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别诗读诗仙李白
作者:兰苑甘霖
诗仙李白,其生或死都有多个版本,成为不解之谜。而今一千多年过去,唯其流传下来的千余篇诗歌依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仙风浩荡。读李白诗,不难发现其中很大部分诗歌是送别诗,是他送给离别的朋友的。而那些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让李白如此用心动情创作出千古不朽的佳句名章来。了解李白最好的途径,仍然是他的诗歌。李白总的说来是个不甘寂寞的人,或者说他的才情让他根本无法寂寞。他一生好山水好游历好诗歌好饮酒,而且好交友。他结交的朋友不论是诗人,还是隐士,亦或官员,侠客,身上都有李白自己的影子:文采风流,才高八斗,自负脱俗,旷达高标,也就是说绝不会是凡夫俗子。
一个人的诗歌能流芳千载,绝不在于诗歌本身的魅力,还有诗歌折射出的作者本身的人格魅力。读李白诗,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其灵动飞扬的文采,神游八极的想象力,聪颖慧朗的天赋,更为其洒脱不羁的人格,豪放旷达的个性,敏锐超常的对世间万物的感知力而折服。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宿建德江》为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孟浩然所作。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二岁,我们很庆幸,他们彼此没有错过,成为了至交。李白曾有一首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就是这么一个人,爱憎分明,在知己面前就是一个能割心剖胆的人,“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摘自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孟浩然早年亦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后以庞德公为楷模隐居林泉。孟浩然的淡泊散朗,耿介不随,风流高洁都让李白敬慕不已。所以李白用一个“爱”字,直抒胸臆,开门见山。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如见孟浩然其人,他有着潇洒清雅的外表和超然脱俗的文学才华,却醉心于自然,迷恋于山水,不屑于仕途名利选择了高士松风白云的隐逸生活。在这首诗里,我们看不到文人相轻的偏狭与不屑,看到的是那种真名士惺惺相惜的襟怀。我们不仅了解了孟浩然,也懂得了作者李白,因为他们都有着超脱旷达本真率性的品质,所以才有这对知音真情流露的赞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李白送给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带给我们太多的美感:在神仙驾鹤而去的天下名楼黄鹤楼前,在太平盛世的烟花三月,李白送挚友孟浩然前往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扬州。在一派大好春光里,有一些离别的不舍,但似乎更有一种对前景无限美好的期许与对友人祝愿的情绪,是啊,繁花似锦的扬州何尝不是李白向往的地方呢!载着友人的船越走越远了,李白还在江边深情地眺望帆影,那浩荡的江水不正是李白起伏的心潮和对友人的深情吗?
除孟浩然外,李白与杜甫的友谊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堪称佳话。杜甫同样年长李白十余岁。李杜,这两位唐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从诗歌风格和内容上或许两者有着一定差异,或许可以推论出两人个性也有一些区别,李白更超脱不羁,富于幻想,杜甫更关注现实,无时不在忧国忧民。但他们也有着相同的爱好:山水诗酒。同样的才华卓著,同样的正直慷慨,加上一些性情的差异,使得李杜在彼此眼里更富有吸引力从而引为知音。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这也是李白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作的两首诗。在前一首诗中,李白将其对杜甫的思念之情比喻为浩荡的汶水,随着杜甫一路南行。从后一首诗的描写里我们可以想象,两位大诗人在一起把酒临风开怀痛饮携手同游的日子是多么惬意多么难以忘怀,所以在分别时他们就盼着重逢的那天早点到来。在秋高气爽水丽山明的背景下,李白杜甫两位好友将彼此的珍重都倾注在这酒杯中。那种豪迈爽朗的气度,坦荡的胸怀,尽在不言中的深沉情谊让我们感动。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送友人》也是李白送别诗中的名篇,虽然我们至今不确定这位友人姓甚名谁,但那一幅明丽壮美的送别图却深深刻画在我们脑海中。那随风飘逸的白云好似友人不定的行踪,那徐徐落下的夕阳又好像友人依依难舍的心情。而离别终是要到来了,李白和友人挥手告别,而那两匹马仿佛也懂了主人的情谊,禁不住萧萧长鸣表达难舍的深情。而这一声长鸣几乎让读者潸然泪下。这首诗在视觉听觉上都给人强烈的感染力,明丽的画面感,铿锵的节奏都一起表达出李白那真挚热诚又豁达乐观的情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送别诗也是李白诗中名篇,其独特的句式及浓烈的抒情意味,在李白诗中堪称代表。我们知道李白有着远大的抱负,怀着济世之志,而黑暗的现实一次次毁灭了他的理想,所以李白的精神常处于苦闷之中。这种郁结忧愤不平烦乱通过那奇特的语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泄出来,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李白和校书李云同为才情了得而不得志之士,所以在知己相逢时,又能生出一种藐视邪恶的自信与壮怀。当从上天揽月的幻想回归现实时,那种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加剧了李白内心的痛苦烦忧,所以又生出摆脱这种精神苦闷的强烈愿望。这首诗情绪上的抑扬顿挫,一波三折,使作者那即苦闷无奈又倔强自负向往光明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出来。这首诗虽也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没有着笔于彼此的友情与依依惜别的情怀,更多是抒发同志者对人生的慨叹。
李白写了许多送别诗,因为篇幅关系这里不一一赘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动而不朽的诗人形象,羡其才,慨其情,唯一仙字耳!