圣咏研究》

·《归元禅寺分院景德寺“水陆法会”仪式及其音乐分析》

·《道教与基督教仪式音乐历史发展差异论》

·《从《马太受难曲》看马赫的宗教音乐观》

·《满族萨满神歌艺术特征之探索》

·《湖北“堂祭”仪式音乐研究》

·《还愿仪式音乐研究》

·《厦门南普陀水陆法会瑜伽焰口梵呗音乐文化初探》

·《基督教(新教)圣诗音乐中国本色化探研》

·《从布鲁克纳《f小调第三弥撒曲》看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关系》歌唱名曲

《安魂曲(Requiem)》

《紫霞佛光》

《天籁梵音》

《大悲咒24K金碟珍藏版》

《音乐欣赏阿弥陀佛保佑你》

宗教音乐基督教堂

《大唐天籁》

《清心十小咒之一观音净土(TheshortMantrasVOL.1)》

《清心十小咒之四无量寿(TheshortMantrasVOL.4)》

《清心十小咒之三如意宝轮(TheshortMantrasVOL.3)》

《清心十小咒之二准提心(TheshortMantrasVOL.2)》[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5090.html

更多阅读

适合孕妇听的佛教歌曲 李娜佛教歌曲

妻子怀孕了,在家闲着没事,就让她多听听佛教音乐。在佛教视频网,看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佛教歌曲大全:http://vod.fjdh.com/fjdh-va,也很适合怀孕的妻子听,可以舒缓神经,也为将来的宝宝培植福德因缘,好的佛教网同大家一起分享。阿弥陀佛佛教歌曲-

声明:《宗教音乐 佛教歌曲大全下载》为网友今夜左手陪伴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